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所蕴含的人文教育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易所蕴含的人文教育思想
摘要:《周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人文精神是《周易》冠居群经之首,大道之源的思想基础。

本文通过追寻《周易》中人文思想的教育意义,探索《周易》中的人文教育思想,为促进人文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关键词:周易人文教育思想人文精神
《周易》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源,其促进了中国文化的不断发展。

然《周易》不仅属于历史,亦属于现在和未来。

究其能源远流长的根源在于,《周易》的根本立足点是人,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

本文拟就剖析《周易》中的人文教育思想,积极探索其合理的内核,寻找与当前人文教育的契合点,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教育的发展提供指导。

一、《周易》中人文教育思想的内涵
“人文”一词最早见诸于《周易》中的“《易·贲·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

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1] 此卦中“‘文明’,即文采彰明;‘以’即而,以‘文明以止’诠释、界定‘人文’,旨在提醒人们:人道的文采、社会人生的文采,在明晓了人文以及人文所应达到佳境后,社会人生也就有了明确的努力方向。

”[2]同时也说明了《周易》中的“人文”是与天文相对应的,是指人在人类社会中必须遵循秩序,道理和伦理规范,以规范人的行为化成天下,建立一个和谐美好而
独立于天道、地道的世界。

“文明以止”则要求人们内以践行道德伦理,以至心有所“明”;外以恪守礼法制度,以至行有所“止”。

而“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只此一句便渗透出了浓厚的人文气息和深厚的人文精神底蕴,奠定了《周易》人文精神的价值基础,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

二、《周易》的人文教育思想
《周易》的思想体系统中,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人文教育思想是《周易》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

《周易》中所倡导的教育目标、教育原则和方法更是充分体现了《周易》的人文教育思想。

(一)教育目标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教育目标指所培养的人才应达到的标准。

在《周易》的教育思想中,教育目标就是培养领悟三才之道、德才兼备的“谦谦君子”,而谦谦君子应该具有“崇德广业”的良好品质,通晓治国安邦之术。

《易传·系辞上》曰:“易其至矣乎!夫《易》,圣人所以崇德而广业也。


“‘崇德’是就内在修养方面而言,推崇、重视提高人的道德水平。

‘广业’是就外在事功方面而言,推广利国利民的伟大事业。


[3]则是君子应该具有“崇德”和“广业”两个方面的品质。

《周易》之教育目的在于把人培养成君子,而君子首要“崇德”。

《蒙·象传》:“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意思是泉水果决不回的流式,能破其障碍,君子应当效仿流水果断地培养自己的道德修养主动提
高自己的道德水平,自我实现,提升自我价值。

“《赛·象传》曰:‘君子以反身修德。

’修身最重要的是修德,解决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的人生首要问题。

”[4]《系辞》云:“子曰:‘君子安其身而后动,易其心而后语,定其交而后求。

君子修此三者,故全也。

’”说明了《周易》中崇高道德是无往不利的品质,是教育目标的一个重要方面。

“广业”即推广利民利国的事业,广业安民。

《易传·系辞下》:“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

就是说君子应该以天下民生之重任为自己的事业,具有治理民众的能力。

“《屯·大象辞》:‘云,雷,《屯》。

君子以经纶’。

君子应以天下为己任,承担起建立正常社会秩序的政道、治道的责任。

”[5]说明“广业”是《周易》教育思想中教育目标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在《周易》中,“崇德”和“广业”是教育目标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一方面,“崇德”是为了“广业”,能促进“广业”。

《易传·文言·象》曰:“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意思是指君子具有良好高尚的道德品质,通达事理,中肯端庄,美德超凡,然而只有君子投身于实际的事业,建功立业,才是美德的极致。

另一方面,“广业”能促进“崇德”。

《易传·系辞下》:“精义入神,以致用也。

安以立身,以崇德也。

”这是说,深入地学习精研事物的规律理义,是为了在经世治国中学以致用,而便利器用,是
为了立身,终而能够更好地提高人的道德修养。

因此,在《周易》的教育思想中,“崇德”与“广业”处于同等的地位,两个互相依存构成了《周易》的教育目标。

即具备多方面才能的有崇高道德修养的君子。

(二)教学原则和方法
《周易》中的蒙卦涵盖了一系列的教学原则,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的指导意义。

1﹑启发式的教育原则
“启发式是指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各种有效的形式去调动和维持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积极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

”[6] “《蒙》享(无横),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

利贞”。

在这里是用卜筮的原则来喻指教学原则方法,是说学习者有了疑问应当深入思考求答,不能遇到难题不动脑筋不经思考就胡乱发问,同时要学会举一反三,在问一次的时候就能再三思考,融会贯通。

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学习诚心和自觉主动性,以及教师要善于切合实际调动学生能动性的要求。

启发式教学强调了尊重学生的主体人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凸显。

2﹑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运动负荷等的顺序
安排,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深化提高,使学生系统地掌握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和科学的锻炼方法。

”[7]《周易》中《蒙·象传》云:“山下出泉,蒙。

”山下出泉是《蒙》卦之象,意思是说,教育应当像泉水一样涓涓涂涂,渐行渐远,不分昼夜一样循序渐远,恒常不舍。

《周易》的蒙卦提出了循序渐进教育原则。

《蒙·九二》:“包蒙,吉;纳妇,吉;子克家。

”这一爻从两个角度借指在教育的过程中,要在学习者蒙昧不清之时便“发蒙”、“击蒙”,及时行教。

说明在教育要持之以恒,又要如卦象所示的循序渐进,不可紊乱了次序。

《蒙》六三说:“勿用取女,见金夫,不有躬,无枚利。

”“六三本应该与上九相应,两者本是很好的一对,六三应当循序而从,但它却向下追求九二得时之盛的‘金夫’,乱了礼数,所以‘无枚利’。


[8]此卦用现实生活中的一个现象从反面说明在教育中不惜按照章法,循序渐进。

否则就会本来就蒙稚的学子,迷失方向,愈加糊涂,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

可见在《周易》中对循序渐进、有序不紊的教学规律的揭示,对我们今日的教育教学实践仍然有重要的启发作用。

3﹑因材施教的原则
因材施教即是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有区别地对学生进行培养,使学生能够达到最佳状态。

“《蒙·九二》:“包蒙,吉。

”九二是下卦的唯一阳爻,是下卦的主体,负有统帅两个阴爻的使命与启蒙的重任,说明教育有容纳蒙昧一体施教的意思。

此卦中具有六爻意指学习者对象之多,背景各异,专长不同,学习成绩也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包容,不能一概而论求统一。

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一视同仁,应该看到资质不高,能力各异的学习者的长处,给予他们鼓励和关心。

《蒙卦》中认为,蒙昧的学习者是多样的,因此要采取的教育方法也要是多种多样,提出“利用刑人”、“勿用取女”、“不利为寇,利御寇”等方法。

《周易·蒙》初六:“发蒙,利用刑人,用说桎梏,以往吝。

”此卦说明在学习的初期,学习者处在一个蒙昧的状态,如果讲述抽象的道理,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故此,教育伊始,应当采用示范、树立楷模等形象直观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习者的形象思维,使他们摆脱蒙昧的“桎梏”,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

《周易·蒙》:“六五,童蒙吉。

”《象传》云:“童蒙之吉,顺以巽也。

”这俩卦主要说明在教育的过程中,对虚心上进的幼童学习者,教师应根据学习者能顺应教师的幼童本性进行教学。

因此,在教育中,教师根据幼年学习者的学习特点,对学习者进行教导,顺应学习者的心性引导学习者,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结语
《周易》思想博大精深,其蕴含的教育思想也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

《周易》倡导:启发式
教学、循序渐进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是颇具价值的教育理论,是人文教育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研究《周易》的人文教育思想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发展人文教育事业,推陈出新,古为今用,不断促进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指导我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前进,实现真正的教育现代化。

参考文献:
[1] 尹一鸣.孔子的人文教育思想[j].职业技术,2009年.
[2] 刘邯生.浅析《周易》所蕴涵的人文思想[j].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
[3] 郑万耕,赵建功.周易与现代文化[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年.
[4] 欧阳彬.论《周易》的教育思想[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5] 杨春增.论《周易》教育管理思想[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年.
[6] 戴永新.《周易·蒙卦》卦和孔子的教育思想[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
[7] 百度百科. /view/616469.html
[8] 欧阳彬.论《周易》的教育思想[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
作者简介:李小敏(1985-),女,广西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为视觉文化和视觉素养教育、网
络教育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与语言教育整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