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院外喂养指南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在神经运动发育方面两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别,对 骨代谢的影响似乎对男婴更有利。
Henderson G.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Apr 18;(2):CD004696.
• 出院后强化营养能保证早产儿良好的生长和神经 系统预后,但过度喂养反而会引起将来的肥胖以 及成年慢性疾病,如何在两者之间掌握平衡是目 前仍有争议、尚未解决的问题。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72.0~74.0 1.85~1.90
2.8 3.4~4.1 7.7~8.0 77~90 46~49 1.3~1.4 1.0~1.1 1.9~2.2 1.5~1.7 330~340 52.0~59.0 2.6~3.0 5.9~8.0
• 出院后前3天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 变
l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循序渐进,从一种到多种,从少 到多,从稀到稠。
l 在1岁以内,奶是主食,辅食量不能过多,但花样要 多,按照不同月龄的营养需求逐渐添加辅食种类, 这样才能得到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物质,养成不挑食 的好习惯。
l 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l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D8001000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 头围的增长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评估尤为重要, 头围的追赶最早出现,其次是体重,身长最后
• 早产儿本身的生长曲线至少应该维持和标准生 长曲线呈平行趋势,否则要考虑是否有摄入奶 量不足或营养以外的其他原因存在
• 注意身高别体重的指标,反映生长的匀称程度
• 体重增长 校正月龄
• 身高增长 • 头围增长 校正月龄
U/d,3个月后改为400 U/d,直至2岁。 l 补充量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中的维
生素D含量。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l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铁储备低,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 元素铁24 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
---封志纯
早产儿的出院标准是体重达1800-2000 g左右 并持续增长,完全经口喂养,在室温下体温和各项 生命体征维持稳定。
•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 营养物质的累积欠缺 • 骨矿物质含量低(代谢性骨病高风险) • 对蛋白质和能量关注较多,对钙、铁、锌、磷和
维生素D关注较少 • 营养需求高,仍在追赶路上
• 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理想每日哺乳 量: 每1千克体重150-180毫升
• 如有并发症,喂哺量酌减
•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 有宫内外生长迟缓表现 • 出生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 • 出生体重<2000 g而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者 • 完全肠外营养>4周 • 出院前体重增长不满意[<15g/(kg·d)]
张泽佳
• 早产儿:胎龄<37周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可以是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
中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约有120 万是早产儿,居全球第二位。
早产儿要实行全程无缝管理,包括产前、 孕期保健、产房处理、NICU处理以及出院 后的宣讲随访、家庭养疗等,不仅要有好 的救治条件,还要有连续的救治和看护。
美国:1600例出生体重500~1500克的早产儿
研究发现:中国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较高
Clark RH, et al. Pediatrics. 2003;111 (5):986-990. 单红梅,蔡威,孙建华等.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83-188. 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2-17 .
• 个体化进行
建议用替换顿数的方法 每增加一顿新配方(减少一顿老配方)观察
1-2天,了解有无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便 秘
如反应良好,则按此步骤继续增加
l 早产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与其发 育成熟水平有关。
l 胎龄小的早产儿引入时间相对较晚,一般不宜早 于校正月龄4个月,不迟于校正月龄6个月。
l 该补充量包括:强化铁配方奶、母乳强化剂、食物 和铁制剂中的铁元素含量。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0 20
Fenton + CDC WHO 2006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P ost conceptionnal age (weeks)
• 出院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追赶性生长常表 现在1岁以内,尤其前半年
• 校正6个月以内理想的体重增长水平应在同月 龄标准的第25百分位
• 也有认为生长曲线的百分位达到出生时的百分 位为宜(IUGR除外)
•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 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 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 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 早产配方奶: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或母乳 不足可混合喂养(80Kcal/100ml)
•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母乳不足的早产 儿院外主要奶种(73Kcal/100ml)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 出院后给予强化营养>6个月的早产儿有较好的体 重增长和线性生长,至纠正月龄18个月时身高显 示出明显优势。
• 在强化营养9个月的队列,研究中止时两组的体重 分别位于第25和第10百分位,身高分别位于第50 和第25百分位。
营养成分
婴儿配方奶
能量(kcal)
67.2~68.0
蛋白质(g)
1.45~1.69
蛋白/能量(g/100kcal)
2.2
脂肪(g)
3.5~3.6
碳水化合物(g)
7.3~7.6
钙(mg)
51~53
磷(mg)
28~36
Biblioteka Baidu
铁(mg)
1.0~1.2
钠(mmol)
0.71~1.17
钾(mmol)
1.74~1.89
l 引入的顺序介于校正月龄和实际月龄之间。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l 加辅食过早会影响奶量,或导致消化不良,添加过 晚会影响多种营养素的吸收和造成进食困难。
< 3个月 20∼30克/日 3∼6个月 15克/日 6∼9个月 10克/日 >0.8cm/周 或 ≥25百分位 < 3个月 >0.5cm/周 3∼6 个月 >0.25cm/周
• 根据目前循证医学的原则,大多数专家推荐应用 至校正月龄3个月到6个月。理想的目标是所有生 长参数(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均达到校正月 龄的第25百分位,即可转换为纯母乳或婴儿配方 奶喂养。
• 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 发育落后、感染性疾病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 可以通过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降低其死 亡率,尤其喂养的干预措施能改善其近远期 预后,对于降低这一高危人群的新生儿和婴 儿死亡率有重要影响。
——WHO《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 2011》
•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 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 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同时无母乳喂养禁 忌症。
WHO 儿童生长曲线 2006年颁布 人群样本:美国、巴西、挪威、加纳、阿 曼和印度7个国家
中国儿童生长曲线(2005) 9城市: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 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 样本人群符合实际需求
Body w eight in boys (g)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 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 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65Kcal/100ml)
• 特殊配方奶粉:合并并发症,如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术后、新生儿断肠综合征、消化功能或功能异 常、乳清蛋白过敏者口服。
不同配方奶的主要成分(每100 ml)
Henderson G.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05 Apr 18;(2):CD004696.
• 出院后强化营养能保证早产儿良好的生长和神经 系统预后,但过度喂养反而会引起将来的肥胖以 及成年慢性疾病,如何在两者之间掌握平衡是目 前仍有争议、尚未解决的问题。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
72.0~74.0 1.85~1.90
2.8 3.4~4.1 7.7~8.0 77~90 46~49 1.3~1.4 1.0~1.1 1.9~2.2 1.5~1.7 330~340 52.0~59.0 2.6~3.0 5.9~8.0
• 出院后前3天喂食量先维持在医院时的原量不 变
l 添加辅食的原则是循序渐进,从一种到多种,从少 到多,从稀到稠。
l 在1岁以内,奶是主食,辅食量不能过多,但花样要 多,按照不同月龄的营养需求逐渐添加辅食种类, 这样才能得到充足和均衡的营养物质,养成不挑食 的好习惯。
l 我国《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防治建议》: l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生后即应补充维生D8001000
氯(mmol)
1.13~1.44
VitA(IU)
200~204
VitD(IU)
40.5~41.0
VitE(IU)
1.35~1.36
VitK(μg)
5.4~5.5
早产儿配方奶
80.0~81.0 2.20~2.40
2.5 4.1~4.3 8.6~9.0 134~146 67~73 1.2~1.4 1.3~1.5 2.1~2.7 1.9~2.0 250~1000 70.0~192.0 3.2~5.0 6.5~9.7
• 头围的增长对神经系统的发育评估尤为重要, 头围的追赶最早出现,其次是体重,身长最后
• 早产儿本身的生长曲线至少应该维持和标准生 长曲线呈平行趋势,否则要考虑是否有摄入奶 量不足或营养以外的其他原因存在
• 注意身高别体重的指标,反映生长的匀称程度
• 体重增长 校正月龄
• 身高增长 • 头围增长 校正月龄
U/d,3个月后改为400 U/d,直至2岁。 l 补充量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D制剂中的维
生素D含量。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l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铁储备低,生后2周需开始补充 元素铁24 mg/(kg.d),直至校正年龄1岁。
---封志纯
早产儿的出院标准是体重达1800-2000 g左右 并持续增长,完全经口喂养,在室温下体温和各项 生命体征维持稳定。
• 生长发育低于正常水平 • 营养物质的累积欠缺 • 骨矿物质含量低(代谢性骨病高风险) • 对蛋白质和能量关注较多,对钙、铁、锌、磷和
维生素D关注较少 • 营养需求高,仍在追赶路上
• 适应家里的环境后再逐渐加量,理想每日哺乳 量: 每1千克体重150-180毫升
• 如有并发症,喂哺量酌减
•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 • 有宫内外生长迟缓表现 • 出生后病情危重、并发症多 • 出生体重<2000 g而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者 • 完全肠外营养>4周 • 出院前体重增长不满意[<15g/(kg·d)]
张泽佳
• 早产儿:胎龄<37周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2500克的新生儿 • 低出生体重儿可以是早产儿或足月小样儿
中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出生,其中约有120 万是早产儿,居全球第二位。
早产儿要实行全程无缝管理,包括产前、 孕期保健、产房处理、NICU处理以及出院 后的宣讲随访、家庭养疗等,不仅要有好 的救治条件,还要有连续的救治和看护。
美国:1600例出生体重500~1500克的早产儿
研究发现:中国早产儿宫外生长迟缓发生率较高
Clark RH, et al. Pediatrics. 2003;111 (5):986-990. 单红梅,蔡威,孙建华等.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83-188. 早产儿营养调查协作组. 中华儿科杂志.2009;47(1):12-17 .
• 个体化进行
建议用替换顿数的方法 每增加一顿新配方(减少一顿老配方)观察
1-2天,了解有无不良反应如呕吐、腹泻、便 秘
如反应良好,则按此步骤继续增加
l 早产儿引入其他食物的年龄有个体差异,与其发 育成熟水平有关。
l 胎龄小的早产儿引入时间相对较晚,一般不宜早 于校正月龄4个月,不迟于校正月龄6个月。
l 该补充量包括:强化铁配方奶、母乳强化剂、食物 和铁制剂中的铁元素含量。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0 20
Fenton + CDC WHO 2006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P ost conceptionnal age (weeks)
• 出院后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追赶性生长常表 现在1岁以内,尤其前半年
• 校正6个月以内理想的体重增长水平应在同月 龄标准的第25百分位
• 也有认为生长曲线的百分位达到出生时的百分 位为宜(IUGR除外)
• 母乳+母乳强化剂: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和出 院前评价营养状况不满意者需要继续强化母乳喂 养至胎龄40周。此后母乳强化的热卡密度应较住 院期间略低,如半量强化,根据生长情况而定
• 早产配方奶:如母乳喂养体重增长不满意或母乳 不足可混合喂养(80Kcal/100ml)
• 早产儿出院后配方奶(PDF):母乳不足的早产 儿院外主要奶种(73Kcal/100ml)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 出院后给予强化营养>6个月的早产儿有较好的体 重增长和线性生长,至纠正月龄18个月时身高显 示出明显优势。
• 在强化营养9个月的队列,研究中止时两组的体重 分别位于第25和第10百分位,身高分别位于第50 和第25百分位。
营养成分
婴儿配方奶
能量(kcal)
67.2~68.0
蛋白质(g)
1.45~1.69
蛋白/能量(g/100kcal)
2.2
脂肪(g)
3.5~3.6
碳水化合物(g)
7.3~7.6
钙(mg)
51~53
磷(mg)
28~36
Biblioteka Baidu
铁(mg)
1.0~1.2
钠(mmol)
0.71~1.17
钾(mmol)
1.74~1.89
l 引入的顺序介于校正月龄和实际月龄之间。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 儿童保健学组.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喂养建议,《中华儿科杂志》2009; 47: 508-510
l 加辅食过早会影响奶量,或导致消化不良,添加过 晚会影响多种营养素的吸收和造成进食困难。
< 3个月 20∼30克/日 3∼6个月 15克/日 6∼9个月 10克/日 >0.8cm/周 或 ≥25百分位 < 3个月 >0.5cm/周 3∼6 个月 >0.25cm/周
• 根据目前循证医学的原则,大多数专家推荐应用 至校正月龄3个月到6个月。理想的目标是所有生 长参数(包括体重、身长和头围)均达到校正月 龄的第25百分位,即可转换为纯母乳或婴儿配方 奶喂养。
• 低出生体重儿在婴儿和儿童期是生长迟缓、 发育落后、感染性疾病和死亡的高风险人群
• 可以通过改善低出生体重儿的管理降低其死 亡率,尤其喂养的干预措施能改善其近远期 预后,对于降低这一高危人群的新生儿和婴 儿死亡率有重要影响。
——WHO《低出生体重儿喂养指南 2011》
• 母乳:对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不良高危 因素的早产儿,母乳仍是出院后首先的选择。要 注意母亲的饮食和营养均衡,同时无母乳喂养禁 忌症。
WHO 儿童生长曲线 2006年颁布 人群样本:美国、巴西、挪威、加纳、阿 曼和印度7个国家
中国儿童生长曲线(2005) 9城市:北京、哈尔滨、西安、上海、南 京、武汉、广州、福州、昆明 样本人群符合实际需求
Body w eight in boys (g)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2000
• 婴儿配方奶:适用于出生体重>2000克、无营养 不良高危因素、出院后体重增长满意、人工喂养 的早产儿或作为母乳不足时的补充 (65Kcal/100ml)
• 特殊配方奶粉:合并并发症,如坏死性小肠结肠 炎术后、新生儿断肠综合征、消化功能或功能异 常、乳清蛋白过敏者口服。
不同配方奶的主要成分(每100 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