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模式的哲学解读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引言温州模式是指中国浙江省温州市的一种民间借贷活动模式,其中包含了一些独特的经济现象。
从新制度经济学角度来看,温州模式是一种有着丰富制度性特征的经济现象,由此可以启示我们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入理解。
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传统的温州模式主要是民间借贷,以货币形式出借资金,利率相对较高,风险也较大。
但近年来随着政策的支持,部分温州模式的参与者已经开始探索电商、跨境贸易等领域。
温州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不依赖于银行,而是通过社会信用和互相认识的关系来建立信任关系。
借贷的双方在签订借款合同时就会约定利率和还款期限,如果逾期还款,会被社会公众谴责,失去信用和声誉,甚至会有生意不好做的风险。
温州模式的制度性特征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温州模式具有良好的制度性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1.地方政府的支持与监管温州市政府近年来对温州模式予以支持,并在当地建立了一套严格的监管机制,监管温州模式的经营者是否合法,确保借贷双方的合法权利和利益。
2.信用体系与自律机制温州模式仅仅依靠社会信用和互相认识的关系来建立信任关系,因此,其中的信用体系和自律机制非常重要。
双方建立借款合同之前,一方需要了解借贷对象的信用状况,这就需要借助于信用评估机构和征信机构来完成。
3.相互补偿与风险共担温州模式的参与者之间是相互补偿与风险共担的关系。
在温州模式的经营中,风险是无法完全避免的,因此,温州模式的参与者常常会通过相互补偿来共担风险。
例如,借贷双方可以互相购买保险来分担风险,一旦其中一方无法按时归还借款,就可以通过保险来获得赔偿。
温州模式的经济效应温州模式的经济效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扩大了贷款的供给由于银行贷款的获取途径和手续相对复杂,因此,需求较小的个体或微小型企业,难以获得银行贷款。
温州模式的出现解决了这个问题,提高了小微型企业发展的融资便利度和准入门槛,为其提供了经济效益和就业机会。
2.降低了融资成本与传统银行贷款相比,温州模式的利率相对较高,但其贴近客户需求的特点有利于提高小微型企业的融资能力,降低了融资成本。
温州模式引发的思考
温州模式引发的思考温州模式是一个非常有名的经济现象,它是指温州市普陀区的一种民间贷款形式。
这种模式在中国非常流行,而且在国际上也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温州模式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关注,是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思考和启示。
下面,我将就温州模式引发的思考展开讨论。
首先,我们应该思考温州模式为什么会出现。
温州模式出现的原因是因为中国的金融市场长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许多小微企业拿不到银行贷款,银行的贷款利率高,审批程序复杂等。
这导致了一些民间资本涌入,形成了类似于温州模式的借贷方式。
我们可以看到,温州模式的出现是对传统银行贷款方式的一种“补充”,而不是“替代”。
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有一些缺陷,需要政府更加积极地去解决。
其次,我们应该思考温州模式的优点和缺点。
温州模式优点很明显,它可以让一些小微企业得到资金支持,也可以让一些没有抵押物的个人拿到贷款。
这可以提高这些人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同时也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但是,温州模式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利率高、风险大、监管不够等。
如果不加以控制,就可能会导致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
因此,政府应该加强对这种模式的监管和规范,同时逐步引导资金回归传统金融市场。
其三,我们应该思考温州模式的启示和影响。
温州模式告诉我们,如果我们希望改善金融市场的现状,我们需要创新金融业务和金融产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同时,政府也应该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防范金融风险的发生。
温州模式还告诉我们,中国从前是经济改革的一个典范,遇到问题就去寻找解决方案,而不是坐以待毙。
中国现在需要继续保持创新精神,寻找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
最后,我们应该思考如何发挥温州模式的作用。
温州模式是一种有益探索,可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经验。
在政府的管理下,我们应该加强对温州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找到温州模式与传统金融市场相结合的最佳途径。
如果我们能够发挥温州模式的作用,就可以进一步完善中国的金融市场,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兼对若干转型理论假说的检验
“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兼对若干转型理论假说的检验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内容提要】温州在传统计划经济意识形态束缚下推进市场化改革,必须支付解放思想方面的政治成本以有效地化解改革的外部与内部阻力。
“温州模式”的制度变迁是追求政治成本最小化的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随着《宪法修正案》的通过,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必然向完全以效率为导向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渐进转化,从而标志着“新温州模式”的诞生与发展。
【关键词】“温州模式” 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政治成本“新温州模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包含两种改革成本:实施成本与摩擦成本。
实施成本包括改革过程开始之后一切由体制决定的“信息不完全”、“知识不完全”、制度预期不稳定所造成的效率损失;摩擦成本包括改革的社会阻力所造成的时间和物质的耗费(樊纲,1993)。
改革必然意味着利益格局的重新调整,其本质是“非帕累托改变”,故必然会出现有些人受益,有些人受损,形成改革阻力与摩擦成本。
在中国这样一个长期受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统治的制度环境下,进行经济体制的渐进改革有必要将摩擦成本进一步区分为政治成本与调整成本。
政治成本是指改革主体推进市场化改革必须突破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的羁绊,冒着犯“政治错误”的风险;调整成本是指改革的“非帕累托”特征要求对改革“受害者”进行补偿,从而减少改革阻力,使市场化改革得以继续。
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一旦引入“解放思想”方面的政治成本,就成为“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金祥荣,2000)。
“温州模式”是随着全国制度环境变化条件下,追求“解放思想”方面的摩擦成本最小化(即政治成本最小化)改革方案而推进的以准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为主要特征的渐进式改革道路。
“温州模式”与传统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的不同在于:微观经济主体在长期受计划经济意识形态统治的制度环境中推进制度变迁以寻求获利机会,必须解放思想以突破意识形态刚性带来的政治成本障碍。
非常重要的论文:温州模式_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_施端宁
温州模式: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施 端 宁一、温州模式: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 温州模式是由民间自发创制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具有明显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
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有的历史、现实条件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原因。
首先,从形成的历史传统来看,温州具有经营手工业、商业的传统,有重商和功利主义的区域文化传统。
温州历史上曾三次被辟为对外开放口岸,近代与海外仍保持着贸易往来。
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注重经世致用,提出“功利与仁义并存,”主张“通商惠工”,对后世尤其是对近代温州人影响颇大。
可以说“永嘉学派”的功利主义在理念上支持了温州人对传统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质疑。
这种非正式的制度(价值道德观念、风俗文化习惯、意识形态)可以与需求诱致型变迁的正式制度相互兼容,支持了企业产权制度变革,促使温州人创立许多个体私营企业,从而使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得以实现,并促进经济绩效的提高。
其次,从现实条件来看,温州地少人多,农村存在大量的过剩劳动力;建国以来国家在温州投资很少,国有工业产值比重低,城市工业基础差,加上地理位置上距工业中心城市远,交通闭塞,资源不足,发展集体经济受到较大的制约。
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给温州带来的实惠和收益很低,或者说,制度创新的机会成本很低。
因而对利益的追求驱使各微观主体主动参与改革和制度创新,通过寻找新的制度安排来解决人口与资源的矛盾。
再次,从超前的改革实践来看。
1956年永嘉县开始的包产到户试验,尽管被批判,但包干到户这一改革实践始终没有被遏止;温州农村的非农产业家庭经营也屡禁不绝,早已存在民间市场和地下经济活动,民营化、市场化的萌芽一直潜藏在传统经济体制内。
改革和制度创新所能带来的收益远较所需支付的成本大,因而人民群众对改革实践予以大力支持。
改革后,农民获得生产自主权,在区域内大力发展家庭经营为基础的非农产业,大量向区域外输出劳动力,为温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改革开放的进程已持续了20余年,国内各地区的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别,并且在一些区域形成了各有特色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这些区域正是国内经济最为活跃、改革开放最为成功的地区,因而引起了许多国内专家和学者的重视。
一些经济发展较早国家的经历告诉我们,大国的化一般在几个地区发端,并于这些区域突破,从而扩散至全国,显然中国也不会打破这具有一定性的发展过程。
因而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模式对其他地区乃至对全国工业化的发展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90年代中期来,在我国东部沿海三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模式引起了包括经济学界在内的学术界人士的关注。
即“珠江三角洲模式”、“苏南模式”、“温州模式”。
同前两种发展模式相比,温州模式的特点就在于其形成了以发展产权主体相对清晰化的民营,发展专业化生产并形成专业市场,开展区际贸易为主的发展模式。
笔者认为温州较其它经济发展模式,在交易制度创新、产权明晰等方面是有其优势的,故本文将从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专业化与分工理论和交易费用理论出发,结合温州模式发展的实践及其特点,做一番简要地。
一、温州模式之特点分析1、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温州模式的一大特点就是民营经济相当发达,本文将以1978年至1999年为考察期来分析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
在此20余年间,温州民营企业的发展历程可简要概括为从家庭作坊到个体工商户联户经营,再到股份合作制,到已发展为集团企业、公司制,而实际上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企业制度演变的一般规律在温州地区的特殊表现形式,而其中在发展过程中无论是采取哪种形式的企业制度,但投资者对其财产的权属是很清晰的。
产权明晰、利益直接、风险共担是这些企业制度的共性,也是经济史上不同企业制度的一般内核。
首先我们从温州民营企业发展的绝对数量来看,据统计资料表明,个体工商户形式的经营户在1981年时为1.32万户,产值近1亿元,而至1999年户数上升到21.04万户,增长近20倍,产值为109.64亿元,增长近100倍,可见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规模和质量在提高。
什么是温州模式?
什么是温州模式?温州模式的创立者和实践者的骨髓里已经浸透了永嘉学派的义利事功血液,永嘉学派的精神为全球的温州人提供了经世致用的精神食粮。
那么,由其演变而来的温州模式又有那些现代的内涵呢?一提起这个模式,人们自然就会想到社会学家费孝通的那两句有名的总结概括:“小商品、大市场”和“家庭作坊式生产”。
其实“大市场”不仅限于上世纪80年代涌现的温州十大专业市场,而是指撒向全国乃至世界的市场网络、社会网络。
一提起这个模式,人们自然会想到“挑担走四方”,哪里有温州人,哪里就有市场;哪里有市场,哪里就有温州人。
有人说,哪里有空气,哪里就有温州人。
即使在割资本主义尾巴最厉害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温州人仍是雷打不动、一往情深、想尽办法地外出打工经商,拼命地吸收新鲜空气。
一提起这个模式,人们就会想到“四千四万”:走遍千山万水,尝过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难万险。
温州人有异乎寻常的吃苦耐劳和艰苦创业的精神。
温州人有特异的判断嗅感与永无止境的开拓精神,温州人有很强的适应生存能力和永不厌倦的社团意识、互助精神。
一提起这个模式,人们还会想到“四板”:出门划舢板,白天当老板,晚上睡地板,过河不拔桥板。
一提起这个模式,人们还会想到“七长八短”,“七长”是七种长处:敢为天下先去创业,以市场为导向办企业,用亲情做依靠织网络,以四海为家的吃苦精神做企业,以资源整合和抱团精神做大企业,以开明的政府和社会氛围兴事业,以民间资金充裕、财富认知度高立事业。
“八短”是八个短处:企业规模高速增长,老板的个人素质力不从心;管理粗放落后、家长意志,缺少制度化管理;不懂并怀疑资本运行,上市公司数量极少;现代企业制度和家族模式矛盾重重;核心人才严重短缺,兵多将少缺帅才;学习意识淡薄,缺乏危机感;小老板心态,鸡头主义,小富即安,甚至于玩物丧志;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不重视研究开发,只注重模仿。
温州第一批创业者创造的温州模式,已不单是一个地域的经济形式概念,温州人这一神秘的部落,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混乱中寻找商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
对温州模式的新制度经济学理解温州模式是指温州地区特有的民间资本运作和信用担保体系。
在温州模式下,民间资本主要由个人和小型企业组成,这些个体和企业之间存在广泛的互信关系。
他们通过互相担保,将自己的借款额度最大化,从而达到规模扩张和获得更高的回报。
这种模式的背后是一种信用担保体系,即“合作社”。
合作社通常是由资本家组成,他们通过合作资金互相帮助降低风险。
在温州模式中,合作社被用作一种信用担保机构。
其成员在业务往来中使用“二级担保”机制,即互相担保。
这意味着债务人可以将其预存入的本金分为两份,一份用于偿还利息,一份用于互相担保。
如果有债务人无法偿还债务,其他成员会共同支付该债务,以保障整个资金池。
这种信用担保机制及其带来的信任关系对温州模式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然而,温州模式在应对财务风险方面也面临很多问题。
例如,合作社之间的资金交叉流通还是依赖于高度互信的基础上。
同时,由于温州模式中缺乏监管,资本运作往往被滥用,导致一些借款人陷入财务困境。
现在,温州模式已经成为经济学发展理论中的研究热点之一。
新制度经济学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好的理解方式。
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温州模式与传统的资本运作方式有着明显的区别。
一方面,温州模式中的借期与担保能力是基于一种自发的信任体系建立起来的。
利益分配也是自己内部通过互相自给自足,而非依赖于法律或契约实现的。
这种制度不同于国家颁布的指令或者行政命令。
另一方面,温州模式的信用担保机制、监督机制以及信任关系也是由制度化的规则来维持。
例如,合作社的组织形式、信用担保机制以及风险分担规则等等。
这些规则是通过营利机构的规范性行为和自我监管加以实现的。
通过自我监督,借款人和投资人能够更好地协调利益,减少争执和风险,达到共同获利的目的。
总之,新制度经济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理解温州模式的发展过程和运作机制。
虽然它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缺陷,但和传统的经济模式相比,它在维护信任关系、规避风险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优势。
温州哲学及其教育价值探析
温州哲学及其教育价值探析摘要:温州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温州的当代形态,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温州形态,同时也是温州人自己的哲学,具有温州特色的哲学主导观念﹑主要本性和教育价值。
关键词:温州哲学;主导观念;主要本性;教育价值温州哲学的形成同邓小平理论是密切相关、融为一体的,邓小平指出,“现在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经验一天比一天丰富,经验很多,从各省的报刊资料看,都有自己的特色,这样好嘛,就是要有创造性”[1](P.372),温州经验,温州模式被浙江及其他地区的各大报刊频繁报道,温州模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它是在时代要求推动下的一种追求,即温州人以哲学的方式解答时代向自己提出的问题,温州哲学的产生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温州形态,研究温州哲学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温州哲学的主导观念(一)行动有业绩就是温州真理邓小平指出,“要真正干出几个实绩,来取信于民,让人民满意”[1](P.298) ,要扎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具体实践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
温州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与自身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形成了行动有业绩就是温州真理”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理观取得了温州形式。
温州人认为,行动的真理性在于它所能产生的实际业绩,“为了正确理解我们的概念,我们必须看它们的结果” [2](P.107),“真观念是我们所能类化,能使之生效,能确定,能核实的,而假的观念就不能,这就是掌握真观念时对我们产生的实际差别”[2](P.114)。
行动能否取得实际业绩是检验温州真理的标准。
(二)结果能创税就是温州价值邓小平强调,“引进外资,多搞点三资企业,我们可以从税收等方面得到益处,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1](P.375) ,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来认识、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温州人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与自身的具体行动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形成了“结果能创税就是温州价值”的观点,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观取得了温州形式。
温州模式_内涵_特征与价值
第 3期
方立明 , 奚从清 : 温州模式 : 内涵、 特征与价值Fra bibliotek175
期也有不同看法 , 或者同时持有几种 看法。目 前 , 我国经 济学 术界关 于 温 州模式 内涵的 看法 多达 几十种 , 主 要 有 : ( 1) 温州模式是指农村商品经济发展的一种模 式[ 1] ( p. 38) ; ( 2) 温州模式是 以个体经 济为主要内 容 , 以 家庭工业 和 专业市场为基本形式 , 通过发展商品经济而促 使农村致富的经济发展模式 [ 2] ( p. 395) ; ( 3) 温州模式是以 家庭经济 为基 础 , 以市场为导向 , 以小城镇为依托 , 以农村能人为骨干的一种新 型家庭经济和市场体系 相结合为主 要特征的 农村 社会经济发展的模式 [2] ( p. 395) ; ( 4) 温州模 式是 一种 农村 地区 从自 然经 济转 化为 商品 经济 的经 济发 展模 式 [ 2] ( p. 8) ; ( 5) 温州模式是一种自发自生的经济发展模式或自组织模 式[ 2] ( p. 24) ; ( 6) 温州模式是 一种市场 经济的模式 或市场 解 决模式 [2] ( p. 24) ; ( 7) 温州模式是一种利用民 营化和 市场化 来推进 工业化和 城市化 的区域 经济社 会发展 模式 [ 2] ( p. 5) ; ( 8) 温 州模式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 会主义的 一种富 有生命 力的、 最有 前途的区 域经济 体 制改革和经 济发展模式 [2] ( p. 2) ; ( 9) 温 州模式不仅仅是一个区 域经济 发展的 模式 , 更主要 的还是 一个区域 经济制 度 变迁的模式 [2] ( p. 3) ; ( 10) 温州模式是温州人民在党的改革开放路线指引下 , 通过率先改革 和建立市场 经济体制 来促 进区域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 [ 2] ( p. 4) 。由 上可见 , 关于 温 州模式 的 内涵是 仁者见 仁 , 智 者见智。 迄今为止 , 经济学界及社会各界对 温州模式 的定义 之所以 没有一 致的看 法 , 主 要原因 是学者 在不同阶 段所作 的 温州模式 理论总结和概括当然会随着 温州模式 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 比如温州模式起 始阶段和发 展阶段各 有其 不同的内容、 特征 ; 有些学者研究的领域不同 , 阐述的 观点和 方法也 会不同 ; 有些 学者试 图从整 体上把握 温州模 式 的发展脉络 , 但它却是一个过程的集合体。于是 , 就出现了 前温 州模式 与 后温州模 式 、 新温 州模式 与 旧 温 州模式 、 第一代温州模式 与 第二代温州模式 等说法。 笔者认为 , 模式 是一种理论分析、 论证、 评价的参照框架 , 是对区域经济发展 历史进程、 主要特 点及其走 向的 一种概括。可见 , 温州模式 不是固定的模式 , 而是过程 的模式 , 即 温州 模式 是随 着温州 经济的 发展而 发展的 , 它不是一成 不变的静态模式 , 而是与时俱进的动态 模式。正是 从这个 意义上 看 , 温州 模式 已 无法涵盖 其自身 不 断创新的发 展之路。于是 , 又有了 新温州模式 或 温州新 模式 之说 , 这种 提法也 有其道 理。不过 , 依笔 者之见 , 按照事物发展过程论的观点 , 还是提 温州模式 为好。其实 , 只要我们从温州发展 的客观实 际出发 , 不断地总 结其 发展的新经验 , 说明其发展的新走向 , 以此充实、 丰富和 发展 温州模式 的内涵 , 照样会得到人们的认同。 事实上 , 在温州许多人不喜欢 温州模式 这个提 法 , 因 为没有 哪种概 括能够 涵盖支 撑温州 经济高速 增长的 全 部要素。笔者认为 , 温州模式 不该有 前温州模 式 与 后温 州模式 或 旧 温州模 式 与 新温 州模式 的 区分 , 在 新与旧、 前与后之间不能找到明确的界限 , 温州经济本身始终在动态而连续地发展 着 , 正 是因为这样 的动态性 和发 展性 , 温州模式 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温州模式 , 才有持续的吸引力。 笔者认为 , 温州模式 是指温州人 民率 先运用 市场 机制发 展民 营经 济、 实 现富 民强 市的经 济社 会发展 模式。 温州模式 的具体内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 1) 温州 人民是温州模式的创 造者。温州 是改革开放 的发祥地 , 温州模式是一种民本经济 , 温州人民是创造财富的 主体。在 党的改革 开放路 线的指 引下 , 温州 人充分地 发挥了 主 动性、 创造性、 积极性 。著名经 济学家高尚全用 五个 千万 来形 容温州 模式 : 千辛万 苦来创业 , 千 方百计 搞经营 , 千家万户搞生产 , 千山万水找市场 , 千方百计抓根本。 温州全市人口共有七百五十 多万 , 其中一百七 十多万分 散在 全国各地 , 五十多万在海外。他们在 全世 界吸收 资源 , 又 向全世 界输 送资源 和产 品。 温州 店 、 温州 村 、 温 州 街 、 温州城 、温州 团 遍布全国各地及世界 各国。 温州人 是 温州的 最大资 源。他们是 这个城 市的活 力 , 展 示 着这个城市的魅力。 ( 2) 市场经济是温州模式的推动力。从历史上看 , 市场经济是 在民营经 济发展中产 生的 , 民营 经济天然地与市场经济兼容在一起。温州 人民主 动选 择市场 经济 体制 的改革 方向 , 率 先突破 计划 经济体 制的 束 缚 , 充分运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 整合国内资源和国际资源 , 拓展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 , 大力 发展民营经 济 , 从 而促 进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2004 年实现生产总值 1 402. 5 亿元 , 人均生产总值 18 953 元 , 已跻身中国经济总量 三十 强城市 ; 城市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 17 727 元 , 居浙江省各市首位。温州在 2004 年度中国内地最佳 商业城市 排行 榜 中位居第五。在这一模式下 , 温州人喝到了市场经济的第一口水 , 挖到 了市场经 济的第一桶 金。 ( 3) 温州 人精 神 是温州模式的内驱力。勤劳勇敢并富有智慧的温 州人在 改革开 放和市 场经济的 大潮中 , 形 成了自己 独特的 精 神。从 20 世纪 80 年代至今 , 温州人精神 经历了从 四千精神 ( 千山万水、 千言万语、 千辛万苦、 千方百计 ) 、 四自 精神 ( 自主改革、 自当风险、 自强不息、 自求发展 ) 到现在 的 九字精 神 ( 敢为人先 , 特 别能创 业 ) 的演进。 温州 人 精神 是时代特征的反映 ,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温州 实践中的 具体反 映 ; 是处于创 业阶段 的温州 人的共 同理想、 信念追求、 价值取向、 行为态度、 文化习俗等因素的组合 , 是通过实践的融会、 培养、 凝聚而形 成的一种观 念和意识 ; 它体现了当 代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 主义精 神风 貌 , 是一种 与改 革开 放和现 代化 建设实 践相 适应的 现代 精
_温州模式_的内涵及对西部开发的借鉴意义
$% !" 经济论坛 !""#・!"
实践与探索
主 持 人: 人: 侯
更多财富的各种新生事物给予政策保护。 改革初期, 市政府就立足本地经济发展的 “ 坚持多种经济 现实状况, 创造性地提出 一起上, 多个轮子一起转, 不限比例看发 展, 不限速度看效益, 不惟成分看实践 ” 的 方针。 在 !" 年代初期其他地方把私营企 业当作资本主义势力严加批判的时候, 温 “ 投机倒把 ” 州市政府就把曾经当作 罪而 “ 机电大王 ” “ 旧货大王 ” 被判刑的所谓 、 、 “目录大王 ” 等八人予以平反释放, 并制定 了发展城乡经济的十项政策, 由此形成发 展家庭工业、 搞活流通的浓厚社会氛围; “ 谈富 !" 年代中后期全国其他省市仍在 “ 姓公姓私 ” 色变 ” 的担忧和 “ 个体 发展的地方性行政法规, 其中有关 “私营企业 ” “股份合作 ” 挂户经营 ” 、 、 的三 个行政法规, 为温州首创, 保证了民间投 资的持续活跃。 在人们的观念深受极左思 潮影响的年代, 温州市政府这种对私营经 济的确认和对个人通过劳动创造财富的 保护, 是促进温州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因 素。 其次, 当地政府对市场经济发展初期 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尊重群众创造精神的 前提下, 实事求是地通过法规、 政策予以 规范和引导。 温州经济在起步阶段, 由于 农民文化素质较低, 家庭工业技术含量很 低, 加之强烈的逐利欲望, 使得温州在 #" 世纪 !" 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假、 冒、 骗行为。 针对这种危害社会同时也祸及温 州自身经济发展的短视行为和违法行为, “ 打 击、 温州 市 委、 市 政 府果 断 采 取了 堵 截、 疏导、 扶持 ” 的方针, 对生产伪劣产品 的家庭作坊、 无证企业, 坚决清理注销, 同 时对质量优良、 管理规范的企业给予重点 扶持。 为彻底改变温州的形象, 市政府率 “质量立市 ” 先在全国提出 的口号, 让每一 个温州人都意识到质量问题是事关温州 “$%! 质量系统工 生命的问题, 并制定了 “ 质量立市 ” 程” , 出台全国第一个 的规范 性文件。 经过多年努力, 多层次的质量管 “假冒骗 ” 理监督体系已经形成, 区域性的 已经绝迹, 整个地区已形成政府鼓励引 导、 企业自主创新、 以质量求发展、 以质量 促提高的良性互动机制。 &’ 温州模式的经济是以创新为灵魂 的经济。 温州经济的快速发展既是温州人 “闯” “创 ” 的结果, 更是温州人 的结果, 他 们不惟书, 不惟上, 只为实, 勇于冒险, 善 于创新。 在国有经济一统天下、 对个体私 “人人喊打 ” 营经济 的年代, 温州人就灵活 性地创造了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运行制 度, 没有经济法人地位的个体经营者和私 人业主, 或者挂靠在集体或国营企业的户 (名称、 头上, 以被挂靠单位的名义 介绍信 和银行账号 ) 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同时支 付一定的管理费用; 或者就干脆将私营企 业直接登记为集体企业, 把乡镇或村委会 “ 挂户经营 ” “ 戴红 当作主管部门, 这些 和 帽子 ” 的形式保证了千家万户没有法人资 格的家庭工厂或联户企业因此获得合法 地位, 顺利开展经营; 当个体私营企业面 临资金不足而又得不到国有银行贷款支 “ 聚会 ” “ 钱庄 ” 持时, 他们就自发成立 、 等 类似的民间金融组织, 依靠民间信用来解 决发展生产所需的资金; 当个体私营企业 意识到单个力量的弱小无力应对市场竞 争的风险时, 他们就联合各自的生产要素 “股份合作制 ” 组成 企业。 温州人正是以其 强烈的创新精神而突破一个又一个经济 发展的障碍。 “温州模式 ” 二、 对西部开发的借鉴作 用 借鉴之一: 地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应是 当地人民, 而不应是中央政府。 中央政府 加大对西部地区资金的投入尽管是必要 的, 但不能将西部的开发与发展完全寄希 望于中央政府的投资支持。 因为中央掌握 的经济资源在全社会的份额很低, 即使国 家倾尽全力将手中的资金全部投向西部, 如果没有西部 (" 省市区近 $ 亿百姓的积 极响应和其他社会投资主体的配合, 政府 将陷入孤军奋战、 难以为继的困难境地。 (主要 温州之所以在自然资源和政策资源 指中央财政资源 ) 都不足的情况下依然实 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主要得益于几乎是全 民参与的、 数量众多的民营企业的广泛兴 起, 以及这些民营企业因其明晰的产权制 度而形成的高效率。 西部开发与发展需要 争取国家的扶持和相应的优惠政策, 但更 为关键的是要激发内部的活力, 充分调动 西部广大人民群众发展经济、 追求美好富 裕生活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借鉴之二: 观念和意识决定人的行 为, 更新观念是西部发展的关键。 温州及 其他地区经济发展的成功经验表明, 市场 主体的萌生与现代市场观念的形成, 是一 个地区市场经济发育的温床, 有此温床, 外部各种要素的注入才能奏效, 地区经济 自我发展与自我调节机制才能形成。 政府
说说对温州模式与温州企业家精神的认识
说说温州模式与企业家精神的认识摘要:在中国商界,温州商人是走在市场前列的先锋群体。
他们克勤克俭、披荆斩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开拓进取,不断延伸自己的商业触角,创造着属于自己的奇迹。
或许,他们所创造的温州模式与企业家精神值得我们当代想要或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们思考与学习。
关键词:温州模式温州企业家引言:在温州大学学习已有一年多了,深深感受到了学校里浓烈的创业气息。
学校大学生活动中心为我们创业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更有开设创业学院,红蜻蜓经理培训班等等,散播着创业的气息。
同学们都跃跃欲试,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寻找新的方式创业。
想来,在这样的氛围里,自己的怎么会不动创业的心呢。
但是在这股创业的热潮中,我们也应把握好自己的方向,以防陷入危险的境地,因此,我觉得,对于温州商人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在此,我主要浅谈我对温州模式及温州企业家精神的认识,对当代大学生创业的认识。
正文:一.对于温州模式的认识百度百科介绍说:温州模式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
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其基本特征是:经济形式家庭化,小商品大都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的;经营方式专业化,有家庭生产过程的工艺分工、产品的门类分工和区域分工;专业生产系列化;生产要素市场化,按市场的供需要求组织生产与流通,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均可自由流动;服务环节社会化。
根据老师的讲课,可以简单的总结为:两头在外,前店后村式的家族企业。
从温州的现在看过去,温州模式不断的得到了改进与创新,显示出资本流动跨区域化,家族企业现代化,企业发展国际化,经济发展自律化四个新特点。
在我看来,温州模式就好比是学校的校训,办学方式,企业的运作流程,个人的做人准则,是对温州企业家,创业者开始从商的引导。
在这样的一个模式下,正确地引导创业者步入商界,使他们的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了一定的参考,可避免他们少走或不走创业弯路。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
温州模式与温州人的个性概述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部,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独特文化的城市。
温州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创业精神而闻名。
温州模式是指一种基于家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经济模式,该模式在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
本文将探讨温州模式和温州人的个性特点。
温州模式的起源温州模式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当时中国正在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温州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开放沿海城市之一。
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温州人民在长期的封闭经济体制下培养了强烈的创业意识和经商精神。
在家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支持下,温州人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并形成了独特的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的特点1.家族企业:温州地区以家族企业为主导,这是温州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人注重传承,讲究家族的长远发展,因此家族企业常常由上一代传承给下一代,实现了财富的积累和长期稳定的经营。
2.个体经济:温州模式还以个体经济为基础。
许多温州人选择个体经营,开办小店铺或从事制造业,他们以小规模、灵活性高和经营模式多样化为特点。
这种灵活性使得温州人能够迅速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并灵活调整经营策略。
3.风险意识和创新精神:温州人对风险有着较高的认识,并勇于承担风险。
他们注重市场的创新和产品的升级,不断追求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温州人在创新方面显示出了强烈的冒险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4.人际关系和信用文化:温州人注重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信用文化。
他们常常通过人脉和关系网络来寻找商机和合作伙伴。
同时,温州人非常重视信用,他们以信用为本,注重信用的积累和维护。
温州人的个性特点温州人民在长期的家族企业和个体经济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个性特点。
1.勤劳勇敢:温州人民以其勤劳勇敢的精神而著称。
他们常常努力工作,并不怕吃苦。
温州人民勇于承担风险,敢于迎接挑战,这使他们在创业道路上更具竞争力。
2.有商业眼光:温州人民具备敏锐的商业眼光,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和商业机会。
他们注重市场的创新和产品的升级,善于捕捉商机并及时调整经营策略。
“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兼对若干转型理论假说的检验
“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兼对若干转型理论假说的检验论文报告:关于“温州模式”变迁与创新——兼对若干转型理论假说的检验标题一: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演变温州模式指的是浙江温州市一种典型的私营经济发展模式。
在计划经济时代,温州从事的是传统手工业和轻工业,但是在改革开放后,温州模式随着经济发展的步伐得到了发展和完善。
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探索,温州模式已经形成明确的特征,并不断演变。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产业集聚、资本创新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总结温州模式的形成与演变。
标题二:温州模式的创新与优势温州模式的成功,建立在创新之上。
温州的私营企业家们一直在寻求新的创新途径,这使得温州模式变得愈加成熟和优越。
采用面对市场的机会,关注人才培养和资本创新等方法,使得温州模式逐渐发展出一种创新和发展的商业文化。
温州模式不仅可以为其他地区和国家提供经验,而且可以开发出不同的技术和合作机会。
本文将从创新企业家精神、市场洞察力等方面,详细分析温州模式的创新和优势。
标题三:温州模式的风险与挑战尽管温州模式惊人的成功,但是归纳其历史,不难发现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和挑战。
这些挑战和风险包括金融风险、信任问题、监管不力等等。
同时特点,如产业依赖、传统技术过于陈旧等,也会带来问题。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提出解决办法,使温州模式更加坚持自身的发展方向、抵御内外挑战。
标题四:温州模式与产业转型近年来,国家政策的引导,推动了许多传统工业地区转型发展。
相比之下,温州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这种成功,一方面有多方面的发展准备,另一方面则要求大量的探索和尝试。
本文将从现代产业结构、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分析温州模式与产业转型之间的关系。
标题五:温州模式的政策建议温州模式虽已成为当时的模版,但是这种成功经验也应该在未来得到保留,以保证其在新的形势和挑战下的稳定发展。
由于温州模式的特殊性质,使用常规的政策方法并不完全适用。
本篇论文将重点分析,如何从制度性、法律性和市政性等多个方面来做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温州人经商的哲理智慧的经典人生哲理
温州人经商的哲理智慧的经典人生哲理温州人经商的哲理智慧的经典人生哲理温州商人是一群神秘部落,他们往往能从没有市场处找出市场,从鲜为人知的边缘经济的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
温州人的成功,得益于他们特有的创业风格和经营手段。
天下没有不敢去的地方温州老板无论在哪里都能创业,都能很快在当地扎根、发芽直至开花、结果。
“适应人家的要求,我们才能生存、才能赚钱。
”一位温州商人这样说,他在杭州边上的富阳农民城里建了一座温州商城,从设计施工到产业规划,每天都想着怎么才能适合杭州人、富阳人的要求,适应当地经济特点和发展方向。
有了这种适应能力,温州的产品才具备了竞争实力。
时间可以准时,款式可以按要求不走样,价格可以最低,低到令人难以相信。
但问题就出在这“低得令人难以相信”的价格上,因为价低而又质优是有限度的,一旦低于这个限度,在别处一般是不会接受订货的。
但温州人没有让客户失望的习惯,再说到了家门口的生意放跑了,对自己来说是失败,对别人来说是笑话。
或许,绝大多数温州人对达尔文及其“适者生存”理论并不知晓。
不过,他们却以自己的实践向人们显示出了温州人精神的实质:适者生存。
运动战和阵地战交替温州人多地少,他们只能向外拓展,不断寻找一个个新的`生存空间。
正因如此,温州商人在全国分布最广,南至三亚,北到漠河,西抵拉萨,东临青岛,到处可见温州人的踪迹。
最初他们以手工为主要谋生手段,如理发、补鞋、裁缝,一个个散兵游勇燕子般地南来北往。
后来,他们发现各地时常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于是纷纷开辟新的商场或商品集散地。
每到这时,散兵游勇就聚到了一起,出谋出钱出力,一定要在竞标中拔得头筹。
因此,在全国很多城乡都有以温州人为主的商场或商品一条街。
有的企业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很多分公司、分销点、办事处,将温州人的商品意识传达给当地,辐射到周边。
目前,在巴西、南非、欧洲、美洲都出现了新的温州人经商的网点。
温州人攻伐之术的特点是:集中强大“兵力”攻下一座“城堡”,而后从家乡搬来很多愿意经商的“兵勇”,安营扎寨,守住阵地,除非是市场衰落,否则绝不后撤。
小议“温州模式”
的悬念 ,引无数 国人 为其注 目,令 人深思 ,方震 先生前 不久去 温州参
观 学 习 ,短 短 的几 日,给 他 留 下难
保障制度改革……。敢于吃螃蟹 、 敢于 创 新 ,使温 州 人在 中 华大 地 上 ,被 誉为 “ 中国的犹太人 ”。仅
有 7 0 万 人 口 的 温 帅 , 却 有 近 0余 『 2 0 的 浩 荡 大 军 ,在 中 国 的 各 个 0万 角 落 乃至 世界 上 的 一 些 发达 国 家 内 创 业 。 2 0 年 1 月 1 日 ,温 州 市 03 0 1
号 障碍 。而温 州人 不是这样 ,他们 认 为该谁赚 的钱就 由谁赚 ,从不在 背后捣鬼 ,也从 不说 别人 的坏话 。
中所 创 造 的辉 煌 业 绩 。温 州 人 为什
分田”的说 法 ,而温州人均耕地
么可 以在这么短时间 内,可 以在 中
国 大 地 上 , 乃 至 世 界 上 名 扬 四 方 呢 7 几 何 时 “ 州 制 造 ” 几 乎 是 曾 温
仅 有O3 ,生 存环 境十 分恶劣 , .亩 从 山中走 出来 ,白手起 家 ,穷则思
改革 ;第一个制定私营政策 ;第一 个建立股份合作制 ;第一个实行 国
有土地有偿转让 ;第一个开展社会
刀( 修理 业) ,是如何 以如 此快 的速
度 达 到 腾 飞 的 7 大 的 变 化 ,不 解 巨
部就 是 “ 部斗 争 ” , “ 内 内部 斗 争 ”是企业 资源耗 费的最可怕的杀 手 。斗 来 斗 去是 企 业 内 部 元气 大
所 以 ,他 们 就 能 得 到 长 期 友 好 合
忘的深刻记忆。使他不断地 思索 , 在纷杂的线头 中,理 出了一 些初浅 的认识—— 小议 “ 温州模式 ”。
温州模式的核心和新启示
温州模式的核心和启示如果用个颜色来形容温州人,我想应该用金灰色来形容:金色代表财富,灰色代表阴暗面:从开始的走私、假货到现在的炒房、炒煤、等,让人不免觉得温州人有点黑心。
但温州人所创造的财富奇迹其实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现在爆发的温州借贷危机,其实对我们更有新的重要的启示。
很小的时候其实就知道浙江,不是浙江人,而是浙江的货,但评价就是假,而上海的货好。
所以对浙江人的印象似乎也有种莫名的假的印象,因为他们经商,而且还是假货。
而今天,我有另样的看法。
浙江今天的发展其实有很多原因,温州模式可能可以作为其发展的一个典型案例。
温州模式用个比较官方的解释就是是指浙江省东南部的温州地区以家庭工业和专业化市场的方式发展非农产业,从而形成小商品、大市场的发展格局。
小商品是指生产规模、技术含量和运输成本都较低的商品。
大市场是指温州人在全国建立的市场网络。
如果寻找其核心因素时可能会说温州人的“三板精神”、资源少、抱团等,其实最核心的的竞争力其实就是现在发生的借贷危机的借贷。
创业的开始最缺的一般是钱,在贷款无门的小企业,唯一融资的途径其实只有借,开始向亲戚借,向朋友借。
通过借来的钱赚取更多的钱,同时也有了钱资助其他的亲朋好友,形成了螺旋上升。
借贷其实是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交给有才能和有机会的人去利用,成而获取了更多的资源。
相应的,如果资源分散在那里,往往是不能获取或者只能获取很少的一点。
借贷为温州模式插上翅膀,甚至为浙江腾飞插上翅膀。
借贷无疑是面双韧剑,资源集中在有能力有机会的人手里财富会增值,相应,如果集中在没能力、没机会、有没诚信的人手里,财富就会贬值。
同时物极必反,当借贷的利息远超于资源通过正规渠道获取的财富的时候也是出问题的。
温州的借贷危机,某种意义上是物极必反的结果。
但我们不能就因此就彻底的否定它。
其实看中国的经济,中国说的共产主义和美国的资本主义的区别,很重要的就是共产主义能集中资源办大事。
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年代能在短时间发展起来,办了很多的大事,奠定了现在腾飞的基础,如果没有集中资源是不可能做到的。
对温州模式的若干思考
引进外资 , 至引资不惜血本 , 甚 税收减免 , 土地 白送 , 出现 了
很多“ 本赚 吆喝” 赔 的怪 事 , 也 是 政府 行 为所 致 。 州 地 区 这 温
的对外投资或者资本外流 ,对于温州乃至全 国究竟是好是 坏, 是福是祸 , 者利 弊如何 , 或 恐怕不 能简单地下结论。
这 里 , 者 想 讨 论 一 下 G P和 G P的 问题 。史 教 授也 笔 D N
为时 尚早 。
进而做出 自己的理论和政策结论。面对 目前 国内学术界很 道 , 轻工消费品始 终是 人们 需要的 , 问题在 于你能不能 占据
多“ 上不着天 , 下不着地” 的长篇宏论 , 教授 的文章也值得 史 学者们反思 。 我曾三次 听过史晋川教授讲述温州 的故事 , 对
他 观察 到 的三 个 现 象 及 其 解 释 , 一 次 都 提 出 过 一 点 质 疑 , 每 形成对这一问题的几点思考。
市 ) 发展 资本密集型和高新技术产业 。 都
目前 , 题 恰 恰 在 于 , 个 地 区都 热 衷 于 发 展 资 本 密 问 各
讲 到了温州的 G P增长缓慢 , D 这也 是 目前讨论地 区经济 问 题 时的一个误 区。一般来说 , 发达地区是人 口流入地区 , 不 发 达地 区是人 口流 出地 区 , 区 G P通 常没有计算 , 地 N 而按
变, 而是传统产业的提升, 但传 统产 业的升级 也是产业 结构
的 演 变 。 明 显 , 州 的 产 业 发展 摈 弃 了第 一 个 方 向而 取第 很 温 二个 方 向 。 因为 , 州 作 为 一 个地 市 级 地 区 经 济 , 一 个 方 温 第 向 既无 必 要 , 无 可 能 。 州 没 有 发 展 资 本 密集 型产 业 和高 也 温 新 技 术 产 业 的 条 件 ,全 国也 不 可 能 每 个 地 区 ( 括 每 个 省 包
【论文】谈谈对温州经济模式的认识
序号:09说说对温州经济模式与温州企业家精神的认识——温州经济的衰退现象探究关键词:温州经济模式赚钱建议摘要:有专家将温州人获得成功的模式,总结为“温州模式”。
温州人精神如今已成为一种品牌和经济文化现象。
那么这些温州人是怎样成功的、当前经济衰退的状况原因是什么、怎样解决呢?正文:一、概况:温州人引以自豪的是“温州人精神”,是温州模式的核心。
然而,在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今天,随着区域经济全球化,温州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集中表现在经济发展动力不足,先发优势逐渐弱化。
那么,怎样正确的理解温州当下的经济的状况呢?所有的优势怎样发展而来而困难又该怎样解决呢?二、温州模式:1.概括:需求幼稚型:“小商品大市场”所谓模式,是人类个体或群体在回应各种挑战中积累起来的经验,而回应挑战的实践就是将各种资源组织起来,以实现其目标和获益的最大化。
所谓温州模式,就是温州人(包括温州企业和温州政府)动员和组织各种资源回应压力和问题时所取得的经验。
温州人时刻将商机看在眼中,抓住商机投入市场。
这些被温州人所利用的商机大多数为小商品。
他们将看似没有价值的小物件批量加工然后运往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去销售。
由此造成了“小商品、大市场”的温州经济模式。
这种经济模式是自下而上进行的。
瑞安、乐清、永嘉等城市的发展就鲜明的体现了这一点。
2.特点:①“两头在外、一头在内”“两头”——原材料、销售“一头”——生产温州地处沿海,早在1876年,根据《中英烟台条约》的附约,就开辟为对外通商口岸。
这使温州有着久远的经商传统、开放传统和手工业制造技能,而且有广泛的海外关系。
温州受资源限制大,原材料缺乏必需从外面引进:温州市土地资源缺乏,人均耕地只有0.31亩,低于浙江省和全国平均水平。
水土流失面积占陆域总面积比例达24.9%,是浙江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
土地资源短缺导致温州地价上涨,投资成本增高,建设用地对温州市招商引资的制约越来越大。
水资源供求的地域矛盾、城乡矛盾十分突出。
无为而治:“温州模式”的成功启示
在各级地方政府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有些地方采用先扶植个别大户,期望先富带后富,最后大家共同富,但结果却是富了少数,整个地方经济仍然按黯然失色;有的地方政府强行要求农民集资兴办乡镇企业,但结果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有的因为政府陷入太深而出现活力欠缺、后劲不足的问题。
那么,政府在经济建设中到底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如何把握好“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的“度”呢?在这个问题上,温州地方政府在创造闻名遐尔的“温州模式”过程中的“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做法,用事实证明符合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和新时期的为政之道。
笔者认为,相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横插竖管”、“乱抓乱管”、“胡子眉毛一把抓”、“抓芝麻丢西瓜”而言,温州模式最根本的经验实际上就是政府的“无为而治”。
核心内容(一级)1.有所为:给生产力松绑,为生产力保驾;2.有所不为:政府一毛不拔,事业兴旺发达;3.政府宏观调控,人民积极行动。
(以上黑体)所谓温州模式是对温州独特经济发展格局的一种理论概括。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中期,温州人从赚小钱开始,靠小商品催熟了大市场,温州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皮鞋生产、眼镜加工基地,服装业年500亿元,打火机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而且还拥有7个中国驰名商标。
现在,温州商品已成为中国在国际市场上最有竞争力的商品之一。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温州模式进入制度、技术、市场和产品的全面创新阶段,工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城镇建设市场化,产品和企业向规模化、公司制和品牌经营迈进,本地专业市场进入衰退期。
“温州模式”这一提法最早出现于1985年5月12日上海《解放日报》头版以《乡镇工业看苏南,家庭工业看浙南——温州33万人从事家庭工业》为题的报道中。
1997年十五大之后,“温州模式”正式出现在官方的文件中,温州经济的一系列亮点也被经济学家们看好。
如今,温州模式所涵盖的区域均已大大超出当初的命名,温州模式则扩展到台州、金华、宁波等地,一些学者甚至主张用“浙江模式”取而代之。
温州模式的哲学基础
温州模式的哲学基础
黄朝忠;李印锋
【期刊名称】《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011)006
【摘要】温州模式是温州人的伟大创造,温州人在生存与发展实践中不断地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有系统的反思,继承永嘉学派事功哲学,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温州化,弘扬温州人精神,逐步形成了温州模式的哲学基础。
温州实践、温州人的商业哲学和温州人的本质是温州模式的三个哲学基础。
【总页数】4页(P27-29,39)
【作者】黄朝忠;李印锋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81
【相关文献】
1.民营企业,新温州模式的载体——评《温州制造:透过民营企业看新温州模式》(书评) [J], 严峻
2.温州文化、温州精神与温州模式的超越 [J], 张苗荧
3.温州民营中小企业发展的新特征--从"温州模式"到"新温州模式" [J], 谢健
4.文化基因视域下温州文化、温州精神对温州模式的影响 [J], 杨效泉
5.“温州模式”和“后温州模式”——温州经济中的温州人意识 [J], 李修科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课题名称温州模式的哲学解读学院人文学院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佳木斯大学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前言 (1)一、温州模式与永嘉学派 (2)(一)温州模式概论 (2)1.温州模式的提出 (2)2.温州模式的地理背景 (2)3.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 (3)4.温州模式的主体——温州人 (3)(二)永嘉学派概论 (3)1.永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 (3)2.永嘉学派产生和发展的条件 (4)3.永嘉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 (4)二、温州模式背后的永嘉学派哲学思想 (5)(一)温州模式与永嘉学派的渊源 (5)(二)温州模式所蕴含的事功哲学思想 (5)1.温州人的哲学精神 (5)2.温州政府的哲学理念 (6)三、永嘉学派哲学思想对温州模式的意义 (7)结论 (9)注释 (10)致谢 (11)参考文献 (12)外文资料 (13)中文译文 (16)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摘要温州模式作为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地理经济名词,驰名中外。
许多专家学者都致力于从经济领域内探寻温州模式的奥秘所在。
本文基于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经济竞争力背后的支撑之一是文化,因此,以永嘉学派这个对温州地区有着深刻影响的文化因素为切入口,从事功哲学的角度来诠释温州模式,剖析了温州模式中的温州人和温州政府的哲学内涵。
最后,提出无论是要完善温州模式,还是要借鉴温州模式,弘扬永嘉学派事功哲学都是一个必要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温州模式;永嘉事功哲学;温州人;温州政府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IAbstractWenzhou mode is the economic word of a geography of the meaning that has to row the ages,famous and Chinese and Foreign.Many expert's scholarses all concentrate on from the economic realm inside exploreWenzhou mode of profound mystery place.This text is a kind of motive of the economic soci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the culture,the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 back props up it on is a culture,therefore,always in order to correspond,this cultural factor that has the deep influence to Wenzhou's region of school of thought of YONG JIA is engaged in the angle of the philosophy of utility to explainWenzhou mode,analyzing medium Wenzhou people of Wenzhou mode and Wenzhou's governmental philosophy content.End,put forward wanting perfect Wenzhou mode regardless,still need to draw lessons fromWenzhou mode,expand the Yongjia school of thought matter utility philosophies are all always an one of the premise of necessities.Keyword:Wenzhou mode;Yongjia school utility philosophies;Wenzhou people; Wenzhou'government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II前言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动力,经济竞争力背后的支撑之一是文化,笔者力求从温州本土的文化中去寻求温州经济发展的动力。
这样,作为本土文化的集中代表且对温州地区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的永嘉学派就进入到了笔者的视野中。
其事功哲学在潜移默化中左右着温州人的商业活动,特别是对温州模式的创立者—温州人和推动者—温州政府产生了极为绵远的影响。
因此,当笔者试图去探讨温州人的经济独创—温州模式是否在终极问题上贯穿和蕴含着事功哲学,就成为了一种可能。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1一、温州模式与永嘉学派(一)温州模式概论1.温州模式的提出继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于1983年提出“苏南模式”后,1985年5月《解放日报》首次提出了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一种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区域经济模式。
温州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因温州当时的私营经济比重过大而受到全国质疑。
第二阶段是在肯定声中发展,十五大之后,非公有制经济被修订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温州模式的优势也随之日渐突出。
2.温州模式的地理背景温州地处浙闽丘陵地区,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到1978年,温州人多地少的矛盾非但没能得到缓解,还进一步加剧。
所以,改革开放不久,温州大部分农村人口由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实在也是当地土地匮乏这种艰难生存条件所逼迫的。
另外,温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瓯江下游,自古以来,温州就是一个贸易发达的地区。
可以说,海洋文化对温州人的潜移默化,也是温州模式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23.温州模式的基本特征温州模式在20多年的演变过程中,凸显出以下几大特色:其一,以民营经济为主体。
民营企业一直以来都是温州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其二,以家庭经营为载体。
温州模式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是其经营模式以家庭为主,小企业尤其如此,大企业也不例外。
其三,以专业化市场为纽带。
早在20世纪80年代,温州就形成了十大专业市场,如今全市已经形成了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技术,劳务和信息等市场组成的完整的市场体系。
4.温州模式的主体——温州人温州人是温州模式的最大优势,是温州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温州模式在改革开放20多年中一直充满着生机与活力的幕后总导演。
温州人在温州模式中所体现出来的商业精神,事实上也就是温州模式的精髓。
正是温州人的“不安分”精神,才有了温州模式的欣欣向荣。
(二)永嘉学派概论1.永嘉学派的形成与发展永嘉学派,也称永嘉事功学派,始于薛季宣,形成于陈傅良,集大成于叶适。
清代学者全祖望是这样评定永嘉学派在南宋学术界所处的位置:“乾、淳诸老既没,学术之会,总为朱陆二派,而水心齗齗期间,遂成鼎足。
”[1]永嘉学派的发展主要有两条脉络:第一条线索是开始于周行己,北宋神宗元丰年间,永嘉九先生将“关学”和“洛学”引入浙东,加以传播。
第二条线索始于薛季宣,由他开始,永嘉之学别开生面,自成一家。
全祖望说,薛季宣“自成一家”,“其学主礼乐制度,以求见之事功”。
[2]黄宗羲道:“永嘉之学,教人就事上理会,步步着实,言之必行可行,足以开物成务。
”[3]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3叶适则在薛陈的基础上,集其大成,全祖望指出:“水心较止斋又稍晚出,其学始而同终异,至水心始一洗之。
”[4]2.永嘉学派产生和发展的条件永嘉学派其产生和发展是基于以下几大条件:其一,永嘉学者传播中原文化。
其二,永嘉学派的产生和发展与当地比较发达的社会经济是密不可分的。
其三,南宋危机四伏的政治局面。
3.永嘉学派的主要哲学思想永嘉学派的哲学思想主要秉承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传统,而学派的集大成者—叶适的哲学思想又最为集中的表明了永嘉学派的主要哲学观点。
其一,在自然观上,叶适继承了先秦的唯物主义的阴阳五行学说,而又有所发展。
他认为构成自然界的主要物质形态是五行和八卦所标志的各种物质。
在世界观上,叶适肯定了物质的第一性。
他说:“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皆一而有不同者,物之情也,因其不同而听之,不失其所以一者。
”[5]在物与理或道的关系上,则肯定“物之所在,道则在焉”,道不能离物,有物则有道。
其二,在认识论上,叶适肯定人类知识的来源是客观世界。
他说:“《中庸》曰‘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不以须臾离物也,夫其若是,则知之至者,皆物格之验也。
”[7]叶适进一步肯定,认识的真假应该以客观对象为标准,义理的对错应该以客观事实为依据,他说:“欲折衷天下之义理,必尽考详天下之事物而后不谬”。
[8]任何理论必需根据事实加以检验,“无验于事者,其言不合,无考于器者,其道不化”,[9]那么,作为温州文化代表的永嘉学派和经济代表的温州模式之间又存在着何种联系。
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4二、温州模式背后的永嘉学派哲学思想(一)温州模式与永嘉学派的渊源温州模式作为当地的一种经济活动方式,绝不是凭空而来,它是构建在“前温州模式”基础之上的。
“前温州模式”与永嘉学派之间的联系集中表现在了两个关键时期。
第一个关键时期是南宋。
其一,重商思想折射出功利思想。
叶适对崇本抑末的经济思想提出了质疑,“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10]叶适认为重商既然可以达到“治化兴”,那就应该大力鼓励其发展,而不是一味打击商业的发展。
事实上,叶适的重商思想正是建立在他的功利主义哲学基础之上的。
其二,“理财非聚敛”所包含的义利统一观。
叶适语出惊人:“既无功利,则道义者乃无用之虚语耳。
”[11]从中,我们不难发现叶适在阐明其“理财非聚敛”的经济思想时所要表达的更深一层的哲学思想,即以利和义的价值取向。
第二个关键期是在19世纪末,“东瓯三杰”传播西学,提出变法,批判“汉宋儒者,名修孔教,乃不能深求富教之策,立达之方……空谈心性,坐视国家之穷拙”[12]。
他们对永嘉学派事功哲学的发扬光大,与叶适所倡行的“笃行而不合于大义,虽高无益也;立志而不存于忧世,虽仁无益也”[13]的务实而不务虚的哲学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二)温州模式所蕴含的事功哲学思想温州模式虽是以经济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在它背后隐藏着的是一股强大的文化力量,即产生在温州这块社会经济土壤之上的永嘉学派,其讲究实效和注重功利的哲学思想及其价值取向对温州模式的塑造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1.温州人的哲学精神温州模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等于是温州人,更确切的说是温州人精神,而温州人精神无不闪耀着永嘉事功哲学的光芒。
其一,温州人天生有一种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朴素自然哲学意识。
改革开放之初,当全国人民还在对姓“资”还是姓“社”问题争论不休时,温州人只相信“民以佳木斯大学教务处第页5食为天”。
温州人这种天生的务实不务虚秉性,说到底是温州人本原性发展冲动的天然释放,是一种渊源的自由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