燃烧和灭火课件

合集下载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基础巩固题
3.物质燃烧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要温度高于240℃,红磷就一定能燃烧; B.常温下,红磷在空气中容易自燃; C.浸泡在热水(80℃)中的白磷,通入氧气与之接触,白磷也能燃烧; D.升高温度可以提高白磷的着火点。
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温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步骤:点燃三支蜡烛,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烧杯,另两支蜡烛分别放在两个烧杯中;向一个少别中加入适量碳酸钠和盐酸。
探究实验 灭火的原理
蜡烛Ⅲ迅速熄灭,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蜡烛Ⅱ不熄灭。 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二氧化碳隔绝氧气使蜡烛Ⅲ迅速熄灭,燃烧产生的少量二氧化碳使蜡烛Ⅰ过一会儿熄灭,由于二氧化碳从烧杯口逸散,蜡烛Ⅱ不熄灭。
铜片上白磷燃烧,而水中白磷、铜片上红磷没有燃烧,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燃烧需要一定的条件。 4P+5O2 === 2P2O5
现象:
结论:
化学方程式:
点燃
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着火点:可燃物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2.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温度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答:燃烧需要氧气(或空气)。
【实验思考】
3.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居然在水中燃烧起来,这再次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答:燃烧确实需要氧气。
1.燃烧的条件:
燃烧必须同时满足3个条件,缺一不可。
D
2.毕业联欢晚会上,某同学表演了精彩魔术——“烧不坏的布手帕”。他先将布手帕放入白酒中浸透,然后取出轻轻挤干,再用坩埚钳夹住,从下方点燃,待火焰熄灭后,布手帕依然完好(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手帕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空气不充足,布手帕不会燃烧; C.布手帕被白酒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D.白酒中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布手帕着火点。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燃烧与灭火》教学课件(鲁教版(五四制))

①用CO2气体灭火。 ②木材着火时,用水扑灭。 ③炒菜时油锅中的油着火, 用锅盖盖灭。 ④扑灭森林火灾时,将大火 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 ⑤用嘴吹灭蜡烛。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几 种 常 用 的 灭 火 器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逃 生 自 救 常 识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二、促进燃烧的方法
第1节 燃烧与灭火
内容提要
1
灭火的原理
2
促进燃烧的方法
3
爆炸是如何产生的
学习目标
1、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灭火方法分析,学会从 化学反应角度认识燃烧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对乙炔完全燃烧和不完全燃烧条件的探究, 知道促进燃烧的方法; 3、知道爆炸产生的原因,了解防爆炸的措施。
❖火的使用标志着人类文明的伟大进 步
工人师傅进行金属切割或金属焊接时使用氧炔焰, 是乙炔(C2H2) 跟氧气产生氧化反应的火焰。
新知学习 经典例题 知能训练
乙炔的充分燃烧与不充分燃烧
通过调节乙炔和氧气进气阀门,可以改变 两种气体的比例,从而控制氧炔焰的温 度。 当氧气的用量相对于乙炔不足时,乙炔不充分 燃烧,生成炭黑(或一氧化碳)和水;当氧气足 量时,就产生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以下的促进可燃物燃烧的原理
1.增大氧气浓度; 2.增大可燃物与 氧气的接触面积。
①工厂烧锅炉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粉末状; ②化油器将汽油喷成雾状进入内燃机汽缸; ③用煤炭烧锅炉时,要用鼓风机不断往锅 炉中鼓入空气; ④家庭用的煤通常要加工成蜂窝煤; ⑤在空气中加热铁丝时,铁丝不会产生燃 烧,如果在纯氧气中加热铁丝,它就会火 星四射,剧烈燃烧 。
小结
灭火的原理
1.要有可燃物。 2.要有氧气(或空气)。 3.温度要到达可燃物的 着火点。

燃烧和灭火课件

燃烧和灭火课件
燃烧和灭火课件
目录
• 燃烧基本原理 • 灭火原理与方法 • 火灾预防与控制策略 • 燃烧实验设计与操作技巧 • 灭火实战演练与评估标准 • 总结回顾与未来展望
01
燃烧基本原理
燃烧定义与条件
燃烧定义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化学 反应,同时放出热量和光亮的自 然现象。
燃烧条件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足够的 温度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04
燃烧实验设计与操作技巧
燃烧实验设计原则
01
02
03
科学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 ,确保实验结果真实可靠 。
安全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考虑实验过程 的安全性,采取必要的安 全措施。
可操作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考虑实验操作 的可行性,确保实验能够 顺利进行。
实验操作技巧分享
实验器材准备
提前准备好实验所需的器 材,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实验操作规范
严格遵守实验操作规范, 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数据记录与分析
及时记录实验数据,采用 科学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处 理和分析。
数据记录与分析方法
数据记录
在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数据,确 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数据处理
采用适当的数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 理,提取有用的信息。
数据分析
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 出实验结论。
将燃烧物与可燃物隔离 ,使燃烧因缺乏可燃物
而熄灭。
抑制法
通过化学反应剂抑制燃 烧链式反应,使火焰熄
灭。
灭火方法分类
扑救固体物质火灾
如木材、纸张、塑料等,可使 用水、泡沫、干粉等灭火器。
扑救液体、气体火灾
如石油、油脂、天然气等,可 使用干粉、二氧化碳等灭火器 。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

不完全燃烧
产生一氧化碳和其他有 害物质
燃烧的应用
取暖
01 燃烧可以提供热量供暖
工业生产
02 燃烧用于生产热能
火箭推进
03 燃烧用于产生推进力
燃烧的过程实例
烧木材
汽车发动机燃烧
木材在氧气中燃烧释放能量 汽车发动机内部燃烧提供动力
燃烧蜡烛 蜡烛燃烧产生火焰和热量
火焰焊接
应用高温火焰熔化金属进行 焊接
●05
第5章 灭火器材的使用与
维护
干粉灭火器的使用
拉开保险销
01 操作步骤
喷嘴对准火源
02 操作技巧
按下扳机即可使用
03 注意事项
泡沫灭火器的使用
摇晃泡沫灭火器 操作步骤
喷射泡沫向火源 注意事项
按下喷射扳机 操作技巧
二氧化碳灭火器的使用
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时需保持安全距离,避免 二氧化碳对人体的伤害。在灭火后要及时通风 换气,以防二氧化碳残留危害环境。
隔离源头
01 切断火源
降低温度
02 减缓火势
剥夺氧气
03 熄灭火焰
灭火器的种类
干粉灭火器
适用于油火 操作简单
泡沫灭火器
适用于固体火 低成本
二氧化碳灭火器
适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电器火 无残留物
总结
热传导和灭火原理是灭火过程中的基础概念, 了解热传导的特点以及灭火的方法和灭火器种 类对有效灭火至关重要。在实际灭火操作中, 根据火灾类型和特点选择合适的灭火方法和灭 火器可以事半功倍。
燃烧和灭火说课课件
汇报人:
时间:2024年X月
●01
第1章 燃烧的基本原理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 应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7-1 燃烧和灭火 课件(共41张PPT)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④ 实验设计 a. 在500 mL 的烧杯中放一金属圆柱体,注入 400 mL 热水,在 圆柱体上放一小块白磷。 b. 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铜片的一端放一小堆红磷,另一端放一 小块用滤纸吸干水后的白磷。 c.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后,用一内壁沾有水的小烧杯罩在白磷上方。 d. 取下铜片后,用一支空试管向下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白 磷)。
结论
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当心火灾--氧化物
禁止烟火
禁止带火种
禁止燃放鞭炮
禁止放易燃物
禁止吸烟
学习目标
燃烧和燃烧条件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易燃易爆的安全知识
燃烧和燃烧条件
1. 燃烧 燃烧是指可燃物发生的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燃烧现象 是发光、发热并且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反应,但发光发热未必 都是燃烧,如灯泡通电发光、发热,并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 变化。 2. 着火点 着火点是指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情况下不会随意改变。
燃烧和燃烧条件
⑤ 实验现象 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产生大量白烟。红磷 不燃烧,水中白磷也不燃烧。用空试管罩住水中的金属圆柱体 (白磷)后,水中的白磷燃烧。 ⑥ 实验结论 燃烧需同时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达到燃烧 所需的最低温度。
燃烧和燃烧条件
例题1: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利用实验器材(规格和数 量不限)能规范完成相应实验的是( B )
实验
如图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罐和小 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胶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接好装置, 在小塑料瓶中放入干燥的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 从胶皮管一端快速鼓入大量的空气,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 并分析原因。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 燃烧的基本原理 • 灭火的基本方法 • 火灾的预防与控制 • 燃烧与灭火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燃烧的基本原理
燃烧的定义与过程
燃烧的定义
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气之间发生 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过程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足够的 温度三个条件相互作用,当达到 着火点时,可燃物开始燃烧,产 生化学反应并释放热量。
复杂化场景
随着城市建筑和交通工具等复杂 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火灾发生的 场景和危险性也不断增加,需要 更加专业和高效的灭火措施来应
对。
对未来工作的展望与建议
加强专业培训
加强消防队伍和相关人员 的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 技能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 。
推动科技创新
积极推动科技创新,研发 更加高效、环保和适应复 杂场景的灭火装备和技术 。
燃烧的条件与类型
燃烧的条件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足够的温度 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燃烧的类型
燃烧分为闪燃、着火、自燃和爆炸等 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定的条件和 危害。
燃烧的产物与危害
燃烧的产物
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水蒸气、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对环境和人类 健康造成危害。
燃烧的危害
燃烧可能导致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等危害,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有效 控制和管理。
每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略有不同,但一般包括以下步骤:拔 掉安全别针,握住喷嘴,对准火焰根部,按压操作阀,进行 灭火。
灭火注意事项及安全措施
注意火源
在灭火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火源的位置和情况,避免火势蔓延。
安全措施
在灭火过程中,要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如佩戴防护装备、避免在易燃物附近使用灭火器等。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课题1 燃烧和灭火
点燃
S + O2 ==== SO2
点燃
4P + 5O2 ==== 2P2O5
2Mg + O2 =点==燃= 2MgO 3Fe + 2O2 ==点=燃== Fe3O4
共 同 特 点 ?
燃烧的定义: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 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实验探究一
活动准备: 棉花、酒精、水、蜡烛、小木条、煤块、石 子、酒精灯、火柴、镊子、烧杯、坩埚钳、 、滴瓶、反应板、纸条。
物质是否可燃 可能与温度有关
2.棉花沾酒精的可以燃烧,沾水的不能燃 烧
1.在酒精பைடு நூலகம்上分别加热木条和煤块
可能与温度有关
2.在酒精灯上分别加热棉花和煤块
可能与氧气有关 可能与氧气有关
1. 将烧杯罩住燃着的蜡烛 2.将灯帽盖住点燃的酒精灯
实验小组 1至2组
得出结论
猜想与假设
实验方案
物质是否可燃 1.将石子和棉花放在 酒精灯上加热
——隔绝氧气(或空气) 3. “吹” “湿布” “扇”
——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泡 沫 灭 火 器
喷射二氧化 碳及泡沫,
用来扑灭木 材、棉布
引起的失火
常用灭火器
干 粉 灭 火 器
压缩二氧化碳 吹干粉,用来 扑灭油、气引 起的失火
二 氧 化 碳 灭 火 器
喷射液态二氧 化碳,用来扑 灭图书、贵重 设备、精密仪 器引起的失火
1、具备可燃物; 2、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
触; 3、达到燃烧所需要的最低温度
(也叫着火点)。
视频
请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熄灭燃烧的蜡烛, (每个蜡烛用不同的方法熄灭哦)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优课件

2024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7-1燃烧和灭火-优课件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灭火的原理:
(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2)隔离氧气(或空气) (3)使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应用哪些灭火原理来灭火?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1)铜片上的红磷


(1)热水中的白磷


(2)热水中的白磷


通入氧气
是否 燃烧
是 否


二:燃烧的条件
探究结论:可燃物要与氧气接触同时达到着火点才能 燃烧,条件缺一不可.
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 (着火点)
定义: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 烈的氧化反应叫做燃烧
实验现象:(1)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红磷和热水中的 白磷不燃烧.
(2)通入氧气后水中的白磷也燃烧起来.
二:燃烧的条件
说明:白磷(40℃)和红磷(240℃)都是可燃物,水蒸气接
近100℃,着火点指可燃物能持续燃烧最低温度。
(1)
(2)
实验分析:
可燃物
是否达到 是否与氧
着火点
气接触
(1)铜片上的白燃烧引起 的失火
三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几种常用灭火器的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干粉灭火器
利用压缩的二氧 化碳吹出干粉 (主要含有碳酸 氢钠)来灭火
具有流动性好、喷射 率高、不腐蚀容器和 不易变形等优良性能, 除可用来扑灭一般火 灾外,还可用来扑灭 油、气等燃料引起的 失火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燃烧和灭火ppt课件
B.实验桌上酒精着火用湿布盖灭
酒精着火用湿抹布扑盖,隔绝空气
C.白磷着火用沙土盖灭
白磷着火用沙土覆盖,隔绝空气
D.电器着火切断电源后用湿棉被盖灭
电器着火首先切断电源后根据实际情况用湿棉被盖上
蜡烛、火柴、小刀、烧杯、湿抹布、 水、碳酸钠粉末、盐酸(碳酸钠和盐 酸反应能够生成二氧化碳)。
“蜡烛熄灭”的方法及原理:
1、用嘴对着燃烧的蜡烛用力吹气,结果蜡
烛熄灭了(降温至着火点下)。
2、向燃烧的蜡烛上浇水,结果蜡烛熄灭了
(降温至着火点以下)。
3、在点燃的蜡烛上方倒扣一只烧杯,由于
蜡烛燃烧不断地消耗氧气,当氧气量不 足时,蜡烛熄灭(隔绝氧气)。
所有的物质都可以燃烧吗?
燃 烧 需 要 可 燃 物
物质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信息:白磷在较低温度下(40℃)即可燃烧, 红磷在较高温度下(200℃以上)才能燃烧。
根据药品和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仪器和用品: 白磷、红磷、大烧杯1个、薄铜片 热水(80-100℃)
【实验7-1】
操作:
(1)将300mL热水倒入500mL烧杯 中,并放入一小块用硬纸圈圈住的 白磷。 (2)在烧杯上盖一薄铜片,并在铜片 上一侧放一小堆红磷,另一侧放一 小块用滤纸擦干的白磷,观察现象。
炉火越扇越旺,蜡烛一吹就灭,什么原因?
炉火产生热量多,扇风增加了氧气的浓度,所以越扇越 旺;蜡烛燃烧产生热量少,吹气带走了热量,降温到着火 点以下,所以一吹就灭。
归纳与小结

可燃物
清除可燃物




氧气
隔绝氧气




达到可 燃物的
降低温度到可燃 物着火点以下

《燃烧和灭火》课件

《燃烧和灭火》课件

它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和液体火 灾。
05
火灾的预防和应急处理
火灾的预防措施
01
02
03
04
定期检查电器设备
确保电器设备无故障,不乱拉 乱接电线,及时更换老旧电器

保持消防通道畅通
不堆放杂物,确保消防通道、 安全出口畅通无阻。
安装烟雾报警器
及时发现火灾苗头,尽早报警 并采取措施。
制定应急预案
制定家庭、学校、单位等场所 的火灾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02
燃烧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表示燃烧过程中物质变化的重要工具。它展示了在燃烧过程中 ,燃料、氧气和其他可能的反应物如何相互作用,产生热量和光。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通常包括燃料、氧气和其他可能的反应物的化学符号,以及反应 后产生的物质和热量的符号。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用来描述不同类型的燃料,如木材、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在 燃烧时的化学反应。
燃烧的产物
燃烧产物的组成取决于燃料的类型和燃烧条件。例如 ,木材在完全燃烧时主要产生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 石油燃烧时会产生更复杂的产物,如氮气、硫化物和 碳氢化合物等。
燃烧的产物是燃料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物质。这些产 物可能包括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气和其他气体,以 及未完全燃烧的碳颗粒和灰烬等固体物质。
它主要用于扑灭液体、气体和 油脂类火灾。
使用泡沫灭火器时,应先摇晃 灭火器,然后拔掉安全别针, 将喷嘴对准火源,按下阀门, 将泡沫喷向火源。
水灭火器
水灭火器主要通过水的冷却效果来降 低火焰的温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
使用水灭火器时,应先拔掉安全别针 ,然后对准火源,尽量保持距离,迅 速将水喷向火源。
燃烧的条件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燃烧与灭火PPT课件
泡沫即可喷出。
水灭火器
适用于扑灭固体物质火灾。使用 时,应先拔掉安全别针,然后对 准火源,按下压把,水即可喷出。
不同火源的灭火方法
木材、纸张、布料等固体物质火灾
01
可使用水灭火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
液体或气体火灾
02
可使用泡沫灭火器或干粉灭火器扑灭。
电气设备火灾
03
应先切断电源,然后使用干粉灭火器扑灭。
安全疏散与逃生的方法
熟悉疏散路线
在公共场所和家庭中, 熟悉紧急疏散路线和安
全出口的位置。
保持冷静
在火灾发生时,保持冷 静,不惊慌失措,迅速 判断火势和烟雾方向。
低姿势行进
贴近地面,避免吸入有 毒烟雾和高温气体,用
湿布捂住口鼻。
关闭门窗和电器
在逃生过程中,关闭门 窗和电器,避免火势蔓
延和触电事故。
04
03
燃烧的危害与预防
火灾的危害
01
02
03
04
人员伤亡
火灾可能导致人员烧伤、吸入 有毒烟雾或窒息,甚至死亡。
财产损失
火灾会烧毁房屋、家具、电器 、车辆等财产,造成经济损失

环境破坏
火灾可能破坏自然环境,如森 林、草原等,对生态平衡造成
影响。
社会影响
火灾可能引起社会恐慌和混乱 ,影响社会稳定和正常秩序。
燃烧的条件
总结词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和足够的点火源三个条件同时满足。
详细描述
燃烧发生的必要条件是可燃物、氧气和点火源。可燃物是能 够与氧气发生反应的物质;氧气是反应中必不可少的成分; 点火源是指能够提供足够能量的热源,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 着火点。
燃烧的过程
总结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越大,燃烧就越剧烈
这就是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 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 火”字样或图标的原因,因为这些 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 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 生爆炸的危险。 家庭里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 油气等如果泄漏的话,可燃性气体 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里, 一经点燃就急剧地燃烧,有可能发 生爆炸事故,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 重损害。
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的燃烧,就会 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是气体的体积 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

如上图Ⅰ所示,剪去空金属罐和小塑料瓶的上部,并在金属 罐和小塑料瓶的底侧各打一个比橡皮管外径略小的小孔,连 接好装置,在小塑料瓶中放入面粉,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 住罐(如图Ⅱ所示)。从橡皮管一端鼓入大量的空气(人距 离该装置远一些),使面粉充满罐,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氧气(或空气)后燃烧
1.由上述实验中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 不燃烧的事实 ,说明燃烧需要什么条件? 2.由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还需要什么条件? 3.由本来在热水中不燃烧的白磷,在通入 氧气(或空气)后燃烧的事实,再次说明燃烧 需要什么条件? 4.综合上述讨论,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 件?
在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易燃物和易爆物时,必须 严格遵守有关规定,绝不允许违章操作。上图示意的 就是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在500 mL的烧杯中注入400 mL热水,并放入用 硬纸圈圈住的一小块白磷。在烧杯上盖一片薄铜 片,铜片上一端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另一端放 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上水的白磷(如上图所 示),观察现象。 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而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用导管对准烧杯中的白磷,通入少量氧 气(或空气),观察现象。
蜡烛熄灭
蜡烛熄灭
点燃三支蜡烛,在其中一支蜡烛上扣一只烧杯; 将另两支蜡烛放在烧杯中,然后向其中一只烧杯 中加适量碳酸钠和盐酸,观察现象并分析原因。
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隔绝氧气(或空气),以及使温度降到着 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的目的。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氧化反应叫做燃烧,燃烧需要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氧气(或空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
泉 州 大 桥 爆 炸 事 件
衡阳居民楼火灾
巴格达调车场火灾
美国9.11事件
如何进行灭火? 如何进行灭火?
如果破坏燃烧的条件,使燃烧反应停止,就可 以达到灭火的目的。
发光、放热、 发光、放热、化学变化
燃烧现象的共同特征: 燃烧现象的共同特征:
燃烧是可燃物 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 发光、 放热 的 剧烈 的 氧化反应。 氧化反应。
提出问题 进行猜想
请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经验猜想一下燃 烧 需要什么条件? 请结合具体事例谈 一谈。
假设与猜想
物质是否可燃 可能需要达到一定的温度 可能与氧气(或空气)有关 可能与氧气(或空气)
说一说 你能描述出哪 些燃烧的现象? 些燃烧的现象?
燃烧事例
燃烧现象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耀眼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耀眼白光、放热、
发出白光、放热、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发出白光、放热、生成无色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火星四射、放热、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产生淡蓝色火焰、放热、烧杯壁 有水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