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舆情分析-文库版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PPT

Part 2 2.2 疫苗在公共卫生中的关键地位
但是,如果有一天,忽然有人告诉你,给 人们注射的疫苗,基本上每个新生儿都注 射过的疫苗,可能效价有问题,甚至根本 就是假疫苗,怎么办?
而且,这还不是一个假设,因为已经证实 有的疫苗出问题了,这个问题也成为了一 个现实,那就是,这些人基本上对某些疾 病根本没防御能力。万一哪天突然爆发了 传染病,那么这些人将在疾病面前无丝毫 的抵抗能力。
Part 2 2.2 疫苗在公共卫生中的关键地位
今天的我们,基本上很少考虑瘟疫的影响,很多人 甚至对瘟疫都觉得好遥远。毕竟在疫苗的作用下, 曾经大名鼎鼎的天花已经彻底在普通人中消失了, 剩下的只在实验室。而其他的比如结核,甚至有的 人没听说过。因为我们有疫苗来对抗这些感染。
今天国家强制注射的疫苗就有不少,比如乙肝疫 苗,小儿麻痹糖丸,百白破三联,白破二联,麻疹疫苗,A 加C疫苗等。
但处罚决定书中也明确了处罚依据——根据《药品管理法》,生产、 销售劣药的,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药品和违法所得,并处违法生 产、销售药品货值金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劣药以孕产妇、 婴幼儿及儿童为主要使用对象的,在处罚幅度内从重处罚。
多位法律界人士称,在现有法律框架内,三倍处罚的确已是“从重 处罚”;至于是否“情节严重”,认定存在难度,暂无证据佐证涉 事百白破疫苗造成了较大影响。
出事疫苗效果 疫苗在公共卫生中的关键地位
Part 2 2.1 出事疫苗效果
7月20日,吉林省食药监局在官网公开了《吉林省食品药 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落款处日期是7月18号, 疫苗事件彻底将公众的早已郁积多日的愤怒情绪引爆:长 生生物生产的“吸附无细胞白百破联合疫苗”(批号: 201605014-01)经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检验,检验 结果【效价测定】项不符合规定,按劣药论处。
敬畏生命

பைடு நூலகம்
文 /于 平平
长 春 长 生 生 物 “疫 苗 事 件 ”引 爆 的 无 疑 是 一 场 “信 任 ’’之 殇 ,疫 苗 随 即成 为点 燃 全 民 焦虑 的新 火花 。 其恶劣的性质比 2008年 的三鹿事件更甚 。 疫 苗 关 乎人 的 生 命健 康 ,质 量 安 全 容 不 得 半 点 瑕 疵 ,不 能 有 丝 毫 侥 幸 。长 春 长 生 生 物 生 产 劣质 “百 白破 ”和 “狂犬 疫苗”,跌破道德和 良知之余,更是严重的犯罪行为 此类企业的存在,是对公众安 全和 政府 信任 的最大 危 害 。 这 场 风 波 的背 后 也 带给 我 们 太 多沉 重 的 思考 ,更 是 所 有 的 行业 从 业 者和 相 关 机 构 加 强 监 管 的 一 个 警 钟 ,不 要触碰道德底线和生命安 全的 “红线”。 但 长 春 长 生 “疫 苗 事 件 ”也 并 非 孤 例 ! 近 些 年 来 ,食 品 、药 品安 全 问题 屡 屡 发 生 ,也 让 “健 康 中 国 ”蒙 上了一 层 阴影 。这 其 中,农 资 领域 也 是 个 “重 灾 区 ”。 假农 药 、假化 肥 、假 种 子 、忽悠 团等 等 ,农 资 领 域 从 生 产 企 业 到 零 售 终 端 ,从 来 不乏 制 假 售 假 的 毒 瘤 在 ,猖 獗 的农资造假屡禁不止,假冒伪劣产品鱼 目混珠。且随着规模种植的扩大,假农资产销模式也不断 “创新”,给 农 业 生 产 带 来 的损 失 越 来 越 大 ,农 资监 管 漏 洞 之 大 令人 担 忧 。 这 几 年 农 资生 产 企业 “顶 风作 案 ”的 也 不 少,例 如 ,近 期 浙 江 、河 南 公 安机 关接 连 捣 毁造 假、售 假农 药生 产 窝点 ,涉 案 价 值 超 千万 ,违 法 者 最 终 被 法 律 制 裁 。 正 是 有一 小撮 这 样 的 企业 存 在 ,导 致 终 端 市 场上 假 农 药 横 行。而 农 资散 乱 经 营 数 十 年 ,大 家似 乎 都 习惯 了 乱 七 八 糟 产 品 都 卖 的 状 态 ,一 些 企 业 就 喜 欢 打擦 边 球 ,铤 而 走 险 ,罔顾 法 制 ,一 意 孤行 ,以 为 国 家的 政 策 就是 走 走过场 ,新 《农药管理条例》就是不痛不痒。殊不知 ,新 《农药管理条例 》对假农药的定级更加 的准确 、精 细、 严 格 ,一 不 小 心你 就可 能 会 触 红 线 ,进 而 有 牢 狱 之 灾 ,所 以假 农 药 必须 杜 绝 生 产 和 销 售 。 假 农 药 的 危害 极 大 ,根 本 起 不 到 防 治病 虫 害 的作 用 不 说 ,还 可 能 引起 农 作 物大 面 积 的 药 害 ,导 致 庄稼 绝 收 ; 同时,无证农 药或假劣农药 ,因没有经 过科 学的试验 和检测 ,其安全性存 在极大 的隐患 ,引起农产品农 药残 留 超 标 ,农 民朋 友 在 施 用 时 ,很 有可 能 导 致 身 体 中毒 ,人 们 因 食用 了 超 标 的农 产 品 ,也 有 可 能 引起 食 物 中毒 ,严 重 的 导 致 死 亡 ,对土 壤 、地下 水 等生 态 环 境都 会带 来 破 坏 。 农药、化肥 、种子的优劣也直接关乎民众的健康 安全,农资行业从业者必须以 “疫苗事件”为戒 ,逐利要有 道德和底线 ,不能赚带 着血的黑心钱 ,做好 自省和自赎。 生命 至 上 ,敬 畏 生 命 、敬 畏责 任 、敬 畏 制 度 ! 所 以 ,无 论是 生 产 企 业 还 是 监 管 部 门 ,都 必 须 始 终 以 “敬 畏 生 命 ” 为信 条 ,恪 守 安 全 红 线 。以 更 严 格 的 生 产标 准、更高的常态监管效率 、更大的违 法处罚力度规范行业发展,保护广大农户对农资的信任 ,让公心和敬 畏 生 命 成 为普 遍 的价 值 观 !
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

/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政府危机公关研究———以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为例赖辉兵1,2(1.广西师范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广西桂林541006;2.广东省云浮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511430)[摘要]文章立足于政府,从“四个方面”揭示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暴露的问题,提出了政府危机公关的“三个原则”和“三条路径”。
[关键词]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危机公关;疫苗事件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9.23.073[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9)23-0174-03[收稿日期]2019-09-05前言长春长生疫苗事件是重大的公共卫生事件。
事件爆发以来,从中央到地方政府以及主流媒体都做出了积极的反应。
正是在第一时间的介入、政府高层发声、信息权威性发布、官媒持续表态等一系列正面措施的多重作用下,疫苗事件才没能进一步发酵成更大的政府危机。
1案例回顾1.1长春长生疫苗事件2018年7月15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根据举报线索组织检查组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长春长生)生产现场进行飞行检查,发现长春长生在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过程中有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药品GMP)的行为。
由此引发长春长生疫苗事件[1]。
后进一步查明长春长生编造狂犬疫苗生产记录和产品检验记录、随意变更工艺参数和设备,上述行为严重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有关规定,国家药监局责令企业停止生产,收回药品GMP 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并会同吉林省局对企业立案调查,涉嫌犯罪的移送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狂犬疫苗问题的调查尚未结束,又经有关部门查明长春长生百白破疫苗效价测定不符合规定,应以劣药论处。
7月23日下午15时,长春新区公安分局依据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涉嫌犯罪案件移送书》,对长春长生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涉嫌违法犯罪案件迅速立案调查,将主要涉案人员公司董事长高某芳(女)和4名公司高管带至公安机关依法审查。
长春长生的生化危机管理案例分析题

长春长生的生化危机管理案例分析题浅析长生生物"疫苗门"舆情分析 | 数据分析 CP年7月15日,药监局披露,查获一批生产记录造假的狂犬疫苗,长生生物有限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行为。
停止狂犬疫苗的生产,对相关违法行为立案。
一波未一波又起,随及长生生物又因“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简称“百白破”)在检验中“价效测定” 不合,遭到省药监局行政处罚。
7月19日,长生生物公告称,收到《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由于长生生产、劣药,罚没款总计344.29万元。
7月21日,一篇《疫苗之》的揭露多位疫苗业如俊芳(长生生物)、杜伟民(康泰生物)以及韩刚君(前苏延申生物)的发家史、疫苗史,全民刷屏,彻底爆发。
,、光明日报、新京报、澎湃、南方都市报等权针对进行报道,质问相关疫苗流向;、网易、新浪、搜狐、凤凰、今日等也针对进行传播;而微、微博、等社交也针对进行传播。
7月22日晚,就疫苗做出批示。
7月23日,对长生生物疫苗案件作出重要:强调要一查到底严肃,始终把群众的身体放在首位,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等相关门对长生生物进行侦查,省委表态依法严查疫苗。
1.传播渠道按照地域分析,前10名的省份中,省、苏省第二;前7名的地区中华东、华南第二;前10名的城市中、第二。
2.疫苗流向3 .十年磨一剑、疫苗""从年薪6万到身家4.私欲5.词频统计6.我的谁根据和,建立专门工作机制,并派出组进驻长生生物有限进行立案。
7月29日,依据《中华刑事诉讼法》第79 条,新区分局以涉嫌生产、劣药罪,对长生生物有限俊芳等18名嫌疑人向检察提请批准。
名下34个银行账户全遭,28亿投资项目暂停。
疫苗的生产和接种不是一件小事,疫苗质量安全是不可触碰的“”,千万不能当儿戏。
像的那样,坚决,坚决依法严惩,对监管失职行为坚决严厉。
对于疫苗处理,有关门不能把涉事企业停止狂犬疫苗生产作为处罚的“终点”,必须彻底查明行为背后的具体原因,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以防在其他疫苗生产过程中也会出现类似行为;必须对涉及的相关人予以严肃。
从疫苗事件反观长生生物失效的内控

从疫苗事件反观长生生物失效的内控范若琪摘要:2018年长生生物疫苗事件爆发以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作为一家疫苗行业的龙头企业,居然存在疫苗造假以及行贿的问题,这与该公司内部控制失效有很大的关系。
本文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和监督五个方面分析长生生物存在的内部控制缺陷,探究产生的原因并对其提出完善内部控制的建议。
关键词:长生生物;内部控制;内部控制缺陷一、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回顾2018年长生生物披露的上一年度内部控制评价报告被认定为内部控制整体有效。
然而,2018年7月,国家药监局称,查获到一批属于长生生物的生产记录造假的狂犬疫苗,其被责令立刻停止生产。
假疫苗事件瞬间将其推向风口浪尖,也让人们对先前长生生物披露的内部控制整体有效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最终在2019年1月,深交所对长生生物公司出具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的决定书。
二、长生生物内部控制缺陷分析(一)控制环境1.公司治理结构。
长生生物高层管理人员的任职违反了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高俊芳同时兼任董事长、总经理和财务总监,这样的任职方式影响了董事长对经理层的监督和约束,使得内部治理结构几乎无法发挥作用。
2.诚信性和道德观。
一个企业诚信性和道德观的树立对于其长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长生生物作为疫苗生产商,更加需要具备诚信性和道德观。
然而,长生生物自上而下并没有重视这个问题,在快速扩张生产量的过程中,忽视了产品质量,弄虚作假甚至随意更改产品的生产参数。
3.社会责任。
长生生物作为疫苗生产商,其产品质量关乎着人们的健康问题,要具备社会责任感。
但是,自长生生物2015年上市后,2016年和2017年连续两年都发生了百白破疫苗事件,2018年又发生了狂犬病疫苗的恶劣事件。
(二)风险评估因为疫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在风险管理方面要求十分严格,识别风险和分析风险时会更加慎重。
长生生物曾在经营评述中说到任何一个疫苗都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在突发性事件引发的停产和禁售风险中。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长生生物案例分析

收稿日期:2020-04-09作者:刘玉珠(1996—),女,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资本市场。
章雁(1975—),男,会计学博士后,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导师,副教授,研究方向管理会计、资本市场。
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长生生物案例分析刘玉珠,章雁(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4)摘要:2018年7月,国内疫苗巨头长生生物因“问题疫苗”事件陷入舆论漩涡,直至2019年被终止上市,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本文以长生生物为例,首先简述其“假疫苗”事件,其次分析其存在内部控制问题,从而分析对企业信息披露情况的影响,最后是引申到整个生物制药行业信息整体披露情况的影响,认为企业必须提高对内控的重视程度,明确内控责任主体,监管部门也应当健全法规制度,统一披露要求和评价标准。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长生生物中图分类号:F40文献标识码:A目前,医药行业已经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之一。
但是近几年来,国内一些医药制造企业一直被曝光存在安全问题,2005年安徽泗县甲肝疫苗事件、2009年大连违规疫苗事件、2016年山东疫苗造假案以及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这一系列安全问题的发生都在突显出医药制造企业内部控制缺陷,存在着大量的信息披露的不真实、不及时甚至是不披露的问题。
医药企业产品的安全卫生问题不仅影响到了大众的身体健康、也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更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医药企业产品的质量不仅对市场上的利益相关者有着重大的影响,更加重要的是医药制造行业是关乎生命健康和民生的行业,因此研究内部控制与信息披露的质量就有了更加紧迫的现实意义。
一、长生生物事件回眸(一)长生生物简介长生生物全称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我国首批自主研发并销售流感疫苗和人用狂犬病疫苗的企业,也是国内少数能同时生产病毒和细菌疫苗的企业。
2018年5月长生生物一周被曝两次疫苗造假,先是被曝出狂犬疫苗生产记录造假,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又因9个月之前就已经发现问题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检验不符合规定,遭到吉林省药监局行政处罚。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03
建立疫苗生产、销售和使用等全流程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信
息透明化,便于监管部门和社会公众查询和监督。
加强疫苗生产和使用的安全监管
严格审核疫苗生产企业的资质
对疫苗生产企业的资质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生产条件和质量保证能力。
加强疫苗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监控
对疫苗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质量监控,确保每一步工艺流程都符合规范要求。
事件背景和起因
• 长春长生疫苗事件的发生源于该企业生产的疫苗中存在质量问题。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在对长春长生生物科技 有限公司进行飞行检查时,发现该企业生产的疫苗存在数据不真实、不合规等问题。这些问题包括该企业生产的疫苗在储 存、运输过程中不符合规范,以及在记录和报告疫苗质量信息方面存在造假行为。
监管力量不足
由于人力、物力等方面的 限制,监管部门对疫苗生 产企业的监督和管理存在 一定的难度。
监管手段落后
在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 监管部门缺乏有效的技术 手段和措施来检测和识别 问题疫苗。
对社会公众的启示和反思
加强疫苗知识的普及
社会公众应该了解疫苗的重要性和接种疫苗的必要性,提高对疫 苗的认识和信任度。
严厉打击。
行业整顿
对疫苗生产和销售行业进行全面整 顿,清理和淘汰不具备资质的企业 和人员。
建立黑名单
将涉事企业和人员纳入行业黑名单 ,永久禁止涉事企业从事疫苗生产 与销售业务。
完善疫苗监管体系的建议
强化法律法规
01
制定和完善疫苗监管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
增加监管力量
02
增加监管部门的人员和经费投入,提高监管能力和效率。
强化社会监督
从公共领域视角看“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网络舆论

《科技传播》2019·6(下)109信息科技探索指导老师:梁玮,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简介:张雅迪,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新闻学专业本科在读。
从公共领域视角看“长春长生疫苗事件”中的网络舆论张雅迪,梁 玮摘 要 文章将从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出发,以批判性的视角,结合2018年7月15日爆发的“长春长生疫苗事件”尝试讨论网络舆论对于公共领域的作用是去封建化的还是再封建化的。
关键词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舆论;疫苗事件;封建化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37-0109-021 理论基础1.1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公共领域是介于个人私域和国家公域之间的中间领域,它以自身的独立性,抗衡公共权力。
公共领域的主体无疑是公众。
公众的3个特征是:一致关注的利益、自愿、一定的规模。
公众领域的客体是公众舆论。
相应的,也有3个基本特点:具有公众精神、必须是批判的、遵守理性的尺度。
公众舆论的中介是公共媒介与公共场所。
国家与社会的界限共同区隔出公共领域,而公共领域本身又是不稳定性的。
因此存在3个领域的争夺与渗透,当然这种争夺主要存在于公共领域与国家公共权力之间。
1.2 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哈氏的公共舆论理想是以批判为基准,总目标是实现现代性批判。
公共舆论理论备受争议的部分也就在于它的理想化。
但在哈氏看来,乌托邦的核心逻辑是批判。
批判存在于现实中的不公正、不合理。
批判的力量是给予我们希望:在承认现实充满缺陷的同时,我们相信它自身也有对抗这种缺陷的倾向。
这给了我们相信社会进步的积极信念。
卡尔霍恩批判哈氏漠视了19世纪黄色新闻时期充斥着性、犯罪与暴力的出版物,这也就导致了他对20世纪公共领域的衰退的夸大。
汉斯韦斯特拉滕的批判则更进一步,他认为公共领域从未真正出现过,充其量只有某种萌芽。
因此,对于过去健全的公共领域的怀念,是毫无意义的。
当下重要的是,使公共领域这个理想化的概念,在现实社会的情境中,发挥现实的意义。
长春长生假疫苗事件 品牌危机公关培训案例护理课件

品牌应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和媒体的调查 和报道,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不隐
瞒、不推诿。
品牌应建立与媒体的良性互动,主动发 布正面信息,引导媒体客观报道,减少
危机对品牌形象的负面影响。
承担责任
品牌应积极采取措施,解决问题、补偿损失,争取利 益相关方的谅解和支持。
品牌应勇于承担责任,承认错误和过失,不推卸、不 逃避。
鼓励社会公众、媒体等对疫苗安全进 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反 映。
加强行业自律
疫苗行业协会应发挥自律作用,引导 企业遵守法律法规,树立行业良好形 象。
倡导理性对待疫苗
在面对疫苗安全事件时,公众应保持 理性客观的态度,不盲目恐慌或轻信 谣言。
THANKS
感谢观看
社会公众对疫苗安全问题产生 疑虑和担忧,对整个疫苗行业 产生了信任危机。
政府加强了对疫苗行业的监管 力度,出台了一系列更加严格 的法规和措施。
长春长生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 额受到严重损害,公司面临巨 大的经济损失和法律责任。
02
品牌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品牌形象保护
在发生品牌危机时,及时、有效 的公关措施能够降低危机对品牌
长春长生假疫苗事件 品牌危 机公关培训案例护理课件
目 录
• 事件概述 • 品牌危机公关的重要性 • 危机公关策略 • 危机公关实践 • 案例分析 • 总结与建议
01
事件概述
事件背景
01
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是一家中国疫苗生产企业,因生 产问题疫苗而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
02
事件起因:2018年7月,国家药 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 春长生生产的部分百白破疫苗效 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
失败案例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舆情分析-文库版

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背景分析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舆情监测 同类事件盘点及疫苗事件舆情观点总结1目录2 3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背景分析1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舆情传播概述2018年7月,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及百白破联合疫苗接连出现问题,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深入探究发现,该公司还存在一年内接连收到多次行政处罚,企业销售投入过高引出背后贪腐案,公司主要董事会成员私有化资产运作等问题,令全民哗然。
7月22日国务院总理就事件作出批复,7月23日习总书记也作出重要指示,多个中央及地方部门纷纷立案侦查,表示将严惩相关责任人。
7月15-19日引爆期7月20-22日爆发期7月22-24日高潮期•7月22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疫苗事件做出批示。
•7月23日,习总书记就疫苗事件作出重要指示称,“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
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
”•公安机关、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对长生生物进行立案侦查,吉林省委表态将依法严查疫苗事件。
7月21日,一篇自媒体文章《疫苗之王》引爆了整个舆论圈。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等权威媒体针对事件进行报道,质问相关问题疫苗流向;网易、凤凰、新浪、搜狐、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也针对事件进行大规模传播;而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社交媒体平台及公众号、大V同样纷纷发声支援。
•2018 年7 月15 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录造假等行为。
•2018年7月19日,长生生物公告称,收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中提及其批次为201605014-01的百白破疫苗检验结果不合格。
焦点一:一年内出现多次疫苗安全问题2017年11月3日,长春长生在百白破疫苗在抽样检查中,被检出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65万余支不合格白百破疫苗流入市场后被召回。
药品安全问题引发公共舆论事件的关注指标——以“长春长生”问题

2019.5News Dissemination新闻传播业界探讨媒介融合时代改变了传播环境的生态结构,自媒体的兴起极大地激发了公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批判意识和责任意识,众多网民可以就某一个现象、某一个事件、某一个话语甚至某一个观点集中讨论,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
另一方面,公众在传播链条中就某一事件的争论会超越事件本身,媒体话语与被报道的事件构成了社会生活现场中的复合文本,在被称为具有流动的空间性和无时间的时间性的网络社会里,某事件被人们在网络上传播和评论之后,往往会出现该事件被放大的情形。
在媒体话语场域中,公共舆论事件的社会意见主要集中在,对所关注事件(一般都会对社会生活的某一方面或群体造成一定损失)责任主体的分析、官方信息发布的满意度、相关部门对事件的处理速度,以及处理结果的满意度等指标上。
当然,对于不同的公共舆论事件,社会意见对这些指标的关注程度是不一样的。
一、样本事件的选取本项研究选取的是长春长生问题疫苗事件。
该事件发生在2018年7月,属于食品药品安全类公共舆论事件,相关舆论在传播链条上持续了一个多月,一方面是由于事件本身的叙事链条较长,另一方面与接踵而至的旧疫苗问题报道形成关联,使得舆论声量再次被触发,两个事件在7月末的时候在舆论现场相互支撑、相互影响,导致连锁效应。
(一)对样本事件的介绍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监局发布《关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冻干人用狂犬疫苗的通告》。
7月17日,“长春长生”发表声明并致歉。
7月19日,吉林食药监局针对此前的“百白破疫苗事件”罚没长春长生344.29万元。
7月21日,微信公众号“兽爷”发布文章《疫苗之王》,经过十几个小时传播后形成舆论效应。
7月22日,山东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陈辐宽要求,组织得力人员对问题疫苗进入山东进行调查。
7月22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做出要求严查的批示。
7月22日晚,国家药监局负责人通报:已责令企业停产,收回药品GMP 证书,召回尚未使用的狂犬病疫苗。
争议大的法律案件(3篇)

第1篇摘要:2016年,我国疫苗行业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波,即“夺命疫苗”事件。
这起事件涉及数十万儿童的健康安全,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激烈争议。
本文将深入剖析这起案件,探讨其背后的法律问题和社会影响。
一、案件背景2016年3月,山东省济南市一名3个月大的婴儿因接种“问题疫苗”死亡,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
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等部门介入调查,发现这起事件并非个案。
经调查,涉案疫苗生产厂家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生生物”),涉案疫苗包括百白破疫苗和狂犬疫苗。
二、案件经过1. 揭露真相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
经查,长生生物在2014年至2018年期间,生产销售的百白破疫苗和狂犬疫苗存在严重质量问题。
其中,百白破疫苗可能影响儿童免疫力,导致疫苗失效;狂犬疫苗则可能无法有效预防狂犬病。
2. 调查结果公布2018年7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调查结果,认定长生生物违法行为严重,涉及产品不合格。
随后,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被责令停产停业,相关责任人被追究刑事责任。
3. 社会反应“夺命疫苗”事件引发社会舆论哗然,公众对疫苗安全问题、监管漏洞等问题产生担忧。
多地家长要求退换疫苗,部分地区出现疫苗恐慌现象。
三、法律问题1. 疫苗质量问题长生生物生产的疫苗存在质量问题,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生命健康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厂家承担赔偿责任。
2. 监管不力“夺命疫苗”事件暴露出我国疫苗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
监管部门在疫苗生产、流通、销售等环节监管不力,导致疫苗质量问题长期存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监管部门和相关责任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 刑事责任长生生物及相关责任人涉嫌生产、销售假药罪,应依法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生产、销售假药,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

中国十大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引言:公关危机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遭遇的可能严重损害声誉和利益的事件或情况。
中国企业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过程中,也经历了许多危机公关事件。
本文将从十个案例中选取典型的企业危机公关案例,分析其危机原因、企业应对方式以及对公众形象的影响。
1. 三鹿奶粉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是中国奶粉行业的典型危机事件,该公司2008年被曝光使用含有三聚氰胺的奶粉,导致数百名婴儿患上尿毒症,数名婴儿因此丧生。
这一事件暴露了企业生产安全和产品质量的问题,引发了公众对中国奶粉行业的普遍质疑。
三鹿奶粉公司在危机初期采取了隐瞒和推卸责任的方式进行危机处理,导致公众对公司的不信任和愤怒进一步加深。
最终,公司高管被判处有期徒刑,公司声誉受到了无可挽回的重创。
2. 长生生物疫苗事件长生生物疫苗事件发生在2018年,该公司生产的狂犬疫苗被发现存在质量问题,引发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担忧。
此次事件中,长生生物公司虚假宣传和质量控制不严的举报被曝光,导致公众对该公司的信任度急剧下降。
面对危机,长生生物公司迅速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开向社会道歉并主动召回有问题的疫苗。
然而,公司声誉受到了严重影响,也对整个疫苗行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3. 金融机构内幕交易事件中国金融机构在过去的几年中发生了多起内幕交易事件。
这些事件在公众中引发了对金融行业的关注和质疑,对行业的声誉造成了严重影响。
面对危机,金融机构通常会采取公开道歉、解雇涉事人员、加强内部监管等措施来恢复公众信任。
然而,这些危机公关事件对金融行业形象的损害程度较大,需要长期努力来重建公众信任。
4. 菜鸟网络工资拖欠事件菜鸟网络是中国著名的物流公司,该公司曾因拖欠员工工资而被曝光,引发了公众的关注和谴责。
这一事件严重损害了菜鸟网络的声誉,影响了其与员工和消费者的关系。
菜鸟网络随后公开道歉,并加强工资发放管理和内部监管。
然而,这一事件对菜鸟网络形象的负面影响仍然存在,并需要通过改进管理和加强员工关系来重建公众信任。
“长生问题疫苗”的前因后果

“长生问题疫苗”的前因后果【摘要】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是中国医药行业的一次重大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事件的发生背景是因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公司存在生产假疫苗的行为,这导致了数千名儿童接种了不合格疫苗。
事件的影响不仅仅是对儿童健康造成潜在威胁,还引发了公众对疫苗安全的质疑和对监管体系的担忧。
分析事件的原因可归结为企业利益至上、监管不力等方面的问题。
事件的教训就是加强监管、提高企业道德意识等方面需要加强。
结论是,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揭示了中国医药行业监管体系存在的问题,强调了监管的重要性,呼吁政府和企业加强监管和道德建设,以保障民众健康和安全。
【关键词】长生问题疫苗、背景、影响、始末、原因分析、影响分析、防范措施、教训、启示、应对、事件。
1. 引言1.1 长生问题疫苗的背景长生问题疫苗是指由中国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疫苗,因为生产质量问题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和担忧。
长春长生公司是中国一家知名的生物制药企业,曾经在疫苗领域取得过一定的成就。
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的爆发彻底改变了公众对该公司的看法,同时也对中国的疫苗监管体系和药品安全管理体系提出了质疑。
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的影响不仅仅限于中国国内,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许多国家和地区重新审视了来自长生公司的疫苗,加强了对其质量的监管和检测。
长生问题疫苗事件不仅损害了中国疫苗产业的声誉,也动摇了全球对中国疫苗质量的信任。
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的发生反映了中国在药品监管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和改善。
同时也提醒了人们在选择疫苗时要慎重,遵循专业建议,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安全。
1.2 长生问题疫苗事件的影响1. 公众信任危机:长生问题疫苗事件严重破坏了社会对疫苗安全性和监管机制的信任,导致公众对疫苗接种产生恐慌和质疑,影响了疫苗接种率和疫苗接种计划的实施。
2. 政府形象受损:长生问题疫苗事件暴露了监管部门在疫苗生产和监管方面存在的漏洞和失职情况,引发了对政府监管能力和责任意识的质疑,降低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和声誉。
不合格疫苗入三省 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

不合格疫苗入三省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导读:不合格疫苗入三省是什么情况?近日食监局通告两个批次不合格疫苗入三省,发言人表示这些批次的疫苗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是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
由于个体差异,即使有效的疫苗也会有不良反应。
下面来看看接种百白破疫苗的不良反应吧。
*一、不合格疫苗入三省:据新华社11月4日报道,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闻发言人3日对媒体说,分别由长春长生生物(14.050, -0.07,-0.50%)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各一批次共计65万余支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食药监总局已责令企业查明流向,并要求立即停止使用不合格产品。
据介绍,上述不合格疫苗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
该发言人说,经检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5014-01的疫苗共计252600支,全部销往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批号为201607050-2的疫苗共计400520支,销往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90520支,销往河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10000支。
食药监总局已会同国家卫生计生委组织专家研判,并向有关省市发出通知,责令企业查明流向,责令疫苗生产企业报告2批次不合格疫苗出厂检验结果,对留样重新检验,认真查找效价不合格原因。
调查组将对两个企业开展调查,并进行现场生产体系合规性检查。
将抽取两家企业生产所有在有效期内的百白破疫苗样品进行检验,检验结论需6至8周作出。
发言人提示,该2批次百白破疫苗效价指标不合格,可能影响免疫保护效果,但是对人体安全性没有影响。
国家卫计委和有关省份卫生计生部门正在组织专家对接种这两批次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措施妥善处理;要求相关省份卫生计生部门及时调配疫苗,保证免疫接种正常开展。
百白破疫苗属于国家计划内疫苗,也叫做一类疫苗,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有良好的预防效果,但由于个体差异,接种时可能会有不良反应,下面来详细了解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背景分析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舆情监测
同类事件盘点及疫苗事件舆情观点总结
1
目录
2 3
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背景分析
1。
长春长生生物疫苗事件舆情传播概述
2018年7月,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及百白破联合疫苗接连出现问题,引起舆论的高度关注。
深入探究发现,该公司还存在一年内接连收到多次行政处罚,企业销售投入过高引出背后贪腐案,公司主要董事会成员私有化资产运作等问题,令全民哗然。
7月22日国务院总理就事件作出批复,7月23日习总书记也作出重要指示,多个中央及地方部门纷纷立案侦查,表示将严惩相关责任人。
7月15-19日 引爆期
7月20-22日 爆发期
7月22-24日 高潮期
• 7月22日晚,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就疫苗事件做出批示。
• 7月23日,习总书记就疫苗事件作出重要指示称,“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违法违规生产疫苗行为,性质恶劣,令人触目惊心。
有关地方和部门要高度重视,立即调查事实真相,一查到底,严肃问责,依法从严处理。
” •
公安机关、证监会等相关部门对长生生物进行立案侦查,吉林省委表态将依法严查疫苗事件。
7月21日,一篇自媒体文章《疫苗之王》引爆了整个舆论圈。
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新京报、澎湃新闻、南方都市报等权威媒体针对事件进行报道,质问相关问题疫苗流向;网易、凤凰、新浪、搜狐、今日头条等网络媒体也针对事件进行大规模传播;而微博、微信、贴吧、论坛等社交媒体平台及公众号、大V 同样纷纷发声支援。
• 2018 年7 月15 日,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指出,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存在记
录造假等行为。
• 2018年7月19日,长生生物公告称,收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决定书中提及其批次为 201605014-01的百白破疫苗检验结果不合格。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长生生物公司财报
2018年7月15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官方网站发布通告称,国家药监局发现长春长生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生产 存在记录造假等严重违反《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行为。
长春长生对所有批次的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Vero 细胞) 全部实施召回。
2017年11月3日,长春长生在百白破疫苗在抽样检查中,被检出效价指标不符合标准规定,65万余支不合格白百破疫苗流入市场后被召回。
2018年7月18日,长春长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收到《吉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行政处罚决定书》,并没收库存的“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批号:201605014-01)186支;没收违法所得858840.00元;处违法生产药品货值金额三倍罚款2584047.60元。
但这一处罚力度遭舆论质疑。
◆2017年长生生物的财报显示,公司实现年营业收入15.4亿元,其中疫苗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99.1%。
而2017年公司的研
发成本为1.2亿,销售成本却高达5.83亿,且销售人员仅25人,即人均销售费用2331.9万元。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称,长生生物至少涉入12起受(行)贿案,案情多为该公司销售人员或者地方经销商向当地负责
疫苗采购的相关人员提供好处费、推广费、回扣款,以获得疫苗的优先采购或更大的采购份额。
2017年长生生物销售费用及研发投入长生生物涉受(行)贿案情况
数据来源:艾媒咨询、澎湃新闻
Welcome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