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合集下载

第三章--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PPT课件

第三章--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PPT课件

厨房:900/800mm
双扇门 门宽:1200~~1800mm
四扇门 门宽:2400~~3600mm
-
26
2、窗的面积:
窗口面积大小主要根据: 房间的使用要求 房间的面积 当地日照情况 设计时可根据窗地面积比=
进行窗口面积的估算,也可先确定窗口面积,然后根据表规 定的窗地面积比值进行验算。
-
27
不同的建筑空间为了保证室内的明亮程度, 照度标准是不一样的。离地面低于0.5米的 窗户洞口面积不计入窗地比的窗户面积如: 在住宅设计中客厅的窗地比一般是1/6~1/4, 卧室的窗地比一般为1/6~1/8 ;楼梯间 ---1/12;工业建筑中窗地比取为了1/8。
48
-
49
-
50
-
51
B、
❖ 楼梯的位置按使用性质分为
❖ 主要楼梯
❖ 次要楼梯
❖ 消防楼梯
-
52
(2)楼梯的宽度与数量 ——主要根据使用性质、使用人数和防火规范
A、楼梯的宽度 〉=850mm/人 1100~~1200mm/两人
一般民用建筑楼梯的最小净宽应满足两股人流疏散要求 (注:住宅内部楼梯可减少到850~900mm/人) B、楼梯的数量——疏散楼梯 通常情况下,每一栋公共建筑均应设两个楼梯
建筑外观及经济性等各个方面。
-
24
-
25
1、门的宽度和数量
房间中门的最小宽度是由人体尺寸、通过人流股数及家具 设备的大小决定的。
单股人流通行的最小宽度取550mm
一个人侧身通过需要300mm
门的最小宽度——
单扇门
厕所:700mm 阳台:900mm
卧室:900mm 普通教室/办公室:1000mm

国家大剧院内部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分析-文档资料

国家大剧院内部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分析-文档资料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案例分析
——国家大剧院
1141401014 李佳沛
概要
• 空间组织形式逻辑 • 空间使用性质 • 空间功能分区 • 人流的聚集与疏散
公共流动空间
空间组织逻辑
空间组织上是在一个壳体包裹下内部各大功能块互相分 离。由此形成了很多彼此相连 的公共空间。各大功能 块之间通过水平相连的桥和垂直相连的楼梯,使空间变 得流动起来。变化多端有活力,达到了当初安德鲁设计 初衷:外部宁静笼罩下的内部生机
楼座
歌剧院水平疏散流线
建筑主入口的设计亮点
建筑采用的是水下 通道,使建筑的独 立性和神秘性更加 突显。
由于建筑层高的限 制因素,大剧院很 大一部分建在地下, 使得地下入口有了 更充分的理由。
水平交通:入口的水下通道顶部
水下通道
重要的交通枢纽:橄榄厅 衔接三大主要功能区的纽带
垂直交通
功能分区
以主要的歌剧院为例说明剧院的主要 功能分区及其相互关系
辅助 用房
前厅 观众厅 舞台
辅助 用房
技术 幕 辅助 用房 后 用房
剧场功能分区提要



辅助用房
前 厅
观众厅
舞 台
化 妆
管理
技术用房
辅助用房Βιβλιοθήκη 人流的聚集与疏散影剧院的人流是集中性的。所以人流 量很大。又要满足实现和听觉的需 求,运用楼座的空间形式,解决观 众厅的容量、视线及音质问题。 因 此人流上会有水平和立体两种组织 关系。
咖啡厅 曲廊
公共流动空间 多功能性
• 花瓣厅
使用性质分类
• 主要使用功能 • 辅助使用功能(配套用房) • 交通连接功能
空间性质之 主要功能区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类型及特点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类型及特点
(9)根据办公建筑分类,办公室的净高应满足: 一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70m; 二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60m; 三类办公建筑不应低于2.50m。 办公建筑的走道净高不应低于2.20m; 贮藏间净高不应低于2.OOm。
办公楼
(10)办公室用房 办公室用房宜包括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专用办公室宜包括设计绘图室 和研究工作室。 办公室用房宜有良好的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不宜布置在地下室。办公室 宜有避免西晒和眩光的措施。 普通办公室宜设计成单间式办公室、开放式办公室或半开放式办公室;也可 设计成单元式办公室、公寓式办公室或酒店式办公室。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Om2。
办公楼
景观办公室:其特征具有随机设计的性质,完全由人工控制环境,工作位置 的设计放映了组织方式的结构和工作方法。屏风、植物和贮藏用的家具均可 用于划分活动路线,确定边界,并区别工作小组。
景观办公室布局
办公楼
(11)公共用房 公共用房宜包括会议室、对外办事厅、接待室、陈列室、公用厕所、开水间 等。
会议室根据需要可分设中、小会议室和大会议室: 中、小会议室可分散布置;小会议室使用面积宜为30m2,中会议室使用面积 宜为60m2; 大会议室应根据使用人数和桌椅设置情况确定使用面积,平面长宽比不宜大 于2:1。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二、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各种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和类型尽管不同,都可以分 成:
1.4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50
1.80
注:高层内筒结构的回廊式走道净宽最小值同单面布房走道。
B、走道地面有高差,当高差不足两级踏步时,不得设置台阶,应设坡道,其坡 度不宜大于1:8。
办公楼

论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功能关系

论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功能关系

论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与功能关系摘要:本文主要就公共建筑的空间与功能关系进行分析,概括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探讨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问题,以期为日后的公共建筑设计工作提供相关依据,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公共建筑;空间组合;功能关系公共建筑是人们进行各种社会性活动不可或缺的建筑场所,其包含的种类较多,在现代城市建设中也居于比较重要的地位。

公共建筑的设计是一项社会性、艺术性、技术性以及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创作公共建筑过程中,应首先理清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及功能关系等问题。

1 建筑空间与功能的关系什么是建筑的功能?功能即为人们建造房子的目的和使用要求,在建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而与功能有着直接联系的要素就是空间,空间也是建筑艺术区别与其他艺术形式最典型的特征。

美国建筑师沙利文曾提出“形式由功能而来”的观点,强调功能对于建筑形式的影响和作用,这里的建筑形式也就是指建筑内部空间和外部体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任何事物既有形式也有内容,这是辩证法的一对基本范畴,建筑中的内容与形式分别为功能与空间。

辩证法认为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转换到建筑中也就是功能决定空间,空间反作用于内容。

彭一刚先生也曾提出类似的观点:建筑空间形式必须适合于功能要求。

对公共建筑进行设计构思时需要着重分析功能与空间的关系,这也是做好公共建筑设计的基础。

2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分析公共建筑的种类较多,包括办公建筑、文教建筑、展览建筑、演出建筑、体育建筑等等多种类型,各部分空间的使用性质及组成类型也较为繁多。

但总的概括起来,可将公共建筑的空间划分为主要使用空间、次要使用空间以及交通联系空间这三大部分。

主要使用空间,即在建筑中居于主要地位的空间。

部分公共建筑空间按使用性质划分较为明显,如中小学校中的教室、实验室、办公室,办公建筑中的办公室、会议室,以及图书馆建筑中的阅览室、目录室等等。

次要使用空间,即在建筑中居于次要地位的空间。

如学校建筑中的卫生间、储藏室,电影院建筑中售票厅、放映室、办公室等空间,虽然这些空间也是属于有使用性质的空间,但相较主要使用空间而言,这些空间居于次要地位。

住宅建筑的空间关系与组合

住宅建筑的空间关系与组合

住宅建筑的空间关系与组合摘要:在建筑空间关系认识中,老子的道德经中的:“埏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这句话表述的比较经典。

表明了一幢建筑,人们要用的,不是别的,而是它的空间。

而笔者认为,在住宅空间的设计中,如何处理好各个空间之间的关系及怎样组合这些空间,在住宅建筑设计中显得相当重要。

关键词:住宅建筑;空间关系;空间组合单个建筑总有其具体的目的和使用要求,这在建筑理论中叫功能。

功能的变化和发展带有自发性,在建筑设计中占主导地位。

在功能与空间形式之间的对立统一的矛盾中,功能常处于主导的地位,并成为推动建筑发展的原动力。

同时,空间形式又反作用于建筑功能。

一种新的空间形式的出现,不仅适应新的功能要求,还会反过来促使功能朝着新的高度发展。

一、住宅空间形式的变化要与空间功能的要求相匹配1空间大小起居室(客厅)是一家人生活、起居、娱乐、会客的主要空间,应考虑到人的多种活动,其应设计为最大者;相对来说,卫生间在一套居室中仅需必要的卫生设施,为最小者;卧室和厨房也应有相应的面积,不能只是单纯的扩大面积而不完善其功能。

这其中,每年更新的《住宅建筑设计规范》都对各个空间做了一个相对来说比较合理的空间尺度把控。

2空间形状各房间因功能不同,对形状的要求也不同,在其中《人因工学》起着较重要的作用。

一般来说,空间形状的长宽比为“黄金分割”的3:5的比例最适合,最忌讳的空间的长宽比为1:2,所以,在空间形状设计时要注意这些比例关系的常识。

3空间朝向为争取必要的阳光照射而又避免烈日暴晒,以及建筑同环境关系,得根据房间性质而各得其所。

并尽量在南向布置一个或一个以上卧室。

4功能空间与建筑造型住宅建筑在功能上满足人们的各种要求后,要考虑的就是其优美的立面和造型带给人们精神上良好的感受。

要与自己的建筑个性相一致。

以上为住宅建筑中功能对于单一空间形式的规定性。

也就是说,设计的建筑空间形式要适合于这些基本功能要求。

第2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第2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图2-2 房间面积大小的确定
房间的面积,可以由使用特 点划分成以下几部分:(如图2-3) (1) 家具设备所占面积; (2) 人使用家具时所占面积; (3) 交通面积。
图2-3
面积组成
(二) 房间的形状和尺寸 在初步确定了房间最小面积之后,就可以着手确定房间的 形状和尺寸。确定房间面积后,可选择的平面形状很多,如方 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及圆形等,而最终需要综合考虑房 间的使用要求、结构与构造的形式、艺术效果等因素来确定。 1.使用功能对房间平面形状的影响 一般生活、工作、学习用房常采用矩形平面。这种平面有 利于家具设备布置,功能适应性强。此外,矩形平面可以采取 较统一的开间、进深尺寸,便于平面组合,结构简单,施工方 便。(如图2-4)。 然而,矩形不是唯一的选择。图2—5是几种不同平面形状 的教室。只要处理得当,完全可以做到适用而新颖。
图2-13 门的 位置、数量
2. 窗的位置 窗的尺寸和位置,主要应当考 虑采光和通风的要求。
●辅助房间设计
辅助房间一般是提供服务的房间,如厕所,盥洗室、水 暖电设备用房等。是民用建筑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设计 不合理,对整个房屋设计往往造成很大影响,所以辅助房间设 计也是建筑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应当考虑以下四个问题 : (1)辅助房间与其为之服务的基本房间之间有方便的联系 。 (2)尽量减少易产生噪声、不良气味的辅助房间对附近使 用房间的影响。 (3)在保证辅助房间正常使用的前提下,应将其设在建筑 物中较差的位置,如北面、地下室、山墙处。 (4)应当合理控制辅助房间的建筑标准,如面积、高度、 室内装修标准等。
第二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在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功能分区、人流疏散、空间组成、以 及与室外环境的联系等,是几个比较重要的核心问题。其他诸如建筑 空间的大小、形状、朝向、供热、通风、日照、采光、照明等,也是 应当考虑的问题,在设计时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空间组合与建筑的关系

空间组合与建筑的关系

空间组合与建筑的关系(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空间组合与建筑的关系1.单体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组成单体空间是每个建筑空间的基本组成部分。

(完整版)建筑设计功能分析与多空间组合

(完整版)建筑设计功能分析与多空间组合

2.1 动线的类型
按聚集程度 划分
均匀、连续性的,如商店、医院、旅馆等 集中性的,如影剧院、会堂、体育馆等 两者兼而有之,如展览馆、学校等
按使用者 划分
公共人流线:是建筑物主要使用者的活动路 线,具有开放性 内部工作流线:通常只允许在建筑内日常工 作人员使用,具有一定的排外性 辅助供应路线:人与物的结合
Architecture Design



——
功 能
计 三



多 空 间 组 合
Contents:
功能分析 多功能组合 总平图设计
功能分析
1
功能分析
2
动线分析
1. 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在熟悉建筑内部各类房间使用特点的基础 上,对建筑内部各使用空间的功能关系进行分析、整 合研究,最终以图解的方式进行表达,形成概念性草 图的过程。
1.1 功能分析的三个核心问题
单一空间 的使用要求
各使用空间 的功能关系
分析的过程 与结果的表达
单一使用空间在朝向、通风、防震、 隔声、私密性和联系等方面的要求 两个或多个单一空间先后关系、主次 关系、分割与联系、闹与静等 分析的过程和结果需要用图示的方式 表达
1.2 功能分区
功能分区:将建筑空间按不同的功能要求进行分类,并 根据它们之间的密切程度加以划分与联系,使分区明确 又联系方便。
➢ 1.两个空间的穿插部分为各个空间 平等共有,两个空间保持各自的形 状。
➢ 2.穿插部分与其中一个空间合并, 成为其整个容积的一部分,另一空 间则成为不完整的形体。
➢ 3.穿插部分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空 间并用来连接原来两个空间
④包容关系
一个大空间在其容积内包含一个 小空间,外面的大空间的性质取 决于被包含的小空间的形式

第二章 公共建筑及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第二章  公共建筑及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第二章公共建筑及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第二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绪言一、公共建筑设计的依据抓住公建功能要求的某些特性二、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的核心问题1. 空间构成2. 功能分区3. 人流疏散4. 与室外环境的联系三、重点空间的使用性质与人流活动四、设计方法:运用三大块空间的不同排列关系(根据具体条件如采光、通风、朝向、立面造型等),组合出不同方案第一节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一、功能的涵义二、主要使用部分三、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四、交通联系部分一、功能的涵义⏹特点:以“行为单元”为衡量尺度,注重基本的空间尺度;⏹内在的(足迹、人的需求):如流线、功能关系等,以功能关系图为主要内容;⏹外在的(具体环境):如位置、朝向、风向、道路等;⏹人体工程学⏹单一功能/复合功能1、空间的体量与功能空间的大小、形状因人的活动(功能)的情况不同而变化2、空间的形状与功能a.长方体;b.非长方体●电影院的钟形平面形状由视、听两方面的效果来确定,其剖面形状应考虑无视线遮挡、放映和声学方面的要求。

●剧院根据视觉质量分区的特点,剧院观众厅的平面形状较电影院短些、宽些。

●体育馆比赛厅的平面多呈纵横两向对称的几何形状二、主要使用部分的设计常见的几种基本间设计●病房(医院)●客房(旅馆)●教室(学校)●活动室、寝室(幼儿园)●阅览室三、辅助部分设计公共建筑的辅助部分包括:行政管理用房、厕所、盥洗室、卫生间、供应服务用房,如旅馆、托儿所、幼儿园中的厨房、洗衣房等以及设备用房(锅炉房、通风机房等)和库房、车库等附属用房。

⏹空间组成实例剖析●幼儿园的空间组成;●学校的空间组成;●宾馆的空间组成;●影剧院的空间组成。

四.交通联系部分⏹要求:1)适宜高、宽度、形状;2)流线简单明确,不曲折迂回,对人流有明确导向作用;3)有良好的采光,照明,防火设计.一). 水平交通1. 布局分类a.基本属于交通联系的过道、通廊:不应再设置其他功能要求的内容(如旅馆.办公等)b.主要作为交通联系空间兼为其它功能服务的过道、过厅(如医院门诊部、小学等)c.各种功能综合使用的过道、过厅(如展览厅)2. 水平通道宽度(分析人流的性质)a.专供通行的通道: >1.5M;b.旅馆.办公: >1.5-2.0M;c.学校: 2-3.0M;d.医院门诊部: 3-4.0M。

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空间组合

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空间组合

论公共建筑设计原理之空间组合姓名胡小芬班级建筑11102班学号201103435日期2013年4月13日摘要一个好的公共建筑设计需要透彻的功能分析,完美的艺术构思、合理的结构选型、适宜的设备布置、深入的经济比较以及紧凑的总体空间环境布局。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合千变万化和多种多样,在进行空间组合时赢密切结合具体情况,做到主次清晰,层析分明,条理有序。

关键词功能关系和空间组合空间与环境组合方式正文:一、环境的空间组合(一)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建筑一般,公共建筑室外空间的构成,主要依据建筑或建筑群体的组合,道路、广场、绿化、雕塑及建筑小品等因素对整体建筑的影响也不容忽视。

在室外空间中需要考虑观赏的距离和范围,以及建筑群体艺术处理的比例尺度等问题。

如意大利威尼斯的圣马可广场,因建筑与空间组合得一场比的得体,取得无比完整的效果。

这个广场空间环境在统一布局中强调了各种对比的效果,如窄小的入口与开敞的广场之间、横向处理的建筑与竖向挺拔的塔楼之间、端庄严谨的总督府与神秘色彩的教堂之间,采用了一系列强烈对比的手法,使广场空间环境给人既丰富多彩又完整统一的感受。

(二)室外环境的空间与场所根据公共建筑各空间使用性质不同,可以将室外环境空间概括为以下几种:1、开敞的空间场所其大小和形状可灵活设计。

如影院、会堂、铁路旅游客站、航空站等类型的公共建筑,因人车的流量大而集中,交通组织比较复杂,所以建筑周围需要较大的空间场所,由此形成一定规模的集散广场,而这样的广场往往根据各种流线的交通能力和空间构图的需要来确定其规模和布局形式。

因为这类广场对城市面貌影响较大,同时在艺术处理上要求也比较高,因此需要考虑广场的空间尺度和立体构成等构图的问题。

在道路的交叉口处,公共建筑的出入口要避免与转角处的人流干扰,常将建筑后退,形成一段较开阔的场所,这样处理有利于干道转角处车辆转弯时的视线要求,同时有利于道路交叉口的空间处理。

2、活动场地有的公共建筑如体育馆、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建筑类型,需要分别设置运动场、游戏场等室外活动场所。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第六章-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可修改文字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第五章-第六章-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可修改文字

第五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5.1.2 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1)直跑楼梯有的公共建筑依据实际需要,在解决人流集散问题 的同时,也为了增强公共建筑大厅的艺术气氛,常用直跑楼梯与 门厅空间的艺术处理相结合,借以丰富室内空间的通畅感、节 奏感与导向感。 直跑楼梯具有方向单一和贯通空间的特点,因而它可以布置在 门厅对称的中轴线上,以表达其庄重性,如北京人民大会堂门厅 内的中央楼梯(图2-11)、天津大学老图书馆门厅的大楼梯(图 2-12)等。
第五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5.1.2 空间组合中的垂直交通 3)电梯 (3)在8层左右的多层建筑中,电梯与楼梯几乎起着同等 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可将电梯和楼梯靠近布置, 或安排在同一个楼梯间内,以便相互调节,有利于集散人 流。 (4)在超过8层的高层公共建筑中,电梯就成为主要的交 通工具了。往往因电梯部数多,可考虑成组地排列于电 梯厅内,一般每组电梯不超过8部为宜,并应与电梯厅的 空间处理相适应。 (5)因电梯本身不需要天然采光,所以电梯间的位置可以 比较灵活。其位置主要依据交通联系是否方便来确定,通常可布置在建筑的中心地带。当然, 有的电梯可露明装设,充分利用自然采光或人工照明,多形成装饰性强的景观电梯。 电梯位置宜选择在人流比较集中、明显易找的交通枢组地带,如图2-25所示。
在公共建筑的功能问题中,功能分区、人问题。
第五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5.1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公共建筑的使用性质与组成类型虽然繁多, 但概括起来,可以划分为主要使用部分、 次要使用部分和交通联系部分。
在设计中若能充分研究这三大块空间之间 的相互关系,则可在复杂的关系中,找到 空间组合的总体性和规律性。
第五章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设计

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设计

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设计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设计是建筑设计的重点之一,它涉及到建筑外观、内部空间布局和组合、建筑的结构和功能等方面。

建筑空间组合关系的良好设计是实现建筑理念和建筑美学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建筑空间组合关系及其设计。

一、建筑空间的基本组合方式建筑空间组合关系是指建筑空间在大尺度上的关系和组合方式。

建筑空间的组合方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线性组合线性组合是指建筑空间在一条线性轴线上排列,构成连续的空间序列。

常见的线性组合方式有中厅式、过道式、露台式等。

线性组合方式适合于长狭土地的建筑或者要求内部环境变化丰富的建筑类型。

2.平面组合平面组合是指建筑空间在平面上取得各种角度和相对位置的组合。

常见的平面组合方式有对称式、不对称式、轴对称式等。

平面组合方式要求建筑的立面表现简洁大方,在平面上形成良好的视觉结构。

3.点阵组合点阵组合是指建筑空间以点阵形式呈现,构成有机的空间体量。

点阵组合方式适用于要求建筑空间动感和流动性的建筑类型。

二、建筑空间的基本设计原则1.空间的连贯性空间的连贯性是指建筑空间的各个部分之间能够顺畅地过渡,并且形成有机的有序关系。

要实现空间的连贯性,需要考虑建筑空间的功能、比例和形态等因素,并尽可能精心地设计空间内和空间间的连通方式。

2.空间的层次感空间的层次感是指建筑空间在不同高度和深度上通过运用形式、构造和材料等手段形成具有节奏感和层次感的空间形态。

层次感的形成需要考虑建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体现建筑的节奏感和动感。

3.空间的功能性空间的功能性是指建筑空间能够适应业主的需求和功能,达到相应的使用效果。

在空间设计中需要考虑实现空间尺度的适宜性、空间的通透性、收纳性和灵活性等方面的要求。

4. 空间的美学性空间的美学性是指设计者通过对空间尺度、氛围和构造的设计和处理,达到相应的美感。

美学性的设计需要注重建筑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协调和细节的处理,通过建筑材料、色彩和光影等手段,营造出空间的魅力。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2)
常用的有楼梯、电梯、自动扶梯 (一)楼梯 (1)直跑楼梯 (2)双跑楼梯 (3)三跑楼梯 (4)旋转楼梯 (5)剪刀楼梯 主要楼梯 次要楼梯
Principle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Principle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功 能 关 系 和 空 间 组 合
Principle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功 能 关 系 和 空 间 组 合
Principle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功 能 关 系 和 空 间 组 合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各类型建筑物的使用容量
Principle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功 能 关 系 和 空 间 组 合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容纳人或机械设备的空间
Principle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功 能 关 系 和 空 间 组 合
相关功能的分析 相互关联的建筑、 部门、空间或活动 ,均须互相紧邻 紧邻的等级 必须的 适宜的 自然的
Principle of Public Building Design
不适宜的
必须隔离的 一定要隔离的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公 共 建 筑 设 计 原 理
功 能 关 系 和 空 间 组 合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
公共建筑的空间构成及相互关系 ■主要使用部分 ■次要使用部分(辅助部分) ■交通联系部分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公共建筑是指为了满足社会公众共同需求而建造的建筑物,它不仅仅是为了提供人们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功能,还承担着社会、文化、教育、娱乐等多种功能。

下面将详细介绍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以及空间组合的类型和特点。

一、功能关系1.基本功能关系:2.社会功能关系:公共建筑还承担着社会功能,如政府机关、法院、警察局等。

这些建筑不仅提供办公场所,还为社会提供行政、司法、维护公共秩序等服务。

3.教育功能关系:公共建筑中的学校、大学、图书馆等提供教育功能。

这些建筑不仅仅是为了提供教室和图书馆,还需要提供实验室、体育场馆、音乐厅等专门的设施,以满足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4.文化功能关系:公共建筑中的博物馆、艺术馆、剧院等承担着文化功能。

这些建筑不仅承载着展览、演出等文化活动,还需要提供保护、研究、教育等功能,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5.健康功能关系:公共建筑中的医院、体育馆、健身中心等提供健康功能。

这些建筑需要提供医疗设施、健身设备、运动场地等,以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需求。

二、空间组合的类型和特点1.集中型空间组合:集中型空间组合是指将公共建筑的各种功能集中在一个建筑物或建筑群内。

这种类型的空间组合能够节省用地,提高设施的利用效率。

例如,综合性大学中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等都集中在一个校园内,方便学生和教职工的使用。

2.分散型空间组合:分散型空间组合是指将公共建筑的各种功能分散在不同的建筑物或建筑群内。

这种类型的空间组合能够充分利用地理空间,提供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例如,一个城市中的不同区域分别建有不同的医院、学校等,方便居民就近就医和就学。

3.成块型空间组合:成块型空间组合是指将公共建筑按照功能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建筑块。

每个建筑块都专门承担一种或几种特定的功能。

这种类型的空间组合能够实现各种功能的专业化和集约化管理。

例如,一个大型的博物馆可以按照展览、保护、研究等功能划分为不同的建筑块。

4.融合型空间组合:融合型空间组合是指将公共建筑的不同功能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功能的建筑物或建筑群。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

第三章公共建筑的功能关系与空间组合3.1 形式解析3.2 功能的把握3.3 空间的类型3.4 功能对于空间形式的规定性3.5 公共建筑的空间组成3.6 公共建筑的功能分区3.7 公共建筑的交通流线3.1 形式解析无论是一幢建筑物还是某个单一的建筑空间,总是呈现出一定的形式。

当我们从“形式”的角度来观看建筑时,意味着我们想获知它的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特征。

可以说,形式这一概念包含了事物内在诸要素的结构、组织和存在方式。

在丰富多样的建筑形态中,点、线、面、体四类是它们的原生元素。

从几何学的角度来看,点又是其中最基本的元素。

由点的移动生成线,再生成面,再生成体,每次移动都增加一个维度。

1、点:(1) 一个点标出了空间中的一个位置。

从概念上讲,它没有长、宽或深,因而它是静态的,无方向的,它是一个“非存在”。

但是有集中性。

(2) 作为形式语汇中的基本要素,一个点可以用来标志:•一条线的两端•两线的交点•面或体的角上的线条相交处•一个范围的中心(3)点在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一个点可以用来标志一个范围或形成一个领域的中心。

即使这个点从中心偏移时,它仍然具有视觉上的控制地位。

在这种情况下,点常常代表着一种独立的垂直物,如方尖碑、纪念碑、雕塑或雕像以及塔楼等建筑实体。

▪一个面积或体量较小的建筑实体也常常作为点元素来参与整体构图。

由于孤立的物体(独立性)在视觉中具有超重性,因此,它在自由构图中往往作为一种平衡手段来应用。

▪一个点也常常用来标志建筑物的转角或两端,以及两个线状建筑物的交叉点。

实际上,我们常见的在建筑物的转角、两端和线状建筑物的交叉点上所凸出的某些特殊处理,如穹顶、锥体或空框架等都是这种标志作用的体现。

2、线几何学认为,点的运动轨迹形成一条线。

同点元素一样,线没有宽度和厚度,但它具有一定长度。

具有一定长度的线段在空间中具有方向感,如水平、竖直或倾斜。

在空间中处于水平或垂直方向的线体在视觉中呈现为一种静止和稳定的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ongle@
纽约世界贸易中心的底层处理也是小尖 。虽然有人 把这样的处理称为“新复古主义”,然而,它们都是 在一定程度上与结构相结合的。
解构主义建筑师盖里的作品洛杉矶迪斯尼音乐厅
loongle@
二、建筑功能对于建筑空间的规定性: (1)功能决定空间的“量” (2)功能决定空间的“形” (3)功能决定空间的“质” (4)功能决定空间的组织形式
loongle@
loongle@
华盛顿国家美术馆东馆的中庭空间
loongle@
北京香山饭店的中庭空间
loongle@
安藤的作品 “光的堂”,为了产生特殊的效果而开的窗.
loongle@
(4)建筑的功能与空间组合形式 所谓“空间组合形式” 是指若干独立空间以何种方式
loongle@
loongle@
5. 单元式组合 把空间划分若干个单元,用交通空间将各个单元联系 在一起,形成单元组合。单元内部功能相近或联系紧 密,单元之间关系松散,具有共同的或相近的形态特 征。实践中常用的庭院式建筑即属于这种组合方式。 这种组合方式常用于渡假村、疗养院、幼儿园、医院、 文化馆、图书馆等建筑。
loongle@
(1)功能决定空间的“量” 所谓空间的“量”是指空间的大小和容量。在实
际工作中,一般以平面面积作为空间大小的设计依 据。根据功能需要,一个空间要满足基本的人体尺 度和达到一种理想的舒适程度,其面积和空间容量 应当有一个比较适当的上限和下限,在设计中一般 不要超过这个限度。
loongle@
满足视听要求时教室的形状和尺寸
loongle@
特殊平面形状的房间
loongle@
(3)功能决定空间的“质” 所谓空间的“质”,主要是指满足采光日照、通风
等相关要求。当然遮风避雨,抵御寒暑几乎是一切建筑 空间所必备的条件,某些特定的空间有防尘、防震、恒 温、恒湿等特殊要求,主要是通过机械设备和特殊的构 造方法来保证,而对于一般建筑而言,空间的质主要涉 及到开窗和朝向等方面。不同的空间,由于功能要求的 不同,需要不同的朝向和不同的开窗处理;而同样尺寸 的空间,由于朝向和开窗的处理不同则会带来不同的使 用效果。
loongle@
矩形普通教室的尺寸和桌椅布置
loongle@
楼梯的基本尺寸
loongle@
楼 梯 的 净 空 高 度
loongle@
厕 所 基 本 尺 寸
loongle@
(2)功能决定空间的“形” 所谓空间的“ 形”是指空间的形状。除了空间的大小和容 量,空间的形状也同样受功能的制约。虽然说在满足使用 功能的前提下,某些空间可以被设计成多种形状,然而对 于特定环境下的某种使用功能,总会有最为适宜的空间形 状可供选择,这本身就是一个优化组合的过程。
loongle@
“马赛公寓”是柯布西耶理想的现代化城市中“居住单位” 设想的第一次尝试。这座大型公寓式住宅是他在马赛设计 并于马赛市郊建成。 马赛公寓是第一个全 部用预制混凝土外墙 板覆面的大型建筑物, 现浇混凝土模板拆除 后,表面不加任何处 理,让粗糙地表现人 工操作痕迹的混凝土 暴露在外,表现出了 一种粗扩、原始、朴 实和敦厚的艺术效果.








loongle@
(2)功能分区原则 a、处理好主与辅的关系; b、处理好“内”与“外”的关系; c、处理好“闹”与“静”的关系; d、处理好“清”与“污”的关系。
loongle@
展览空间要解决好展览参观的流线和次要空间的隔离, 不要让次要空间影响主要空间.
loongle@
loongle@
6. 网格式组合 这种组合方式是将建筑的功能空间按照二维或三维
的网格作为模数单元来进行组织和联系,我们称之为网 格式组合。在建筑设计中,这种网格一般是通过结构体 系的梁柱来建立的,由于网格具有重复的空间模数的特 性,因而可以增加、削减或层叠,而网格的同一性保持 不变。按照这种方式组合的空间具有规则性和连续性的 特点,而且结构标准化,构件种类少,受力均匀,建筑 空间的轮廓规整而又富于变化,适应性强,被各类建筑 所广泛使用。
loongle@
次要空间




主要空间
通 空
体育馆建筑


次要空间
loongle@
交通空间








主要空间
次 要 空 间
展览馆平面
loongle@
2、建筑的功能分区 (1)建筑物的内部使用顺序(金工装配车间平面组合)
(a)直线布置
(b)
(c)
loongle@
雷姆.库哈斯:中央电视台大楼
loongle@
例如:在住宅设计中,一间普通的居室面积大约在 15~20平方米,起居室是家庭成员最为集中的地方, 而且活动内容也比较多,因此面积应最大,餐厅虽 然人员相对集中,但由于只在进餐时使用,所以面 积可以比起居室小,厨房通常只有少数人员同时使 用,卫生间则更是如此,因而只要容纳必要的设备 和少量活动空间即可满足需求。对于公共建筑,一 间40-50人的教室需要50平方米左右,一个1000座位 的影剧院观众厅则需要750平方米左右……由此可见, 不同的使用功能直接决定了所在空间的大小及容量。
loongle@
例如确定面积为50平方米左右的教室,其平面尺寸可 以为 7x7 米,6x8 米,5x10 米,4x12 米……,如何 进行选择呢?我们知道,教室首先应满足视听效果, 长宽比过大会影响后排的使用,过宽会使前排两侧座 位看黑板时出现反光现象,因此通过比较,6x8米平面 尺寸能较好地满足使用要求。同样是上述尺寸,如果 换成幼儿园活动室,由于幼儿园活动的灵活多样,接 近于方形的平面尺寸通常被较多地选用。反之如果是 会议室,略为长方形的空间形状更有利于功能的使用。
衔接在一起的,使之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有机整体。空 间组合方式有很多种,选择的依据一是考虑建筑本身的设 计要求,如功能分区、交通组织、采光通风以及景观需要 等等;二是要考虑建筑基地的外部条件,周围环境的不同
直接会影响到空间组合方式上的选择。如门厅的设计, 在建筑设计中首先要将门厅设置在明显的位置上, 与交通干线有明确的流向关系,妥善解决好水平 交通、垂直交通及各部分功能之间的关系,使交 通路线简捷、流畅、明确,互不交叉干扰。
loongle@
loongle@
3. 集中式组合方式 集中式组合通常是一种稳定的向心式构图,它由一
定数量的次要空间围绕一个大的占主导地位的中心空 间构成。处于中心的主导空间,一般为相对规则的形 状,应有足够大的空间体量,以便使次要空间能够集 结在其周围;次要空间的功能、体量可以完全相同, 也可以不同,以适应功能和环境的需要。一般说来, 集中式组合本身没有明确的方向性,其入口引导部分 多设于某个次要空间。这种空间组合方式适用于体育 馆、歌剧院等以大空间为主的建筑,西方古代的教堂 也有很多采用这种空间组合方式。
loongle@
某体育馆平面
loongle@
圣马可教堂位于广场东部,平面为希腊十字形,十 字的四个臂以及中心位置各有一个半球形穹顶。
4. 辐射式组合 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兼有集中式和串联式空间特征。由一 个中心空间和若干呈辐射状扩展的串联空间组合而成, 辐射式组合空间通过现行的分支向外伸展,与周围环境 紧密结合。这些辐射状分支空间的功能、形态、结构可 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其长度可长可短,以适应不同的 基地环境变化。这种空间组合方式常用于山地旅馆、大 型办公群体等。
loongle@
b、集中水平分区 将功能要求不同 的各部分用房集 中布置在同一幢 建筑的不同平面 区域,各组取水 平方向的联系或 分隔,但要联系 方便,保证必要 的分隔,避免相 互影响。
loongle@
c、垂直分区 将功能要求不同的各部分集 中布置于同一幢建筑的不同 层面上,以垂直方向进行联 系或分隔。但要注意分层布 置的合理,注意各层房间数 量、面积大小的均衡,以及 结构的合理性。并使垂直交 通与水平交通组织紧凑方便。 分层布置的原则一般是根据 使用活动的要求,不同使用 对象的特点及空间大小等因 素来综合考虑。
交通空间








主要空间
次 要 空 间
展览馆平面
loongle@
(3)功能分区方式 a、分散分区 b、集中水平分区 c、垂直分区、
loongle@
a、分散分区 即将功能要求不 同的各部分用房 分别按一定的区 域,布置在几个 不同的单幢建筑 物中。这种方式 可以达到完全分 区的目的,但也 必然导致联系的 不便。
loongle@
以开窗为例,其基本目的是为了采光和通风,当然也有 立面的需要,而开窗面积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功能(采光 亮度)的需要。一般来说,居室的窗地比(开窗面积与 房间面积之比)为 1/8~1/10 就可以满足要求,而阅览 室对采光的要求较高,其窗地比要达到1/4~1/6,普通 教室一般为1/6~1/8。当然,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 可根据立面效果作适当调整,比如为了整体效果的统一, 教室、阅览室可以选择方窗或带型窗,局部地方可以使 用落地窗。
学校建筑的功能分区和空间组合
loongle@
串联式的平面布局容易组织交通路线,连廊部分的收 进使得建筑的体块明确
1.串连式组合:令各使用部分之间互相穿通 。通常 可见于空间的使用顺序和连续性较强,或使用时联 系相当紧密,相互间不需要单独分隔的情况。 2.并联式组合:通过走道或一个处在中心位置的公 共部分,连结并联的各个使用空间。在这种情况下, 各使用空间互相独立,使用部分和交通部分的功能 明确,是使用最多最常见的一种组合方式。
常用手法:串联、并联、集中式、辐射式、单元式、网格式等
五、建筑内部空间的处理P6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