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鳖的养殖技术

合集下载

人工殖龟鳖主要技术

人工殖龟鳖主要技术

1、人工殖龟鳖主要技术1.1幼龟鳖饲养技术养龟鳖池面积以2—3 m2、深60—80 cm为宜,周砌30 cm 高的围墙。

四周陆地与水池相接,斜坡度为30度,并附设食台。

幼龟鳖池上方应有遮荫。

池水排灌自成系统。

孵化后30d内以熟鸡蛋黄或碎鱼肉为饲料,以后逐渐以切成碎块的小鱼肉、蚌肉为主,并可辅以部分水草、浮萍等植物饲料。

日投喂量为龟鳖体重的5%~6%。

水池中的水要勤换,要求清洁、无污染。

饲养密度为40~50只/m2。

室外自然越冬、沙藏越冬、温室越冬均可。

饲养过程中注意遮荫,严防鼠害。

1.2成龟鳖饲养技术龟鳖池面积视养殖规模而定,龟鳖池四周设防逃设施。

龟鳖池中水面与陆地面积之比为(7:3)-(8:2)。

陆地部分设固定食台。

池水排灌自成系统。

饲料为切成小块的鱼肉、蚌肉、动物瘦肉及内脏,或富含蛋白质的颗粒饲料。

日投喂量为龟鳖体重的3%~5%。

保持水质清洁、无污染。

饲养密度为3.4只,m2。

室外水池自然越冬、室内土坑越冬、沙藏越冬、温室越冬均可,饲养过程中应严防鼠、蛇、虫、蚁危害。

1.3亲本龟鳖饲养技术龟鳖池面积为20~500m2,四周砌40~50 cm高的围墙。

水深1~1.8 m,池底保持20 cm厚的肥泥,陆地部分设5~100m2产卵场,并设固定食台。

池水排灌自成系统。

饲料为切成小块的鱼肉、蚌肉、动物瘦肉及内脏,或富含蛋白质的颗粒饲料,日投喂量为龟鳖体重的3%~5%。

勤换新鲜、清洁、无污染的水。

饲养密度为5~7只/m2,雌雄比例为3:1。

室外自然越冬、沙藏越冬、温室越冬均可。

饲养过程中严防鼠、蛇、虫、蚁危害。

2、温室养龟鳖技术每年8~10月份(稚龟鳖出壳后)在自然温度小池饲养,此时多为投喂商品饲料,体重达5~20 g/只。

11月至翌年5月,大多在温室中饲养,此时密度较大,生长较快,一般情况下雌龟鳖体重可长到200—350 g/只,雄龟鳖体重约150 g/只。

6—10月份在池塘中饲养,雌龟鳖可达到400~550 g/只,最大体重达700g/只,雄龟鳖一般250 g/只。

龟鳖不同养殖模式的特点和高效养殖措施

龟鳖不同养殖模式的特点和高效养殖措施
病。 2 盛夏 季节 的水 环境 变化 特点 、
( 充 分掌 握龟 鳖的 生态 生物 学 习性 一) 龟鳖 是 爬 行类 变 温动 物 ,现介 绍 一下 鳖 和 目前 养殖
数量较大水栖养殖龟类f 草龟 、 巴西龟 、 鳄龟和黄喉拟水 龟1 的生态 生物 学 习性 。
1 喜 温 怕 冷 怕 热 、
维普资讯
龟鳖不同养殖模式的特点和高效养殖措施
赵 春 光
( 江省 杭 州 龟鳖 研 究所 浙
人 工 养 殖 龟 鳖 的 根 本 目的
30 0 ) 1 0 0


2 喜 静 怕 惊 、
人 工养 殖龟 鳖 的根 本 目的是为 了 获得 高效 益 。而要
1 春 末夏初 季 节的 野外 水环境 变化特 点 、
能延 长生 长期 缩 短养 殖 周期 , 养殖 产 品质 量 好 , 别 特 是采 光棚 培 育 的鳖种 移 到棚 外养 殖 成 活率 相对 比加 温 养 殖高 , 且投 入也 不高 。 而
2、 点 缺
相 对管 理较 难 , 发生 病 害几 率高 。 ( 龟 鳖野 外水 泥池 精 养 三)
四 、 鳖 高 效 生 态 养 殖 的 关 键 性 措 施 龟
春 末 夏初 季节 室 外土 池 塘 的水 环境 , 一般 4月 1 0日 以前 比较 稳 定 ,0日后 至 6 初 ,气 候 进入 全 面转 暖 阶 1 月 段 ,此 时 的水 环境 随 着气 候 的变 化进 入 三温 四寒 的变化 规 律 季节 , 池塘 中的水 环境 会呈 现 以下 特点 ; 天 白天气 晴 温有时会很高 , 使水体表层的水温也很快升高 , 但持续时 间却 很 短 f 般 只 在 中午 这 段 时 间) 阳一偏 西 气 温 马上 一 太 下降, 表层 水温 也 随 即下 降 。 这种 气候 条件 下龟 鳖极 易发

龟鳖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_一_龟鳖高效防病养殖的技术关键_赵春光

龟鳖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_一_龟鳖高效防病养殖的技术关键_赵春光

成 品龟 鳖饲 料
本 鳖的 鲜味 氨 基酸 比 一 般 的 鳖 高
殖力强
,
以上
配 合硬颗 粒 饲 料 和 配 合膨化 浮
,
成 熟 日本 亲鳖 最 高 年 产 卵
,

受 精率
,
性饲 料

孵 化率
五是 生 命 力 强 耐存放运输
如我
科 学 规 范 的操 作规 程
们用 网袋 包 装
用 汽车 在浙 江 气 温

鳖苗阶段 其体 色呈桔 黄色
地 域 中华 鳖品 系
,
它也是我 国 较有价 值 的
和 福 冈等地
,
也有 传说 目前我 国 引进 的 日本鳖原本
生长 和 如 初 丙与太湖 鳖差不 多
是 我 国太 湖鳖流 域 的 中华鳖经 日本 引入 后 选育而 成
黄河 鳖
主要 分布在黄河流 域 的河 南
以 黄河 口 的 鳖 为 最 佳

龟鳖养殖企业 获得高效益 的重要 因素之 一
认 为应 具备 以下 几条 则
个 月 不死的生 命现象 中 得以 证 实
不 会轻易得 病的
,
也 就 是说龟 鳖是
那 么 养殖员 工起码的 素质标 准有 哪 些呢
笔者
而 一旦 得病 除 了是初 发的体 表性
,
一是 具 有遵纪 守 法的立人原 三 是 掌握一 定的 养
皆知 值

,
龟鳖不 但有食用价值还 有文化价值

,

药用 价



低于
,
℃ 就 停食
,
,
低于
℃ 基本 停止 活
℃ 就 减 少吃 食甚

龟鳖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四)——龟鳖野外水泥池塘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

龟鳖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四)——龟鳖野外水泥池塘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

调节与控 制环境带来方便 ,如可
通 过增氧 、去污 、种水草 、施肥
42 《 京水产 》2 0 第4 总第1 3 北 08 期 1期
维普资讯
专家 讲堂蓥
3 11 清塘消毒 .. 清塘 消毒主要有三 项工作,一是清 整池塘 ,清 除 与养 殖 无 关 的所有 杂物 ;二 是检 查检 修 固 定设 施 ;三 是池塘消毒 ,水泥池 消毒可用 市售 的二氧 化 氯 消毒剂按产 品说 明操作 ,清塘消毒 后一天鳖池 就 可注水到标准水位 等待放养,龟池先不放水 。
我 国野外 自然环境 中养殖效 较大 的季节 ,水体 的 垂直对流相 对较快 ,水体 自身 的缓冲力低 ,水环境 变化快 ( 如水温 ),养殖 生物易发 生病害。
22 人工可控性强 . 同样 因面 积小 、水层 浅、池底无泥沙 ,给人工
放龟时 ,一 定要先放 到未注水 的池 底,等放好 后再
把池塘 中应有 的养殖 设施在注水放养 前一次性 布置好 ,如水草栏 、晒背 台、饲 料台、增氧机等 。 3 13 池水培养 .. 放养 鳖的池水 最好是水质达标 的江河水库水 , 尽量不直 接用地 下井水 ,如 用地下水 ,可用 以下方
专家 讲 堂
图 2 野 外 水 泥池 单 池 平面 图
( . ),并 在搅 动 水体 增 D0
氧 的同时促进 水体对流 ,也 可 配合 去污设施去污 ,增氧 设施 可 由气 泵连输气 管加沙
滤石 组成 ;二是水草栏 ,因
种好水草是野外池塘进行健 康养 殖的关键措施之一 ,所 以水草栏是龟鳖水泥池养殖
法先培 肥 :每立 方米用 发酵好 的猪粪 lO 用 马、 O g(
图 1 野 外水 泥 池 布 局 图

龟鳖养殖方案

龟鳖养殖方案

龟鳖养殖项目可行性论证规模:占地50亩,池塘45亩。

投资:100万元。

养殖种类:龟(洞庭草龟,鳄鱼龟,台湾草龟,巴西龟)鳖(中华鳖,河南黄鳖,珍珠鳖,日本鳖)一、池塘改造1、池塘规划亲鳖池:一般5-10亩/个。

5×6=30亩。

深约1.6米,水深1.2米左右,池底淤泥厚25厘米。

南北向设产卵场,产卵场约占池面积的1/100,并高出水面20厘米左右,场内的细沙层或泥土厚25-30厘米。

产卵场与近水一边斜坡状,以便亲鳖上岸。

草龟池:5-10亩/个。

5×2=10亩鳄鱼龟池:5-10亩/个。

5×2=10亩隔离池:2个,20㎡×2。

饵料台兼栖息场:设池两边,斜坡状。

2、防逃设施:四周用砖砌成高180㎝以上的围墙。

3、道路:要求池埂上能过三轮车,方便投饵等管理。

4、水电排灌设施:各池塘都应配备电力、进排水设施。

5、用房饲料仓库20 m2饲料加工及生产用房20 m2办公用房:20 m2×2=40㎡安全保卫及员工住房:4×10㎡=40㎡共计120㎡。

二、引种与放养1、中华鳖放养:400-600g,投放密度300-500只/亩;引种时间:2008年10-12月。

引种地点:广东中华鳖、河南黄鳖、浙江乌龟。

引种数量:有效水面30亩×300只 /亩×500g/只=4500kg引种要求:规格400-600g的健康个体,死亡率应控制在5%以内。

2、草龟引种数量:有效水面10亩×400只/亩×250g/只=1000 kg3、鳄鱼龟引种数量:有效水面5亩×200只/亩×500/只=500kg三、饵料1、种类:动物性饵料:虾蟹壳、动物下脚料、鲢鱼或其他低质小野杂鱼类。

配合饲料:购预混料,自己配置全价料。

2、鳖需要量甲鱼计划年增重4500k g×80%成活率×1增重倍数=3600 k g需要饵料:鲜料3600 k g×6=21600 kg饲料(搭配)3600 k g×0.5=1800 kg3、龟草龟计划年增重4000只×200g×95%成活率=760 k g鳄鱼龟年增重:500kg×增重倍数1×95%成活率=475 k g需要饵料:鲜料1235 k g×6=7410 kg饲料1235 k g×0.5=617.5 kg合计需要动物性鲜料29010 kg配合饲料2417.5 kg四、投入概算1、基建投入池塘改造:45亩,3万元;防逃设施:高1.8 m的围墙200×4=800米,150元/m=12万元。

龟鳖养殖入门之山瑞鳖常见病及防治技术

龟鳖养殖入门之山瑞鳖常见病及防治技术

龟鳖养殖入门之山瑞鳖常见病及防治技术山瑞鳖山瑞鳖是我们比较常见的龟鳖品种之一,通常我们在菜市场就可以找到它。

这是被人们誉为“大补”的食物,市场需求促进经济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养殖山瑞鳖,并获得了良好的收益。

一、腐皮病病原体可能是由一种单孢杆菌感染而引起的。

主要症状是山瑞鳖的四肢、颈部、尾部、棱边的皮肤腐烂。

肌肉坏死,严重时皮肤烂掉、脚爪脱落,骨骼外露等。

防治方法是:发现此病,要立即隔离治疗。

用百万分之十的磺胺类药物或抗菌素浸洗病鱼48小时,也拌在饲料中喂养一经发现此病,换去池水,改善水质。

二、肿脖子病此病也称为耳下腺炎。

病原体为产气单孢杆菌。

主要症状是咽喉部和颈部肿胀,肌肉水肿,体表面出现红色斑点,颈伸缩困难,行动迟缓,时而浮于水面,严重者还出现溃烂现象,并不同程度地伴有水霉菌感染。

防治方法:采用百万分之一的敌百虫或百万分之十的高锰酸钾溶液将病鱼浸洗10分钟左右或全池泼洒也有疗效。

也可同时在饲料中拌入土霉素或磺胺类药物,用量按每公斤体重每天0.1~0.2毫克计,连续5~6天。

三、红底板病病原体还不清楚。

一般来说,当水质恶化,饲养条件恶劣时,容易发生此病。

主要症状有底板发红、发肿,严重者甚至发烂露出腹甲骨板。

脖子粗大、拒食、反应迟钝,常钻进草丛中,很易被捉到。

治疗可用百万分之十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鱼体。

也可用0.2ppm强克101全池泼洒。

隔2~3天要更换池水,改善饲养条件。

四、水质不良引起的疾病在静止水池或在越冬池中饲养,由于水不流通,长期处于静止状态,当水中的氨量达到100ppm以上时,就会发生此病。

主要症状是病鱼四肢、腹部明显充血、红肿,溃烂,棱边烂成锯齿状。

防治方法:一旦发现此病,立即全部更换池水,即能自然痊愈。

养殖山瑞鳖除了注意投放饲料,防冻防暑外,保持水质清新,按时更换池水非常重要。

每月按每亩水面积施放生石灰10公斤,可满足山瑞鳖在生长发育时期对钙的需要,还能杀灭水体中的一些病菌,起到一定的防病效果。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

甲鱼养殖技术大全甲鱼是鳖的俗称,也叫团鱼、水鱼、王八,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

今天店铺就给大家整理了养殖甲鱼的方法,欢迎阅读参考。

甲鱼养殖技术一、亲鳖饲养:亲鳖一般以6龄左右为宜。

放养的亲鳖雌雄比例以3:1为好。

此时要正确?识别雌雄,性成熟的雌鳖尾短,不能自然伸到裙边以外,雄鳖尾尖,可伸到右?裙边以外。

放鳖前先放干池水,用石灰消毒,过半个月再注水放养,亲鳖可在?浅水池中用0.1%福尔马林消毒1次,每亩放养300~400只。

二、投喂饲料:根据甲鱼品种的食性、生长阶段所要求的比例充分混合,加入适量的水拌在一起,再投饲。

现介绍几种饲料的配方。

①豆饼粉5公斤,蚕蛹粉10公斤、浮萍、米糠25公厅配合成的伺料,甲鱼?较喜欢吃。

②水花生切碎煮烂后,捣成粥状,然后加入适量的米糠,少量食盐和苏打?粉等拌匀配合成饲料。

③30公斤牛粪、7.5公斤米糠、6.5公斤糠饼、2.5公斤花生麸、1.5?公斤麦麸。

1公斤鱼粉、1公斤蚕蛹粉和少量粘合剂,可提高利用率,易于甲鱼?消化吸收。

④20%黄豆蔓、20%稻壳类、10%蚕沙、15%菜籽饼、35%甘薯,制成?配合饲料,甲鱼喜食,增重快。

⑤20%稻谷、30%麸皮、10%黄豆、40%统糠配在一起,每50公斤原料?掺上1公斤食盐、40克磺胺,制成膨化颗粒饲料,饲喂甲鱼效果好。

⑤以鱼虾、蚯蚓、动物内脏、螺肉、蛙鼠蛇肉为主,配以熟麦粒,饼类及瓜菜等,效果最佳。

甲鱼养殖的注意事项一、水温控制水温20℃~30℃是甲鱼生长的最佳温度范围,水温高于20℃时甲鱼就开始摄食,摄食量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

水温低于最佳温度时饲料转化率会降低;水温高于最佳温度时由于活动量增加,饲料转化率也会降低,所以应使水温保持在最佳的温度范围内,过高、过低都会造成饲料浪费。

二、饲料投喂1.投喂方式。

水下投喂适合甲鱼的摄食习性,能使甲鱼摄食速度加快,采用软颗粒饲料投喂比采取块状饲料投喂节省饲料。

2.投喂量控制。

龟鳖养殖方案范文

龟鳖养殖方案范文

龟鳖养殖方案范文龟鳖养殖是一种传统的养殖方式,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因为龟鳖具有高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所以在市场上有着不错的销售前景。

然而,要想成功养殖龟鳖,需要有一个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案。

下面是一个适用于龟鳖养殖的1200字以上的方案。

一、养殖场选址养殖场的选址是常识所知的第一步。

一般而言,龟鳖对水质的要求较高,所以选址时要选择水质优良,卫生环境好的地方。

同时,龟鳖是属于冷水类动物,所以养殖场的水温应该保持在15-25摄氏度左右。

二、池塘设计龟鳖养殖一般采用池塘养殖的方式。

在设计时,应该考虑到龟鳖的繁衍生息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池塘的大小要适宜,一般建议水深为1.5-2米,面积为300-500平方米。

同时,还应该有退潮区、进食区和隐藏区,以满足龟鳖不同需求的行为。

三、育苗选购育苗是龟鳖养殖的重要环节。

在选购育苗时,应该选择健康、无疾病和无伤口的个体。

建议选择隔代育苗,以减少亲本间的亲缘关系,避免遗传疾病。

四、饲料供给龟鳖的营养需求比较特殊,需要提供全面、均衡的饲料。

一般而言,饲料可以分为粗饲料和精饲料。

粗饲料主要以蔬菜、水生植物和鱼糠为主,精饲料主要以虾仁、鲫鱼、蛋黄、虫类等为主。

饲料的供给要定时定量,以免浪费或者过度喂养导致污染。

五、防病治病龟鳖养殖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病毒感染和寄生虫等问题。

为了防止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应该加强养殖场的卫生管理,定期检查龟鳖的身体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六、孵化和育种龟鳖的繁殖过程比较独特,一般需要模拟自然环境进行孵化。

在孵化期间,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同时注意卵壳的保湿和病菌的防治。

孵化成功后,需要及时将幼苗放入适宜的池塘中进行养殖。

七、销售渠道龟鳖的销售渠道可以选择市场、餐饮业、药材市场等。

可以通过与相关行业建立合作关系,建立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竞争力。

八、经济效益分析龟鳖在市场上的价格较高,销售收入可观。

同时,龟鳖的养殖成本相对较低,投资回收期短。

龟鳖养殖学

龟鳖养殖学

龟鳖养殖学龟鳖养殖学是指对龟鳖进行养殖的科学研究和实践。

龟鳖是一种古老的爬行动物,具有较长的寿命和独特的生态习性,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龟鳖养殖学的发展使得人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龟鳖的养殖技术,从而实现有效的养殖和保护。

一、龟鳖的种类和特点龟鳖是一类爬行动物,主要分为陆龟和水龟两大类。

陆龟主要生活在陆地上,以植物为食,比较适合在家庭花园或室内养殖;水龟则主要生活在水中,以昆虫、小鱼为食,适合在池塘或水族箱中养殖。

不同种类的龟鳖具有不同的特点。

例如,象龟是一种体型庞大的陆龟,具有强壮的四肢和坚硬的外壳;而红耳龟是一种小型的水龟,有着鲜艳的外观和活泼的性格。

了解龟鳖的种类和特点对于选择适合的养殖方式和环境非常重要。

二、龟鳖的养殖环境正确的养殖环境对于龟鳖的生长和健康非常关键。

陆龟的养殖环境应该提供充足的阳光和温暖的温度,同时还需要提供足够的遮荫和水源。

水龟的养殖环境则需要提供适宜的水质和水温,同时还需要有足够的游泳空间和遮荫设施。

在养殖环境中,要注意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定期清理池塘或水族箱,更换干净的水源。

同时,要注意控制养殖环境中的温度和湿度,避免过度曝晒或过度潮湿对龟鳖造成不利影响。

三、龟鳖的饲养与管理龟鳖的饲养与管理是龟鳖养殖学中的重要内容。

饲养龟鳖需要提供合适的食物和营养,以满足其生长和发育的需求。

陆龟主要以植物为食,可以喂食新鲜的蔬菜、水果和草类;水龟则主要以昆虫、小鱼和水生植物为食,可以喂食活体或冷冻的食物。

在饲养和管理过程中,要注意合理控制饲料的数量和种类,避免过度喂食或单一饮食导致龟鳖的健康问题。

同时,要定期观察龟鳖的食欲、精神状态和外貌,及时发现并处理龟鳖的疾病或异常情况。

四、龟鳖的繁殖与繁衍龟鳖的繁殖与繁衍是龟鳖养殖学中的关键环节。

不同种类的龟鳖具有不同的繁殖方式和繁殖季节。

一般来说,陆龟的繁殖季节多在春季和夏季,水龟的繁殖季节多在夏季和秋季。

龟鳖的繁殖需要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龟鳖养殖成功四道关

龟鳖养殖成功四道关
背的场所。
以消化的藻类 , 加速水体能量循环 、 维护水 体生态平衡。 2 选择优质种苗 俗话说,种好一半谷”“ “ ,良好的开端是 成功的一半”把好选苗关, 。 关乎养殖龟鳖之 胜数。 何为好苗, 怎样选苗? 以纯正之中华草 龟和中华鳌为 ’ 首选。在东亚和东南亚, 中 华草龟和中华鳖种群诸多, 而以中国大陆长 江、 黄河两大水系生长的为正宗。这两处龟 鳖营养、 药用和经济价值皆高, 且抗病能力 强。其优良种质是几千年自 然选择的结果, 也是人们钟爱的历史根源。 广东规模较大的 龟鳖养殖场, 其亲本基本来源于长江水系洞
4 鱼苗培育
中适应 23 - 天后, 开始驯化摄食鱼肉糜等, 戒除对活饵 的依赖。
参考文献
[章之荣, 1 1 谢瑞生 热带观赏鱼大全. 中国农业出版社
19 98
[台 2 湾观赏鱼特辑. ] 观赏鱼大百 科系列N . O6 8观赏 鱼
杂志社( 台湾)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汪或水浮莲, 1 左右 的 /
③池中套养罗非鱼、 卿鱼、 N鱼和黑鱼, 每平方米 约放养一至二条, 其好处是可以借此翻动底泥, 加速有 机物分解, 并吃掉部分龟鳖的粪便及某些其他鱼类难
体态。中华草龟无裙边, 而中华鳖却有裙边, 好鳖 为裙边较厚实、 平直。而软薄下垂则说明营养不良; 稚 龟鳖背腹及四肢腋窝处须无白点或白斑,否则说明已 染病菌; 无伤残、 行动活泼、 反应灵敏。 特别是用手轻拉 其后腿, 能有力缩回的则是体质好的表现。
鱼苗经过用枝角类喂养 3 周后, 全长达到 2m以 c 上, 这是可以改喂活的水蛆躬 , ! 或冰冻血虫( 血虫是一 种摇蚊的幼虫, 在观赏鱼养殖中很常用, 前已有商品 目
化生产) 。
全长达到 c 3m之前,鱼苗一般在孵化缸内养殖, 喂养期间管理重点是水质控制, 为保持水质清新, 每天 需换水 1 -/, / 1 并保持不间断增氧。 3 2 鱼苗长到 c 3m时,需要换至更大的水体养殖, 同 时进行分选, 将不同规格的苗分开, 以免大个体残食弱

甲鱼养殖饲料技术大全:甲鱼养殖技术大全

甲鱼养殖饲料技术大全:甲鱼养殖技术大全

甲鱼养殖饲料技术大全:甲鱼养殖技术大全甲鱼池的建造选择环境安静、无噪音、交通便利、靠近电源、靠近水源无污染的地方。

最好是东西方向的长方形。

甲鱼喜欢安静,害怕声音、阳气和风、清洁和污垢。

养殖基地应选择环境安静、避风避暑、排水灌溉方便的池塘。

乌龟养殖场是自养、自养、自养的,必须考虑养鳖池的新养鳖池:龟鳖池、龟鳖池、幼鳖池、3年龟池和成年龟鳖池。

如果池塘底部没有砂土,则应混合一部分砂土。

在池塘边和池塘边分别搭建日光浴平台和投饵平台,用于龟背晾晒和投饵。

周围应修建防逃生墙,高度约1米的地方可竖立砖块和石棉瓦。

苗种放养海龟苗木的来源是:一是工业化育苗和专业化家庭大规模生产;第二,市场上不同大小的野生海龟。

无论哪种龟苗进入池塘,都必须暂时分级饲养15天左右,适应环境后再放入池塘。

放养密度取决于池塘和其他因素。

每亩2~3岁幼鳖100~150公斤,最高不超过200公斤。

饲料投放过去,海龟行业使用的饲料主要是新鲜和活饵料(鲜鱼、虾等),但价格昂贵,部分质量不合格。

乌龟进食后易患肠炎。

饲养甲鱼的科学方法是使用天然诱饵。

例如,你可以去附近的餐馆和食堂收集废弃的畜禽内脏、残留物和剩菜;在天然水域捕捉蜗牛、贻贝、小鱼、虾和各种水蚤;利用天然或零星土地养殖泥鳅和长寿蜗牛;利用沟脊和池坡培育蚯蚓;吸引苍蝇和滋生蛆;培养昆虫等。

在海龟喜欢吃的诱饵中加入少量植物诱饵,如麸皮、玉米粉、豆渣、少量瓜类和微量元素,加工、搅拌、混合后喂食。

调节水质虽然海龟用肺呼吸,但它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水中,因此水质对海龟的生长仍然非常重要。

幼鳖应保持水深0.3~0.4m,每三天换一次水,每次换三分之一的水。

水的颜色应该是绿色的,这样它们可以互相隐藏,减少相互伤害的机会;你也可以在水中放少量睡莲!水葫芦和其他绿色植物可以改善水质。

龟池的水每四天更换一次,每次更换四分之一的水,以保持水的新鲜,有足够的溶解氧和适当的肥料。

注意事项每天早晚两次巡视池塘,检查逃生防护设施和敌人的破坏情况,了解海龟的食物和水质。

龟鳖健康养殖及生态防病技术

龟鳖健康养殖及生态防病技术

我提起行李就要和父亲去火车站,可是那一瞬,不只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却叫住了
肝利胃素、龟鳖肝肠康、强力胆胃平、强肝利胃
散、强力保肝宁等产品交替使用。
4.定期补充营养,提高生产力
由于目前多数养龟户养龟都是投喂单一的 鱼、肉等食物,因而龟群很容易缺乏维生素、微 量元素和脂肪酸等营养物质,从而影响龟群正常 生长及不利种龟产蛋和受精,故在养殖过程中定 期给龟群补充一些营养物质,以促进龟群健康生
我提起行李就要和父亲去火车站,可是那一瞬,不只是出于什么原因,我却叫住了
力增氧底净、解毒增氧底净、本草搪底安、三黄
底质安、杀菌改底双效灵及增氧池底净等,按说 明使用,一般 1 个月使用一次。Leabharlann 9.定期添换新水,促进藻类新生
龟鳖如是釆用养殖池养殖,则在养殖过程中 定期添换新鲜水体,不仅可以保持养殖池水位不 变,而且可以引进新藻种刺激老化藻类新生,从 而使池水保持嫩绿、清爽。
长及提高种龟种鳖产蛋量和受精率,就很有必
要。可选用龟鳖快大素、多维促长素、快大宝、 诱食促长素、浓鱼肝油粉、强力维他等交替使用。
此外,小龟、中龟及种龟如能分别选用“高
浓缩龟饲料营养平衡素--快大宝 1 号、快大宝 2 号和快大宝 3 号”,按每 100 公斤鱼、肉分别添
加 3 公斤、2 公斤和 1 公斤混匀搅浆饲喂,则可
等作用,可以有效制止肠内致病菌滋生,防止肠
内腐败发酵,改善肠内生态环境及帮助消化,对 防病促长及消除养殖水体臭味,有重要作用,尤
其对防治龟鳖慢性胃肠炎、消化不良、厌食、生
长缓慢、顽固性粪便异常、腹泻等症,效果好。 可选用康益达的龟鳖胃肠康、强力肠康素、厌食 拖便灵、消食利生素、强力胃肠宝等产品,按说 明饲喂。
可选用康益达的龟鳖胃肠康、强力肠康素、厌食

甲 鱼 的 养 殖 技 术

甲 鱼 的 养 殖 技 术

甲鱼的养殖技术(中国养殖技术网)甲鱼又名中华鳖,俗称甲鱼、水鱼、王八。

在中国除宁夏、新疆、西藏外,其他各省(自治区)均有分布,越南、朝鲜、日本等国也有分布。

该品种在中国大量养殖,养殖方式主要有工厂化养殖及池塘养殖。

前些年,受高额利润的驱使,养殖面积失控,大量进口甲鱼冲击国内市场,致使商品甲鱼的价格大幅下跌,养甲鱼业受到重创。

目前,只有通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成活率等途径来维持养甲鱼业的发展,建议那些不具备温度条件的地区尽量缩小养殖规模或降低密度(每亩1000- 1500只)提高水位1米半至1米8(为粗放式养殖)。

简介甲鱼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又名:鳖、水鱼、王八,共有20多种。

中国现存主要有中华鳖、山瑞鳖、斑鳖、鼋,其中以中华鳖最为常见。

卵生两栖爬行动物,甲鱼的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由于其具有诸多滋补药用功效,有清热养阴,平肝熄风,软坚散结,对肝硬化,肝脾肿大,小儿惊痫等有疗效。

所以它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上等筵席的优质材料,还可作为重要中药材料入药。

生活环境甲鱼主要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库、三角湾和流动缓慢的河里。

甲鱼是变温动物,为水陆两栖,用肺呼吸,所以在养鳖池的周围或中心要有足够面积的陆地沙滩以便它进行陆上活动。

甲鱼的生活习性可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静怕惊,喜阳怕风,喜洁怕脏。

甲鱼对周围环境的声响反应灵敏,只要周围稍有动静,甲鱼即可迅速潜入水底淤泥中,所以养鳖场或养鳖池的环境一定要保持安静。

甲鱼如果经常受到惊吓,对其生长繁殖都是很不利的。

生活习性可简单的归纳为“三喜三怕”,即:喜洁怕脏,喜阳怕风,喜静怕惊。

在自然环境中,甲鱼喜欢栖息于水质清洁的江河、湖泊、水库、池塘等水域,风平浪静的白天常趴在向阳的岸边晒太阳(俗称晒背),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体表的致病菌,促进受伤体表的愈合,并通过晒背提高体温,促进食物消化。

甲鱼非常胆小,对周围环境中的声响和物体的移动很敏感,一有风吹草动就潜入水底。

野生龟鳖的驯养原则

野生龟鳖的驯养原则

说,什么时候自己觉得甘心了,什么时候也就停下了。某蒙写过一篇文,里面写
食根据所引进的野生龟鳖的食性,选择器喜爱的
食物进行喂食。龟鳖的嗅觉很发达,对食物的气
味很敏感,根据这一特点可选择其喜爱的、味道 较为浓郁的食物进行投喂,如投喂新鲜的腥气重 的猪肝。喂食过程中不可在龟鳖的可视范围内观 察其进食情况,以免其受到干扰而不肯进食,但 可以隐蔽观察。
1cv0f3c9a EBET
多为水栖或半水栖龟鳖。在野生龟鳖的引进时, 要考虑到其可能喜欢的环境,尽量设置周全。如 龟鳖一般需要的生活环境有:水源、陆地、植物 和阳光等。因而在环境设置中要将这些因素考虑 进去,即使是陆龟也要考虑到这些因素。
说,什么时候自己觉得甘心了,什么时候也就停下了。某蒙写过一篇文,里面写
三、减少惊扰、降低野生龟鳖的能量消耗野 生龟鳖在进入人工饲养环境时往往会出现拒食 的情况,如果此时再有较大的惊扰,野生龟鳖会 由于躁动不安而消耗大量的机体能量导致体力 不支而死亡或过于消瘦而减弱对疾病的免疫力。 因而要将其安置在安静的环境中,避免惊扰和刺
说,什么时候自己觉得甘心了,什么时候也就停下了。某蒙写过一篇文,里面写
规律就会出现紊乱,表现为恐慌、拒食和试图逃 逸等。因而在引种前要先了解需引种的野生龟鳖 的原来生活习性,努力构建与野生龟鳖原生活环 境相似的人工环境,使得野生龟鳖面临的环境转 变较小,可以较快适应环境。二、设置水陆两全、 安逸向阳的环境我国的龟鳖除少数陆生龟鳖外,
(图一)野外生存的龟 (图二)人工养殖环境下的龟 (图三)人工养殖环境下的龟不少龟鳖养殖 人士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或在野外捕捉到野生的 龟鳖时,在驯养的过程中容易因为野生龟鳖难以
适应新环境而出现损耗。针对这个问题,可以参 照以下几个原则去护理处于环境转换期的野生 龟鳖,使野生龟鳖安全度过驯养期,尽量减少损 耗。一、引种前先了解野生龟鳖的生活习性野生 龟鳖长期在野外生存,生理机能已与生活的环境 取得了平衡。当将其引种到养殖环境时,其生理

养殖技术资料_龟鳖养殖技术资料(全套)

养殖技术资料_龟鳖养殖技术资料(全套)

目录第一章龟鳖的生物学知识 (1)一、龟鳖的分类位置与区域分布 (1)(二)龟鳖的称谓 (2)(二)龟鳖的种类数量与分布区域 (3)(四)龟鳖的营养食用与观赏价值 (4)二、龟类的生物学特征 (9)(一)龟类的形态与结构 (9)(二)龟类分科种类特征分述 (21)三、鳖的生物学特征 (24)(一)鳖科常见种类与区分 (24)(二)鳖(中华鳖)的形态与结构 (28)第二章龟鳖晌生长发育及对环境昀要求 (37)(二)幼体阶段 (38)(三)成体阶段 (39)(四)亲体阶段 (40)二、龟鳖的年龄识别与寿命 (40)(一)年龄的识别 (40)(二)寿命 (41)三、龟鳖的生长速度 (44)(二)鳖的生长速度 (46)四、龟对生长环境的要求 (47)(三)对温度的适应 (48)五、鳖对环境的需求 (49)(一)温度 (49)(二)水质 (54)(三)鳖与基底的关系 (56)(四)鳖与光的关系 (57)(五)声音对鳖生长的影响 (58)(六)种内关系 (58)(七) 鳖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59)六、龟鳖的繁殖生态 (60)(一)龟的繁殖习性 (60)(二)鳖的繁殖习性 (62)七、龟鳖的食性与摄食 (65)(二)鳖的食性与摄食 (66)八、不同地方群体鳖的差异及其他 (66)(一)太湖群体与台湾群体 (67)(二)江苏南京和浙江绍兴群体 (67)(三)华东群体与山东群体的差异 (68)(四)野生鳖与养殖鳖的有关差异 (68)(五)中华鳖与山瑞鳖的生长差异 (69)第三章龟鳖的营养需求与词料 (70)一、龟鳖饲料的种类 (70)(一)动物性活鲜饲料 (70)(二)植物性饲料 (71)(三)人工配合饲料 (72)二、饲料的营养成分及其功能 (73)(一)蛋白质 (73)(二)脂肪 (75)(三)碳水化合物 (76)(四)维生素 (77)(五)矿物质 (78)三、龟鳖饲料的配方 (79)(二)稚幼龟鳖鲜活饲料 (80)(三)小龟鳖鲜活饲料 (81)(四)成龟鳖鲜活饲料 (81)(五)亲龟鳖(雌)鲜活饲料 (81)四、有关饲料问题的分析 (82)(一)蛋白质最适需要量的问题 (82)(二)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平衡问题 (83)(三)人工配合饲料的原料问题 (84)(五)龟鳖对植物蛋白可受性问题 (88)五、提高饲料效率的其他问题 (88)(一)饲料的黏结度与饲料效率 (88)(二)饲料形态与饲料效率 (89)(三)水温与饲料效率 (91)(四)投饵时间和次数 (91)六、开辟饲料源的途径 (92)(一)在养殖方式上实行混养 (93)(二)可供开发的活鲜饲料 (94)第四章龟鳖的人工繁殖 (98)一、龟的人工繁殖 (98)(一)亲龟的培育 (99)(二)龟卵的收集 (102)(三)龟卵的孵化 (105)(四)孵化设备 (106)(五)龟的胚胎发育 (109)(六)孵化管理 (111)二、鳖的人工繁殖 (112)(一)亲鳖的选择 (113)(二)亲鳖的培育 (116)(四)提高雌鳖产卵量的措施 (124)(五)鳖卵的人工孵化 (127)(六)孵化管理 (138)第五章龟鳖种苗培育 (144)(一)稚龟的饲养 (145)(二)幼龟的饲养 (149)二、鳖的种苗培育 (150)(一)稚鳖的暂养 (151)(二)稚、幼鳖的饲养方式 (154)(三)稚、幼鳖的饲养管理 (157)第六章养殖龟的设施与建设 (162)一、规模化养龟场地及建设要求 (163)(一)场地选择 (163)(二)建场规划要求 (164)二、龟池结构和建设 (166)(一)常规养殖池的结构和建设 (167)(二)加温池的结构与建设 (170)三、家庭庭院养龟的设施与建设 (176)(一)场地选择及要求 (176)(二)龟池的结构和建造 (177)第七章乌龟和绿毛龟的饲养 (179)(一)主要形态与习性 (179)(二)鱼一龟混养技术 (181)(三)龟的控温养殖 (187)二、绿毛龟的饲养 (193)(一)绿毛龟的品种 (194)(二)绿毛龟的龟种 (195)(三)藻种和材料龟的选择和处理 (196)(四)接种藻类的方法 (199)(五)绿毛龟的饲养管理 (203)第八章黄喉拟水龟等经济龟类饲养 (207)一、黄喉拟水龟 (207)(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07)(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08)(三)繁殖技术 (209)(四)人工饲养 (210)二、四眼斑龟 (211)(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11)(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12)(三)繁殖技术 (213)(四)人工饲养与日常管理 (214)三、三线闭壳龟 (216)(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16)(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17)(三)繁殖技术 (218)(四)人工饲养 (219)四、黄缘盒龟 (222)(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22)(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22)(三)繁殖技术 (223)(四)人工饲养 (224)五、平胸龟 (226)(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26)(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26)(三)繁殖技术 (228)(四)人工饲养 (228)六、地龟 (230)(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30)(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31)(三)人工饲养 (231)七、红耳龟 (232)(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32)(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33)(三)繁殖技术 (234)(四)人工饲养 (235)八、鳄龟 (237)(一)分类地位及地理分布 (237)(二)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38)(三)繁殖技术与人工饲养 (239)第九章中华鳖的人工饲养 (242)一、鳖的饲养形式 (243)(一)控温集约化养殖 (243)(二)露天常温养殖 (247)二、鳖的放养技术 (251)(一)放养前的准备 (251)(二)放养密度 (252)(一)饲料 (253)(二)投喂 (254)四、鳖池的水质管理 (256)(一)浮游植物与水质的关系 (256)(二)池水温度调节 (259)(三)水深与水体交换 (260)(四)充气与池水消毒 (261)(五)水生植物与水质改良 (261)五、鳖的越冬管理 (262)(一)越冬前强化培育 (262)(二)选择好越冬池 (263)(三)注重越冬池的保温 (264)(四)调节池水水位 (264)(五)补充养分 (265)第十章龟鳖防病技术 (265)一、龟鳖疾病发生的原因 (266)(一)引起龟鳖疾病发生的环境因素 (267)(二)影响龟鳖疾病的内在因素 (269)(三)引起龟鳖疾病的生物因素 (271)二、龟鳖疾病的症状及病理变化特点 (271)三、龟鳖疾病的流行规律 (273)四、龟鳖疾病的治疗原则与方法 (274)(一)龟鳖对外用药物反应的特点与治疗原则 (274)(一)龟鳖疾病的常用治疗方法 (279)(三)龟鳖疾病的几种特殊疗法 (285)五、龟鳖疾病的预防 (287)(一)清塘消毒 (288)(二)免疫预防 (290)第十一章龟鳖疾病与防治 (292)一、龟的疾病及防治 (293)(一)病毒与细菌性疾病 (293)(二)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300)(一)稚、幼鳖阶段疾病的防治 (305)(二)成鳖阶段疾病的防治 (320)第十二章龟鳖的烹调与药用 (337)一、龟鳖的烹调 (337)(一)龟鳖的宰杀方法 (338)(二)龟的烹调 (339)(三)鳖的烹调 (348)二、龟鳖的药用 (356)(一)龟的药用 (359)(二)鳖的药用 (367)第十三章无公害水产养殖与渔药残留控制技术 (371)一、无公害水产养殖 (371)(一)基本概念和客观需要 (371)(二)无公害水产养殖的技术操作 (373)二、渔药残留的控制 (378)(一)基本概念与必要性 (378)(二)渔药残留的控制技术与健康养殖 (382)第一章龟鳖的生物学知识大部分龟鳖、尤其是可供人工养殖的龟鳖与鱼类一起可概称水生动物。

龟鳖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三)——龟鳖工厂化可控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

龟鳖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三)——龟鳖工厂化可控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

好 。也就是说,每栋温 室 的养殖面积 以3 0 2 右为 0m 左
好。
12 室内养殖池结构 . 室 内的养殖 池面 积 以4 I为好 ,池 横宽4 ,长 0l l 2 m
lm O 。养殖 池深 5 c ,养 殖 水深 3 c ,池 上 口内壁 0m 0m 最好镶 上一层光滑 的瓷砖 ,这样 池就不用再设 防逃 檐 了。
的螺 丝鼓风机和 室 内的输风 总管 、细风 软管和水
中的 出风沙滤石组 成 )、龟 鳖栖息设施 ( 的用 有
网 罩 , 有 的 用 石 板 和 水 泥 瓦 , 最 早 用 池 底 铺 沙
子 ,这些 设施都 会对龟 鳖的 体表造 成损伤 从而诱 发 腐皮病 ,最 好还 是在池 中铺一 定面 积 的水泥瓦 ,不

3 养 殖 池 、
4Hale Waihona Puke 排 烟 炉 筒 、l =
- 一
1 r 一


}…
… 一

夕… …一 一 1 ]

5 、出烟口
6 、墙外进燃料口 ( 口) 上
图3 土 锅 炉 的 温 室 布 置 平 面 图
『 2 一


图3 明:1 说 、土 锅炉
上 立 上 2 4 支 架 。温 室 的长 度 以不 超 过 4m ~ 排 0 为
的区别是 养殖全过程 几乎不受外 部气候 的影 响,它
是一种养 殖环境和条件 完全 由人 工制造和控制 ,并
按龟鳖 的生态生物学特 性创造和提供 龟鳖生长 的最 佳环境和 营养 ,从而在 最短的时 间内养 成商 品规格 或幼种 的快速 养殖技术 。是 目前集约化 程度 、科 技 含 量、养殖产 量最 高,养殖 周期最短 ,经济效益 相 对 比较稳 定的养殖模式 ,其年产量 占我 国龟鳖 商品 总产量的6% 占龟鳖幼种 产量 的8 % 由于这种养 5, 0。

怎样提高龟鳖出棚成活率

怎样提高龟鳖出棚成活率
科学免疫
根据养殖环境和龟鳖品种,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提 高其免疫力。
合理用药
在疾病防控过程中,选用安全、有效的药物,并按照 医嘱合理使用,避免药物残留和耐药性的产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做好环境适应性处理
在出棚前,应对龟鳖养殖环境进行适应性处理, 如调整水温、水质、饲料等,使龟鳖逐渐适应出 棚后的环境变化。
做好健康检查
在出棚前,应对龟鳖进行健康检查,观察是否有 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确保出棚的龟鳖都是健康 的。
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与容器
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龟鳖的运输方式有多种,如塑料袋运输、木箱运输、泡沫箱运输等,应根据养殖 规模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
选择合适的容器
在选择运输容器时,应考虑容器的透气性、保湿性、保温性等因素,同时也要根 据龟鳖的大小和数量选择合适的容器。
注意运输过程中的环境控制
保持适宜的温度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温度,避免温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龟 鳖死亡或产生应激反应。
保持适宜的湿度
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宜的湿度,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导致龟鳖呼 吸困难或脱水死亡。
在给龟鳖用药期间,严格按照休药期的规定停药,确保药物在规定 时间内完全代谢。
避免药物残留
选择低残留或无残留的药物,减少药物在龟鳖体内残留。
建立残留监控体系
对养殖水体和龟鳖进行定期药物残留检测,确保药物残留量符合标准 。
06
出棚管理与运输
做好出棚前的准备工作
1 2 3
了解龟鳖的生物学特性
在出棚前,应充分了解龟鳖的生活习性、生长特 点、繁殖规律等信息,以便更好地进行管理和运 输。
预防疾病
采取预防措施,如定期消 毒、保持水质清洁等,减 少疾病的发生。

龟鳖养殖技术

龟鳖养殖技术

龟鳖养殖技术龟鳖养殖是一种古老而又有趣的养殖方式,不仅可以观赏,还可以作为经济收入的来源。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龟鳖养殖技术的知识和注意事项,帮助读者了解龟鳖养殖的基本要点。

选择合适的饲养场地是龟鳖养殖的关键。

饲养场地应该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和通风条件,同时要有足够的空间供龟鳖活动。

另外,饲养场地应该远离噪音和污染源,以免影响龟鳖的生长和健康。

选择适合的龟鳖品种也是非常重要的。

龟鳖的品种繁多,每种品种对饲养环境和饲料需求都有所不同。

在选择时,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品种。

龟鳖的饲料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龟鳖的饲料应该是均衡营养的,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

常见的饲料有鱼饵、虾饵、水生植物等。

可以根据龟鳖的品种和生长阶段来选择合适的饲料。

龟鳖的水质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

水质应保持清洁,定期更换。

水质过脏会影响龟鳖的生长和健康。

同时,要定期检查水质的PH值和溶解氧含量,确保水质稳定。

龟鳖的温度和湿度也是需要注意的。

不同品种的龟鳖对温度和湿度要求不同,应根据品种的要求来调整饲养环境。

可以通过加热灯和加湿器等设备来控制温度和湿度。

龟鳖的疾病防治也是养殖过程中需要重视的问题。

常见的疾病有消化道感染、呼吸道感染等。

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定期检查龟鳖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龟鳖的繁殖也是一个有趣而且具有挑战性的过程。

龟鳖的繁殖需要有适宜的饲养环境和饲养技术。

在繁殖季节,要注意控制龟鳖的饲养环境,提供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另外,要注意雌雄龟鳖的配对,确保繁殖的成功。

在龟鳖养殖过程中,要注意养殖技术的更新和改进。

随着科技的发展,龟鳖养殖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可以通过学习养殖技术书籍、参加培训班等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养殖技术水平。

龟鳖养殖是一项需要耐心和技巧的工作。

只有掌握了合适的养殖技术和注意事项,才能保证龟鳖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希望本文对读者了解龟鳖养殖技术有所帮助。

养殖甲鱼需要什么条件?甲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养殖甲鱼需要什么条件?甲鱼怎么养不容易死?

养殖甲鱼需要什么条件?甲鱼怎么养不容易死?甲鱼是卵生两栖爬行动物,是龟鳖目鳖科软壳水生龟的统称。

目前在我国水产养殖中比较常见,特别是在我国南方地区。

甲鱼在南方一些地方称为潭鱼、嘉鱼。

甲鱼为水生杂食动物,喜食动物性饵料。

目前,随着社会的发展,养殖甲鱼的人数是越来越多了。

那么,养甲鱼需要什么条件?甲鱼怎么养不容易死?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养甲鱼需要什么条件?1、池塘条件:池塘面积一般为5亩左右,池塘的坡度比1∶2,池塘底部平坦,淤泥厚度25厘米左右,水深1.8~2.5米。

2、水源要求:池塘水源要充足,水质要良好、无污染,符合养鱼用水标准,pH值7~8.5,溶氧5毫克/升以上。

3、防逃设施:池塘四周建造防逃墙,墙高40厘米,墙顶向内走檐10厘米,内壁光滑,以防止甲鱼逃走和敌害侵入。

4、搭建晒台:池塘每200平方米用水泥板或木板在池塘中搭建甲鱼休息、晒背的饵料台,台面高出水面15~25厘米,倾斜的一侧延伸至水面下20~30厘米。

甲鱼怎么养不容易死?1、饵料制作:甲鱼饲料以动物蛋白为主,植物蛋白为辅。

鲜活饵料有小杂鱼、动物内脏和下脚料,青饲料有鲜嫩水草和瓜果、蔬菜茎叶,还可用小麦麸皮、玉米粉、豆渣等混合加工后投喂。

2、饵料投喂:甲鱼在水温上升到18℃左右时开始摄食,这时投喂少量饵料进行驯化,使甲鱼提早开食。

新鲜动物饵料日投喂量为甲鱼总重量的10~20%,配合饲料日投喂量则为总重量的5%。

3、投喂方法:甲鱼饵料投喂坚持“四定四看”,投饲一般选择在池塘通风向阳的两侧固定食场进行,这样利于观察甲鱼和鱼类的摄食、生长和活动情况,便于调整投喂量。

4、水位管理:甲鱼放养初期保持水位80~100厘米,随着水温的升高和个体的增长逐步加高水位。

春秋季每半月加注1次新水,夏季每周加注1次新水,夏季和初秋高温季节要提高水位。

5、水质管理:甲鱼饲养池每立方米定期泼洒15~20克的生石灰或2克的漂白粉,保证水中的溶氧在4毫克/升以上,pH值为7~8.5之间,氨氮不超过5毫克/升,必要时配置增氧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龟鳖的养殖技术在我国的市场经济大潮中,应运而生的现代龟鳖养殖业经历波折,尽管问题不少,还有相当一段磨合过程,但是已开始逐步由零星、分散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由幼稚、粗放走向成熟、标准化;由单一、专一走向多样化、市场化;由劣质、欺骗、假冒走向安全优质、无公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

在此,笔者就有代表性或者发展前景好的养殖模式作一简介。

一、龟鳖采光大棚高效防病养殖技术采光大棚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是一种不用任何加温设施的采光棚两季保温养殖新技术,其不但成本低,无污染,而且病害少、成活率高、生长快、质量好。

是我国目前和今后因地制宜推广的养鳖新模式之一,下面介绍一下中华草龟、台湾草龟、巴西龟和鳖的采光大棚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

(一)龟鳖采光大棚高效防病养殖的技术流程所谓采光大棚高效防病养殖新技术,就是在客观的气候条件下,利用采光保温棚早春初冬两季盖棚保温,利用太阳光能增温培育苗种,晚冬季节开棚自然越冬,夏秋撤棚常温养成商品龟鳖。

一般养成周期为16个月左右,可比全程在棚外池塘养殖周期缩短10个月左右。

(详见技术流程图)。

2采光棚的设施建造采光大棚的基本设施分为两大部分。

2.1保温棚保温棚要达到既采光又保温,还要考虑方便管理和自然越冬,所以通过多年实践认为南方地区棚顶以拱形为好,棚设两层塑膜架,膜架可用竹木、薄壁管等。

北方地区(冬季最低气温在零下的除外)的温棚还是采取一面坡式为好,其中北墙与小北坡应有保温层,这样便于严冬时有一定的水温越冬(水温最低不低于5℃),南方式从排水的过道到棚顶高为1.8m,过道宽80cm,并有1%的坡度向外排水。

北方式排水在北墙根,沟上盖上水泥板就是过道。

北方地区在气温低于10℃进入越冬期时不用开棚,可用遮阳布挡住部分光线(一般采用条档法),棚中不需太强的阳光增温,使鳖能在暗光下安静越冬。

2.2龟鳖养殖池一般都采用砖砌池墙水泥抹面,池深50cm,单池面积50m2左右,一般为长10m,宽5m,池角要求圆形。

池底也用水泥抹面,池底向排水口方向应有0.5%的坡度。

池的排水控制可用PP管插拔来进行,池底与排水沟的落差不得低于30cm,而池里的排水口应设在池的一角,排水口装上吸污器,以利养殖时吸污。

进水管道设在过道的池墙内壁上,并在每个池的角上装一个注水阀门。

通常按照上述结构与模式造成的温棚和鳖池,造价每平方米一般不超过60元,可比目前的全封闭温室造价降低3~4倍。

详见图1、图23龟苗、鳖苗放养3.1放养前准备温棚与鳖池造好后,除了清塘消毒,池底栖息层应考虑养殖和越冬的需要,笔者的经验是池底铺20cm细沙,并在每个池角放少许泥土,这样既有利于越冬,也利于开棚后搞生态养殖,特别是泥土不但有一定的润滑性,对肥水也有一定的缓冲性,对铺底的细沙粒径必须一致,一般要求0.6mm,切忌粗细不匀。

由于全采光能达到晒背的目的,所以设置晒背台十分重要,晒背可用水泥瓦或木板,一般要求宽1m,长2~3m就可。

饲料台一般设在池里靠过道一边的池墙边。

如是水下投喂粘合性好的颗粒饲料,只需在水下平铺一块水泥瓦即可,但要求水泥瓦离水面不超过5cm,如是投喂浮性饲料,可设一个无底的小网箱,网箱一般宽1m,长1.5m。

池中的设施搞好后应把水注到标准的35cm,而鳖苗放养前应先把池水培肥,做到肥水下塘,因肥水下塘的好处有三:一是培好的绿水是个安静稳定的水体环境,鳖在池水里比较安定;二是绿水中有大量的光合藻类,白天可不开增氧泵节省用电成本;三是有些藻类会在池壁和一些附属设施中附着形成一层生物膜,使苗种在爬行时不易损伤体表;四是绿水中有一定的浮游动物(如枝角类),它们既是鳖苗的开口好饲料,也能吞食一些病原菌,起到防病作用。

肥水的方法是,每立方米水体用牛粪水(发酵好的牛粪)500g,尿素10g,过磷酸钙5g,把肥料先在桶里溶好后均匀泼洒于池中,在晴天有阳光的情况下,一般3~5天就可达到要求,即水色茶绿色或黄绿,透明度15~20cm之间,这种水体养成的龟鳖色泽艳丽卖相也好。

3.2龟苗鳖苗放养如是日本鳖每平方米15只,中华鳖每平方米20只,中华草龟和台湾草龟30只,巴西龟35只。

按常规的要求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并要求同一棚内的龟苗鳖苗放养时间差不超过5天,而龟苗、鳖苗最好是孵出后经过24小时暂养,卵黄囊刚消失,羊膜脱落未经开食的健康龟苗、鳖苗。

放养前可用刺激小,性能高的药物浸泡(如用2%盐水等)5分钟进行体表消毒。

放养时鳖苗用手捧起轻撒于池水中,龟苗应先放在饲料板上让其自行爬到水中,切不可像鳖苗一样直接放到水中。

放养后在饲料台中撒上一层粒径较细的颗粒即可。

如当时不吃也无妨,因池水中有大量的浮游动物供龟苗鳖苗觅食,而投饲料只是以诱食为主,开食的饲料中头几天应添加些熟鸡蛋黄或红虫,也可以用浮性龟苗鳖苗开口饲料,比例10%~20%之间。

4养殖管理4.1科学投饵投饵可按四定原则进行。

无论是龟鳖,除用人工机制配合饲料外,应添加新鲜无毒的瓜果菜草汁,以补充各种维生素的不足,同时也可提高饲料的适口性,笔者过去曾提倡在饲料中添加些新鲜的动物性饵料,这要看当地的资源而定,值得提出的是,近年来一些地方大量用冰冻制品和动物内脏,由于在应用时方法不当(如冰没化透就用)和一些内脏质量不好(如有病变的肝脏等),再加上比例过多,出现过一些对生长不利的现象。

所以提醒大家一定要用鲜活不变质的鲜活料,如鲜鸡蛋、鲜蚯蚓、鲜螺、鲜鱼等。

否则就不要乱添加,而添加比例一般以10%为好。

定量采用投饵率和当时的具体情况相结合的方法制定。

50g以前以体重5%的量,50~150g以体重4%的量,150~250g以体重3.5%的量,250g以上以体重3%的量投喂,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前餐的吃食情况和当天的气候变化情况以10%的幅度灵活增减。

如前餐全部吃光,而当时的天气又很好,这时对有采光性能的大棚来说,龟鳖的吃食量一定增加,所以就增加10%,如前餐全部吃光,而天气变成阴雨天时就不应增加吃食量,如在同样天气情况下前餐剩余较多,还应减少10%的量。

切不可完全死套投饵率,以免造成不应有的浪费和污染水质。

定时应要根据季节情况灵活而定,一般在气温25℃以上时,就投3次,即上午8点,下午4点,晚上9点;当室外气温在25℃以下,而室温25℃以上能保持8~10个小时,就喂2次,即上午7点,下午2点;当室温20℃以上不到8小时时,一般中午喂一次就可;另外当规格长到250g以上时应日投两次;当室内气温15℃以下时,就应开棚让其自行停食过冬。

通过多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投饵定点应视当时棚内的环境灵活应用,如当气温和棚内的空间温度都比较稳定时,还应采取水上食台投喂,最好采用拦栅状食台用条状饲料投喂法;如是温差大,空间环境不稳定的情况,在搞好饲料粘合性的前提下,可以水下投喂,食台可采用栅笼状板式平铺水泥瓦的方法;如是投喂浮性饲料就直接把颗粒投到无底网箱中就可。

总之,大棚里不加温,空间环境受外界的影响在所难免,所以各地可因地制宜灵活应用。

4.2生态管理采光大棚内的生态环境可分空间环境和水生环境两部分,而生态管理也应按这两部分不同生态特性进行。

龟鳖的环境分空间环境和水生环境两大部分,采光大棚的空间环境,由于受室外气候环境的干扰,季节与昼夜的变化较大,如我们通常把空间环境中的主要调节因子归纳为光照、室温、湿度、干扰因子、气体成份与浓度,这当中光照完全取决于自然,人为的灯光补充是极有限的,室温几乎与光照气温同步,所以在没有增温设施的情况下,调节就应视当时的气温情况而定,并把保温作为重点调节因子。

按季节调节一般在气温25℃以上时,基本不盖棚,谓之常温养殖,而当气温降到25~20℃时,就应盖上外边第一层膜。

但盖上后有时晴天光照强时(上午9点到下午2点间)室内温度会高达40℃左右,此时调节可稍打开棚底部一条缝,一般要求两头打开,使其对流,时间通常在中午11~12点间,通风时间为1~2个小时。

而当气温降到20~15℃时,就应盖上最里边一层膜,使棚内的温度白天达到平均25℃左右,而晚上因无阳光照射,室温会降到20℃左右,此时龟鳖在池底不太会活动。

相反如果还想保温使龟鳖在晚上再吃一次食,可在塑膜外层再盖上一层厚3~5cm的草帘子,棚内用灯光照明8小时(一般在前半夜),用此方法,可延长10~20天的觅食强度以增体重。

当气温降至15℃以下时,棚内已达不到较长的觅食温度。

相反,较短时间的高温只能增加龟鳖机体对环境温差的调整频率从而影响体质和健康,对越冬不利,所以,可逐步开棚,方法是先揭外层棚一边的底部1米塑膜,过3~5天后再揭开另一边与对面同样的高度,再过3~5天后照以上方法揭开里边一层塑膜就可,切忌一次揭掉。

揭时,塑膜往里卷,这样便于下雨时淌水。

为了防止晴天强光照射,棚顶可卷几条草帘子遮强光,使棚内有些暗光,这时棚内温度较低,龟鳖开始哲伏不动,所以更利于安全越冬。

冬季棚内如无异常则不用再动它。

第二年早春,当气温升高到15℃以上时,再采取从里到外逐层盖棚的方法使棚里温度达到20℃以上使龟鳖逐步活动吃食。

一般从盖棚到觅食需4~8天时间,这样一直到室外气温持续上升到20℃以上时,再从外到里逐步开棚,进入常温养殖。

此时的塑膜如无损坏,可一直卷到棚顶再捆住,如已老化破损,可全揭掉,晚秋再换新的塑膜。

由于要采光,可采用绿色生态养殖的模式进行,在养殖过程中,我们需关注的几项调节因子主要有物理因子:水温、光照、波浪、水色、透明度等,生物因子:浮游生物、病原体和养殖对象等,水化学因子更多,但主要是抓住溶解氧和pH即可。

所以,在控制和调节过程中,要结合自然气候条件与空间环境对水体的影响。

水生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主要取决于自然气候(如光照与温度),所以人工调节着重于生物与水化学。

一般淡水中存在一定数量的生物量(或叫平衡量),对养殖是有利的,但当生物中的浮游动物(主要是枝角类)超过每升水2万个时,就应及时捞出,而能进行光合作用增氧的浮游植物(藻类)每升水应保持2万个以上。

当数量不够时,就应肥水培养,最简便的培养方法是提取无病池中的肥水作为母液,一般以本池水的1/5为宜。

而池中的水要保持绿色和有一定数量的浮游植物进行生物增氧,还要及时捞取吞食浮游植物的浮游动物,使生物保持“平衡”,这样就不容易出现缺氧现象。

水体pH也应保持一定的肥度,否则池中也会缺氧而影响越冬。

5病害防治一般采光棚养殖主要是放养,调水时注意操作,确保饲料的质量好,是不容易发病的,但也应在搞好生态环境和饲料营养结构的基础上用中草药预防,对防治疾病应坚守无病不用药、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少用药的原则。

二、甲鱼温室养殖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与质量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要求吃到优质、安全的商品鳖,因此,降低生产成本与提高产品质量是今后养鳖业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途径。

甲鱼温室养殖是整个甲鱼养殖生产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它具有密度高、投喂集中、水质易污染和病害多等特点,做好甲鱼的温室养殖工作对提高整个甲鱼养殖的经济效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