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乡村聚落
关中地区村委会建筑空间现状及其更新方法研究——以乾县普通行政村为例
城乡公共空间活化与利用2021年12月第18卷总第411期关中地区村委会建筑空间现状及其更新方法研究——以乾县普通行政村为例杨 丹1,多永宏2,李志民1,杨豪中1[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陕西西安 710055;2.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西安分院,陕西西安 710055]摘要:村民委员会是乡村自我管理与服务的基层自治组织,村委会活动阵地是乡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核心与基础保障。
建筑行业内对村委会建筑缺乏统一明确的标准或导则。
本文以关中乾县为例,其普通行政村村委会建筑普遍存在功能空间不足或利用率低等问题。
基于田野调研总结村委会建筑选址、类型与空间组织等现状特征,结合相关标准指标提出关中地区行政管理类村委会建筑功能的构成、面积大小及空间布局优化方法,以期为乡村标准化类建筑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村委会建筑;普通行政村;空间构成;更新方法[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892/ki.csjz.2021.34.05Stud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newal Method of Village Committee BuildingSpace in Guanzhong Area——A Case of Ordinary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Qian CountyYang Dan1, Duo Yonghong2, Li Zhimin1, Yang Haozhong1[1. School of Architecture, Xi’an University of Architecture and Technology, Xi'an Shaanxi 710055, China2.Xi 'an Branch of Tongji Architectural Design (group) Co., Ltd., Xi'an Shaanxi 710055, China]Abstract: The village committee is a grass-roots self-governing organization of rural self-management and service, and its activity position of the village committee is the core and basic guarantee of the construction of rural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However, the industry lacks unified and clear standards or guidelines for village committee building. This paper takes GuanzhongGan County as an example, the problems of insufficient functional space or low utilization are common in the village committee buildings of ordinary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Based on the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site selection, type and spatial organization of village committee buildings, combined with relevant standards and indicators,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renewal method of functional composition, area size and spatial layout of the administrative type of village committee buildings in Guanzhong region, aiming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rural standardized building construction.Key words: village committee building; ordinary administrative village; space composition; renewal method增加乡村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国家从新农村建设到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政策。
广东省传统乡村风貌特征精选全文完整版
附件广东省传统乡村风貌特征1 聚落空间2 建筑风貌要素1111.文化分区主要内容案例示意附件 广东省传统乡村风貌特征112广府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空间模式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莲塘村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莲塘村梳式布局村庄航拍村庄布局示意1.1 广府聚落1.1.1单元肌理聚落群:聚落呈团块状,自然村基本维持团块的独立,自然村之间有一定空间距离。
聚落布局:以梳式布局为主,顺着坡势和风向形成巷道,水网水乡地区则沿河涌或水塘呈垂直布局,有统一朝向。
街巷:由“侧入式模块”构成的“纵巷布局”模式。
纵巷过长时,才会适度增加横巷辅助交通,但纵巷的数量远远多于横巷。
聚落单元:以三间两厝、广府大屋、广府围院等为基本单元,单元组团一般为方形。
民居采用三合院(三间两廊),其空间布局、尺度、立面造型、材料构造等几近一致。
祠堂进深二至三进,横向三到五间,大门直接开向横向主街,统领其后的一列民居,宅祠分离。
附件 广东省传统乡村风貌特征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莲塘村农田农田聚落农田河流风水塘风水林113榕茵社坛佛山市南海区九江镇烟南村东莞市中堂镇凤冲村榕茵社坛1.1.2 公共空间以宗祠-禾坪-水塘为核心:广府文化主导型的村落,以带有风水塘的祠堂为中心向外发展,宗祠是村落整体空间的核心节点,它是建筑与公共外部空间的有机组合,这些共同形成了村落空间的公共生活和景观的视觉中心。
可以说,以宗祠-禾坪-水塘为核心的空间是村落最重要的景观空间。
桑基鱼塘:农业景观,农业经营模式与村落形态咬合生长,形成特有的“果基鱼塘”、“桑基鱼塘”和“蔗基鱼塘”的农业景观。
榕荫广场(榕荫社坛):榕荫广场,多以榕树、小桥、流水为主要的景观意向。
岭南古村落喜在村前及两侧掘池筑塘,形成大面积的水面。
水塘与建筑群之间留有空地广场,临池之处植有盘根留须如伞一般的古老榕树。
村民空余时间常常聚集在榕茵广场休闲娱乐,特殊时节则祭拜社神。
1.1 广府聚落村落传统格局附件 广东省传统乡村风貌特征114位于聚落核心的宗祠潮汕文化主导型传统村落空间模式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八角楼村纵横巷道密集式布局1.2.1 单元肌理聚落群:自然村紧密毗邻,形成规模浩大的聚落连绵区,且越往沿海地区,聚落群的密集度越高,聚落规模大。
乡村景观设计PPT模板
乡村景观设计
演讲人
2 0 2 x - 11 - 11
目录
01. 1乡村景观概述 02. 2乡村景观设计理念 03. 3当前国内乡村景观的问题、应对策
略及其研究意义
04. 4乡村景观与设计方法
01 1乡村景观概述
1乡村景观 概述
1.1相关概念 1.1.1何为乡村景观
1.1.2乡村景观研究进展 1.1.3乡村景观的分类 1.1.4乡村景观设计遵循的原则 1.2乡村景观的构成与特点
04 2 . 3 . 4 集约式发 展的
荷兰乡村
05 2 . 3 . 5 日本特色 农业
造村
06 2 . 3 . 6 韩国新村 运动
2乡村景观设计理念
2.3乡村景观设计经验
2.3.7台湾地区的「一村一品」
3当前国内乡村景观的问题、
03 应对策略及其研究意义
3当前国内乡村景观的问题、应对策略及其研究意义
2乡村景观 设计理念
2.2乡村景观的设计原 则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a
2.2.1模式的选 择
2.2.2未来乡村 景观的发展模式
b
2乡村景观设 计理念
2.3乡村景观设计经验
01 2 . 3 . 1 政策保障 的英
国乡村
02 2 . 3 . 2 城乡等值 化发
展的德国乡村
03 2 . 3 . 3 城乡一体 发展
的美国乡村
3.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有待科学 发展
1
3.2.1生态环境被破坏
2
3.2.2学习先进的经验
3当前国内乡村景观的 问题、应对策略及其研 究意义
3.3乡村传统文化景观解体,尚需 优化设计
1
七年级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1.2.2 城市聚落
第二课时城市聚落【知识与技能】1.知道城市的产生、特色与功能。
2. 比较城市和乡村聚落的景观差别、居民生活内容的异同。
3.说出影响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景观图的展示,观察比较来区别不同聚落的特征,培养应用比较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运用地理景观图,培养观察能力,通过对图中所表现出的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地理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地理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忧患意识、可持续发展观念【重点】乡村和城市两种聚落的景观特征和生活内容的异同【难点】影响城市聚落特征差异的自然和人文因素【新课导入】复习乡村的相关知识,教师总结设问:这是乡村的景观共和生活,那在城市是怎么样的呢?设计意图:复习导入,比较直接,利于学生马上进入状态。
一、了解城市的由来活动一:1.学生齐读第一段,出示问题并提问;2.出示古代城市图并结合书本文字,了解“城市”的由来。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通过材料解题及图文结合的能力二、走近城市---感受城市景观的特点。
活动二:出示一组反映城市不同主题的景观图设计意图:景观图具有美观性,置学生于景内,“身”临其境,把枯燥的内容鲜活起来,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出来。
从而促进学生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的发展。
三.不同特色的城市景观活动三:出示一组不同城市(不同特色)的景观图设计意图:七年级学生的年龄比较小,而且多数学生受生活环境和社会阅历的限制,没有到过的地方多,生活经验较少,所以有许多地理事物听说过没见过,还有许多地理事物没听说过也没见过,造成教材中提及的很多事物并不十分清楚。
因此借助不同主题的景观图,如北京—人民大会堂;上海---繁华街市;西安—陕西博物馆等,使难以理解的内容借助地理景观图很快迎刃而解。
四、城市的多种功能活动四:出示书本P12《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读图后回答(填写)相关内容设计意图活动四:出示书本P12《北京市的不同功能区》,读图后回答(填写)相关内容设计意图:以示意图图为呈现信息的主要载体,反映了具体事物,引导学生从图中找出标志性的主题,理解新知。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知识点小伙伴们!咱们来聊聊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的知识点啦,这章主要讲的是居民与聚落,内容挺有趣的,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一、人口与人种。
1. 世界人口的增长。
人口增长速度:这就好比一场“人口大冒险” 以前人口增长那叫一个慢啊,就像蜗牛爬似的。
可后来呢,科技发展了,生活条件好了,人口就跟开了挂一样,蹭蹭往上涨!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来表示,它是由出生率减去死亡率得到的。
出生率高,死亡率低,那自然增长率就高,人口增长就快啦。
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可不一样哦!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增长比较慢,就像欧洲、北美这些地方,人们更注重生活质量,生孩子就没那么多啦;而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增长就快一些,像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国家,很多家庭都有好多孩子呢。
2. 世界人口的分布。
3. 人口问题。
人口过多带来的问题:人口太多可就麻烦啦,就像坐公交车,人挤人,各种资源都变得紧张起来 比如住房紧张,好多人都没地方住;就业困难,找个工作那得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似的;还有交通拥堵,路上堵得水泄不通。
而且对环境的压力也很大,垃圾增多,污染严重。
人口过少带来的问题:不过呢,人口太少也不好,就像一个村子里没几个人,冷冷清清的 劳动力不足,很多事情都没人干;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的安全都成问题;还有人口老龄化严重,老年人越来越多,年轻人越来越少,社会负担就加重啦。
4. 不同的人种。
人种的划分:世界上的人种主要有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 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咱们中国人大多就是黄色人种啦,皮肤黄黄的,头发又黑又直;白色人种分布比较广,像欧洲、北美洲、大洋洲等地都有很多,他们皮肤白白的,头发颜色多样,有金黄色、棕色等,而且头发是卷曲的;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他们皮肤黝黑,头发卷曲得很厉害。
人种形成的原因:人种的不同主要是因为长期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形成的哦。
比如黑色人种生活在炎热的非洲,皮肤黑是为了更好地抵御紫外线的伤害;白色人种生活的地方阳光相对没那么强烈,所以皮肤比较白。
1.2 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
三、由于所处自然条件的差异,乡 村里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各不相 同,人们的生活也各具特色。
• 农业主要分为种植业、林业、畜 牧业、渔业。因各地的自然环境 有差异而导致各个不同的乡村聚 落采取不同的劳动生产方式,人 们的生活习俗也随之而有差异。
乡村与城市
判断以上两幅图片哪个是城市,哪个是农村? 并说出你的依据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 旱地,生长着许多农作物
高楼大厦密集分布,交通网 络纵横交错。。。。。。
请同学们谈谈两幅图各自的景观特点。
一、乡村聚落
• 聚落: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
•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 区人们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 进行生产和社会活动的场所。
沙特阿拉 墙厚,窗小 白天炎热,昼夜
伯乡村民
温差大
居
陕北黄土高原上的 “窑洞”
民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尤其是气候,如: 1.北极地区终年寒冷,爱斯基摩人(因纽特人)用冰块 构筑冰屋,墙体厚实,有利于保持室内温度; 2.我国黄土高原气候干燥,黄土层堆积深厚,居民就地 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窑洞; 3.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屋顶 牢固又可以用来晒庄稼; 4.我国及世界上的一些热带地区,炎热多雨,比较潮湿, 建成双层的竹木楼(高架屋),利于通风防潮; 5.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建成墙体厚实且有火炕的居 室。
区
水方便的地方
稀少,水资源不 足
对照这两张 图片,结合 书本P9图117和1-18, 思考:平原 村落和山谷 村落在形态 上有什么不 同?
•平原村落:平原地区村落 密集多呈组团状
•山谷村落:山谷中村落多 呈条带状
村镇规划-第三章
1.3 血缘关系与宗法观念
浙 江 诸 葛 村
浙江诸葛村又称八卦村,迄今为止发现 的诸葛亮后裔的最大聚居地。村中建筑 布局按“八阵图”样式布列,保存了大量明 清古民居,是著名的古文化村落。
第二节 近现代乡村规划理论与实践
• 2.1 乡村设计的理论 2.1.1 田园城郊理论
时间:18世纪 地点:英国 核心思想(1)乡村特征的保留;(2)社区感的追求。 案例:汉姆斯特德田园郊区
一、首钢(1919年始建)建在北京大概有三个原因 1、首钢前身石景山炼铁厂,始建于1919年,解放前30年累计产铁28.6 万吨;这是首钢建厂的前提. 2、解放后国内百废待兴,尤其是首都建设迫在眉睫,急需大量钢材, 就近建钢厂方便. 3、北京密云有首云铁矿。
二、宝钢建在上海的主要原因:集聚 消费市场广阔、技术力量雄厚、农业基础好为工业生产提供农副产 品、劳动者素质高、规模效益形成工业化的生产集聚区域;临近长 江水源充足、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设、水陆交通便利.
• 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概念接近,城乡统筹是手段,城乡一体化是目的。
2.7 乡村规划理论向文化价值视角的转变
2.7.1 西方国家乡村研究的视角改变
西方乡村研究的主流方向由过去的单纯生产地空间变为现在乡村 文化的表征、乡村自然环境和可持续性、乡村新经济、乡村能源、乡 村新的消费主义、乡村个性以及乡村社会排斥性。
2.7.3 农业三产化理论与乡村旅游
农业一产:传统农业生产,主要指种植业和养殖业
农业三产 农业二产:农产品加工
农业三产:乡村旅游、农产品流通、农产品营销
2.8 乡村规划理论向人本内生视角的转变
• 2.8.1 人的发展观的成熟与确立 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经济增长观、现代化发展观、综合发展观和以人为中心的 可持续发展观。 2.8.2 内生发展理论 理论起源:1969年日本社会学者鹤见和子认为现代化的演化过程根据初始状态的 不同可以分为两类:外发的发展和内发的发展。 外发发展:以政府巨大投入和吸收资金为主,追求经济的快速增长; 内生发展:保护生态、注重文化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社区秩序,追求区域可持续 发展。
高中地理 城乡发展与城市化 第一节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案 4
第一节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学习目标定位] 1。
了解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基本概念.2。
理解聚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3.了解世界和中国城市的发展过程,归纳城市在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征.一、乡村聚落及其分布1.概念:乡村聚落是①农业环境中的居民聚集地.2.类型(1)集镇:②中心集镇、一般集镇。
(2)村落:中心村、自然村。
3.特点(1)规模③较小、功能简单。
(2)居民多从事与农业相关的生产活动,对土地的依赖程度高,流动性较小。
4.影响形成、分布的因素(1)自然环境因素:④气候、光照、水源、地形、土壤等。
(2)社会经济因素:战争、行政、传统文化等。
5.形态与分布类型分布地区影响因素密集型旱作农业的⑤平原地区农耕条件优越,聚落规模较大,人口众多带状⑥丘陵地区;平原沿河地区聚落沿坡麓地势平缓处延伸;接近水源沿河发展点状⑦干旱地区泉水和河流附近的绿洲地区分散型⑧水稻生产区便于水稻生产,分散在稻田中间地面较高处1.城市的概念:城市是达到一定人口规模,并以⑨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聚居地。
2.城市的特点(1)高度的⑩密集性——人口、建筑、生产、物资、信息以及经济活动、文化活动高度集中.(2)区域的中心性——一定地域范围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中心.(3)系统的开放性——城乡之间、城市与其他地域之间的人口、物资、能源、信息交流。
3.城市等级划分依据:⑪人口规模大小与经济发展状况。
4.城市的形成过程三、世界城市的发展发展阶段典型地区主要特征公元前3000~公元前15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⑯尼罗河下游平原、印度河平原、黄河-长江流域城市⑰数量少,规模小;四周建有城墙,形态较规则;以行政、军事为主要职能公元前1000年以后⑱地中海沿岸地区规模较大;内部结构清晰封建社会欧洲、中国、土耳其、埃及等城市发展缓慢;多分布于有利于商品集散的地方;城市人口规模较小18世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城市⑲数目迅速增多;城市人口空前增长;城市⑳用地规模迅速扩大[点睛提示] 世界城市的发展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
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的量化方法概述
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的量化方法概述摘要:对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的研究主要经历了由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的发展过程,本文着眼于梳理现阶段国内外量化研究方法,并介绍各种量化方法的对象、特征、优劣,以期为今后乡村聚落的研究和规划设计提供方法支撑。
关键词:乡村聚落;平面形态;量化研究方法1 引言1.1乡村振兴战略下乡村发展面临的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将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作为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乡村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之中,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如部分村庄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忽视了乡村聚落本身所具备的传统性和地域性特征,一味照搬城市建筑“横平竖直”的布局模式,强行打断乡村聚落有机生长的形态特征。
一方面是政策、经济、管理方面的原因,另一方面作为建筑设计人员,缺乏对乡村聚落“无序”状态的数据描述,无法通过准确客观的数据对设计作品进行评价,也同样难以正确有效的指导设计创作。
1.2聚落平面形态“聚落形态”的研究通常包含以下几部分:对“二维平面”和“三维空间”的研究;对建筑、道路等“物质形态”和规划、演变等“非物质形态”的研究;对单体建筑中材料、构造、装饰等细部研究。
本文着重对聚落二维平面形态进行研究,其中的“平面形态”的研究对象是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出来的聚落主体,包括建筑单体、院落、内部道路、广场等人工产物。
1.3量化研究方法聚落形态的研究方法可分为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两类。
早期对聚落形态的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如聚落形态类型、聚落成因及发展模式、自然环境对聚落形态的影响等内容。
20世纪60年代,国外建筑师开始对聚落形态进行定量研究,从早期的长宽比、圆形率等简单统计计算到现在复杂的计算机模型分析,量化研究方法正在逐步丰富完善。
2 乡村聚落平面形态的量化方法2.1国外量化方法研究早期对聚落形态量化研究的各项指数主要借鉴自城市形态的量化研究,如紧凑度、圆形率、延伸率等,其特点是通过简单定量计算即可对聚落形态进行分类研究。
进入二十一世纪,由于计算机性能逐渐强大,众多建筑学者将建筑学与计算机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City Engine模型、空间句法模型(Space Syntax)、元胞自动机模型(Cellular Automata)、系统动力学模型(System Dynamics)、引力模型(Gravity Model)等,均在聚落形态定量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常重大的研究成果。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1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同步测试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1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同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1.在干旱地区,村落多建在( )A.地势平坦的高地上B.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C.山腰或山顶上D.交通不便的地区2.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其民居特点是( )A.以竹木为主要建材B.悬空建造C.墙厚、窗小D.屋顶坡度较大3.下列对于平原地区村落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有( )①村落规模一般比山区要大②一般呈团状分布③往往呈条带状分布④一般分布在低洼地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4.生活在乡村的人们,生产生活各具特色。
下列活动在乡村较为少见的是( ) A.到门前的山上打猎B.到附近放牧牛羊C.在附近乘地铁上班D.在屋后的菜园浇水5.关于下面两幅图的归类,正确的是( )A.①为乡村聚落B.①②均为乡村聚落C.②为乡村聚落D.①②均为城市聚落6.人们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就形成了聚落。
下列关于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形平坦的地区就有聚落的分布B.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聚落C.气候温和湿润的平原和盆地易形成聚落D.城市聚落的环境比乡村聚落的环境好7.下列有关乡村和城市聚落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A.城市自然景观改变小,建筑密而高B.乡村道路纵横交错,网线密集C.城市人口密度大,商店、医院多D.乡村人们的工作节奏快,文化生活丰富8.下列乡村聚落类型与相关经济活动搭配较合理的是( )A.农村——放牧B.渔村——捕鱼C.林场——耕作D.牧村——伐木9.下列关于城市聚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是我国首都,突显经济功能B.中关村是北京的高科技园区C.一座城市只体现一个功能D.在城市聚落基础上发展乡村聚落10.关于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寒冷地区,房屋墙体较厚B.河流交汇处,易形成聚落C.传统聚落,大多就地取材D.山区聚落密集,数量众多11.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是这样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册1.2《美丽畲乡我的家》——走进乡村聚落教学设计教案
1.题型一:选择题
题目:以下哪项是畲族乡村聚落的特点?
A.房屋多为木结构
B.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
C.聚落位于山区
D.畲族人民信仰佛教
答案:A.房屋多为木结构
解析:此题考查对畲族乡村聚落特点的理解。选项A正确,因为畲族乡村聚落的房屋多为木结构,体现了畲族传统建筑的特色。
2.题型二:简答题
题目:简述畲族乡村聚落的地理环境对社会生活的影响。
-生产生活方式
-社会结构和人际关系
-文化传承和教育
4.畲族乡村聚落的保护与发展
-保护措施和政策
-发展方向和挑战
-未来展望
作业布置与反馈
1.作业布置
-完成课本上的相关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撰写一篇关于畲族乡村聚落的历史文化特点的短文,要求字数不少于300字。
-设计一份畲族乡村聚落的宣传海报,包括建筑、民俗、节日等内容。
-开展一次畲族历史文化研究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文献、采访当地村民等方式,深入了解畲族的历史和文化。
-引导学生参与畲族社区服务活动,如帮助畲族村落进行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鼓励学生加入畲族文化社团或志愿者组织,积极参与畲族文化的传播和保护工作,提升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运用在线工具,如虚拟现实技术,带学生虚拟参观畲族乡村聚落,增强学生的沉浸感体验。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如畲族历史文化的书籍、文章等,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或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如PPT、视频、文档等),明确预习目标和要求。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畲族乡村聚落的特点,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乡村聚落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人文地理》
《乡村聚落》导学案《村落聚落》导学案导学目标:1. 了解村落聚落的定义和特点;2. 掌握村落聚落的分类和发展历程;3. 了解村落聚落的重要性和现状;4. 探讨村落聚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
导学内容:一、村落聚落的定义和特点1. 村落聚落是指在农村地区形成的由一定数量的农户组成的社会集聚区域,通常包括多个自然村或乡村。
2. 村落聚落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特点,是农村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
3. 村落聚落通常具有自然环境漂亮、人文历史悠久、社会干系密切等特点。
二、村落聚落的分类和发展历程1. 根据规模和功能的不同,村落聚落可以分为大型聚落、中型聚落和小型聚落。
2. 村落聚落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农耕社会、工业化时期和摩登化经过三个阶段,不同阶段的发展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影响。
三、村落聚落的重要性和现状1. 村落聚落是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农村文化传统、社会干系网络和生产生活方式。
2. 随着城市化经过加快和农业摩登化发展,村落聚落面临着人口减少、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等问题,发展面临挑战。
四、村落聚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1. 未来村落聚落的发展需要注重珍爱传统文化、增进产业升级、改善生活环境,实现农村振兴和村落治理。
2. 村落聚落的发展面临着城乡差距、土地利用、产业转型等多方面挑战,需要政府、社会和农民共同尽力解决。
导学活动:1. 观看相关纪录片或影视作品,了解不同村落聚落的生活场景和发展历程。
2. 小组讨论村落聚落的重要性和现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3. 实地走访当地村落聚落,了解实际情况并撰写调研报告。
4. 就村落聚落的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展开思考,提出创新解决方案并进行展示。
导学评判:1. 能够准确理解村落聚落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其分类和发展历程;2. 能够深刻认识村落聚落的重要性和现状,理解其未来发展方向和挑战;3. 能够积极参与导学活动,展现出对村落聚落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峰丛洼地乡村聚落集聚形态格局演变及其分区--以紫云县宗地乡为例
基于空间自相关的峰丛洼地乡村聚落集聚形态格局演变及其分区--以紫云县宗地乡为例张恒;李阳兵【摘要】高度集聚是峰丛洼地区乡村聚落最明显的空间格局特征,其空间形态集聚分布是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为乡村聚落分区管理提供基础依据。
基于空间自相关理论,观测其聚落空间分布的关联性,分析聚落的空间集聚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合乡村聚落相关整治规划原则,对宗地乡的乡村聚落采取适宜的分区管理方案。
主要结论如下:(1)乡村聚落点规模、形状、分布均呈显著空间相关,正、负相关类型多以组团式分布;(2)不同的自然与社会经济特点区域表现出不同的集聚格局,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控制下的乡村聚落规模、形状和分布的集聚区域空间一致性较强,而城镇化、工业化等人为过程则降低了其空间的一致性。
据此可将乡村聚落分为3个管理区域,研究区东部低山丘陵区应发展特色农业管理区,适时调整优化乡村聚落用地结构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研究区的南部地区应发展特色村庄发展管理区;研究区的西部地势相对较高区域应发展驱动产业用地管理区,道路通达性好,应因地制宜推行区域统筹的综合管理模式,实现乡村聚落的整合发展。
%Highly concentrated is the most obvious spatial pattern of peak cluster depression rural settlement. The spatial form of agglomeration distribution is the result of both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it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partition manage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This paper observes the settlement space distribution and analysis settlement spatial agglomeration pattern and its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by relevance of spatial autocorrelation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remediation planning principles, taking appropriate partition management program for Zongditownship. 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the rural settlement scale, shape and distribution showed significant spatial correlation, positive and negative correlation are group type distribution type. Region show different patterns with different na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characteristics. The regional spatial consistency of rural settlements size, shape and distribution of agglomeration is strong which is controlled by topography and other natural conditions. The consistency is low under the control of urbaniz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The rural settlem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3 parts, the low mountain and hilly region in east can be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management zone, the structure of rural settlements land use has to be adjusted in order to improve living conditions. Southern parts of the study area should be developed into characteristic village. Higher regional in the west should develop driven industry and implement integrated management model of regional planning with good road access to realiz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rural settlements.【期刊名称】《热带农业科学》【年(卷),期】2016(036)007【总页数】8页(P74-81)【关键词】乡村聚落;自相关;形态特征;空间集聚;分区;宗地乡【作者】张恒;李阳兵【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州贵阳 55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901.8;TU982.29乡村聚落是乡村人口居住、生产生活的场所,是乡村土地利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单元第2课第1课时乡村聚落》课件
种
植
业
2022年乡村
林场
伐育林 森管业
林理:
采培
说他
说们
看生
,活
图的
中 人 们
乡 村 聚
因 地
所落 制
从可 宜
事 的 生 产
以 分 为 哪
发 展 经
活几 济
动种
有类
何型
不?
同
20
村落的类型
农村——耕种 渔村——捕鱼 林场——伐木 牧村——放牧
2022年乡村
2022年乡村
21
1.乡村聚落的概念
乡村聚落的生产生活方式
村 落
竹木楼,悬离地面,与当地热带
的 建
季风气候有关。
筑
冬暖夏凉,适应当地热带季风气
候、高温多雨的潮湿的地面环境。
2022年乡村
2022年乡村
13
村 落 的 建 筑
广东岭南骑楼,主要作用 是供行人避雨和遮阳
2022年乡村
2022年乡村
14
这是位于西亚沙特阿拉伯的民居,
村
适应热带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的特
村
落
的
形
为什么会有这种不同,跟什么有关?
态
自然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水源) 人文因素(社会经济水平)
2022年乡村
2022年乡村
10
北京四合院
村
落 的
宽敞开阔
建 筑
阳光充足
视野广
2022年乡村
2022年乡村
11
村
落 的
陕北黄土高原的窑洞
建
冬暖夏凉
筑
2022年乡村
2022年乡村
12
中国云南省的傣族民居——高脚
人文地理下册1-2 乡村与城市(同步分层作业)(学生版)
1.2 乡村与城市(同步分层作业)1.下列关于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有人居住的地方称为聚落B.一般来说,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C.居住在乡村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手工业和服务业等D.居住在城市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和林业等2.文学家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的世外桃源是这样的:“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属于哪类聚落形态( )A.乡村B.集镇C.城市D.渔村3.如图是某地村落照片,影响该村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河流D.矿产4.重庆坐落在嘉陵江与长江的汇合处,石家庄是个铁路枢纽城市,影响这两个聚落形成的最重要因素是()A.平坦的地形B.优越的气候C.便利的交通D.丰富的资源5.造成乡村和城市景观差异的根本原因是()A.人口密度B.劳动生产方式C.经济收入D.生活方式6.图中的甲乙两图是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的景观照片,下列叙述能够正确反映它们差异的是()①乡村有农田、果树、池塘②乡村的路网更密集,城市的建筑更稀疏、低矮③乡村车辆多,城市车辆少④城市高楼林立,有许多商店、学校、医院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7.下列不同地域之间的联系中,属于文化联系的是()①浙江的教师到新疆支教②舟山的小提琴手到香港演出③舟山的海鲜销往韩国④中医专家周易学者到新加坡讲学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8.“城乡交流”为乡村带来的好处有( )①为农产品提供充足的消费市场②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③为城市工业生产提供了大量工业原料,如棉花等④为农业生产提供各种农业机械和化肥农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9.下图中A、B为两个乡村聚落,它们都位于河沿岸。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试分析一下形成这两个乡村聚落的条件。
(2)哪个聚落更容易发展成城市聚落?为什么?(3)请你列举乡村聚落与城市聚落的差异。
(至少3方面)1.“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这句歌词描述的乡村聚落类型是()A.农村B.牧村C.渔村D.林场读“某聚落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人教版历史和社会七年级上册课件:1.2.1乡村和城市——乡村聚落(共13张PPT)
△问题与思考: 观察图1-21乡村生活照片,说一说不同乡 村聚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的差异,并给每 幅图片拟一个标题。
比一比
乡村聚落的特点: (3)由于一课
干旱地区的村落
乡村聚落
思考:为什么要把房 屋建在高山上?
思考:为什么要把房 屋建在湖泊边上?
比一比
山区:带状分布
平原:团状分布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点: (1)分布和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
境的相互关系。
村落分布特点
洪涝区
高地上
干旱地 水源充足且供 区 水方便的地方
自然环境特点
避免洪涝威胁
气候干旱,降水稀 少,水资源不足
比一比
依山傍水,有大面积的农田和 旱地,生长着许多农作物
高楼大厦密集分布,交通网 络纵横交错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第二课 乡村与城市 1.2.1 乡村聚落
塘栖二中 褚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
即村落, 是乡村地区人 们的居住场所, 也是人们进行 生产和社会活 动的场所。
乡村聚落
水网密布的村落
看一看
因纽特人的小冰屋 福建土楼
徽式建筑 新疆的平顶屋
比一比
傣族民居
沙特阿拉伯乡村民居
乡村聚落
乡村聚落的特点: (2)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 的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云南傣 族民居
沙特阿 拉伯乡 村民居
竹木搭建,悬离地 面,屋顶呈三角形
具有墙厚、窗 小的特点
降水丰富,地 面潮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便利(交通 沿线和交汇处、 沿海港口等地)
自然资源丰富 (林、渔、矿 等地)
历史文化、宗教信 仰、生活习俗等
形成聚落的条件:土地肥沃, 地形平坦,水源充足,自然资源 丰富,交通便利。
1.有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是 ( D ) ①土壤肥沃、适合耕种 ②地形平坦 ③矿产 资源丰富 ④水源充足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④ 2.2010年3月12日,卡特尔多哈室内世锦赛开幕, 参加本次世锦赛的运动员发现多哈的大多数居 D 民墙厚、窗小、色淡,这是因为( ) A受地形的影响 B受宗教的习惯的影响 C为了抵御冬季的寒冷 D适应炎热干燥、多风沙的气候
带的黄土层特别厚,有的地方挖土深至10米以下还不见岩石。因此, 这里的居住建筑,多用挖窑洞的方式。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是在一 片黄土高地上,先在中间挖出一个院子形状的空间(往下挖),然后沿 着这院子四面向土壁内挖进去(水平方向),作为房间,有的一直向内 挖进去达两间房间的深度。外面可作堂屋,里面是卧室。院子四周 都挖这种洞屋,但人们多喜欢住在朝南的几间,这里住起来冬暖夏 凉。
藏式帐篷
傣家竹楼
回民居
西藏碉楼
回民居
新疆土坯房
回民居
•各地传统建筑特点,都是适应自然环境的结果。
• 平顶,因为降水少 节约建筑材料。
• 斜顶,因为降水多 利于排水。
说一说 下面民居的特点
• 便于拆装
适合游牧生活
说一说 下面民居的特点
• 黄土直立性好 就地取材造价低 冬暖夏凉
3、乡村聚落的类型
2、村落的形态
找一找:这两幅图在分布的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自然环境的不同)
3.乡村村落的形态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平原聚落分布形态:集中呈团状
山区聚落分布形态:分散呈带状
找一找:这两幅图在分布的形状上有什么不同? 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不同? 平原上的村落景观,因为地势平坦开阔,聚落一 般呈团状分布。 山谷里的村落景观,这里的聚落一般沿山谷呈带 状分布。
回民居
吊脚楼 在重庆及巴山川东、湘西一带,这种建筑比较多。这
种房子一般建造在地面坡度比较陡的地方。所谓吊脚楼,原来是 房子的两边地基高低相差很多,一边着地,另一边须用木头支撑 起来,上面才能与一边保持水平,可以放梁、阁楼板。
回民居
蒙古包 蒙古族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历史上为游牧民族,放
牧牛羊要有草场,什么地方有草就在什么地方安家,所以住宅经 常迁徙。这种住宅多用毡包,以木杆作为支撑,用毡围护起来, 开一个门,多为圆形,搭建和搬动起来很方便。
(2)房屋建筑(传统),往往体现出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
房屋建筑特点
云南傣 族民居 沙特阿 拉伯乡 村民居
自然环境特点
竹木搭建而成, 降水丰富, 往往悬离地面 地面潮湿 具有墙厚、窗 小的特点 白天炎热, 昼夜温差大
北极地区因纽特人的冰屋
我国黄土高原上的窑洞
房屋建筑特点
自然环境特点
北极地 区因纽 特人的 冰屋 我国黄 土高原 的窑洞
第一幅
第二幅
我们把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乡村和城市统称为 聚落
第四幅 第三幅
D
E
你知道哪些是城市景观?哪些是乡村景观吗?
自主学习
1.什么是乡村聚落?
2.聚落的分布和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一、乡村聚落
1、聚落:指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
乡村与城市统称为聚落。
一、乡村聚落
1.定义(课文P9第一段) 乡村聚落,即村落,是乡村地区人们 的居住场所,也是人们进行生产和社会活 动的场所。
村落分布特点 洪涝区 高地上 自然环境特点 避免洪涝威胁 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水资源不足
干旱地区 水源充足且供水 方便的地方
请你来分析下面幅图中所示 民居有什么特点?这与当地自然环境
有什么关系?
云南省 傣族民居
沙特民居
云南省傣族民居(竹楼)(减 轻潮湿)
沙特阿拉伯的乡村民居(白天 炎热,昼夜温差大)
6.造成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两者景观 差异的主要原因在于( C ) A.地形和气候的差异 B.占地面积的大小 C.劳动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 D.居民人口的多少
7.李丽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地方,那
里四面环山,山上树木郁郁葱葱,有 着60多平方千米的面积,居住着一万 多勤劳朴实的村民。为了使家乡更美 好,他们每天辛勤地劳动着。终于, 家乡与外界相连的公路更宽了,学校 的设备更先进了,山上的数木更绿了, 果树上的果实更沉甸甸了、村民的脸 上都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61
1.李丽的家乡是乡村聚落,还是城市聚落? 乡村聚落。 2.李丽家乡的人们从事的生产活动方式主 要是什么? 主要从事经济林木的生产。 3.举例说明该聚落的分布、形态等自然环 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为了避免洪涝灾害,村落往往建在高地上; 村落多建在水源充足且供水方便的地方; 山区村落的规模比较小,多沿着山谷呈带 状分布。
57
3.右图是一种典型的民 居,可以看出该居民 特别注意( B ) ①防寒保暖性 ②通风 散热性 ③防潮防湿性 ④防沙防风性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58
4.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区是( B
)
A.气候湿热的雨林 B.温带湿润的平原
C.干旱的沙漠
D.地势高峻的山区
5.极地地区,因纽特人的房屋是( C ) A.窑洞 C.冰屋 B.竹楼 D.高架屋
2.乡村聚落的景观特征
分散型乡村聚落景观:多形成独家村或 散村的景观。
密集型村落
密集型村落景观:村内房屋密集,村 外果园、菜地、耕地、牧场相围的景观。
地域分 布特点
特
点
分
布
地势平坦,人 规模较大,房 口稠密的以旱 密集型 屋高度密集。 作农业为主的 平原地区。 地势起伏大的 规模小,呈点 分散型 山区或特殊的 状,松散布局。 生产类型区。
西 塘
周 庄
西 塘
回民居
皖南民居
民居多楼房,造得比较 高耸。白墙黑瓦,镶嵌在幽 隐的青山之中,安谧、秀雅, 景色如画,美不胜收。皖南 民居的建筑物比较封闭,从 外面看去,除了大门以外, 只有几个很小的窗子,其余 都是高高的白粉墙。而山墙 上往往造出很规则而又很美 的马头墙,即顶部造出高高 低低的墙脊,形象很有节奏 感。其实这种做法,其目的 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防 火,也为了防盗。
各地区乡村聚落中的房屋建 筑,因所处自然环境的差异,以 及人们生活习俗、历史文化等方 面的差异,在外观及建筑材料上 各有特色。
为什么南方房屋的屋顶坡度比北方房屋 大? 因为南方多降水天气,南方大多屋顶 坡度较大是为了方便排水,使雨水不会积 蓄在屋顶。
27
我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物产 丰富,各地的地理条件千差万别, 因此我国的民居形式也十分丰富。 如:北京的四合院、蒙古包、江南 水乡民居、皖南民居、四川的吊脚 楼、新疆的土拱住宅、福建土楼等。
用冰块构筑冰屋, 终年严寒 低矮无窗户,保 温效果好
黄土直立性、黏 冬冷夏热,气候 性强,利于开凿 干燥 窑洞
山东地区的海草房(海
风强劲,夏季多雨潮湿,冬季 多雪寒冷)
乡村聚落的建筑与生产方式的关系
乡村聚落的建筑与人文因素的关系
福建客家土楼:以土 作墙,呈圆形、半圆 形、方形,呈现团结 御敌的文化氛围。
西递村
回民居
福建土楼 多分布在福建西部,多为客家人居住。这是
一种很奇特的建筑,里面住着好几十户人家,建筑是圆形的, 很巨大,一般高达四层,底层比较潮,不住人,多用做仓库之 类。二层以上住人,大房子中间是院子,每层的内圈都有走廊 相通,整个建筑有好几座楼梯上下连通。
回民居
黄土窑洞 分布在黄河中游的山西、陕西和河南一带。这一
2、聚落与环境
观察图1-17和图1-18,说一说平原和 山谷村落的形态有什么不同?说明了 什么?
乡村聚落的分布、形态等反映 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 一般而言,平原地区的村落 规模比山区要大,而且其形态也 有所不同。
房屋建立在高山上是为了。。。。。。
房屋建立在水边是为了。。。。。。
乡村聚落的特点: (1)分布和形态等反映了人类活动与自然环 境的相互关系。
P10阅读图1-21,思考:乡村聚落中,按人们 所从事的生产活动,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思考:依据影响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请分析比较在平原地区和高山荒原地区, 哪里聚落会更密集?为什么?
在高山荒原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在平原地区聚落众多,更密集。
骑楼
骑楼
利于聚落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水源充足(井、 泉、湖滨、 河畔等地) 土壤肥沃,适于 耕作 地形平坦
农 村
牧 村
林 场 渔 村
这说明什么?
说明:同为乡村聚落,景观也 是有差异的 聚居的地方。 B渔村,渔民聚居的村庄,人们主要 从事渔业捕捞和水产养殖业。 C林场,从事培育、管理、采伐森林 等工作的人们聚居的地区。 D牧村,以畜牧业为生的牧民们聚居 的地区。
丰富多彩的乡村民居
四合院
江南民居
湘西吊脚楼
蒙古包 新疆土坯房 傣家竹楼
皖南民居
福建土楼
西藏碉楼
窑洞
北方的四合院
回民居
江南水乡民居 江南一带是我国的“鱼米之乡”,
钟灵毓秀之地。古代诗人对江南水乡的美的评价可归纳 为六个字:“小桥、流水、人家”。江南水乡民居多临 水而建,这里的交通,水陆并用,有好多住宅都设“水 后门”,即前门是陆路,后门是水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