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四单元思维导图讲课稿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时空定位
7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框架结构
8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思维导图
9
v1.0 可编辑可修改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时空定位
10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0 可编辑可修改
v1.0 可编辑可修改
12
正文: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1
古代中国的政治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思维导图
v1.0 可编辑可修改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2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3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思维导图
4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5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v1.0 可编辑可修改
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逢考必看!让你直冲满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逢考必看!让你直冲满分!
•很多同学都说在学习历史这门学科时,觉得比较困难,不是很好记忆。
这是因为历史是一门需要高度整合和概括,反复记忆和巩固的过程,这就需要我们有很扎实的基础。
•对于高三的同学来说,每当考试来临总是手忙脚乱,需要记忆掌握的知识太多,那么此时有一份整合好的思维导图就显得尤为重要!
为此,我为大家整理了【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包含必修一的全部内容,想要取得好成绩,学会方法很重要,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1.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历史必修一每课思维导图

页脚内容7
框架结构
页眉内容
页脚内容8
思维导图
页眉内容
页脚内容9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页眉内容
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页脚内容10
思维导图
页眉内容
页脚内容11
页眉内容
页脚内容12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页眉内容
古代中的政治
页脚内容1
思维导图
页眉内容
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和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制度
时空定
位
页脚内容2
页眉内容
框架结构
页脚内容3
页眉内容
思维导图
页脚内容4
时空定位 框架结构
页眉内容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页脚内容5
思维导图
页眉内容
页脚内容6
时空定位
页眉内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1919年5月9日,北洋陆军第三师师长吴佩孚在衡阳越级通电大总统徐世昌:“彼莘莘学子,激于爱国热忱而奔走呼号,前赴后继,以草击钟,以卵击石……其心可悯,其志可嘉,其情更可有原!”该材料说明( )
A.北洋军阀支持五四运动
B.学生爱国热情影响广泛
C.学生运动导致军阀分化
D.北洋军阀内部派系林立
答案:B
2.“国共合作的北伐战争在另一种条件下继承了辛亥革命没有做完的事业”。
材料中的“事业”是指( ) A.发展资本主义 B.反帝反封建
C.建立民主政治 D.实现国民平等
答案:B。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2课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
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
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
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
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
答案:B
2.《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
……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
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
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
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
答案:D。
教材图解·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思维导图和微试题)4.12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 Word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思维导图】]【微试题】1.1895年5月,台湾士绅提出了台湾独立的主张,并于当月25日拥原台湾巡抚唐景崧为总统,改年号为“永清”,正式宣告台湾民主国成立。
下列对这段史料最恰当的认识是( )A.是台湾士绅模仿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尝试B.是非正常情况下保卫祖国的特殊行为C.是台湾士绅脱离祖国领土的独立行为]D.是坚决拥护大清王朝统治的爱国行为答案:B2.《马关条约》第六款约定:“清、日两国所有约章,因此次失和,自属废绝。
……其两国新订约章,应以清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
”对该条款理解恰当的是日本( )A.主宰中国的局面基本形成B.迫使中国承认中日两国的平等地位C.取代中国确立东亚领导地位D.同等享有其他列强在中国的特权答案:D]]3. 1899年美国照会英、德、俄、法、意、日等国,提出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土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
上述政策( )A.导致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B.使清政府改变了对义和团的态度C.扩大了美国在中国的权益D.推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答案:C4.梁启超论李鸿章]李鸿章所以为一世俗儒所唾骂者以洋务,其所以为一世鄙夫所趋重者亦以洋务,吾之所以重李责李而为李惜者亦以洋务。
谓李鸿章不知洋务乎?中国洋务人士,吾未见有其比也。
谓李鸿章真知洋务乎?何以他国以洋务兴,而吾国以洋务衰也?吾一言以断之,则李鸿章坐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
是役(指甲午战争)也,李鸿章之失机者固多,即不失机,而亦必无可以幸胜之理。
盖十九世纪下半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何也?世运愈进于文明,则优胜劣败之公例愈确定。
实力之所在,即胜利之所在。
各国并立,生存竞争,惟利是视。
……李鸿章之手段,专以联某国制某国为主。
……于中、日之役,则欲嗾(唆使)俄、英以制日……卒之未尝一收其效,而往往因此之故,所失滋多。
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反侵略鸦片战争求民主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背景)抗日战争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战争原因经过《南京条约》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出超与入超概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内容危害影响附件a b c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经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经过:《马关条约》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内容影响经过《辛丑条约》影响背景口号内容危害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罪行胜利国民党共产党境外战场历史意义原因原因经过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内容历史地位评价失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局限性背景:中华民国的成立失败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导火线时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地位历史意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导火线经过结果意义口号性质特点影响历史条件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党纲背景开始标志北伐失败标志原因教训南昌起义土地革命长征经过意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时间地点内容意义领导人井冈山工作重心内容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建设原因遵义会议胜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内容意义时间意义争取和平民主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战略决战重庆谈判旧政协背景《双十协定》时间内容粉碎 粉碎 开始标志三大战役影响北平谈判渡江战役意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资本主义。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0课 鸦片战争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
鸦片战争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2014·江苏高考)下图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
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
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
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
答案:B
2.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 100万元下降到1 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
这一现象说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尚未开始瓦解
B.当时爆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
C.五口通商改变了中国外贸布局
D.世界市场形成后对华贸易减少
答案:C。
历史必修一人教版第四单元思维导图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反侵略鸦片战争求民主第二次鸦片战争原因甲午中日战争原因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背景)抗日战争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革命派无产阶级国共十年对峙解放战争原因经过《南京条约》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出超与入超概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内容危害影响附件a b c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经过《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影响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经过:《马关条约》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内容影响经过《辛丑条约》影响背景口号内容危害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罪行胜利国民党共产党境外战场历史意义原因原因经过文件《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内容评价内容历史地位评价失败的原因历史作用局限性背景:中华民国的成立失败经济基础思想基础组织基础军事基础导火线时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地位历史意义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第一次国共合作导火线经过结果意义口号性质特点影响历史条件中共一大时间、地点党纲背景开始标志北伐失败标志原因教训南昌起义土地革命长征经过意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时间地点内容意义领导人井冈山工作重心内容意义“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建设原因遵义会议胜利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内容意义时间意义争取和平民主阶段战略防御阶段战略反攻阶段战略决战重庆谈判旧政协背景《双十协定》时间内容粉碎 粉碎 开始标志三大战役影响北平谈判渡江战役意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资本主义。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

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高中历史必修一思维导图1. 历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历史的定义: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所留下的一切文化、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产物,以及这些产物的演变和变革过程。
历史的分类:分为政治史、文化史、经济史、科技史、社会史等。
2. 人类文化的起源和演化:人类的文明起源:人类从野蛮社会向文明社会转变,开始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发展出了各种生产工具,人类文明由此得以建立。
文化的概念:文化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具有普遍性和连续性的精神产物和物质文化。
文化的特点:文化具有多元性、特殊性、普遍性、创造性和承传性五个特点。
3. 古代文明国家的建立:古埃及文明:埃及尼罗河上游地区的文明,以建立高度中央集权机构和独立完整的国家而闻名。
古希腊文明:希腊半岛上的文明,以城邦制度为基础,发展出了以人类为中心的哲学思想。
古罗马文明:古罗马建立了强大的军事帝国,发展了饱受欢迎的哲学、文学和艺术。
4. 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城市文明:封建制度:一种以农业为基础、以农民与领主之间的关系为主要矛盾的社会体系,以等级制度为核心,深刻影响了欧洲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
城市文明:在封建制度下,欧洲城市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进步,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和经济体系。
5. 文艺复兴和欧洲的大航海时代:文艺复兴: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运动,意味着人类重新审视自己的文化和绘画、雕刻、建筑等诸多方面的发展。
欧洲的大航海时代: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等欧洲国家开始了一场探索世界、寻求财富的旅程,标志着欧洲文明进入了现代化的阶段。
6. 文化交流与变革:文化交流: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民族、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之间交流思想、艺术、传统、知识、技术和其他文化元素的过程。
文化变革:文化变革是一种历史进程,是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有意或无意地对文化进行改变的过程。
7. 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人文景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教材图解(思维导图+微试题):第15课 国共的十年对峙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人教新课标)
国共的十年对峙
【思维导图】
【微试题】
1.八七会议上,毛泽东尖锐地指出:“从前我们骂中山专做军事运动,我们则恰恰相反,不做军事运动专做民众运动。
”他着重强调:“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此次会议应重视此问题,新政治局常委要更加坚强起来注意此问题。
”毛泽东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A.党内坚强领导核心的形成
B.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教训
C.中国工农红军的建立
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实践
答案:B
2.“我们现在是在敌人新的围攻的前面,中央红军现在是在云贵川地区,这里没有现存的苏区,而需要我们重新去创造……当前的中心问题是怎样战胜川滇黔蒋这些敌人的军队。
为了战胜这些敌人,红军的行动必须有高度的机动性。
”这一决定的提出()
A.策应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发展
B.促使中央红军开始伟大的战略转移
C.有利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第五次“围剿”
D.体现了红军长征途中军事路线的重大转折
答案: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反侵略
鸦片战争
求民主
第二次鸦片战争
原因甲午中日战争
原因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义和团运动(背景)
抗日战争
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
无产阶级国共十年对峙
解放战争
原因经过
《南京条约》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出超与入超概念
第一阶段第二阶段内容
危害影响附件
a b c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经过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影响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经过:《马关条约》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内容影响
经过
《辛丑条约》
影响
背景口号
内容危害
全民族的抗战日军的罪行胜利国民党
共产党境外战场
历史意义
原因
原因经过
文件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内容评价
内容历史地位
评价失败的原因历史作用
局限性背景:中华民国的成立失败经济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基础
军事基础
导火线
时间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内容地位
历史意义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第一次国共合作
导火线经过结果
意义口号
性质特点
影响
历史条件
中共一大
时间、地点党纲
背景开始标志北伐
失败标志原因
教训
南昌起义
土地革命
长征经过意义
八七会议秋收起义土地革命
时间地点
内容
意义领导人
井冈山
工作重心
内容意义
“工农武装割据”政权建设原因
遵义会议
胜利
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内容意义
时间意义
争取和平民主阶段
战略防御阶段
战略反攻阶段战略决战重庆谈判
旧政协背景
《双十协定》
时间内容
粉碎 粉碎 开始标志
三大战役
影响北平谈判
渡江战役
意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部分丧失了国家主权,并且在保留封建主义的同时又发展资本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