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临床应用解剖课件
合集下载
《颈内静脉的解剖》课件

04
颈内静脉的临床应用
颈内静脉的穿刺和置管
01
02
03
04
颈内静脉穿刺和置管是临床常 用的诊疗技术,主要用于血液 透析、静脉营养支持、药物治
疗等。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可以减少患 者因反复穿刺带来的血管损伤
和疼痛,提高治疗效率。
穿刺和置管时需严格遵守无菌 操作原则,防止感染和血栓形
成等并发症。
穿刺成功后需定期对导管进行 维护,确保其通畅和长期使用
颈内静脉的解剖学研究进展
颈内静脉的解剖结构
颈内静脉起始于颅底,沿颈动脉鞘下行,在胸锁乳突肌深面与颈总动脉和颈外 静脉伴行,最终注入锁骨下静脉。
颈内静脉的属支
颈内静脉的属支包括面总静脉、咽静脉、甲状腺上静脉、甲状腺中静脉和甲状 腺下静脉等。
颈内静脉的功能研究进展
颈内静脉的生理功能
颈内静脉是颈部主要的回流通道,负责收集头、面、颈部和上肢的血液,并将其回流至心脏。
管腔内有丰富的血流,血流的方向是从头部流向心脏,血流的速度和方向受到多种 因素的影响,如心脏节律、血压和血管舒缩等。
03
颈内静脉的功能
颈内静脉的血液回流功能
收集头颈部的血液
颈内静脉主要负责收集头颈部组 织的静脉血,并将其回流至心脏 。
参与体循环
颈内静脉是体循环的重要组成部 分,通过பைடு நூலகம்血液输送至心脏,参 与全身的血液循环。
颈内静脉的临床疾病诊断与治疗
颈内静脉的临床疾病主要包括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颈内静脉 扩张症等。
颈内静脉血栓形成可导致静脉 回流障碍,引发肿胀、疼痛等 症状,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颈内静脉扩张症是一种少见的 疾病,主要表现为颈内静脉的 异常扩张,治疗方法包括保守 治疗和手术治疗。
静脉ppt课件解剖

THANKS
谢谢
静脉是血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 在血液循环中,静脉承担着运输血液的主要任务,通过收缩和舒张,协助心脏 实现血液循环。
静脉的结构特点
总结词
静脉由管壁、管腔和瓣膜三部分构成,具有薄而富有弹性的特点。
详细描述
静脉管壁由内、中、外三层构成,内层是粘膜层,中层是肌肉层,外层是表皮层 。管腔内有瓣膜,可防止血液逆流。静脉管壁薄而富有弹性,有利于血液流动。
03
CHAPTER
静脉系统的生理功能
静脉的血液流动
静脉是血液回流到心脏的主要 通道,负责将血液从身体各部 位输送回心脏。
静脉内的血液流速较慢,因为 静脉血管壁较薄,没有像动脉 那样的弹性纤维和平滑肌。
静脉瓣膜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确保血液能够顺利地流回心脏 。
静脉瓣膜的作用
静脉瓣膜是静脉血管内的一种特 殊结构,可以防止血液倒流。
胸腹部的静脉解剖
总结词
胸腹部静脉解剖主要涉及胸腔和腹腔内的血 管,对内脏器官的血液供应有重要作用。
详细描述
胸腹部静脉主要包括上腔静脉、下腔静脉以 及肝、脾、肾等内脏器官的血管。这些血管 负责输送血液到各个内脏器官,为它们提供 必要的营养和氧气。胸腹部静脉对于维持人 体正常生理功能和内环境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
静脉ppt课件解剖
目录
CONTENTS
• 静脉概述 • 静脉系统的解剖结构 • 静脉系统的生理功能 • 静脉系统的病理变化 • 静脉系统的临床应用 • 总结与展望
01
CHAPTER
静脉是负责输送血液的血管,主要功能是运输血液,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 回心脏。
详细描述
度等细节。
静脉输液与血管解剖ppt课件

静脉解剖
大静脉、中静脉、小静脉、微静脉。
静脉壁结构:内膜、中膜和外膜
内膜由内皮细胞与内膜下层组成; 中膜含有平滑肌细胞及结缔组织网,与静脉壁 的强弱及收缩功能相关; 外膜主要为结缔组织,内含供应静脉壁的血管、 淋巴管与交感神经的终端。 与动脉相比,静脉壁薄,肌细胞及弹性纤维较 少,但富含胶原纤维,对维持静脉壁的强度起 着重要作用。静脉壁结构异常主要是胶原纤维 减少、断裂、扭曲,使静脉壁失去应有强度而 扩张。
悬 壶 济 危 世
本 草 救 苍 生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主要经营:课件设计,文档制作,网络软件设计、 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 意! 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 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静脉瓣
越靠近心端,静脉壁越厚,管腔越大。 直径2mm以上的静脉内多有静脉瓣,下肢静 脉瓣多于上肢,越靠近远心端,静脉瓣越 密集,躯干内的大静脉内没有静脉瓣。
神经、淋巴系统
浅静脉通常与皮神经伴行,均在深筋膜浅 方。 浅静脉周围有密集的淋巴网,补充静脉的 功能。
创伤修复
静脉穿刺后,内膜受损,内膜下胶原暴露, 血小板聚集,动员凝血过程。 凝血与抗凝、血栓与抗栓、纤溶与抗纤溶。 (适时、适度) 内皮细胞再生,肌层瘢痕修复
上肢静脉
上肢浅静脉。 头静脉(副头静脉) 贵要静脉 肘正中静脉 上肢深静脉
上肢的浅静脉较丰富并相互吻合成静脉网, 但主要为贵要静脉和头静脉。
《颈内静脉的解剖》课件

颈内静脉的功能和作用
颈内静脉是颈部重要的血管结 构,主要负责收集颅内、面部 和颈部组织的血液,并将其回 流到心脏。
它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血液循 环和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
颈内静脉还常常作为临床进行 中心静脉压监测、血液透析、 肿瘤化疗等操作的血管通路。
CHAPTER 02
颈内静脉的解剖结构
颈内静脉的组成
《颈内静脉的解剖》 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颈内静脉的概述 • 颈内静脉的解剖结构 • 颈内静脉的应用解剖 • 颈内静脉的变异和异常 • 颈内静脉的解剖与临床案例分析
CHAPTER 01
颈内静脉的概述
颈内静脉的定义
01
颈内静脉是颈部最大的静脉干, 收集颅脑、脊髓、面部和颈部除 胸廓出口以下的血管、神经等结 构回流到心脏的血液。
颈内静脉是颈部最大的静脉干,收集 颅脑、脊髓、面部和颈部大部分器官 的静脉血。
它由颅内段和颅外段两部分组成,颅 内段位于颅内,颅外段则位于颈部。
颈内静脉的分支和属支
颈内静脉的分支包括甲状腺上静脉、 胸锁乳突肌静脉等。
属支包括面总静脉、舌静脉、咽静脉 等。
颈内静脉的毗邻关系
颈内静脉的上壁与颈总动脉相邻,下壁与胸骨舌骨肌和胸骨 甲状肌相邻,内侧壁与气管、食管相邻。
康复。
CHAPTER 05
颈内静脉的解剖与临床案例分析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
并发症分析
详细描述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是临床上常用的技术,但在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现多种并发症 ,如血肿、气胸、血胸等。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探讨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 预防措施。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案例分析
总结词:操作技巧
详细描述:针对颈内静脉穿刺置管的操作技巧进行深入探讨,包括适应症、禁忌症、操作步骤、注意事项等,并结合实际案 例进行解析。
系统解剖学之静脉系统教学课件

3. 结构特点
2)走行
向右上进入肝十 二指肠韧带内(肝 固有动脉和胆总管 后方),
上行至肝门,分左 右两支入肝,
在肝内反复分支, 最终注入肝血窦。
3)结构特点
肝门静脉两端均与 毛细血管相连,
且缺少功能性的静 脉瓣。
肝门静脉压力过高 时,血液易发生倒流。
3. 结构特点
4)属支
肠系膜上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下静脉
半奇静脉
由左腰升静脉和肋下 静脉汇合而成,经膈左脚 入胸腔,在7~10胸椎体 水平越脊柱前方,注入 奇静脉。
(2)椎静脉丛
椎内静脉丛:位于椎管内,硬脊膜周围,收集椎骨、 脊髓及其被膜的静脉血
椎外静脉丛: 位于椎骨周围,收集椎骨及其附近的静脉血。
椎静脉丛无瓣膜, 向上经枕骨大孔可与颅 内的硬脑膜窦相交通, 向下与盆部的静脉丛交 通,因此椎静脉丛是沟 通上、下腔静脉系和颅 内、外静脉的重要通道。
1)头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桡侧 前臂桡侧
肱二头肌外侧沟 三角肌胸大肌间沟
腋静脉或锁骨下静脉
2)贵要静脉
起自手背静脉网尺侧 前臂尺侧上行 肱二头肌内侧沟
至臂中点注入肱静脉或腋静脉。
3)肘正中静脉
连于头静脉与贵要静脉之间, 变异多,临床采血部位。
5.胸部的静脉
(1) 奇静脉 起自右腰升静脉,穿 膈沿脊柱右前方上行, 至第4胸椎水平向前 绕右肺根上方,注入 上腔静脉.
(2) 锁骨下静脉
由腋静脉延续而来,在 胸锁关节后方与颈内静脉汇 合成头臂静脉。其属支有腋 静脉与颈外静脉。
颈外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的后支与 耳后静脉汇合而成,沿胸 锁乳突肌表面下行,在锁 骨上方穿深筋膜注入锁骨 下静脉。
4.上肢的静脉
颈内静脉的解剖-课件

缺点:
由于距下腔静脉较远,故置管的位置不易达到中心静脉,所测 得的压力受腹腔内压力的影响,往往高于实际中心静脉压;
由于导管在血管内的行程长,留置时间久时,难免引起血栓性 静脉炎;
处于会阴部,易被污染; 易发生局部水肿;
置管深度:
约40cm,如仅用与输液,置管深度以进入股静脉为宜。
(六)置管注意事项
少量可予观察,大量须行胸腔闭试引流
1)插管时并发症
液胸:
无论是颈内静脉还是锁骨下静脉穿刺时,在送管时将穿透静脉 而送入胸腔内,此时液体都输入胸腔内。
从此路给药均无效 测量中心静脉压时出现负压 此路输液通畅但抽不出回血 拔管,引流
1)插管时并发症
动脉及静脉损伤
在锁骨下,颈内,股静脉穿刺时均可能引起动静脉损伤,可致穿 刺局部出血,形成血肿,应立即拔除导针或导管,局部加压。 如果血肿较大,必要时要行血肿清除术。
另一类则与导管感染有关,所以插管前、 中、后均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这是 减少感染并发症的重要措施。
1)插管时并发症
气胸
气胸是常见的插管并发症之一,偶可发生张力性气胸。 无论是锁骨上或锁骨下径路,均有并发气胸的可能。一般均因
穿刺针撕裂了顶部胸膜所致。 在锁骨下静脉置管后应多次听诊呼吸音或作胸部X片检查,以
在导管拔除同时,空气偶可经皮肤静脉隧道进入静脉,故拔管 后,应按压加揉擦进皮点至少20min,然后严密包扎24h。
3)导管感染后败血症
导管败血症:是指接受胃肠外营养或液体治 疗的患者出现临床败血症,而全身各组织 器官又未能发现明确的感染源,且败血症 的症状和体征,在拔除中心静脉导管后得 以控制或缓解。
导管阻塞
防止导管扭曲、受压;输血前后用生理盐水充分冲 洗;用稀释肝素液封管,可防止导管阻塞情况发生。 疑有管腔堵塞时不能强行冲注,只能拔除,以防血 块栓塞。
解剖生理脉管3静脉 PPT课件

下颌后静脉
由下颌后静脉 的后支与耳后 静脉和枕静脉 在下颌角处汇 合而成,沿胸 锁乳突肌表面 下行,在锁骨 上方穿深筋膜 ,注入锁骨下 静脉或静脉角 。
பைடு நூலகம்
颈外静脉
起自颏下方 的浅静脉, 注入颈外静 脉或锁骨下 静脉。(了解)
颈前静脉
颈 内 静 脉
在颈静 脉孔处续于 乙状窦,在 颈动脉鞘内 沿颈内动脉 和颈总动脉 外侧下行, 至胸锁关节 后方与锁骨 下静脉汇合 而成头臂静 脉。
面静脉
面静脉的结构特点及其交通
缺少静脉瓣;通过内眦静脉借眼上静脉 与颅内的海绵窦相通;通过面深静脉经 翼静脉丛、眼下静脉与海绵窦相通。 p209 危险三角:指在面部由鼻根与两侧口 角间三角区,面静脉缺少静脉瓣,因 此如有炎症就有沿面静脉蔓延至海绵 窦的可能,导致颅内感染。
由颞浅静 脉和上颌 静脉在腮 腺内汇合 而成,在 下端分为 前后两支, 前支注入 面动脉
上肢较为恒定的浅静脉有三条,即头静脉、贵要
静脉和肘正中静脉。头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桡侧,
走行在上肢外侧,经三角肌、胸大肌间沟注入腋
静脉;贵要静脉起于手背静脉网尺侧,注入肱静
脉;肘正中静脉连于头静脉和贵要静脉之间。临
床上,常通过上肢的浅静脉进行采血,输液或注
入药物。
问答题3
从头静脉注入药物,可经哪些途径到达心
一、肺循环的静脉
肺静脉每侧两条,分别为左上、
左下肺静脉和右上、右下肺静脉。肺 静脉起自肺门,向内穿过纤维心包, 注入左心房。肺静脉将含氧量高的血 液输送到左心房。
二、体循环的静脉
体循环的静脉包括上腔静脉 系、下腔静脉系和心静脉系。下 腔静脉系中收集腹腔内不成对器 官(肝除外)静脉血液的血管组 成肝门静脉系。
最新深静脉穿刺置管术(颈内、锁骨下、股静脉)含解剖图谱ppt课件

固定导管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移位或脱落。
拍片确认
拍片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淋浴,以防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和 肝素帽。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注意饮食和休息 ,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改变体位,以防血栓形成或空气栓塞。如出 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效果
通过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医生成功地为患者建 立了血管通路,确保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案例分析二
患者情况
患者为老年女性,确诊为胃癌,需接受化疗治疗。
穿刺过程
医生在患者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插入导管并固定。
应用效果
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医生避免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造成 的痛苦,确保了化疗药物的准确和及时输送。
股静脉起始于腹股沟韧带下方 ,汇入髂外静脉。
股静脉的分支
股静脉主要接受下肢的血液, 特别是大腿和小腿的血液。
股静脉的毗邻
股静脉周围有股动脉、淋巴管 等重要结构,在行股静脉穿刺
时需要特别注意。
04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与 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
定义和概述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通过在颈内、锁骨下 或股静脉插入导管,以进行输液、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通路等 操作。
定义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插入导管至心 腔或大血管内,以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技术。
重要性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可用于快速补液、监测中心 静脉压、进行介入治疗等。
将导管固定在皮肤上,防止导管移位或脱落。
拍片确认
拍片确认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
术后护理与注意事项
术后护理
保持穿刺部位的清洁和干燥,避免剧烈运动和淋浴,以防感染。定期更换敷料和 肝素帽。
注意事项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全身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注意饮食和休息 ,增强免疫力。避免过度用力或突然改变体位,以防血栓形成或空气栓塞。如出 现发热、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THANKS
感谢观看
应用效果
通过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医生成功地为患者建 立了血管通路,确保了及时有效的治疗。
案例分析二
患者情况
患者为老年女性,确诊为胃癌,需接受化疗治疗。
穿刺过程
医生在患者锁骨下静脉进行穿刺,插入导管并固定。
应用效果
通过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医生避免了患者因反复穿刺而造成 的痛苦,确保了化疗药物的准确和及时输送。
股静脉起始于腹股沟韧带下方 ,汇入髂外静脉。
股静脉的分支
股静脉主要接受下肢的血液, 特别是大腿和小腿的血液。
股静脉的毗邻
股静脉周围有股动脉、淋巴管 等重要结构,在行股静脉穿刺
时需要特别注意。
04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临床应用与 案例分析
临床应用
定义和概述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常用的医疗技术,通过在颈内、锁骨下 或股静脉插入导管,以进行输液、血流动力学监测、血管通路等 操作。
定义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皮肤穿刺插入导管至心 腔或大血管内,以进行诊断或治疗的技术。
重要性
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技术之一,可用于快速补液、监测中心 静脉压、进行介入治疗等。
腹部血管解剖(静脉+动脉)ppt课件

静 脉
髂总静脉(左右)
髂外静脉 髂内静脉
(二)盆部的静脉
包括髂内静脉和髂外静脉 1、 髂内静脉
壁支
属支
直肠下静脉
脏支
阴部内静脉
门静脉系统
肠系膜下静脉 直肠上静脉
①
直
直肠下静脉
髂内静脉
肠
静 脉
肛静脉
阴部内静脉
丛
髂总静脉
②阴部静脉丛
2、 髂外静脉
股静脉
髂外静脉
髂外静脉收集下肢浅、深静脉, 并接受腹壁下静脉。
头臂静脉 : 左、右各一,由 同侧的颈内静脉和锁骨下静脉 汇合而成。汇合处的夹角称为 静脉角。
颈内静脉
头 臂
左右
上 腔
锁骨下静脉
静 脉
静 脉
奇静脉
二、下腔静脉系 由下腔静脉及其属支组成,收纳腹部、盆部和 下肢的静脉血。
下腔静脉 最大,由左、右髂总静脉汇合而成。
右心房
穿膈肌腔静脉孔
髂
下腔静脉
内
髂外静脉
肝动脉
2.肝固有动脉:多数分为肝左、肝右和肝中动脉3条, 肝固有动脉缺如者占20%,此时肝左、右动脉直 接起自肝总动脉。起自肝固有动脉以外的肝动脉 叫迷走动脉,有2种情况:一种是作为肝左、右动 脉之一而存在,代替肝左、右动脉,叫迷走替代 性肝动脉;另一种是作为肝左、右动脉的附加支 而出现的,叫迷走副肝动脉。肝左、肝右动脉由 肝固有动脉以2支发出者占63.39%-77%,位肝固 有动脉呈三支型,终末为肝左、肝右和肝中动脉 者占2%-5.7%。
肝动脉
---迷走肝右动脉示意图
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 起自肠系 膜上动脉
注:
1、腹主动脉 2、腹腔动脉 3、肝总动脉 4、肝左动脉 5、迷走替代性肝右动脉 6、胃左动脉 7、脾动脉 8、肠系膜上动脉 9、胃十二指肠动脉 10、胃右动脉
人体解剖学课件 静脉 ppt

左
左下肺静脉—— 收集左肺下叶的血液
心 房
右上肺静脉—— 收集右肺上、中叶的血液 右下肺静脉—— 收集右肺下叶的血液
右下肺静脉 肺动脉干
4
左上肺静脉
左心房 右心室
二、体循环的静脉
• 上腔静脉系:
– 引导头颈,胸部(心,肺除外) – 上肢静脉血回流的血管
• 下腔静脉系:
– 引导腹部静脉血回流的血管 – 下肢静脉血回流的血管
3)生理意义: 流经肝!!!
16
肝门静脉
门-腔静脉侧支 吻合 临床意义
前腹壁交通支
肛管直肠下段交通支
食管胃底下段交通支 腹膜后交通支
练习题
患者,男性,60岁,因无明显症状诱因呕血,黑粪2天入院,伴头痛,心慌, 胸闷,2小时前呕鲜血1000ml,伴出冷汗,急诊以上消化道大出血收入消化 内科。2年前因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大出血在外院行 经颈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体格检查:心率100次/分、血压 90mmHg/60mmHg,肝浊音不大,肋下0.5cm,剑突下3.0cm。脾肋下10cm, 其他正常。辅助检查:HBsAg(+),肝功能降低,血红蛋白减少,B超及ct 检查显示右肝第七、八段见6.8X7.4cm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脾脏肿大 (20cmX15cmX12cm),胃镜发现食管-胃底静脉III 度曲张。诊断为原发性 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伴上消化道大出血。 问题 该患者的呕血为何属于消化道而不是呼吸道? 肝门静脉的组成和毗邻,属支,肝门静脉的特点,肝门静脉的侧支吻合? 该患者门静脉高压引起消化出血(呕血,便血)和脾脏肿大的解剖学基础有 哪些? 颈动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原理是什么?
颈内静脉
静脉角 锁骨下静脉
子宫动脉及静脉解剖课件

子宫动脉及静脉解剖课件
摘要:
1.子宫动脉及静脉的概述
2.子宫动脉的起源和分支
3.子宫静脉的分布和特点
4.子宫动脉及静脉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正文:
子宫动脉及静脉解剖课件主要介绍了子宫动脉及静脉的相关知识。
首先,课件概述了子宫动脉及静脉的概念,子宫动脉起源于髂内动脉,负责子宫及其附件的供血,子宫静脉汇入髂内静脉和腹下静脉。
接着,课件详细介绍了子宫动脉的起源和分支。
子宫动脉起始于髂内动脉前干,分为上下两支:上支称子宫颈内动脉,下支称子宫体内动脉。
这两支动脉分别负责子宫颈和子宫体的供血。
然后,课件阐述了子宫静脉的分布和特点。
子宫静脉主要分布在子宫肌层,与子宫动脉分支相互吻合。
子宫静脉的特点是壁薄,官腔大,弹性好,有利于子宫的血液回流。
最后,课件介绍了子宫动脉及静脉在妇产科临床中的应用。
了解子宫动脉及静脉的解剖结构和特点,对于妇产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在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等疾病的手术治疗中,需要对子宫动脉及静脉进行准确的解剖和结扎,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贵要静脉
1、为上肢的最粗大的浅静脉。 2、起位置比较表浅、恒定。 3、其入口处与肱静脉、腋静脉的方向相延续 4、与深层结构有肱二头肌腱膜相隔。 5、有较为固定的交通支与深静脉相交通,
血液回流较快、位置恒定。 综述上述原因,贵要静脉为临床静
脉注射点。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全长 4.5-10.0 6.06
2.30- 5.72 7.35
口径 1.2-2.65 1.88±0.13 1.30-2.5 1.78±0.06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全长 口径
右侧头臂静脉数据( cm)
女性
平均值
男性
平均值
2.8-5.1 3.88
3.0-5.50 4.42±0.02
1.46±0. 05
1.70±0. 01
经主动脉弓的横断层解剖
13、小圆肌 14、第4胸椎间盘 15、右肺上叶 16、脉 20、食管 21、尖段静脉 22、气管 23、右膈神经 24、上腔静脉 25、胸腺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1、胸骨角 2、胸腺 3、升主动脉 4、气管杈和左下 支气管旁淋巴结 5、动脉韧带
1、管径粗、属支多 2、浅、深静脉共同回流 3、静脉瓣导流 4、胸腔负压(呼吸运动) 5、中等大、小动脉有两根静脉伴行 6、肌肉挤压 7、心脏收缩的唧筒作用 8、自然重力作用 9、动脉搏动的挤压作用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分区
1、肺静脉系 2、体静脉系 (1)心静脉系 (2)上腔静脉系 (3)下腔静脉系 (4)门静脉系
后方有右膈神经、右迷走神经、气管等 4、无静脉瓣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上腔静脉数据
男性cm 平均值 女性cm 平均值
全长 4.5-10.0 6.06
2.30- 5.72 7.35
口径 1.2-2.65 1.88±0.13 1.30-2.5 1.78±0.06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上腔静脉数据(cm )
男性 平均值 女性 平均值
左侧头臂静脉数据(cm )
女性
平均值
男性
平均值
全长 4.8-8.8 6.15±0.14 5.0-9.10 6.98±0.02
口径
1.56±0. 05
1.60±0.03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锁骨下静脉数据(cm)
男性 平均值 女性 平均值
全长
3.86
3.63
口径
1.22±0.02
1.08±0.03
起始端都有静脉瓣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1、头臂干 2、气管和左喉返神经 3、胸腺 4、左头臂静脉 5、左颈总动脉 6、左迷走神经
7、食管 8、左锁骨下动脉 9、胸大肌 10、胸导管、第3胸椎体 11、腋静脉 12、腋动脉
经胸骨柄的横断层影像解剖
13、臂丛 14、肩胛下肌 15、左肺上叶 16、冈下肌 17、竖脊肌 18、肩胛骨
6、前段支气管、动脉 7、尖后段静脉段间支 8、胸主动脉、胸导管 9、尖后段静脉段内支 10、尖后段支气管、动脉
经气管杈的横断层解剖
11、肩胛下肌 12、肩胛骨 13、上段静脉上支 14、右肺斜裂 15、后段静脉
16、尖段支气管、动脉 17、尖段静脉 18、奇静脉弓 19、右肺上叶 20、上腔静脉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颈 前 部 结 构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上腔静脉
1、收集头颈部、上肢和胸部的静脉血 2、体表投影:右侧第1胸肋关节下缘至第3
胸肋关节下缘,2厘米宽带形区 3、毗邻关系:前方有右肺及纵隔胸膜,
静脉的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结构特点
1、管壁薄、管径粗、弹性差、属支多。 2、血流缓慢、压力低、占总血量80%。 3、中等大小动脉有两根静脉伴行。 4、缺少内、外弹力膜层 5、有静脉瓣(下半身多) 6、浅、深静脉共同回流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影响静脉回流的因素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上 腔 静 脉 系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重要静脉数据
上腔静脉 右头臂静脉 左头臂静脉 锁骨下静脉 腋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长度cm 管径cm
6.0
2.0
4.0
1.9
6.0
1.9
4.0
1.9
13.0
1.6
38.0
0.6
24.0
0.8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19、尖段静脉 20、右肺上叶 21、上腔静脉 22、右肺动脉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1、胸骨体 2、右冠状动脉和心小静脉 3、主动脉右后窦 4、右心室流出道 5、主动脉左后窦 6、左冠状动脉前室间
和心大静脉 7、上舌段静脉
8、上舌段支气管、动脉 9、下舌段支气管、动脉 10、下舌段静脉 11、左肺下叶动脉和肺们淋巴结 12、左肺下叶支气管 13、上段支气管、动脉 14、胸主动脉
经上肺静脉的横断层解剖
15、奇静脉食管隐窝 16、食管 17、右肺下叶 18、右肺下叶支气管 19、右肺下叶动脉 20、右肺斜裂 21、右肺中叶支气管
22、外侧段动脉 23、内侧段动脉 24、右上肺静脉 25、水平裂 26、右肺上叶 27、心包斜窦 28、右心房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Thank you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1、胸腺
7、左肺动脉
2、胸骨体
8、前段支气管
3、升主动脉
9、左支气管和胸导管
4、肺动脉干
10、胸主动脉和左迷走神经
5、左肺上叶
11、尖后段动脉
6、左上肺静脉 12、左肺下叶
经肺动脉杈的横断层解剖
13、奇静脉和食管 14、上段静脉上支 15、右肺上叶支气管 16、后段静脉段间支 17、胸小肌
18、前段支气管、 动脉和静脉
19、第4肋 20、胸小肌 21、右肺上叶 22、右头臂静脉 23、右迷走神经 24、胸骨柄
静脉临床应用解剖
1、胸骨 2、心包上隐窝 3、主动脉弓 4、胸廓内动脉、静脉 5、左膈神经 6、左迷走神经
7、前段支气管和动脉 8、尖后段静脉 9、尖后段支气管和动脉 10、胸小肌 11、腋淋巴结 12、肩胛下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