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检测试题概论
高三试卷语文-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及参考答案

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2022.12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收答题卡。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要谈论公共艺术教育,首先需要明确其内涵和功能。
这里的公共艺术教育,是指利用公共文化设施对公民实施艺术教育的活动,其功能是涵养公民的品德和修养。
当前,公共艺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实际上已经发生重要的改变,从普通的个体人格涵养途径提升到整个国家文化建构的战略高度,进而有可能释放出可供选择和利用的更加丰富多样的文化资源。
由此,文化自信视角下的公共艺术教育当前正面临新的机遇:可以同时打开相互联系的古典性、现代性和外来性三重维度,以古创今、以今通古、以外为镜,提升公民文化自信、涵养健全人格,承担起改善当代公民生活方式的新任务。
这里的三重维度,并非来自于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纯逻辑或纯理论判断,而是来自于对它的当前历史境遇的宏观性关切和整体判断。
2016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这等于为公共艺术教育开掘了两大文化资源:中国古典文化传统和中国现代文化传统。
同时,他也就开掘这两种中国文化资源与借鉴外来文化之间的关系阐明了方向:“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化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化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高三语文试题与解析-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暨惠州高二期末考试+语文

惠州市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试题语文本试卷共8页,23小题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所在的县(区)、学校、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每张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画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由于每个物种都有按照几何级数过度繁殖的趋向,而且各个物种中变异了的后代,可以通过其习性及构造的多样化去占据自然条件下多种多样的生活场所,以满足数量不断增加的需要,所以自然选择的结果就更倾向于保存物种中那些最为歧异的后代。
这样,在长期连续的变异过程中,同一物种的不同变种间细微的特征差异趋于增大,并成为同一属内不同物种间较大的特征差异。
新的改良变种必将替代旧的、少有改良的中间变种,并使其绝灭;这样,物种在很大程度上就成为确定的、界限分明的自然群体了。
每一纲中凡是属于较大种群中的优势物种,它更能产生新的优势类型,其结果必然是每一个大的种群在规模上更趋于增大,同时性状分异也就更大。
由于地球上的生存空间有限,不可能允许所有的种群都扩大规模,其结果就是优势类型在竞争中打败了较不占优势的类型。
这使大类群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性状分异更趋明显,并不可避免地导致大量物种的绝灭;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仅有极少数大纲在竞争中自始至终占据着优势,而其中所有的生物类型都可以排列成许多大小不一的次一级生物群。
2025届高三复习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5届高三复习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河北省沧州市2025届高三复习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及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作为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了谁"依靠谁”和“由谁评判"等重大问题,蕴含着深厚的人民性。
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为了谁”的问题。
新时代我国文化建设始终贯穿着一条鲜明主线——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在习近平文化思想中具有基础性、根本性的地位,人民至上既是实践原点,也是理论基点。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习近平文化思想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文化建设“依靠谁”的问题。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主体和文化创新主体,是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依靠力量。
因此,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人民群众既是价值创造主体,也是价值评价主体。
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保障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权益,源于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的价值基点。
要坚持人民是鉴赏家和评判者,明确“由谁评判"的问题。
新时代文化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就是要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
因此,检验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否真正得到了满足。
2023年3月山东新高考高三语文质量测评联考卷附答案解析

2023年3月山东新高考高三语文质量测评联考卷2023-03(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说,AI正在重塑互联网。
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引发行业变革,ChatGPT究竟做对了什么?一方面,是人机互动带来的人性化体验。
ChatGPT让人工智能成了一项大众都能使用的服务,而且用户体验十分"惊艳"。
这是此前人工智能从未达到的境界。
从技术上而言,ChatGPT使用的模型和算法从参数上看未必是最高的,但其创新在于让AI的算法和训练过程更加“人性化”,生成“有组织”“有筛选”的文本模型,让人工智能会“思考”。
这也是提升人机互动体验的关键。
另一方面,是商业化落地。
一项技术,如果没有规模化的应用场景和推广产品,那么终将是昙花一现。
ChatGPT作为一款能直接向用户提供服务和价值的应用,重新定义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商业模式,打破了AI“嵌入式”的常规形态,打造了新的内容生成和交互形态。
在发布后短短5天内,用户数量破百万,两个多月后用户破亿,显示出其在规模化应用上的巨大潜力。
而ChatGPI背后的模型和算法,应用空间远不止这些。
基于ChatGPT庞大的潜在用户基数,付费服务是其最直观的商业模式。
即便仅部分付费或者收取少量费用,都能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
通过流量、广告等渠道也能实现快速变现。
除了ChatGPT自身带来的直观经济利益,其融入各行各业发展后产生的经济价值更是难以估量。
此外,互联网能够在全球普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和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ChatGPT能够“出圈”,关键原因之一也涉及人——提升了人性化互动体验和应用。
对于互联网科技巨头而言,竞争的核心并不只是技术,还有技术应用带来的服务,后者可能更为重要。
无论人工智能变得多聪明,其目的始终是服务人类。
眼下,一场新的人工智能大战已经打响。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黄冈市黄州中学2025届高三第一次调研测试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文学可以看作是作家追求个人审美体验的活动,也可以看作是与他人一起探求普遍价值和意义的公共行动。
文学公共性就是指文学活动的成果进入到公共领域所形成的公共话题,此种话题具有介入性、批判性和明显的政治诉求,并能引发公众的广泛共鸣和参与意识。
就其本质而言,是指一种责任意识、担当精神和批判精神,要求写作者积极介入公共生活,表现自已对时代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判断。
“感时忧国” 既是中国文化精神中固有的伦理情怀,也是中国文学精神里特有的“公共性”品质。
雨果说:“愤怒与温情,是对于人类不自由状况两个方面的不同反应,并且,能够发怒的人就能够爱。
”中国文学的“公共性”,就具有这种既“愤怒”又“温情”的特点:一方面,是“愤怒”和不满,具体表现为对权力的“以究王讻”的“上层反讽”;一方面,是仁慈和“温情”,具体表现为“惟歌生民病”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道主义情怀。
中国文学的这种特殊形态的“公共性”,源自于中国文化的“天下为公”的基本理念、“经世致用”的责任伦理与“民胞物与”的博爱情怀。
在中国儒家的文化元典《礼记》里,就建构了“天下为公”的观念。
后来的《吕氏春秋》对“天下观”的阐释愈加深入,也愈加进步:“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天下之天下也。
”在此基础上,邑不事及其门人全面地阐发了“士君子”文化观,表现出极可宝贵的启蒙主义精神,“士之为人,当理不避其难,临患忘利,遗生行义,视死如归。
”这种博大的“天下”观念和“遗生行义”的“士君子”伦理,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以士人为主体的文学写作。
受这样的“舍生取义”的观念影响,中国以《史记》为典范的史传叙事和小说叙事,以“杜诗”为代表的诗歌抒情,在面对权力的时候,总是表现出一种醒世独立的写作精神和亢直不挠的批判勇气,表现出一种中国式的“公共性”品质。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湖北省黄冈市2024届高三阶段性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本试卷共8页,23 小题,满分150 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准考证号条形码上的以上信息,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请按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选择题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答案的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 5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网络文艺具有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互动性强等特点,已形成一定的产业规模。
但也要看到,网络文艺作品水平参差不齐,在提升作品质量方面还有巨大的潜力。
适应形势发展,抓好网络文艺创作生产,加强正面引导力度,推出更多健康优质的网络文艺作品,对网络文艺的高质量发展十分重要。
书记强调:“一部好的作品,应该是经得起人民评价、专家评价、市场检验的作品,应该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同时也应该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作品。
”网络文艺作品也不例外。
文化产品承载的是价值取向,影响的是思想灵魂,不能用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把文艺作品等同于普通商品。
只有把文化传统、世界观、价值观的准确表达和有效传播结合起来,推出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精品力作,才能推动更多网络文艺作品从商业上的成功走向文化意义上的成功。
不断扩大优质网络文艺产品供给,要坚持健康向上的审美导向,更好地传递主流声音、凝聚社会共识。
要鼓励推出优秀网络原创作品,把大流量和正能量结合起来,使之赢得更多的社会认可,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此外,应推动传统文艺与网络文艺创新性融合,促进优秀作品多渠道传播、多平台展示、多终端推送。
2022~2023年高三12月教学质量监测语文题带答案和解析(河北省沧州市普通高中)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天仙配、牛郎织女、孟姜女哭长城……一个个好听的故事,构成了很多人儿时的记忆。
一些故事被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但大量民间口耳相传的故事,因为讲述人的断代而渐渐失传。
那些散落在祖国大地上的民间文学“遗珠”,若不能及时得到抢救整理,我们失去的不仅是一个个好听的故事,更是民族文化的根脉。
现在的人们似乎已不屑于听故事了。
借助大众传媒,各色各样的新闻将故事遣回故事的家乡。
人们不再对传统民间故事津津乐道了。
民间口头文学为集体演述,民间口头传统通过参加者共同发出的声音,成为一条口耳相传的流动的传播链。
口头传统在“声音”中获得生命。
随着私人生活空间的出现,书写语言和书写活动变成“私语”,开始带有鲜明的个人色彩。
如今的我们都热衷于个人的独创,养成了具有独白性质的思维习惯。
我们再也不会重复口头传统了,再也不擅于在公共场合集体叙述同一个故事。
我们已经进入到个人化写作的时代,强调一种创造性的书写行为,演述原本就有的口头文学不再为我们所能。
人们对民间文学的演述已不再是为了延续祖先的记忆或是传承口头传统,而是为了满足广大游客对异域说唱方式的体验欲望,游客总是在追寻天然的、本土的民间说唱和演述。
民间文学演述的场景已不再是一个村落、一个寨中熟人的聚集,而是还有游客的参与。
民间文学便成为向游客们兜售经过包装、并且易于吸引消费的展示资源。
在这种市场经济和地方政府政绩观的直接支配之下,演述了什么便显得无足轻重。
因为为了适应游客的口味,演述的内容被大肆加工甚至篡改,已远离了原本状态。
民间文学本身拥有的固有品质只存在于当地人的记忆中。
民间文学遗产的传承大多以“保护”为重,保护是活态的,即努力使民间文学遗产维持于生活状态,以口头演说及相关民俗活动为基本生存表征。
但从传统民间文学的实际境遇看,一味强调“保护”似乎违拗了现实。
民间文学传承所取得的主要成果并非来自于“保护”,反而是“保存”。
2023届江西省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五千年文明发展史中,无论是朝代更迭还是社会动荡,中国古代村落一直是最为稳定的社会基本单 位,而且都是官方乡村组织的基本载体。 自村落出现迄于战国,一直以宗法血缘组织编制乡村。村落之内均聚族而居,一个村落由若干个家族 组成。虽然此时的村落不具备经济、政治与军事的独立性,只是生产与生活单位,但社会管理都以村落为 基本单位,赋役征发与分封赏赐也以村落为基本单位,村落一直是最为稳定的社会基本单位。 战国以来,村落功能逐渐完备,村落内部的社会结构出现了多元化,村落也成为较为独立的社会存在。 在各王朝乡村管理体系的变迁中,虽然一直以地缘行政组织编制乡村,经历了乡里制、乡村制以及都保制、 里甲制等编制方式,但每一种方式都是以村落为基本单位,作为行政体系的乡村基层组织与作为自然聚落 的村落高度重合。 秦汉时期,乡里制成为乡村组织的通制,乡里不仅实现了对绝大多数村落的覆盖,而且还构建起里与 自然村落有机统一的村落组织体系。王朝政府在进行乡里编制时虽然规定了乡里规模与户数,但在具体操 作时因村设里,多数情况下各村落均设一里。自然村落不仅未被行政组织打破,反而成为行政组织所依托 的载体。 魏晋南北朝时期,乡村组织形态虽然不断变化,但对村落的依托并未改变。至唐代,南朝的乡里制转 化为乡村制,以里正行其职。乡之下直接以村落为基层单位,设村正为一村之长。《通典》载:“在田野者 为村,别置村正一人,掌同坊正。”村正“掌同坊正”,而坊正“掌坊门管钥,督察奸非”,也即以治安 为主。村正除治安外,还作为里正的助手出现,协助里正进行乡村管理。当然,在唐代的乡村社会,里正 是乡政行使者,是县级政府的直属胥吏,权限、责任远过于村正,村正只是一个自然村落之首,具有典型 的民间色彩,但这恰恰反映了王朝政权对村落地位的重视。 随着中央王朝越来越倚重于田土之征,对人户的控制不断削弱,直接影响着乡村社会的基础。因而, 宋元时期乡村管理实施了都保制,以加强对人口的直接管理。在这一管理体系中,既以人户数量为单位编 制村落,又依原有村落体系适当调整,两者有机统一,村落的完整性同样得以保存。 明清时期乡村管理实施了里甲制,仍然是依托村落而设。里甲制虽然明确规定一甲 10 户、一里 110 户, 但要求各地在执行中对畸零户就地消化。所销畸零户,就定在编制里甲过程中多出 110 户的户数。各地在 实际编制里甲的过程中,对于畸零户各有变通。除了一些较大的村落一村设置二里或若干里、一些较小的
北京西城区2023届高三统一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WORD版)

北京市西城区2023年高三统一测试试卷语文202303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几千年来,中国古代文艺观念孕育、巩固、创新,不断丰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众多标识性的古代文艺观念,为传统文化形塑了品格,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久远传承。
中国古代早期的文艺观念,比较注重文艺的政教功用,偏重于文治目标,而非文辞艺术本身。
《论语·阳货篇》记载说:“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兴、观、群、怨既有结构逻辑,又有各自功能,是缺一不可、环环相扣的有机整体。
以“兴”引譬连类,发出对社会现实的观与感;以“观”认识社会风俗的盛与衰,量度国家政治的兴与败;以“群”实现互更交流,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社会共同进步;以“怨”美刺不足,期于政治修明,社会和谐。
这一文艺观念滋养的政治文化传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政治意志和匡世决心,让中华民族一次次在磨难坎坷中化危为机。
唐宋以来盛行的“文以载道”观念,则进一步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世致用”的思想内核。
无论是韩愈提出的“文以明道”,还是周敦颐提出的“文以载道”,最初都是为了矫正“文胜于质”的文艺弊病,摆脱文人对技巧、文辞、修饰的偏执迷恋,重新恢复文艺内容的重要价值。
宋代以后,“文以载道”观念成为普遍的文化共识和社会规范,要求创作者秉持正确的价值观、使命感和深弘气度,在践履社会责任、赓续文化传统中从事文化创造,用文学艺术的有形表达反映广泛的生活现实,传递社会的主流价值思想,引导、带动、升华人们的精神世界。
可以说,“文以载道”在以文育人、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中体现出一种基础、广泛、深厚的文化自信。
2023年河北省石家庄市高三高考一模(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卷含详解

石家庄市2023届高中毕业年级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出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除夕晚上,非遗南音火了。
在2023年央视春晚开场不久,歌手谭维维、赖多俐与厦门市南乐团、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携手,创造性地演绎了南音代表性曲目《百鸟归巢》,立刻点燃全场,并迅速在网上引发了热议。
《百鸟归巢》全曲由黄昏意象构筑,变化丰富,曲中洞箫以花舌吹法模拟群鸦投林时的鸟啼声,以吐音表现归巢的轻快活泼气氛,配合妙曼的曲词,勾勒出一幅异彩纷呈的生动景象。
南音,源自隋唐宫廷燕乐,是随着中原人南迁入闽的中原古乐与闽地民间音乐融合而成的古老乐种,2009年10月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南音曲调优美,节奏徐缓,古朴幽雅,委婉深情,由曲项琵琶、尺八、二弦和三弦四种乐器伴奏,以标准泉州方言古语演唱,读音保留了中原古汉语音韵,演唱时讲究咬字吐词,归韵收音,演唱者执拍板相和而唱。
依照古例必先吹奏“指套”,然后唱散曲。
唱曲是南音的主要内容,一人唱完把拍板恭敬地递给第二人,逐首接连地唱下去,最后是奏大谱结束。
追溯这绝世之音的历史渊源,会发现与成都有着深厚的联结——南音的始祖,就是后蜀孟昶。
泉州与成都,一个处在东南一角,一个位于西南一方。
孟昶最远也只到过开封汴梁,他为何就成了泉州南音的始祖?作为后蜀王,孟昶有很高的音乐造诣,他“善弹,好属文,尤工声曲”。
孟昶每次创作新词,都要谱成乐曲,一首新曲刚谱成,六宫就会传唱开来,编成舞蹈。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浙江省杭州市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高三11月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卡,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传说是一种常见的民俗学类型,其内容非常广泛,属于散文叙事体,像神话一样。
无论是讲述者还是听众都认为传说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尽管传说的构架通常是基于传统的母题或观念,因而具有程式化的倾向。
但是,传说产生的年代比神话要晚的多,传说的世俗的成分要多一些,神圣的成分要少一些,传说中的主要人物是人类。
传说的内容从性质上有一部分是具有神圣性的,如关于某一个民族的迁移、战争、胜利以及民族或部族英雄、首领和帝王将相的英雄业绩的传说;有一部分传说是纯粹世俗的,如当代城市传说关注的是城市生活中的凶杀、暴力、恐怖活动和其他与之相关的危险社会现象。
传说有时候又被称为“民间历史”,这主要是由于在人们的印象中,传说一直被认为是曾经发生过的事实,以往的研究又多侧重于历史人物或事件的传说。
由于传说产生的年代比较接近人们的生活年代,传说中的人物又多为有名有姓的历史人物,发生的地点也是人们所熟悉的,因此,人们对传说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远远大于人们对神话的真实性的接受程度。
这实际上是一种错误的理解。
传说中虽然具有某些历史的因素,人们也倾向于认为传说是真实的,但是,传说并不是历史,因为无论是从结构方式还是从情节发展上,传说都具有一种程式化的倾向。
与神话和故事相比,传说的地方色彩很浓,也就是说,传说是一种极易被地方化的民俗事项。
神话和故事重在强调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忽视事件发生的地点,而且最大限度地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现实生活之间“陌生化”“距离化”,从而突出了事件的非现实性。
而传说非常强调事件发生地点的“真实性”,尽量使事件发生的场所与人们的生活环境相一致,而且环境越一致,传说的可信度也就越强,也就越能吸引人,使人产生共鸣,从而促进传说的传播。
精品解析:重庆市2022-2023学年高三11月调研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A.雕塑体本身似乎与周围空间有着一种连续性,不论固体部分有多大,都与周围空间组成了一个整体。(苏珊·朗格)
在中国古代雕塑艺术中,用线刻曲线造型为其一大特色。曲线的完满状态是圆,中国古代特别讲求圆满,因此中国古代无论是动物雕像,还是佛像及人物雕塑,总体表现为圆的造型。圆的造型也是“天人合一”思想的深切回归。同时,中国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雕塑技能当数线刻,它与中国艺术文明一脉相承。线条犹如音乐的旋律,具有一种行云流水的温婉之美,在中国古代雕塑中总是能找寻到骨力追风的线条之美。隐藏在线刻技法之内的,也就是中国人强调的内在精神,“气韵生动”则是其最高的境界。
B.雕塑家注重通过造型的单纯性来体现思想感情的纯粹性,因此雕塑一般没有背景,通常不直接采用对比的方法。
C.雕塑创作须根据环境、光源的不同来注意影像和组织突出点,同样,环境、光源的设计也会影响欣赏者的感受。
D.线刻曲线造型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重要特色,曲线造型和线刻技法,均与古代“天人合一”思想一脉相承。
中国古代雕塑注重用线与形体的高度结合,强调气韵生动,追求内在美、含蓄美这些特点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中国古代雕塑之所以能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全在于有着这些与众不同的艺术特点。当我们从龙门石窟群雕刻中体会到“栩栩如生”这一成语的含义时,就不会像欣赏西方古典雕塑那样,得出从形到神都准确得像真人一般的概念,而是感受到一个艺术品所传达给人的生命力和精神状态。
C.与西方雕塑过于注重抽象化不同,中国传统雕塑常以生动的造型和丰富的表情来实现作品的象征性和寓意性。
D.雕塑创作尤为注重作品形体的大体轮廓和最为突出的部位,以鲜明有力的形象形成艺术魅力,引欣赏者注目。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2023-2024学年新高考高三上学期语文质量检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民需要艺术,艺术更需要人民。
马克思说:“人民历来就是作家‘够资格’和“不够资格”的唯一判断者。
”以为人民不懂得文艺,以为大众是“下里巴人”,以为面向群众创作不上档次,这些观念都是不正确的。
文艺创作方法有一百条、一千条,但最根本的方法是扎根人民。
只有永远同人民在一起,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文艺要服务人民,就必须积极反映人民生活。
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
广大文艺工作者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
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
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
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
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典型人物所达到的高度,就是文艺作品的高度,也是时代的艺术高度。
只有创作出典型人物,文艺作品才能有吸引力、感染力、生命力。
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始终把人民的冷暖和幸福放在心中,把人民的喜怒哀乐倾注在自己的笔端,讴歌奋斗人生,刻画最美人物。
材料二:自从天宝晚期以后,杜甫十几年内写了大量的时事诗和政治诗,不管是陈述政见,或是揭发统治者的荒淫和残暴,或是比喻和寓意,或是对于穷苦的人民的关怀和同情,也都是个人的情感和实事相结合的。
还有不少长篇,有的记载国家十几年来的大事,有的叙述地方变乱,有的回忆往事,更是像浦起龙所说的“慨世还是慨身”。
杜甫个人不幸的遭遇与种种感触和国家的危机与人民的痛苦永远是胶漆般地密切结合,难以分割,这就使他大部分的诗篇充溢着个人的和时代的血泪,产生巨大的感人力量。
安徽省芜湖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安徽省芜湖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统测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发展史中,很长一段时间内“艺术”都只是“技术”的一种别称。
艺术从技术中剥离出来,获得独立的发展空间,是艺术史上极为重要的现象。
从此,艺术不再是一般的技术,它与美、审美之间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内在关联,对普罗大众而言,艺术仿佛成为一个神秘的领域。
然而,艺术从技术中剥离出来并不意味着艺术与技术的完全脱节,从艺术发展史的角度看,技术的进步总能带来艺术的跨越式发展,并由此带来艺术存在方式的巨大变革。
更重要的是,伴随着技术性因素的不断发展,艺术的创作与演绎都越来越依赖技术,艺术在脱离技术过程中获得的神秘魅力,似乎就在不断上涨的技术大潮中渐渐褪去了。
于是,在艺术观念的这一嬗变过程中,一个悖论就出现了:艺术的独立发展,始于对技术性因素的摆脱;艺术的继续发展,却又高度依赖技术性因素的不断进步。
前者告诉我们艺术性因素与技术性因素存在本质差异,后者却揭示了在艺术活动中艺术性因素与技术性因素之间相互依存的密切联系。
唯一可能的解释是:艺术具有非技术的属性,但这种非技术属性的获得又离不开技术性因素的支撑。
这种看似矛盾却又客观存在的现象,引起了古往今来众多艺术理论家的浓厚兴趣。
先秦时期,庄周借庖丁之口说出了“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道技之辨”因此成为艺术理论史上一个常辩常新的话题。
“进乎技”指的是“超越”而不是抛弃技术,道是通过技达到的一种更高的追求。
道是一种主观的精神性因素,技则是一种客观的物质性因素,二者完美融合,形成了质感与境界并存的艺术存在方式。
北宋的苏轼已经明确认识到了艺术的存在方式具有主观和客观两个不同的维度。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当然离不开琴以及琴的制作技术,更离不开琴乐的演奏技术。
2022-2023学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

2022-2023学年高三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解析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刚出版的《黑池坝笔记(二)》,自然是7年前《黑池坝笔记(一)》的延续。
这些碎片式的随笔,是诗人陈先发在黑池坝湖边散步时内心的“游思”,与黑池坝既有关又无关,体现出一种断想短章式的复合文本形式。
套用宗白华先生“散步美学”的说法,这无疑是陈先发的“散步诗学”,而在我看来,这种散步诗学本质上是一种语言诗学。
诗人始终端坐在“语言的轮椅”上,以诗一般的语言谈论写作、诗歌和诗歌语言,以语言的灵性带动思辨,“融语言灵性与思想于一炉”,由此建立起个人的语言史和思想史。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也恰恰是在语言问题上,形成了诗人与诗人、诗作与诗作的根本区别。
正如论者所说:“陈先发式的写作,一直注重语言的‘在场’。
在他看来,写作的最高意义是对我们时代精神的记录。
”在《黑池坝笔记(二)》中,陈先发更加坚定地“通向语言之途”,有意识地凸显语言的神秘性、独创性和未完成性,以此对诗人、写作、世界和时代旁敲侧击。
语言的神秘性意味着世界的神秘性。
“一个诗人对世界和语言要完成双重的体验。
一个小说家呢?对世界重在体验,对语言则重在理解,他最核心的需要,是语言的工具理性。
而诗人须更深地参与语言中禁忌的、混沌的、神秘性的一面。
”这种语言神秘性似乎是对世界神秘性的模仿,在“坝上记事”中,陈先发多次述说这种神秘性,比如那个令人费解的“巫师”老乔,奇异本领突然而来又突然而去;那些精神病人能够创造出令人惊叹的刺绣作品,因为他们更能直观世界和语言的神秘。
语言的独创性意味着语言的个体性和思想的创造性。
按陈先发的意思,一个优秀的诗人应当能够“清算语言的遗产”,“恢复与拓展语言的表现力”,能够“把字和词的沙子拧成语言的绳子”,“形成不可复制的个体语言特性”。
个体化的语言并不意味着独语,而是意在提醒诗人自己,必须要有语言危机意识,慎重对待一切习以为常的公共性语言对个体语言的“驯化”。
江西省高三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西省高中毕业班新课程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说明:1.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答案要求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题卷上作答,否则不给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汉族成年礼——冠礼、及笄,经周代统治者的规范,在士及以上阶层中广泛实行,后经春秋战国及魏晋乱世,很多仪节发生了简化甚至变异。
到唐代,虽然统治者做了礼仪重整,得到部分复兴,但是却呈现出衰微之势,正如柳宗元所言,冠礼“数百年来,人不复行”。
宋代司马光亦云:“冠礼之废久矣。
”鉴于此,司马光作《书仪》存其旧礼,其后的朱熹更作《家礼》在全社会大力推行,使得冠笄之礼广泛通行于士庶阶层,对后世影响深远。
金元一代,冠笄之礼不见于记载,而至有明一代,统治者力复旧礼,成年礼再度重建,然而到了国力衰微的明代后期又复于湮没,至清代因朝廷改易,上层社会的成年礼几于断绝,所幸广大民间依然有遵旧制、行旧礼者,但只不过是一成年礼俗形式而已。
它们有的以断片的冠礼或笄礼的形式独立存在,有的融于婚礼之中,形式多样,散在民俗生活之中。
男子“庆号”,又称“送号”“贺号”,至迟于民国期间,仍遍及大部分中国乡村,形式上虽有差别,但都属于以村落为依托的集体成年礼。
如民国二十六年安徽《繁昌县志》载:“繁惟男子弱冠,父兄择吉命字,亲友置尺许小匾,金漆书之,礼以联、烛、果、酒、彩、爆,名曰‘送号’。
自是,成以字称之,不复呼名。
”民国三十年河北《高邑县志》载:“凡届丁年,则联络等辈,举行贺号。
预请能文者按名选字,义意贵能关切。
择定后,书于红纸,榜示通衢,乡众醵酒相贺。
受贺者设筵酬谢,依次劝饮。
以后则呼其号而不名。
此礼简而易行。
”女子“上头”,又称“冠笄”“上梳”“梳头”“开脸”等,都是笄礼的代称,后世为婚礼合并,属于与婚礼结合的个体成年礼。
晚唐诗人韩偓《新上头》诗云:“学梳松鬓试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
北京市通州区2023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2023年语文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年7月下旬,塞内加尔成为非洲第一个正式加入“一带一路”的国家。
2013年,我国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倡议。
这一跨越时空的伟大倡议,()它既传承以平等互利、包容互鉴为核心的古丝绸之路精神,又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21世纪时代潮流。
它不仅是一个的战略构想,也是一条和平发展的共赢之路,还是一项脚踏实地的伟大事业。
此倡议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得到沿途各国的广泛支持,国内相关省市也是,其影响可见一斑。
五年来,在我国与沿途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将使“一带一路”的相关合作取得长足进展。
沿途国家正编织以陆、海、空三位一体的立体交通大网络。
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的新亚欧大陆桥、贯穿中南半岛国家的中国—新加坡经济走廊,以及连通南亚半岛的孟中印缅经济走廊等,作为“一带一路”的骨干通道。
沿途区域种类物流中心正在建设中,各种类型的自贸园区般出现;一张辐射“一带一路”的高标准自贸区大网络也正在编织中,最终形成经济走廊沿途的生产、流通、市场规模效应。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连接中外,承接古今,赋予古老丝绸之路崭新的时代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高三语文模拟试题(一)(150分钟,150分)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
第Ⅰ卷36分,第II卷114分,共计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所在学校和班级、准考证号等填在试卷规定的位置。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第II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并将答案答到答题纸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愧怍.(zuò)饿殍.(piǎo)按捺.(nài)优胜劣.(luè)汰B.桎梏.(kù)攻讦.(jié)脖颈.(gěng)中.(zhòng)肯C.落.(luò)枕麂.(jǐ)皮跌宕.(dàng)纵横捭.(bǎi)阖D.岑.(cén)寂媲.(pì)美召.(zhào)唤味同嚼.(jiáo)蜡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寄予发祥地安分守己精诚所致,金石为开B.侯爵老俩口拨乱反正壁立千仞,无欲则刚C.跟贴打圆场偏安一隅呼之即来,挥之即去D.涵盖无名火信而有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①“草根性”及“公开性”的网络为弱势群体呼唤正义提供了很大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于网络的“人肉搜索”式的语言产生的负面影响应引起高度重视。
②有人戏称“2011年春晚如同一本乏味的大书”,只有那些耐性特好的人,才能用极大的定力,读懂其中的道理。
③在纯粹的领域中,每颗灵魂都是孤独的,纵然是爱也不能消除这种孤独,正因为由己及人领悟到别人的孤独,我们的内心会对别人充满最诚挚的爱。
A.漫延蕴含也/就 B. 蔓延蕴藉也/就C.漫延蕴藉但/才D.蔓延蕴含但/才4.下面一段文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在那个风雨如..,无数仁人...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大批爱国人士毁.家.纾难志士进行了坚苦卓绝....的斗争。
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不甘屈服的中国人民一次次抗争,但又一次次失败。
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移天易日....,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对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具有重大意义。
A.风雨如晦B.毁家纾难C.坚苦卓绝D.移天易日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校车安全在成为公众关注焦点以后,山东省将在全省范围内对校车司机进行交通安全强化培训,以多种形式提高他们预防事故的意识和能力。
B.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资源,是与时俱进的活的文化,进一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对把我国建设成文化大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C.红富士苹果的栽培与管理对南方人可能会感到非常陌生,但是对五十上下的烟台人,特别是这个年龄段的栖霞人来说却是很熟悉的。
D.经过长达两年的等待,中国足球反赌案涉案人员包括原足球运动中心副主任杨一民在内,将在下周一开庭审理。
二、阅读下文,完成6—8题。
(9分,每小题3分)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陈亚军西方传统哲学家认为,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追求。
说一个人活得丰富,是说这个人阅历丰富,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说一个人活得正确,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原则或标准。
“正确”,这个词预设了原则,隐含了标准。
它们处于他的实践生活之外,否则就不能成为原则或标准。
正确与否是由外在于自己的标准来决定的。
希腊哲学家有这样的思路:只要我们还沉浸在经验世界中,还受着感性经验、情感欲望的支配,我们就无从懂得如何正确地生活。
只有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的根基。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意义上的活得正确只能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用一种凌驾于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来指导人们如何生活,这条路注定是无法走通的,我们只能从我们的生活之中而不是生活之外,去寻找生活的意义和正确的标准。
在儿时的心目中,凡事总有个对错。
后来发现事情并不那么简单,生活中充满了太多的灰色的模糊地带,常常面临着两难,没有一个大写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我们必须也只能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并承担选择的责任。
不容讳言,活得越丰富,昭示着跟头摔得越多,痛苦也越多。
这正是许多人向往活得正确的原因之一。
但这里有两点值得一说:第一,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不可或缺的一环。
当下的痛苦构成了整个生命的一个层面,生命由此而厚重,让人回味无穷。
第二,没有痛苦的生活也就没有快乐的感受。
当痛苦、挫折消失了的时候,也正是空虚和无聊开始的时候。
人的生命意义,就是在克服生活障碍中显示出来的。
一个因害怕犯错误而在生活面前停滞不前的人,既丧失了自我也丧失了世界。
人是活在不同的世界中的,生活的丰富造就了世界的丰富。
世界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随着我们和它打交道的深入、广泛,它向我们敞开了不同内容。
世界是什么,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取决于我们和它交往的程度。
敢于生活,敢于追求丰富的生活,才能拥有一个丰富的世界。
但说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是不是意味着活得正确与不正确无关紧要呢?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不可能接受怎么都行。
每一个社会,都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这是一套正确生活的标准。
但这套标准是可以改变也一定在改变着的。
既然它是生活的产物,那么随着生活的展开,它必定会不断地被人们修改着。
我们每个人的每个行动,都在为什么是正确什么是不正确进行着注释,正是在我们的有声和无声的赞同、反对中,正确性的标准或得到延续或被修正。
一个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应该秉持这样一种生活态度:一方面是对既有规则的遵守,不因为它缺乏先验的特性就减弱对它的权威性的尊重;另一方面是对它的反讽或批判,在生活中保持一种怀疑的精神,一旦具有充分的理由,就敢于对它加以否定或修改。
总之,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
6.下列关于“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活得丰富”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指这个人有丰富的阅历,在生活经验方面有深厚的积累。
B.“活得正确”对于西方传统哲学家来说,是说这个人的生活符合一个外在于生活实践的原则或标准。
C.“活得丰富”要求我们在生活中保持一种反讽或批判的态度,敢于对现存标准加以否定或修改。
D.“活得正确”是“活得丰富”的前提,只有活得正确,生活才能丰富而多彩。
7.以下说法不能支持“活得丰富比活得正确更重要”的一项是()A.生活中充满了灰色的模糊地带,常令人面临两难境地,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原则能真正为我们指点迷津。
我们必须在具体的境况中,自己为自己做出选择。
B.痛苦和快乐一样,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无痛苦便无所谓快乐,无快乐也就无所谓痛苦。
C.追求一种具体生活之上的普遍原则很容易,所以很多人选择“活得正确”而放弃“活得丰富”。
D.不论是正确性标准的形成,还是正确性标准的修正,都离不开生活实践的丰富性,二者密切相关。
8.下列说法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A.用一种符合理性所发现或发明的普遍原则指导的生活才是正确的生活,才能为生活找到一个可靠根基。
B.生活中个体的人,追求“活得丰富”并不意味着对“活得正确”的放弃,仍应体现出对既有规则的尊重。
C.成熟社会的成熟公民不必刻意选择生活,“活得丰富”与“活得正确”是自然而然形成的结果。
D.“活得丰富”和“活得正确”有主次之分,前者容易追求到,后者不易追求到,所以说前者重要。
三、(12分,每小题3分)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
天顺初进士。
授刑部主事。
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
又善辨疑狱.。
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
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
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
”礼泣谢,从之。
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
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
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
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
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
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中官咋舌不敢受。
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
数与中官张庆忤.。
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
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闻母丧,立出。
止驿亭下,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
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
服除,以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
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
按行关塞,武备大饬。
星变,应诏陈言,历指中官及文武诸臣贪残状,且请召还中官出镇者。
益为权贵所嫉。
孝宗立,迁湖广按察使。
既至,命汲水百斛洗涤厅事,而后视事。
曰:“吾以除秽也。
”居无何,复以佥都御史巡抚云南,三司多旧僚,相见欢然。
既而出位揖之曰:“明日有公事,诸君幸相谅。
”遂劾罢不职.者八人。
继宗力持风节,而居心慈厚,自处必以礼。
为知府,谒上官必衣绣服①,朝觐谒吏部亦然。
或言不可,笑曰:“此朝廷法服也,此而不服,将安用之?”为浙江按察使,仓官十余人坐缺粮系狱,至鬻子女以偿。
继宗欲宽之而无由。
一日,送月俸至,命量之,则溢原数。
较他司亦然。
因悟仓吏缺粮之由,将具实以闻。
众惧,请于继宗,愿捐俸代偿。
由是十人者获释。
尝监乡试得二卷,具朝服再拜曰:“二子当大魁天下,吾为朝廷得人贺耳。
”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
人服其鉴。
天启初,谥贞肃。
(选自《明史》卷一五九,有删改)注:①绣服:官服。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又善辨疑狱.案件B.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对待C.尽籍.廨中器物付有司登记D.遂劾罢不职.者八人职务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作《师说》以.贻之B.惟携一仆、书数卷而.还惜其用武而.不终也C.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公为.我献之D.汪直欲见之.,不可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11.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继宗“刚正廉洁”的一组是()①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②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③中官过者,继宗遗以菱芡、历书④为知府,谒上官必衣绣服,朝觐谒吏部亦然⑤畿内多权贵庄田,有侵民业者,辄夺还之⑥及拆卷,王华、李旻也,后果相继为状元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②③⑤ D、③④⑤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郭礼、张文在押送盗贼途中放跑了盗贼,张文以身抵罪,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