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御机制及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3卷 第1期 天 中 学 刊 V ol. 23 No. 1 2008年2月 Journal of Tianzhong Feb. 2008
收稿日期:2007-10-25
作者简介:张静(1979~ ),女,河南驻马店人,黄淮学院社会科学系助教,硕士。
防御机制及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张 静
(黄淮学院,河南 驻马店 463000)
摘 要:大学生防御机制方面的研究包括: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特点;大学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等相关研究;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和大学生防御机制的干预研究。目前,对大学生防御机制研究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理论研究缺乏原创性,研究方法单一,缺乏真正干预性的研究等方面。 关键词:自我防御机制;大学生;综述 一、防御机制概述
防御机制是现代精神动力学中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它最早由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出[1](P4~62),在弗洛伊德早期的观点中,压抑与防御机制是同义词,他认为压抑与焦虑有关,焦虑导致对压抑的需要,防御机制通过阻止现实经验的回忆或重现从而阻止或延迟对痛苦情感的体验。后来弗洛伊德因忙于其他问题的研究,把防御的问题搁在一边。直到1926年,弗洛伊德又重新关注防御机制问题[2](P309)。在《自我和本我》一文中,他提出了人格的本我、自我和超我三元结构,把防御机制归属于自我,作为自我的一种功能。根据他的观点,防御机制指的是“自我在解决可能导致精神疾病的冲突中所采用的全部策略”[3](P1~14)。这些机制通过篡改或曲解现实达到降低与排除焦虑、维护健康和自尊的目的。
安娜·弗洛伊德对防御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她认为,自我防御机制是一种方式或手段,借助于它,自我可以摆脱不快和焦虑,控制过度的冲动、行为、情感和本能欲望,从而调节内部的冲突,协调自我与外界现实之间的关系。在《自我和防御机制》中,安娜·弗洛伊德强调:“每一个人,无论是正常人还是神经症患者的某种行为或言语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全部防御机制中的一个或几个特征性的组成成分。”[4](P24~26)
在弗氏研究的基础上,后人对防御机制作了许多有价值的探索,并且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Vaillant 的观点颇具代表性,Vaillant 对防御机制提出三级分法:成熟型、中间型和不成熟型,这超越了安娜·弗洛伊德的观点,正如路敦跃和张丽杰的理解:只有既能缓解内心冲突又能调节行为适应环境的要求的防御机制才是成熟的防御机制,偏向任何一方而不顾及另一方都是不良的防御机制[5](P69~72),这包括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
后来,防御机制概念得以泛化,不再拘泥于无意识领域,进入了意识领域的研究。如Bond 提出,防御机制不只是一个无意识的内在心理过程,也是行为,这种行为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使内在动机与外部要求相一致。Bond 把这种行为称作防御方式,认为人们可以评价自己的防御方式,也可以由他人来评价,根据对防御方式的评价,可以实现对个体防御机制的近似了解[6]。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防御机制被认为是个体适应环境的一种表现,它既是一种挫折反应,又是一种应激策略;既是一个潜意识的精神内在过程,又是一个可以进入意识层面,并能被主体继发认知的行为方式。
二、防御机制的分类与测量
(一) 防御机制的分类
1894,S. Freud 把压抑(repression )作为防御机制的同义语,后来认为压抑只是防御机制中的一种,防御机制还包括隔离、取消、否认和自我分裂[1](P4~62)。安娜·弗洛伊德描述了5种不同的防御机制:升华、移置、幻想否认、言语行为否认、攻击和利他性认同[4]。Kernberg 和Klein 描述了分裂、简单的理智化、投射性认同和精神病性否认等防御机制。Vaillant 描述了幻想、被动攻击、疑病、潜意识显现、压制、幽默和期望等7种防御机制。后又有人增加了歪曲、阻滞、抑制、理想化、分裂样幻想、躯体化、性欲化、利他和禁欲等防御机制[6]。
Vaillant 于1971年通过随访提出了防御机制的四级分法:(1) 自恋型防御机制,包括精神病性否认、妄想性投射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261(2008)01-0137-04
张 静:防御机制及国内相关研究综述·138·
和对现实的歪曲;(2) 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幻想、投射、被动攻击、疑病和潜意识显现;(3)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包括理想化、压抑、转移、反作用结构、分离;(4) 成熟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期望、利他和幽默5种防御机制[7]。1986年,Vaillant通过对随访40年的307名男性资料的分析,提出了三级分法:(1) 成熟的防御机制:包括升华、压抑、幽默、期望和利他;(2) 中间型或神经症防御机制,包括转移、潜抑、隔离、反作用结构;(3) 不成熟防御机制,包括投射、分裂性幻想、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疑病和分离。同以前的分级相比,Vaillant取消了自恋性防御机制。Bond、Andrews[8][9]也提出了大致相同的分级。
防御机制的分级较为重要,它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个人的心理成熟程度和病理心理过程,为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 防御机制的测量
按照A. Freud的概念对防御机制进行研究较为困难,因此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人们采用的方法主要是面谈、自传分析、生活方式和行为分析。1964年,Levine和Spivak尝试使用“罗夏测验”测量防御机制,提出了“压抑方式的罗夏指数(RIRS)”;Gleses和Ihilerical于1969年设计了“防御机制问卷(DMI)”,对4种防御机制进行了定量研究,这是方法学上的一个进步,但条目极少,反映防御机制的种类也少,具有一定的局限性;Vaillant等于1976年设计了“防御机制评定量表(DMRS)”,该量表条目增多了,防御机制种类也有所增加,但和DMI一样均属他评量表,由研究者根据对受试者的询问、观察和分析来填写,因此,这类量表均难以有较好的信度,效度也差[10]。
1983年Bond等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研究设计了防御方式问卷(DSQ),把防御机制分为4种类型:成熟型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不成熟防御机制和掩饰因子。1990年,路敦跃博士把防御方式问卷翻译成中文,并根据中西文化差异对问卷进行了修订。这个问卷被很多学者所接受,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11]。
三、国内关于防御机制研究的综述
综观国内关于防御机制的研究,从研究类型上可以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类,具体内容涵盖了基础、发展与教育、临床等各领域。在教育领域,有关的研究探讨了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特点、影响因素、防御机制与人格障碍、心理健康水平、个性之间的关系等。
(一) 我国大学生防御机制的特点
1.我国大学生的防御机制总体上比较成熟,一般采用升华、压抑、幽默等成熟的防御机制,但是也表现出好幻想、容易否认、喜欢期望等特点[12][13]。
辛雅丽、赵虎等人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是否采用成熟的防御方式,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赵虎、周逸如、陈树乔、陈曲亮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学新生与毕业生多采用成熟防御机制,其次是采用中间型(神经症型)防御机制和不成熟防御机制。但与刚入学时相比,毕业前,大学生不成熟防御机制的采用频度反而明显增多,成熟防御机制的采用频度显著减少,部分中间型防御机制的采用也有明显变化。这与李宁等人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14]。而且追踪比较,发现入学时不成熟、成熟防御机制的高分组在毕业前仍较多地采用相应的防御机制,说明学生所采用的防御机制种类在一定的时期内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2.大学生防御机制的使用具有性别、年级等差异[15][16]。
(1) 大学生防御方式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男大学生的防御机制水平要好于女大学生,但总体上差异不显著,但在部分防御策略上存在较明显的性别差异。男生更多地使用伴无能之全能和消耗,女生则更多地使用退缩、制止、回避和理想化。
(2) 城市、农村大学生防御方式的差异。总体水平上,城市大学生略高于农村大学生,但差异不显著,只是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防御机制上存在差异。表现为,农村大学生自卑感较强,更多采用回避、退缩、伴无能之全能的防御方式,而城市大学生更多地采用分裂和反向作用形式两种防御方式。
(3) 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间的差异。非独生子女比独生子女更多地采用幻想这一类型的防御方式。
(4) 各防御方式在年级、文理科上的差异。不同年级没有显著差异,但高年级比低年级较多地采用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文、理科学生在各防御方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二) 大学生防御机制与心理健康、人格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等的相关研究
研究表明,大学生防御方式的使用与心理健康和人格障碍、父母教养方式相关。辛雅丽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越低,其防御机制的成熟度也越低[12]。赵虎、张勇等人的研究显示,在大学生心身障碍的发病中介机制中,不成熟或中间类型防御机制的习惯性使用发挥重要作用。这并不是说心理健康者只使用积极的成熟机制,心理不健康者只使用消极的不成熟机制。事实上,偶尔使用某些消极的防御机制,可以暂时有效地淡化挫折对自己的打击,但经常使用则会损害心理健康。如此恶性循环,轻者使人消沉抑郁,重者诱发精神疾病。
陈绍建等对大学生人格与防御机制关系的研究表明,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人格障碍呈正相关,而成熟的防御机制与人格障碍无明显的相关;投射、被动攻击、潜意识显现和退缩是与大学生的人格障碍相关最显著的4种防御机制[17]。蔡若吟等人的研究表明,精神病质(EPQ-P)与大部分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与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神经质(EPQ-N)与大部分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呈正相关;内外向(EPQ-E)与大部分的不成熟防御机制呈负相关,与成熟防御机制呈正相关,与中间型防御机制表现出比较复杂的关系[18]。其研究说明,精神病质个性倾向的学生更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具有神经质个性倾向的学生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