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文化传承人调查提纲
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传承调查研究报告
探索多元化的传承 方式
针对传统传承方式单一的问题, 可以积极探索多元化的传承方式 ,如将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艺术 结合、开展文化旅游等,让传统 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活力 。
提高年轻人的文化 认同感
促进社会参与
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参与农村传统文化传承工作,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参与的 多元格局。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汲取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文化 元素,促进农村传统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05
结论和展望
研究结论
01
传统文化在农村的传承状况较为完整
通过对多个农村的实地调查,我们发现这些地区传统文化传承相对完
经济层面
加大资金投入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传统文化传承 的资金投入,提供必要的经费保 障。
开发文化旅游产业
将农村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 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 游产品,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促 进传统文化传承。
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传统文化 领域,推动形成多元化的投资格 局,促进传统文化传承的可持续 发展。
经济因素
经济转型压力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传统产业逐渐向现代 农业、旅游业等产业转型,导致传统文化 传承受到一定影响。
VS
资金缺乏
农村地区资金相对匮乏,难以投入大量资 金进行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工作。
社会因素
社会变迁影响
随着社会发展,农村社会结构和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对传统文化传承造成一定冲击。
社会重视程度不够
教育层面
加强乡土文化教育
文化传承问卷调查报告
文化传承问卷调查报告一、问卷设计思路本次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公众对文化传承的认识、态度、参与度及影响因素,同时收集对文化传承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推动文化传承事业的发展。
问卷设计遵循科学、系统、简洁、实用的原则,包括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以便收集受访者对文化传承的全面认识和真实态度。
二、调查样本及分布本次调查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收集了1000份有效问卷。
受访者来自全国各地,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职业、学历等群体,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受访者基本信息受访者年龄分布较为均衡,以20-40岁为主,占60%;性别比例基本持平,女性稍多,占55%;职业分布涉及公务员、企事业单位员工、学生、自由职业者等各类群体,其中企事业单位员工和学生较多,分别占35%和25%;学历水平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占70%。
四、对文化传承的认识与态度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受访者普遍认为文化传承是对传统文化、历史、艺术的传承和发扬,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文化传承与现代文化融合不够。
对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绝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文化传承非常重要,认为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需要得到保护和传承。
但也有部分受访者认为文化传承与个人生活关系不大。
对文化传承的途径和方式:受访者认为可以通过教育、传媒、艺术等形式进行文化传承,同时应注重创新和融合。
五、对文化传承的参与度和影响因素参与文化传承活动的频率:多数受访者表示会偶尔参加文化传承活动,但也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从不参加。
影响参与度的因素:多数受访者认为时间安排、活动形式、兴趣爱好等是影响其参与文化传承活动的主要因素。
对参与文化传承活动的认知:受访者普遍认为参与文化传承活动可以增加文化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增强民族自豪感等。
六、对文化传承活动的评价和建议对现有文化传承活动的评价:受访者认为现有文化传承活动存在一些问题,如活动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参与门槛高等。
同时,部分受访者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强文化传承教育的普及化、提高活动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等。
家乡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调查报告
家乡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调查报告一、前言家乡是一片充满着独特魅力的土地,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
本报告旨在调查和研究家乡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现状,以及探讨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传统文化传承现状1. 传统节日活动家乡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等在当地得到了广泛举办和庆祝。
许多传统活动如舞龙舞狮、放鞭炮等依然得以保留和传承。
2. 文化遗产保护家乡有许多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景观,如古镇、庙宇等。
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投入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通过修复和保护措施,使得这些遗产得以延续并对外展示。
3. 传统技艺传承家乡的传统技艺如剪纸、绣花等得到了一定范围内的传承与发展。
许多老一辈的艺人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后人,通过培训机构和活动等方式,传统技艺得以传承。
三、传统文化发展挑战1. 文化消失风险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文化逐渐式微,面临失传的风险。
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对于传统技艺的学习和传承意愿较低。
2. 城乡差异传统文化传承在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存在差异。
城市化进程加快,传统文化在城市被冲淡,而农村地区相对保留了更多的传统元素。
3. 外部文化冲击现代媒体的普及和外来文化的影响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造成了影响。
一些家乡的年轻人受到外部文化的影响,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
四、促进传统文化发展的途径1. 教育传承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课程,增加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触,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2. 社区活动举办各类传统文化活动,如庙会、展览等,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3. 学习资源开放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提供更多传统文化学习的资源,如开设传统技艺培训班、设立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
4. 媒体宣传利用新媒体平台,展示和宣传家乡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承。
五、总结家乡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的瑰宝,对家乡的人们具有重要的精神指导和情感纽带作用。
非遗传统民间文学传承现状调查
非遗传统民间文学传承现状调查一、调查背景非遗传统民间文学是我国丰富多样的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人文内涵。
然而,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来临,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面临许多挑战。
因此,本文对非遗传统民间文学传承现状进行调查,旨在了解当前形势,寻找解决方案,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调查主要对象是非遗传统民间文学传承者、学者研究者以及民众。
采用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获取相关数据和意见。
三、传承者调查结果分析1. 传承者数量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非遗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者数量有所下降。
部分年长的传承者已经离世,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不高。
这导致传承人数减少,传承链出现断裂的情况。
2. 传承经验传递大部分传承者表示他们有意愿将自己的非遗传统民间文学经验传递给后代,但由于各种原因,如人口老龄化、技艺难学等,无法有效进行传递。
一些无形技艺更是面临失传的风险。
3. 传承者待遇调查发现,大部分传承者在传非遗传统民间文学的同时,还要承担其他工作和生活责任。
传承者的待遇较低,缺乏社会认可和支持,这使得他们积极性下降,很难全身心地投入到传承工作中。
四、学者研究者调查结果分析1. 研究热度调查显示,非遗传统民间文学在学术研究领域的热度逐渐上升。
学者们对于非遗传统民间文学的传承和保护提出了各种新的观点和建议,推动了相关研究的深入发展。
2. 保护与传承学者研究者普遍认为,应加强对非遗传统民间文学的保护和传承工作,注重传统知识的记录、整理和传播,开展相关活动,激发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五、民众调查结果分析1. 非遗民间文学的关注度调查显示,虽然现代社会中存在着许多流行文化和娱乐方式,但是非遗传统民间文学对于一部分民众来说依然具有较高的关注度。
尤其在一些文化传统节日和庆典活动中,非遗传统民间文学得到了广泛的参与和重视。
2. 传统文化的认同与传承大多数受访者表示,非遗传统民间文学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一、介绍非遗与非遗传承人(200字)1. 非遗简介: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指的是以人为载体的各种非物质文化表现形式,如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习俗、庆典、知识与实践、自然和宇宙知识等。
2. 非遗传承人:非遗传承人是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知识和传统的人,他们承载着文化的记忆,是守护非遗的重要力量。
二、采访非遗传承人的动机和目的(200字)1. 了解非遗传承人: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执着,以及他们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困惑。
2. 传播非遗文化:通过采访,可以将非遗传承人的故事和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从而唤起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和关注。
三、采访问题(1000字)1. 请介绍一下您所传承的非遗项目,以及您是如何成为非遗传承人的?2. 作为一位非遗传承人,您认为非遗对于当代社会的意义是什么?3. 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您遇到了哪些困难和挑战?又是如何应对的?4. 请分享一些有趣或感人的非遗传承故事,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您的非遗项目。
5. 您希望年轻一代对非遗有何样的认识和态度?您在传承过程中有什么期望和希望?6. 非遗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您有什么想法和措施来确保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四、总结和回顾(300字)通过本次采访,我们深入了解了非遗传承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爱和执着。
他们不仅传承了非遗的技艺和知识,更承担起了传统文化的守护者的责任。
非遗传承人在非遗传承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惑,但他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着。
他们希望通过传承非遗,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非遗传承需要不断创新和与时俱进,保持与当代社会的联系,才能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发展。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采访,能够唤起更多人对非遗的兴趣和关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贡献力量。
五、个人观点和理解(500字)作为文章写手,通过参与撰写这篇文章,我深刻体会到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和使命感。
广西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生存心态的田野调查
广西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生存心态的田野调查一、前言民族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内涵。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速,民族传统手工艺面临着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笔者在广西地区开展了田野调查,希望通过对民族传统手工艺传承人生存心态的了解,更好地探讨如何对传统手工艺进行保护和传承。
二、调查概况本次调查主要选取了广西地区的几个少数民族地区,采取问卷调查法和主观口述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共访问了20位传统手工艺传承人,主要探讨以下几个问题:1.传承人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2.传承人的生存现状和生存难点;3.传承人的传承方式和途径;4.传承人对传统手工艺未来的看法和期望。
三、调查结果1.传承人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认识和理解大部分传承人认为民族传统手工艺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代表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手工艺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传承人们认为,只有把手工艺继承下去,才能让后人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精髓和民族传统文化。
2.传承人的生存现状和生存难点传承人的生存现状普遍较为困难,很多手工艺品已经没有市场,销售成本高,寿命短,制作时间长等等,使绝大多数手工艺传承人面临生存危机。
传承人们普遍认为,目前的主要问题是市场变化、技能传承不易、生产条件恶劣等问题。
由于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市场需求的的变化,许多传统手工艺已经逐渐失去了市场,传承人们面临无法养家糊口的贫困生活。
此外,很多传承人已年迈,传承后代少,传承工作面临更大难题。
3.传承人的传承方式和途径传承人们采取了多种方式和途径进行传承,包括家庭内传承、教育培训、参加手工艺协会等等。
在家庭中,父母将技艺传承给子女;在社区和协会,传承人通过交流和展示传统技术等形式,向社会推广手工艺。
而现代化的制度和市场经济,也为传承创造了一些条件,例如3D打印技术、特色文化产品制造、文化旅游等等,这些都为民族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提供了新的机遇。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范本模板】
关于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以浙江省萧山区坎山镇为例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前言 (2)一实践的地点及其背景 (2)二坎山镇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罗列 (3)(一)萧山花边 (3)(二)坎山“祭星乞巧"文化节 (3)(三)民间物质遗产 (3)1。
千年地藏寺 (3)2。
接龙禅寺 (4)三.坎山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现状调查(问题指出) (4)(一)在住居民对当地文化的了解 (4)(二)政府的保护力度 (6)(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难 (6)(四)民间基层的保护意识匮乏 (6)四探讨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6)结束语 (7)【摘要】中国的民间文化遗产遍布在全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地上,而散落于各个角落灿烂的民间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悠悠中华五千年文化的见证。
本文以浙江省坎山镇的民间文化遗产为例,从新时代的背景环境下,新时代的民生现状层面上,展开调查,汇集民意和数据的整理分析,着重探讨了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发展之中存在的问题,旨在探索中国民间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前景,为中华民族其他民间文化的保护和传承给予适当的借鉴和参考并且希望民间文化遗产能够长存而非淹没于新时代的文化潮流中。
【关键词】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观念;措施前言民间文化是民族文化传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民间舞蹈、民间杂技、民间戏曲、民间美术和民间书法等。
民间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
保护民间文化遗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历史背景下,对了解文化国情、民情,促进文化创造,增强国家文化实力、建设国家文化主权具有重要意义。
2005年韩国“端午祭”申遗成功,引起国内上下一片哗然。
诚然,在中国工业化产业迅速发展,经济迅速飞涨的时代,相反,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却频遭冷落.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导致新一代年轻人大多只“食用”快餐文化,因此,本文将广泛调查民意,收集民众心中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意见,深入分析数据.如何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民间传统文化,如何进一步创新文化,使之与现代化社会产业接轨,与当代人的生活接洽,正是本文探索的目的。
非遗传统民间信仰传承现状调查
非遗传统民间信仰传承现状调查一、背景介绍传统民间信仰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丰富的宗教、道德、伦理、风俗等元素,成为了人们信仰和文化生活的重要来源。
非遗传统民间信仰传承是保护和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任务之一。
为了解非遗传统民间信仰的现状以及传承所面临的问题,本文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当前非遗传统民间信仰传承的现状,明确问题所在,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其传承发展。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广大民众进行,以获得大众对非遗传统民间信仰的了解以及对其关注程度的把握。
实地访谈主要针对信仰习俗传承人、政策执行者以及研究者,以深入了解非遗传统民间信仰在实际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四、调查结果1. 外界认知度不高:调查显示,许多人对于非遗传统民间信仰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甚至对此一无所知。
这种认知度不高对于非遗传统民间信仰的传承形成了一定的障碍。
2. 传承人老龄化问题:许多传统民间信仰的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他们面临着体力下降、疾病缠身等问题,无法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有效地传授给后人。
这导致了传统民间信仰在后继者之间的断代问题。
3. 社会环境变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许多传统民间信仰的实践场所逐渐消失,被现代化的生活方式所替代。
这种环境变迁给传统民间信仰的传承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五、问题分析1. 教育不力:当前的教育体系中,对于非遗传统民间信仰的教育内容相对匮乏,很多人在教育过程中没有接触到相关知识,缺乏对其的了解和认同。
2. 缺乏政策支持:在一些地方,对于非遗传统民间信仰的保护和传承工作缺乏足够的关注和政策支持,导致相关活动无法得到有效的推动和开展。
3. 媒体宣传不足:传统民间信仰在现代媒体中的曝光度相对较低,相关知识的传播受到一定阻碍,难以引起年轻人的兴趣和重视。
六、建议和措施1. 教育融入非遗传统民间信仰:在教育课程中增加非遗传统民间信仰的知识传授,让学生能够接触和了解相关内容,增加对其的认同感和尊重度。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
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
I. 引言
•介绍非遗的定义和意义
•引出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
II. 非遗传承人的角色
•描述非遗传承人的定义和特点
•论述非遗传承人在传承非遗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III. 保护非遗的必要性
•阐述非遗面临的威胁和消失的可能性
•引用案例或数据证明非遗需要得到保护
IV. 非遗传承人的重要贡献
•论述非遗传承人的知识和技能对于非遗保护的重要性
•举例说明非遗传承人承担的重要任务,如传授技艺、研究和记录非遗等
V. 非遗传承人的意义和价值
•论述非遗传承人对于文化传承和国家形象的贡献
•引用相关调查或报告,显示公众对非遗传承人的认可和尊重
VI. 政府和社会的责任
•强调政府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来支持和保护非遗
•提及政府相关政策和计划,以及社会组织的努力
VII. 培养和培训非遗传承人
•论述非遗传承人的培养和培训的重要性
•提出建议,如加强相关教育和培训机构的建设和支持
VIII. 结论
•总结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和意义
•呼吁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努力,确保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注意:根据任务要求,避免使用可能被视为敏感的词汇和话题。
此提纲并未提供实际论据和例子部分的详细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和扩展,以确保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论述。
同时,在编写完成后,将内容转换为Markdown格式输出,注意排版和语句表达的流畅。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稿
一、介绍非遗传承人的背景和意义
1. 非遗传承人的定义和特征。
2. 非遗传承人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3. 非遗传承人在社会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二、非遗传承人采访问题
1. 什么是您所从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2. 您是如何成为这个项目的传承人的?
3. 您对这个项目有什么样的理解和认识?
4. 您在这个项目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5. 您对于这个项目未来发展有哪些期望和计划?
三、非遗传承人采访要点
1. 了解非遗项目背后蕴含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其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2. 探究非遗项目在当地社区中所起到的作用,以及其对于当地文化认同和群体凝聚力方面带来的影响。
3. 关注非遗项目在现代社会中所面临到技艺流失、市场萎缩等问题,并探索如何将其与现代生活相结合,让其在当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四、结论
1. 非遗传承人的采访对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 非遗传承人的经验和故事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启示,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认识非遗项目。
3. 我们应该为非遗项目的保护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让其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民间文化传承人调查提纲
民间文化传承人调查提纲(供参考)1.说明传承人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职业、受教育年限、宗教信仰、使用语言情况。
2.传承何种技艺?请说明该技艺与民族或社区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或文化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民族或社区文化中的地位、对民族或社区交流的作用。
传承人技艺简况。
(个人、村落、传承技艺)3.代表性的作品有多少?作品有何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承人讲述/表演/制作的个人特点和风格如何?4.是否有艺名?因何而得?艺名有无辈分和排行的讲究?5.何时开始习艺?习艺的年限有多长?6.跟谁学习?传授者是否为直系亲属或其他亲戚?7.在哪里学艺?有无专业院校进修或讲学经历?在专业院校学习何种专业技艺?有无在专业院校和研究机关工作的亲戚或朋友?他们是否对传承人给予指导?是否从传承人那里获得帮助?8.传承方式是家传/师徒/其他?该传授者为第几代传人?有无世传的匾额/旗幡/印章/徽记或其他物件?9.如何拜师?收徒有何讲究?是否有相关的仪式?10.哪些人可以学习该技艺?哪些人不可以学习该技艺?有无传承的性别禁忌?111.学习技艺是脱产/业余?12.传承通过文字经典/口头/手把手进行?13.哪些技艺是必须达到某种特定水平或阶段之后才可以传承的?14.有无对其他人保密的独门绝活?这种独门绝活如何传承?15.有无技术竞赛形式?传承人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如何?16.技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出师或技艺学成时是否举行相关仪式?仪式过程如何?17.传承人本身对该技艺有什么新的改造或创新?18.是否有祖师?是否有祖师塑像/画像/庙堂?是否有祭祀祖师的仪式?祭祖师时间、地点?祭品?参加者?组织者?请描述仪式的过程。
19.有哪些关于本技艺的传说、故事、口诀、歌谣、谚语?20.相关传说、故事、口诀、歌谣、谚语是何人、何地、何时创作/表演/讲述的?21.是否有技艺活动的班/会?班/会的组成?角色和分工情况?传承人在班/会的角色?如何成为这样的角色?22.是否有该技艺行当的组织或行会?组织或行会有何规矩?是否有行业禁忌?如果违反行规或禁忌会造成什么后果?对违反者有何惩罚措施?23.该技艺行当的组织或行会有无首领?首领如何产生?传承人或其亲属/师父是否担任过这类职务?24.该技艺行当的不同组织和行会是否有竞争性对手?如何竞2争?25.当地是否有与该种技艺相关的定期活动,如特殊的节日?26.该技艺(年画/泥塑/编结/扎制)等产品是否用于某种特定场合/仪式和节令?如何使用?使用这些产品的作用和意义?27.该技艺产品使用过后如何处置?28.目前是否有接受传承的徒弟或助手?有几个?是否是直系亲属或亲戚?29.传承人是否有专门的作坊/场地/场所进行制作或表演及传承活动?请描述其具体情况。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专题调研提纲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专题调研提纲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标题: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情况专题调研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现状,通过对专题调研提纲的分析,结合实际情况,对保护传承工作进行全面的剖析与总结。
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产业传承现状调查
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产业传承现状调查随着现代化的进程,许多传统的民间文化正在逐渐凋零。
为了保护和传承非遗传统民间文化,相关部门和组织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本调查旨在了解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产业的传承现状,以便提出更有效的保护和传承措施。
调查对象: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产业从业者和相关专家学者。
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发出200份问卷。
问卷内容:1. 您从事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产业多长时间了?2. 您所从事的非遗传统民间文化是哪一类?3. 您认为目前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产业的传承状况如何?4. 您认为传承非遗传统民间文化的最大困难是什么?5. 您认为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来促进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产业的传承?6. 您与其他从业者或组织有过合作吗?如果有,请简要描述一下。
7. 您对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支持程度如何?8. 您认为传统民间文化产业的未来发展前景如何?您个人是否乐观?调查结果:通过统计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从业者对传承状况持乐观态度。
然而,仍然有部分传统民间文化面临传承困难的问题。
其中,最大的困难包括:1. 传统技艺缺乏年轻传人。
由于传统技艺需要较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年轻人普遍缺乏耐心和兴趣。
2. 缺乏传承机制。
许多非遗传统民间文化只存在于少数长者或代表性传承人之中,缺乏明确的传承机制。
针对这些问题,从业者们提出了以下建议:1. 增加非遗传统民间文化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2. 打造更多的交流平台,鼓励年轻人加入传统民间文化产业,增加传承人数。
3. 加强非遗传统民间文化的教育培训,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学习和传承的机会。
4. 政府应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和措施,给予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从业者更多的支持。
调查还发现,虽然一些从业者合作紧密,但大多数从业者还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
建议非遗传统民间文化从业者之间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面对传承难题。
对于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支持程度,大多数从业者表示比较满意。
然而,仍然有一些从业者认为政府和社会公众的支持力度不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现状调查
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现状调查近年来,随着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非遗民间工艺逐渐失去了人们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探究非遗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现状,本调查旨在分析该领域的挑战和机遇,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一、背景介绍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代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瑰宝,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技艺。
然而,由于社会变革和现代化进程的冲击,非遗传统民间工艺在保护和传承方面面临许多困境。
二、调查目的本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的现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目前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的主要困境是什么?2. 传承者和学习者的年龄、性别、地域分布等情况如何?3. 政府和社会对非遗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和支持力度如何?4. 传统民间工艺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如何?三、调查方法本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旨在全面了解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现状。
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一份相关问题的问卷,将其传播给相关人群进行填写。
问卷内容包括传承者的个人信息、传承过程中的体验和问题、对传统民间工艺保护的看法等。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获得较大样本量的数据,以客观地了解民众对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传承的态度和需求。
2. 访谈选择几位知名的非遗传统民间工艺传承者和学习者进行深入访谈。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可以深入了解他们对传统民间工艺的热爱和困惑,以及他们对传承过程中的问题和需求的看法。
四、调查结果及分析根据所收集的数据和调查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传承困境:目前,非遗传统民间工艺的传承面临许多困境,包括年龄结构失衡、传承环境缺失、缺乏专业培训机构等。
2. 传承者情况:大多数传承者年纪较大,且分布集中在农村地区。
年轻人对传统工艺的兴趣不高,缺乏愿意从事非遗传统民间工艺的学习者。
3. 政府和社会支持:政府对非遗传统民间工艺的保护和支持力度有所增加,但仍不够完善。
同时,社会对传统工艺的认同和需求也逐渐减少。
4. 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非遗传统民间工艺在市场上的需求不断减少,新兴产业崛起带来的竞争也给传统工艺带来了挑战。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
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调查研究民间文化遗产是指在民间流传并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元素、文化实践和传统知识等。
保护和传承民间文化遗产意味着保护和传承其中一地区或其中一群体的文化身份和认同,反映出一种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和珍视。
为了更好地了解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情况,本文将进行一项调查研究。
研究目的:1.了解民间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
2.了解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现状。
3.了解民间文化遗产传承的情况。
4.探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的存在问题和挑战。
5.提出促进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建议和措施。
研究方法:研究内容:1.问题一:对民间文化遗产的定义和范围有何认识?2.问题二:你认为目前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否足够?3.问题三:你认为目前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工作是否有效?4.问题四:你认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存在哪些问题和挑战?5.问题五:你有何建议和措施来促进民间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调查结果分析和讨论:对于问题一,大多数受访者认为民间文化遗产是指在民间流传并具有独特文化价值的传统元素、文化实践和传统知识等,范围较为广泛但不包括官方的文化遗产。
对于问题二,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还不够充分,存在着资源匮乏、政策不完善等问题。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目前的保护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对于问题三,大部分受访者认为目前的民间文化遗产传承工作较为有效,但也存在着传承人流失、年轻人缺乏兴趣等问题。
需要加强传承人的培养和传承方式的创新。
对于问题四,受访者普遍认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存在着政策制定不明确、专业人才缺乏、社会认同度不高等问题。
还有部分受访者指出了地方政府支持力度不够、观念认知上存在差异等挑战。
对于问题五,受访者提出了一系列建议和措施。
包括加大政策力度、完善法律法规、加强传承人培养、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等。
结论:本次调查研究显示出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但也暴露出工作的成果和发展的潜力。
传承人调研报告
传承人调研报告传承人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传承人的调研,旨在了解他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感情,以及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态度和意见。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了解传承人的情况,为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二、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调研。
调研对象为各地的传承人,他们涵盖了不同年龄、性别和职业的人群。
我们在问卷中包括了关于传统文化认知和认同、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和困境以及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建议等问题。
三、调研结果1. 传统文化认知和认同绝大多数传承人表示对传统文化有很高的认同感,大部分人认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和根基。
他们认为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是其责任和使命。
2. 传统文化传承方式和困境大部分传承人表示通过口耳相传来传承传统文化,他们认为这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
然而,由于现代化社会的冲击和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兴趣的不足,传承工作面临很大的困境。
此外,传承人们还普遍反映缺乏传承资源和政策支持,这使得他们的工作更加困难。
3. 对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的建议传承人们普遍认为应该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工作。
他们建议增加政府投入,提供更多的传承资源,并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
同时,他们也呼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公众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四、结论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可以发现传承人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厚的认同和责任感。
然而,他们面临着传承方式多样化、资源匮乏以及对传统文化兴趣不足的困境。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我们需要加强政府投入,提供更多的传承资源,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
同时,也需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兴趣。
五、建议1. 增加政府投入,提供更多的传承资源,支持传承人的学习和传承工作。
2. 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为传承人提供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3.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使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和认同传统文化。
4. 引导社会舆论,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的内容和要点
非遗传承人采访提纲的内容和要点文章提纲如下:标题:非遗传承人采访——传统文化的守护者引言:介绍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重要性;详细说明采访非遗传承人的目的和意义。
一、背景和意义:1.非遗的定义和范围;2.为什么非遗传承人的采访具有重要意义;3.探讨非遗传承人在保护传统文化方面的贡献。
二、采访非遗传承人的流程:1.选择合适的非遗传承人;2.联系和安排采访;3.实地采访的注意事项。
三、采访内容和探索的方向:1.传承人的个人经历和背景;2.对于非遗项目的理解和研究;3.非遗传承的困难与挑战;4.对于非遗保护与传承的未来展望。
四、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1.总结这次采访的主要收获和体会;2.探讨非遗保护和传承的重要性;3.对于非遗传承人的敬佩和致敬。
结论:总结全文,并再次强调非遗传承人的重要性和对于传统文化的守护作用。
观点和理解:在采访过程中,我了解到非遗传承人不仅仅是技艺的传承者,更是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守护者。
他们承担着重要的责任,不断努力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让其得到传承并发扬光大。
他们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需要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支持,以确保非遗项目能够传承至未来。
作为我们传媒工作者,我们应该致力于传播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这一宝贵的非物质遗产。
通过采访非遗传承人,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热情和奉献精神,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传统文化的瑰宝。
非遗传承人们是不可或缺的文化瑰宝,我们应该对他们表示敬佩和赞赏,为保护和传承非遗项目做出自己的贡献。
(字数:4000字)。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调查提纲
山西民间文化传承人口述史调查提纲(草稿)1一、学艺访谈说明:访谈宜从学艺经历开始,在这一部分,除了询问师傅的情况之外,还要注意传承人所在村落(城镇)、所处年代、家庭、婚姻以及接受学校教育的情况,留意那些对传承人学艺有重要影响的背景、环境及事件。
传承人对过往年代的回忆和感触,无论是民俗活动、生活方式,还是生计问题、政策制度,都要细听,即便与从艺经历关系不大,也不要随意打断传承人的讲述。
在采访过程中,向传承人征看过去的相关照片、实物及文字资料,在传承人同意的前提下,认真拍照。
关键词:出生年月/习艺时间/居住地/家庭//师傅/教育经历/婚姻主要问题1、您今年多大岁数(您是哪一年出生的)?2、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习(接触)这门手艺?3、当时是怎样想起来学习这门手艺的?4、说说您当年生活的那个地方5、那个时候做这门手艺的人多吗?6、说说当年您家里的情况7、那时您家里还有人会这门手艺吗?8、当年您跟谁学的这门手艺?有没有师傅教?9、您在学校里读过多少年书?10、给我们讲一下您小时候印象最深刻的几件事情11、您什么时候结得婚?对方是做什么的?12、后来有几个小孩?13、结婚和有了小孩后,对您做这门手艺有什么影响?14、结婚时,除了做这门手艺,您还做过哪些挣钱的事情?二、工序访谈说明:这一部分,主要询问工艺制做过程中所用到的材料和工具情况,以及一个完整的制作过程所经历的主要环节和步骤。
那些老道的传承人,不仅技术高超,而且在材料和工具的选用上往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要仔细聆听传承人在材料和工具方面的讲述,特别是那些经验之谈,体会他们对材料和工具的理解和运用。
一项传统工艺,往往包含许多道工序,耐1本提纲没有使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是想在关注非遗传承人的同时,也注重对那些虽不是非遗传承人,但技艺精湛的民间艺人的调查,感觉使用“民间文化传承人”比较妥当。
民间文化传承人分很多类型,例如,民间手工艺人、民间曲艺的表演艺人、民间文学的讲述者、民间知识或习俗的传承者等,本提纲主要围绕民间手工艺人编写,适用于对民间手工艺人的调查。
14-民间文化调查提纲
14-民间文化调查提纲一、调查对象的环境与背景(一)地名:地名及地名来历、历史沿革、隶属行政区域;(二)地理环境与气候:交通状况、与中心城镇距离、山川河流、名胜古迹、气候特色;(三)与外界交流的运输工具、物质生产(种养)的种类与方式;(四)人口:民族、语言、风俗、学校教育、文化程度、寿命、迁徙、职业、知名人物,如模范人物、歌手、医生、能工巧匠等。
二、民间文学(一)神话:天地形成,日月星辰的关系,人从何来,始祖来历,民族形成,人类征服自然。
(二)民间传说:山水传说,节日传说,风俗传说,土特产传说,饮食传说,服饰传说,动植物传说等。
(三)民间故事:狼外婆型,怪孩子型(蛤蟆皇帝型),两兄弟型(狗耕田型),巧媳妇型,呆女婿型,老巧机智型,灰姑娘型,蛇郎型,蛇呑象型,找幸福型,百鸟衣型,田螺姑娘型,仙妻型等。
传统笑话,现代笑话等。
(四)民间歌谣:天地、人类来源和民族迁徙歌,劳动歌,如拉木歌、插田歌、狩猎歌等,情歌,习俗歌,仪式歌,儿歌,当代新民谣等。
(五)民间叙事诗、谚语、电子短语、灯谜等。
三、民间艺术(一)民俗音乐:如锣、鼓、钹、唢呐、笛、箫、二胡、芦笙等民间乐器及其曲调。
(二)民间曲艺:广西文场、渔鼓、南音说唱,粤曲说唱、弹词、侗族琵琶歌、瑶族铃鼓、壮族末仑、未分零零落、南宁春锣、灵山玉鼓等。
(三)民间小戏:傩戏、彩调剧、壮剧、苗剧、侗剧等。
(四)民间歌舞:舞龙、舞狮、麒麟舞、长鼓舞、多耶、舂堂舞、扁担舞、猴鼓舞、铜鼓舞等。
(五)民间美术:剪纸、印染、年画、刺绣等。
(六)民间竟技:武术(南拳、猴拳)赛风筝、拗扁担等。
(七)民间游戏:踢毽子、抽陀螺、跳绳、捉迷藏等。
(八)博戏与杂耍:斗牛、斗鸡、斗鸟、斗蟋蟀、耍魔术、耍杂技、禽兽表演等。
四、俗信文化(一)图腾崇拜:师公、道士、术士用以驱疫鬼神的符箓画有什么图腾对象?有何禁忌、有何传说?符箓贴在何处?(二)神祖崇拜:祭祀祖先、圣贤、英雄、社神(土地神)灶神等举行什么仪式?唱什么歌?有什么传说?(三)占卜:为何占卜?使用何法?使用何器具?举行什么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间文化传承人调查提纲
(供参考)
1.说明传承人姓名、年龄、性别、民族、居住地、职业、受教育年限、宗教信仰、使用语言情况。
2.传承何种技艺?请说明该技艺与民族或社区的文化传统、信仰体系或文化发展历程之间的关系,以及它在民族或社区文化中的地位、对民族或社区交流的作用。
传承人技艺简况。
(个人、村落、传承技艺)
3.代表性的作品有多少?作品有何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传承人讲述/表演/制作的个人特点和风格如何?
4.是否有艺名?因何而得?艺名有无辈分和排行的讲究?
5."何时开始习艺?习艺的年限有多长?
6.跟谁学习?传授者是否为直系亲属或其他亲戚?
7.在哪里学艺?有无专业院校进修或讲学经历?在专业院校学习何种专业技艺?有无在专业院校和研究机关工作的亲戚或朋友?他们是否对传承人给予指导?是否从传承人那里获得帮助?
8.传承方式是家传/师徒/其他?该传授者为第几代传人?有无世传的匾额/旗幡/印章/徽记或其他物件?
9.如何拜师?收徒有何讲究?是否有相关的仪式?
10."哪些人可以学习该技艺?哪些人不可以学习该技艺?有无传承的性别禁忌?11
1."学习技艺是脱产/业余?
12."传承通过文字经典/口头/手把手进行?
13."哪些技艺是必须达到某种特定水平或阶段之后才可以传承的?
14."有无对其他人保密的独门绝活?这种独门绝活如何传承?
15."有无技术竞赛形式?传承人在竞赛中取得的成绩如何?
16."技艺成熟的标志是什么?出师或技艺学成时是否举行相关仪式?仪式过程如何?
17."传承人本身对该技艺有什么新的改造或创新?
18."是否有祖师?是否有祖师塑像/画像/庙堂?是否有祭祀祖师的仪式?祭祖师时间、地点?祭品?参加者?组织者?请描述仪式的过程。
19."有哪些关于本技艺的传说、故事、口诀、歌谣、谚语?
20."相关传说、故事、口诀、歌谣、谚语是何人、何地、何时创作/表演/讲述的?
21."是否有技艺活动的班/会?班/会的组成?角色和分工情况?传承人在班/会的角色?如何成为这样的角色?
22."是否有该技艺行当的组织或行会?组织或行会有何规矩?是否有行业禁忌?如果违反行规或禁忌会造成什么后果?对违反者有何惩罚措施?
23."该技艺行当的组织或行会有无首领?首领如何产生?传承人或其亲属/师父是否担任过这类职务?
24."该技艺行当的不同组织和行会是否有竞争性对手?如何竞
2争?
25."当地是否有与该种技艺相关的定期活动,如特殊的节日?
26."该技艺(年画/泥塑/编结/扎制)等产品是否用于某种特定场合/仪式和节令?如何使用?使用这些产品的作用和意义?
27."该技艺产品使用过后如何处置?
28."目前是否有接受传承的徒弟或助手?有几个?是否是直系亲属或亲戚?
29."传承人是否有专门的作坊/场地/场所进行制作或表演及传承活动?请描述其具体情况。
30."该技艺是否同当地的生态环境有关?该技艺与自然地形地貌、时间、空间、农牧业生产活动、动物、植物、生态知识与实践、医药和治疗、宇宙观、天文、气象等有何联系?
31."该技艺是否有季节性?什么季节举行该技艺活动?什么季节或场合不能举行该技艺活动?现在有何变化?
32."请描述该技艺全过程的每一环节、特征。
3
3."该技艺有多少套路/花样/阵型/谱样/种类?传承人能够讲述/表演/制作其中的多少种?请具体列举。
3
4."该技艺中展现的图案/纹样/造型/故事/手法有哪些分类?各种图案/纹样/造型/故事/手法的来源和意义?传承人能够讲述/表演/制作其中多少种?请具体列举。
35."评价该技艺水平高低的标准有哪些(如境界/技术/气韵/灵气/五行/神性/数量/速度/难度/连贯/准确/协调/熟练等)?依照这些评价标准传承人的技艺水平表现在哪些具体方面?请作详细描述。
33
6."是否有专业人士对其技艺进行过调查?有无已经出版或成稿的文字描述?请详细列举作者、作品的名称、出版年代、出版社。
请将相关材料作为附件搜集。
37."该技艺使用的工具/道具/乐器/服装/冠冕/鞋/饰品等有何功能?分别表达什么意义?请描述有关原料和材料、形状、颜色、尺寸。
何人制作?制作时有何相关禁忌和仪式?如何保存?启用时有无相关仪式?仪式过程如何?
38."制作原料和材料如何得来?选材、取材时有无特定仪式和禁忌?选用时有无材质、地理、成份、性能、节令、时间等方面的讲究?有无使原料和材料提高档次的办法?
39."该技艺制作产品的造型有何特点?主要选用哪些题材?这些主要题材的意义如何?
40."该技艺制作/表演时对颜料和颜色选用有无限制或倾向?有无设色原则?有哪些相关的口诀?每种颜色的意义如何?
41."传承人目前的经济来源?
42."传承人所从事的主业和副业?每年从事该技艺的时间?
43."传承人是否靠技艺作为主要经济收入?技艺占总收入的比例?从事该技艺活动每年的投入成本?请逐项进行计算。
44."该技艺产品的主要营销或传播渠道?销往何处?产业规模如何?在何处展出/展演?
45."是否有该行业(文字、曲谱、舞谱等)专业符号记载?现在流传和整理的情况?专业符号习得的方式?
46."传承人是否参加过县级、省级、国家级、国际级的展出/展
4演?何时?何地?是否受到政府或其他机构的命名、奖励?
47."所在地方是否对该技艺的传承创造了物质条件?具体在哪些方面?资金、场所、工具或其他条件?物质条件的详细描述。
48."该技艺目前在本地区的整体传承情况?该技艺在全球化、现代化、城市化过程中面临哪些危机?传承人目前在技艺传承上面临的主要困难有哪些?
49."传承人的技艺在本地、本行业有何口碑?乡亲和同行们是如何评价的?
50."传承人在本地的名气和影响有哪些表现?
注:
1、"用本调查提纲调查所得应保持原始记录并加以整理成文;
2、"整理成文的调查结果,可分为三种成果形式:
①调查人
撰写的调查报告;②调查提纲及其答录;③被调查人技艺及传略的口述史。
xx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办公室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