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郭璞注看晋代的方言区划_李恕豪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言文字学研究#5天府新论62000年第1期从郭璞注看晋代的方言区划

李恕豪

[摘要]文章对晋代著名学者郭璞的注释体例和方法进行了阐述,对郭注中的方言词语及其出现的次数作了全面的统计。在此基础上,参考其他的材料,勾画出了晋代方言区划的大致轮廓,并与汉代的方言区划作了对比研究,从而窥见到从汉代到晋代数百年间汉语方言在地域上演变的一般规律。

[关键词]郭璞5尔雅注65方言注6

[中图分类号]H141[文献标码]A[文章编号]1004)0633(2000)01)0067)071

[作者]男,1981年于复旦大学毕业,文学硕士,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从事汉语语言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四川成都61006

魏晋南北朝时期方言词汇的描写研究成绩最大的要算郭璞。他是晋代著名的诗人、学者、辞赋家和语言学家。平生著作很多,注释过多种重要的典籍,其中包括5尔雅6、5方言6、5山海经6、5穆天子传6、5三苍6、5楚辞6,以及司马相如的5子虚赋6、5上林赋6等。另外还著有5尔雅音6、5尔雅图6、5尔雅图赞6等。其对方言词语的描写研究,主要体现在他的5方言注6和5尔雅注6中。

郭注的最大特点,是用当时活的语言来作注释。这种方法实际上是从5尔雅6以及汉代学者那里继承来的。王国维在评论5尔雅6以及5尔雅6郭注时说:/物名有雅俗,有古今,5尔雅6一书,为通雅俗古今之名而作也。其通之也谓之释。释雅以俗,释古以今0[1],又说:/汉人注经,不独以汉制说古制,亦以今语释古语。,,郭景纯注5尔雅6从之[2]。0这里所说的/今语0,既包括当时的/通语0,也包括当时的各种方言。至于5方言6及其郭注,王国维说:/读子云书可知汉时方言,读景纯注并可知晋时方言。张伯松谓5方言6为县之日月不刊之书,景纯之注亦略近之矣[3]。0因此,对郭注进行仔细的研究,可以窥见包括通语和方言在内的晋代实际语言的大致情况。

在郭璞的5尔雅注6和5方言注6中,用来解释的词语,凡是没有注明是某地方言的,即是汉代的通语,如下列中的/高大0、/幽静0、/和协0便是:

5尔雅#释诂6:/乔、嵩、崇,高也。0郭注:/皆高大貌[4]。0

5方言6卷二:/美心曰窈。0郭注:/言幽静也[5]。0

5方言6卷三:/斟、协,汁也。0郭注:/谓和协也。0

当然,郭璞在不少地方也注明了/通语0、/四方通语0、/今通语0、/通呼0,以及/今0、/今云0、/今呼0、/今人言0等。例如:

5方言6卷三:/凡草木刺人,,,江湘之间谓之棘。0郭注:/5楚词6曰:-曾枝剡棘。.亦通语耳。0

5方言6卷一:/娥、瀛好也。,,赵魏燕代之间曰姝。0郭注:/昌朱反,又音株,亦四方通语。0

5方言6卷一:/虔、儇,慧也。,,楚或谓之言隋。0郭注:/他和反,亦今通语。0

5方言6卷六:/擘,楚谓之纫。0郭注:/今亦以线贯针为纫,音刃。0

把郭注中的晋代通语,与5尔雅6、5方言6中的通语进行仔细的历史比较,便可以看到从汉到晋,汉语共同语词汇的大致变化情况。

从音节结构上看,晋代通语中的双音词大大超过汉代,这反映出这一时期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速度是相当迅速的。沈榕秋曾经对郭璞的5方言注6中的单音词和双音词进行了统计,在431条以词注词的条目中,郭璞以单音词注扬雄5方言6单音词的有80条,占1815%;以双音词注单音词的有271条,占63%;以单音词注双音词的有7条,占116%;以双音词注双音词的有73条,占1619%。[6]他的统计虽然仅仅以5方言6及郭璞的5方言注6为据,没有涉及5尔雅6及5尔雅注6,而所统计的词汇项目并不限于通语,也包括方言,但其结论大体也适用于对汉、晋通语的统计比较。

另外一点则是,汉代的某些方言词语到晋代时变成了通语,而部分通语中的词则变成了方言。当然也有许多汉代的通语到了晋代仍然是通语。这是通语和方言在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中,在其通行地域范围上的变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郭璞的5尔雅注6和5方言注6中,还多次提到/俗语0、/俗呼0。据统计,有49次之多。/俗0的对立面是/雅0,指下层百姓经常使用的一般只见于口语,而不见于书面记载的词语。俗语最初可能是流行范围较小的方言词语,后来使用的地域扩大,地域特征便不那么显著了。5尔雅#释言6:/律、辶述也。0郭注:/皆叙述也,方俗语耳。0郭璞在这里把/方0和/俗0并提,便是证明。

5尔雅#释言6:/庇、庥,荫也。0郭注:/今俗语呼树荫为庥。0

5方言6卷七:/茹,食也。吴越之间凡贪饮食者谓之茹。0郭注:/今俗呼能粗食者为茹。0

/俗语0(俗呼)在扬雄5方言6中叫/鄙语0。5方言6卷一:/钊、薄,勉也。秦晋曰钊,或曰薄。故其鄙语曰薄努,犹勉努也。0区分方言和俗语(鄙语)应当是从扬雄开始的,在许慎的5说文解字6中,也有三次提到过/俗语0,但是作大量的明确区分,则是从郭璞开始的。从此以后,学者们才注意到方言和俗语的区别,并分别作专门的描写和研究。

根据我们的粗略统计,郭璞的5方言注6中明白指出晋代的某些方言有108条,5尔雅注6中有132条[7]。此外,5山海经注6中有7条,5穆天子传6中有4条,司马相如5子虚赋6、5上林赋6的注中有4条[8],一共256条。

这些方言词条中的词语,从所分布的地域来看,范围是相当宽广的。这些地方中的绝大多数是郭璞亲自到过的,其中又以江东所占的比重最大。这与郭璞自三十三岁以后,到达建康,长期定居江东的经历相一致。与前人不同的是,郭璞在说明各地的方言分布时,较少使用古代

的国名,而比较喜欢使用四方名或自然地理的地名来概括流行区域较广的方言,其次则比较多地使用当时的州郡(国)名称。

郭注中有关方位的名称有这样一些:中国、中州、北方、南方(包括/南人0)、南鄙、西方等。与江河或山、关(即函谷关)有关的地名有:江东、江南、江西、河北、淮南、淮楚、汝南、汝颍、陇右、关西等。

晋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仍为州、郡、县三级,另有王国,相当于郡。郭注中的州名与或州名有关的地名有:青州、徐州、扬州、凉州、荆州、荆楚、荆巴。郡国名称则有:长沙、南阳、东郡、平原、梁国、零陵、历阳、南康、沛国、建平等。

郭璞也使用了与古代国名或民族名称有关的地名,它们是:齐、东齐、秦、楚(人)、吴楚、吴、蜀、巴濮等。

以上分类当然不够完善。例如/淮南0、/汝南0、/齐0、/蜀0等地名,也是晋代的郡名,但在此处则把它们分别罗列在与江河有关的地名和古代的国名下面。

现将郭注中的地名及其出现的次数罗列于下:

江东169关西16江南8齐8建平7中国6河北5

青州5淮南4北方3荆州3吴3东齐2西方2

汝颍2长沙2南阳2零陵2中州1南方1南人1

荆楚1荆巴1楚人1吴楚1淮楚1巴濮1秦1

汝南1陇右1凉州1东郡1南鄙1平原1梁国1

扬州1江西1蜀1沛国1徐州1历阳1零陵南康1

以上地名有的包括的范围很大,有的则很小。有的指代或大体指代同一地区,有的大地名则包含或大体包含一些较小的地名。例如/中国0和/中州0都指以今河南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其范围大致相当。/齐0与/青州0,/河北0与/北方0也大致相当。/江东0和/吴0,/关西0与/秦0,/荆0和/楚0也大致相当,不过前者与后者相比,一般要大一些。至于/关西0与/陇右0、/凉州0,/荆楚0与/长沙0,或/江南0与/长沙0,则是包容关系。郭璞使用这些地名,是为了更好地说明晋代方言的实际情况。因此我们可以依据这些方言地名来推测晋代方言的实际情况。

但是,这个工作是困难的。郭璞所处的时代,战乱频繁,人民流离失所,郭璞本人也是经历千辛万苦才来到江东定居,在他四十九岁时,被叛乱者王敦所杀害。他所记载的方言大多是他亲自到过的地方,零零星星收集到的。而相对说来,扬雄则是处在一个比较安定的社会环境之中,从四十三岁到七十来岁的二十七岁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京师向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收集方言并编排方言材料。因此,同扬雄5方言6相比,郭璞注中的方言材料相对说来要少得多,虽然王国维曾说:/读子云书可知汉时方言,读景纯注并可知晋时方言0,但实际上我们通过郭注所知道的晋代方言并不算太多。这个/不算太多0不仅反映在方言的词语项目上,也反映在郭注方言中所覆盖的地域上。另外,扬雄5方言6中地名并举的情况相当普遍,这为我们划分方言区,研究各个方言的形成,以及方言之间的关系和影响,提供了非常丰富的材料,但在郭注中,除了/荆巴0、/巴濮0、/吴楚0、/楚淮0、/零陵南康0等少数几条外,其地名并举的词条很少。

尽管有这些困难,我们仍然通过郭注中的方言材料,对晋代的方言区划作一个粗略的划分,并在大方言区下面尽可能地划出次方言或地点方言来。我们所用的材料当然依据郭注本身,这是/本证0。考虑到语言的变化有历史的继承性,因此我们使用晋代前后的某些方言材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