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

合集下载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数的组成和读写教案与反思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2课时  数的组成和读写教案与反思

第2课时数的组成和读写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谋攻》
原创不容易,【关注】店铺,不迷路!
【素材积累】
岳飞应募参军,因战功累累不断升职,宋高宗亲手写了“精忠岳飞”四个字,制成旗后赐给他。

又召他到寝阁,对他说:“中兴的大事,全部委托给你了。

”金人攻拱州、亳州,刘锜向朝廷告急,宋高宗命令岳飞火速增援,并在赐给岳飞的亲笔信中说:“设施之事,一以委卿,朕不遥度。

”岳于是调兵遣将,分路出战,自己率领轻装骑兵驻扎在郾城,兵锋锐气十足。

但是,后来高宗和秦桧决定与金议和,向金称臣纳贡。

就在岳飞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的时候,高宗和秦
桧却连发12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

后岳飞被以“莫须有”的罪名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时年仅39。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作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范文(通用5篇),欢迎大家分享。

一年级下册数学《认识整十数》的教学反思1认识整十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从1数到20,并且知道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一个十,2个十是20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在上课前,我让每个学生都准备好了100根小棒,并且10根10根地捆好。

上课时,我先出示1捆小棒,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然后再出示3捆小棒和6捆小棒,让学生说说是几十根,是几个十,再反过来问:“50根小棒要拿几捆,90根要拿几捆?”帮助学生建立起整十数的表象,看到几捆小棒就知道是几十根,听到几十根就能摆出几捆小棒。

接着让学生点着成捆的小棒十根十根地数,从十数到一百,使学生了解100以内整十数的顺序,然后我把这十捆小棒捆成一个大捆,引导学生概括出“10个十是一百”。

在教学读写整十数和一百时,我先出示了计数器,引导学生观察数位顺序,介绍算珠表示数的规则,然后让学生自己试着在计数器上拨出一个整十数,写出来,同时启发学生说出为什么个位写0。

上完这节课,我觉得成功的地方有以下几点:1、本节课充分利用了计数器、小木棒等直观教具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重视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如通过让学生自己摆小棒、自己在计数器上拨数等活动,从感官上让学生认识整十数。

3、能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如让学生说出生活中的整十数,有的学生说我家养了40只鸡,有的学生说我妈妈给我买的衣服60元等等。

4、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最后设计的猜数游戏,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存在的不足:1、前半部分教学进程缓慢,前松后紧,导致拖堂。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课程背景本节课是一年级下册数学第三个单元的第一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数和计数。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和认识数字1-6,并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探索数的规律和认识数字1-6的几种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以及数字1-6的不同表现形式;2.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探索数字1-6的规律。

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数的概念;2.让学生认识数字1-6的不同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探索数字1-6的规律。

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我会先放出几个物品,让学生看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这些物品,然后探讨这些物品有什么共性,引导学生知道这几个物品都有数量之分。

2. 学习数的概念接下来,我会通过简单的图片和文字,向学生介绍什么是数,并让学生把已经知道的物品按照数量分组。

我还会让学生思考一些问题,例如“什么东西可以做为数?”,“我们平常在生活中什么时候用到数?”等等。

3. 认识数字1-6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字1-6,我会让学生看一幅图,上面有很多个圆圈,这些圆圈都表示数字1-6,但有的圆圈比较大,有的比较小。

我会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数字1,然后再找出数字2,3……以此类推,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字1-6。

接着,我会用一些例子,比如手指、骰子、计数器等,让学生更加深入地认识数字1-6,并让学生思考数字1-6的不同表现形式。

4. 探索数字的规律为了让学生探索数字的规律,我会准备一些实物,例如彩球、颜色条、木棍等,让学生用这些物品来探索数字1-6的规律。

例如,我们可以把一个彩球放在一个圆圈里,用另一种彩球来代表数字2,然后让学生尝试着找到数字1-6的规律。

5. 结束最后,我会让学生对本节课学到的知识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实物操作来让学生探索数字的规律,以及认识数字1-6的不同表现形式。

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以下是3篇的范文,希望大家喜欢!一本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是让学生用学过的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数,来培养学生的数感;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提高估算能力;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慢慢去积累活动经验,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整一节课,我尽量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组织他们动手操作、合作交流,鼓励他们去猜想、概括,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出色的发现者、勇敢的探索者和快乐的创造者。

一年级的小孩,有着自身年龄小的特点,对事物都有好奇的心理,同时也有好动的一面.结合小孩的童真,还有从小孩的兴趣出发,一开始教学,我创设了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学生喜爱的熟悉的卡通动物青蛙王子带着学生进入数学王国,而数学王国里住着是小朋友学过100以内的数,这些数是我们认识的数,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的热,用卡通动物100以鹊氖”带到我们的生活中来,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并且可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学生的活动探究,学着去解决问题.利用课件中四位同学的话来抛砖引玉,并伴有相应的图象,以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在记忆中搜索有关的数学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说得更多更好.安排学生把话中的数去掉重说一遍,体会数在描述事物时所起的作用,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感.猜年龄的教学环节是以一个智力游戏的形式出现,符合小学生好奇好胜的年龄的特点,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收到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环节中有猜一猜的游戏,先数一把蚕豆,接着猜一把花生后数猜的那把花生,小组合作学习,为什么抓一把花生的粒数都要比抓一把蚕豆的粒数多?这里就充分发挥了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一系列的自主探究活动,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增强估算的意识,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还有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充分地肯定自己,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自信;通过激励的措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让学生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在这一环节教学中,给学生提出的要求不够明确,活动的秩序不够圆满,作为组织者的我,应加强这方面的学习和探究,提高自身的组织能力.走出教室,自己去发现生活的数学,感受数学就在生活中,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学生真正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另外,这项活动还可以消除学生的疲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算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小高潮.只是时间的安排上不是很充足,这是不足的地方,需改正.最后,青蛙王子又来了,告诉学生数学知识无处不在,也告诉了学生,要更泛地参加数学活动,只有付出努力,才能有所收获.在得出分子动理论之后,刚好打下课铃,所以,本堂课任务基本完成,唯有遗憾是不能再用几个例题帮同学们加深理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能够:1. 认识并能够读写10以内的数字,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 认识10以内的数字,并能够读写。

2. 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3. 学习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认识并读写10以内的数字。

2. 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教学难点:1. 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2. 正确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

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计数器、数字卡片、PPT课件。

学具:计数器、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一些有趣的数字,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新课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10以内的数字,引导学生认识并读写这些数字。

然后通过一些实例,让学生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3. 实践操作:让学生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练习。

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字与数量的对应关系。

4. 巩固练习: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同时,教师进行巡回指导,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写下本节课的“我们认识的数”。

2. 在下方,列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3. 在黑板的一侧,展示一些数字卡片,用于辅助教学。

作业设计1. 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数字,并举例说明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2. 让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练习题。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较好地认识和读写10以内的数字,并理解每个数字所代表的数量。

但在实践操作环节,部分学生对于使用计数器进行计数还不太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同时,教师需要在课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3《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我设计了一堂一年级下册数学课,主题是《我们认识的数》。

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第3单元《我们认识的数》。

本节课主要包括小数的认识和运用,以及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概念,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是小数点的位置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则。

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的读写方法,以及能够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运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准备有小数卡片、计算器、黑板等。

学具准备有练习本、小数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品,比如桌子的长度是2米50厘米,让学生猜一猜50厘米是多长。

2. 例题讲解:用小数卡片引导学生认识小数,讲解小数的读写方法,比如2.5读作“二点五”,2.50读作“二点五零”。

然后用计算器演示小数的加减法运算。

3.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小数卡片进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比如2.5+1.3,3.21.7等。

4.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包括小数的读写方法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5.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包括小数的读写和小数的加减法运算,比如2.5读作什么,3.2+1.5等于多少,4.82.3等于多少等。

六、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小数的认识和运用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小数点的位置容易搞错,小数的加减法运算也还不够熟练。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加强对小数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小数。

七、拓展延伸:除了小数的认识和运用,学生还可以进一步学习小数的乘除法运算,以及小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比如购物时商品的价格,旅行时交通工具的速度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小数点的定位和读写方法是学生初次接触的概念,对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记忆力都是一种挑战。

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我们认识的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数单元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考虑到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只有7、8岁,他们注意力不易持久,如果单纯让学生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

一、课内外结合,活动中积累这节课是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些教学目标光靠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本课最多只能解决一个方法指导的问题。

大量的积累和感悟还要由学生自己在课外解决。

老师们也看到了,当我问:你们找到了哪些数,谁先来说?孩子们思维活跃,大胆举手,个个争着说。

正是由于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活动,才有了课上学生的侃侃而谈,精彩的数展示。

学生在收集和汇报中充分体验到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

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

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

二、小组分工,活动中体验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

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5教学反思苏教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5教学反思苏教版[精选5篇]

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5教学反思苏教版[精选5篇]第一篇: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5教学反思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这是一节活动课,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会用学过的百以内的数表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体的个数,让学生在抓东西的动手活动中培养初步的估计能力,同时学会一些估计的策略和方法。

学生在活动中了解了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简单应用,初步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初步获得一些数学活动经验。

在课前调查中,让学生用一百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的题目,书上也给了两个例子,结果发现学生说的例子存在着这样两个问题:(1)学生说的例子范围很窄,许多孩子就按照书上的例子套,没有发散开来。

(2)学生举的例子数字局限在10以内的数字居多。

分析原因,在于学生接触的事物的数量以10以内的数为主,并且他们关注的事物是与他们生活密切联系的那一部分,比较狭隘。

教师就在课前先给学生展示了一些生活中的一百以内的数的例子,然后让学生回家后与父母一起找一找,并在上课时把找的东西带来全班展示,结果学生找的很多东西都非常有价值,比如一个学生带了一根皮尺,上面就有着百以内的数;又如一个学生带了一本日历来指给大家看上面的百以内的数,班上甚至有一个孩子把家里的如筷子的支数,小人书的本数,光盘的张数,象棋子的个数,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更加深了百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感。

在课后调查中,仍有这道题目,目的是检测学生通过这节课的活动,能不能更开放的说出生活中的例子。

可惜的是结果并不如人意,学生的回答要么仍是自己找的例子,要么还是自己以前就知道的,如班上有36人,说明教师这一部分教学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先用课件演示书上的例子,这时已经有学生举起了手准备回答,但教师为了再开拓学生的思路,没有对此做出反应,而是拿出自己准备的东西展示给学生看,然后让学生四人小组里说,最后才请个别学生说他们的发现。

问题出现在四人小组讨论这里,学生虽然都互相说了,但并没有认真听其他人的发言,也就没有吸取别人说的好的地方,最后能说出来的可能仍是自己带的例子或是自己以前就知道的。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2023秋)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2023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数字0-100的认识与大小比较:理解数的顺序和大小关系,能够正确进行数的大小比较。
举例:通过实物、图片等辅助教具,让学生直观感受数字0-100的顺序,并能用“大于”、“小于”、“等于”等词汇描述数的大小。
(2)20以内加减法运算:熟练掌握20以内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2)20以内加减法的进位与退位:掌握加减法运算中的进位与退位方法。
难点解析:进位与退位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需要通过反复练习和讲解,让学生熟算时,能够熟练进行不同面值之间的换算。
难点解析:货币换算涉及到面值的概念,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形象比喻帮助学生理解。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我们认识的数》苏教版(2023秋)
一、教学内容
《我们认识的数》为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五章,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认识和理解数字0-100,进行数的顺序、大小比较;2.掌握整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运用20以内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初步认识货币,学会进行简单的货币计算;4.培养学生对数的感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本节课将围绕这些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数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数字排序和加减运算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数字的基本原理和运算方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二、核心素养目标
《我们认识的数》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通过本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1.建立数字概念,形成对数的直观认识,发展数感;2.掌握数字符号,理解数的表示和意义,增强符号意识;3.熟练运用20以内加减法,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运算能力;4.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围绕这些核心素养目标,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数学素养。

认识单数,双数(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

认识单数,双数(说课稿)——一年级下册数学 苏教版

【前言】本篇教案主要针对一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中的“认识单数,双数”章节,旨在通过教师的讲授,使学生更好地认知数字中单数与双数的概念及其特点,从而能够在之后的学习中更加顺利地进行。

【教学目标】1.能够认知并说出1~10中单数的数字及其特点;2.能够认知并说出1~10中双数的数字及其特点;3.能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游戏,巩固对单数与双数的认知。

【教学重点】1.认知数字中单数与双数的概念;2.认知单数与双数的特点。

【教学难点】1.对单数与双数的概念进行深入理解;2.通过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1.讲授法:介绍单数与双数的概念及其特点;2.游戏法:通过游戏巩固单数与双数的认知。

【教学过程】【引入】教师为学生展示一组数字卡片,其中包括1~10中的数字,并请出示单数与双数的数字。

随后,教师向学生询问其中的特点。

【导入】1.介绍单数的概念,并请学生跟读出1、3、5、7、9等数字,强化将其认知为单数的概念。

2.介绍双数的概念,并请学生跟读出2、4、6、8、10等数字,强化将其认知为双数的概念。

【讲授】1.讲解单数的特点:单数中每个数字都只能被1整除,不能被2整除。

2.讲解双数的特点:双数中每个数字都能被2整除。

【游戏】1.游戏一:请学生分小组,通过抽签的方式决定每组发言顺序,进行单数、双数判断游戏。

将一些数字写在黑板上,例如1、2、3、4、5,然后,按照顺序由每组派出一名学生判断该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

答对得1分,答错扣1分,最后统计分数,获胜组获得小奖励。

2.游戏二:教师出示黑板上的一串数字,例如1、3、5、2、4、6、8、7、9、10,让学生自行将其分类,将单数与双数分别标注出来。

如果分类正确,学生就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符号标注该数字是单数还是双数。

最后,比赛哪个小组标注正确且用时最快。

【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通过寻找环境中的数字,分别识别它们是单数还是双数,并标注在纸上,以进行巩固练习。

【板书设计】认识单数,双数单数:1、3、5、7、9双数:2、4、6、8、10【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讲解及游戏,学生们能够基本上掌握数字中单数与双数的概念,并且能够在游戏中进行实际应用。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

《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相关推荐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身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快速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苏教版《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我们认识的数”是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认数单元后的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考虑到我所面对的孩子年龄只有7、8岁,他们注意力不易持久,如果单纯让学生说生活中100以内的数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疲劳。

一、课内外结合,活动中积累这节课是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示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激发学生观察生活,留意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这些教学目标光靠一堂数学实践活动课是远远不够的,本课最多只能解决一个方法指导的问题。

大量的积累和感悟还要由学生自己在课外解决。

老师们也看到了,当我问:你们找到了哪些数,谁先来说?孩子们思维活跃,大胆举手,个个争着说。

正是由于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大量的调查和统计活动,才有了课上学生的侃侃而谈,精彩的“数”展示。

学生在收集和汇报中充分体验到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二、小组分工,活动中体验小组合作是课标中所提出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通过小组合作与交流,能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养成学会倾听、学会表达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并促进集体协作精神的形成。

这节课我吸取了前几次试教中小组合作分工不明确,杂乱无序的教训,针对一年级小朋友的年龄特点和能力特点,在“猜一猜”活动中采用了如下三个层次的活动:(1)通过观察、模仿、认识“一大把”。

(2)数出一把花生米的粒数。

(3)以一把花生米的粒数为依据,分别估计一把糖和一把黄豆的粒数。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我们认识的数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我们认识的数丨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我们认识的数丨苏教版教学目标
1.认识数字0~9
2.能够正确快速地写出数字0~9
3.能够正确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4.能够简单应用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
教学内容及时间安排
时间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方法
第一课时数字0、1、
2、3
看图讲解认识数字0、1、2、3,用手指和纸片DIY数

第二课

数字4、5填数字,用图片演示数字之间的大小比较
第三课

数字6、7翻转卡牌比数字大小,用磁带练习写出数字
第四课时数字8、9用拼图游戏复习数字0~9,布置练习作业,口算3以内的加减法
第五课时综合复习做数字的填空题,双人协作口算加减法,小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
教学重点
1.认识数字0~9
2.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3.快速准确地写出数字0~9
教学难点
1.综合运用数字进行加减法运算
2.快速准确地写出数字0~9
教学方法
1.图片、拼图、卡牌等教具的使用
2.看图、口算、填空等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评价方法
1.布置练习作业,查看学生掌握程度,掌握不足的针对性地进行再教学
2.课后及时记录学生表现,及时进行回馈,调整授课策略
学生评价及问题处理
1.及时记录学生的表现和问题
2.在下一次课堂上及时答疑解惑
3.课后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和补救
教学反思
1.在设计课堂内容时应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在备课时应注意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3.在课堂教学中应更加注意学生的情感教育,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

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教学反思5篇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教学反思在一年级数学教学中,认识数字1-5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在初步接触数学,对数字的理解和认知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一年级数学1-5的认识进行教学反思,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讨论。

一、数字的认识数字的认识是学生学习数学的起点,也是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认识数字1-5。

首先,我使用了具体的教具,如计数棒、手指等,让学生用手指或计数棒按顺序摆放,从中了解数字的顺序和数量。

其次,我通过课堂游戏,让学生进行有趣的数数游戏,培养他们的数感。

最后,我结合课外实际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数字1-5的实例,使数字的认知更加具体化和实际化。

二、数字的计数计数是数字认识的基本技能,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计数能力,通过多种练习和活动来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的计数。

首先,我使用游戏形式让学生自主进行计数,如数数传球游戏和数数接龙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

其次,我通过歌曲和儿歌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唱歌的方式进行计数,利用音乐的力量让学生更好地记忆数字的顺序和数量。

最后,我将计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计数物品、人数、图形等,让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计数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三、数字的比较数字的比较是学生理解数字大小和关系的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我通过多种活动和练习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字的比较。

首先,我使用具体的教具,如数字卡片和比较符号等,让学生进行数字的比较,通过视觉刺激来增强认知。

其次,我运用游戏的形式,如数字接龙游戏和数字比大小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比较数字的方法和技巧。

最后,我将数字比较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字的大小和关系,培养他们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四、数字的运算数字的运算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环节之一。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加减法运算能力,通过多种练习和活动来帮助学生学习数字的运算。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几十几 教学反思 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 认识几十几 教学反思 苏教版

认识几十几教学反思本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让学生在玩的氛围中,通过摆、数、拨、写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快乐地学习认数知识,培养喜爱数学的意识。

玩是学生的本性,学生为什么会那么喜欢玩呢?我想:在学生玩的时候,他有自主的空间,他可以选择喜欢的内容、方式、过程和结果,如果在低年级教学中让学生“把玩进行到底”那将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尝试与积极引导。

但是玩和学比较,玩缺少了学的目标指向,玩缺少了学的有序性,玩与学的关系是需要正确认知的。

在教学中,要积极的去引导学生在玩中有目标地玩,有意义地玩,要会玩,玩好,这才是成功之所在。

有人会觉得,“玩”这个字在低年级教学中花哨,实际在教学中学生是不会玩的,这节课我就是想做一个大胆的尝试。

实践证明,这样的形式学生是喜欢的,教学效果是优良的,这足以证明这个试验是可以继续的,是有意义的尝试。

本节课的教学有配套的光盘使用,但是在教学中我个人认为对于多媒体的使用,必须以学生的学习成效为标准。

本学期学生的学具中就有一根的小棒和一捆的小棒,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是采用了用学具先摆再演示的方法,故此课仍然选用了这样的方法让学生主动去摆、去评价、去感悟其中的算理。

这样,学生可以在操作中感知、在交流中分享、在探究中自得。

这样的教学是学生的学习,而不是知识的承载容器。

实践证明,学生是乐于参与这样的学习方式的。

有一些教师热忠于课前精美的课件制做,其实不然,在课件面前,学生只不过是一个欣赏者,却不是真正的参与学习者。

课件是教辅,要用的恰如其分,也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节课,对教材也稍做了一些改动。

就是把认数这个知识放在了数的发展长河之中去体验与感悟。

本节课,将书上的数方格题做了大胆的改革。

由原来的几十几的组成练习改成了由1到100,甚至是200等更大数的认识。

这样的认数学习有利于学生整体上对数的认知,可以帮助学生有效的建构数的概念。

当然,这节课也有不成熟的地方。

一方面,认为对于数只能说“多”与“少”,不可以说“前”与“后”,做猜数游戏的时候,这里没有处理好。

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1教学反思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1教学反思苏教版

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1教学反思苏教版
3.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交流活动的能力。

《数学课程标準》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教学思想和方法。

本节课,教师能巧妙地设计猜、数、糖果和花生的活动。

以游戏的形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并注意关注学生之间的合作与合流,让学生体会到同伴之间的合作,并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数感。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比较、讨论等一系列的自主**活动,在亲身的体验中获取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增强估算的意识,掌握估算的方法,提高估算的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作用,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地肯定自己,在自我评价中增强自信。

3.通过激励措施,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精神,让他们学会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4.注意课外延伸,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数学课程标準》指出: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因此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加强课外学习运用,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引导学生把课内学到的知识、方法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

本节课教师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联络之后,再安排走出教室,到校园里数一数,是为了提高学生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使他们真正学到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

一年级的数学下册的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苏教版

一年级的数学下册的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苏教版

我们认识的数教课反省:今日教课《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不时,本来感觉这个内容太单一,不好上,为了让这节课上得不但一,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于是我这样设计了这节课:在教课第一个环节“说一说”时,我先让学生稳固了一下 100 之内数的次序,这一环节我教课得特别扎实,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稳固:一是让学生集体从 0 数到 100;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 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 100;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 100 之内的双数,男同学数 100 之内的单数。

这样,不只稳固了数的次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观点和记忆。

紧接着,我抓住机遇说:“同学们数数数得这么好,那你能用你方才数的这些数此中的一个数说一句话吗?”“你能说得和他人不同样吗”经过我的指引和启迪,学生回答下列问题的踊跃性特别高,把本节课推向了热潮。

在教课第二环节“谈谈家人的年纪”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字的,比方说我们的年纪。

你能说出家里人的年纪吗?”等学生说出了家人的年纪后,我会夸他“你真是一个居心的孩子”、“你真是一个孝敬的孩子”等。

这样不但稳固了学生对数的应用,还教育了学生做一个关怀家人的好孩子。

而后直接让他们判断“小明家那个 64 岁年纪的人”应当是谁,学生有了方才对年纪认识的基础,他们一下就能猜出那可能是谁的年纪。

在教课第三环节“猜一猜”时,我课前提早通知学生准备一些玉米、蚕豆等农作物。

由于一年级的孩子对数目的预计还很陌生,于是,我在教课上打破了惯例,改变了一下教课方法,在讲堂上,为了不让学生没有掌握的乱猜,我先让他们随意抓一把玉米,数一数是多少个,而后再从头抓一把,猜一猜,这一把有多少个,在数一数确认一下,而后再抓一把蚕豆猜一猜有多少个。

这样,学生的脑筋里已基本有了必定的数目,而后我随机发问:“你以为抓一把玉米多仍是抓一把蚕豆多?”这时,学生就会很理解地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 我们认识的数丨苏教版 (2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 我们认识的数丨苏教版 (21)

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及教学反思-3 我们认识的数 | 苏教版(21)一、教学目标1.掌握数的读法,深刻了解数的概念。

2.认识一位数,理解位值的概念和用途,掌握一位数的加法和减法。

3.每日生活中,灵活运用认识的数进行计数、计量、排队等操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数的概念及加减法的学习。

2.教学难点:数位间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三、教学准备1.教师备好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第21课的教学课件;2.课堂所需的教具、小玩具、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出今天的主题——我们认识的数。

2. 学习数的读法1.教师用图片或教具,展示不同数量的物品,要求学生读出每组物品的数量,然后作出相应手势。

2.教师自己表达几个数,学生通过听数和看手势来判断老师表达的数是否正确。

3. 认识一位数及位值1.教师用场景引导学生认识一位数的概念。

2.教师用数位牌来演示一位数的位值,并引导学生自己来试着做几组练习。

4. 认识加法和减法1.在前面的基础上,教师用场景演示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并通过实际的物品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2.小组活动:四人一组,进行多次计算,再用数字卡片给出结果,在班内展示每组的结果。

5. 课堂延伸1.学生通过自己选择喜欢的物品,进行计数和计量。

2.教师选取几组学生的物品数量,让他们来排队,可以作为课堂游戏来进行。

6. 课堂小结教师通过系统的回顾及小结,让学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一个总结。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我采用了许多实际的场景和教具,通过生动的演示和实践操作,提高了学生对数的认识和运算技巧的掌握。

同时,也能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和注意力,使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数学。

经过这一节课的教学,我们的一年级小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数的概念,掌握了一位数的加减运算,还能在课外的生活中应用这些知识,如计数、计量和排队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反思苏教版教学反思:
今天教学《我们认识的数》这一课时时,原本觉得这个内容太单调,不好上,为了让这节课上得不单调,能很好地让学生掌握,于是我这样设计了这节课:
在教学第一个环节“说一说”时,我先让学生巩固了一下100以内数的顺序,这一环节我教学得非常扎实,我用四种数数方式进行了数的巩固:一是让学生集体从0数到100;二是分组数数,一二组用五个五个数的方法数到100,三四组十个十个的方法数到100;三是分男女同学,女同学数100以内的双数,男同学数100以内的单数。

这样,不但巩固了数的顺序,还加深了学生对单双数的概念和记忆。

紧接着,我抓住时机说:“同学们数数数得这么好,那你能用你刚才数的这些数其中的一个数说一句话吗?”“你能说得和别人不一样吗”通过我的引导和启发,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非常高,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

在教学第二环节“说说家人的年龄”时,我是这样引入的:“同学们,我们的生活是离不开数字的,比如说我们的年龄。

你能说出家里人的年龄吗?”等学生说出了家人的年龄后,我会夸他“你真是一个有心的孩子”、“你真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等。

这样不仅巩固了学生对数的应用,还教育了学生做一个关心家人的好孩子。

然后直接让他们判断“小明家那个64岁年龄的人”应该是谁,学生有了刚才对年龄认识的基础,他们一下就能猜出那可能是谁的年龄。

在教学第三环节“猜一猜”时,我课前提前通知学生准备一些玉米、蚕豆等农作物。

因为一年级的孩子对数量的估计还很陌生,于是,我在教学上打破了常规,改变了一下教学方法,在课堂上,为了不让学生没有把握的乱猜,我先让他们随便抓一把玉米,数一数是多少个,然后再重新抓一把,猜一猜,这一把有多少个,在数一数确认一下,然后再抓一把蚕豆猜一猜有多少个。

这样,学生的头脑里已基本有了一定的数量,然后我随机提问:“你认为抓一把玉米多还是抓一把蚕豆多?”这时,学生就会很明白地说出哪个多、哪个少。

他们用他们的小手清楚地感知了体积大的抓的少,体积小的就抓的多的这个特点,因此,也巩固了比多比少的概念。

在教学最后一环节“数一数”时,我过渡为:“今天同学在课堂上的表现非常好,老师要奖励你们,我们一起到校园里去做《找数字》游戏好吗,这时,学生非常兴奋,我也由此激发了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

我带着孩子们一起去数校园的大树,数校园的房间,数校园的花池等等。

让学生在游戏当中、在快乐当中掌握了数,运用了数,并对枯燥的课堂教学进行了调节。

所以,我认为这堂课上得丰富多彩,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掌握了知识,算得上是一堂比较成功的课。

值得探讨的就是,教学“猜一猜“时,我打破常规,采用的那种教学方法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教学大纲,还有待于我向专家去请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