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拉卡托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合集下载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1. 引言1.1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动态本体构建是近年来信息学领域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它是指在本体知识库的基础上,对知识的结构和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和演化,以适应不断变化的需求和环境。

动态本体构建的研究范围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包括计算机科学、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

国内外学者们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内,动态本体构建的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一些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积极开展相关研究项目。

国内学者们在动态本体构建的理论框架、方法技术、应用领域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为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贡献了力量。

而在国外,动态本体构建的研究也蓬勃发展,一些国际知名研究机构和学者在这一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

国外学者们的研究成果不仅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也在工业界得到了广泛应用。

动态本体构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趋势,有望为相关领域的发展带来新的突破和机遇。

接下来我将对动态本体构建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方法技术、应用领域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更详细的综述和分析。

2. 正文2.1 动态本体构建的意义动态本体构建是知识图谱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它利用本体表达形式对领域知识进行建模和表示,可以帮助计算机理解和推理领域知识。

动态本体构建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表示与共享:动态本体构建可以帮助将领域知识以结构化的形式表示出来,使得不同系统之间能够共享知识,提高信息检索和推理效率。

2. 知识推理与智能搜索:通过构建动态本体,可以实现知识之间的关联和推理,实现智能搜索和推荐等功能,提升用户体验。

3. 语义一致性与数据质量:动态本体构建可以帮助保障数据的语义一致性,减少数据冗余和错误,提高数据质量和准确性。

4. 领域应用创新与发展:动态本体构建为各个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基础支撑,可以促进各种创新应用的发展,推动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研方法论-题库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研方法论-题库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证考试——科研方法论考题单选题(1) (B )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是一种半控制或无控制的访谈。

事先不预定问卷、表格和提问的标准程序,只确定主题,由访谈员和被访者就这个题目自由交谈。

调查对象可以随便地谈出自己的意见和感受,而无需顾及调查者的需要。

A:结构式访谈B:无结构式访谈C:半结构访谈D:权结构访谈(2) ( B)是指人们通过阅读书籍报刊、收听广播、收看电视及互联网等各种传播媒介而获得的信息资料。

A:直接资料B:间接资料C:电子资料D:其他(3) (D )是指研究者根据个人的专业特长、经验与喜好选定的课题。

A:指令性课题B:专项研究课题C:委托课题D:自选课题(4) 以下(D )哪一项不属于科技论文的组成部分。

A:前导部分B:论证部分C:附属内容D:查新报告(5) 产生(A)的原因有测量方法错误,测量仪器有缺陷,操作时疏忽大意,读数、记录、计算的错误等。

A:系统误差B:随机误差C:粗大误差D:确定误差(6) 由于(B)有效整合了统计学的两大主流技术——因素分析和路径分析,因此在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行为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A:结构方程建模法B:方差分析C:因子分析D:聚类分析(7) ( C)是反映客观现实的一种思想,是肯定或否定某种事物的存在,或指明它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思维过程。

A:抽象B:概念C:判断D:推理(8) SCI收录的论文主要是(A )的基础研究领域。

A:自然科学B:社会科学C:经济D:管理(9) (B)是指科学研究必须运用理性思维,通过对事实的抽象、概括、说理、辨析和严密的逻辑论证,将一般现象上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

A:科学性原则B:理论性原则C:适用性原则D:一贯性原则(10) (B )是“国际国内横览”,是通过对某些新成就、新理论、新观点、新发明、新方法、新技术、新进展进行各派观点、各家之言、各种方法等的描述和比较。

A:纵B:横C:交D:错(11) (B )是研究者运用科学实验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受控的研究方法,通过一个或多个变量的变化来评估它对一个或多个变量产生的效应。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摘要在本文中,我们将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探讨。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分析和整理,我们总结了该领域的最新发展趋势、重要成果和未来研究方向。

本综述旨在为研究者提供一个全面、详细、完整且深入的了解该领域的参考资料。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领域的研究都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把握研究现状,对过去的研究进行综述是必不可少的。

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综述,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该领域的前沿动态,找到研究的切入点,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规划。

1.2 研究目的本文的目的是对国内外在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全面的综述和探讨,深入分析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重要成果,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可能的创新点。

1.3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1. 部分一: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 部分二: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 部分三:发展趋势分析 4. 部分四:未来研究方向 5. 结论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内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我们将回顾过去几年的文献,总结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和成果,并分析当前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项目中,研究者通过实验研究了某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

他们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来制备这种物质,并通过测试验证了其性能。

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并为该物质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2.2 项目二这个项目探索了某个领域的新的研究课题,研究者通过对大量数据的采集和分析,揭示了这一领域的一些新的规律和趋势。

这项研究成果在该领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2.3 项目三该项目是一个重大的科研项目,研究者在国内某个领域开展了长期的研究工作。

他们通过建立一套完整的研究体系,逐步解决了该领域的一些关键问题,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

这一项目在该领域的研究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推动作用。

3.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对国外特定领域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和分析。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

上海翻译Shanghai Journal of Translators 2011No.3[基金项目]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10YJA740073),并受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专项课题(2011HYZX017)以及中国翻译年鉴编委会的资助,特此致谢。

[收稿日期]2011-03-08[作者简介]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高级翻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翻译教学;蓝红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博士生,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

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综述穆雷蓝红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翻译学研究中心,广州510420)[摘要]2010年,翻译学在中国的学科建设获得了新的发展,学术研究成果也更加丰富。

本文基于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对中国翻译研究在2010年里的学术研究情况进行概述。

[关键词]2010年;中国翻译研究[中图分类号]H 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358(2011)03-0023-062010年,翻译学在中国的学科体制与环境建设、学科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翻译作为专业首次进入教育部修订的本科专业目录;全国新增118个翻译硕士专业培养单位,设有MTI 学位点的高校达到158所;继《中国翻译》、《上海翻译》、《中国科技翻译》之后又一个翻译专业期刊《东方翻译》正式出版发行,南京大学高方博士的学位论文入选2010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这是翻译学博士论文自2008年以来连续第三次入选全国百篇优博论文,是本学科高端人才培养取得进步的证明。

上述成果进一步确立了翻译学的学科地位,特别是翻译专业教育从本科到博士培养体系的建成,为本专业人才培养搭建了完整的平台。

2010年,翻译学的学科理论建设也呈现方兴未艾之势,学术研究成果更加丰富。

本文依据国内26种外语类专业期刊2010年所刊发的翻译研究文章,对本年度翻译研究的学术成果进行梳理,以期对2010年的中国翻译研究的发展动态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概貌。

调研报告模板范文

调研报告模板范文

调研报告模板范文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调研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4)1.4 报告结构安排 (4)二、文献综述 (5)2.1 相关概念界定 (6)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6)2.3 文献评述与总结 (7)三、研究方法 (9)3.1 问卷设计 (10)3.2 样本选择 (11)3.3 数据收集与处理 (13)3.4 研究假设与模型构建 (14)四、实证分析 (1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16)4.2 假设检验结果 (16)4.3 模型估计结果 (17)4.4 结果讨论与经济含义 (18)五、政策建议 (20)5.1 研究结论概括 (21)5.2 政策建议提出 (22)5.3 实施措施与保障机制 (23)5.4 风险防范与应对策略 (23)六、研究展望 (24)6.1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 (25)6.2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7)6.3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 (28)一、内容概述本调研报告旨在全面分析XX行业当前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以及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报告首先从市场规模、增长速度等关键指标对XX行业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展示了行业的整体发展状况。

深入剖析了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包括领先企业、新兴企业以及潜在进入者,对其市场份额、产品特点、营销策略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报告还重点分析了行业的竞争格局,包括价格竞争、品牌竞争、技术竞争等多个方面,揭示了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和竞争态势。

通过对行业趋势的深入研究,预测了未来几年行业的发展方向和变化趋势,为企业的战略规划和投资者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报告的最后部分,总结了调研结果,并提出了针对企业和投资者的具体建议,以期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1.1 调研背景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具体领域行业名称]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以及竞争格局的复杂化,企业要想在这个环境中立足并取得长远发展,必须深入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消费者的真实需求以及竞争对手的战略布局。

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进步理论研究--硕士论文

欧内斯特·内格尔科学进步理论研究--硕士论文

摘 要上世纪中叶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时期,新的科学理论和学科不断涌现,认识科学发展模式就成为了重要的哲学研究课题。

在此期间,自然主义、实用主义、逻辑实证主义三种思想在美国汇流,各种科学哲学思想此消彼长。

欧内斯特·内格尔就是身处这个时代的科学哲学家,他综合了三大思想的精髓,将其糅合成自己的语境论自然主义思想,提出了以还原论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内格尔认为,科学的目的就是用理论对外在世界进行系统解释,解释力和解释范围是判断科学进步的首要价值准则。

因此,高度统一的可以解释一切的终极科学理论成为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提出新理论一般使用类比方法,即借助于隐喻的表述方式,通过人们熟悉的模型对不熟悉的现象进行解释。

科学理论之间关系是十分紧密的,这种联系可以通过一定的逻辑规则表述出来,并用于将高度相关的理论归并成为一个理论体系,这套规则就是还原法则。

只有通过还原的方法才能使科学理论有效地结合在一起,科学最终将向统一性的理论迈进。

内格尔的科学进步理论具有逻辑的、线性的、连续的特征,还原论是其科学进步理论的核心思想。

在本体论上,内格尔是一个唯物主义者,他认为自然界是连续的和多样的,科学理论作为对自然界的解释也应该是连续的。

在认识论上,内格尔是工具主义和实在论的调和者,他一方面积极强调科学理论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又肯定不同领域的理论中的通用概念必然表征着客观实在。

在方法论上,内格尔提倡类比方法,批判归纳方法,约束演绎方法,强调逻辑的有效性是与其使用语境具有密切的联系。

可以说,内格尔的本体论是还原论的前提,认识论是还原论的基础,而方法论则是还原论的手段,这些都是与其还原论相一致的哲学思想。

内格尔的科学进步理论以及还原论都对后继哲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方面,他对科学理论的逻辑性论证,为库恩、拉卡托斯等结构性的理论观做了基础性的工作。

另一方面,他的经典还原论及其科学统一性的思想,在科学界和哲学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论,至今仍然是科学哲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什么是科学理论——关于理论结构问题的三种观点

什么是科学理论——关于理论结构问题的三种观点

什么是科学理论——关于理论结构问题的三种观点
江天骥
【期刊名称】《自然辩证法通讯》
【年(卷),期】1987()6
【摘要】我们过去往往把科学理论简单地看作一个全称陈述(或几个全称陈述的合取),便不需要对理论的结构问题加以专门研究。

哲学家的精力集中于研究有关理论评价的问题,即理论的证实,确认或证伪,或者说理论的接受或拒斥问题。

在很长时期内,哲学家往往把这个问题简单地看作根据一个理论和有关的经验证据之间的关系便可以判定或解决。

这就是说,他们对于理论评价问题采取了“单理论模型”。

这个理论评价问题便成为科学方法论的中心问题。

20世纪60年代以后,拉卡托斯指出,单理论模型把理论的合理评价问题简单化了;
【总页数】10页(P1-9)
【关键词】语义学;全称陈述;判定或;假说;函项;科学理论;物理理论;形式方法;谓词;合取
【作者】江天骥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31
【相关文献】
1.为什么说超弦理论有资格称作科学理论r——立足于休厄尔、亨普尔的观点 [J], 桂起权;王伟长
2.科学理论的还原与突现——从公认观点与库恩范式理论看 [J], 邝茵茵
3.科学理论:特征、结构及其基本价值--兼谈如何学习科学理论 [J], 王玉成;谷冠鹏
4.逻辑结构:世界经济学的理论模式与问题——我国世界经济学科学理论的系统化整体逻辑构造研究之一 [J], 林世昌
5.关于人口理论的内涵及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全区近中期人口科学理论研讨会观点综述 [J], 卢美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文结尾致谢范文

论文结尾致谢范文

论文结尾致谢范文目录一、内容概述 (2)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2. 论文目的与结构 (3)二、文献综述 (4)1. 国内外研究现状概述 (5)2. 文献评述与分析 (6)三、研究方法 (7)1. 数据来源与采集方法 (8)2. 研究设计与实验方案 (9)3. 数据分析与处理方法 (10)四、实证结果与讨论 (11)1. 实证结果展示 (1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13)3. 结果验证与反思 (14)五、结论与贡献 (15)1. 研究结论总结 (16)2. 学术贡献与创新点 (1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17)六、政策建议与实践应用 (18)1. 政策建议提出 (18)2. 实践应用前景分析 (19)3. 社会经济效益评估 (20)七、研究不足与展望 (21)1. 研究局限性与不足之处 (22)2.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22)一、内容概述本文旨在探讨论文的主题,通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见解和观点。

在撰写过程中,作者充分利用了国内外的文献资料,对相关理论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本文还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论文的组织结构上,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和分析,构建了一个完整的研究框架。

在此基础上,作者详细阐述了研究方法和过程,以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对论文的创新点和不足之处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1. 研究背景与意义在本研究中,我们致力于[研究的主题或领域]的深入探索,这一研究背景具有深远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所探讨的问题已经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和前沿。

本研究不仅有助于推动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更在实际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在理论层面,本研究对于深化理解[相关理论或概念]具有重要的价值。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

第一部分国内外现状及趋势分析一、国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该方面国外的总体研究水平、最新进展和发展预期,国外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成果;相关研究的学术影响、知识产权申请和授予、技术标准制定及产业应用状况,并列出主要的文献,专利、标准名称。

限2000 字以内。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趋势(包括国内从事该方面研究的主要机构及其研究方法、研究水平;国内外研究方法、研究进展的对比分析;该方面研究可能取得的突破及预期成果。

限2000字以内。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及目标一、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一)申报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关联关系(包括项目与所属指南方向的匹配性,对指南方向目标的支撑作用。

限500字以内。

)(二)项目目标及考核指标、评测方式/方法(限800字以内)(三)项目成果的呈现形式及描述(限500字以内)二、项目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一)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限1500字以内)(二)项目拟采取的研究方法1、项目研究拟解决的问题,及拟采用的方法、原理、机理、算法、模型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可用图表描述。

限800字以内)2、项目研究方法(技术路线)的可行性、先进性分析(限500字以内)三、项目任务(课题)分解方案(一)项目任务(课题)分解情况(围绕项目目标,根据需要可对项目目标进行任务分解,要求对分解的各任务(课题)能够相对独立表达、独立测度和独立评价)(二)项目任务(课题)分解的逻辑关系(建议用图表描述,并简要说明各任务(课题)在项目中的具体作用。

限800字以内)(三)项目各任务(课题)内容(逐项分段说明各任务(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方法等。

每个任务(课题)限1000字以内)1、任务(课题)1: xxxxx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重大科学问题或关键技术:考核指标及评测手段/方法:2、任务(课题)2: xxxxx四、主要预期创新点(一)项目预期的主要创新点(围绕基础前沿、共性关键技术或应用试验等层面,简述项目预期的主要创新点。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

科学技术哲学复习题(研究生总结篇)

《一》1.从哲学的角度看,产生复杂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什么是科学?3. 简述科学技术现代化在实现我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 请简述海德格尔的技术哲学观。

《二》一、为什么必须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如何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二、结合自己的专业,谈谈系统科学方法的应用。

三、结合技术发明的案例来说明技术原理构思的基本方法。

(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发明的认识)四、为什么说高新技术产业化是现代工业的必由之路?五、现实世界中的科学家的行为常常偏离默顿规范(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你认为默顿规范还有什么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要点:主要从思想境界和伦理道德方面;针砭时弊。

主要从正面来论述。

六、结合个人专业实际,论述学习科学技术哲学对提高科学技术工作者科学素养的作用。

(结合自己的专业论述科学技术哲学意义)七、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有人主张以人为中心,有人主张以生态为中心。

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如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八、有人认为科学技术本身是中性的,无所谓善恶,科技对人际环境的负面作用完全是人类自身的责任,评论并说说你的看法。

九、论述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如何提高创造性思维能力十、建设创新型国防科技工业,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掌握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结合自己专业,谈谈对技术创新的理解。

《三》1、什么是科学技术哲学?2、什么是自然科学?其主要特征有哪些?3、什么是技术?其主要特征有哪些?4、什么是系统?系统的突出特征是什么?5、什么是系统的开放性、稳定性?6、什么是系统的层次结构?7、层次结构理论的方法论意义有哪些?8、自然界的主要运动形式有哪些?9、试述系统进化的一般根据。

10、什么是天然自然、人工自然?11、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观念前提有哪些要点?14、什么是科学事实?科学事实有哪些特点?16、什么是实验方法?其特点及作用有哪些?17、什么是科学抽象?18、什么是科学概念?科学概念是怎样形成的?19、什么是分析?什么是综合?20、什么是归纳、什么是演绎?归纳与演绎的辩证关系如何?21、什么是类比方法?什么是黑箱方法?22、什么是形象思维?什么是直觉思维?23、创造性思维的方法的特征有哪些?24、创造性思维的必备品质有哪些?25、什么是科学假说,科学假说的作用有哪些?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之间有什么关系?26、简述从抽象到具体的理论构建方法。

医药行业资产结构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概述说明

医药行业资产结构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_概述说明

医药行业资产结构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概述说明1. 引言1.1 概述医药行业是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领域,它对保障人类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医药行业资产结构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本文旨在概述国外医药行业资产结构研究的现状,并探讨其发展的趋势。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来进行阐述。

首先是引言部分,对文章主题进行了简要介绍。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对医药行业资产结构进行深入剖析。

然后是国外研究现状部分,介绍了目前国外学者对医药行业资产结构的研究成果。

紧接着是发展趋势部分,探讨了未来医药行业资产结构可能出现的变化和发展方向。

最后,我们将通过总结得出一些关键性的结论。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了解国外医药行业资产结构研究领域的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

通过对国外研究成果的梳理和总结,可以为我国医药行业的资产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我国医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本文还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学者对于医药行业资产结构领域的兴趣和研究热情,以促进该领域的深入探索和创新。

2. 正文医药行业作为一个关键的经济领域,在国内外都备受关注。

其资产结构对于行业的发展和公司的健康发展非常重要。

在这一章节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医药行业资产结构的各个方面,并分析其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2.1 公司规模和资本投入医药行业中,公司规模和资本投入是决定资产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

大型制药企业通常具有更多的资金和资源,可以进行自主研发和创新,并且拥有较高质量的生产设备和验证流程。

相比之下,小型企业可能缺乏资源和技术实力,更依赖于专利购买或授权等方式来获取核心技术。

2.2 研发投入与知识产权研发投入是医药行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企业未来产品竞争力的增强以及创新能力的提升。

在资产结构中,研究与开发部门通常占据较大比例。

此外,知识产权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专利、商标等,并可以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

拉卡托斯

拉卡托斯
我们的概念框框的监牢世界革命的积极主义者迪昂波普尔保守的积极主义者休厄尔彭加勒悲观主义的康德论者乐观主义的康德论者五种决定断定一个陈述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观察的或基本的陈述
精致的证伪主义
——拉卡托斯
拉卡托斯:出生于匈牙利的一个犹太商人
家庭,原姓利普施茨。1944年在德布勒森大 学毕业。纳粹德国占领匈牙利期间,他加入 了地下抵抗运动,后又改姓为拉卡托斯。 1949年留学莫斯科大学从1969年起在伦敦 经济学院任教,并成为K.R.波普尔的学生和 同事,1972年任该学院科学方法、逻辑和哲 学系主任,并兼任《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 主编。1974年突然病逝。他的主要学术著作 在死后由他人整理成《哲学论文集》出版, 第 1卷名为:《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第2 卷名为:《数学、科学和认识论》。
独断的证伪主义是站不住脚的
两个错误的假设
(1)、以理论的或推测的命题为一方,事实的或观 察的命题为另一方,两者间有自然的或心理学的界限。
(2)、如果一个命题满足了他是事实或观察的命题 这一心理学标准,那么他就是正确的。 一个过于狭窄的分界标准
只有那些禁止某种可观察的事况,因而在事实上可被 证伪的理论才是“科学的”,或说,如果一个理论具 有经验基础,那么他就是科学的。
方法论证伪主义
我们的“概念框框”的监牢世界
革命的“积极主义者” (迪昂、波普尔)
保守的“积极主义者” (休厄尔、彭加勒 )
悲观主义的 康德论者
乐观主义的 康德论者
方法论证伪主义
五种决定
断定一个陈述是“可以接受的”,是一个“观察的”或 “基本的陈述”。这个观察陈述应取真值。 断定业经接受的陈述和其他陈述之间的差异性。 方法论证伪主义者用我们最成功的理论作为我们感官的延 伸,并扩展了可用来进行检验的理论的范围,这些理论的 范围比独断证伪主义者严格观察的理论范围要广泛得多。 “观察的”理论比观察的理论要多,因而“基本” 陈述比基本陈述要多,“经验基础”比经验基础要多。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比较研究——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视角

现代西方经济学主要理论比较研究——从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视角
文 从 科 学 研 究 纲 领 方 法论 视 角 来 比较 现 代 西 方 经 济 学 的 主 济 学 研 究 纲 领 的 工 具 , 临 许 多 分 歧 和 困 境 , 它 确 实 有 助 面 但 要理 论 , 出对理论 体系发展 有利 的经验 。 得 于理解经 济学或 特定 经济理论 的结构 。 在 进 行 文 献 综 述 的 过 程 中 还 发 现 关 于 现 代 西 方 经 济 学
西 方 经 济 学 理 论 体 系 庞 大 , 而 庞 大 的 理 论 体 系 中 也 现 的 “ 沌 的 整 体 主 义 ” 认 为 拉 卡 托 斯 过 于 强 调 研 究 纲 领 然 混 , 会 存 在 内在 的联 系 和 区 别 。拉 卡 托 斯 的 科 学 研 究 纲 领 方 法 的 硬 核 不 受 检 验 , 得 科 学 理 论 的 检 验 活 动 失 去 了 它 的 大 使 论 是 用 来 分 析 理 论 之 间 相 互 关 系 的 一 种 很 好 方 法 。 因 此 本 部 分 意 义 。杨 玉 成 ( 0 3 则 认 为 拉 卡 托 斯 的 方 法 论 作 为 经 20 )
1 文 献 综 述 及 评 论
的 已 经 做 了一 定 量 的研 究 。主 要 研 究 方 向有 以下 几 个 :
国 内 外 相 关 学 者 对 于 拉 卡 托 斯 的 科 学 研 究 纲 领 方 法 论 理 论 的研 究 一 般 集 中 于 现 代 西 方 经 济 学 理 论 与 马 克 思 主 义
No .15, 01 2 0
现 代 商 贸 工 业 Mo enB s es rd d s y d r ui s T aeI ut n n r
2 1 第 1 期 0 0年 5
现 代 西方 经 济 学 主 要 理 论 比较 研 究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科研方法论》多选题

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师资格证《科研方法论》多选题
对研究对象主体的描述 对探寻的特征做出精确的定义和描述 程序编码和评估 对每个特征进行列
• 59 定量研究的测定尺度及特征包括名义尺度和( )、( )、( )。
名义尺度 顺序尺度 间距尺度 比例尺度
• 60 定性研究的理论基础则包括( )。
6
建构主义 后实证主义 博弈论 解释学
• 61 对比设计把实验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 ),施以实验处理;另一组为( ),不加实验处理。
检索法 倒查法 抽查法 综合法
• 34 计算机检索方法包括( )。
布尔检索 截词检索 原文检索 聚类检索
• 35 文献综述是对有关文献进行全方位搜索,并对其进行整理、归纳、分析比较,从而发现他们的各自优缺
点,并对其进行评述,包括以下( )方式。
纵式写法 横式写法 纵横结合方式写法 网状式写法
• 36 课题立项的评审原则包括( )。
致谢 课题信息 附录 注释
• 94 专利申请文件的说明书包括( )和附图说明等等。
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明内容 照片
• 95 申请外观设计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 )。
外观设计专利请求书 图片或者照片 外观设计的简要说明 权利要求书
• 96 申请发明专利的,申请文件应当包括( )。
请求书 摘要 说明书 权利要求书
时新性 权威性
3
实用性 条理性
• 31 按著录形式分类,检索工具可以分为( )、题录型检索工具、()、( )。
目录型检索工具 摘要型 文摘型检索工具 索引型检索工具
• 32 世界著名的三大科技文献检索系统( ),是国际公认的进行科学统计与科学评价的主要检索工具。
SCI CNKI EI ISTP
• 33 工具检索法也称常规法,是最主要的检索方法。它又分为顺查法和( )。

食管肿瘤研究现状英文综述范文

食管肿瘤研究现状英文综述范文

食管肿瘤研究现状英文综述范文Esophage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aggressive malignancies, with a high mortality rate due to its late diagnosis and limited treatment options. This review aims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research into esophageal tumors, highlighting recent advances and potential future directions.Etiology and Risk FactorsEsophageal cancer is predominantly classified into two histological type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SCC) and adenocarcinoma (AC). The risk factors for esophageal cancer are multifaceted, including tobacco and alcohol consumption, obesity,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 (GERD), andBarrett's esophagus. Recent studies have also implicated dietary factors and genetic predispositions in the development of esophageal tumors.DiagnosisEarly detection of esophageal cancer remains a challenge due to its asymptomatic nature in the initial stages. Endoscopy with biopsy is the gold standard for diagnosis. Advances in imaging techniques, such as endoscopic ultrasound (EUS) and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have improved the stag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disease. Additionally, molecular biomarkers are being explored for their potentialin early detection and personalized treatment.Treatment ModalitiesSurgical resection remains the primary treatment for localized esophageal cancer. However, the prognosis is often poor due to the advanced stage at diagnosis. Neoadjuvant therapies, including chemotherapy and radiation, are commonly used to downstage tumors before surgery. Targeted therapies and immunotherapies are emerging as promising treatment options, with several agents showing efficacy in clinical trials.Genomic and Molecular ResearchThe genomic landscape of esophageal cancer is complex and heterogeneous.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 (NGS) hasfacilitated the identification of key molecular alterations and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s. Studies have highlighted the role of TP53, CDKN2A, and other genes in tumorigenesis. Moreover,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ts interaction with immune cells are being intensively studied to understand resistance mechanisms and develop combinatorial therapies.Prevention and Public HealthPreventive strategies are crucial due to the aggressive nature of esophageal cancer. Public health initiatives focusing on smoking cessation, alcohol consumption reduction, and weight management are vital. Screening programs for high-risk populations, such as those with GERD or Barrett'sesophagus, are being explored to facilitate early detection.Challenge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Despite significant advances, challenges remain in improving survival rates and quality of life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cancer. There is a pressing need for more effective screening methods, personalized treatment strategies,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umor biology. Ongoing research into the molecular underpinnings of the disease, coupl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ovel therapies, holds promise for the future management of esophageal cancer.In conclusion, the landscape of esophageal cancer research is rapidly evolving, with a focus on understanding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driving the disease, improving diagnostic techniques, and developing innovative treatment strategies. Collaborative efforts across disciplines will be key to overcoming the challenges faced in the field and improving outcomes for patients with esophageal tumors.。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比较研究●张金鑫2015年1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马克思主义 表他的《政治经济学导论》(1827)第一次系统论述经济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 学方法论之前,经济学家们就已经对经济研究的方法论习,习近平指出“: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为了更 原理进行过探讨和运用,如中世纪托马斯·阿奎那的演绎好指导我国经济发展实践,既要坚持其基本原理和方法 法、重商主义的经验总结法、威廉·配第的归纳法、大卫·论,更要同我国经济发展实际相结合,不断形成新的理论 休谟的经验主义和怀疑论方法、亚当·斯密的归纳和演绎成果”。

方法论作为一个哲学术语,是人们认识世界、改 二重方法论、大卫·李嘉图的维理主义和抽象演绎等等。

造世界的方法的理论,指人们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来观 之后,约翰·斯图亚特·穆勒的《论政治经济学的定义及其察事物和处理问题。

韦德·汉兹在《开放的经济学方法 适当的研究方法》(1836)、《逻辑体系》(1843)、《政治经29论》中指出,如果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是科学,并 济学原理》(1848)等一系列著作,在逻辑实证主义的哲且确实能够发现社会活动和经济世界的因果结构,那么 学基础上得出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研究方法,不仅贯它也必须遵守正确的科学方法的规则。

经济学方法论是 彻归纳法,更要注意演绎法的作用。

随后,约翰·埃雷特·分析经济问题的视角、工具和框架,是经济学研究的基础 凯尔恩斯发表的《政治经济学的特征和逻辑方法》和起点。

本文通过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 (1875)一书,进一步肯定了演绎法在经济学中的地位,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比较研究,厘清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 演绎法也成为了 19 世纪古典经济学方法论的穆勒传问题,为学者研究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和构建创新中国特 统。

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的规整

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的规整

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的规整孔令帅 喻 滢摘 要 21世纪以来,我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逐年增长,并呈现出多样态的发展趋势,但研究范式仍有不足。

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主要表征为研究主题来源广泛、研究方法丰富多样、研究规范已初步形成体系、研究综述有待完善、研究框架需进一步确立、研究启示普遍针对性不强。

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需要在研究主题的深化、研究综述的完善、研究方法的选取、研究框架的形成、研究启示针对性地加强、研究规范的统一等方面规整研究范式,探索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我国比较教育研究发展之道。

关键词 新时代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教育学比较教育学作者简介 孔令帅,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200234); 喻滢,上海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23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896(2024)01-0017-14研究范式是一个学科的根本和特色所在,也是一个学科人才培养和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和保障。

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取得了很大进步,但仍然存在一些困惑和不足。

在新时代,要更好地发展我国比较教育研究,需要规整(规范使之符合一定的标准)研究生学位论文的研究范式。

本研究梳理了当前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的现状表征,并结合国外大学的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提出新时代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的规整之道。

一、我国比较教育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范式规整的必要性在21世纪初,我国比较教育学界曾有过比较教育研究身份危机的讨论和研究,一些学者也发表了相关论文和专著,比如顾明远的《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出路》、①王英杰①顾明远. 比较教育的身份危机及出路[J]. 比较教育研究, 2003(7): 1-4.的《再谈比较教育学的危机》、①项贤明的《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同一性危机及其超越》、②李现平的《比较教育身份危机之研究》③等,均对比较教育学的学科属性与研究范式进行了梳理与讨论,以此化解并走出比较教育研究的身份危机,从而更为全面地认识、理解和定位比较教育。

科学分界理论研究综述

科学分界理论研究综述
准。
着的。
逻辑实证主义的经验证实原则是 以归纳推理 为逻辑基础 的 , 而归纳推理却面临 着严峻 的 “ 休谟问题”因而 , 批判理性主义学 派的波普 尔提 出了其观点 , 把有无可证伪性 作为科学与非科学 的 划界标准 。 “ 即 衡量一种理论的科学地位的标准是它的可证伪性 或可 反驳性或可检验性 , 一个系统只有做 出可 能与观察相冲 突的 论断 ,才可以 看作是 科学的 ; 际上通过 设法造成这样 的冲突 , 实 也即通过 设法 驳倒它 ,一个 系统才受到检验 。 ”但是 由于科学之 为科学 , 恰恰在 由于任何分界都不是截然分 明的 , 他又出了证伪 度的概念 , 一个理论的证伪度就是它的经验内容或信息内容的量 度, 理论的可证伪度越高 , 排斥禁 止的越 多 , 它的潜在证伪者越 多, 我们提供的关于世界的知识也越 多, 给 一个理论的经验 内容 就 是 它的 可 证伪 性 ,可 检 验性 。 波普尔的分界思想有批 判和 创新 的精神 , 他的关于科学与非 科学相互转化的思想 , 包含着辩证法的合理 因素 ,给人以很大的 启示 。 科学 的划界标准 , 非 打破 了科学即真理的神话 , 具有 更大的 合理性 ,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首先 , 人类的 认识过程是一个永远 追求真理的过程 , 永远达 不到绝对的真理 ; 其次 , 可证伪性标准保 证 了人类在认识过程 中能够不断在错误中学习与前进 , 渐地 逼 逐 近真理 。科学史是一个 “ 猜测 一反驳”不断 重复进行 的过 程。通 过 猜测提 出理论( 命题)利用经验事实进行检验 。 全称 , 作为检验的 结果 , 证实只能是暂时的 , 反驳则是必然的最终结果 。这样 , 科学 史就 成了科学理论 与经验 的对证 史 , 而正确 的则总是 经验 。经验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

概念隐喻理论文献综述概念隐喻理论是指通过比喻手法将一个概念映射到另一个概念,以解释和理解抽象概念或复杂现象的理论。

概念隐喻理论的核心概念包括隐喻、源和靶。

隐喻是指将一个概念(源)映射到另一个概念(靶)的过程,源通常是我们熟悉的概念,而靶是我们想要理解的概念。

概念隐喻理论在语言学、认知科学、心理学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综合分析概念隐喻理论的相关文献,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概念隐喻理论的起源和发展概念隐喻理论最早由语言学家拉卡托斯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并在后来被认知科学家约翰逊-莱克提出的“身体隐喻”理论进一步发展。

身体隐喻理论认为,人类对于抽象概念的理解是基于对具体身体经验的隐喻映射而来的。

“爱情是一座山”、“时间是金钱”等隐喻表达,都是将抽象概念(爱情、时间)映射到具体的身体经验(山、金钱)来理解和表达的。

随着认知科学的发展,概念隐喻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许多学者将概念隐喻理论应用到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文化研究等领域,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意义。

目前,概念隐喻理论已成为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对人类认知、语言理解、文化交流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概念隐喻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语言学是概念隐喻理论最早得到应用的领域之一。

许多语言学家通过研究隐喻表达的语言现象,来揭示概念隐喻在语言理解和表达中的作用。

英国语言学家乔治·莱克夫曼通过分析英语中的隐喻表达,提出了“概念元”理论,认为隐喻表达中的概念元是构成隐喻映射的基本单元。

概念隐喻理论还对语言的语用学和语义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瑞士语言学家日内瓦·莱克蒂伯格通过分析英语中的隐喻表达,揭示了隐喻理解对语言理解和交际的重要性,认为隐喻表达是语言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美国语言学家詹姆斯·费尔德曼则通过分析不同语言中的隐喻表达,研究隐喻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共性和差异。

概念隐喻理论在语言学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语言的语用学、语义学和语篇分析等领域,为我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意义和使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关于精致证伪主义的质疑

关于精致证伪主义的质疑

关于精致证伪主义的质疑
王丽清
【期刊名称】《内蒙古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3(000)0S1
【摘要】拉卡托斯认为预见力是科学划界的惟一标准,科学评价是客观性的。

预见力不仅具有不确定因素,而且没有认知效能,所以把预见力作为科学划界的惟一标准,难免有些偏颇;既然评价是主体关于客体有无价值的判断,那么就不应该否认科学评价的主观能动性。

【总页数】3页(P)
【作者】王丽清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人文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N02
【相关文献】
1.探寻证伪主义的科学进路——从科学成长的视角综述证伪主义的方法论
2.实施精致教育成就精彩人生r——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第一中学探索"精致教育"之路
3.朴素证伪主义与精致证伪主义的异同
4.新精致主义引燃消费升级,品质盛宴推出新精致产品
5.对“精致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深度解读——评《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精致育人”模式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拉卡托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发表时间:2009-11-13T11:18:58.857Z 来源:《文艺生活》2009年第11期供稿作者:程明1 贾栗1 霍国良2 [导读] 对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阐述问题近年来成为热点(1华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 510631)(2河北省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31)
摘要:对拉卡托斯科学哲学的阐述问题近年来成为热点,但是在国内还没有人对这个问题进行过系统阐述,本文就针对这个问题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关键词:拉卡托斯研究现状科学哲学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1-
伊姆雷·拉卡托斯( Imre Lakatos,1922——1974年),英籍匈牙利人,伦敦经济学院逻辑学教授。

他是著名的数学哲学家和科学哲学家,是现代科学哲学“历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下面对他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一、对拉卡托斯的哲学思想进行阐述
这样的文章有《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等。

《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介绍了拉卡托斯的数学哲学思想。

《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详细从阐述了拉卡托斯的思想,并引用史料来辅助解释,最后比较了拉卡托斯和库恩思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系统阐述了历史主义的思想源流和历史沿革,重点介绍了理性历史主义的代表人物拉卡托斯的思想。

二、利用拉卡托斯方法论指引下的工作
这样的文章有:《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等。

《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中沃勒尔主要用拉卡托斯的编史学思想讨论了波动说和微粒说两个纲领竞争的一段历史:托马斯·杨对牛顿光学的反驳,《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是新科学纲领方法论的提出者,拉卡托斯的朋友扎哈尔研究爱因斯坦纲领和洛仑兹纲领竞争的历史问题。

三、对拉卡托斯编史学的批判和改进
这样的文章有:《跛子与瞎子:科学史与科学哲学》、《进步及其问题》、《The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a Taxonomy 》、《证伪和他的批评者》、《科学究竟是什么》、《科学革命的结构》和《反对方法》。

《跛子与瞎子:科学史与科学哲学》中,库恩对拉卡托斯的编史学思想提出了质疑。

他认为拉卡托斯所要求的这种“实际历史”只是一种神话。

库恩指出“对于历史学家来说,实际历史只不过是实际被写出来的历史,或者由此选出的子集。

改进它的办法就是使之适应更多的经过解释而已被人承认的事实。

其它的改进办法就是重新解释现有的材料基础,或加以扩充。

”另一方面,库恩认为,那种要按哲学理论去“重建”历史的作法,“可能会成为编造历史的借口”,“为哲学而写的历史,往往几乎不是历史”。

查尔莫斯在《科学究竟是什么》也指出,拉卡托斯的理论中一个严重的疏忽在于“因为他已经假定有实际历史这样的东西,他能够用它来检验他的理性改造物,但是他没有提供一个这种实际历史的研究要在其框架内展开的理论。


四、关于拉卡托斯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领域的应用
代表人物有:拉齐斯,汉兹,布劳格,罗森伯格,米罗斯基,罗伊·温特劳布等人。

有关拉卡托斯的科学研究纲领方法论在经济学中运用的论文集《经济学中的方法和评价》(1976),《经济学中的情境决定论》,费什《经济发现的逻辑》。

五、国内突出成果:对拉卡托斯编史学研究问题上的新方向
石丽琴在《从解释学的观点看拉卡托斯的科学编史学》一文中从认识论解释学有关文本的观点与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之间的内在关联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加深对这两种理论特别是对后者的理解。

还有石丽琴的《拉卡托斯科学编史学研究纲领与认识论解释学》一文。

参考文献:
[1]Richard Harter. Lakatos's Methodolog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Programs.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8.
[2]Teun Koetsier .Lakatos' Philosophy of Mathematics. Historical Approach. Amsterdam. North-Holland. 1991.
[3]Carl Matheson.Historicist Theories of Rationality. The Standford Encyclopedia of philosophy. 1996.
[4]Worrall J. Thomas. Young and the ‘Refutation’of Newtonian Optics. Method and Appraisal in the Physical Science. 1976.
[5]Zahar. E. Why Did Einstein’s Research Programme Supersede Lorentz’s. The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19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