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综合疗法治疗乳腺增生优秀课件
中医针灸治疗乳腺增生
中医针灸治疗乳腺增生乳腺增生长期困扰着女性朋友,严重的影响着女性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严重者影响到生活和工作。
目前,西医对乳腺增生的治疗普遍存在两点:一、对发现患者乳腺增生后定期作检查,观察它的增生速度,长期用药;二、乳腺增生达到可以切割的时候就实行手术切割。
中医对乳腺增生采取对证治疗,分型辩证:婚前婚后、产前产后、孕前孕后。
根据患者的体质大至分4型:一、肝郁型:其症多见乳房胀痛结块,多于经前或生气后加重,疼痛可向肩背腋下放散,胸闷不舒,腹胀纳差,月经周期紊乱,舌质不红或有瘀斑,脉弦。
掌色无华,纹线杂乱在手腕纹靠掌的连接处。
二、肝火型:其症多见乳房胸胁灼热胀痛,两乳结块,生气后乳痛加剧,心烦易怒,口苦咽干,目赤,月经错前,舌红苔黄,脉弦数,掌色赤存红点。
三、肝肾阴虚型:其症多见乳房结块疼痛,时轻时重,胸闷,胁肋隐隐伴痛,头晕目眩,手足心发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四、气血双虚型:其症多见乳房结块疼痛,劳累后加重,身倦乏力,纳差,头晕目眩,心悸怔忡,面色不华,舌淡,脉沉细。
据调查,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很高,统计显示,我国有75%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中西医结合对女性乳腺病的分析为乳腺增生常与卵巢功能失调有关,黄体酮分泌减少,雌激素量相对增多。
乳腺增生病可分为生理性的单纯乳腺增生病和病理性的囊肿性乳腺增生病,其它有硬化性乳腺腺病、乳腺纤维性增生病。
乳腺组织是性激素的靶器官,因此当性激素代谢紊乱及卵巢功能失调可以导致本病发生。
本病多见于生育期性机能旺盛的中年妇女,而单纯性乳腺增生病好发于青年未婚或已婚未育妇女。
本病属于中医学的"乳癖"范畴。
人身有脏、腑、气、血、筋、脉、骨、髓,其精气分别会聚于8个穴位,称为“八会穴”,八会穴与其所属的八种脏器组织有密切的联系。
如中脘为胃之募穴,因六腑皆禀于胃,故为“腑会”。
除此之外,章门为脾之募穴,因五脏皆禀于脾,故为“脏会”;膻中位于两乳之间,内应肺,因诸气皆属于肺,故为“气会”;心主血,肝藏血,膈俞位居心俞之下、肝俞之上,故为“血会”;阳陵泉位于膝下,膝为筋之府,又为胆经合穴,胆合肝,肝主筋,故为“筋会”;太渊属肺,位于寸口,肺朝百脉,寸口为脉之大会,故为“脉会”;大杼位于项后笫1胸椎棘突旁,第1胸椎又名杼骨,诸骨自此擎架,连接头、身、四肢、故为“骨会”;绝骨属胆经,胆主骨所生病,骨生髓,故为“髓会”。
乳腺增生的灵枢针灸疗法
乳腺增生的灵枢针灸疗法【乳腺增生的定义】乳腺增生,又名小叶增生、乳腺结构不良症、纤维囊性病等。
【发病原因】●西医:1、内分泌失调;2、精神因素:工作压力大,情绪不稳定;3、不良生活习惯;4、饮食不合理;●中医:(1)肝经:乳房外上方有单一大结节,生气后加重;(2)冲任:一个个小的,与例假有关,例假前胀痛;(3)心包经:以乳突为中心有硬块盖住乳腺,与情绪有关,焦虑时加重;(4)胃经:胃气上逆,肿胀,与饮食有关,饭后疼痛;(5)肾经:与肾寒有关。
【常见症状】●乳房胀痛(常见):乳房胀痛或刺痛;部分病人具有周期性,疼痛与月经周期有关,经前或经期疼痛加重,经后减轻或缓解;●乳房肿块(常见):乳房触痛,肿块大小不一,呈片块状、结节状、条索状、颗粒状●乳头溢液:少数患者出现乳头自发溢液;●月经失调:月经周期不定,伴痛经;●情志改变:情志不畅,心烦易怒,生气、紧张、劳累后加重。
【乳房自查:立位手检】【乳腺增生快治】乳腺增生的产生与肝经、心包经和冲任有关。
●肝经:乳房外上方,生气后加重;●冲任:与经期有关,经期加重(可艾灸关元);●心包经:乳头为中心硬块盖住乳腺,与情绪有关,忧虑时加重。
●胃经:整个乳房胀或胀痛,吃饭后加重;●肾经:乳房内侧单一结节。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方案(一)第一步(1)手臂三针细节:1、针型:2寸毫针(0.25*50 0.3*50)2、针尖方向朝手指方向;3、肘横纹下2-3寸,先扎手臂正中间一分为二;然后两边各取正中间位置扎针(不管穴位);4、平刺,沿皮下刺;5、留针,可提插刺激,提插到没有阻碍为度。
6、同时按摩患者乳房至结节消失或有粘稠液体排出。
(2)第二步:1、用空心掌拍打背部和病灶对应的位置2、前面哪里有肿块,拍打背后对应点,拍打到没有为度,一般3-5下。
(3)髂后上棘一针细节:1、针型:3寸毫针(0.30*75、0.35*75)2、髂后上棘和膀胱经交汇处;(详细定位见下一张PPT)3、直刺(最好是沿骨面斜向下80度左右进针),提插刺激,进针深度以有吸针的感觉为度;4、不留针,抖动几下就行。
九针专题之四乳腺增生专题
九针专题之四乳腺增生专题温故知新历史案例回顾案例1 女34岁,乳腺结节(点击进入来源日报)小编体会:乳腺结节多年结合年龄,治当疏肝理气散结,此案例若配合周天循环估计效果会更好些且不容易反复。
如:配伍组合一组飞龙+通天+局部围刺、一组春风+秋风+局部围刺。
乳腺增生局部全息围刺治标,全身整体辨证治本。
个人经验之谈仅供参考!案例2 女40岁,乳腺胀痛难受(点击进入来源日报)小编体会:此案例施针者用局部乳腺节点下针,加鱼际松解全身关节(开节)而达到止痛,针简效宏。
“家和万事兴”家庭不和生气郁闷导致的郁积,不单纯是积攒在乳腺上。
个人认为:气机郁滞责之于肝,肝气不舒建议加整体辨证下针用左春风右秋风通小周天,郁结开效果能持续而不反复。
案例3 女60岁,乳腺癌小编体会:乳腺为肝经、胃经、脾经等经络所过。
“经络所过,主治所及”,许多经络出现问题都可影响乳腺。
但女子以肝为先天,且女子多心思敏锐,常见肝气郁结,生气郁闷等影响肝木生发的情志问题。
肝气郁结,常常会出现乳腺增生,乳腺癌等郁结之证。
治疗可疏肝解郁,对应春风拂柳,配以秋风扫叶以成气机循环。
我们中指近节指骨对应胸部,两者相加,一个从根本解决,一个引气血至患处。
其实飞龙在天配通天彻地,或大通天彻地,或止痛三针,或鱼际开节,或单用对应区针法都会有效。
不必纠结于癌症或增生结节,只要是郁结舒展不利的皆可用之!期待大家多实践参与分享!案例4 女38岁右侧乳腺增生(点击进入来源日报)小编体会:胸部乳房于手上全息对应区主要有二,一为中指近心端指节,一为大鱼际区。
治疗时,中指区多用围刺法,鱼际区多顺异常纹路进针,同时嘱其按揉乳房,以同气相感、引气至病所,常可立杆见影,肿块结节当场变小。
上述治疗方案为阴阳九针变化针法,非阴阳九针常规针法。
因当今乳腺疾患日益增多,故分享之,更重要的是,嘱咐病友少生闷气、亲近自然、常读清静,此为治本之法。
甲状腺问题、乳腺问题、子宫问题,女性三病一体,均不离情绪也。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穴位
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穴位1、乳腺增生针灸什么位置1.1、取穴:以膻中、屋翳、合谷,足三里为主穴。
肝郁气结者配太冲;肝肾阴虚者配太溪;伴有月经不调者配三阴交,伴胸闷困痛者配外关。
1.2、操作:以华陀牌28号1~1.5寸毫针在膻中穴向患者乳根部斜刺,屋翳穴亦斜刺向乳根部;余穴以直刺为主。
捻转得气后膻中与屋翳两穴可接G6805-Ⅰ型电针仪,采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余穴10分钟行针1次,随证补泻,每次留针20分钟,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月经期治疗暂停,治疗期间其他治疗药物全部停服。
1.3、体会:乳腺增生病主要表现为疼痛有肿块,祖国医学认为主要是由于恼怒、伤肝、思虑伤脾致气血郁结于乳房而成癖。
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针刺治疗的主要作用在于疏通气血,调经止痛使经络通畅,气血调和,从而达到消肿散结之效。
2、针灸的注意事项2.1、在身体过于疲惫,精神高度紧张和饥饿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针灸;2.2、年老体弱者进行针灸治疗的时候,最好选择卧位,因为这样更加容易选择穴位;2.3、女性在怀孕的时候进行针灸力道一定要轻柔,并且一些能够引起女性宫缩的穴位千万不要进行针灸,常见的这类穴位有合谷、三阴交、昆仑等等;2.4、如果给小孩进行针灸,孩子哭闹不配合的时候,千万不要留针,除非必要;2.5、婴幼儿进行针灸的时候,囟门部及风府、哑门穴等的穴位千万不能够施针;2.6、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最好不要进行针灸;2.7、皮肤出现感染、肿瘤等等部位不能够进行针灸;2.8、特殊病人的特殊部位选择针灸的穴位、施针的角度和深度有着特别的讲究,例如肠粘连患者的腹部等等;2.9、针灸注意事项最重要的一条就是,针灸要看疾病种类,应该根据病情来选择针灸的方法或者是其他的治疗手段。
3、哪些人不适合针灸3.1、不可逆性的器质性病变以及较为严重的器质性病变。
例如:老年性痴呆中大脑变性、脑萎缩而致的Alzheimer’病疗效不明显。
其他的如:小儿阻塞性脑积水、脑干型运动神经元疾病、脑干卒中、肝豆状核变性、恶性贫血、败血症、多囊肾、卵巢囊肿、严重静脉曲张、骨折后错位、寄生虫病、精神系列的疾病等。
中医辨证治疗乳腺增生病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2
概述
乳腺增生病以其临床特征表现,与中医“乳癖”、 “乳疠”、“乳核”等病症相当。早在《中藏经》 中就已有了“乳癖”病名的记载。在明清时期有关 “乳癖”的论述渐趋详细,如明代著名外科学家陈 实功描述说:“乳癖乃乳中结核,形如丸卵,或坠 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而消 长,……”对本病之观察甚为细致,且已发现本病发 生与七情之变化密切相关。
肝气邪结 思虑忧愁,郁郁寡欢,隐事曲折,难以排遣。郁怒伤肝,木失
条达,肝气所乘,肆虐侮土。脾为阴土,思虑伤脾,又被木克, 以致运化失职,水湿内困,聚而成痰,痰气内结,凝滞成块。 阴虚火旺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液,若因房劳过度,以致肾精虚怯,肝 失所养,或因“年过四十,阴气自半”,或嗜食炙膊煎炒之品, 或肝气郁结,久而化火,火灼津液,炼聚成痰,阻塞乳络而致 凝块。
14
其他疗法
(1)针灸 ①体针 井、肝俞。配穴:肝
火去合谷,加太冲、侠溪;肝肾阴虚去肝俞,加太溪;气血双虚去肝俞、 合谷,加脾俞、足三里;月经不调去合谷,加三阴交;胸闷去合谷,加 外关。 操作:两组主穴交替使用,据症加配穴。每日1次,虚补实泻,留针 30分钟,留针期间行针4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4天。 疗效:共治疗患者500例,其中住院病人150例,治愈101例,显效33 例,有效8例,无效8例;门诊病人350例,治愈129例,显效104例,有 效100例,无效17例,总有效率为95%。
完整版ppt课件
15
其他疗法
②冷冻针灸 取穴:膻中、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 操作:手法为平补平泻,留针15~20分钟,针柄温度为-
10℃~-20℃之间,采用仪器为“LRI-3型电子冷冻增热针灸治 疗仪”。疗程为6~12天,每日1次。 疗效:共治疗30例,治愈25例,显效3例,有效1例,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6.7%。
最新【】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经验总结教学讲义ppt
❖ 一、乳癖病的渊源 ❖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 七、乳癖病的预防 ❖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论文】针灸治疗乳腺增生的 临床经验总结
目录
❖ 一、乳癖病的渊源 ❖ 二、乳癖病的发病率 ❖ 三、乳癖病病的病因病机 ❖ 四、乳癖病诊断与检查 ❖ 五、乳癖病的中医辨证分型 ❖ 六、乳癖病的针灸治疗 ❖ 七、乳癖病的预防 ❖ 八、治疗乳癖病的几点体会
乳癖病的渊源
❖ 一、祖国医学
祖国医学认为肝郁气滞 , 痰凝血瘀 , 冲任失调为本病的病病机。 乳房的发育、 乳汁的生成都和脏腑 、 经络、 气血 、 津液生理功能 密切相关 , 乳房的生理功能又与月经、 胎孕 、产育联系。
肾、 天癸 、 冲任三个要素构成性轴同时作用于胞宫和乳房而产 生各 自的生理功能。肾为主导肾气不足则天癸不充 , 冲任二脉不盛 , 乳房必受患而发病 。又肾同源, 肝藏血而主疏泄的功能有赖 于肾气的 温煦资助 , 肾不足则肝失所养 , 肝之疏泄功能失常 , 肝气郁结以
致冲任失, 气滞夹痰凝血瘀而成乳癖 。故冲任失调为发病之本, 肝郁 滞痰凝血瘀为发病之标。
薛立斋在《 女科撮要》 中说 : “ 夫经水 , 阴血也 , 属冲二脉 主 , 上为乳汁 , 下 为月水。 ” 冲任 二脉下起胞官 , 上达乳, 月经与 乳房密切相关。
《 外科正宗》 述 : “ 乳癖乃乳 中结核 , 形丸卵 , 或坠重作痛, 或不病 , 皮色不变 , 其核随喜怒消长 , 多由思虑伤脾 , 忧怒伤肝 , 郁结 即成。 ” 因胞宫和乳房 同受冲任调, 月经与乳房密切相关 , 故对 乳癖的治疗应从调经论治
《针灸乳腺病研究》课件
病因与病理
病因
针灸乳腺病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包 括遗传因素、内分泌失调、免疫功能 异常、细菌感染等。
病理
针灸乳腺病的病理改变主要包括乳腺 组织炎症、增生、萎缩等,这些改变 会导致乳腺功能紊乱或异常。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针灸乳腺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乳房疼痛、肿胀、发热等症状,部分患者可能 出现乳头溢液、乳房皮肤改变等症状。
研究方向
进一步探讨针灸治疗乳腺病的机制,研究不同针灸方法对乳腺疾病的疗效差异,以及针灸与其他疗法的结合应用 。
挑战
如何提高针灸治疗乳腺病的疗效和稳定性,解决针灸疗法在基层医疗单位普及的问题,以及加强针灸治疗乳腺病 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临床应用前景与推广价值
前景
随着针灸治疗乳腺病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不断完善,针灸在乳腺病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广阔,有望成 为乳腺病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
推广价值
针灸治疗乳腺病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对于提高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THANK YOU
感谢各位观看
03
针灸治疗乳腺病实践
针灸治疗方法
治疗方法概述
详细介绍针灸治疗乳腺病的基 本原理、治疗过程和注意事项 ,确保观众对治疗方法有全面
了解。
针具选择
针对乳腺病的特点,选择合适 的针具,如毫针、艾灸等,并 解释其作用和适用范围。
穴位选择
根据乳腺病的病理特点和经络 理论,选择关键穴位进行针灸 ,并解释每个穴位的作用和意 义。
《针灸乳腺病研究》ppt课件
目录
• 针灸乳腺病概述 • 针灸治疗乳腺病理论基础 • 针灸治疗乳腺病实践 • 针灸乳腺病研究进展 • 结论与展望
《针灸乳腺病研究》课件
对针灸乳腺病研究的局限性和不足进行讨论和反思
疗效评价:需要更客观、全 面的疗效评价指标
安全性:需要更全面的安全 性评估和监测
样本量:需要更大样本量的 研究来验证针灸的效果
研究质量:需要提高研究的 质量和可靠性
研究方法:需要更严谨的研 究设计和方法
跨学科合作:需要加强与其 他学科的合作,共同推进针
灸乳腺病的研究
针灸乳腺病研究
PPT,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PPT
目录 /目录
01
点击此处添加 目录标题
04
针灸乳腺病的 临床应用
02
针灸乳腺病研 究概述
05
针灸乳腺病的 研究进展和展 望
03
针灸乳腺病的 治疗原理
06
结论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针灸乳腺病研究概述
经络学说:针 灸通过刺激经 络穴位,调节 气血运行,达
到治疗目的
阴阳五行学说: 针灸通过调整 阴阳平衡,调 和五行关系, 达到治疗目的
脏腑学说:针 灸通过调理脏 腑功能,达到
治疗目的
气血学说:针 灸通过调节气 血运行,达到
治疗目的
针灸治疗乳腺病的实践经验
针灸治疗乳腺病的原理:通过刺激 穴位,调节气血运行,达到治疗目 的
05
针灸乳腺病的研究进展 和展望
针灸乳腺病研究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
国内现状:针 灸治疗乳腺病 已有一定研究 基础,但缺乏 大规模临床研
究
国外现状:针 灸治疗乳腺病 在国外尚处于 起步阶段,研
究较少
发展趋势:未 来针灸治疗乳 腺病有望成为 主流治疗方法 之一,需要加 强临床研究和
推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经络的病理与乳房
❖ 经络以通为用,通则脏腑之精、气、血、津、 液得以荣肤充身,泽毛,养五官,濡九窍。
❖ 若经络闭阻不通,气机不畅,血行不畅,冲 任不得灌养乳络,则导致瘀血凝滞,痰块痞 结。引发多种乳腺疾病。
❖ 本病的基本病机为气滞痰凝,冲任失调。
❖ 在增生局部以阿是穴为主,采用围刺法,并 配合针刺膻中、乳根、期门、屋翳、关元、 足三里、合谷、太冲、三阴交、肝俞等辨证 取穴,可起到调理冲任、疏肝理气、活血化 瘀之效。
二、刮痧法
❖ 医者持刮痧板循胃经、肝经、胆经刮拭,至 局部出痧,一般每周2次,可起到清洁经络、 净化体内环境、继发经气运行之效,
4、美容品及性生活的干预:
❖ 长期使用含雌激素的面霜,久之可诱发乳腺增生。 因此,应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美容产品。乳腺是性 激素的靶器官,受内分泌环境的影响而呈周期性的 变化。当“性”的环境扩大及性刺激的机会增多时, 则可使“动情素”分泌,造成雌激素增多而孕酮相 对减少,继而发生乳腺增生。因此,保持夫妻生活 和谐、性生活规律,能够消除不利于乳腺健康的因 素。
针灸综合疗法治 疗乳腺增生
❖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常见
的乳房疾病。
❖ 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40 %左右,约占全部乳房 疾病的75%。
❖ 发病年龄为青春期至绝 经期的任何年龄,但以 25~50岁多见,以35~ 45岁为发病高峰。
❖ 近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且有向年轻化发展趋势 。
❖中医的认识 --脏腑、经络与乳房
针灸治疗原则
❖ 1、早期治疗 既病防变
早期施治和调养情志对防恶变有重要意义 清《外科真诠》:“乳癖……患经数载者不治,
宜节饮食,息恼怒,庶免乳岩之变”。
❖ 2、扶正与祛邪相结合
马培之:“……治核宜解郁化痰,……再察脉之 虚实,体之强弱,虚者略兼平补,以扶正气”。
❖ 3、内外同治 调养情志
针灸综合疗法 一、电针围刺与体针结合
《灵枢·经脉篇》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趾之 下,斜走足心,出
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 入跟中,以上喘
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
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隔, 及肺中,循咙喉,
夹舌本。其支者,从肺出,络 心,注胸中。”
《灵枢·经脉篇》
❖ “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上 交颠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 鼻外,如上齿中,还出夹口, 环唇,下脚承浆,却循颐后下 廉,出大迎,循夹车,上耳前, 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 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 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 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 廉,下夹脐,入气街中。”
肝通过经络对乳房施行其藏血和疏泄作用,使乳房维持 正常的形态及生理功能。
2. 经络与乳房
❖ 乳房为“宗经之所”,与经络联系广泛 而密切,乳房及其周围经络纵横, 腧穴 密布。胸前壁10 条经脉,胸后壁2条经 脉, 仅胸前壁相关腧穴达35 个。
❖ 其与足少阴肾,足阳明胃,足厥阴肝,冲任 二脉关系密切。
三、小针刀配合穴位埋线法:
❖ 在乳腺增生局部结节处以0.4号小针刀松解、 剥离、疏通并配合穴位埋线天宗、肩井、膻 中、太冲等穴位,起到经气畅通、凝滞畅流 之作用。
四、耳穴压豆法:
❖ 取穴:肝、乳腺、内分泌、神门、交感、皮质下、三焦、肾 上腺素等。
❖ 操作方法:将患者外耳廓(单耳)用75%的酒精消毒,然后 将粘有王不留行籽的胶布贴准穴位,每天按压3-5次,每次5 分钟,间隔3天左右将王不留行籽胶布换掉重新贴上另一只 耳朵。14天为一个疗程。
5、加强乳腺健康知识教育:
❖ 绝大多数乳腺增生症不会癌变,故不必过分 担忧。了解乳腺增生症的危险因素,只要消 除了这些原因,就能减少乳腺增生症的发生, 也就减少了患乳腺癌危险因素的影响。
6、注重检查:
❖ 女性应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从20岁始就应重视乳房 的变化,每月自查一次,月经后的3~7天为最佳时 机。20~35岁的女性应3年进行一次红外线或B超检 查;35岁以上的女性应1~2年检查一次;50岁以上 的女性应1年检查一次;有乳腺病家族史、重度增 生、卵巢癌、腺体癌的女性应半年检查一次,并进 行动态观察。达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 以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和寿命。
《灵枢·经脉篇》
❖ “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 趾丛毛之际,上循足跗 上廉,去内踝一寸,上 踝八寸,交出太阴之后, 上腘内廉,循股阴,入 毛中,过阴器,低小腹, 夹胃,属肝,络胆。上 贯膈,布胁肋……其支 者,复从肝别贯膈,上 注肺。”
冲任二脉: 联结乳房与胞宫
❖ 冲任同起于胞中,主胞 胎,调月经,任养胞胎。
2、情绪的干预:
❖ 要有海一样宽大的胸怀,遇事冷静,正确对 待一切事物,不要紧张、焦虑、易怒、多愁 善感,要心情愉快、开朗,处理好家庭、工 作、学习的关系,劳逸结合,以乐观大度的 心态面对生活。这样,内分泌系统就不会有 太大的问题,有利于乳腺增生的预防。
3、婚育、哺乳及人工流产术的干预:
❖ 适时婚育、哺乳,对乳腺发育是有利的;相 反,30岁以上未婚、未育、哺乳少的女性则 易罹患乳腺增生。人工流产容易引起内分泌 失调,应尽量避免计划外怀孕,减少人工流 产次数,可防止在青年时就患上乳腺增生症。
❖ 通过贴压以上穴位,能调节冲任、疏肝解郁、化痰散结,有 利于乳房肿块的消散及吸收。
神门、交感 ❖ 皮质下 ❖ 三焦 ❖ 肾上腺
乳腺增生的预防
1、饮食习惯与生活方式的干预:
❖ 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及生活方式。不宜过多 进食补品,少吃油炸食品、动物脂肪、甜食。 多吃高纤维低热量的蔬菜、水果。多吃豆类、 小麦、玉米、牛奶制品及海带。对于肥胖女 性建议适当节制饮食,控制体重增加。没有 医生的指导,不要随便吃带有激素的食物和 药品。戒烟、限酒,选择合适的内衣。
1. 脏腑与乳房
❖ 乳房的发育、生长、衰萎受五脏六腑精气支配 ❖ 肾的先天精气,脾胃的后天水谷之气,肝的藏血与疏调气机,
对乳房的生理、病理影响最大。 肾决定发育和衰萎
❖气盛则天癸至,女子月事以时下,两乳渐丰满,孕育 后乳汁充盈而哺,肾气衰则天癸竭,乳房衰萎
脾胃维持乳房的正常形态和乳汁的多少 ❖脾胃化水谷精微为气血,濡养乳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