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自我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自我教育在学生全面发展中的作用

自我教育是在不断认识自我、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实践中养成自我育人、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

我国德育过程主要信奉“转化”理论,强调“灌输”及“内化”,学生往往在家长和老师的“教育”下,被动地学习,被动的接受教育,弄的学生上网怕中毒、春游怕摔死、劳动怕累坏、交友怕拐卖,我认为这是对学生做为主体教育的严重忽视。学生只有内心真正要求上进,渴求知识,追求学习和接受教育,有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意向,才能学有所得,得有所进,才有可能成为个性全面发展的人。在自我教育这种特殊形式的德育过程中,显然学生是主体,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育人为本,全面提高素质。可见,自我教育是学生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关键。

自我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是这种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或是凭空得来的,需要通过教育者的教育和培养,通过教师耐心细致的工作,和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逐步完善和成熟。下面就从三个方面来谈谈我的看法。

一、引导是激发渴望,自我教育的动力

学生只有在认真观察自己,思考自己的命运,渴望自己“生活充实”,“精神丰富”,“思想充满信念、追求和激情”,渴望“一天比一天变的更好”的时候,才能感受到最大的幸福和快乐,而这种愿望是自我教育的基础,是促进学生在精神生活的各个领域充实发展自己的动力。

据此,利用零碎的时间,经常对学生进行时代发展性教育,在学生的头脑中牢固树立起“求新、求变、求发展”的理念,充分利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物

质资源和人文资源,从中吸取自己所需要的养分,不断丰富自我,发展自我,相信自己“今天的我”已不是“昨天的我”,“明天的我”将会更充实。

没有足以使学生感动、钦佩、受鼓舞的榜样和理想,就不能想象有自我认识和肯定,受榜样的鼓舞,对榜样的钦佩,可以使人奋发向上,唤起对自身的思考,看到自己的优缺点。学生便会开始自觉的考验自己的意志和精神力量,如同检验自己。因此,教师要十分关切地对待他们内在的精神世界,正确的引导他们,不可粗暴地把自己的意见强加于他们,要耐心地听取他们的意见,要具有很细心的关注态度,正确的开导他们,不断激发渴望,引发自我教育的意愿。具体做法如下:

1.组织学生收集、整理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事迹,从中让学生从宏观到微观了解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是许多人前赴后继得来的,通过收集整理革命先烈的不朽事迹,唤起学生门学习他们为过献身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从而教育他们爱祖国、爱家乡的崇高想法。

2.组织学生收集有关中外科学家的故事,如: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华罗庚、陈景润等,通过收集、查询,让学生们学习科学家们为科学为真理奋斗的精神,从而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好风气。

3.组织学生与革命老人(认识或不认识的)通信,定期向他们汇报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定期对自己的言行做小结、反思,使学生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革命老人的热情鼓励和督促,让学生们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不断珍惜现今优越的学习环境,刻苦学习,磨练意志。

4.定期举办有关青少年修养方面的演讲会和知识竞赛,使学生们在得到知识的同时,增强了判断是非的能力。树立本班本年级的先进学生典型,使学生们远有目标近有榜样,激发学生们你追我赶的热情,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5.组织学生采访身边的先进人物,并展开讨论:我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让学生在对话中进行自我评价,自我反思,在不断的对比中,使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自我形象凸现出来,为以后的自我教育奠定基础。

二、活动是精神生活,自我教育的载体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集体的多方面的精神生活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意识,也就是行成世界观、道德和审美方面的概念、观点、信念以及多方面的含有道德意义的行为动机。而形成意识,就是变知识为个人信念,为个人对真理获取的关心,学生在积极的活动过程中认清真理,并深深倾注了理性、道德和审美情感时,便形成信念。这样,不仅会使吸引了他的那些思想变的崇高和变的十分鲜明清楚,而且这种思想会决定其心理和行为的崇高和美,这个过程使自我教育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

因此,必须通过开展各方面的活动,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竭力把集体的精神生活组织的使思想尽可能深地渗入意识,支配每个学生的情感和意志,成为指引个人生活的灯塔。

可以让学生们从坚持某种力所能及的劳动到经常担负繁重的和需要克服困难的劳动项目和劳动任务,以培养和提高坚持精神,克服困难的精神,进而能强制自己去做较艰难的事情;可以让学生们坚持各项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以增强体质并培养意志力;可以让学生遵守劳动、学习和生活制度,以提高纪律观念,养成各种优良习惯,坚韧顽强的毅力。

只有心灵非常充实的人,才能很好的自己教育自己。学生的心灵越充实,精神力量就越大,精神境界就越高,而提高学生精神境界的有力途径,就是大量阅读各方面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有趣的书籍,在阅读中多动脑多思考,以增强学生“心灵的劳动和精神的活动”。

学校大力提倡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图书馆借阅书籍和上网读书,尤其上中外著名的经典的名著,而且成立了“读书爱好小组”,开展读书活动,进行了“读书心得”比赛,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们点燃了幻想的火花,充实着精神力量,开拓着精神世界,丰富了精神生活,增强了精神活力。

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的多种需要得到满足,学生的潜能和潜在力量得到充分展示,以全面而又多样得活动促进了学生个性得全面和谐发展。

三、自主是学生主体,是自我教育得核心

自我教育是素质教育得最高形式,也是学校德育得最高境地。人的成长过程,是在一定的社会教育条件下,其身心素质不断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年轻一代身心素质的养成,即非素质内容的简单叠加,也非随时间推移的自然积累,而是塔在与客观世界的接触中,在与人、与己的交往中,以相互作用的方式而不断积极主动构建的过程;随着年轻一代素质内容的不断丰富,素质结构的日趋完善,他的主体性也在不断的得以宏扬和发展。突出学生主体素质尤其是自主性和创造性得培育,是我对自我教育这种德育形式得本质得理解。

学生是自我教育的德育主体。所谓主体,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客体指反映与主体相对应的客观世界,是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对象。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下列两个基本条件:第一,主体必须是也只能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人,因为只有人类才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第二,主体只有在与客体发生一定的对象性关系中才能称为主体。只有在与一定的客体关系中通过自己自觉能动的活动而获得对客体得主动态势,发挥出能动的积极作用并取得支配地位得人,才能称主体。

如:班上自习课,又两位学生为了一件小事,课后班长立即召开班委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