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大全
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
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
自然灾害、事故事件等突发情况时常发生,如何迅速应对,采取有效对策措施,将损失降到最低,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是每个人都应该了解的知识。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
自然灾害
地震
1.了解地震知识,知道如何保护自己,如躲到桌子下面或者门口处,避
免站在窗户、墙壁等危险区域;
2.当地震发生时,尽量避免跑步或者使用电梯,以免被电梯困住。
水灾
1.如果住房在低洼区,要及时排水以避免水淹;
2.保持家中通风,避免霉菌滋生;
3.如有必要,要紧急疏散。
暴风雨
1.暴风雨来临时,要关闭门窗,避免雨水进入;
2.不要贸然外出,并关闭电源等设备。
事故事件
火灾
1.定期进行消防演练,遇到火灾时知道自救逃生的方法;
2.第一时间报警求援以及疏散人员;
3.在火场遇到浓烟时,要尽量避免呼吸浓烟,靠近地面找到最近的安全
出口逃生。
交通事故
1.交通事故时,驾驶员应及时拨打122或110报警,保障自己和他人
的安全;
2.如过没有受伤,需要将车挪至非机动车通道旁,并开启危险报警灯;
3.如过有人员受伤,需要立即拨打120救护车或132拨打救助电话。
总结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应急救援相关对策措施,大家可以平时多加阅读和学习。
当然,在突发状况时,还需要冷静应对,不慌不忙,做到最好的应对。
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范本
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范本一、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紧急救援措施1. 火灾(1)立即拨打火警电话,并向消防部门报告明确的地址和火灾情况。
(2)迅速撤离现场,按疏散路线有序离开,不要慌乱和逆行。
(3)使用避难器具,如湿毛巾、纱布等,捂住口鼻,防止吸入浓烟和有害气体。
(4)不要乘坐电梯,使用紧急楼梯下楼。
(5)如果身上着火,应立即跪地滚动扑灭火焰。
(6)给予伤者及时的急救处理,切勿将火灾伤员移动或强行下楼。
(7)消防车到达后,提供必要的协助和方向指引。
2. 水灾(1)确保自身安全后,紧急通知相关救援机构,如水警、救援队、消防队等。
(2)尽量找到高处,避免淹水。
(3)不要轻易靠近深水区域,以免发生意外。
(4)不要尝试游泳或穿越洪水,避免被暗流卷走或被困。
(5)抓住浮物、用绳索固定自己,以提供紧急救援时的定位和引导。
(6)救助他人时,可使用救生圈、救生绳等器具进行救援。
(7)需要进行人工呼吸或心肺复苏时,务必了解正确的急救措施,并及时实施。
3. 地震(1)在地震发生时,面对危险的地方应尽量远离,找到安全的地方避难。
(2)如果在室内,尽量躲到桌子下面或靠近墙角处,以防止物体掉落。
(3)不要乘坐电梯,而是使用楼梯下楼。
(4)如果是在户外或开阔地区,应尽量远离高楼、广告牌、电线杆等易倒塌物。
(5)在地震结束后,注意观察周围是否有断层、电线杆倾斜等危险情况。
(6)迅速拨打紧急救援电话,报告自己所在的位置和情况。
4. 交通事故(1)保持冷静,确保自身的安全后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2)为了避免继发事故,必要时应将车辆开到道路边缘或控制交通。
(3)对于伤势较轻的伤者,可进行简单的急救措施,如止血、扶正体位等。
(4)对于伤势较重的伤者,切勿随意搬动或移动,以免加重伤情。
(5)对于火灾、燃油泄漏等附加危险的事故,应迅速将人员撤离至安全地点。
(6)配合现场的救援人员,提供必要的信息和协助。
二、紧急救援措施的重要性意外事件和事故的发生时常无法预测,但正确的紧急救援措施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伤害。
应急救援队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队保障措施随着日益频繁的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如地震、火灾、洪水等,应急救援成为非常重要的事情。
应急救援队是在紧急情况下提供救援、支援和解决问题的专业队伍。
为了有效保障应急救援队的工作,必须采取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应急救援队保障措施的几个方面:急救设备的准备应急救援队需要准备一些急救设备,例如急救箱、医药箱、夹板、担架等,以应对突发事件中可能出现的伤病情况。
急救设备要储存在易于取用的地方,并进行定期检查,保证设备完好无损,并保质期内。
应急救援队除准备好上述设备外,还需要配备一些应急救援通讯手段,例如对讲机、手机等。
在面对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紧急情况下,通讯设备可以为应急救援队提供与外界沟通的渠道,以便更好地指挥协调救援行动。
训练队员应急救援队的队员必须经过训练,掌握一定的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方法,并熟悉人员撤离、急救、搜救等技能。
队员应该进行定期模拟演练和培训,以提高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
同时在实际行动中,应急救援队员还需注意自身的安全,遵循相关规程操作,慎维护个人的安全与职业的荣誉。
队员的装备配备应急救援队员需要配备一些必要的个人装备,包括头盔、手套、防护服、特种鞋等。
在紧急情况下,这些装备可以保护队员的身体安全并提高应对能力。
在选择装备时,应急救援队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并保持装备干净整洁,以保证其正常使用效果。
设备的维护保养应急救援队的设备,在平时没有使用的时候,需要妥善保管,例如存放在干燥、通风、不受阳光直射的环境中。
设备的维护保养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定期对设备进行保养,比如更换磨损的零件、清洁设备表面及内部等,确保救援装备的积极使用。
团队的配合协调在紧急情况下,应急救援队的每一名队员都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和使命。
在救援现场,队员需要配合协作,分工明确,完成各自的任务。
应急救援队需要领队的统一指挥,协同行动,随时掌握现场情况变化,并作出相应的行动计划。
在救援行动结束后,还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整理汇总、反思总结。
应急救援队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队保障措施应急救援队是社会公共安全的重要力量,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响应并为受灾群众提供救助和保障。
为了在应急救援过程中更好地开展工作,保障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和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需要做好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首先,应急救援队需要加强内部队伍建设和训练。
训练应急救援队成员的技能和专业能力是提升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手段。
建立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培训救援人员的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应急救援队的整体素质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其次,应急救援队需要完善装备和物资保障。
应急救援队在执行任务时需要各种专业装备和物资,包括救援器材、通讯设备、药品、食品等。
保障队伍所需装备和物资的数量和质量要与实际需要相适应,确保在任何时候都能够及时提供救助和保障。
再次,应急救援队需要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协调。
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可能需要与警察、医疗机构、消防等其他部门和机构进行紧密配合。
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提高应急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应急救援队还需要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定期开展应急救援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同时,加强队伍内部的培训和教育,使救援人员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应急救援技术和知识,保持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最后,应急救援队需要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和工作流程。
在应急救援行动中,指挥系统的效率和准确性对于任务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挥系统,明确各级指挥员的职责和权限,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确保救援行动的迅速和有序进行。
总之,应急救援队的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内部队伍建设和训练、完善装备和物资保障、加强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和协调、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和工作流程等。
只有做好这些措施的落实,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应急救援能力,更好地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
应急保障手段完备的措施
应急保障手段完备的措施应急保障手段完备的措施是指在面对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且有效地采取相应措施,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的一系列应急管理手段。
下面是一些应急保障手段的措施,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保障人员的安全和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的能力:1.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组织建立应急管理部门,完善应急管理制度和程序,明确应急管理责任,确保各部门和人员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行动。
2.制定应急预案: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制定详细的应急预案,包括预警、召集、组织、救援等各个环节的措施和指导,各部门和人员都要熟悉并按照预案执行。
3.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统一的应急指挥中心,集中协调应急救援资源,协调各方面的应急工作,及时做出决策和指挥。
4.加强应急培训:定期组织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各部门和人员的应急处理能力,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地行动。
5.完善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建立健全的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确保及时获取有关紧急情况的信息,准确传递给相关部门,避免形成信息断层,从而影响应急处理的效果。
6.完善应急救援力量:提高应急救援力量的装备和技术水平,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及时、有效的救援和救助。
7.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的应急合作与信息交流,借助国际救援资源和经验,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8.加强风险预判和防范工作:加强对可能出现突发事件的风险评估和预测工作,提前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突发事件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9.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制定合理的应急物资储备计划,确保在紧急情况下有足够的救援物资供应和支持。
10.加强社会力量参与:鼓励并组织社会力量参与应急保障工作,发挥社会组织和志愿者的作用,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应急保障手段的完备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指挥中心、加强应急培训、完善信息报告和发布机制、完善应急救援力量、加强国际合作、加强风险预判和防范工作、建立健全应急物资储备和加强社会力量参与等。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是指为了应对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组织人员和资源进行救援工作的一系列措施。
以下是应急救援保障措施的具体内容:
1.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根据不同的应急情况,成立专业的救援队伍,明确组织结构和职责,建立起领导指挥中心、各级指挥部和基层救援队伍,确保救援行动的组织与协调。
2. 配备必要的救援装备:根据不同的救援任务需求,配备专业的救援装备和工具,如救护车、沙包、灭火器等,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迅速响应和处理。
3. 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预案:根据各类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和检查,提高救援工作的专业水平和应变能力。
4. 培训应急救援人员:对参与救援工作的各类人员进行培训,包括急救知识、救援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等,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工作效率。
5. 建立应急救援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信息汇集与发布平台,及时收集、汇总和传递相关的应急救援信息,以便及时响应和展开救援行动。
6. 加强应急救援与其他部门的协同配合:与公安、消防、医疗等相关部门建立密切合作关系,形成联动机制,提高救援工作
的效率和协同配合能力。
7. 宣传培养公民应急救援意识: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民的应急救援意识,普及相关知识和技能,使其能够在紧急情况下正确自救和互救。
8. 加强应急救援装备和设施的维护管理:定期对救援装备和设施进行检查和维修,保证其能够正常使用,提高救援能力。
总的来说,应急救援保障措施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组织机构、救援装备、预案制定、人员培训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落实,以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高效地开展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应急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措施1、通信与信息保障有关人员和单位要保证通讯联系畅通,调度值班电话保证24小时有人值守。
煤矿重特大事故(险情)指挥部与乡(镇)人民政府及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煤炭工业管理局、煤矿救护队、煤矿救援物资储备单位、医疗救护中心建立畅通的应急救援指挥通信信息系统。
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负责本区域内有关机构和人员的通信保障,做到即时联系,信息畅通。
煤矿企业负责保障本单位应急通信、信息网络的畅通。
2、应急支援与保障2.1现有救援装备保障煤矿事故发生时,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备、钻机、风机、风筒、施工材料等救灾装备和储备物资开展救援。
2.2紧急征用救援装备与市煤矿事故救援中心和和顺救护队建立救援装备补充系统,作为我矿应急救援储备资源不足时的备用救援装备。
2.3交通运输保障在应急响应时,利用现有的交通资源,以保证及时调运煤矿事故灾难应急救援有关人员、队伍、装备、物资。
矿山救援和医疗救护车辆配用专用警灯、警笛,护矿队负责组织对事故现场进行交通管制,开设应急救援特别通道,最大限度地赢得应急救援时间。
2.4煤矿救援医疗保障医疗救护组负责指导全县煤矿事故伤员的急救工作。
设立医疗救护专家组,为煤矿事故应急救援提供医疗救护方面的技术支持。
应选择医疗条件较好的医疗单位,成立医疗救护中心,指导、参加矿山事故中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
煤矿企业建立矿山医疗救护站(或与企业所在地医院签订医疗救护协议),负责煤矿事故伤员的医疗急救。
2.6治安保障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防范保护,维持现场秩序,及时疏散群众。
2.7经费保障煤矿企业应当做好事故应急救援必要的资金准备。
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救援资金首先由事故责任单位承担,事故责任单位暂时无力承担的,由集团公司协调解决。
2.8技术支持与保障煤矿重特大事故(险情)应急救援指挥部设立煤矿应急救援专家组,为矿山事故应急救援提供技术支持。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保障措施
一、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应急管理体系是安全生产的第一道防线,包括应急预案编制、组织机构建立、
应急资源储备、应急培训和演练等环节。
在日常生产中,应按照预案进行演练,以保障应急处置的高效与迅速。
二、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系统
利用现代化技术,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预警系统,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进行提前预警,及时采取措施消除事故隐患。
三、生产设备安全检测
生产设备是生产过程中的核心部分,必须保证其安全性。
应定期对生产设备进
行检测,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设备的稳定运行。
四、消防设备维护
消防设备是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定期对消防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能在必要时发挥应有作用,及时消灭火灾。
五、应急物资储备
应急物资储备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保障,包括灭火器材、医疗急救药品、应
急保障物资等,必须在企业生产事故发生之前及时储备。
六、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员工是企业生产的主力军,应注重员工安全教育培训。
要求员工必须了解企业
安全生产制度,掌握应急处置方法,遇到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反应,及时采取措施。
七、安全生产应急演练
应急演练是企业提高应对突发事件水平的重要手段。
要定期组织应急演练,考
察预案制度、组织机构、应急资源等环节,发现不足并及时改进。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综合保障措施应急救援综合保障措施是指在灾害事故发生后,通过迅速、有序的组织和行动,利用各种相关资源,采取综合性的措施,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事故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
下面是应急救援综合保障措施的具体内容:1.组建应急救援队伍。
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专业化的救援队、医疗救援队、防灾减灾志愿者等。
应急救援队伍需要通过培训和演练,提高应对灾害事故的能力和水平。
2.建立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是应急救援的核心机构,可以通过调度和协调各种资源,组织应急救援工作。
要配备专业的指挥人员,建立完善的通信设施和信息系统,确保信息的及时流通和准确传递。
3.做好应急救援设备的准备工作。
应急救援需要大量的设备和器材,如救生器械、扑救工具、救生艇等。
要定期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另外,要储备一定数量的应急救援物资,如食品、药品、毛毯等,以备灾后使用。
4.加强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各种媒体宣传,向公众发布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同时,要加强学校和社区的灾害教育,让学生和居民掌握应对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5.加强应急救援与科技创新的结合。
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卫星遥感等,对灾情进行监测和评估,为救援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还可以通过信息化技术,建立灾害信息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和智能化指挥。
6.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灾害无国界,国际间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灾害。
可以与其他国家的救援队伍建立联系和合作机制,共享救援经验和资源。
同时,还可以参加国际应急救援演习和培训,提高跨国应急救援的能力。
综上所述,应急救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通过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机制和加强应急准备工作,可以更好地应对灾害事故,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及预案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及预案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灾难也在不断增加,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事故灾难造成的损失,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从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和预案的角度进行探讨。
一、应急救援保障措施1. 组织保障(1)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组织体系,明确各级应急救援组织的职责和任务。
(2)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技能和应急处置能力。
(3)开展应急救援培训和演练,提高从业人员和公众的应急救援意识和能力。
2. 信息保障(1)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报告和发布制度,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完整。
(2)建立应急信息数据库,实现应急信息资源的共享。
(3)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提高应急救援指挥和协调能力。
3. 物资装备保障(1)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类型和特点,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设备和物资。
(2)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和调用制度,确保应急救援物资的充足和高效利用。
(3)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物资的捐赠和赞助。
4. 人力资源保障(1)加强应急救援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支专业素质高、处置能力强的应急救援队伍。
(2)建立应急救援志愿者队伍,发挥志愿者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积极作用。
(3)制定应急救援人员待遇政策,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权益。
5. 经费保障(1)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经费保障制度,确保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合理安排应急救援经费,加大对应急救援设施设备更新的投入。
(3)鼓励企业和社会力量投资应急救援事业,形成多元化的应急救援经费投入机制。
二、应急救援预案1. 预案编制(1)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2)预案编制要充分考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确保预案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用性。
(3)定期对预案进行修订和更新,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突发公共事件形势。
2. 预案审批和发布(1)预案编制完成后,报请相关部门审批。
应急救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应急救援的保障措施有哪些一、通信与信息保障不断完善应急通信系统,保障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和应急救援领导小组之间的通信畅通。
应急指挥机构人员的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确保能够及时沟通信息。
建立信息通信系统及维护方案,确保应急期间信息通畅。
二、应急队伍保障(1)应急救援队伍包括义务消防(保安)队、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等。
主要任务是对火灾、爆炸、有害性化学品泄漏、因工伤亡、道路交通、设备故障等各类事故以及因暴风雨、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事故的处置;(2)通过整合现有应急资源,建立健全应急救援协调机制;(3)加强应急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增强应急能力;(4)加强同行业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提高应急队伍的素质和能力。
三、应急物资装备保障依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需求,建立健全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立应急物资动态管理制度。
督促做好应急物资和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存放位置、管理责任人等工作。
在应急状态下,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物资和装备统一调配使用。
四、经费保障(1)必须保证应急管理的日常费用,对应急物质、人员训练和演练、装备储备、设备维护等所需的资金,要列入年度预算。
(2)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要对应急处置费用进行如实核销。
五、交通运输保障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根据救援需要及时协调提供交通运输保障,并根据发生事故的实际情况,协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实行必要的交通管制,确保救灾物资、器材和人员运送及时到位,满足应急处置的工作需要。
六、技术保障(1)不断完善突发事件应急技术信息平台;(2)充分发挥技术机构和应急系统的作用,不断开发应急救援的新技术、新方法。
七、医疗保障根据应急需要,不断加强医疗救援工作,以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工作和各项预防控制措施;同时通过社会应急医疗救护资源,支援现场应急救治工作。
八、后勤保障做好受灾员工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工作。
九、人员防护保障应急救援人员应配备符合救援要求的人员安全职业防护装备,严格按照救援程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确保人员安全。
应急预案应急保障措施
一、总则为保障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应急保障措施1. 人力资源保障(1)成立应急指挥部,由政府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组织、协调、指挥应急工作。
(2)建立应急队伍,包括救援队伍、医疗队伍、后勤保障队伍等,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援。
2. 财务保障(1)设立应急专项资金,用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的资金需求。
(2)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应急物资、设备、设施等资金保障。
3. 物资保障(1)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库,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如食品、药品、帐篷、发电机等。
(2)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物资调配,确保应急物资的及时供应。
4. 技术保障(1)建立应急信息平台,实现应急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
(2)加强应急通信保障,确保应急指挥调度、救援行动的通信畅通。
5. 交通保障(1)制定应急交通保障方案,确保应急救援车辆、物资的快速运输。
(2)加强与交通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应急救援通道的畅通。
6. 医疗保障(1)建立应急医疗救治体系,确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
(2)加强与医疗机构的合作,确保医疗救治资源的有效利用。
7. 通讯保障(1)确保应急指挥、救援行动的通讯畅通。
(2)建立应急通讯网络,实现应急信息的快速传递。
8. 食品和饮水保障(1)确保应急物资储备库中的食品、饮水充足。
(2)加强食品、饮水质量的监测,确保供应的食品、饮水安全。
9. 安全保障(1)加强应急现场的安全管理,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
(2)加强应急物资、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
10. 法律保障(1)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2)加强应急法律法规的宣传培训,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
三、应急响应程序1. 信息报告:突发事件发生后,事发单位应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并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信息。
应急救援治安维护后勤服务等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治安维护后勤服务等保障措施应急救援是指在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采取的一系列组织、调配、救援、协助和支持等行动。
治安维护是指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的过程中,依法履行职责,维护秩序,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后勤服务是指在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过程中,为救援人员提供后勤保障,保证他们的工作顺利进行。
为了确保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需要实施以下保障措施:1.体系建设: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体系和治安维护体系,明确各级责任部门和指挥机构的职责和权限,建立联动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救援和处置效率。
2.人员培训:对应急救援人员和治安维护人员进行专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应急处置和执法能力,使他们能够熟悉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工作的流程和操作规范。
3.装备投入:加大对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的装备投入,提供先进的救援装备、通讯设备、防护用品等,以提高救援和处置效率,保护救援人员的安全。
4.资源调配:建立资源储备和调配机制,确保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所需的物资、人力和技术资源能够及时调配到位,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
5.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建立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积极开展救援演练、建设消防设施、规划安全出口等,提高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的有效性。
6.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和指挥调度,提高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的响应速度和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和失误。
7.宣传教育:加强对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工作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法律意识,增强公众自我保护和协助救援的能力,形成全民参与的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的良好氛围。
8.经费保障:加大对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的经费投入,确保应急救援系统和治安维护力量的正常运转,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和人员待遇。
这些保障措施的实施,可以从多个方面提高应急救援和治安维护工作的效能和水平,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
应急保障方案及措施
应急保障方案及措施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频率也大幅增加,如自然灾害、恶劣天气、事故等。
这些突发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保障方案及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基本的应急保障方案及措施,以期提高人们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二、应急保障方案1. 预案编制在日常工作中,各单位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够迅速、有序地做出反应。
预案内容应包括应急组织机构设置、责任分工、协调机制、资源调配等。
同时,预案需要定期进行演练和修订,以保持其实效性和灵活性。
2. 建立信息平台快速准确地获取信息是应急保障的关键。
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建立信息平台,收集、整理和发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同时,加强与媒体、社会组织等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信息的及时传递和公开透明。
3.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应急救援队伍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各级政府应加强对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要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提高应急救援的能力和水平。
此外,还应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形成合力。
三、应急保障措施1. 健全应急指挥体系应急指挥体系是应急保障的核心,应建立健全的指挥机构和指挥系统。
各级政府应建立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协调各方资源、指挥应急救援行动。
同时,还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动,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工作机制。
2. 增强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应急物资保障是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环节。
各级政府和相关机构应建立完善的物资储备体系,包括食品、药品、救灾设备等。
同时,还应加强物资调配和运输能力,确保物资的及时供应和分配。
3. 提高公众应急意识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救能力对于应对突发事件至关重要。
各级政府和媒体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应急知识水平。
同时,还应开展应急演练和培训,提高公众的自救自护能力。
4. 加强国际合作突发事件的影响往往不仅局限于国内范围,国际合作也显得尤为重要。
应急保障措施及处置方案
应急保障措施及处置方案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各种突发事件和灾害频频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为了有效应对和处理突发事件,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保障措施及处置方案非常必要。
一、应急保障措施1.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警系统。
通过搭建监测系统、预警设备等,及时掌握各种应急事件和突发灾害的信息,做好预警工作,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损失。
2. 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完善各级救援队伍的组织体系,加强队伍的培训和设备装备,提高应急救援队伍的应对能力和执行力,确保能够及时高效地进行救援行动。
3. 建立健全的应急物资储备制度。
根据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和灾害,合理规划和储备应急物资,确保有足够的救灾物资和生活物资供应,以应对应急情况。
4. 加强应急演练和培训。
定期组织各类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水平。
同时,加强应急知识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公众应对突发事件和灾害的自救互救能力。
二、处置方案1.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警系统,向相关部门和公众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大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 组织应急救援队伍展开救援行动。
根据具体情况和事件类型,调动救援队伍和装备,迅速赶赴事故现场,展开救援工作。
3. 启动应急指挥中心,做好指挥调度工作。
各级应急指挥中心要迅速建立和运作,协调相关部门和救援力量,统一指挥,确保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4. 加强灾后恢复工作。
在应急救援工作完成后,及时评估灾害损失,补救损失,做好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为受灾地区和灾民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三、应急保障的重要性1. 保障公众的生命安全。
应急保障措施的建立和实施,可以提前预警和处理突发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2. 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及时有效地进行应急处理,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影响。
3. 保障财产安全。
应急保障措施的实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保护人们的财产安全。
应急救援人员的保障措施
应急救援人员的保障措施应急救援是一项重要而危险的工作,为了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和顺利完成任务,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障措施。
首先,要加强应急救援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应急救援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熟悉救援操作流程,熟练掌握救援工具的使用。
因此,应急救援人员应接受系统的培训,包括急救技术、自救互救和安全意识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救援能力和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
其次,应急救援人员需要配备适当的防护装备。
应急救援工作常常是在复杂恶劣的环境中进行的,例如火灾现场、地震废墟等。
应急救援人员需要佩戴防护头盔、防护面罩、防护手套等装备,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同时,应急救援人员还需要配备呼吸器等特殊装备,以应对特殊情况。
第三,要建立完善的应急救援指挥系统。
应急救援工作需要高效的组织和协调,因此需要建立一个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和调度救援人员和资源。
指挥系统应具备快速、精确的信息传递和响应能力,以便在最短时间内组织救援行动。
同时,应急救援人员还需要接受指挥系统的培训,熟悉指挥系统的操作流程,提高应对各种情况的能力。
此外,为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身心健康,还需要提供心理辅导和关怀。
应急救援人员常常面临生命危险和巨大的心理压力,因此需要有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医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和帮助。
同时,还可以建立应急救援人员互助小组,让他们相互交流和分享心得,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最后,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责任制度和保险制度。
应急救援工作具有一定的风险,应急救援人员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和风险。
因此,需要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明确各个岗位的职责和权益,确保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同时,还需要为应急救援人员购买保险,以应对意外伤害和工作不可抗力造成的损失。
综上所述,为了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和顺利完成任务,需要加强培训和教育、提供适当的防护装备、建立完善的指挥系统、提供心理支持和关怀,并建立安全责任制度和保险制度。
只有做好这些保障措施,才能更好地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身心健康和顺利完成任务。
紧急救援保证措施
紧急救援保证措施在面临突发事件或紧急情况时,紧急救援保证措施的建立和执行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措施旨在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减少财产损失,并最大程度地减少紧急事件造成的灾害影响。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紧急救援保证措施:首先,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是保障紧急救援效果的重要基础。
应急预案应包括各种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对应的救援流程和处置措施、人员分工和职责等内容。
针对不同类型的紧急事件,应制定相应的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和调整,以确保各方面的准备工作都得到充分落实。
其次,建立健全的紧急通讯网络也是保证救援措施有效执行的关键。
在紧急情况下,及时的、准确的信息传递是救援的前提。
因此,需要建立起一套完备的通讯网络体系,包括各种通讯设备、通讯渠道和应急通讯预案。
在遇到紧急情况时,所有相关人员都能够迅速获得必要的信息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此外,加强现场救援能力也是保证紧急救援措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在发生紧急事件时,现场救援人员的素质和救援装备的完备程度直接影响着救援工作的效果。
因此,需要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演练,提高其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和水平。
同时,也要确保救援装备的及时更新和维护,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紧急事件。
另外,建立起紧急救援协调机制也是保证救援措施快速有效实施的关键。
在应急事件发生后,各个相关部门和单位之间的累积协调配合是非常必要的。
因此,应建立起一个紧急救援协调机制,明确各方的职责和权限,并通过定期会商和协作,建立起一个高效的工作模式,以保证救援行动的有序推进。
最后,重视对公众的宣传教育也是保证紧急救援措施有效执行的重要环节。
公众救援意识的培养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对于在紧急事件中的自救互救至关重要。
因此,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救援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应急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以更好地应对突发事件。
综上所述,建立和完善紧急救援保证措施,能够有效地保障在紧急情况下的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减少灾害损失。
各个单位和个人都应该高度重视这方面的工作,积极做好应急预案的制定、通讯网络建设、现场救援能力的提升、协调机制的建立和公众教育等工作,共同为应对紧急事件做出应有的贡献。
应急救援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
应急救援安全保障措施有哪些在面对各类突发事件时,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要确保应急救援行动的高效与安全,就需要一系列周全的安全保障措施。
这些措施涵盖了多个方面,从人员培训、装备配备到指挥协调,每一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首先,人员的专业培训是应急救援安全保障的基础。
救援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各类灾害事故的特点和应对方法。
例如,在火灾救援中,要了解火灾的发展规律、灭火器材的使用以及火灾现场的危险评估;在地震救援中,要掌握废墟搜索与营救的技巧、临时支撑与防护的方法等。
为了达到良好的培训效果,培训课程应包括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
理论部分涵盖灾害学、急救知识、心理学等多学科内容,让救援人员对灾害形成全面的认识。
实际操作则通过模拟场景进行,如模拟火灾现场、地震废墟等,让救援人员在近似真实的环境中练习技能,提高应对能力。
此外,定期的复训和演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灾害形式的变化,救援知识和技能也需要不断更新。
通过定期复训,救援人员能够及时掌握最新的救援理念和方法;而演练则可以检验和强化培训效果,提高团队协作和实战能力。
在人员选拔方面,要设定严格的标准。
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职业道德等都是重要的考量因素。
身体素质确保救援人员能够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和恶劣的环境;良好的心理素质有助于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和决断;强烈的职业道德则能驱使救援人员坚守岗位,为拯救生命全力以赴。
装备的合理配备和维护是应急救援安全保障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先进、适用的救援装备能够大大提高救援效率,降低救援人员的风险。
比如,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服、防护靴、呼吸防护设备等,能够有效保护救援人员在危险环境中的身体安全。
在火灾现场,耐高温、防火的防护服可以避免救援人员被烧伤;在有毒气体泄漏的环境中,有效的呼吸防护设备能防止中毒。
救援工具和设备也需要根据不同的救援场景进行配备。
在地震救援中,生命探测仪、破拆工具、起重设备等是必不可少的;在水域救援中,救生艇、潜水装备、水上救援绳索等则发挥着关键作用。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大全
应急救援保障措施大全为了保障应急救援物资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必须加强物资的保管、维护和保养工作。
具体措施如下:1.库房管理人员要做好物资的分类、标识和存放工作,确保物资储备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库房要配备专门的保管人员,对进出库物资进行严格的登记和核对,确保物资数量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3.库房要定期进行物资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物资的完好性和可用性。
4.库房要建立健全的保养制度,对物资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确保物资的长期有效性和可靠性。
5.库房要建立完善的物资调配制度,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物资的调配和分配,确保物资的合理利用和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三)应急物资的更新和补充为了保证应急救援物资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必须定期对物资进行更新和补充。
具体措施如下:1.库房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需要,定期对物资进行更新和补充,确保物资的及时性和适用性。
2.库房要建立完善的物资采购制度,确保采购的物资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3.库房要建立健全的物资管理制度,对物资进行分类、标识和存放,确保物资储备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4.库房要加强与相关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共同做好应急救援物资的更新和补充工作。
总之,应急救援物资的管理和保障工作是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管理和保障工作,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确保矿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应急物资的管理和保障是任何企业都必须重视的问题。
以下是一些应急物资管理的措施:一、储备物资的管理1.应急物资储备需要设立专门的库房,并实行封闭式管理。
库房应符合储存物资的具体条件和要求,例如避光、通风良好、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污染等措施。
2.物资的保管需要根据物资的类别、性质和要求安排适应的存放仓库、场地,做到分类存放、定点堆码、合理布局、方便收发作业、安全整洁。
性质相抵触的物资和腐蚀性的物资应分开存放,不准混存。
3.加强物资保管和维护保养工作,做到“六无”保存,即无损坏、无丢失、无锈蚀、无腐烂、无霉烂变质、无变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西华晋吉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应急救援保障措施二0一八年目录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与维护保障措施错误!未定义书应急救援交通运输保障管理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方案 (8)应急救援后勤服务保障措施 (10)应急救援医疗救护保障措施 (14)通信联络系统安全保障技术措施 (18)应急救援技术专家集结措施 (21)吉宁煤矿应急救援物资、装备的管理与维护保障措施为规范应急物资装备的管理与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应急救援保障,加强对应急物资的管理,确保应急救援物资有效储备,及时发放,最大限度地减轻各类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确保矿井和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分工协作,统一调配,有备无患”的要求,特制定本措施。
一、组织机构为加强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工作,成立由分管领导任组长,具有应急物资储备、管理任务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应急物资保障领导小组。
下设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调度室(应急管理办公室),调度主任任办公室主任,办公电话:,手机号码:。
主要任务:调配应急储备物资进行应急救援,负责监督应急救援物资的采购、入库、储存、出库、回收、维护保养、定期检查、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
二、应急物资的管理(一)消防安全的管理1、各相关单位设专职应急物资保管员。
保管员要坚守岗位,对进库人员和车辆进行严格登记,提货车辆出库时,要认真核对出门证和物资数量。
2、保管员担负着库区防火、防盗、防破坏的重任,必须在现场按时交接班登记,不准脱岗,上班不准从事与工作无关的事,严格执行巡逻制度,并做好记录,库区要实行24小时值班。
3、库房要建立义务消防组织,有明确分工,库区各部位实行防火责任制,严禁烟火,各个防火标志要悬挂在醒目位置,库区要配齐各种消防设施、器具并定期检查、维修,保持完好,库房料场禁止明火取暖。
料场、仓库间应留有消防通道,及时清理各种易燃杂物,发现火灾及时组织扑救并报警。
4、保管员离开库房时要做到人走、窗关、灯闭、门落锁。
5、库区根据季节做好防雷电、防洪、防风、防冻等各项措施,消除各种自然灾害和事故对应急物资的损害。
(二)保管、维护、保养的管理1、应急储备物资设立应急物资专库,实行封闭式管理。
应急物资的库房应符合物资储存的具体条件和要求,要避光,通风良好,有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污染等措施。
2、物资的保管要依据物资的类别、性质和要求安排适应的存放仓库、场地,做到分类存放,定点堆码,合理布局,方便收发作业,安全整洁。
性质相抵触的物资和腐蚀性的物资应分开存放,不准混存。
3、加强物资保管和维护保养工作,做到“六无”保存,即无损坏、无丢失、无锈蚀、无腐烂、无霉烂变质、无变形。
对需要保养的机器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关台帐。
4、库存物资要坚持永续盘点和定期盘点,做到帐、卡、物相符,严格落实责任,强化采购、入库、储存、出库、回收、处置等方面的管理和台账记录。
(三)物资发放的管理1、应急物资必须做到“专物专用”,未经应急领导小组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
2、应急物资在调用时,应由使用单位向应急领导小组提出申请,由应急领导小组签发调拨通知单。
在紧急情况下可先电话报批,后补办手续。
3、具有应急物资储备的单位根据应急救援需要随时调配应急物资,并对调用出库的应急物资及时登记。
4、调用出库的应急物资使用后,对可重复使用的,经业务主管部门组织验收合格后交原储备单位维护保养;对已消耗或不可回收的,应填写耗损管理相关记录并说明情况,报应急领导小组批准后做耗损处理。
5、对使用有效期较短、市场供应充分且在日常应急工作中经常使用的储备物资,可以实行动态储备管理,可按照“用旧补新、先进先出、等量更替”的原则调出使用,同时补充相同数量的新物资进行储备,避免浪费。
三、应急物资保障措施1. 应急物资储备的品种包括自然灾害类、安全事故灾难类、应急抢险类及其它。
2. 应急物资储备定额由公司下达的指标及吉宁煤矿的实际应急需要确定。
3. 应急管理办公室负责落实应急物资储备情况,财务科落实经费保障,科学合理确定物资储备的种类、方式和数量,加强实物储备。
4. 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到“专业管理、保障急需、专物专用”,所有应急物资未获得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批准不的擅自发放。
5. 已消耗的应急物资要在规定的时间内,按调出物资的规格、数量、质量重新购置。
6. 应急物资应当坚持公开、透明、节俭的原则,严格按照采购制度、程序和流程操作,做到谁采购、谁签字、谁负责。
7. 相关单位要加强对应急物资的采购、储备、管理维护等环节的监督检查,对管理混乱、冒领、挪用应急物资等问题,依法依规严肃查处。
吉宁煤矿应急救援交通运输保障管理措施为加强我矿运输应急运力组织和保障工作,进一步提高应对和处置各类突发事故的能力,实现矿井应急救援交通运输保障有力,确保应急救援交通运输所需要的运输车辆、设备齐全可靠,特制定本措施。
一、指导思想落实“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方针,以及分工明确、协调一致、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运力保障体系,确保一旦发生突发事故,我矿交通运输保障小组能以最快的速度、最高的效能做好运输应急运力的组织、救援和保障工作,完成伤员、应急物资的运输保障任务,把突发事故的危害降到最低点。
二、组织机构为加强交通运输保障工作领导,成立交通运输保障领导小组。
组长:总经理副组长:生产副矿长成员:综合科科长车队队长交通运输保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综合科,综合科科长任办公室主任,办公电话:5012,手机号码:。
主要任务:负责应急救援交通运输的保障工作,负责指挥和调配交通运输小组应对突发事件的救援,当应急运力不能满足突发事件需要时,负责报请兄弟单位应急运力对口支援,确保矿井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运输能力的需要。
三、工作原则1、以人为本、平急结合、预防为主。
把保障职工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高度重视运输应急保障工作,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动态相结合,提高防范意识,做好有效应对矿井突发事故的各项保障工作。
2、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联动协调。
矿井运输应急保障工作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由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分级响应、条块结合、上下联动,充分发挥运输应急保障机构的作用。
3、职责明确、规范有序、部门协作。
明确应急管理机构职责,建立统一指挥、分工明确、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作高效的应急工作机制和响应程序,实现应急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与其他部门密切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矿井运输应急保障机制。
四、应急运力1、应急运力储备依照有规定,按照“平急结合、分级储备、择优选择、统一指挥”的原则,做好应急运力的储备,做到落实任务,落实责任,落实人员。
2、应急车辆维护保养应急救援交通运输车辆应确保车辆动力系统、制动系统、转向系统等各系统技术状况良好,严格执行“强制维护,适时维修”的原则,强化应急运输车辆的日常养护与保养工作,定期对应急运输车辆进行维护保养,及时了解和掌握车辆的运行状况。
3、应急保障人员应急保障人员包括现场管理人员、驾驶员、维修人员,年龄原则上控制在20至55岁之间,且身体健康、政治素质高、协作意识强等。
配备应急救援交通运输协调人员一名。
五、保障措施1、指令性储备运力,在应急状况下,所有车辆停止外派,在外车辆一律召回。
驾驶人员及车辆应在指定地点集结待令,未经指挥部同意,不得私自外出,随时准备接受应急任务。
2、执行应急任务的车辆,必须是经检测合格、车辆技术达到二级以上,车辆使用年限不超过5年,或行驶里程不超过15万公里。
按规定投保各项保险,各项安全防护装置及应急装备配备齐全可靠,且配持有效从业资格证件的驾驶员,方可执行应急任务。
3、实行24小时值班,随时保持电话畅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车辆调度及时到位。
4、在应急车辆不足时根据指挥部命令,交通运输保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应急车辆,负责向有关部门或社会筹集应急车辆。
吉宁煤矿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方案应急救援经费是保障我矿发生灾变事故时迅速投入开展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保障,没有可靠的资金渠道和充足的应急救援经费,就无法保证有效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和维护应急管理体系正常运转,因此特制定吉宁煤矿应急救援经费保障措施。
一、建立有机统一的协调机制1.明确经费保障的协调主体及其职责。
矿井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救援资金的协调管理和统一调度。
监督财务部门按月提取安全费用和维简费用等应急资金。
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时,协调矿井防灾救灾经费使用,及时向公司申请专项资金划拨。
2.理顺矿井内部需求上报渠道。
矿井进行抗灾救灾活动形成统计上报制度,并保证矿井内部各系统之间信息渠道的顺畅。
各救援单位指定专人负责将所需经费保障数额上报至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由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对各单位上报资金进行审核。
二、建立可靠的资金保障体系1.建立一定规模的应急资金。
矿井每年在制定安全生产投入计划时,优先考虑应急救援资金,并把这部分应急资金列入矿井预算上报公司审批。
2.每月按规定提取安全费用,并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10条安全费用支出范围使用。
3.对维简费用、设备大修、设备中小修等涉及到应急救援的,优先考虑和安排。
保证应急救援设施安全、到位。
4.按月提取教育经费,涉及应急救援培训的费用在教育经费中列支,保证应急救援培训资金到位。
三、强化经费保障监管力度1.建立全方位监管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实施经费保障监管工作的根本依据。
严格执行经费保障方案,使经费监管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2.建立全过程全方位监控机制。
监督管理工作要能够覆盖经费筹措募集、申请划拨、采购支付全过程,使经费保障监管工作真正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严密有效,把所有救灾经费保障活动全部纳入监督检查的视野。
3.形成内外监督协调配合的监控体系。
要采取经费使用职能部门内部监管,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外部监管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等形式,互通监管信息。
形成监管合力,及时发现和处理抗灾救灾经费管理使用中的违法违规问题。
吉宁煤矿应急救援后勤服务保障措施为进一步强化应急救援后勤服务保障,提高矿井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和应急救援工作水平,保护矿区职工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矿山救援规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和《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办法(试行)》等法律法规、制度规定,以及《吉宁煤矿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要求,结合矿井实际,特制定本措施。
一、组织机构为做好应急救援后勤服务保障工作,设立应急救援后勤服务保障办公室,成员由综合办公室、应急管理办公室、物业管理中心、后勤服务中心、车辆管理中心等相关单位的人员组成。
二、主要任务1.做好应急救援办公场所的准备布置,做好办公和会务服务工作。
2.做好应急救援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餐饮、住宿、接送等接待服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