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主减速器设计修订稿

合集下载

毕业设计(论文)-SVW7180DD型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SVW7180DD型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设计

目录第一章总体方案的确定 (1)1.1主减速器方案 (1)1.1.1主减速器概述 (1)1.1.2主减速器方案的选择 (1)1.1.3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的支撑形式 (1)1.2差速器的结构形式选择 (2)1.3基本参数确定 (3)第二章主减速器设计 (4)2.1主减速器载荷计算 (4)2.2主减速器基本参数计算 (6)2.3相关参数 (8)2.4双曲面锥齿轮的强度计算 (14)2.5主减速器轴承的计算 (18)第三章差速器设计 (23)3」行星齿轮数目的选择 (23)3.2行星齿轮球面半径R B的计算 (23)3.3行星齿轮齿数的选择 (23)3.4差速器圆锥齿轮模数的初步确定 (24)3.5压力角 (24)3.6行星齿轮安装孔直径中与其深度L (25)3.7参数计算 (25)3.8齿轮的强度计算 (27)参考文献 (28)第一章总体方案的确定1.1主减速器方案1.1.1主减速器概述本次设计的参考对象SVW7180DD桑塔纳驱动桥采用单级主传动,但主传动比io不能太大,因为如果传动比过大减速器从动轮的直径将会增大,会导致减速器轴与轴之间的距离会减小增加从动轮热处理的难度,或是会增大主减速器的体积,所以一般i。

工7.6,而轿车一般为3〜4.5,单级驱动桥为最新型使用结构,其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成本低,使用方便的优点。

由上述分析结果主减速器的传动齿轮可以选用弧齿锥齿轮传动。

1.1.2主减速器方案的选择由于双曲面齿轮传动时如果齿轮的啮合点保持不变,那么双曲面齿轮传动的直径将会小于旋转齿轮的直径。

因此一传动比必须大于 4.5,并且圆周尺寸受到限制,则双曲线齿轮更为合理。

1.1.3主减速器主从动齿轮的支撑形式(1)主动双曲面齿轮对于装载质量小于2T的卡车和质量不足2T家用汽车。

这种类型的汽车载荷较小,所以主减速器轴偏角角。

的绝对值以可选用较小的值。

因此,选择悬臂支撑是最经济最方便的支撑方式。

(2)从动齿轮从动齿轮的支承刚度被多种因素影响,影响支承刚度的重要因素主要由轴承的类型、支撑的距离和轴承之间的载荷分布这几个因素影响。

汽车制造与维修——主减速器的设计03

汽车制造与维修——主减速器的设计03

主减速器的设计二.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主减速器中必须保证主、从动齿轮具有良好的啮合状况,才能使它们很好的工作。

齿轮的正确啮合,除与齿轮的加工质量、装配调整及轴承、主减速器壳体的刚度有关以外,还与齿轮的支承刚度密切相关。

1.主动锥齿轮的支承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可分为悬臂式支承和跨置式支承两种。

悬臂式支承结构(图5—13a)的特点是在锥齿轮大端一侧采用较长的轴颈,其上安装两个圆锥滚子轴承。

为了减小悬臂长度a和增加两支承间的距离凸b,以改善支承刚度,应使两轴承圆锥滚子的大端朝外,使作用在齿轮上离开锥顶的轴向力由靠近齿轮的轴承承受,而反向轴向力则由另一轴承承受。

为了尽可能地增加支承刚度,支承距离b应大于2.5倍的悬臂长度a,且应比齿轮节圆直径的70%还大,另外靠近齿轮的轴径应不小于尺寸a。

为了方便拆装,应使靠近齿轮的轴承的轴径比另一轴承的支承轴径大些。

靠近齿轮的支承轴承有时也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这时另一轴承必须采用能承受双向轴向力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支承刚度除了与轴承形式、轴径大小、支承间距离和悬臂长度有关以外,还与轴承与轴及轴承与座孔之间的配合紧度有关。

跨置式支承结构(图5—13b)的特点是在锥齿轮的两端均有轴承支承,这样可大大增加支承刚度,又使轴承负荷减小,齿轮啮合条件改善,因此齿轮的承载能力高于悬臂式。

此外,由于齿轮大端一侧轴颈上的两个相对安装的圆锥滚子轴承之间的距离很小,可以缩短主动齿轮轴的长度,使布置更紧凑,并可减小传动轴夹角,有利于整车布置。

但是跨置式支承必须在主减速器壳体上有支承导向轴承所需要的轴承座,从而使主减速器壳体结构复杂,加工成本提高。

另外,因主、从动齿轮之间的空间很小,致使主动齿轮的导向轴承尺寸受到限制,有时甚至布置不下或使齿轮拆装困难。

跨置式支承中的导向轴承都为圆柱滚子轴承,并且内外圈可以分离或根本不带内圈。

它仅承受径向力,尺寸根据布置位置而定,是易损坏的一个轴承。

在需要传递较大转矩情况下,最好采用跨置式支承。

主减速器的设计word版

主减速器的设计word版

四、主减速器的设计(一) 主减速器概述地下自卸车广泛采用单级主传动,该主传动结构简单,质量小,成本低,使用简单,但主传动比0i 不能太大,一般0i ≤3.6~6.87。

因为进一步提高0i 将增大从动轮直径,从而减少离地间隙和使从动轮热处理复杂。

单级主减速器有螺旋锥齿轮、双曲面齿轮等两种形式。

螺旋锥齿轮传动,制造简单,工作中噪声大,对齿合精度很敏感,齿轮副锥顶稍有不吻合便使工作条件急剧变坏,伴随磨损、增大和噪声增大。

为保证齿轮副的正确齿合,必须将轴承顶紧,提高支承刚度,增大壳体刚度。

双曲面齿轮传动与螺旋锥齿轮传动不同之处,在于主、从动轴线不相交而有一偏移距E 。

由于存在偏移距,从而主动齿轮螺旋角1β与从动轮螺旋角2β不等,且21ββ>。

此时两齿轮切向力2F 与1F 之比,可 根据啮合面上法向力彼此相等的条件求出。

1212cos /cos /ββ=F F设1r 与2r 分别为主、从动轮平均分度圆半径,双曲面的传动比os i 为 11221122cos cos ββr r r F r F i os ==对于螺旋锥齿轮传动,其传动比12/r r i d =,令12cos /cos ββ=K ,则K i r Kr i d os ==12/系数一般为 1.25~1.5。

这说明当双曲面齿轮尺寸与螺旋锥齿轮尺寸相当时,双曲面传动有更大的传动比,当传动比一定,从动轮尺寸相同时,双曲面主动齿轮比螺旋锥齿轮有较大直径,较高的齿轮强度及较大的主动齿轮轴和轴承刚度,当传动比和主动齿轮尺寸一定时,双曲线从动锥齿轮直径比相应螺旋齿轮为小,因而离地间隙较大。

双曲面齿轮副在工作过程中,除了有沿齿高方向的侧向滑动之外,还有沿齿长方向的纵向滑动。

纵向滑动可改善齿轮的摩合过程,并使其工作安静平滑。

然而纵向滑动可使摩擦损失增加,降低传动效率,因而偏移距E 不应过大。

双曲面齿轮传动齿面间大的压力和大的摩擦功,可能导致油膜破坏和齿面烧结咬死。

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的设计.doc

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的设计.doc

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的设计..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的设计范治尚(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 轿车的主减速器是驱动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将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递给驱动车轮,是汽车减小车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

对于发动机纵向放置的轿车来说,主减速器还有改变动力传输方向的作用。

本次设计设计一款用于桑塔纳轿车的主减速器。

本设计在给定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及变速器最大传动比等条件下,设计出符合桑塔纳轿车使用要求的主减速器。

设计计算齿轮的结构参数及对其进行校核计算。

在对各种结构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后,绘制出主减速器装配图及从动齿轮零件图。

关键词:汽车;驱动桥;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1 绪论1.1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对主减速器进行设计主要是为了使轿车获得最佳的动力性能,充分利用发动机传递过来的转矩,兼顾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当下全世界石油资源严重缺乏,所以本次设计主要针对主减速器进行设计,进而提高轿车的动力性,有利于提高轿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家正致力于发展高速公路网,环保、舒适、快捷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对于整车总成主要部分之一的驱动桥而言,小速比、大扭矩、传动效率高、成本低已经成为汽车主减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产品上,国内汽车用户主要优先选择承载能力强、齿轮疲劳寿命高、易维护等特点的产品。

目前已开发的产品基本上都效仿国外同类产品的新技术,进而针对国内市场的需求,研制开发出高性能、高品质的车桥产品。

这些产品就代表了国内车用减速器发展的方向。

现在世界各汽车生产国都致力于研制六高、二低、二化方向的齿轮和减速器,即高承载能力、高齿面硬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高传动效率,低噪声、低成本、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汽车主减速器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1]。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本次设计在给定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及变速器最大传动比等条件下,设计出符合桑塔纳轿车使用要求的主减速器。

1.5T轻卡汽车主减速器毕业设计

1.5T轻卡汽车主减速器毕业设计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书题目 1.5T轻卡汽车主减速器设计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研究目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状况和应用前景(附参考文献):一、研究(调查)目的意义汽车车桥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受着汽车的满载荷重及地面经车轮、车架或承载车身经悬架传递的垂直力、纵向力及其力矩,以及冲击载荷;后桥主减速器还担负着传递传动系中最大转矩的作用,桥壳还承受着反作用力矩。

汽车车桥主减速器的型式和设计参数除对汽车的可靠性与耐久性有决定性的作用外,也对汽车的行驶性能如动力性、经济性能有直接影响。

因此,车桥的结构型式选择、设计参数选取及设计计算对汽车的整车设计极其重要。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应用前景汽车问世百余年,特别是从汽车产品的大批量生产及汽车工业的大发展以来,汽车已经对世界经济大发展和人类进入现代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我了使大家对汽车这一影响人类社会的产品有更全面、更深入的了解,以便把握住“汽车设计”技术的发展方向,通过对汽车的总体设计,汽车零部件的载荷和计算工况与计算方法,以及汽车各系统、各组成及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分析和设计计算的概述,是大家对汽车的设计理论与设计技术有更好的认识与突破。

参考文献:[1] 吴光强.汽车理论(第一版)[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2] 刘惟信.汽车车桥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3] 王望予.汽车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主要内容: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重要部件。

主要研究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包括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及安置方法、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和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和设计计算,其中包括主减速器的主减速比、主减速器齿轮计算载荷确定和各齿轮的基本参数、主减速器锥齿轮的强度校核以及锥齿轮轴承的载荷计算、主减速器锥齿轮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等。

汽车主减速器的毕业设计(可编辑)

汽车主减速器的毕业设计(可编辑)

摘要本设计是对载货汽车设计一个结构合理、工作性可靠的双级主减速器。

此双级主减速器是由两级齿轮减速组成。

与单级主减速器相比,在保证离地间隙相同时可得到很大的传动比,并且还拥有结构紧凑,噪声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本文论述了双级主减速器各个零件参数的设计和校核过程。

设计主要包括:主减速器结构的选择、主、从动锥齿轮的设计、轴承的校核。

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它是依靠齿数少的锥齿轮带动齿数多的锥齿轮。

对发动机纵置的汽车,其主减速器还利用锥齿轮传动以改变动力方向。

关键词:载货汽车;双级主减速器;齿轮;校核;设计ABSTRACTThis design is designs a structure to the truck to be reasonable, work related reliable two-stage main gear box. This two-stage main gear box is composed of two level of gear reductions. Compares with the single stage main gear box, when the guarantee ground clearance is the same may obtain the very great velocity ratio, and also has the structure to be compact,the noise is small, service life long and so on merits. This article elaborated the two-stage main gear box each components parameter computation and the selection process, and through computation examination. The design mainly includes: Main gear box structure choice, host, driven bevel gear's design, bearing's examination. The main reducer in the transmission lines used to reduce vehicle speed, increased the torque , it is less dependent on the bevel of more gear drive of less bevel gearPurchase of the longitudinal engine automobiles, the main bevel gear reducer also used to change the driving force for the direction of transmission.Key words: Truck;Two-stage Main Reduction Gear;Gear;Check 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第1章绪论 11.1 概述 11.1.1 主减速器的概述 11.1.2 主减速器设计的要求 11.2 主减速器的结构方案分析 21.2.1 主减速器的减速形式 21.2.2 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 21.2.3 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 31.3 主要涉及内容及方案 4第2章主减速器的结构设计与校核 52.1 主减速器传动比的计算 52.1.1 轮胎外直径的确定 52.1.2 主减速比的确定 62.1.3 双级主减速器传动比分配72.2 主减速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 82.3 主减速器齿轮参数的选择102.4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与强度计算 12 2.4.1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22.4.2 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的强度校核132.5第二级齿轮模数的确定172.6双级主减速器的圆柱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182.7齿轮的校核192.8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202.9本章小结21第3章轴承的选择和校核223.1主减速器锥齿轮上作用力的计算223.2轴和轴承的设计计算243.3主减速器齿轮轴承的校核263.4本章小结29第4章轴的设计304.1 一级主动齿轮轴的机构设计 304.2 中间轴的结构设计314.3 本章小结32第5章轴的校核335.1 主动锥齿轮轴的校核 335.2中间轴的校核355.3本章小结37结论 38致谢 39参考文献40附录 41第1章绪论1.1 概述1.1.1 主减速器的概述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它是依靠齿数少的锥齿轮带动齿数多的锥齿轮。

载重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

载重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

2009年10月doi :10.3969/j.issn.1673-3142.2009.10.012载重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李红渊,李萍锋(太原理工大学齿轮车辆工程系,山西太原030024)摘要:首先简要介绍了载重汽车及其驱动桥的发展,主减速器功用、总体构造和结构形式。

然后选择了部分零、部件的参数,并对主要的零部件进行了设计和计算。

驱动桥是参考斯太尔重型载重汽车驱动桥设计的。

关键词:主减速器;驱动桥;载重汽车;双曲面弧齿锥齿轮中图分类号:U463.21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3142(2009)10-0043-03Design on the Main Reducer of a Heavy Truck Drive AxleLI Hong-yuan ,LI Ping-feng(Department of Vehicle Engineering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aiyuan 030024,China )Abstrac t :The development of heavy trucks and the drive axle are briefly introduced.Then the function ,overall structure and construction style of the main reducer are presented.The parameters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m are selected according to some references properly.The components ,including shafts ,gears ,bearings and so on ,are designed and calculated.The drive axle designed in this paper is consulted from the STR heavy truck.Keywords :main reducer ;drive axle ;heavy truck ;hypoid spiral bevel gears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AGRICULTURAL EQUIPMENT &VEHICLE ENGINEERING2009年第10期(总第219期)No.102009(Totally 219)收稿日期:2009-07-21作者简介:李红渊(1983-),男,山西长治人,太原理工大学车辆工程系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汽车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

15-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15-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σ w1 ≤ [σ w ] σ w 2 ≤ [σ w ]
齿轮的接触强度约束为:
σj ≤ σ j
式中 σ w1 为主动齿轮弯曲应力; σ w 2 为从动齿轮弯曲应力; σ j 为主动齿轮接触应力; [σ w ] 为 齿轮材料的许用弯曲应力; σ j 为齿轮材料的许用接触应力。 综合上述约束条件,按优化设计方法可得出 9 个约束函数表达式,即: s.t
3 优化设计实例及结果分析
本文设计选特拉卡汽车,总重为 2580kg,轮胎半径 0.376m,主减速器传动比 4.743,发 动机最大功率 90 kw,最大扭矩 200N·m。主减速器为双曲面齿轮传动,齿轮材料为 20Cr。 根据前面建立的汽车主减速器传动比的优选模型,应用黄金分割法,编制计算程序,求 出最佳汽车主减速器传动比为 4.463。从结构上考虑小齿轮齿数为 9,大齿轮齿数为 41,则优 选后的主减速器传动比应调整为 4.56。主减速器传动比优选前、后的汽车整车性能对比如表 2 所示。
பைடு நூலகம்
1 汽车汽 汽车汽主减速器传动比优化模型 主减速器传动比优化模型
优化设计最关键的一步是建立反映客观工程实际的、完善的数学模型,因此,建模时要 抓住主要矛盾,适当忽略不重要的因素,尽量使问题合理简化,这样既可节省时间,也会改 善优化结果。
1.1 设计变量
本文主要研究的是在不改变汽车变速器传动比的情况下,针对汽车主减速器传动比的优 化选择。因此,只以主减速器传动比 io 为优化模型的设计变量,即: X = io (1)
1.3 约束条件
既然选择了经济性作为目标函数,那么为了满足汽车的动力性能的要求,就应以动力性 要求作为约束条件。以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时间 t 代表汽车的动力性,使时间 t 不得大于设 计要求值 t0 ,即约束条件为: g ( X ) = t − t0 ≤ 0 ( 3) 式中 t0 按汽车定型试验标准对汽车动力性要求: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通过400m所需时 间不大于37秒。 汽车原地起步连续换档加速时间 t 为:

优化设计论文

优化设计论文

机械优化设计论文项目名称:汽车减速器优化设计汽车减速器优化设计摘要汽车主减速器是驱动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递给驱动车轮,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

对发动机纵置的汽车来说,主减速器还有改变动力传输方向的作用。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车用减速器开发设计不论在技术上、制造工艺上,还是在成本控制上都存在不小的差距,尤其是齿轮制造技术缺乏独立开发与创新能力,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行业整体新产品开发能力弱、工艺创新及管理水平低,企业管理方式较为粗放,相当比例的产品仍为中低档次,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产品品牌,行业整体散乱情况依然严重。

总体来说,车用减速器发展趋势和特点是向着六高、二低、二化方向发展,即高承载能力、高齿面硬度、高精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高传动效率,低噪声、低成本,标准化、多样化。

第1章绪论 31.1 引言31.2 国内车桥主减速器发展现状31.3 设计背景5第2章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62.1 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分析62.1.1 螺旋锥齿轮传动62.1.2 双曲面齿轮传动72.1.3 圆柱齿轮传动92.1.4 蜗杆传动102.2.1 单级主减速器122.2.2双级主减速器132.2.3贯通式主减速器152.2.5 单双级减速配轮边减速器18第3章主减速器主、从动锥齿轮的支承方案213.1 主动锥齿轮的支承213.2 从动锥齿轮的支承23第4章主减速器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244.1 齿数的选择244.2 从动锥齿轮大端分度圆直径和端面模数。

244.3 主、从动锥齿轮齿面宽和254.5 双曲面齿轮副偏移距E 254.5 中点螺旋角264.6 螺旋方向274.7 法向压力角27第5章锥齿轮齿面上作用力285.1 齿面宽中点处圆周力F 285.1.1 从动齿轮圆周力285.1.2 主动齿轮圆周力285.2 锥齿轮上轴向力和径向力29第6章主减速器锥齿轮载荷计算34第7章主减速器锥齿轮的强度计算367.1 单位齿长圆周力P 367.2 轮齿弯曲强度377.3 轮齿接触强度38第8章锥齿轮的材料40第9章主减速器润滑与密封429.1 润滑方式确定429.2 润滑油的选取429.3 主减速器的密封43结束语44致谢46参考文献:47第1章绪论1.1 引言汽车主减速器是驱动桥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将万向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递给驱动车轮,是汽车传动系中减小转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

转向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_需要修改

转向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_需要修改

8转向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8.1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8.1.1确定主减速器传动比i o在汽车总体设计时,就可以确定主减速比i0、载荷和最小离地间隙。

主减速比对主减速器的结构型式、轮廓尺寸、质量大小以及当变速器处于最高档位时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都有直接影响。

本设计中,主传动比是已知确定的,其值i0=4.111 0& 1.2确定主减速器型式主减速器的结构形式较多,有单级、双级、双速、轮边减速器等。

单级主减速器具有简单简单,质量小,容易制造,结构紧凑,成本低和效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传动比小于7的中、小型汽车上。

由已知,i°=4.44v7,故而采用单级主减速器。

如图8.1所示。

图8.1中央单级主减速器& 1.3主减速器的齿轮类型主减速器的齿轮有弧齿锥齿轮,准双曲面齿轮,圆柱齿轮等形式。

准双曲面齿轮的小轮轴线相对于大轮轴线不相交也不平行,有下偏移和上偏移两种。

这种结构可以使整车质心降低,提高了行车的稳定性。

在工作中,准双曲面齿轮运转更加平稳,噪声较低,承裁能力高,其广泛应用于乘用车、轻型货车上。

所以,本设计选用准双曲面齿轮传动。

1 —螺母;2—后桥凸缘;3 —油封;4—前轴承;5—主动锥齿轮调整垫片6—隔套;7—垫片;8—位置调整垫片;9—后轴承;10—主动锥齿轮图8..2主动锥齿轮及调整装置零件图图8.4主动锥齿轮跨置式图8.5从动锥齿轮支撑形式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可分为悬臂式支承和跨置式支承两种。

乘用车常采用结构简单、质量较小、成本较低的悬臂式,跨置式支承较悬臂式承载能力可提高10%左右(如图示),但结构较复杂,所以本设计采用悬臂式支承结构(如图2-3示)从动锥齿轮米用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如图2-5示)。

两轴承的圆锥滚子大端相向朝内,以减小尺寸c+d 。

为均匀分配载荷,一般c 等于或大于do8.2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8.2.1主减速器计算载荷的确定1.按发动机最大转矩和最低挡传动比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Tce从动锥齿轮计算转矩Tce式中:Tce—计算转矩,N m ;「max —发动机最大转矩,T emax =210N mn —计算驱动桥数目,n=1; i f —变速器传动比,i f=1;10—主减速器传动比,io =4.444 ;—变速器传动效率,取=0.9 ;k—液力变矩器变矩系数,k=1;Kd—猛接离合器而产生的动载系数, Kd=1 ; 11 —变速器最低挡传动比,i1=3.545 ; 代入式(2-1 ),有:T ce=2754.39 N m2.按驱动轮打滑转矩确定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T csT cs= m 2G^r r P mk式中:G 2—汽车满载时一个驱动桥给水平地面的最大负荷,前桥所承的负荷 G 2 = 2005/2 9.8 =9824.5N -‘一轮胎对地面的附着系数,在安装一般轮胎的汽车在良好的混凝土或沥青 路上,取0.85,对于安装防测滑轮胎的乘用车可取 1.25,对于越野车一般取1.0, e cp 取=0.85;rr—车轮的滚动半径,在此选用轮胎型号为205/55 R16,则车轮滚动半径为0.31595m ;IIm 2——汽车最大加速度时的后轴负荷转移系数,乘用车 m 2=1.2? 1.4, 取 1.3;m —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到驱动车轮之间的传动效率,m=0.95;im—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到驱动车轮之间的传动比,im=1;可得:K d Temax ki 1if i(2-2)(2-3)T cf式中:Ft—汽车日常行驶平均牵引力, 力,坡度阻力,空气阻力,加速阻力,F t 二 F f F w 二G a f D 11096.43N21.15其中:Ga —整车重力G a = 2005汇9.8N ;f—滚动阻力系数,计算时轿车取fR=0.010〜0.015,载货汽车取0.015〜0.020,越野汽车取 0.020〜0.035,取 f=0.025;C D —空气助力系数,C D = 0.8; A 迎风面积,2.5mm 2;叮一日常平均 行驶车速,叮"Okm/h 。

汽车单级主减速器设计本汽设_鱿鱼(完成)

汽车单级主减速器设计本汽设_鱿鱼(完成)

汽车单级主减速器设计本汽设_鱿鱼(完成)toprovideacommontransmissionratioforeachgear.Atransmissionoutputisaro undthelongitudinalaxisofrotationofthetorque,thewheelshavetogoaroundth ehorizontalaxisrotationofthevehicle,whichrequiresadevicetochangethedi rectionofthetransmissionofpower.Iscalledamaingearbox,becauseregardles softransmission,thegeartransmission ratioofthisdeviceare thetotaltra nsmissionratioofafactor.Withthistransmissionratio,caneffectivelyreduc etheabilitytoslowdowntransmission,thebenefitsofthisdesigncaneffective lyreducethesizeofthetransmission,sothatthegeneralarrangementofthevehi cleamorereasonableAutomaingearboxofthemostimportantroleistoslowtheincreaseintwist.W eknowthattheengineoutputpoweriscertain,togetarelativelyhighoutputtorq ue,largerdrivingforce.Inaddition,theautomotivemaingearboxtochangethed irectionofpoweroutput,leftandrightwheeldifferentialorrearaxledifferen tialfeatures.Keywords:transmissionsystem;driveshaft;mainreducer目录1课程设计目的12单级主减速器结构方案分析22.1主减速器的的结构形式22.1.1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22.1.2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置方法33.1作用在主减速器主动齿轮上的力283.2主减速器轴承载荷的计算323.3主减速器轴承的当量载荷及寿命33 4主减速器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365主减速器的润滑37课程设计总结38参考文献39致谢4020°、轴交角为90的螺旋齿轮)汽车主减速器锥齿轮的工作条件非常恶劣,与传动系其它齿轮相比较,具有载荷大、作用时间长、变化多、有冲击等特点。

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的设计【范本模板】

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的设计【范本模板】

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的设计范治尚(德州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山东德州253000)摘要:轿车的主减速器是驱动桥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功用是将传动装置传来的发动机转矩传递给驱动车轮,是汽车减小车速增大扭矩的主要部件。

对于发动机纵向放置的轿车来说,主减速器还有改变动力传输方向的作用。

本次设计设计一款用于桑塔纳轿车的主减速器.本设计在给定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及变速器最大传动比等条件下,设计出符合桑塔纳轿车使用要求的主减速器。

设计计算齿轮的结构参数及对其进行校核计算。

在对各种结构件进行了分析计算后,绘制出主减速器装配图及从动齿轮零件图。

关键词:汽车;驱动桥; 桑塔纳轿车;主减速器1 绪论1。

1 课题研究的意义本课题对主减速器进行设计主要是为了使轿车获得最佳的动力性能,充分利用发动机传递过来的转矩,兼顾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

当下全世界石油资源严重缺乏,所以本次设计主要针对主减速器进行设计,进而提高轿车的动力性,有利于提高轿车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2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家正致力于发展高速公路网,环保、舒适、快捷成为汽车市场的主旋律。

对于整车总成主要部分之一的驱动桥而言,小速比、大扭矩、传动效率高、成本低已经成为汽车主减速器技术的发展趋势.在产品上,国内汽车用户主要优先选择承载能力强、齿轮疲劳寿命高、易维护等特点的产品。

目前已开发的产品基本上都效仿国外同类产品的新技术,进而针对国内市场的需求,研制开发出高性能、高品质的车桥产品。

这些产品就代表了国内车用减速器发展的方向.现在世界各汽车生产国都致力于研制六高、二低、二化方向的齿轮和减速器,即高承载能力、高齿面硬度、高速度、高可靠性、高传动效率,低噪声、低成本、多样化。

随着计算机技术、自动化技术的普遍应用,汽车主减速器将有更进一步的发展[1].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本次设计在给定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转速及变速器最大传动比等条件下,设计出符合桑塔纳轿车使用要求的主减速器。

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

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汽车主减速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担着降低转速、增加扭矩以及传递动力的任务。

在追求汽车性能与舒适性的今天,对汽车主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展开讨论,旨在提升其动力传输效率、降低噪音以及减少振动。

汽车主减速器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主要作用是减速增扭,将发动机的高转速、低扭矩转化为低转速、高扭矩,以便于车辆的行驶与加速。

主减速器还承担着调整动力输出、改变扭矩分布等任务,以确保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平稳行驶。

针对汽车主减速器的优化设计,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优化的目标主要包括提高动力传输效率、降低噪音和振动、增加疲劳寿命以及减小外形尺寸等。

为了实现这些目标,我们需要对主减速器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齿轮参数等进行细致的研究。

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主减速器优化设计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发展趋势,为后续的优化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通过建立主减速器的数学模型,进行理论研究或数值模拟,以探究主减速器在不同设计方案下的性能表现。

例如,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主减速器的结构进行静态和动态分析,以评估其强度、刚度和振动特性。

在理论研究或数值模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应用情况对主减速器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通过实验测试调整齿轮参数、结构改进等措施,以达到最优的性能表现。

为了评估主减速器优化设计的效果,我们需要制定一套评价标准。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动力传输效率:通过对比优化前后的动力输出、扭矩分布等数据,评价主减速器在提高动力传输效率方面的表现。

噪音与振动:采用噪音测试和振动分析等方法,对比优化前后的噪音和振动水平,以评价主减速器在降低噪音和振动方面的效果。

疲劳寿命:通过进行疲劳寿命实验,对比优化前后主减速器的疲劳寿命数据,以评估其耐久性。

外形尺寸与重量:对比优化前后主减速器的外形尺寸和重量数据,以评估其在减小外形尺寸和降低重量方面的优势。

CA1090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

CA1090汽车驱动桥主减速器设计

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摘要作为汽车关键零部件之一的车桥系统也得到相应的发展,在一般的汽车结构中,驱动桥包括主减速器(又称主传动器)、差速器、半轴及桥壳等部件。

单级主减速器通常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

在双级主减速器中,通常还要加一对圆柱齿轮或一组行星齿轮。

在轮边减速器中则常采用普通平行轴式布置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或行星齿轮传动。

主减速器采用的最广泛的是螺旋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

本设计首先参考类似驱动桥主减速器的结构对比优缺点,确定出总体设计方案;然后确定主要部件的结构型式和主要设计参数;最后对主,从动锥齿轮,差速器圆锥行星齿轮,半轴齿轮,全浮式半轴进行校核以及对支承轴承进行了寿命校核。

并对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进行有限元分析。

本设计采用传统的双曲面锥齿轮式单级主减速器作为CA1090的主减速器。

关键词: CA1090;主减速器;双曲面锥齿轮;轴承;行星齿轮;有限元分析1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ABSTRACTOne of the key components of a vehicle bridge system has also been a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 the general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main gear axle (also known as the main drive device), differential, axle and axle housing and other components. Usually single-stage final drive gear and driven gear components. In the two-stage final drive, usually also add a pair of spur gear or a group of planetary gears. Reducer in the wheel is usually arranged by common parallel shaft helical gears or planetary gears. Final drive is the most widely used spiral bevel gear and hypoid gear.The drive axle design similar to the first reference to the structur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main gear, determined the overall design scheme; and then identify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structure type and the main design parameters; Finally, the driving and driven bevel gear, planetary gear differential cone, axle gear, full floating axle bearings were checked and were on life support check. Bevel gear final drive and initiative to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This design uses a traditional-style hypoid bevel final drive as the CA1090 single-stage main gear.Key word: CA1090;Main Gear; Hypoid Gears; Bearing;Planetary Gear;FEA2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目录摘要 (Ⅰ)Abstract (Ⅱ)第1章绪论 (1)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本次设计的主要内容 (3)第2章主减速器的设计 (4)2.1结构型式的选择 (4)2.1.1减速型式 (4)2.1.2齿轮的类型的选择 (4)2.1.3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 (7)2.1.4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形式及安置方法 (8)2.2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 (9)2.2.1计算载荷的确定 (9)2.2.2基本参数的选择 (11)2.2.3双曲面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15)2.2.4双曲面齿轮的强度计算 (23)2.2.5齿轮的材料及热处理 (28)2.3轴承的选择 (28)2.3.1计算转矩的确定 (28)2.3.2齿宽中点处的圆周力 (29)2.3.3双曲面齿轮所受的轴向力和径向力 (30)2.3.4轴承载荷的计算及轴承的选择 (31)2.4本章小结 (34)第3章差速器设计 (35)3.1差速器结构形式的选择 (35)3.2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差速原理 (36)3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3.3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结构 (37)3.4对称式圆锥行星齿轮差速器的设计 (38)3.4.1差速器齿轮的基本参数的选择 (38)3.4.2差速器齿轮的几何计算 (40)3.4.3差速器齿轮的强度计算 (41)3.5本章小结 (42)第4章驱动半轴的设计 (43)4.1半轴结构形式的选择 (43)4.2全浮式半轴计算载荷的确定 (44)4.3全浮式半轴的杆部直径的初选 (45)4.4全浮式半轴的强度计算 (45)4.5半轴花键的计算 (45)4.5.1花键尺寸参数的计算 (45)4.5.2花键的校核 (48)4.6本章小结 (49)第5章主动锥齿轮的有限元分析 (50)5.1有限元方法与ANSYS简介 (50)5.2主动锥齿轮的有限元分析 (50)5.2.1有限元模型的生成 (50)5.2.2划分网格 (51)5.2.3齿轮静载和约束的施加与结果分析 (52)5.3本章小结 (54)结论 (55)参考文献 (56)致谢 (57)4黑龙江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第1章绪论1.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主减速器是驱动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车辆的动力性、经济性。

学位论文-—汽车主减速器的对比分析与设计

学位论文-—汽车主减速器的对比分析与设计

汽车主减速器的对比分析与设计Comparative Analysis And Design Of Final Drive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

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指导教师签名:日期:使用授权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

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注意事项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2)原创性声明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4)外文摘要、关键词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7)参考文献8)致谢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主减速器设计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主减速器设计主减速器设计3.2.1 主减速器的结构型式主减速器的结构型式,主要是根据其齿轮类型、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安置方法以及减速型式的不同而异。

(1)主减速器齿轮的类型在现代汽车驱动桥上,主减速器采用得最广泛的是螺旋锥齿轮和双曲面齿轮。

在双级主减速器中,通常还要加一对圆柱齿轮(多采用斜齿圆柱齿轮),或一组行星齿轮。

在轮边减速器中则常采用普通平行轴式布置的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或行星齿轮传动。

在某些公共汽车、无轨电车和超重型汽车的主减速器上,有时也采用蜗轮传动。

(2)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置方法在壳体结构及轴承型式已定的情况下,主减速器主动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置方法,对其支承刚度影响很大,这是齿轮能否正确啮合并具有较高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现在汽车主减速器主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有以下两种:悬臂式齿轮以其轮齿大端一侧的轴颈悬臂式地支承于一对轴承上。

为了增强支承刚度,应使两轴承支承中心间的距离齿轮齿面宽中点的悬臂长度大两倍以上,同时比齿轮节圆直径的70%还大,并使齿轮轴径大于等于悬臂长。

当采用一对圆锥滚子轴承支承时,为了减小悬臂长度和增大支承间的距离,应使两轴承圆锥滚子的小端相向朝内,而大端朝外,以缩短跨距,从而增强支承刚度。

(3)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型式及安置方法主减速器从动锥齿轮的支承刚度依轴承的型式、支承间的距离和载荷在支承之间的分布而定。

为了增加支承刚度,支承间的距离应尽可能缩小。

两端支承多采用圆锥滚子轴承,安装时应使他们的圆锥滚子的大端相向朝内,小端相背朝外。

为了防止从动齿轮在轴向载荷作用下的偏移,圆锥滚子轴承也应预紧。

轿车和轻型载货汽车主减速从动锥齿轮采用无辐式结构并用细牙螺钉以精度较高的紧配合固定在差建界壳的突缘上。

这种方法对增强刚性效果较好,中型和重型汽车主减速从动锥齿轮多采用有幅式结构并有螺栓或铆钉与差速器壳突缘连结。

(4)主减速器的轴承预紧及齿轮啮合调整支承主减速器齿轮的圆锥滚子轴承需预紧以消除安装的原始间隙、磨合期间该间隙的增大及增强支承刚度。

预紧力的大小与安装形式、载荷大小、轴承刚度特性及使用转速有关。

主动锥齿轮轴承预紧度的调整,可通过精选两轴承内圈间的套筒长度、调整垫圈厚度、轴承与轴肩之间的调整垫片等方法进行。

近年来采用波形套筒调整轴承预紧度极为方便,波形套筒安装在两轴承内圈间或轴承与轴肩间。

(5)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分为单级减速、双级减速、双速减速、单级贯通、双级贯通、主减速及轮边减速等。

单级主减速器由于单级主减速器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小、尺寸紧凑及制造成本低廉的优点,广泛用在主减速比i0<的各种中、小型汽车上。

单级主减速器都是采用一对螺旋锥齿轮或双曲面齿轮,也有采用蜗轮传动的。

双级主减速器由两级齿轮减速器组成,结构复杂、质量加大,制造成本也显着增加,因此仅用于主减速比较大<i0≤12)且采用单级减速不能满足既定的主减速比和离地间隙要求的重型汽车上。

以往在某些中型载货汽车上虽有采用,但在新设计的现代中型载货汽车上已很少见。

这是由于随着发动机功率的提高、车辆整备质量的减小以及路面状况的改善,中等以下吨位的载货汽车往具有更高车速的方向发展,因而需采用较小主减速比的缘故。

双曲面齿轮式单级贯通式主减速器,是利用了双曲面齿轮传动主动齿轮轴线相对于从动齿轮轴线的偏移,将一根贯通轴穿过中桥井通向后桥。

但这种结构受主动齿轮最少齿数和偏移距大小的限制,而且主动齿轮的工艺性差,通常主动齿轮的最小齿数是8,因此主减速比的最大值只能在5左右,故多用于轻型汽车的贯通式驱动桥。

当用于大型汽车时刷需增设轮边减速器或加大分动器传动比。

蜗轮传动为布置贯通桥带来极大方便,且其工作平滑无声,在结构质量较小的情况下也可得到大的传动比,适于各种吨位贯通桥的布置和汽车的总体布置。

但由于需用青铜等有色金属为材料而未得到推广。

双级贯通式主减速器用于主减速比i0>5的中、重型汽车的贯通桥。

它又有锥齿轮—圆柱齿轮式和圆柱齿轮锥齿轮式两种结构型式。

锥齿轮—圆柱齿轮双级贯通式主减速器的特点是有较大的总主减速比(因两级减速的减速比均大于1),但结构的高度尺寸大,特别是主动锥齿轮的工艺性差,而从动锥齿轮又需要采用悬臂式安置,支承刚度差,拆装也不方便。

与锥齿轮—圆柱齿轮式双级贯通式主减速器相比,圆柱齿轮—锥齿轮式双级贯通式主减速器的结构紧凑,高度尺寸减小,但其第一级的斜齿圆柱齿轮副的减速比较小,有时甚至等于1。

为此,有些汽车在采用这种结构布置的同时,为了加大驱动桥的总减速比而增设轮边减速器;而另一些汽车则将从动锥齿轮的内孔做成齿圈并装入一组行星齿轮减速机构,以增大主减速比。

按齿轮及其布置型式,轮边减速器有行星齿轮式及普通圆柱齿轮式两种类型。

3.2.2 主减速器的基本参数选择与设计计算主减速比i0、驱动桥的离地间隙和计算载荷,是主减速器设计的原始数据,应在汽车总体设计时就确定。

1.主减速比i0的确定主减速比对主减速器的结构型式、轮廓尺寸、质量大小以及当变速器处于最高档位时汽车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都有直接影响。

i0的选择应在汽车总体设计时和传动系的总传动比iT一起由整车动力计算来确定。

可利用在不同i0下的功率平衡田来研究i0对汽车动力性的影响。

通过优化设计,对发动机与传动系参数作最佳匹配的方法来选择i0值,可使汽车获得最佳的动力性和燃料经济性。

对于具有很大功率储备的轿车、长途公共汽车尤其是竞赛车来说,在给定发动机最大功率Pemax及其转速np,的情况下,所选择的i0值应能保证这些汽车有尽可能高的最高车速vamax。

这时i0值应按下式来确定:式中rr——车轮的滚动半径,m;igh——变速器量高档传动比。

对于其他汽车来说,为了得到足够的功率储备而使最高车速稍有下降,i0一般选择比上式求得的大10%~25%,即按下式选择:式中iFh——分动器或加力器的高档传动比iLB一一轮边减速器的传动比。

根据所选定的主减速比i0值,就可基本上确定主减速器的减速型式(单级、双级等以及是否需要轮边减速器),并使之与汽车总布置所要求的离地间隙相适应。

2.主减速齿轮计算载荷的确定通常是将发动机最大转矩配以传动系最低档传动比时和驱动车轮打滑时这两种情况下作用于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上的转矩(Tje、Tjh)的较小者,作为载货汽车和越野汽车在强度计算中用以验算主减速器从动齿轮最大应力的计算载荷。

即式中Temax——发动机量大转矩,N?m;iTL——由发动机到所计算的主减速器从动齿轮之间的传动系最低档传动比;——上述传动部分的效率,取 =;K0——超载系数,对于一般载货汽车、矿用汽车和越野汽车以及液力传动的各类汽车取K0=1;n——该车的驱动桥数目;G2——汽车满载时一个驱动桥给水平地面的最大负荷,N;对后桥来说还应考虑到汽车加速时的负荷增大量;——轮胎对路面的附着系数,对于安装一般轮胎的公路用汽车,取 =;对越野汽车取 =;对于安装专门的肪滑宽轮胎的高级轿车取 =;rr—一车轮的滚动半径,m;,一一分别为由所计算的主减速器从动齿轮到驱动轮之间的传动效率和减速比(例如轮边减速器等)。

上面求得的计算载荷,是最大转矩而不是正常持续转矩,不能用它作为疲劳损坏的依据。

对于公路车辆来说,使用条件较非公路车辆稳定,其正常持续转矩是根据所谓平均比牵引力的值来确定的,即主减速器从动齿轮的平均计算转矩Tjm (N?m)为式中Ga——汽车满载总重,N;GT——所牵引的挂车满载总重,N,但仅用于牵引车;fR——道路滚动阻力系数,计算时轿车取fR=~;载货汽车取~;越野汽车取~;fH——汽车正常使用时的平均爬坡能力系数。

通常,轿车取;载货汽车和城市公共汽车取~;长途公共汽车取~,越野汽车取~。

汽车或汽车列车的性能系数:fP——汽车或汽车列车的性能系数:式中fP计算为负时,取0值。

当计算主减速器主动齿轮时,应将式(9-10)~(9-12)各式分别除以该齿轮的减速比及传动效率。

3.主减速器齿轮基本参数的选择(1)齿数的选择对于单级主减速器,当i0较大时,则应尽量使主动齿轮的齿数取值小些,以得到满意的驱动桥离地间隙。

当i0≥6时,z1的最小值可取为5,但为了啮合平稳及提高疲劳强度,z1最好大于5。

当i0较小(如i0=~5)时,引可取为7~12,但这时常常会因主、从动齿轮齿数太多、尺寸太大而不能保证所要求的桥下离地间隙。

为了磨合均匀,主、从动齿轮的齿数z1,z2之间应避免有公约数;为了得到理想的齿面重叠系数,其齿数之和对于载货汽车应不少于40,对于轿车应不少于50。

对于普通的双级主减速器来说,由于第一级的减速比i01比第二级的i02小些(通常i02/i01=~,这时第一级主动锥齿轮的齿数可选得较大,约在9~15范围内。

第二级圆柱齿轮传动的齿数和可选在58~78的范围内。

对于双曲面齿轮单级贯通式主减速器来说,通常主动齿轮的最小齿数为8。

(2)节圆直径的选择可根据从动锥齿轮的计算转矩中取较小值按经验公式选出:式中 d2——从动锥齿轮的节圆直径,mm;Kd2——直径系数,取K=13~16;Tj——计算转矩,N?m。

(3)齿轮端面模数的选择d2选定后,可按式m=d2/z2算出从动锥齿轮大端端面模数,并用下式校核:式中Tj——计算转矩,N?m;Km——模数系数,取Km=~。

(4)齿面宽的选择汽车主减速器螺旋锥齿轮与双曲面齿轮的从动齿轮齿面宽F(mm)推荐为:F= 2式中d2——从动齿轮节圆直径,mm。

(5)双曲面齿轮的偏移距E轿车、轻型客车和轻型载货汽车主减速器的E值,不应超过从动齿轮节锥距A 0的40%(接近于从动齿轮节圆直径d 2的20%);而载货汽车、越野汽车和公共汽车等重负荷传动,E则不应超过从动齿轮节锥距A0的20%(或取E值为d:的10%~12%,且一般不超过12%)。

传动比愈大则正也应愈大,大传动比的双曲面齿轮传动,偏移距E可达从动齿轮节圆直径d2的20%~30%。

但当E大干d2的20%时,应检查是否存在根切。

(6)双曲面齿轮的偏移方向它是这样规定的,由从动齿轮的锥顶向其齿面看去并使主动齿轮处于右侧,这时如果主动齿轮在从动齿轮中心线上方时,则为上偏移,在下方时则为下偏移。

双曲面齿轮的偏移方向与其轮齿的螺旋方向间有一定的关系:下偏移时主动齿轮的螺旋方向为左旋,从动齿轮为右旋;上偏移时主动齿轮为右旋,从动齿轮为左旋。

(7)螺旋锥齿轮与双曲面齿轮的螺旋方向分为“左旋”与“右旋”两种。

对着齿面看去,如果轮齿的弯曲方向从其小端至大端为顺时针走向时,则称为右旋齿,反时针时则称为左旋齿。

主、从动齿轮的螺旋方向是不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