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制品行业总体形势分析报告9912221552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制品行业总体形势分析报告
新华社分析师王萌
一、行业基本状况
(一)行业主要经济指标概述
2004年是我国乳制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年,乳制品生产、销售取得了良好的业绩;乳制品市场得到了进一步开拓,更加趋于成熟。
2004年l~6月,我国乳制品企业液体乳及乳制品工业总产值为191.23亿元,同比增长36.82%;销售收入220.31亿元,同比增长39.35%;实现利润14.98亿元,同比增长65.98%;乳制品产量68.10万吨,同比增长30.87%;液体乳产量246.07万吨,同比增长63.27%;乳制品行业仍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行业利润增势减缓
虽然上半年在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下食品制造业利润增幅高于一季度,但其中利润最大的子行业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利润却呈低位下滑,上半年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实现利润16.3亿元,同比仅增长8%,增幅比一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
而其他子行业,如营养保健食品制造、饮料制造业和软饮料行业的利润增长率都较一季度有较大的增幅。
乳品行业整体利润下降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乳品巨头为抢占市场份额、扩大销售量大打价格战,进行各种促销降价活动,企业成本费用总额上升;其次乳类产品本身不易保存,受包装、形态等条件的限制;再次入世后乳制品的关税将逐步降低、进口乳制品的价格也会随之降低,对国乳业市场挤压很大;另外国外乳业巨头正抢滩登陆我国乳业市场;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了虽然我国乳品工业快速发展,企业利润却增势减缓,乃至赔本经营,乳品制造企业存在重重危机。
(三)行业价格竞争激烈
今年以来,乳品行业的价格战已经到了几近疯狂、无理由、无规律可循的地步。
以酸奶和盒装奶为例来分析乳业价格的变化。
2003-2004年酸奶价格变化趋势图
元/吨2003年2004年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500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
通过两年来的观察,目前价格战的形势已经非常明朗:日常的活动不断,每年的淡季(7月~9月、2月~4月)加大力度,旺季(10月~次年1月、5月~7月)减小力度,节假日前后市场波动较大。
且这种循环往复不会在短期结束,也许还要伴随乳品行业走过更多的年头,像现在的家电行业一样,洗牌虽已结束,价格战仍没有停止,我们在各大商场超市仍可以看到空调冬季“跳楼价”、电视促销竞秀……因此对于乳业的价格大战我们大可不必那么不解,无论演变得多么残酷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对于厂商而言,每个周期抢占活动的主动权就成为竞争的焦点。
以市场为例,纯奶品牌共有19个,从5月底就开始降价,6月中旬降到最低价4.8元/升。
各品牌1升装的纯奶降价为:伊利7.5元降至5.8元,光明特浓牛奶7.7元降至5.8元,完达山更是从6.2元跌到4.8元,降出了该重量级的最低价。
乳品除了明着降价外,变相降价也随之而来。
蒙牛500ml“买三赠一”,夏进500ml“买二就赠一”,维维一直在送伞;银桥也以“买三赠一”跟进。
产的达能牌圆杯特浓酸牛奶,买4送1,卖9块钱;最便宜的酸牛奶是产的西夏牌果味酸奶,8袋才卖2.9元。
蒙牛、伊利是价格战挑起的“罪魁祸首”
考察各地的乳业价格战,挑起者总是少不了蒙牛、伊利两家,尤以蒙牛最为突出。
而许多的地产品牌仅仅是跟随,不想打却非打不可。
也许这跟两家的市场战略有关系,他们在常温奶上可以做到成本领先,当务之急就是抢占市场份额、扩大销售量。
所以无论赚钱、赔钱都得干,蒙牛想方设法从国外筹资、境外上市弄来钱投到终端促销上,为的是以后赚更多人的钱。
伊利靠奶粉、冰制品的利润弥补液态奶费用,既要设法阻击蒙牛,又要巩固新、旧市场,价格战必不可少。
两大巨头相争,使乳品市场的价格大战愈演愈烈。
(四)区域市场份额不均衡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销售收入为2004年1~6月累计数据)从统计数据看,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行业产品销售收入最好的是,截至6月,共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74185万元。
在可统计地区中,销售收入最少的是区,产品销售收入为736万元。
出现这种巨大的地区差异与乳业生产所需的奶源地域环境和市场接受度有一定的关系。
伊利、蒙牛、光明、完达山等都是乳品业的销售巨头。
(五)乳制品质量有待提高
近期,国家质检总局对乳制品质量进行了质量抽查,共抽查了、、、等十个城市40家企业的40种产品,合格29种,产品抽样合格率为72.5%。
本次抽查发现以下一些主要质量问题:一是部分企业不按标准组织生产,造成产品的蛋白质、脂肪等理化指标达不到标准要求。
二是部分企业管理不善,生产设备旧落后,生产环境差,致使部分产品微生物指标严重超标。
三是部分产品检出防腐剂苯甲酸。
四是个别企业产品标签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规定。
另外,部分乳制品还涉嫌假冒,有待进一步调查取证。
省佳宝乳业的乳品名列抽查质优产品的榜首,伊利牌优酸乳乳饮料位居其次。
另外有菊乐食品的菊乐牌酸奶露乳酸饮料、市天友乳业股份乳品二厂天友牌多乐乳酸菌饮料也在此列。
笔者认为:食品安全不容忽视,各企业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质量问题一定得跟上,27.5%的不合格比例只会令消费者对乳品质量越来越缺乏信心,最终受害的还是整个的乳品行业。
二、乳制品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预测,2005年世界奶类总消费量将达到6.15亿t(中国为1611.9万t),人均11.3kg,而中国目前人均消费量仅为7.2kg,与世界人均消费95kg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
目前,发达国家肉、蛋、奶的比例是0.4:0.06:1,乳制品消费比例高;中国的比例是6.7:2.8:1,乳制品消费比例最低。
在国务院批准发布实施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01—2010)}中,乳业为优先发展的三个重点食物领域之一。
根据目标要求,到2010年中国人均乳类占有量将达到16kg,其中城市居民为32kg,农村居民为7kg,总产量达到2600万t。
有专家预计,中国奶类产量将在2015年达到2000万t,2030年达到7000万t。
由此可见,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奶业会呈现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
(一)乳类消费的总量将继续增加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国乳品市场需求旺盛,市场日趋扩大,乳类消费总量将继续增加。
1.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刺激乳品消费。
据2000年国家计委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所作的调查,居民收入每增加10%,乳类消费量就相应增加0.32%。
在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缓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仍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特别是国家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促进乳品消费和开拓农村乳类消费市场创造了有利条件。
目前中国居民的乳类消费基数依然很小,据估计未来5年,消费年增长速度将继续保持在15%以上。
2.政府的支持和对乳品宣传力度的加大为乳业消费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环境。
党和国家领导人关注奶业发展,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奶业,各种新闻媒体也对乳和乳制品进行了大量报道和宜传,这些都促进了奶业的良性发展和乳品消费的增长。
在大中城市,乳品正在成为生活必需品。
随着农村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农村居民购买力水平的逐步提高,乳品营销网络的深入和扩大,乳和乳制品的需求将不断增长。
3.国家学生奶饮用计划的实施将推动乳类消费市场的发展。
目前全国有中小学生2亿多人,根据计划,到2005年可望有1500万中小学生喝上奶,年消费牛奶约110万t。
4.人口的增长扩大了对乳类的需求。
根据有关资料,中国每年约有新生婴儿1000万人,如果平均每人每年消费鲜奶60kg,就要多消费鲜奶60万t。
同时,中国城市人口在10年中将从目前的30%增长到40%,而资料表明,每增加一个城镇居民,将会多消费乳类5kg。
(二)乳制品生产将进入快速增长的新时期
1.奶牛生产将快速增长。
由于乳与乳制品的需求旺盛,原料奶的收购价格总体趋势将继续走高,养牛的效益较好,各方对投资养牛的积极性较高,各级政府对乳业生产的支持力度加大,必将促进奶牛生产的快速增长。
2.资源存量大,具有发展潜力。
中国有4亿hm2草地,饲草资源巨大,精粗饲料资源十分丰富。
退耕还草、草地改良和农业结构的调整,三元种植结构的建立,以及舍饲技术的推广普及,资源的总量增长与利用率提高的双重效果,为奶牛的发展提供了饲料保证。
3.乳产品消费特性有利于巩固国乳品市场。
一般来说,消费量最大的乳制品是液态保鲜奶,而液态奶不易保存和长距离运输,主要在国消费,国际间贸易量很小,所以人世和市场的开放对中国保鲜奶的冲击不大。
奶粉的消费主要在居民收入比较低的农村和中小城市,这部分市场主要是国产奶粉,而进口奶粉价格较高,主要市场在大城市。
同时,人世后的新形势促使中国乳业加快走上规模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道路,通过积极改良技术、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进一步巩固成本和价格优势,必将给中国乳业发展带来相当大的机遇。
(三)乳制品市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
业资深人士天田曾在2003年末描述了近几年乳业的竞争格局:2002年是中央军团稳扎稳打,地方军团保卫家园,海外军团虎视眈眈,新军团气势如虹;2003年是中央军团收缩战线,地方军团疲惫应战,海外军团一边干看,行业新军全军溃烂;2004年的趋势是:巨头争霸(可能销售额接近),终端争夺(包括业态扩等),新资本进入(外资进入),行业黑幕(每个行业都有自己不能见光的东西,是发展初级阶段必然的问题,如果突然爆出就会有很大的杀伤力)。
1.加入世贸组织对乳业带来一定压力。
根据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谈判中有关乳业的承诺,乳制品的关税将逐步降低,进口乳制品的价格也随之降低,这势必对中国乳制品市场带来一定冲击,特别是对那些设备旧、生产工艺落后、产品品种单一、生产规模小、生产成本较高、产品质量较低的中小乳品企业影响最大。
其中受冲击最大的产品是奶粉,一些保质期较长的保鲜进口奶也会增加,奶酪和黄油由于消费量不大,影响相对较小。
2.国际乳业集团瞄准中国市场,采取各种方式积极抢滩登陆。
国际乳业集团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奶类新兴消费地区拓展市场的历史告诉他们,中国将成为下一个海外大市场,这些企业已经开始以各种方式争占中国市场。
新西兰、澳大利亚等乳业生产大国拥有成本优势,把直接出口产品作为主要策略,目前中国进口乳品的64%来自这两个国家。
其他地区的跨国企业则直接在中国开展生产
经营活动,世界排名前20位的企业已经全部进入。
瑞士雀巢在中国经营10多年,拥有多家独资和合资企业,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网络,其竞争优势正在初步显现。
3.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趋于并购重组。
以抢占奶源基地和争夺市场份额为核心,国际国企业积极参与市场角逐,竞争日趋激烈。
光明乳业首先到、等地建设奶源基地和加工厂,带动各大乳品企业掀起抢占奶源基地的热潮,并提出“科技光明”的口号。
为了应对日趋激烈的国竞争和迫在眉睫的国际压力,国乳品企业并购重组不断,仅2002年就发生较大规模的并购重组活动18起。
摩根士丹利、鼎晖投资、英联投资一次性向蒙牛注资2.16亿元,持有蒙牛乳业32%的股份。
光明收购达能,三元收购第二大乳品企业全佳,三鹿集团与好牛乳业公司在河西走廊联合建立奶源基地,新希望集团则在一年收购全国各地11家乳品企业。
4.乳品市场细分化程度提高,品牌效应将成为竞争的焦点。
在乳品消费量快速增长的同时,对乳品品质和种类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乳品市场细分将不断强化,以质量、信誉和服务为核心的品牌竞争将日益激烈,品牌效应将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如在液态乳市场,伊利、光明、三元、蒙牛属于领先品牌;在奶粉中低档市场,已打造出了三鹿、完达山、伊利等全国性品牌。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乳品加工业的整体实力将不断增强,乳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中国必将打造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强势品牌。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