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活性假性增高的原因分析
发表时间:2016-04-15T14:25:50.793Z 来源:《航空军医》2015年18期作者:张凤华
[导读] 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通过对CK-MB异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升高的原因及实验对策。
江苏射阳县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300
【摘要】的:通过对CK-MB异常升高的病例进行分析,探讨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升高的原因及实验对策。
方法:对本院2014年1月~12月临床上遇到的48例CK-MB异常升高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升高的原因。
结果:48例非心肌梗死的病例中,出现CK-MB/CK﹥30%的有24例,出现CK-MB大于CK即比例倒置的有24例。
结论:CK-MB异常升高出现最多的是在肿瘤患者当中,其次是儿科患者,提示在一些恶性肿瘤,婴幼儿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异常干扰成分。
【关键词】肌酸激酶;活性假性增高;原因分析及临床意义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bnormal elevation of CK-MB cases,investigate immunosuppressive activity of CK-MB assay falsely elevated causes and countermeasures experiment.Methods:The hospital in January 2014 ~ 48 cases of abnormal elevation of CK-MB in patients experiencing clinically December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o explore falsely elevated CK-MB activity detected by reason immunosuppression.Results:48 cases of non-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the emergence of CK-MB / CK> 30% of the 24 cases,the emergence of CK-MB is greater than the proportion of inversion of CK namely 24 cases.Conclusion:CK-MB is the most frequent abnormal increase in cancer among patients,followed by pediatric patients,suggesting that in some malignant tumors,may interfere with abnormal body composition of infant patients.
[Key words]creatine kinase;false increase activity;Cause Analysi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正常人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内,血清中CK的存在形式主要是CK-MM,只有少量的CK-MB,不超过总CK的5%,AMI时最高也不超过30%。
在AMI时CK和CK-MB往往同时升高,CK的水平会显著高于CK-MB。
但在日常的工作中我发现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有假性增高的现象,即少数临床标本CK的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而CK-MB却明显偏高甚至会出现CK-MB大于CK却无AMI的依据,与临床体征明显不符,因此给我们检验人员和临床医生造成一定的困扰,并且干扰了疾病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从理论上来说,CK-MB的活性是不可能大于总CK活性的。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CK-MB异常升高的患者48例,心电图和临床症状未显示有心肌梗死,其中13例为儿科患者,其余35例为成人患者。
1.2 仪器与试剂使用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正常进行维护和保养,性能良好;CK和CK-MB试剂均由上海科华生物有限公司提供,各项参数设置准确,试剂均在保质期内。
1.3 方法 CK为速率法,CK-MB为免疫抑制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操作,采集的血1h内分离血清,室温避光放置,避免溶血,4h内完成测定。
2 结果
48例非心肌梗死的病例中,出现CK-MB/CK﹥30%的有24例,出现CK-MB大于CK即比例倒置的有24例,不同的疾病类型和具体例数见下表。
3 讨论
肌酸激酶(CK)广泛分布于体内需要大量能量供应的组织内,如心脏、肌肉以及脑等组织的细胞浆和线粒体,是一个与细胞内能量运转、肌肉收缩、ATP再生有直接关系的重要的能量调节酶。
CK是一种二聚体,由M和B两个亚基组成,并以此分为三个最基本的同工酶:肌肉型(CK-MM)、脑型(CK-BB)、杂化型(CK-MB)。
这三种同工酶分子量相同,催化相同的化学反应,但其分子结构和组织来源不同:CK-BB主要存在于脑组织、胃肠道、子宫平滑肌中,脑组织中几乎都是CK-BB;CK-MM存在于各种肌肉组织中,骨骼肌中(除外腓肠肌)98%-99%为CK-MM;而CM-MB来源于心肌,心肌中CK-MB约占CK总量的15%-25%。
在正常人体血清中主要是CK-MM和少量CK-MB,几乎不见CK-BB[1]。
CK-MB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曾被认为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和心肌炎的金指标[2]。
在心肌坏死症状发作4-5小时达正常上限,12-24小时达高峰,72小时逐步恢复。
目前基层实验室多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CK-MB的活性,对不同病程的心肌病提供较特异性诊断。
由于CM-BB在正常人体血清中的含量极微,免疫抑制法的原理就是建立在CK-BB含量可以忽略不计的基础上,用抗CK-M单体的抗体抑制M亚基活性,CK-MM就全部失去活性,而CK-MB活性失去一半,这样测出的CK活性实际就是CK-MB的一半,所以CK-MB活性应该为测定的2倍。
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迅速、简便、省时,有较高的敏感性,但是影响因素和缺陷也很多。
从上述表中我们可以看出CK-MB异常升高出现最多的是在肿瘤患者当中,其次是儿科患者,提示在一些恶性肿瘤,婴幼儿患者体内可能存在异常干扰成分。
我科室由于实验条件有限,具体干扰成分的确认实验无法进行,现我将部分文献资料提示的干扰成分总结如下: 1.CK-BB的干扰:
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的原理是把标本中的CK-BB忽略不计掉,从这个原理我们不难分析如果血清中存在多量CK-BB(如脑损
伤,脑组织中有大量的CK-BB释放入血),其CK-BB中的B亚基活性同CK-MB中的B亚基一起检测后乘以2,会导致测定的CK-MB活性大于
CK活性[3]。
有研究发现CK-BB是CK中唯一随年龄变化的CK亚型,且在一周岁以内的婴幼儿中水平最高。
对于儿童来说,其B亚基在总CK 中的活性较成人高,因此采用免疫抑制法测定儿童CK-MB的绝对活性在总CK中的比例高于成人,甚至可能出现倒置现象。
2.巨CK的干扰:
巨CK是巨分子酶,比正常情况下相应的酶有着高分子团。
有文献报道在体质较差的人群、妇女及老人体内存在着巨CK1,巨CK1是一种CK同工酶与其自身抗体的复合物。
而在一些恶性肿瘤、肝硬变患者体内中可能存在巨CK2,巨CK2是线粒体CK相互聚集合成的大分子寡聚体复合物。
由于巨CK1和巨CK2中M亚基的活性均不受抗CK-M单体的抗体抑制,因此测得的CK-MB结果都会假性增高,甚至高于CK。
3.溶血的干扰:
测定CK-MB活力尽量不用溶血标本。
标本溶血可导致红细胞释放腺苷酸激醇(AK)催化ADP反应生成ATP,引起NADPH吸光度的改变,导致CK与CKMB结果假性偏高。
CK-MB的结果是CK-B乘以2,假性偏高较CK更明显,同时CK-MB参考范围较小,可能出现CK-MB大于CK,CK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而CK-MB结果却明显偏高。
4.其他
部分O型或B型血肿瘤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混乱,肿瘤刺激产生的免疫球蛋白会作为底物或辅酶参与免疫抑制法CK-MB试剂反应,从而也会引起CK-MB检测值大于CK[4]。
用免疫抑制法检测血清CK-MB活性,观察其活力单位及与CK的比值关系作为诊断AMI的相对特异性指标、预测冠状动脉再通的治疗效果和观察病情变化等,已被临床广泛应用。
CK-MB作为心肌梗死标志物有很多优点,能快速、有效、经济、准确地诊断AMI。
由于CK-MB 具有上述优点,所以对CK-MB测定方法的研究更是不断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离子交换色谱和电泳法,到后来的免疫抑制法,至新一代的方法用单克隆抗体测量CK-MB的质量[5]。
由于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具有迅速、简便的特点,可上全自动生化仪操作而被广大医院采用。
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使用该法测定的CK-MB的结果是正确的,但该法易受CK-BB及巨CK成分的干扰而影响测定结果,使CK-MB假性增高,易误导临床诊断,有条件的实验室应做进一步的确诊检查试验。
进一步的鉴定方法有:
①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
将可疑血清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合荧光染色扫描分析,正常CK电泳图谱主要是两条区带,从阳极到阴极分别是CK-MB、CK-MM,CK-BB位于阳极侧近白蛋白区域,巨CK1位于CK-MM与CK-MB之间,巨CK2位于CK-MM的阴极侧。
②热失活法。
将可疑血清置于45℃20min测定CK活性,发现CK-BB和CK-MB几乎完全失活,而CK不受影响。
③免疫学结合电泳法。
将可疑血清先与抗人IgG或IgA的抗血清进行混合,置4℃过夜,离心取上清液进行CK同工酶电泳,观察与Ig反应前后电泳区带的变化。
巨CK2无任何变化,但巨CK1则不同。
只要与相应的抗IgG或IgA抗血清发生反应后,原有的异常带减弱或消失,则提示有巨CK1的存在,其形成与该免疫球蛋白有关。
④免疫学测定。
用FEIA或CLIA等技术直接测定CK-MB质量,观察有无非CK-MB存在。
目前建议在AMI的诊断中用肌钙蛋白如cTnI/cTnT,如用CK-MB则建议测定CK-MB质量,而不要用免疫抑制法进行测定。
因此,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若发现用免疫抑制法检测CK-MB活性假性增高时,切不可盲目的发出报告,不能认为结果无意义而私自将结果改为CK高于CK-MB,我们应慎重考虑并如实报告临床,及时与临床医师取得联系,有条件的话检测CK-MB的质量或电泳分析CK同工酶的不同组分含量,也可计算CK-MB/CK比值,CK-MB/ CK比值不在5%-30%范围以内,则可能是AMI以外的原因引起的偏高。
如小于5%,多考虑骨骼肌损伤;如大于30%则要警惕有无CK-BB或巨CK的存在,因此我们要综合分析,尽所能地为临床医生提供正确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
[1]徐国宾,黄燕,王蕴峰。
CK及同工酶CK-MB测定的方法学进展和临床应用[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2008,31(12):1418-1421.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3]免疫抑制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活性高于肌酸激酶的临床价值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4):1687-1688
[4]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假性增高8例分析[J].临床荟萃,2009,24(10):901-902
[5]府伟灵徐克前.临床生物化学检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18-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