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生物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神经生物名词解释

1,突触: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效应细胞之间相互联系和信息传递的特化结构称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及突触后成分组成。2,突触后电位: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的突触后膜的电位的变化,具有局部电位的性质。

3,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称为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4,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的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称为,,,

5,突触传递的可塑性:是指突触的反复活动会引起突触传递效率发生较长时间的增强或减弱。

6,强直后增强:突触前末梢在接受一短串高频刺激后,突触后电位发生明显增强。(钙离子在突触前神经元内积累)

7,长时程增强(LPT);是指突触前神经元在短时间内收到快速重复的刺激后,在突出后神经元快速形成持续时间较长的EPSP增强。

(突触后神经元内的钙离子增加)

8,长时程抑制(LTD):突触传递效率的长时程降低。

9,神经递质: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能特异性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上的受体,使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产生一定效应的信息传递物质。

10,神经调质:由神经元产生,不起信息传递的作用,而是调节神经信息传递的效率,增强或削弱递质的效应,这类化学物质称为。

11,受体:指能与内源性配基如递质,调质等或相应药物与毒物结合,并产生特定效应的细胞蛋白质。

12,受体调节:

13,上调:凡使受体数量增多的调节。反之为下调。

14,失敏:是指在长期使用某一种激动剂期间或以后,组织或细胞对该激动剂的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的现象,也叫脱敏和耐受。

15,增敏:又称超敏,他可因激动剂水平降低或应用拮抗剂而引起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升高的现象。

16,递质的共存:一个神经元内可以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神经递质或调质,末梢可同时释放两种或以上的递质,意义在于协调某些生理功能。

17,非条件反射:是指生来就有,数量有限,比较固定,形式低级的反射活动。非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在长期进化中形成的,它的建立无需大脑皮层的参与,通过皮下各级中枢即可完成。

18,条件反射:是指通过后天学习和训练而形成的反射,其数量无限,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形成条件反射的主要中枢部位在大脑皮皮层。

19,中枢抑制:通过反射中枢的神经元联系,使兴奋变得不容易发生,称为中枢抑制。

20,突触后抑制。传入侧支抑制:是指在传入纤维进入中枢后,一方面通过突触联系兴奋一个中枢神经元,另一方面通过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的中间神经元,通过后者的活动再抑制另一个中枢神经

元。这种抑制能使运动协调发生。回返性抑制:是指中枢神经元兴奋时,传出冲动沿轴突外传,同时又经轴突侧支兴奋一个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神经递质,反过来抑制原来兴奋的神经元,这种抑制的意义在于即使终止运动神经元的活动,并使同一中枢内许多神经元同步活化。

21,突触前抑制:通过改变突触前膜使突出后神经元兴奋性降低的抑制。结构基础轴—轴—胞串联突触,意义在于将不必要的信息抑制掉,进而保证了重要信息上传到高级中枢,是个体的思维,注意力,精力得到高度集中。是去极化抑制。

22,中枢延搁:兴奋通过反射中枢时往往较慢,这一现象称为中枢延搁。由于中枢存在一次以上的突触传递。

23,中枢易化:通过反射中枢的神经元联系,使兴奋变得容易发生,称为中枢易化。

24,突触后易化:表现为EPSP总和。由于突触后膜的去极化,使膜电位靠近阈电位,在此基础上的一次额外刺激,比较容易达到阈电位而爆发动作电位。

25,突触前易化:与突触前抑制具有同样的结构基础。最终使运动神经元EPSP 增大。

26,视力,视敏度:视网膜对物体细小结构的分辨能力。

27,正视眼:正常眼的折光系统。

28,非正视眼;眼的折光能力异常或眼的形态异常。

29,老视眼:有些眼静息时折光能力正常,但由于晶状体的弹性减弱

或丧失,看近物时的调节能力减弱,此成为老视。

30,暗适应:当人从亮处进入暗室,最初几乎看不清任何物体,经过一段时间后,逐渐恢复了暗处的视力。

31,感觉柱;细胞以纵向的柱状排列构成感觉皮层的最基本功能单位。

由六层细胞纵行排列而成。

32,自发脑电活动:无明显刺激情况下,大脑皮层自发产生的节律性电位变化。

33,脑电图(EEG):在头皮表面记录到的自发脑电活动,是一种能让我们了解大脑皮层活动的测量手段。

34,皮层电图(ECOG):在颅骨打开时直接记录到的皮层表面电位变化。

35,皮层诱发电位:感觉传入系统激发下或脑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在皮层某一局限区域出现的电位变化。

36,非联合型学习:是指刺激和反应之间不形成明确联系的学习形式,是人或动物受到一次或多次的单一刺激后形成的。

37,习惯化:当一个不具伤害性的温和刺激重复作用时,人和动物对该刺激的反应逐渐降低或丧失。这种现象称为习惯化。

38,敏感化:当一个强烈的或伤害性刺激作用后,人和动物对其他刺激的反应增强,这种现象称为敏感化。

39,联合型学习:是个体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事件之间建立起联系或预示关系的学习形式。要求两个本来不相关的事件在时间上很接近的重复发生,最后在脑内逐渐形成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