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 第4节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
植物学章节思考题
![植物学章节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5cf443240c844769eaeecf.png)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二)
复习思考题
1.花药壁的发育过程如何药壁中的绒毡层在小孢子形成过程中起着什么 重要作用 2.由孢原细胞发育为小孢子的过程如何成熟花粉的一般结构如何 3.什么是花粉败育和雄性不育产生这两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4.胚珠的发育过程如何有哪几种类型 5.单胞 8 核、7 细胞胚囊的发育过程是怎样的 7 细胞胚囊各细胞的名称 和作用如何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三) 叶Ⅱ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离层和保护层离层与落叶有何关系落叶对于植物本身有何意 义 2.在干旱条件下,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3.在荫蔽生境中,叶片在形态和结构上的演化趋势和具体表现如何
章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四)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器官的变态 (1 学时)
章节
第五章 植物的基本类群
复习思考题
1.植物界从其出现到如今经过了哪几个主要发展阶段这与地球环境变 迁有何关系 2.什么是核相交替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有何区别 3.植物有性生殖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 4.什么是个体发育什么是系统发育 5.被子植物有哪些基本特征
章 节 第三章 种子植物的营养歧分枝、分蘖、气孔器、内始式、居间生长、 髓射线、年轮。 2.为什么说合轴分支比单轴分支进化 3.双子叶植物根与茎初生结构有何不同 4.禾本科植物茎与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有何不同 5.试分析双子叶植物的茎是怎样进行增粗生长的它与单子叶植物茎的增 粗生长有何区别
章 节 第四章 种子植物的繁殖和繁殖器官 (三)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异花传粉比自花传粉在后代的发育过程 中更有优越性,原因是什么 2.各种不同传粉方式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3.荠菜和小麦胚的发育过程如何二者有何异同点 4.什么是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 5.被子植物的双受精过程及其意义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313a9fc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a6.png)
人类营养中的实例
在人类营养中,各种食物的摄取、消 化、吸收、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涉及多 个营养器官的相互联系。
食物摄取后经过口腔和消化道的消化 分解为小分子物质,被吸收进入血液 并输送到全身各器官,供给能量和营 养物质,同时将代谢废物排泄到肾脏 和肠道等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人类的营养器官之间通过神经调节、 激素调节和免疫调节等机制相互联系 ,共同维持人类的生理功能和健康状 况。
结合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如基因编辑、代谢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等,挖 掘关键基因和调控因子。
03
探讨营养器官间相互联系在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生长环境和不同胁迫 条件下的表现和作用机制。
04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合作,如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 共同推动营养器官间相互联系的研究取得更大突破。
THANKS
营养器官间的信息传 递包括激素调节、化 学信号传递和物理信 号传递等。
激素调节是指植物体 内各种激素的合成和 运输,如生长素、细 胞分裂素等,这些激 素可以调节营养器官 的生长发育。
化学信号传递是指营 养器官间通过化学物 质相互传递信息,如 根系可以感知土壤中 的化学信号,并向地 上部分传递信息。
物理信号传递是指营 养器官间通过物理作 用相互传递信息,如 电信号和机械信号等。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 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些有机物随后被运输到其 他营养器官,供其进行呼吸作用和生长发育。
能量流动有助于维持植物体内能量的平衡,保 证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营养器官间的信息传递
信息传递是营养器官 间相互联系的高级形 式,通过信息传递, 营养器官可以相互传 递信号,以调节植物 的生长发育和应对环 境变化。
04
营养器官间相互联系的实例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
![《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397b4f1f8c75fbfc77db2ae.png)
马丽霞《植物学》课程教学平台(二)06生物技术班《植物学》(形态解剖部分)复习要点本课程的教学要求1.形态解剖部分主要掌握种子植物的根、茎、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态结构和发育过程。
2.植物的基本类群部分主要掌握七大类群的基本特征,代表植物和起源演化。
3.被子植物分类部分主要掌握分类单位、学名、形态结构的演化规律,重要目、科的特征及起源和演化。
下面将按各章顺序进行学习指导:第一章绪论一、本章教学内容为:1.植物学的昨天,今天和明天2. 植物科学的重要作用3.植物界划分和植物科学的分支学科4.植物分类的阶层系统和国际植物命名法规5.学习植物学的方法二、本章思考题:1.植物与人类的关系表现在哪些方面?2.什么光合作用和矿化作用?它们在自然界中各起什么作用?3.为什么说,植物对环境具有保护作用?4.如何学习植物学?第一编种子植物的形态与解剖第一章种子与幼苗一、本章重点掌握的内容: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学习植物各器官的形成与发育,为什么从种子开始,为什么说胚是新一代植物的原始体?2.总结种子的基本结构有哪些?比较有胚乳种子中双子叶植物种子与单子叶禾本科植物的种子有何异同。
3.种子里有哪些主要的贮藏物质?4.种子萌发的内外条件是什么?萌发的主要过程如何?从胚发育为幼苗可以见到哪些形态方面的变化?5.何谓"子叶出土幼苗"和"子叶留土幼苗"?第二章植物的细胞和组织的形态结构一、本章重点内容:(一)植物细胞1、原生质体2.细胞壁3. 质体4. 液泡5. 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二)植物的组织1.植物组织2.植物组织的类型3. 维管系统二、本章复习思考题1.简述植物细胞的结构。
2.说明质体的亚显微结构。
3.简述细胞壁的结构。
4.简述植物细胞后含物及其显微鉴定方法5.什么叫细胞的分化?6.什么叫植物的组织?7.分别说明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结构的概念,细胞的特点、功能和分布。
《植物学》课件 第6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态
![《植物学》课件 第6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变态](https://img.taocdn.com/s3/m/c209fa357375a417866f8f52.png)
第六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 及其变态
第一节 营养器官之间的联系
一、营养器官功能的协同性 (一)植物体内水分的吸收、输导和蒸腾
水分运输途径: 根皮层 根中柱鞘 根导管 茎导管 叶柄导管 叶脉导管 叶肉细胞 叶肉细胞间隙 孔下室 气孔 大气
土壤水 根毛
二、营养器官间结构的联系 (一)根与茎的联系 过渡区: 根和茎维管组织发生联系的区 域,在下胚轴的一定部位。
1.叶起源于茎尖周围的_________。发育成熟的叶分为 __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三部分都具有的称 为_______。缺少任何一部分或两部分的叶,称为 _________。 2.叶的生长包括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三种方 式。韭葱等植物的叶被切断后,很快就能生长起来,这 是因为叶基部进行_______生长的缘故。 3.植物的叶子会自然脱落是由于叶柄基部形成__________ 所致。 4.水稻或小麦叶的外形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等部分。 5.异面叶的叶肉有___________组织和_________组织的分 化;叶脉的木质部是靠近叶表皮的________面。
(1)根状茎
地下茎 变态茎
(2)块茎
(3)鳞茎 (4)球茎 (1)匍匐茎 (2)肉质茎 (3)叶状茎 (4)茎卷须 (5)茎刺
地上茎
(一) 地下茎的变态 (1)根状茎
莲藕
(2)块茎
块根
甘薯
马铃薯
(3)鳞茎
洋葱
蒜
(4)球茎
荸荠
(二)地上茎的变态 (1)匍匐茎
草莓
(2)肉质茎
(3)叶状茎
植物学笔记(二)[整理版]
![植物学笔记(二)[整理版]](https://img.taocdn.com/s3/m/3f7be1e5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6.png)
植物学笔记(二)植物学笔记(二)植物学》课程学习辅导(三)第三章植物的组织一、本章主要内容(一).细胞的分化和组织的形成由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逐渐到细胞的分裂停止,细胞外形伸长,以至形成各种具有一定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过程,叫做细胞的分化。
细胞的分化是植物组织形成的基础。
(二)植物组织的类型具有相同生理功能和形态结构的细胞群,叫组织。
植物的组织有分生组织、薄壁组织、保护组织、输导组织、机械组织和分泌组织。
分生组织是具有持续细胞分裂能力的组织,位于植物体生长的部位。
依性质和来源的不同,分生组织分为原分生组织、初生分生组织和次生分生组织。
依位置来分,分为顶端分生组织,侧生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
薄壁组织是进行各种代谢活动的主要组织,占植物体积的大部分。
根据生理功能的不同,分为同化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贮水组织等。
它们共同结构特点是:细胞壁薄,有细胞间隙,原生质体中有大的液泡,细胞体积比分生组织大得多,但大多仍为等直径的形状。
保护组织是覆盖于植物体表面,起保护作用的组织,其功能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腾,控制植物体与环境的气体交换,防止病虫害侵袭和机械损伤等。
保护组织包括表皮和周皮。
输导组织是植物体内担负物质长途运输的组织。
主要特征是细胞呈长管形,细胞间以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整个植物体的各器官内成为一连续的系统。
根据运输物质的不同,输导组织又分为两类,一类是输导水分和溶于水中矿物质的导管和管胞。
一类是输导营养物质的筛管和筛胞。
机械组织是对植物起主要支持作用的组织。
细胞大都为细长形,其主要特点是都有加厚的细胞壁。
常见的机械组织和后角组织。
分泌组织能够分泌蜜汁、粘液、挥发油、树脂、乳汁等物质的组织,叫分泌组织。
分泌组织分为外部分泌结构和内部分泌结构。
二、教材重点和难点(一)重点掌握六类组织的概念和结构特点本章主要讲植物的六类组织,每类组织都从概念、结构特点、功能、分布等方面进行了介绍。
在以后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各章中,要反复涉及各类组织,所以在学习本章内容时,不必作过细的探讨,应该着重掌握各类组织的概念及其细胞特点,以便能清楚地区分它们。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f7be19beeefdc8d377ee3223.png)
园林专业《植物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植物学课程学分:3课程总学时数:54 讲授36 实验 18大纲执笔人:廖建良一、课程简介《植物学》是生命科学系园林专业本科生必修的学科基础课之一,在第一学期开设。
《植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植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和外界环境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
《植物学》是进一步学习园林树木学、植物生理学、花卉学、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园林植物保护学等课程的基础。
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要考虑到基础性、系统性,又要避免与相关专业课程重复。
因此,植物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植物形态解剖学和植物分类基本知识。
二、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实验技能,了解植物学的发展动态,受到与植物学有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好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植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活的有机体,教学内容涉及到从宏观到微观的多个方面,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更好地认识和了解植物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就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加强实验和野外实习的教学;同时由于教学时数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完成整个植物学的教学任务,就必须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设备、录像、投影、幻灯等。
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独立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
三、教学内容理论教学(36学时)绪论 (2学时)通过绪论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生物界的划分和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意义,了解地球上植物的发生和植物对人类及自然界的作用,了解植物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分支学科,以及植物科学在自然科学和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植物科学的发展简史和发展趋势。
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 (4学时)本章重点要求学生掌握细胞、组织、细胞分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等基本概念,有丝分裂的全过程及其意义,组织的类型。
植物学第七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论述题
![植物学第七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论述题](https://img.taocdn.com/s3/m/247acf91ff00bed5b8f31d29.png)
第七章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1基本概念(1)过渡区:根与茎维管组织发生转变的区域称为过渡区。
(2)叶迹:进入叶的维管束,从茎中分枝起穿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这一段维管束称为叶迹。
(3)叶隙:在叶迹上方,留下空隙,由薄壁组织填充,这个区域称为叶隙。
(4)枝迹:茎维管束的分枝,通过皮层进入枝的这段维管束,称为枝迹。
(5)枝隙:枝迹伸出后,在它的上方留下空隙,由薄壁组织填充的区域。
(6)主动吸水:是由于根系的代谢活动引起的植物吸水现象。
(7)根压:靠根系的生理活动吸水并使液流由根部上升的压力称为根压。
(8)吐水:完整的植物在土壊水分充足、土温较高、空气湿度大的早晨,从叶尖或叶边缘排水孔吐出水珠的现象・(9)伤流:从受伤或折断的植物组织溢出液体的现象称为伤流。
(10)被动吸水:由于枝叶的蒸腾作用引起的根系吸水称为被动吸水。
(11)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气态方式从植物的表面向外界散失的过程。
(12)源:制造、输出有机物的部位或器官。
(13)库:消耗或贮藏有机物的器官。
(14)根冠比:某时期内植物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干重或鲜重的比值。
(15)顶端优势:植物的顶芽长出主茎,侧芽长出分枝,通常主茎顶芽生长很快,而侧枝和侧芽生长很慢,这种主茎的顶芽生长占优势而抑制侧芽生长的现象称为顶端优势。
(16)同功器官:外形相似、功能相同,但形态学上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称为同功器宫。
例如茎剌、叶剌和皮刺。
(17)同源器官:外形与功能郁有差别,而形态学上来源却相同的营养器官,称为同源器官。
例如茎刺、茎卷须和根状茎。
2根、茎、叶中的维管束是如何联系在一起的?解: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虽髙度分工,但又密切联系,不仅根、茎、叶的皮组织系统、基本组织系统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它们的维管组织系统也是互相联系的。
根和茎的维管束,通过根、茎过渡区的转变,由根中的辐射维管束转变为茎中的并生外韧维管束,使根和茎中的维管束联系起来。
茎和枝条以及叶中的维管束通过茎中形成的维管束分枝,形成枝迹和叶迹,从而使茎和枝条、叶片相连。
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
![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10b61bdeaef8941ea76e05dd.png)
《植物学》上册复习思考题第一章植物细胞和组织1.什么是质体?包括哪几类?在形态结构、功能及分布上各有哪些特点?2.液泡的形态结构及功能有何特点?说明液泡的形成过程。
3.详细说明植物细胞壁的分层结构及各层在组成和形成时间上的特点。
4.植物细胞有哪些结构保证了多细胞植物体中细胞之间进行有效的物质和信息传递?5.植物细胞在结构上与动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什么?6.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它们各有什么重要意义?7.植物细胞名词及术语:细胞器;胞间连丝;纹孔;初生纹孔场;显微结构和亚显微结构;糊粉粒。
8.植物成熟组织有哪些类型?它们在植体上的分布各有何特点?9.植物分生组织有几种类型?它们在植物体上分布位置如何?根据位置及来源性质,植物分生组织可分那些类型?10.表皮和周皮有什么区别?11.薄壁组织有什么特点?有那些类型?各执行何生理功能?12.厚角组织与厚壁组织的区别是什么?13.木质部和韧皮部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它们的基本组成在结构与功能上有何异同点?(导管与管胞;筛管与筛胞)14.植物的分泌结构有哪些类型?15.植物组织名词及术语:传递细胞;石细胞;复合组织;伴胞;皮孔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一.根1. 何谓根系?根系有哪些类型?2 根尖分为哪几个区?各区的特点及作用如何?3. 根毛是如何发生的?在结构与生理上有何特点?4. 由外至内说明根成熟区横切面的初生结构。
5. 根内皮层的结构有何特点?对皮层与维管柱间的物质交流有何作用?6. 根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的排列有何特点?其发育特点是什么?7. 侧根是怎样形成的?8. 根的维管形成层是如何发生的?说明根次生结构的形成过程。
9. 根的木栓形成层从何发生?10. 说明顶端分生组织和侧生分生组织(维管形成层与木栓形成层)在植物生长中的作用。
简述根的初生组织和次生组织的发育过程,可用过程简图加以说明。
(P100)11.名词解释:直根系和须根系;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凯氏带;内起源;原生木质部和后生木质部二. 茎1. 什么是芽?芽有哪些类型?简图表示枝芽的结构并说明芽各部的发展趋势。
第三章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及营养器官的变态
![第三章 第四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及营养器官的变态](https://img.taocdn.com/s3/m/7eaefeb6284ac850ad024284.png)
叶迹和叶隙、枝迹和枝隙的图解
• 3.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 (1)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互关系 • ①种子萌发时是先长根后长苗。 • ②根系从地上部分,特别是叶获取有机养料; 根系向地上部分提供水、无机盐和根系制造的某 些氨基酸、维生素及其它生理活性物质; • ③地上部分从地下部分获取水和无机盐,还有 一些生理活性物质,如氨基酸、维生素、一些激 素等;地上部分向地下部分提供有机养料,如葡 萄糖、氨基酸、维生素、生长素等。 •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说明根与茎叶之间 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葡萄的茎卷须
黄瓜的茎卷须
• (3) 叶状茎(叶状枝)
• • • • • • • • • 茎变态为叶状,绿色扁平,能进行光合作用。 假叶树 侧枝变为叶状枝,叶退化为鳞片状,叶腋内可生小花。 因鳞片极小,不易辩认,常被人们误认为叶上开花。 天门冬 叶腋内也产生叶状枝,而叶极小。 竹节蓼 叶状枝极显著,叶小或全缺。 再“奇怪”的形态,即使是从未见过,也应利用植物 形态的基本知识进行分析,无论变态为什么样子,茎总是 具有茎的形态特征。 譬如,叶上长花的问题,可以从植物学角度去分析, 叶上会开花吗?什么地方会开花?只有茎、枝上会开花, 那么,由此,我们可以肯定,这个着生花的结构长得再像 “叶”,它也是茎。
• (一)变态根
• 变态根主要有贮藏根、气生根、寄生根三种类型
•
• • • • •
1.贮藏根
存贮养料,肥厚多汁,形状多样,常见于二年生 或多年生的草本双子叶植物。 贮藏根是越冬植物的一种适应,所贮藏的养料可 供来年生长时的需要,使根上能抽出枝来,并开花 结果。 根据来源可分为肉质直根和块根两大类。 肉质直根:主要由主根发育成。一株上仅有一个 肉质直根。 块根:主要由不定根或侧根发育而成。一株上可 形成多个块根。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83422a70a417866fb84a8e71.png)
支柱根
2攀援根:常春藤、 络石、凌霄等茎 细长柔软不能直 立,以不定根固 着在其他树干、 石山、墙壁上攀 援上升,称为攀 援根。
络 石 藤
3呼吸根:生长于海岸边的红树,河边的水松 和沼泽地带的植物,因淤泥中空气很少,根 呼吸困难,一部分根垂直向上生长暴露于空 气中,称为呼吸根。根中有发达的通气组织, 有利于通气和贮存气体,维持植物正常生长。
肉质根
萝卜:根与胡萝卜相反,次生木质部发达, 导管很少,无纤维,薄壁组织占主要部分, 贮藏大量营养物质,次生韧皮部很少。萝卜 肉质根中,除一般的维管形成层外,木薄壁 组织中的一些细胞可以恢复分裂能力,转变 成为一种新的形成层。这种在正常形成层外 再产生的形成层称为额外形成层或副形成层。 它与正常形成层一样,向内产生木质部,向 外产生韧皮部,称为三生结构。
甘薯
甘 薯 块 根
木薯
(二)气生根
生长在空气中的根,可分为以下几种: 1.支柱根:一些浅根系的植物,从茎上长出许多不 定根,向下深入土中形成能支持植物体的辅助根系, 叫做支柱根。 如:玉米拔节后,抽穗前,靠近地面的节上长出不 定根,比较粗壮,表皮细胞角质化,皮层中厚壁组 织发达,深入土壤后可产生侧根,起吸收和支持作 用。 南方的榕树,枝杆上产生许多下垂的气生根,深入 土壤后产生侧根起到吸收和支
一年生植物进入生殖生长时,营养生长常因 此中止或削弱,幼叶和茎不仅在果熟期减缓合成 和停止输入光合产物,而且通过物质的重新分配, 输出一部分积累的碳素与无机物。这一过程加速 植株的衰老,最终导致植株死亡。而多年生植物 仅将部分营养物质用于生殖生长,使结实枝条仍 保持健壮,即使死亡,亦有新枝取代;或同时将 部分营养物质转贮地下的贮藏根、根茎等处,仅 地上部死亡,来年生长季仍能再度萌发。
植物学
![植物学](https://img.taocdn.com/s3/m/2a4dbd8c6edb6f1afe001f18.png)
《植物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和基本内容植物学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介绍植物形态、结构、生长发育以及与功能的关系,植物界系统演化的规律,植物的类群、分类以及主要代表植物的识别,增进学生植物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此外,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课程简介持续发展思想,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服务,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植物资源打好必要基础。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植物学是植物生产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全面掌握植物形态结构以及发育、植物分类及类群、植物系统演化的规律等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植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与人类的关系,为今后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植物学基础知识;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树立环境意识和自然界可持续发展思想,促进学生生物学素质的全面提高。
主要任务:第一从细胞、组织、器官等水平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形态与结构,以及植物分类的基本知识、植物类群、被子植物分科的知识;第二培养学生观察、了解植物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如观察植物的基本方法、显微镜的使用技术、重要植物的识别、植物的鉴定方法等;第三了解和建立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统一、植物演化和系统发育的规律、以及植物多样性的理论和思维;增进对植物的热爱和自然保护的意识;第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方法和能力。
三、基本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植物的形式多样性,植物学的发展历史,植物及其学习植物学的重要性和学习方法。
教学要点:讲述学习植物学的目的、任务和方法;植物学课程的性质、主要内容;植物学的历史和发展动态,植物在自然界的作用及与人类关系,植物多样性及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目教材:《植物学》(全国高等农林专科统编教材),吴万春主编,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五、教学进度安排方案1、教学进度安排汇总表序号(章节)课程内容学时数授课实验合计1 植物细胞 4 42 种子与幼苗 2 23 植物组织 2 24 营养器官根 2 4 65 营养器官茎 2 4 66 营养器官叶 2 2 4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及其与功能的统76 4 10一性和对环境的适应性8 生殖器官花 4 2 69 种子发育与果实 4 2 610 植物类群及分类 2 2 411 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 2 212 双子叶植物纲 2 213 单子叶植物纲 2 214 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 4 4合计40 20 60 2、各章节教学目的要求及内容要点第一章植物细胞教学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细胞的概念、细胞学说、植物细胞类型及真核细胞的基本特征第二节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及原生质体第三节.植物细胞的外被结构特点一、细胞壁二、细胞膜第四节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一、纹孔二、胞间连丝第五节植物细胞质及其细胞器一、胞基质二、细胞器三、细胞骨架系统第六节植物细胞核一、核的形态及其在细胞内的分布二.核的超微结构三.核的功能第七节.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一.淀粉、二.蛋白质、三.油和脂肪四.丹宁和色素五.晶体和硅质小体第八节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一.细胞周期二.有丝分裂三.无丝分裂教学要求:掌握细胞的形态结构与功能。
12级生科植物学1教案(第三章)
![12级生科植物学1教案(第三章)](https://img.taocdn.com/s3/m/5bf4ea0452d380eb62946db0.png)
肉质植物
三、落叶和离层
离层和保护层
1.卵形:形如鸡卵,长约为宽的2倍或较少,中部以下最宽, 上渐狭,如女贞。 2.倒卵形:是卵形的颠倒,如紫云英。 3.阔卵形:长宽约相等或长稍大于宽,最宽处近叶的基部, 苎麻。 4.倒阔卵形:是阔卵形的颠倒,如玉兰。 5.圆形:长宽相等,形如圆盘,如莲。 6.椭圆形:叶片中部宽而两端较狭,两侧叶缘成弧形,如玫 。 7.阔椭圆形:长为宽的2倍或较少,中部最宽,如橙。 8.长椭圆形:长为宽的3~4倍,最宽处在中部,如栓皮栎。 9.披针形:长约为宽的3~4倍,中部以上最宽,向上渐狭, 桃。 10.倒披针形:是披针形的颠倒,如细叶小檗。 11.针形:叶细长,先端尖锐,如松属。 12.线形:长约为宽的5倍以上,且全长的宽度略等,两侧边 近平行,如小麦、韭菜。 13.剑形:长而稍宽,先端尖,常稍厚而强壮,形似剑,如鸢 。 14.菱形:叶片呈等边斜方形,如菱。 15.心形:长宽比例如卵形,但基部宽圆而微生凹,先端急尖, 形似心脏。如紫荆、牵牛花。 16.扇形:形状如扇,如棕榈。
枝芽
花芽
顶芽:生长在茎或枝条顶端
位 置 发育结果
腋芽(侧芽):生长在叶腋处 叶芽:营养枝 花芽:花或花序 混合芽:同时发育为枝、叶和花或
芽的类型
有无芽鳞
花序
裸芽:无芽鳞包被 鳞芽(被芽):芽鳞包被
活动状态
活动芽:生长季节中可以萌发的芽 休眠芽:生长季节不萌发的芽
定芽
不定芽
活动芽
休眠芽
按位置分 按 按 生 芽 理 鳞 活 有 动 无 分 分 按芽将形成的器官分
要求: 1. 重点掌握根的结构(初生、次生结构)和发育过程; 2. 了解根的形态和生理功能;
3. 了解根瘤和菌根及其对植物根生理活动的意义;
植物学 第八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互相影响
![植物学 第八章 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互相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7f816a87b9d528ea81c779cb.png)
第八章营养器官之间的互相联系及互相影响以上各节分别阐述了根、茎、叶三种营养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一般规律。
然后,必须明确一株植物的各营养器官在结构及功能上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充分体现着植物的整体性及生长相关性。
一、根、茎、叶之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在种子植物体中,维管组织在植物体内成为复杂而完整的体系,贯穿于植物体的各个部分,构成植物体的骨干,形成维管系统。
1. 根、茎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种子萌发时,胚轴的一端发育为主根,另一端发育为主茎,二者之间通过下胚轴连接。
所以根与茎是一连续的植物体轴。
然而,虽然根茎的初生维管组织是连续的,但其发生及结构特点却是不同的(根的初生维管组织是间隔排列,外始式木质部,茎的初生维管组织却是相对排列,内始式木质部。
因此,在根茎的交界处,维管组织必须从一种形式逐步转变为另一种形式。
这种使维管组织从一种组织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的区域,特称为转变区(过渡区)。
在此区域,表皮、皮层、中柱鞘及次生维管组织都是直接相连续的。
轴变区一般发生在下胚轴的一定部位,在这里,由于维管组织要从根部的初生维管组织转变为茎的初生维管组织,所以中柱的范围相当扩大,而且维管束按某种形式分叉、转位或合并。
一般,根据维管束的变化情况,可将转变区分为四种类型:挂图P157 P127属A种:如棉花B种:南瓜、菜豆、早金莲、槭树C种:苜蓿D种:知母然而,事实上,很多植物转变区的结构远比上述复杂,而且变异也多。
如向日葵的根茎转变区,根中为四原型中柱,但茎却为六原型的结构。
但不论怎样,通过转变区,使根茎中的维管组织相连。
2. 茎、叶间维管系统的相互联系叶、茎的维管束也是连接在一起的,而且以一定的规律相连接。
叶着生在茎的节上,茎维管束在节中分枝,进入叶柄,而后进入叶片并反复分枝形成各级叶脉。
茎中,维管束为外韧维管束,即木质部在内方,韧皮部在外方,二者并生,相对排列;当维管束进入叶后,叶脉中维管束则表现为木质部位于腹面(即靠近上表面),韧皮部位于背面(即靠近下表面),二者也为并生,相对排列。
植物学:第4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植物学:第4节 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0436066b360cba1aa911da03.png)
一、维管组织的联系 表皮
皮层 维管组织
叶初 植生 物生 整长 体阶 剖段 面的 图双 解子
根茎过渡区图解
根 茎 转 变 区 的 四 种 类 型 图 解
植具 物次 纵生 、生 横长 剖的 面双 图子 解叶
双子叶植物茎与分枝,茎与叶 之间的结构联系图解
在 节 上 的 解 剖 示 意 图
叶 迹 叶 隙 枝 迹 枝 隙
二、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根深叶茂、本固枝荣
顶芽与腋芽
顶端优势
第五节 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 同功器官 (analogous organ):凡外形相似、功 能相同、但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如茎刺和叶刺、 茎卷须和叶卷须等。
• 同源器官(homologous organ):若外形和功能 都有差别,而来源却相同的,如茎刺和茎卷须、 支持根和贮藏根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五节 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在进化过程中,植物营养器官变态的两个方向: • 来源不同的器官长期适应某种环境,执行相似的
生理机能,就逐渐发生同功变态; • 来源相同的器官,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而执行不
同的功能,就导致同源变态的发生,形成同源器 官。
本章完
7.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7.营养器官间的相互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c1eb242c453610661ed9f4c9.png)
变态: 变态:植物的器官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由于功能的 改变其形态和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称变态。 改变其形态和结构所发生的变化称变态。 根、茎、叶的变态
营养器官变态,就来源和功能而言可分成同源器官 营养器官变态,就来源和功能而言可分成同源器官和 同源器官和 同功器官。 同功器官。 同源器官: 同源器官:相同器官,执行不同的生理功能,以适 应不同的外界环境,导致功能不同,形 态各异。如:叶刺、鳞叶、捕虫叶、叶 卷须等。 同功器官: 同功器官:不同器官执行相同功能,导致功能的相 同,形态相似。如: 同,形态相似。如:茎卷须、叶卷须。
二、茎和根维管组织的联系
根和茎维管组织初生结构不同,维管组织相互沟 通的区域称根茎过渡区。维管组织的过渡发生在胚 轴,胚轴分上胚轴和下胚轴两部分,不同植物根茎 过渡发生在胚轴的位置不同。
三、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
(一)、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互关系 根深叶茂 (二)、顶芽与腋芽的相互关系 顶芽生长优势抑制侧芽活动
一、茎和叶维管组织的联系
叶迹:茎中维管组织通过皮层伸入叶柄,在皮层的这段维管组织。 叶隙:茎中维管组织伸入皮层,原来维管组织位置被薄壁细胞充
填,这部分薄壁细胞称叶隙。
枝迹:茎中维管组织通过皮层Fra bibliotek入枝中,在皮层的这段维管组织。 枝隙:茎中维管组织伸入皮层,原来维管组织位置被薄壁细胞充填,
这部分薄壁细胞称枝隙。
植物学作业
![植物学作业](https://img.taocdn.com/s3/m/083061ae04a1b0717ed5dd28.png)
植物学习题绪论及第一章:植物细胞与组织一、填空1、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的科学。
2、植物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3、细胞一词(cell)最初是由()在()年提出4、细胞学说是由德国的植物学家()和动物学家()提出,它的主要内容是()、()、(。
5、原生质中的生理活跃物质有()、()、()、()四种类型。
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
7、()、()、()三者由原生质特化而来,总称为原生质体。
8、细胞质可进一步分为()和()两部分。
9、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有()、()、()、()、()();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有()、()10、叶绿体的超微结构由()、()、()构成,其功能是()。
11、白色体根据其功能可分为()、()、()。
12、线粒体的超微结构由()、()、()、()构成,其功能是()。
13、细胞核的结构包括()、()、()三部分,在其表面有()和()结构,细胞核的功能是()。
14、核糖体是()的主要场所。
15、细胞壁由外向内可分为()、()、()三层,由于次生壁上内镶物质和复饰物质的存在,使细胞壁发生()化、()化、()化和()化。
16、内质网有()、()两种类型。
17、植物细胞的后含物主要有()、()、(),它们分别以()、()、()的形式存在。
18、()和()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
19、植物的组织分为()组织和()组织两大类,前者按来源和性质可分为()组织、()组织、()组织,按位置可分为()组织、()组织、()组织;后者按功能分为()组织、()组织、()组织、()组织、()结构。
20、基本组织按功能分为()、()、()、()、()五类。
21、保护组织由来源、形态、功能不同,分为初生的保护组织()和次生的保护组织()。
22、机械组织根据细胞的形态和细胞壁的加厚方式不同分为()和()两类,后者包括()、()。
23、输导组织有()、()和()、(),前者输导(),后者输导()。
植物学 第三章第四节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
![植物学 第三章第四节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https://img.taocdn.com/s3/m/9caa37deb9f3f90f76c61bb0.png)
(branch gap)。
叶隙与枝隙(填充细胞)
枝隙
叶隙
2 茎与根的维管组织的联系
植物体内的维管组织,从根通过下胚轴 的根茎过渡区与茎相连,再通过枝迹与叶迹 和所有侧枝相连,构成了一个连续的维管系 统。
根茎过渡区:过渡区通常很短,从小于 1mm到2至3mm,很少达到几厘米。过渡区 一般发生在胚根以上的下胚轴的最基部、 中部或上部,终止于子叶节上。
根茎过渡区维管束结构 联系 (引自贺学礼) A.B.C.D.分别代表四种 类型1.根维管柱的横切 面2~4.过渡区横切面 5. 茎维管柱横切面
二、 营养器官在植物生 长中的相互影响
1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互关系 2 顶芽与腋芽的相互关系
冉翠香
1 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相互关系
地下部分根系的发展为地上部分枝系的生长奠定 了基础。根系的健全发展才能保证水分、无机盐、氨 基酸、生长激素等对地上枝系的充分供应,为地上枝 系良好的生长发育提供有利的物质条件。 地上部分的叶制造的有机养料、维生素、生长激 素等,通过茎的输送进入根系,叶的蒸腾作用是根吸 水的动力之一。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存在着相互依存, 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一一二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二营养器官在植物生长中的相互影响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第四节第四节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营养器官间的相互联系冉翠香冉翠香一一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营养器官间维管组织的联系11茎与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茎与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11茎与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茎与叶的维管组织的联系22茎与根的维管组织的联系茎与根的维管组织的联系冉翠香冉翠香冉翠香冉翠香一般叶的叶柄具表皮皮层和维管束都和茎的结构相连系
植物学马炜梁课后答案
![植物学马炜梁课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7b300b2af90242a895e599.png)
植物学马炜梁课后答案【篇一:植物学思考题及范围】txt>参考教材(马炜梁《植物学》)第一章绪论1. 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二界、三界、五界系统的分类依据)。
!2. 3.4. 5. 了解栽培植物的命名的格式6. 7. 了解植物学发展简史,注意重要理论、方法和研究工具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名词解释生物多样性;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法;higher plant and lower plant; spore plant and seed plant; vascular plant and nonvascular plant; flowering plant and non-flowering plant.二、简答题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层次。
!2、简述植物分类学及其意义?!3、植物各级分类单位有那些?什么是分类的基本单位?!4、何谓双名法?举例说明。
!!5、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6、高等植物的一般特征怎样?包括哪几个类群?三、思考题1、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中,苔藓植物从未形成过森林,而蕨类植物却曾经是地球上极其繁盛的植被,为什么?2、种子植物非常适应现代的地球环境,为优势植物,结合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特征,举例说明它们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1.试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 !2.简述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3.简述液泡的结构及其功能。
4.简述细胞壁的结构及其功能。
5.植物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6.植物细胞后含物的主要种类?789.简述输导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10.简述机械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区别何在?一、名词解释原生质和原生质体;质体;液泡;组织;细胞分化;细胞全能性;单纹孔和具缘纹孔;后含物;原核细胞;复合组织;成熟组织;木质部;韧皮部三、思考题1 .植物细胞全能性的特点在科研上和生产实践上有何重要意义?2 .分生组织和成熟组织之间的关系怎样?第三章种子植物的营养器官1.试述双子叶植物根和茎初生结构的异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1 变态根
(1) 贮藏根:包括肉质直根、块根 (2)气生根:包括支柱根、攀缘根、呼吸根 (3)寄生根 (4)板根
贮藏根
肉质直根
块根
气生根:支柱根、攀援根、呼吸根
支柱根
支柱根
红海榄
攀缘根
呼吸根(木榄)
• 白骨壤
寄生根
板状根
5.2 变态茎
• 变态茎 根据形态上的差异,可分为两大类型: 地上变态茎:如茎卷须、茎刺、肉质茎、叶状茎等; 地下变态茎:如根状茎、块茎、球茎、鳞茎等。
•
因此,在根、茎的交界另一种形式。
发生转变所在的部位称为过
渡区,一般是在下胚轴的一
定部位,长1— 3mm。
•
过渡区的结构非常复杂,
各种植物又有不同的类型。
4.2 茎与枝、叶的联系
茎与枝和叶相联系 是通过叶迹、枝迹实现的。
• 叶迹:是茎中维管柱从内向外弯曲之点起,通 过皮层,到叶柄基部止的一段分枝维管束。
• 本章难点:根尖、茎尖分区及生长动态,侧根, 落叶和离层。
• 本章目的和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种子植物各营 养器官的结构、功能及发育。
• 本章内容:根、茎、叶的功能、结构、发育及 其之间的关系,变态器官类型。
第4节 营养器官之间的相互联系
4.1 根与茎的联系
• 根与茎的初生维管柱连接客观上存在不协调的因素 • (1)维管束数不同; • (2)木质部与韧皮部相对位置不同, 根为间隔排列,
茎为内外排列,即韧皮部在外,木质部在内; • (3)木质部与韧皮部发生的顺序不同,根的初生木质
部与初生韧皮部均为外始式,而茎的初生木质部是内始 式。
• 叶隙:为叶迹上方填充的薄壁细胞处。 • 枝迹:是茎中维管柱从内向外弯曲之点起,通
过皮层,到枝条基部止的一段分枝维管束。 • 枝隙:为枝迹上方填充的薄壁细胞处。
第5节 营养器官的变态
• 有些植物的营养器官,适应不同的环境行 使特殊的生理功能,其形态结构发生可遗 传的变异,这种现象叫变态。
• 根、茎、叶均可发生变态。
5.3 变态叶
• 苞片 • 鳞叶 • 叶卷须 • 叶刺 • 捕虫叶
猪笼草
5.4 同功器官与同源器官
• 同功器官:即功能相同,形态结构相似, 来源不同的变态器官。如茎刺和叶刺、茎 卷须和叶卷须等。
• 同源器官:即来源相同,功能和形态不同 的变态器官。如茎刺和茎卷须、支持根和 贮藏根等。
• 本章重点:根、茎、叶的功能、结构、发育及 其之间的关系,变态器官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