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法指导系列十二:如何做好学习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10.21业务学习(校本培训)

“学法指导”系列之十二:如何做好学习总结

(第十二期)

理清思路,总结知识,归纳规律,是学生会学习的表现。学生们坚持做好每堂课、每单元、每学期的学习总结,把知识点连成线、铺成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学业成绩,完善智能体系。

【实践经验】

地理学习总结策略

还有一个月左右时间,高二学生将要参加江苏必修学业水平测试。在复习迎考阶段,学生们要掌握学习方法,注重归纳总结,争取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业成绩。以地理学科为例,大家应该掌握如下一些学习总结策略:

1、分析与综合

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各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往往是一个环节出问题,就会引起连锁反应,破坏生态环境。如森林、草原遭到破坏,就会引起流水、风力侵蚀,加剧水土流失,导致气候恶化,气候变化又会影响植被的恢复。这一恶性循环证实了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综合性的特点。为此,学生需要有计划地做一些综合性训练题,学习全面分析问题的方法。如长江三角洲为什么能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区?这要从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所处地形区、农业基础、原料来源、历史因素、技术力量等方面综合分析。

2、个性与共性

地理事物既有共性,更具个性。每一地区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就是同一区域内部也不会一模一样。如为什么地处北极圈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而纬度大致相同的东部城市海参崴却有大半年的封冻期?为什么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烈反而气候寒冷?这些地理“个性”现象分析既要学生懂得共性知识,更要探究“独特”的事象变化原因。

3、特殊与一般

学习时要能从特殊性的地理事物中,归纳出普遍性的规律。如通过观察,分析太平洋、大西洋和印度洋三大洋的洋流系统后,根据分布和成因,可归纳出:(1)每个大洋都有完整的洋流系统;(2)除北印度洋海区外,各洋流在北半球热带、副热带海区呈顺时针方向运动,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运动;(3)每个环流系统的西部都是暖流,东部都是寒流。上述结论,就是通过对三大洋流的分析后,推及出来的普遍规律。

4、对比与异同

用比较法学习地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明显效果的方法,可综合比较,也可单项比较;可从自然条件方面比较,也可从经济条件方面比较;可进行纵向比较,又可进行横向比较;可对同类事象比较,又可对相关而不同的事象比较。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点。如可以把那些

特别容易混淆的概念罗列出来,一一对比其差异。如地方时、区时、时区;北京时间、北京的时间;近日点、远日点;角速度、线速度;晨线、昏线;短波辐射、长波辐射等。

5、计算和训练

地理计算在“双基”中是一种不可忽视的能力。从各种试题中,发现仍有不少学生计算不过关,因粗心大意或基础太差,失误较多。在地理必修学业水平测试中,计算主要集中在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昼夜长短的计算这两部分内容中,同学们可多加训练,掌握换算的规律。

6、读图和空间

图表具有形象、直观的作用,可以培养观察力、想象力,发挥记忆和思维的能力,可以进一步明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和空间组合。对一些典型图表,学生们要加强理解记忆。如三圈环流示意图、水循环过程图、世界洋流分布示意图、典型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东北地区地形图等。

7、拓展视野

学业水平测试中常会涉及一些教材以外的新知识、新内容。所以,对报刊、电视里的“新闻”不可不留神。如国内外重大经济建设项目的开工和竣工,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新开辟的自然保护区和旅游胜地;地学新理论、新探索;人类面临的问题———资源、人口、环境等。虽然考察的内容不一定很难,但对于稳定心理、提高信心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这些信息也极大地拓宽了视野,对灵活掌握地理知识很有帮助。

总结规律轻松前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是一条漫长的路,在这条路中需要不断总结规律,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轻松。那么如何做好语文总结呢?我认为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说词解字,夯实基础

课前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字词需要请教无声的老师———字典,对不解之词懂意后,需及时记在书中,拼音可批在眉头,然后高声朗读,直到读顺为止。有些字结构复杂,笔画繁多,不易牢记,即可编巧谜,如“蓄”可解为养“畜”要存“草”,就这样“蓄”字也就烂熟于心了。

2、全面阅读,系统归纳

在理解字词后,可以自己先阅读全文,对文中语句逐词逐句推敲,遇到疑难杂症时,不妨先自己思考一下难题,实在想不出可以查阅辅导书。最后再将答案揭去,自己独立再做,直到完全做会为止。

3、紧扣课堂,举一反三

课堂学习是掌握知识的关键,认真倾听,把握课堂40分钟十分重要。上课时对自己不解之处,可以根据老师的讲解做笔记,难、重点更要仔细记录,不放过任何一个知识点;其

次老师讲课有时十分深奥,需要仔细揣摩,因此上课时要将老师说的话记在心中,紧跟课堂思维。

4、学以致用,温故知新

课后复习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能够透彻掌握知识。一般分为三个过程:一是读课文,回想上课内容;二是重、难点分析;三是巩固知识,适当做题。

5、强化复习,加深巩固

认真完成课外作业,是复习课堂知识,巩固学到知识的关键。如遇到难题要独立思考,尽量自己完成,如果实在不会可向父母请教,也不能把解决问题局限在答案上,而要一题多解,理解方法。

6、留心观察,日积月累

巴甫洛夫说对生活要做到“观察,观察,再观察”。观察一要用心想,二要做笔记,才不会让题材白白溜走。只有仔细观察,处处积累,写作文时才会胸有成竹,笔下生花。

学习中的“试金石”

高三是一个特殊的时期,人人都期望在最后的时间里能创造奇迹,但也会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可能许多人会有这样的经历:早读课认真读书,上课跟着老师走,作业自主完成,可一天下来,头脑里却一片空白,什么都没记住。这并不表示你不用功,而是学习方法的问题。

在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应该将知识分成条块,进行系统整理。对自己已掌握的部分加以巩固,对尚未熟悉的知识点加大练习量与练习时间,力求运用最短的时间创造最好的学习效果。此时最易走入的误区即是利用题海战术。很多同学认为做的题目多了能力就应该会提高,实则不然。须知彻底弄透一个题目比泛泛地做一百个题目要有用得多。对知识的领悟与吸收要做到有的放矢,精读精练。每天睡觉之前是对一天学习的知识进行回顾的绝好时间,此时,可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将知识点过一遍,对模糊的地方进行强化记忆,分科目作出总结。

百万雄师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希望同学们学会总结规律,寻找到自己学习中的“试金石”。

总结——制胜的法宝

作为一名理科生,应有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只要触及一点,就能迅速组织出一个相关的知识群,这就需要我们自己构建一个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归纳总结不是照着课本或参考书把公式、定理抄下来,而是要把平时老师讲的,对自己有用的结论、方法、典型例题结合自己的理解和领悟,归类整理,加以记忆。归纳总结不应千篇一律,要有个性化的内容,尤其在考试前应把总结好的考试范围内的知识快速浏览一遍,做到心中有数,这会有效缓解紧张情绪,增加取胜的信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