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七上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合集下载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和意义。

本课内容围绕红军长征的原因、长征的历程、长征中的重要战役和长征胜利的意义展开。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红军长征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只知道长征是一个艰苦的过程,而对于长征的原因、历程和意义等方面的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和理解红军长征,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历程、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原因、历程、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

2.教学难点: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苦斗争和巨大牺牲。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视频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红军长征的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长征》主题曲,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红军长征的原因、历程、重要战役和胜利意义,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3.合作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红军长征过程中经历的艰苦斗争和巨大牺牲,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军长征的历史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如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让学生了解红军的英勇斗争精神。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封面)
鲁教版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一、复习回顾:
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挽救中国革命,开展了哪些重大活动?
(学生记忆回顾后,教师提问检查复习效果)
导入新课:同学们齐读导言中毛泽东的《长征》一诗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诗中概括了长征的艰难险阻,赞扬了红军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那么在这过程中到底有哪些艰难险阻哪?体现了哪些革命主义精神?下面我们就来学习了解长征的过程。

二、教学目标:(一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1.让学生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遵义会议的地位、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示自我的能力。

3.师生通过讨论长征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
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
祖国的情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七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部编本(3)鲁教版

七年级历史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新部编本(3)鲁教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红军不怕远征难(3)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过程、方法与能力(1)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2)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

(3)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2.教学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三、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作为红军战士的学生搜集长征故事,并准备上课讲述。

作为摄影师的学生课下搜集长征图片,做成幻灯片准备上课演示。

作为地理学家的学生课下把长征经过预习好,准备上课讲述。

2.教师准备:阅读教材,钻研教学参考书,结合学科专业刊物以及有关的最新研究信息和成果,完成科学、系统、操作性强的教学设计。

多角度收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红军不怕远征难》。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学生一起朗诵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课件出示《七律长征》。

师:毛泽东同志以磅礴的气势为我们描写了中国历史上的这次壮举。

作为新中国的儿女,我们都应该了解二万五千里长征,因为这是一部倾注了红军战士对祖国对人民无限热爱的历史,没有这段历史,就没有新中国的今天。

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5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学习新课:1.出示多媒体课件如下,给学生分组。

学生看书,准备自己的问题。

2.长征的原因:师:先由历史学家起来说一下红军长征的原因?生: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

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红军不怕远征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红军不怕远征难》是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讲述了红军长征的历程和红军战士的英勇事迹。

本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篇章,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值青春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他们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红军长征的细节和背景知识掌握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尊敬英雄的情感,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红军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2.教学难点:红军长征过程中的重要战役和英雄事迹的理解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频、视频等媒体资源,创设红军长征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教学方案和问题。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红军长征的背景知识,准备参与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红军长征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激发学生对红军长征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问题。

问题如下:–红军长征的背景是什么?–红军长征的过程是怎样的?–红军长征的意义有哪些?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复习巩固四十八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复习巩固四十八

2019年精选鲁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复习巩固四十八第1题【单选题】“万里长征路不平,‘左’倾错误总横行,遵城举会端航向,确立毛公统率兵。

”该诗描绘的是( )A、红军长征B、中共七大C、遵义会议D、八七会议【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西方学者曾这样描述某一历史事件:“一切都变了,这是分水岭。

……这二十几个人在这里开会,是为了正式确定长征的领导和方向的彻底改变。

……后来很多人都说,这是整个中国革命史上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该事件( )A、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B、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总方针C、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为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和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一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十一届三中全会【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为迎接中国共产党的生日,某校学生决定编排历史情景剧《红旗飘扬》。

其中有一场景与历史史实不符,请帮忙找出来( )A、南昌起义——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井冈山会师——成立中国工农红军,巩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遵义会议——毛泽东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党章,成为指导思想D、红军长征——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经历艰难曲折,其具体表现有( )①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陈独秀等人提出“民主、科学”口号,反对北洋军阀统治②蒋介石叛变革命后,朱德、刘伯承等领导革命军发动南昌起义。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巩固辅导第十篇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巩固辅导第十篇

最新精选鲁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巩固辅导第十篇第1题【单选题】有诗云:“生死攸关转折点,‘左’倾错误受批判。

重新确立领导人,党和红军脱危险。

”此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遵义会议D、挺进中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斯大林格勒战役②百团大战③西安事变④希特勒上台⑤诺曼底登陆⑥长征结束A、④③⑥①⑤②B、②⑤①③④C、④⑥③②①⑤D、⑥④③⑤②①【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八年级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编写《红军长征》剧本,他们设计了以下几个历史场景的台词,其中有误的是( )A、长征始于1928年的井冈山会师B、巧渡金沙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C、遵义会议,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D、红一方面军同陕北红军会师吴起镇【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下列史实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八一南昌起义爆发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立C、敌后抗日根据地建立D、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在红军征战藏区的过程中,各族人民支援红军的粮食约1000万斤,牛、羊、马、猪等各类牲畜总数约20万头。

这主要说明红军长征( )A、粉碎了敌人的重重围剿B、得到了各族人民的物质支持C、保留了革命的精干队伍D、传播了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列诗词中,描写红军长征的是( )A、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B、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C、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红军在长征途中,下列哪一事件初步扭转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A、湘江之战B、通道转兵C、遵义会议D、巧渡金沙江【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遵义会议②井冈山会师③吴起镇会师④会宁会师⑤四渡赤水河A、①②③⑤④B、②①⑤③④C、①⑤②③④D、⑤②①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红军长征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 )A、遵义会议召开B、吴起镇会师C、四渡赤水D、会宁会师【答案】:【解析】:第10题【材料分析题】读图说史历史图片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每一幅图片都生动叙述了一段历史。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稿

红军不怕远征难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红军不怕远征难》,下面我将从课标,教材和教学设计上进行分析。

一、说课标新课程标规定“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公民,是时代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需要,也是青少年自身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需要”,所以本课以”长征的艰难险阻“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充分体现了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同时学生在了解长征过程的基础上,“逐步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初步理解历史问题的价值和意义,并尝试体验探究问题的过程”。

基于此,课标对《红军不怕远征难》一课提出的要求:讲述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故事,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在中国革命史上的地位。

二、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课出自鲁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材编写把《红军不怕远征难》放在此单元的最后一课,旨在强调中国共产党在经过无数次的挫折之后,独立自主的肩负起领导中国革命的重任,同时在国共十年对峙的历史进程中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

教材围绕“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主题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这一主线展开。

包括两个大板块,“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及“长征的胜利”,其中“第五次反围剿”和“飞夺泸定桥”以小字呈现,学生可自主阅读。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我重整教材,把内容分成三大板块:“长征前夜、长征经过和长征胜利”其中重点“长征经过”,以“读图学史’”红色之旅’”品读故事”三个活动环节展示。

(二)教学重难点(依据课标中识记、理解和运用能力层次的要求)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和长征的影响(三)教学方法(依据课标中鼓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比较分析法、情境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助法。

三、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确立以下目标)1、了解长征原因,说出长征路线;知道遵义会议,认识其历史地位;理解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鲁教版七上红军不怕远征难

鲁教版七上红军不怕远征难

《红军不怕远征难》学案 学习目标:1.掌握长征的原因、经过及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及历史意义。

2.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长征的原因?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长征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通过学生讲长征经过,讲红军故事,搜集、演示长征图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展示自我的能力。

3.通过讨论长征精神,引导学生学习红军百折不挠、自强不息、勇往直前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习重点:长征的开始,遵义会议,长征的经过,长征的意义,长征精神。

学习难点:遵义会议的意义,长征的历史意义。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阅读教材找出长征的原因和时间。

2.阅读教材说出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3.绘制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的路线图.仔细看书,没什么难的!4.阅读教材找出长征结束的标志事件、长征的意义。

老师让我来说!(二)合作探究:1.我的问题:。

2.我们的问题:。

3.老师的问题:①红军进行长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②想一想,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两生起来报道长征中的艰难险阻。

(三)拓展延伸 你认为长征精神是一种什么精神?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怎样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你说,我说,大家说。

(四)系统总结:当堂训练 1.蒋介石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反革命“围剿”开始于( )A.1928年B.1929年C.1930年D.1931年2.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 )A.“八七”会议B.长征的胜利结束C.第五次反“围剿”失利D.遵义会议3.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事件是( )A.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B.遵义会议的召开别急,别急,慢慢思考!看谁做得又快又好C.红军长征的胜利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4、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①四渡赤水②遵义会议召开③渡过乌江④强渡大渡河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5.在长征中,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的地点是()A.遵义 B.会宁C.吴起镇 D.陕甘宁革命根据地6.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C.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D.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牵制了敌军的力量7.长征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是在()A.四渡赤水河后 B.渡过金沙江后C.强渡大渡河后 D.翻过大雪山后8、对长征的错误评价是()A.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B.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C.是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关键D.挫败了国民党第五次“围剿”9、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若要实地考察工农红军的历史足迹,他们去的地方应包括()①井冈山②瑞金③遵义④南京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0、在思维链接中运用历史:请按右图上标号顺序,回答中央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下列地点发生的历史事件:A、红军长征开始时间__ 年__ 月;红军长征的原因是因为__ __ ___ _B、长征途中,党中央在1935年1月,ABBCDB召开的遵义会议,会议最主要内容是确立了__ __ 的正确领导。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教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说课教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教学设计山东省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周村区北郊中学吕惠敏【教学目标】本课的主题是红军长征,因此制定的教学目标中的知识目标主要就是围绕长征这一历史事件展开,帮助学生掌握关于长征的主要知识。

1.知识目标:学生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胜利的意义。

2.能力目标:学生找出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和遵义会议【难点】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课堂教学设计】1.课前导学:结合课文,读红军长征路线图,标明走过的省份,经过的江河,到达的重镇及发生的大事。

2.教学资源:课本、相关图片、文字等3.教学方法与手段:讲述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课堂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给学生播放《七律长征》,同时展示几张反映长征的图片,问:同学们说这几张图片的共同主题是什么?答:长征。

指出诗中提到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河、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学习新课:一、出示学习目标:1 、学生分析红军长征的原因,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的召开及其伟大的历史意义、红军胜利的意义。

2、学生找出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学生读图、填图的能力,引导学生运用地图了解红军长征经过的主要省份、江河,并能说出发生在那里的重大事件。

二、出示自学指导A、自学指导一:1、思考红军为什么要进行战略转移?2、说一说红军长征开始与结束的时间,结合课文内容与地图说出长征路线。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教案(鲁教版)一、教学目标:1、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探究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和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3、阅读长征示意图,培养读图、填图的能力。

4、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

5、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重点难点: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三、教学过程:【诵读求知】七律·长征毛泽东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上述诗词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想一想】○1、蒋介石为什么要“围剿”革命根据地,其目的是什么?○2、你来归纳一下共产党中央和中央红军“长征”的原因,及其目的。

【审图求知】1.按图上标号顺序,填出红军长征路线上的下列地名:1__________、2_________、3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

2.填出:一、二、四三个方面军会师地区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提示:从遵义会议的背景、内容等方面进行讨论。

)【读诗学史】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阅读回答:1、这首诗词反映了中国历史的哪一事件?2、后四句涉及到的主要历史实是什么?3、“三军过后尽开颜”喻意指什么?4、你是怎样理解长征精神的?(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知识检测】1、红军被迫实行长征的原因是的失败。

2、年10月,中央红军被迫离开开始长征。

3、红军取得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红军三大主力在会师。

4、长征途中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是在会议后。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复习巩固第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 红军不怕远征难复习巩固第

2019-2020学年度鲁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复习巩固第三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2016年是长征胜利结束80周年,为了弘扬长征精神,淄博某校学生编排课本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下列可入选的台词或剧情是( )甲:长征,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乙:红军巧渡金沙江,爬雪山,过草地,挥师北上。

丙:叶挺独立团攻克汀泗桥、贺胜桥,直逼武昌。

丁:长征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

A、甲、乙B、甲、丙C、乙、丁D、丙、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学校要组织开展“重温红色之旅,学习长征精神”活动,以下路线中符合中央红军长征路线的是( )A、瑞金一泸定桥一赤水河一吴起镇B、瑞金一吴起镇一赤水河一泸定桥C、瑞金一赤水河一吴起镇一泸定桥D、瑞金一赤水河一泸定桥一吴起镇【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71年,英国学者迪克·威尔逊在《1935年长征:中国共产主义生存斗争的史诗》中讲道:“长征已经在各大洲成为一种象征,人类只要有决心和毅力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一评价是基于( )A、英勇、牺牲和忍耐精神是长征的主旋律B、长征实现了中共伟大的战略大转移目标C、长征开辟了中国革命继往开来的光明道路D、长征证明了人类有能力实现所有的愿望【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长征途中,标志着红军跳出包围圈的是( )A、攻占遵义B、巧渡金沙江C、四渡赤水D、强渡大渡河【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这就是中国革命史上伟大传奇。

”“伟大的传奇”是指( )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昌起义D、红军长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A、红军三大主力会师B、红一方面军与陕北红军会师C、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扼杀革命的企图D、南方八省的红军游击队牵制了敌军的力量【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确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中共十五大【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毛泽东在《长征》中写道:“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红军不怕远征难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红军长征的路线、遵义会议及其伟大意义。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红军战胜艰难困苦、勇往直前的革命英雄主义,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热爱祖国的感情,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重点和难点]
重点:中央红军的长征、遵义会议。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 长征、遵义会议照片等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2)导入新课: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带领学生朗读毛泽东的诗《七律长征》,指出毛泽东在诗中提到的五岭、乌蒙、金沙、大渡桥、岷山等地,只是红军长征经过的万水千山的一部分,设问“红军长征经过了哪些地方?为什么能取得长征的胜利?”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情境,激发兴趣,启动思维。

由此导入新课。

3)讲授新课:
一、长征
1.提出红军为什么要离开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问题,教师可以联系前一课学习的红军粉碎国民党军队四次“围剿” 的内容,指出胜利的原因;而由于博古、李德的错误指挥,导致第五次反“围剿” 失败,不得不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应特别指出是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长征的。

2.要用好课本和地图册上的红军长征示意图,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制作多媒体课件。

通过使用图,多媒体课件可以设计动态的长征路线,让学生自己去“重返长征路”,找到中央红军经过的省份,越过的山脉、江河,真正体会红军经历万水千山,行程二万五千里,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长征。

3.红军长征原因是由于王明“左倾”错误主张,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4.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于1935年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长征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会宁会师5.红军在长征途中打乱敌人围剿计划的事件是四渡赤水,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渡过金沙江,中央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在项英、陈毅领导下坚持游击斗争
二、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1935年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会议,集中全力解决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

在会议上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意义: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三、小结:利用板书设计进行小结,并联系在分析重大历史事件的意义时,要教会学生分析的方法,如比较、联系等。

要注意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用发展的眼光去观察、审视历史。

四、练习:思考题:想一想,依据中央红军长征路线,说出红军渡过哪几条江、河,在这些江河上发生过什么事?
五、课后趣味练习:观看有关长征的电影或电视剧,谈谈长征的精神。

附:板书设计
一、红军长征原因是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二、1934年红军开始长征,中央红军于1935年到达陕北,同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会师;1936年红一、二,四方面军会师,长征结束,长征取得完全胜利的标志是会宁会师
三、红军在长征途中打乱敌人围剿计划的事件是四渡赤水,跳出敌人包围圈的事件是渡过金沙江,中央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在项英、陈毅领导下坚持游击斗争
四、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内容及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