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河尖煤矿深部高地温区域局部降温技术分析与研究

合集下载

深部开采的矿井降温

深部开采的矿井降温

深部开采的矿井降温摘要:随着开采深度的加大,由于地温梯度,地质原因,大型机械的使用,矿井温度很高,甚至影响到正常的生产。

对于国内外目前正在使用的一些降温措施,进行分析比较。

他们具有各自的特点和适应性,在实际应用中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开采深度降温措施1前言1.1为什么深部开采需要降温随着浅部矿产资源的不断采竭,目前越来越多的矿山已经或即将转入深部开采,从而使得矿山的热害问题也不断增加。

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国内受高温热害影响的煤矿多达130个,随着矿井开采年限的增长,这个数字还将迅速扩大。

矿井向深部延伸、大型机械化设备的采用,开采强度的加大,采场向深部延伸的速度加快,加剧了工作面温度环境的恶化。

工人长时间处在高温热环境中,生理调节机能将发生严重障碍,出现体温升高,代谢紊乱,心跳加快,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等现象,甚至虚脱中暑,严重时可能导致昏迷或死亡。

由于高温高湿的作业环境中会使作业人员精神烦躁、疲惫乏力、精力不集中,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机率。

1.2矿井降温的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我国对矿山资源回收率要求的提高,特别是矿产资源中煤炭价格的回升,开采深度不断加深,但是由于人的热适应能力与其所处的大气环境有关,处在热带地区的人的热适应能力要大于处在寒带地区的人的热适应能力。

人不能长时间的在高温的环境下工作。

导致生产效率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在加大,而且我国金属矿山规定井下作业地点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7℃,化学和铀矿矿山规定不得超过26℃。

因此有效地降温和控温措施,对于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要意义。

2 深井降温研究现状纵观国内外矿井降温技术,改善矿井内气候条件的措施很多,但总体上可以分为非人工降温技术(采矿技术)和人工制冷降温技术(矿井空气调节)两大类。

我国矿井热害治理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但直到80年代后期才取得实质性进展,相关研究论文和著作相继问世。

目前,我国矿井空调的制冷能力和制冷设备比以往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进,但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大型矿井集中式空调系统中的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随着矿井作业的深入,矿井的温度越来越高,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影响矿井作业的安全和产量。

因此,必须对高温矿井的温度进行冷却降温,以实现矿井作业的安全和高产量。

本文介绍了矿井热源分析和制冷降温技术应用的发展情况。

一、矿井热源分析1、矿井热源单位分析分析矿井热源,可以识别出热源分布、热量来源及其大小等信息,从而为矿井热源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技术指导。

根据矿井热源的性质,可以将矿井热源分为三类:煤矿、金属矿井和非金属矿井,每个矿井热源的单位分析结果都不同。

(1)煤矿热源单位分析煤矿热源主要来自煤层释放的热量和机械粉碎过程产生的热量,同时还有气体内热量的损失。

火山断层的热量也会影响煤矿的热源分析。

煤矿的热源分析可以采用数值模拟、热流计算等方法。

(2)金属矿井热源单位分析金属矿井的热源主要来自于矿山的热量释放,也可能有热量生成。

另外,采矿过程中产生的灰尘等污染物也会影响金属矿井的热源分析。

金属矿井热源分析可以采用流量计算、传热力学、模拟统计等方法。

(3)非金属矿井热源单位分析非金属矿井的热源主要来源于机械磨损等内部热量,也可能会有热量损失。

非金属矿井热源分析可以采用温度测量、温度场分析、模拟统计等方法。

2、矿井热源总量分析矿井热源总量分析是矿井降温的基础,考虑矿井热源的单位面积和总量,是可靠地控制矿井热源的重要方法。

矿井热源总量分析的方法有多种,比较常用的有热负荷计算、定常态热源模型和瞬态热源模型等。

二、制冷降温技术应用矿井降温技术主要有采取自然降温和制冷降温两种方式。

自然降温是在矿井安全生产的基础上,利用温度梯度、冷却空气进行降温。

制冷降温主要利用制冷设备的改造,使用制冷、新风、排风等技术,对矿井进行降温。

1、制冷系统应用制冷系统可以有效地降低矿井温度,提高矿井安全生产水平,降低耗电量。

制冷系统可以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联合抽湿系统和地暖系统等安装方式。

(1)中央空调系统中央空调系统采用蒸发式制冷,可以单独或整体安装,使矿井有均匀的温度分布。

219434261_矿山深部开采地温测定及高温热环境分析

219434261_矿山深部开采地温测定及高温热环境分析

矿业工程黄 金GOLD2023年第6期/第44卷矿山深部开采地温测定及高温热环境分析收稿日期:2022-12-04;修回日期:2023-01-28作者简介:魏 诚(1983—),男,高级工程师,硕士,从事矿井通风安全、安全管理工作;E mail:18034562488@163.com魏 诚1,2(1.河北中金黄金有限公司;2.中国黄金集团河北有限公司)摘要:以矿山初显的高温热害问题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矿井深部开采区域原始岩温与热环境现场测试与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矿山中深部开采-580m区域岩层、-650m和-730m地层原始岩温分别为31℃、32.5℃和34.7℃,地层平均地温梯度2.45℃/100m。

采掘工作面主要热源为围岩散热和机电设备散热,分别占46%和24%;提出了以总巷道长度绝对散热量指标和单位巷道长度相对散热量指标衡量井下热源分布与热害程度新思路。

研究结果可以为类似矿井高温热害评估及后续降温工程措施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深部开采;高温热害;原始岩温;采掘工作面;地温测定;焓差 中图分类号:TD727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001-1277(2023)06-0030-05doi:10.11792/hj20230607引 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对能源资源的需求始终处于高位状态。

这一持续高位需求必然伴随矿产资源开采强度的增加与浅部资源的日益枯竭。

因此,开发深部矿产资源已成为中国能源资源领域的必然选择。

例如,在金属矿山开采领域,2000年前中国只有2座矿井的开采深度超过了1000m,经过近20年的开采,2018年底中国千米采深金属矿山已达16座[1]。

最新数据表明,该数据可能已经达到了32座,全球范围内采深超千米的金属矿山更是超过了百座[2]。

除有色金属外,在煤炭行业中国千米采深煤矿2012年达到了39座[3],2013年为47座[4],2017年达50座[5]。

煤矿深部开采综采工作面高温问题的解决方案探讨

煤矿深部开采综采工作面高温问题的解决方案探讨

作 煤矿深部开采综采工作面高温问题的解决方案探讨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煤矿陈龙生[摘 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矿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大,地温也随之升高,热害日益增大,严重影响井下职工的健康和采掘工效。

煤矿深井降温技术正成为国内外煤矿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治理热害应首先探明热源,然后根据热害类型及程度进行综合治理。

本 文分析矿井高温的热源组成,分类讨论解决矿井高温的可行性方案。

[关键词]煤矿 深部开采 矿井高温 解决方案 降温技术1. 目前煤矿深井开采的高温现状目前,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煤矿的开采深度不断增大。

我国煤矿 1980 年平均开采深度为 288m ,到 1995 年已达 428m ,目前的开采深度 平均每年以 20~30m 的速度增加,如今正向千米深井的趋势发展,如淮 南矿业集团顾桥矿井深 800m ,谢一矿井深达 1100m 。

煤矿的开采深度越大,地温也越高。

我国《煤矿安全规程》(2005 年 版)规定,生产矿井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26℃,机电设备硐室 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30℃。

但据调查,目前很多煤矿井下温度严重超 标,有的矿井工作面温度甚至超过 40℃,淮南矿业集团顾桥矿的 -650m 水平采掘工作面最高温度达 35℃,-800m 水平采掘工作面最高温度达 38℃,热害严重危害人员的身心健康,制约煤矿的安全生产。

所以,深井 开采条件下,解决矿井高温已成为煤矿开采的一项重大技术难题,亟待 解决。

2. 煤矿井下热源组成 2.1 井巷围岩热 矿井温度的主要热源是围岩散热,约占矿井热源的 70%以上。

井巷围岩的温度随井巷的深度增加而增加,据估测,地球中心温度能达到 6000-7000℃。

通过计算公式可以估算出一定深度的围岩温度 t r :t r = t r 0+G r ×(Z - Z 0)/100 式中 t r 0、t r ─恒温带温度和岩层原始温度,℃; G r ─地温梯度,℃/100m ; Z 0、Z ─恒温带深度和岩层温度测算处的深度,m 。

井下局部降温技术在三河尖煤矿的应用

井下局部降温技术在三河尖煤矿的应用
祝晓鸣. 夫龙 吕
( 州 矿务 集 团有 限公 司 三 河 尖 煤 矿 , 江 苏 沛 县 徐 2 l1 2 6 3)
摘 要 : 随着矿 井 开采 深度 的增 加 , 高温 热害 问题 越来 越 突 出。介 绍 了三河尖 煤矿 7 2 l 作 20 工
面 热害 的基 本 概况 及其 主要危 害 。该 矿通 过 实施 局 部制 冷 系统 前后 温度 变 化 的分 析 , 采取 了 有针 对性 的 防治措 施 , 立井下 适 宜 的作 业 环境 , 护现场 作 业人 员 的身体健 康 。 建 保 关键词: 矿; 煤 高温 热 害 ; 冷 系统 ; 部 降温技 术 制 局 中图分 类号 : D T7 文献 标识 码 : B 2 2 制 冷机 组 的结构 布置 .
却 器将 空气 温 度 降 至 1 8~2 ℃ . 冷却 器 出风 口甩 0 在 出三通 .一趟 风筒 接 至轨道 巷 .一 趟风筒 接至 运输
过 了《 矿安 全规 程 》 O 煤 12条 的规定 。现场 施 工 人员 出现头 痛 、 头晕 、 鸣 、 心 、 耳 恶 呕吐 、 中暑 现象 。
的“ 汽压 缩 ” 制 冷循 环 . 用 工 质 相变 产 生 的潜 蒸 式 利 热, 通过 压缩 、 冷凝 、 流 、 节 蒸发 4个 过程 的封 闭循 环
3 机械 制 冷 机 组 的 使 用 效 果
从 制 冷机使 用前 后测 温情 况 可 以看 出 .2 O 轨 72l
道 巷迎 头 温度 下 降 0 8 . ℃.相 对湿 度 降低 3 6 : . % 掘 进 头 开 窝 口温 度 降 低 l _ , 对 湿 度 下 降 48 : 相 %
巷 , 冷 风 通 过 风 筒 ( 道 巷 风 筒 长 度 9 Om, 输 把 轨 5 运 巷风 筒 长度 9 Om)送 到掘 进 巷 道 中 .降低 空气 温 0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随着矿业的发展,矿井的深入开采程度也在不断加深,使得矿井热源的温度逐渐升高,有时甚至超过100℃,这对矿山的深部采掘技术和安全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何降低矿山仓中的温度,不仅能保证采矿工作者安全,还可以有效提高矿井的开采效率,这是当前采矿技术领域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针对矿井高温热源的分析,首先要从外部热源分析开始,仔细观察周围的热源,以确定矿井的外部热源。

其次,需要考虑的是矿山内部的热量放射,可以通过测定矿山不同层次的温度变化,对矿山内部的热量放射作出分析,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热源降温措施。

矿井中温度太高会带来很多问题,因此,采取有效的制冷降温技术是解决矿井高温热源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制冷降温技术可以分为常规冷却技术和新型冷却技术两大类。

常规冷却技术主要有风冷、液冷和热泵冷却技术。

风冷方法的原理是将外部温度较低的空气引入矿山并进行冷却;液冷是将冷却液通过管道引入矿山内部,使其与空气进行接触和热交换;而热泵冷却技术是将外部热量转化为冷量,再引入矿山内部。

新型冷却技术主要有太阳能制冷、地表波制冷和微波制冷等,太阳能制冷的主要原理是借助太阳能,将空气排入空调内并进行冷却;地表波制冷技术是利用地表波辐射的能量进行制冷;微波制冷技术是利用微波的电磁能量进行制冷。

综上所述,在矿山采矿技术过程中,高温热源分析和制冷降温技术应用是起着重要作用的,可以有效地降低矿山仓内温度,减少采矿过程中安全隐患,提高采矿效率。

因此,有必要就高温热源分析和制冷降温技术应用作出深入研究,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以改善矿井的安全环境,保证采矿工作者的安全。

研究高温矿井热源分析和制冷降温技术的应用,不仅需要从外部热源分析和矿山内部热量放射等方面探索研究,还需要深入研究制冷降温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将其纳入实际的采矿技术之中,以改善矿山内部的温度状况,保证采矿工人的安全。

此外,还要加强对先进温度测量技术及相关仪器的研究开发,促进新技术的应用,提高矿山的采矿安全。

三河尖煤矿井下HEMS制冷系统的优化

三河尖煤矿井下HEMS制冷系统的优化
同类揭 煤 3 0 r n 巷道 施工 需 要 1 个月 , 注浆 后 上 山揭
煤1 5 d 即完成 。
( 1 ) 注浆 完 毕 且验 证 合 格后 进 行 掘进 , 施 工 至
注浆段 , 浆液均填满钻孑 L , 周围裂隙渗入完全 , 放人
的 长 注 浆 管 起 到 了超 前 锚 杆 的 作 用 , 顶 板 完 整 度
李 强 , 李国兵
( 1 . 徐 州矿 务集 团 有限公 司 三河 尖煤 矿 , 徐 州 沛县 2 2 1 6 1 3 ; 2 . 徐 州矿 务集 团有 限公 司 旗 山煤 矿 , 江苏 徐州 2 2 1 1 3 2 )

要: 为解决 三河尖煤 矿 H E MS降温系统冷 却水 源供给 不足 , 系统散 热差 , 制 冷 系统 无法正 常
该站将制冷系统上循环使用后的水经过喷淋管 喷淋降温冷却后进入西二储水站 , 供下一循环使用 ,
其 热量 通过 回风巷 带走 , 由风井 至地 表 。
3 6 %, 两 帮移 近 量减 少 了 2 8 %。 目前 该 巷 道 已施 工
4 实 施效 果
通 过 注浆 加 固使 巷 道 内及 轮廓 以外 的 空洞 、 裂 隙得 到 充填 , 离层 的矸 石体得 到 固结 , 形 成一个 注 浆
7 2 2 0 1 工作 面 供应 冷 量 , 工作 面 C点 ( 工 作 面 回风 下
角) 温度降至 2 8 . 4 q C , 达到了《 煤矿安全规程》 的要 求, 保护 了职 工 的身心健 康 。但 在南 翼 7 2 2 0 3 和 7 2 3 0 2 工作 面 相继 开 采 的情 况 下 , 制冷 范 围增 大 , 要
负 责 储存 喷淋 后 的水 , 再将 水 通 过 两 台循 环 泵 输送 至 H E MS 一 1 硐室 供机 组使 用 。

深部高温采场隔热层降温新方法

深部高温采场隔热层降温新方法

深部高温采场隔热层降温新方法朱成坦【摘要】矿井深部开采面临严重的高地温问题,使用现有的方法和技术手段尚不能有效地解决。

通过分析采空区垮落矸石的热量传递过程,认为采空区矸石的散热是造成采场风流温度升高的主要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将新型无机隔热材料喷射到采空区矸石表面,形成减缓矸石热量传向工作面风流的隔热层,从而降低工作面风流温度的降温新方法。

通过理论分析及计算隔热层隔热效果,表明建立采空区隔热层可以有效降低工作面风流温度。

%Deep mining in coal mines will face serious problems of high ground temperature and current methods and technology means can’ t effectively solve them .By analyzing heat transfer process of collapse gangue in goaf ,it is thought that heat dissipation of gangue in goaf is the main reason for higher airflow temperature in stop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new cooling method of spraying new types of inorganic heat insulation material in the surface of gangue in goaf to reduce airflow temperature in work face .By theoretically analyzing and calcu‐la ting heat insulation efficiency of heat insulation layer ,the author thinks that establishing heat insulation layer in goaf can effectively reduce airflow temperature of working face .【期刊名称】《江西煤炭科技》【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121-123)【关键词】高温采场;降温;隔热层;隔热材料【作者】朱成坦【作者单位】贵州盘江精煤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盘县5535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27+.2近年来,我国煤矿开采深度以8~12m/a的速度不断延深,有的开采深度已超过1000m,随之带来的是愈发严重的矿井热害问题〔1〕。

三河尖煤矿高温高湿环境的治理技术

三河尖煤矿高温高湿环境的治理技术
3 1 通风 系统优化 .
根据空气与水直接接触时的状态变化过程分 析, 由于水温超过了空气中的湿球温度, 空气出现增 温增湿过程: 一是热水向空气中放热, 二是水不断向 空气中蒸发.空气中热焙增量可按下式计算:
△i 二△d· +△t od· +At q r - 味 - 式中 △£ 空气中焙的 — 增量, /g干空气) k k( J ;
通过通风系统优化, 使得西二排水迎头的空气 温度从 3℃下降到 3` 通过新风机投人运行, 9 4 C; 矿 井总风量有所增加, 加大了施工地点的风量, 配合
32 1 导水系统的建立 ..
喷雾洒水, 局部制冷, 隔绝热源等综合治理技术,
212 10 运输巷和轨道巷空气温度均保持在 3 一 0
万方数据

2 3 洒水降温 .
2 矿井降温降湿技术 改善矿井内气候条件的措施很多, 但归纳起来 有2 个方面: 一是采用非人工制冷措施 , 二是采取人 工制冷降温.针对三河尖矿突水和排水的现场实际 情况, 在没有机械制冷的条件下, 采取了综合治理技 术. 2 1 通风降温 . 通风降温简单易行, 既经济, 效果又佳.通过加 大风量, 提高风速, 使风流带走的热量随之增加.理 论研究和生产实践都表明, 加大风量对于降低风温, 改善气候条件, 效果是明显的.
门, 形成太原组轨道下山进风, 太原组运输下山回风 的通风系统.
() 5 在井底水仓处砌 2 道风门, 减少水仓处热 水与矿井空气的湿热交换, 从而减少热量的散发. 导水系统的建立, 使热水与空气的湿热交换明 显减少, 大巷空气温度显著降低, 使排水环境得到了
改善. 322 西大巷水沟的建立 .. 铁皮导水筒未进行隔热处理, 仍大量散发热量,
要求.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随着国家重视能源发展,改善环境,控制废气排放,政府要求矿山采矿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并采取技术措施节省能源和节约能源。

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降温技术的应用,在减少矿山消耗能源的同时,也有助于提高矿山安全系数。

一、热源分析现代矿井采矿企业在采矿开发过程中,常常面临温度升高的问题。

分析温度升高的原因,在采矿安全、节能降耗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矿山企业应该综合考虑采矿因素和矿山环境因素,对采矿区域的热源进行系统分析,从而设计最佳的采矿方案。

热源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采矿因素的热源分析:矿山企业要详细了解,采矿活动产生的热源分为内部热源和外部热源。

内部热源指采矿过程中涉及的钻机、破碎机、挖掘机、放矿机等设备,这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排放出一定量的热量;外部热源指矿山周围环境中的热源,包括太阳温度,人工活动及外部设备的热源等。

2、矿山环境因素的热源分析:矿山企业还要综合考虑矿山周围环境因素引起的热源,例如矿山内外空气温度,矿体自身温度,矿山岩体结构等因素。

二、制冷降温技术应用既然分析和确定了温度升高的原因,矿山企业就可以选择合适的制冷降温技术来控制温度,降低温度,降低矿山消耗能源,同时提高矿山安全系数。

1、冷却水技术:冷却水技术是一种利用水的温度低于矿井空气温度的特性,将矿山内的热量转移出矿山,以达到降温的作用。

这种技术可以采用水泵系统,将冷却水泵入矿山,将热量从矿山里排出来,减少矿井温度,达到控制温度的目的。

2、冷却系统技术:冷却系统技术是利用热量的特性将矿山的热量转移出矿山,以达到降温的作用。

这种技术通常是利用两种不同介质的热交换,利用压缩机将冷凝器的低温冷凝器的低温冷凝气体变成高温,在热源附近扩散热量,使矿山内的温度降低。

三、结论高温矿井热源分析与制冷降温技术应用是当前采矿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技术手段,它能够有效节省能源,改善安全环境,节省成本,减缓环境污染,提高矿山采矿效率,提高采矿安全因素。

煤矿深部开采高温热害分析及防治对策

煤矿深部开采高温热害分析及防治对策

1 高温热害产 生的原 因及危害
煤 矿深 部 开采 气 温 高 主要 是 由地 温造 成 的 , 即
4 安 全 理 念 的 形 成 与 固化
安全理念形成后 , 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 , 还有许
多艰苦 的工 作要 做 , 其 目的就是 让它 能够深 入人 心 ,
制 度都 不 是 完备 的 , 而 且在 制 度 的执行 上多 多少 少 都 会有 些 偏差 。所 以 , 提高 制 度 的执 行力 是 每个 企

1 2 2



2 0 1 3 年第4 期
No . 4 2 01 3
COAL S CI ENCE & TECHNOLOGY MAGAZI NE
文章编号 : 1 o 0 8 — 3 7 3 1 ( 2 0 1 3 ) 0 4 — 0 1 2 2 — 0 2
煤 矿 冻 却 亓 东 高 温 热 害 分 祈 艮 防 滔 对 菜
高温 不 仅严 重 影 响井 下煤 矿 职 工 的身 体健 康 , 而 且
会降低生产效率 , 增大事故发生的概率 。随着煤矿 开采 深度 的延 伸 , 热 害问题 越来 越严 重 。为此 , 必
须高 度重 视 , 采 取有效 的防治措 施加 以解决 , 以保 护 井下 煤矿 职工 的身心 健康 , 促进 安全 生产 。
象 不深 的话 , 当你看 到矿 难 中那 些 伤残 的人们 , 当你 听到 遇难 家 属 的一 声声 呼 喊 , 你 的心 中肯定 有 了更
例如某 煤矿 提 出“ 安全 就是 最大 效益 ” 的安 全理 念, 出 台了一 系列安 全奖惩 政策 , 一是 将工 资收 入 的
深 切 的领悟 。作 为企业 , 应该 利用 多种手 段 , 开展形 式 多样 的安 全宣 教 活动 ( 安 全 知识 竞赛 、 安 全演讲 、 图片 展 、 警示 教 育 、 给 职工 家 属 的一 封信 、 一 对 一 帮 教、 最 优最差职工 家属座谈会 、 安 全宣誓 、 决 心 书

国内最深矿井高温岩石工作面局部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内最深矿井高温岩石工作面局部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国内最深矿井高温岩石工作面局部制冷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乔能维;刘光毅;金上星;张超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2(000)014
【摘要】局部制冷技术以投资少、上马快、机动灵活等优点,与集中制冷降温系
统形成优势互补。

利用局部制冷技术对深井高温工作面进行降温,将工作面环境温度降低到30℃以下,工作条件大大改善,不但保护了职工的身心健康,职工不在
遭受高温热害对身体的侵害;还大大的提高了职工的出勤率和生产效率,一般由降温前的40%左右可提高到降温后的85%左右,大大提高了掘进速度,缓解了采掘生产的接替矛盾。

这一技术为有效防治矿井热害,保障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总页数】2页(P229-230)
【作者】乔能维;刘光毅;金上星;张超
【作者单位】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井三处河南平顶山 467000;平煤神马
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井三处河南平顶山 467000;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井
三处河南平顶山 467000;平煤神马建工集团有限公司建井三处河南平顶山4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局部降温机在矿井高温工作面的应用 [J], 李亚民
2.高温矿井采煤工作面自燃发火防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J], 简俊常;胡金龙
3.移动式局部大气降温机在矿井高温工作面的应用 [J], 朱鹏飞
4.移动式局部大气降温机在矿井高温工作面的应用 [J], 朱鹏飞
5.局部制冷技术在煤矿高温工作面的应用 [J], 王浩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深部矿井高温巷道热交换降温技术探讨

深部矿井高温巷道热交换降温技术探讨

第52卷第3期2021年3月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 ol.52No.3Mar.2021深部矿井高温巷道热交换降温技术探讨吴星辉1,2,蔡美峰1,2,任奋华1,2,郭奇峰1,2,王培涛1,2,张杰1,2(1.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资源工程学院,北京,100083;2.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科技大学),北京,100083)摘要:金属矿山进入深部开采后会面临一系列的关键难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高温环境。

然而被动式降温技术成本较高,为了维持深部矿井高温巷道正常生产,必须为采矿深井降温找到一条经济有效的技术途径。

基于循环水热交换技术提出将深部采矿降温和岩体地热开采相结合的理论,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增强型和传统型降温系统的单孔换热过程和换热孔群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增强型降温系统的热通量比传统型降温系统热通量提高26.80%,同时在热交换作用下,高温巷道的温度降低4%,循环水系统的出水口温度相对于初始进水口温度增加35.32%;换热孔群的热通量受周围换热孔的热干扰影响,在换热孔群运行24h 后,换热孔之间热干扰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增大,圆形换热孔群中心孔受热干扰最小,而正方形换热孔群的中心孔受热干扰最大,边界孔次之,转角孔受热干扰最小。

当换热孔群孔间距小于等于2.0m 时,正方形换热孔群热通量相对损失量小于圆形换热孔群热通量相对损失量;孔间距大于2.0m 时,换热孔群热通量相对损失量几乎不受孔群形状的影响。

采用热交换技术,开发利用深部矿井高温巷道围岩中的地热资源,可以大幅度抵消被动式的降温成本。

换热孔群形状和孔间距的合理布置同样可以提高降温效率,降低热通量的相对损失量。

关键词:深部开采;热交换;循环水;热通量;巷道降温中图分类号:TD853文献标志码:A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文章编号:1672-7207(2021)03-0890-11Heat exchange cooling technology of high temperature roadwayin deep mineWU Xinghui 1,2,CAI Meifeng 1,2,REN Fenhua 1,2,GUO Qifeng 1,2,WANG Peitao 1,2,ZHANG Jie 1,2(1.School of Civil and Resource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2.Key Laboratory of High-Efficient Mine and Safety of Metal Mines(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Beijing 100083,China)DOI:10.11817/j.issn.1672-7207.2021.03.021收稿日期:2020−05−07;修回日期:2020−07−20基金项目(Foundation item):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E0101100);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FRF-TP-18-015A3)(Project(2018YFE0101100)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Project(FRF-TP-18-015A3)supported by the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通信作者:郭奇峰,副教授,从事深部金属矿山开采研究;E-mail :******************.cn引用格式:吴星辉,蔡美峰,任奋华,等.深部矿井高温巷道热交换降温技术探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52(3):890−900.Citation:WU Xinghui,CAI Meifeng,REN Fenhua,et al.Heat exchange cooling technology of high temperature roadway in deep mine [J].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21,52(3):890−900.第3期吴星辉,等:深部矿井高温巷道热交换降温技术探讨Abstract:In the process of deep mining of metal mines,a series of key problems were encountered,the most prominent of which was the high temperature environment.However,the cost of passive cooling technology was high.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normal production of high temperature roadway in deep mine,it was necessary to find an economic and effective technical method for the cooling of deep mine.Based on the exchange technology of circulating water and heat,the theory of combining deep mining cooling with rock mass geothermal exploitation was put forward,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was used to simulate the single hole heat exchange process and heat exchange hole group effect of enhanced and traditional cooling system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heat flux of the enhanced cooling system is26.80%higher than that of the traditional cooling system,the temperature of the high temperature tunnel reduces by4%under the effect of heat exchange,and the outlet temperature of the circulating water system increases by35.32%compared with the initial inlet temperature.The heat flux of the heat exchange holes is affected by the heat interference of the surrounding heat exchange holes.After24h of operation,the heat interference effect between heat exchange holes increases with time,and the center hole of circular heat exchange holes has the least heat interference.The center hole of square heat exchange hole group has the largest thermal interference,the boundary hole takes the second place,and the corner hole has the smallest thermal interference.Whe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holes is less than or equal to2.0m,the heat flux loss rate of square holes is less than that of circular holes.When the hole spacing is larger than2.0m,the heat flux loss rate of the heat exchange holes is almost not affect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g heat exchange technology to develop and utilize the geothermal resources in the surrounding rock of high temperature roadway in deep mine can greatly offset the passive cooling cost.By arranging the shape and spacing of heat exchange holes reasonably,the cooling efficiency can also be improved,and the heat flux loss rate will also decrease at the same time.Key words:deep mining;heat exchange;circulating water;heat flux;roadway cooling当今世界,能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制约人类发展的重要因素。

矿井热源分析及降温技术研究和发展

矿井热源分析及降温技术研究和发展

矿井热源分析及降温技术研究和发展柴会来;王建学;王景刚;鲍玲玲【摘要】矿井热源分析及降温技术对深井开采有重要意义.从矿井巷道内岩体放热、矿石氧化放热、机电设备放热、井下热水放热及局部热源放热5方面分析煤矿热害来源.将矿井降温技术分为传统降温技术和现代降温技术2大类型,评述各降温技术原理、特点及应用现状.机械制冰降温仍然存在运冰和融冰技术难题.机械制冷水降温技术应用成熟,已经成为现行矿井降温的主要手段;瓦斯发电制冷降温技术有机地结合了煤矿瓦斯排放和治理井下热害问题,实现了能源的合理利用;分离式热管降温技术适应大型化换热设备,冷、热流体完全分隔开,且系统循环不需要外加动力.另外,提出了现行矿井降温技术的一些改进方法及研究趋势.【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151-154)【关键词】矿井热害;高温热源;降温技术;瓦斯发电;分离式热管;发展趋势【作者】柴会来;王建学;王景刚;鲍玲玲【作者单位】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河北邯郸056038;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技术有限开发公司,北京100083;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河北邯郸056038;北京矿大节能科技技术有限开发公司,北京100083;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河北工程大学城市建设学院,河北邯郸056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724矿井热害就是井下空气的温度、湿度、风速达到一定状态后,出现人体散热散湿困难,感到闷热,体温升高、头晕、虚脱等中暑症状,甚至出现死亡的灾害。

伴随国民经济迅猛发展,煤炭需求与日俱增,煤矿向纵深开采趋势毋庸置疑;矿井巷道周围岩体和空气温度随矿井深度增加而不断升高,据我国煤田地温观测资料统计,地温梯度为0.02~0.04 ℃/m[1],矿井热害问题是客观存在的现象。

热害问题严重影响井下工人健康和工作效率,情况严重则可能引发矿井恶劣事故,造成巨大人身财产损失。

三河尖煤矿热力参数测定及热湿源危害分析宋晓燕

三河尖煤矿热力参数测定及热湿源危害分析宋晓燕

第8卷第12期2012年12月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Vol.8No.12Dec.2012文章编号:1673-193X(2012)-12-0174-05三河尖煤矿热力参数测定及热湿源危害分析宋晓燕1,谢中朋2,3(1.华北科技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1601)(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26)(3.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北京100083)摘要:确定合理的测试方法、路线,并在对三河尖煤矿热环境参数进行分级的基础上,沿主要进、回风路线对矿井温度、压力、风速、密度、含湿量、相对湿度、热焓以及湿卡他度等热环境参数进行详细测定,进而对地面流经采掘工作面过程中风流路线的变化规律进行详细分析,指出它们之间的相互变化关系。

由测算数据得出风流自地面至采掘工作面热环境参数变化规律及热湿源分布,进而确定了新暴露围岩及综采工作面围岩散热为井下最主要热源,为三河尖煤矿热湿源确定及热害治理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矿井热害;高温;湿卡他度;热参数;围岩中图分类号:X936文献标志码:AHeat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of sanhejian mine and research of heat-harm causeSONG Xiao-yan1,XIE Zhong-peng2,3(1.Safety Engineering College,North China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Beijing101601,China)(2.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stitute,Capital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Beijing100026,China)(3.Resoure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Institute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Beijing100083,China)Abstract:To determine the reasonable testing methods and routes,the mine temperature,pressure,wind speed,density,moisture content,relative humidity,enthalpy and humidity catarrh of heat environment parameters were detailed determination along the main fresh air and air return route,on the basis of the Sanhejian mine heat envi-ronment parameters graded.And analyzed the wind route changes law from ground to mining working face in de-tails,and gain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then obtained the law of heat environment parameters variation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heat and humidity source by the measured data.Finally identified that heat dissipation of new ex-posure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fully mechanized coal face surrounding rock were the main heat source under-ground,and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for Sanhejian mine to identify heat wet source and manage heat-harm factors.Key words:heat-harm in mine;high temperature;humidity catarrh;thermal parameters;surrounding rock收稿日期:2012-10-24作者简介:宋晓燕,讲师,研究生。

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降温浅析

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降温浅析

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降温浅析◎刘玉昌1阚春雨1杨清成2前言: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地热影响会对整体开采工作以及工作施工效果带来一系列的冲击,而针对于地热的影响以及现状进行分析能够对地面开采工作面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控,借助一系列的开采面降温技术和降温方法来帮助调控工作面的局部温度,同时统计相应的数据,帮助完善整体工作环境提供良好的作业基础,保证综采放顶煤开采的稳定性以及可持续性。

本文通过对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进行概述,同时讨论了深部综采放顶煤的开采工作过程时的热源来源情况,结合实际开采面的温度状况以及温度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降温技术供参考研究。

一、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概述1.综采放顶煤。

(1)综采放顶煤开采技术。

深部综采放顶煤属于煤炭开采过程当中的一项重要技术,主要的技术来源以及技术发源是把原本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一次性进行取出与分层开采以及分部分取出存在较大区别。

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是沿厚煤层的底部布置来实现采煤的工作面挖掘,同时在煤层的底部借助传统的方法,把顶煤从工作面取出后一起放在后刮板输送机上面,在沿袭传统的方法以及传统的技术原理,利用矿山自身的压力以及辅助的措施能够把顶煤从工作面当中分出,实现综采放。

(2)综采放顶煤开采条件选择。

而针对于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需要借助的技术以及实现的效果来源也不相同。

如果顶煤比较坚硬时,需要对综采放顶煤进行预处理,而预处理的工作和内容,首先是要对顶煤就行软化,借助于爆破或者注水软化的方式,顶煤在开采之前就进行预处理工作,有效地降低顶煤自身的坚固性,通过爆破处理或者注水软化的方式,来实现对顶煤的软化效果,而对于一些煤层自身的注水特性不是特别突出,则需要借助预爆破的方式进行软化,把两种软化方式进行相互结合和相互运用,才能够从根本上对顶煤进行合理有效的预处理,帮助在后续的开采过程中实现深部综采放顶煤开采的顺利进行,因此预处理过程必不可少,并且需要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条件和顶煤自身的特性进行综合考虑后,才能选出更合适有效地的处理方法。

高温矿井降温中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

高温矿井降温中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

高温矿井降温中制冷技术的应用分析摘要: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矿产资源及各种能源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这使得矿井的采掘深度不断增加,高温矿井的数量也随之大大增加。

而高温矿井中的热害问题也日益明显,高温不但对矿井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胁,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矿井作业的顺利进行,因而对高温矿井的降温措施进行研究和创新是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的。

本文以潘一矿为例,对其高温矿井中的制冷技术处理进行分析,进一步总结了高温矿井降温中的制冷技术关键及其运用。

关键词:高温矿井降温制冷技术应用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煤大国,而我国的煤炭绝大多数来自煤炭开采,目前,我国的煤矿开采已经开始逐步向深部发展,这就使得高温矿井的数量不断增多。

高温环境下的矿井作业,矿工的劳动生产率会大大下降,其身体健康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同时,也严重威胁着矿井下的安全生产。

因而,对高温矿井采取一定的降温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1、高温矿井热源分析综合分析高温矿井的高温成因,我们可以把其主要热源归纳为以下几类:1.1地热地热是最重要的深井通风热源,据研究,深井岩层放热占井下热量的48%。

地热是以围岩传热形式散热。

原岩放热是深井矿山的主要热源之一,当井下空气流经围岩时,两者发生热交换,从而使井下空气温度升高。

因受地热增温的影响,岩石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升高。

围岩与井巷空气热交换的主要形式是传导和对流,即借热传导自岩体深处向井巷传热,或经裂隙水借对流将热传给井巷。

在大多数情况下,围岩主要以热传导方式将热传给岩壁,并通过岩壁传给井下空气。

1.2空气压缩放热空气压缩在严格意义上并不算一个热源,但是对于较深的矿井来说,由空气自压缩所引起的风流的升温在矿井的通风和空调中所占的比例是很大的,因而,一般可以把空气自压缩归到热源中进行讨论。

1.3机电设备散热目前,我国的矿井中所采用的机械绝大部分是电力机械,这些设备在利用电能做功的同时还会产生一部分热能。

深井高温高湿工作面热害治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深井高温高湿工作面热害治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深井高温高湿工作面热害治理研究及工程应用
赵东;张海波;于航;宋爽
【期刊名称】《煤矿现代化》
【年(卷),期】2024(33)2
【摘要】平顶山矿区部分矿井开采深度已达千米,综采工作面高温高湿等热害问题日益严重。

针对平煤股份十矿33010工作面埋深超千米、地温梯度大、温度高湿度大的客观地质条件,与格力电器公司进行合作研发局部制冷降温除湿系统,研制出满足矿井需求的多机头、大冷量、超高压比、高运行范围、低出水温度要求的采煤工作面局部制冷降温除湿设备。

工程应用结果表明:格力电器公司3台制冷主机总制冷量达到2000 k W,采煤工作面温度最大降幅12℃,平均降低8.5℃;湿度最大降幅35%,平均降低25%,降温除湿效果明显,极大地改善了职工作业环境,有力促进了矿井生产效率的提升。

【总页数】5页(P59-63)
【作者】赵东;张海波;于航;宋爽
【作者单位】平顶山天安煤业股份有限公司十矿;珠海格力机电工程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D712
【相关文献】
1.深井高温矿床热害治理实践
2.深井长距离掘进工作面热害综合治理技术
3.某深井特大型高硫铜矿高温热害分析及防治
4.利用下行风技术治理深井高温热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 随 着煤矿采场的延伸,高温热害 对安 著降低 ,医学研究表 明 ,在热环境作 业的工人 工作面所 需制冷量进 行计算 ,计算范 围为工 作 全生 产 的威胁 已越 来越 大 ,治理 热 害刻 不 容缓 。 视觉——运动 反应潜伏时 间随 着环境 气温升高 面入 I至工作面 上 口,计算结果如下 : Z l 出 本文从局部高温热害采掘工作 面所需制冷功率考 而延长 ,因此 容易发生事故 ,气温在3 ~3 ℃ O 7 以工作面上 出 口温度降到3  ̄ 0C以下为准 , 关键 词 }高温热害 技术分析 制冷设计
降温工作刻不容缓。 三,井下热环境危害
从 72 1 2 0 工作面资料 看,掘进工作面的送风 按 照相 关规 定 ,三 河尖 南翼 区域 井 田大 部分 量 为5 0 / n;最热的时候 ,工作面 进 口的 0 m3 mi 为二类 热害 区。根据 《 煤矿安 全规程 第 1 2 0 温 度和湿度分 别为2 ℃和9 % ,回风流 的温 度 9 3 条规 定 :生 产矿 井 采掘 工作 面空 气 温度 不得 和湿度分 别为3 ℃和 10 7 0 %,经粗略计算得出 : 超过2  ̄ 6C,机电设备硐室 的空气温度不得超过 当将机组布 置在现 有联络 巷前的时候 ,选 用… 3  ̄;当空气温度超过时 ,必须缩短超温地点 0 台Z L - o  ̄ 冷装置时 ,机组在该工作条件下 J l 5o 1 工作人 员的工作时 间,并给 予高温保健待遇 。 的制冷量为4 O w ,制冷机组出 口处温 度能够 5k 采掘工作面的 空气温度超过3  ̄ 0C、机电设备硐 降到 1  ̄ 经过 10 米的隔热风筒输送到工作 面 7 C, 50 迎头 的时候 ,掘进迎 头风筒 的出 口温度能够达
尖区为现生产 区 ,正在开拓刘 庄区和补勘 吴庄 司生产 的移 动式大 气降温机组 。经过 经济 、技 上 升 ̄ 3  ̄ L4 J C。此温 度显然不能满足 工作 面的降 儿 一5¨ O 区。矿井现 有5 个水平 ,即- 2 m、一 3 m、一 术比较 ,夹河煤矿使用的z l 0 矿用隔爆兼 温 需 求 。 40 50 70 、-8 5 —9 0 0m 3m ̄1 8 m水 平 ,现 刘 庄 区 已延 深 本质安全型 制冷装置具 有制冷效果好 ,价 格低 当选 用 两 台 z 1 0 f 冷 装 置 时 ,机 组 儿 —5 0 ̄ 0 到一9 0 8 m水平 。目前 ,矿井主要开采山西组7 廉,运行稳定等优点。 、 在该工作 条件 下的制冷量为9 0 W ,通过 它的 0k
根据计算结果 ,7 2 1 2 0 工作面 回采应选用两 套制冷装置并联使用,才能达到降温效果。 五 、结语
随着三河尖 区一70 0 m以上 的区域 已基本开 机 型匹 配 于 采 购 相 匹 配 电 易 采 购 相 匹 易 不 采完 毕 ,今后开采地 点将集中在刘 庄区 ,主要 气设 备 配 电气 设备 设 备 简 单 、 易 于 维 备 较 复 杂 、 设 煤量全部位 于一8 0 0 m水平以下 。根据 我矿的地 维 护情 况 护 不 易维 护 温梯度较大 的特点 ,因此 高温热 害将 是我矿开
平 ,回风 水平 为一4 0 2 m、-4 0 0 m水 平 ,开 采
在该工作条件下的制冷量 为4 0 W ,通过它的 5k
风 量为6 0 5 m3 mi / n,设备的蒸发 器布 置在距 经集团公司和我矿调研用于我矿7 2 1 2 0 工作 离工作面入 口3 0 0 m的位置 ,制 出的冷风通过绝 上限为一 5 m。通 风方式 为中央分列式 ,主副 面两道 局部降温的设 备有两种 ,即本集团公 司 热 风筒送到工作 面入 口,蒸发器 出 口的风温为 30 夹河煤矿使用的Z l 50 儿 一 0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 2 . ℃, 到工 作面入 口与风简外 的热风 混合 井进风 ,南风 井回风。三河尖 井 田共分 为三个 02 送 T公 勘探区 ,即 三河尖区 、刘 庄区 、吴庄 区。三河 型制冷装置和淮南矿业集团使用的德国w A 后 ,风温上升到2 . ℃,而 工作面 出 口的温度 46
目程
河尖煤矿深部高地温区域 三
力为 14 4 P 19 0 a,工作面进 口的温度和湿 度分 别
为2  ̄  ̄ 3 ,工作面 出 1的温度和湿度分 别 9 1 % C;9 : 1 3 为3  ̄ 7 C和10 0 %,工作面出 口温度远远 高于降温
局部降温技术分析与研究
位玉红 徐州矿务集团有限公 司 三河尖煤矿
30 元 0万
60 元 0万
综 上所 述 ,类 似于 三河 尖矿 井 下特 别是
南翼区域 原始 岩温超过4 ℃的煤矿 ,国内外 尚 5 不 多见 ,现场 实测温度均超 过煤矿保安规定 ,
2 2 0 掘进工作面制冷方案设计 、7 2 1
风机配8 0 m直径风筒情 况下,迎头温度仍将 0r a 达3 ℃以上 ,将来该 区正式 回采生 产 ,工作面 5 的空 气温 度也将超过规 定 ,对作业 人员的人身 安全威胁越 来越 大, 因此 三河尖矿 高温热害区域
虑 ,经过 经 济技 术 分析 ,确 定 采 、掘期 间投 入 制
冷机组 的数量 。
标 准 。因此 :为改善采掘 工作 面工人的劳动环 境 ,对井下采掘 工作面进行降温是 必要 的 ,而 局 部降温是一种投 资小,见效快 ,且效 果明显
的降温方式。 根据7 2 1 2 0 工作面资料和有关规定对7 2 1 2 0
: 0C. N3  ̄
人在 井 下高 温环 境 中工 作 , 由于 产热 、
室的空气温度超 过3 V时 ,必须停 止作业 。新 4
建 、改扩建矿井 设计时 ,必须进 行矿井凤温预
受热量大 ,人体保持热平衡 比较困难 ,一 旦人
体通过辐射 、对流 、传导和 蒸发散热的 方式 不 能及时地将体 内多余的热量 散发出去 ,多余的
以上的工作面 ,事故率较 3  ̄ 0 C以下增加 15 ~ 工作地点降 温前风 温按3  ̄ . 7 C计算 ,采煤 工作面 2.倍 。井 下空气温度超过标 准1 3 ℃,工人劳动 风 量 1 0 m3 mi , 工 作 面需 冷 量为 1 1k , 10 / n 2 5W 生产率便降低6 %。当等效温度在2 ℃至3  ̄ 考虑冷损失则为 10k ~8 7 0 C 30 W。经计算可知 :当工作 之间 ,人的 工作能力就将 显著 下降 。当等效 温 面进 口混合 后风流温度降到 1 . ℃时 ,可将 工 74 度由2 ℃增高 到3 ℃时 ,生产 效率明显下 降 ; 作面出 口温 度降 ̄3 7 O oc以下 ,相 应的所需蒸发 o 当等效温度为3 . ℃时 ,生产 率下降到等效温 器的产冷量为14 k 45 0 0 W。
测计算 ,超温地 点必须有制冷降温 设计 ,配齐 3 、回采工作面制冷方案设计 降温设施 。因此 ,三河尖矿南 翼采 区采取降温 从7 2 1 2 2 0 3 作面资料 看,围岩的散热对于工 措施迫在眉睫。 热量就在体 内蓄存起来 。当体内蓄热超过 人体 作面 的环境温 度有 明显的影 响,另外 ,工作地 所能耐受的限 度时 ,体温就 会升高 。随 着体 温 点机 电设备散热量 也很大 。采煤 工作面通风 系 偿耆舞介# | 囊 的升 高 会伴随 着 产生 头 痛 、头 晕 、耳 鸣 、恶 统为 下行 通风 ;开始 回采后 ,回采 工作面的送 位玉红 ( 7. 1 1 9 ),江苏沛县人 , 掘进首席工程 心、呕吐以致 晕厥等 。当体温超 过3 ℃时 ,对 9 风量为1 Om3 mi;最热的时候 ,平均大气压 师,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现在徐州矿务集团 lO / n 生 命就 有危险 。人在热环境 中劳动生产率将 显 三河尖煤矿安监科工作。

9 层,分东 、西两翼进行开采 ,东翼有四个采 煤 区,西翼有二个采区。矿井现 有2 个综 放工作面
附设 备 比较表
ZL — 0 N冷装置 J 1 50 移动式降温机组
风量为 10 m3 mi 10 / n,设备的蒸发器布置在距 离工作面入 口3 0 0 m的位置 ,制出的冷风 通过绝
当 选 用 一 台 ZJ —5 o 冷 装 置 时 ,机 组 I1 o  ̄1


概述
三河尖煤矿设计生产能力为 10 2 万吨/ , 年 7C时 5 l 7 年开 始建井 ,1 8 年8 99 9 8 月建成投 产 ,1 9 度为 2  ̄ 的2 %。 91 四、经济技术分析 年达 产 。采 用立 井 单水 平 开拓 ,主副 井位 于 1 、设备比较 三河尖 区第5 探线 附近 ,主水平 为~ 0 m水 勘 70
采南翼等一 0 水平 以下 区域 的主要问题之一 。 80 根据 对 三河 尖矿 南 翼采 区现 在 的 风温 测 定 , 三 河尖 矿深 部一 8 m水 平边 界处 原 岩温 度为 90
4 . ℃,夏 季7 2 1 85 2 0 轨道 巷在 使用2 3 k { 0 w对旋
设 备费 用
和1 个综采工作面,年实际生产能力2 0 1万吨/ 年
左右。
使 用范 围
二 、问题提出
局温矿 井 制冷功率 12W k 3 制冷 效 果 工 作面 降温 3

高 温矿 井
5C 。
10l OW 2 ( 工 作 面 降 温
65 ℃
热风筒送 到工作面入 口,蒸发器出 口的风温为 1  ̄ 送到工作面 入 口 9 C, 的风量 由于全部为冷风, 考虑到冷 损失 ,风温上升 ̄ 2  ̄ ] C,而工作面 出 10 口的温度上升到约3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