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市政工程(含道路、交通专业等)
![市政道路方案设计说明(市政工程(含道路、交通专业等)](https://img.taocdn.com/s3/m/9b590e56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ce.png)
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初步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1项目的地理位置项目地理位置图平阳县,隶属于浙江省温州市。
地处浙江东南沿海,陆域介于北纬27°21ˊ~27 °46ˊ、东经120°24ˊ~121°08ˊ之间,陆域面积1051平方千米,海域面积1300平方千米本项目位于温州市平阳县某某某,某某某是浙江省温州市平阳县下辖镇,地处平阳县西北部,东、东南、南、西南、西与水头镇为邻,西北与文成县平和乡接壤,北、东北与瑞安市高楼镇交界。
行政区域面积80.10平方千米。
1.2工程规模、概况本次设计某某某道路起点西接某某某,道路起点桩号K0+000,终点桩号K0+888,实施道路全长888m,现状道路红线宽度1.9~7.6米,等级参照城市支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20Km/h。
1.3道路现状现状某某某为周边居民出行的主要通道,沿线两侧有大量居民住房及商业用地,现状道路为水泥混凝土路面,路面破损严重,多处出现板块沉陷,脱空、开裂等路面病害,严重影响居民的正常出行及某某某的镇容镇貌。
因此本次设计对现状道路进行提升改造,并对沿线附属设施进行补充设计。
现状道路(一)现状道路(二)现状道路(三)现状道路(四)1.4 设计内容我院承担该项目的设计内容为道路工程、交通工程等。
2、设计依据2.1设计依据1、建设单位提供的电子地形图;2、相关规范及地方法规;3、本工程签订的设计合同。
2.2采用规范( 1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版)( 2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3 )《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 4 )《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5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 6 )《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7 )《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8 )《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 1-2008)( 9 )《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10)《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3-2009)(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12)《道路交通反光膜》(GB/T 18833—2012)(1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14)《温州市市政工程设计导则》2012.09;(15)建设部发布的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2013年版)建设部、交通部颁发的其它有关规范。
DL-01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DL-01道路工程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919ecfd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98.png)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鹿厂镇沿河村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本项目道路工程主要为原有老路加铺混凝土面层,对原有老路的平纵线形进行拟合,使行车更加平顺。
本项目共2.219公里。
本次设计内容包含道路工程中加铺路面结构层及路基的填筑整形,局部地段增设挡墙及排水构造。
一、设计依据:1、本项目设计合同。
2、该片区地形图。
3、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二、采用规范(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2)《农村公路工程技术标准》DB 53/ T2002—2014(3)《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4)《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 33-2012);(5)《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G/T D32-2012);(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7)《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8)《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9)《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10)《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文件编制办法》(交公路发(2007)358号)(12)《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15)《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16)《公路勘察细则》(JTG/TC10-2007);(17)《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三、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农村公路小交通量2、设计行车速度:15km/h;3、道路横坡度:车行道2%。
4、标准轴载:BZZ-100KN。
5、路面类型:水泥混凝土路面6、交通量等级:轻交通7、路面临界状态设计年限:交通量饱和8年;水泥砼路面8年四、实施范围道路K (K0+000-K2+219.557)。
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内容
![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05bc2a9e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b8.png)
道路工程方案设计内容一、工程概述本工程是针对XX省XX市某条城市主干道进行改造和升级工程,主要包括路面改造、交通信号灯升级、路灯更换、景观绿化等内容。
工程总长度约XX公里,范围涵盖XX区域,该路段交通流量大,路面硬化程度较低,存在交通拥堵,车辆事故率较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率,提升城市形象,特此进行道路工程改造设计。
二、设计标准1. 道路设计标准:按照《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规定,路面按照地面道路设计,满足城市主干道标准。
2. 交通信号灯设计:按照《交通信号灯安装和运行规范》规范,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3. 路灯设计:根据《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要求,合理设置路灯,确保夜间道路亮度和安全。
4. 景观绿化:根据《城市道路景观绿化设计规范》,对路边绿化进行设计,提升城市环境。
三、设计内容1. 路面改造:采用XX型号沥青混凝土进行路面改造,确保路面平整、坚实,提高行车舒适度和安全性。
2. 交通信号灯升级:在重点路口设置新型交通信号灯,可以实现智能交通控制,减少交通拥堵。
3. 路灯更换:更新旧有路灯,采用LED路灯替换传统灯具,提高能效,增加亮度,降低能耗。
4. 景观绿化:在路边进行景观绿化设计,种植绿化植物,打造美丽的城市景观。
四、工程施工方案1. 路面改造施工工艺:采用“刨削-铺筑-压实”工艺进行路面改造,确保路面平整、耐磨。
2. 交通信号灯升级施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施工方案,确保施工过程中不影响交通。
3. 路灯更换施工:采用分段更换的方式进行施工,确保道路夜间照明不受影响。
4. 景观绿化施工:选取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绿化植物,合理分布,确保植物成活率。
五、工程成本及计划1. 工程成本:根据设计要求,计算工程施工成本,包括材料费、施工费、设备费、人工费等,预估总成本为XX万元。
2. 工程计划:制定详细的工程施工计划,包括施工时间、阶段性工程验收节点等,确保工程按时完成,达到预期效果。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3篇)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7f7e00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a9.png)
第1篇一、施工部署及现场总平面布置1. 成立项目经理部,配备优秀的工程管理班子,全面负责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管理。
2.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根据工程规模、场地条件等因素,合理规划施工现场,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3. 施工部署:按照工程进度、质量、安全、环保等要求,合理分配施工资源,确保工程按时、按质完成。
二、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 施工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施工方法、施工顺序等。
2. 技术措施: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高施工效率,确保工程质量。
三、质量保证措施和创优计划1. 质量保证措施: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及地方有关质量标准,加强过程控制,确保工程质量。
2. 创优计划:制定创优目标,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工程质量水平。
四、施工总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1. 施工总进度计划:根据工程特点,制定合理的施工进度计划,确保工程按时完成。
2. 保证措施:加强进度管理,确保施工进度与计划相符。
五、施工安全措施计划1. 安全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教育,确保施工安全。
2. 预案: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六、文明施工措施计划1. 文明施工: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文明施工水平。
2. 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保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七、施工场地治安保卫管理计划1. 治安保卫:加强施工现场治安保卫工作,确保施工现场安全。
2. 紧急情况处理: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八、施工环保措施计划1. 环保措施:严格执行国家、地方有关环保法规,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2. 环保设施:配备必要的环保设施,如降噪、除尘、废水处理等。
九、冬季和雨季施工方案1. 冬季施工:针对冬季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2. 雨季施工:针对雨季施工特点,制定相应的施工方案,确保工程质量。
十、项目组织管理机构1. 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全面管理。
2. 各部门:根据项目需要,设立相应的部门,如工程技术部、质量保证部、安全生产部等。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1ba63db3be23482fb5da4c6d.png)
道路设计说明一、工程简介1、本工程为XX市顺佳·铭苑市政工程,位于大转盘东北角,丽青路北面,开发路东面。
市政道路总规划用地面积为4981.0平方米,路宽16.0米。
设计内容包括路面、路基、人行道等设计。
二、设计依扰和主要技术指标〔一〕设计依据及标准1、业主提供的顺侍铭苑规划图;2、?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 37-2021〕;3、?城市道路工程设计标准?〔CJJ169-2021〕;4、?无障碍设计标准?〔GB50763-2021〕5、?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标准?〔CJJ1-2021〕6、其他有关道路和排水的各种国家和部颁设计标准。
〔二〕道路主要技术参数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路面轴载标准:100KN;3、设计年限:砼道路20年;4、设计车速:30km/h三、道路平面〔一〕平面设计原那么1、道路的平面线通常由线路的几何设计元素决定,包括转弯半径、视距、坡度等,这些要素与道路的设计车速有关,而设计车速又与道路的等级,沿线用地的开放、出入口管制的程度有关。
2、规划道各项技术指标应满足国家相关设计标准的要求,保证交通设备以及街道装置的需求也必须在规划阶段一并考虑,必须确保在适当的位置有足够的空间设产交通标志、路灯等,以保证这些设施不会过分接收车辆、行人造成事故隐患。
〔二〕平面设计内容:新振路〔设计范围〕道路设计起点位于开发路与新建路交点处桩号为K0+000,坐标X=46354.386,Y=96458.986,设计道路终点位于丽青路与新建路交点处桩号为K0+307.500,坐标X=46192.583,Y=96595.341,道路全长307.5米;四、道路纵断面〔一〕纵断面设计原那么;1、道路纵断面设计依据设计标高并结合原地面高程。
2、为保证行车平安、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3、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最小纵坡满足纵向排水要求。
4、线形组合应满足行车平安、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形均匀,保持路面排水通畅。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ffc48aa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1.png)
六、横断面设计四米、三米宽路面为单面坡坡度为1. 0%,六米宽道路为双面坡,坡度为1. 5%。
七、铺装结构1、综合工程建设阅历,经核算,四米、三米宽道路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1厘米沥青封层、20厘米水泥稳定碎石、20 厘米厚10%石灰土(压实度293%)、15厘米6%石灰土(压实度290%),总厚度为62厘米。
六米及六米以上宽道路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厚细粒式沥青混凝土AC-13 I、1厘米沥青封层、20厘米厚水泥稳定碎石、20厘米10%石灰土(压实度293%)、15厘米厚6%石灰土(压实度290%),总厚度为61厘米。
停车场的结构层自上而下依次为:6厘米厚草坪砖、5厘米厚中砂、15厘米厚C20混凝土、30厘米厚建筑渣土,总厚度为56厘米。
2、路面施工(1)路面基层施工前路基质量检查基层铺筑前,应对路基进行全面检查,表面平整坚实,无软弹和翻浆现象,路拱符合设计要求,排水良好,压实度、强度满意设计要求。
(2)石灰土底基层施工石灰土采纳路拌法施工,分层碾压,碾压时按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的碾压方法进行碾压。
八、路面材料要求(1)石灰应采纳HI级以上石灰,并留意存放时间不宜过长,生石灰的CaO+MgO含量宜大于60%,消石灰的CaO+MgO含量宜大于50%,假如消石灰CaO+MgO含量小于30%二、设计依据1)业主的托付以及相关要求2)初步争论意见三、设计、施工与验收法律规范及标准1)《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3)部颁《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法律规范》(GB50220-95)4)部颁《城市道路设计法律规范》(CJJ37-90)5)部颁《大路路基设计法律规范》(JTJ D30-2004)6)部颁《大路路基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Jo33-95)7)部颁《大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法律规范》(JTJO34-2000)8)《大路沥青路面设计法律规范》(JTG D50-2006)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999)10)《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法律规范》(JGJ 50-2001 )四、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计算行车速度:20km∕h3)路面结构设计标准轴载:BZZ-IOOK N4)地震基本烈度:8度五、平面设计本次工程兴盛商业广场内道路设计,线形考虑接近原地面,比建筑物一层平面高程略低。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a3b37da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01.png)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 设计依据略2. 设计标准和工程验收标准2.1 主要技术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 37-2012 (2016年版);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3、《城镇道路路面设计规范》CJJ 169-20124.、《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CJJ 194-2013;5、《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6、《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7、《道路用抗车辙剂沥青混凝土》GB/T 29050-2012;8、《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2012);10、《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50330-2013);11、《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镇建设部分)2013年版》;12、《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3年版)》建质[2013]57号。
2.2 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30km/h3、车道数:双向4车道4、车道宽度:3.25、3.5米5、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沥青混凝土设计年限:10年交通量达到饱和设计年限:10年6、路槽顶面土基设计回弹模量:不小于40MPa7、抗震设防: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道路不设防,构筑物简易设防8、停车视距:30m最小净高:机动车4.5m,非机动车3.5m。
2.3 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1、《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3、《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T F20-2015);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3. 工程概况3.1 工程范围及规模略3.2 主要设计内容本工程设计内容为全线道路的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交叉口竖向设计及附属构筑物设计等。
道路设计说明书
![道路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c1039bc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2a.png)
道路设计总说明书1. 工程概述:1.1工程概况及地理位置该工程为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同济站道路与排水恢复工程的道路工程设计图。
地铁同济站的车站分为主体结构工程和与其连接的出入通道、风亭等附属工程。
地铁站主体、附属结构工程全部采用明挖法施工,工程施工共分为二期,分阶段实施。
目前工程主体结构已全部完工,附属结构土建施工进入收尾阶段。
前期配合地铁同济站主体施工对城市道路、交通进行了多次临时迁改,目前具备了道路恢复的设计条件。
本次道路恢复工程,需恢复和完善的道路项目主要有车道恢复砼路面并沥青罩面、新铺人行道,恢复中央分隔带缘石、恢复绿化带等项目。
1.2主要设计技术标准道路分类:城市主干路道路级别:Ⅰ级计算行车速度:60 km / h车道数:双向四车道路面设计荷载:BZZ-100坐标系统:佛山统一坐标系高程系统:1985国家高程基准。
1.3设计范围及设计内容本次设计起点位于佛山乐园西侧,终点止于同华横街路口以南43米,长482米;路口向东、西两侧接顺同济路现状路面。
在新铺的砼路面和现状砼路面上加铺沥青罩面。
对路线范围内的旧混凝土路面需要进行刨铣、修补灌缝、罩面;新铺人行道。
2.平面、纵断面、横断面和挡墙设计2.1 平面设计本工程是原状恢复,故平面位置、线形完全遵照原貌,保持不变,包括车行道、人行道、绿化带、绿化带等。
2.2纵断面设计根据现状地面标高并保证沥青罩面厚度不小于6 cm为原则,并考虑接顺道路主干道路、沿线的小路;并根据实测标高确定沥青罩面后的路面设计标高。
道路设计纵坡坡度平缓,主线最小纵坡0.053%左右。
2.3 横断面设计汾江南路原来横断面为双向4车道,标准横断面宽度为43 m, 采用三块板形式,43.0+7.0m 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3.75米非机动车道+2.0米非隔离带+15.0米机动车道+2.0米机非隔离带+3.75米非机动车道+2.0米机非隔离带+7.0米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feee8b49f46527d3240ce03a.png)
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1996年交通部颁布的《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交通部。
3、现行的其它有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F10-200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JD3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路面结构设计采用“公路路面设计系统”(HPDS2003A)专用设计程序进行设计。
二、技术标准公路等级:四级设计速度:20Km/h 设计荷载:公路II级路基宽度:4.5米路面宽度:3.5米路面类型:水泥砼平曲线一般最小半径:30米平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5米凸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米凸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米凹形竖曲线一般最小半径:200米凹形竖曲线极限最小半径:100米最大纵坡:一般不大于9%,特殊路段不大于12% 最小坡长:60米路基设计洪水频率:1/25原路补强后弯沉代表值不得大于280(0.001mm),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弯沉代表值不得大于150(0.001mm),水泥混凝土路面抗拉弯强度不得小于4.5Mpa。
三、改建设计标准设计行车速度:15公里/小时,路基宽5.5/4.5米,行车道宽4.5/3.5米。
按照通村公路建设基本要求设计为:cm厚手摆片石局部补强,cm厚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基层,cm厚水泥混凝土路面。
错车道按沿公路纵向200—300m设置,全线共设置个错车道,错车道加宽按设计结构层加宽。
路线走向按沿老路进行改建。
四、工程设计要求:材料1、水泥:道路用水泥应采用强度高、收缩性小、耐磨性强、抗冻性好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标号不应低于42.5Mpa;其物理性和化学成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水泥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
并应对品种、标号、包装、数量、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2、砂:应采用洁净、坚硬、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粗、中砂。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道路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6e61b30b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4b.png)
第一章总说明1.道路修建意义公路是经济建设的先行设施,正如民间谚语所说:“要致富,先修路;小路小富,大路大富,快路快富。
”同时,相比于其他的运输方式,公路具有机动灵活、受交通设施限制少、适应性强、服务面广、投资少、资金周转快等特点。
它对商品流通、发展经济、巩固国防、建设边疆、开发山区和旅游事业的发展等方面都有巨大的作用。
该公路位于四川省内江市。
公路沿沱江修筑,主要任务是运输及与加强各村落间以及村落与附近城镇的联系,同时为沱江沿线的工农业生产服务。
沿江道路可以充分发挥港口的优势,使水陆运输相结合,加强沿江地区和外界的物资交流。
可以达到方便工农产品的运输,提高村民的出行便捷度的目的。
2.初始资料(1)CAD地形图比例尺1:1000(2)线路起点中心坐标为B0+000(3)根据调查起始年平均日当量轴次为400辆,预测年平均增长率为6.5%。
(4)公路等级为三级,设计年限8年。
3.道路等级论证老师给定三级公路。
4.地形地貌描述该地区属于公路自然区划Ⅳ4区,内江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受盆地和本地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气候温和、降雨量丰富、光热充足、无霜期长的特点。
冬暖夏热,雨量适中。
平均年温15℃~28℃,一月均温6℃~8℃,七月均温26℃~28℃,最高气温可达41℃,最低气温-5.4℃,活动积温5598℃左右。
热量资源比较丰富,常年平均太阳总辐射为89.6千卡/平方厘米,年总日照时数1100-1300小时,无霜期达330天。
全年有霜日数一般为4-8天左右。
灾害性天气以旱为主,旱涝交错出现;春夏秋冬,低温、风、暴雨时有发生,绵雨显著。
全年气温有明显的冬干春旱现象,同时,夏旱伏旱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历史上有“十年一大旱,五年一中旱,三年两头旱,插花干旱年年现”之说。
年相对温度在80%左右。
年降雨量1000毫米上下,多分布在夏季,约占全年雨量的60%,高温期与多雨季节基本一致,春季约占17%,冬季仅占4%。
内江市地处四川省盆地中部丘陵为主,东南、西南面有低山环绕。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78378102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27.png)
道路工程施工设计总说明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XX市XX区,是一条连接城区与XX镇的重要交通干道,总长约5公里。
为改善通行条件,提高通行效率,本项目计划对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包括路面重新铺设、路灯更新、排水设施完善等工作。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在设计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道路交通法规,确保施工过程安全,施工设施符合安全标准。
2. 环保性:施工过程中要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保护周边自然生态环境。
3. 经济性: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施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4. 合理性:设计需考虑道路使用功能、周边环境、人流车流等因素,保证道路设计合理。
三、工程内容1. 路面改造:对道路路面进行重新铺设,选择合适的路面材料,确保路面平整、无裂缝,提高通行舒适度。
2. 路灯更新:对道路原有路灯进行更换,选择功率适中、节能环保的LED路灯,提高夜间通行亮度。
3. 排水设施完善:对道路周边排水设施进行检修,确保排水畅通,避免雨水积水对道路造成损坏。
4. 路标路牌设置:在道路两侧设置清晰可见的路标路牌,指示行车方向、限速等信息,提高交通通行效率。
5. 绿化美化工程:在道路两侧进行绿化美化工程,美化道路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四、施工方案1. 施工时间:本项目计划分为多个阶段进行施工,总工期约为6个月。
2. 施工队伍:拟聘请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施工方法:道路铺设采用机械铺设,排水设施采用挖掘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效率。
4. 安全措施: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工作,设置施工标志标牌、挡板等,确保施工安全。
5. 环保措施: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环保工作,减少粉尘、噪音等污染物的排放,做好固废处理。
五、质量管理1. 施工前要进行现场勘察,确保施工方案合理可行。
2. 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施工中的质量问题。
3. 施工结束后要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六、成本预算本项目总投资约XX万元,其中包括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等各项支出。
道路工程施工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f4ac5b8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50.png)
×××××××××道路工程----×-×自×然村施工图设计文件汇编××市城市规划设计争论院二0 一八年六月一、任务依据及测设经过道路工程设计说明1. 《大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标准》〔JTGD40-2023〕; 2. 《城市道路设计标准》〔CJJ37-90〕; 3. 《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J14-98〕;2023 年 1 月,我院受××市××区旧村改造和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托付,进展××镇××村的道路施工图设计。
2023 年 2 月我院对现场进展调查,完本钱工程施工图设计,道路工程设计说明如下:设计依据:1. ××市××区旧村改造和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达的设计任务4. 《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 》J50-2023〕;5. 《大路排水设计标准》〔JTJ018-97〕;6.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
7. 《给水排水标准图集》〔S5〔二〕 。
四、路线设计书。
设计敏捷把握线形,最大限度地利用既有道路,尽量做到不动迁、不征 2. 该村道路的1:1000 地形图。
地;平面设计承受标准较低,困难地段临时顺接。
为便于施工治理,本工程设3. 我院设计人员现场测量相关数据。
二、工程概况计承受 1992 年××坐标系系统。
在满足道路设计最小纵坡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四周建筑物既有的标高, ××、××社自然村道路工程共含29 条路线、排水明沟及排水涵管等,便于两侧土地的开发和利用。
主要工程量如下表:三既、承受技术标准及标准主要工程量表本道路工程设计为乡村道路,计算行车速度为 20km/h 。
道路改造方案设计说明
![道路改造方案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0da7c88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9.png)
道路改造方案设计说明篇一:御泉龙庭小区道路改造工程施工方案一、工程简介:______道路及配套改造工程北起______,南至于______,道路全长393米。
改造前道路宽5.5米,改造后为7米,并增设配套排水等基础设施。
二、设计情况:1、道路工程(1)道路横断面设计:面向______方向,2.5米(预留人行道)+2×3.5米(机动车道)+2米(预留人行道),合计11.5米。
(2)道路结构设计:车行道:3.5cm细粒式沥青混凝土+4.5cm中粒式沥青混凝土+33cm二灰碎石+16cm二灰土,总厚57cm。
预留人行道:6cm人行道砼步砖+3cm粗砂+30cm石灰土,总厚39cm。
2、排水工程雨污水工程管材采用钢筋混凝土管,主管管径DN1500,雨水口支管管径DN200,收水井布置在改造道路东侧,单坡收水。
3、电气工程:路灯采用高压钠灯,单臂灯杆高9米,沿改建道路西侧原则上间隔25米布置。
三、工程特点与难点分析1、本次工程为道路改造工程,原有道路狭窄,且道路两边还有____________等工厂,工厂出入较为频繁,给施工带来不便,针对此情况,在施工前提前告知有关单位,并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分幅施工或者铺设临时道路,把对周围工厂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2、原有道路周围地下管线精确位置不清楚,给施工带来了一定风险,针对此情况,在施工前先挖出横断面,明确各管线位置后在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特别是土方作业时,加强监控。
四、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制定标准,严把施工队伍进场关。
2、组织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进行图纸交底工作,细化交底内容,推演工程实施全过程。
3、针对工程特点,倒排工期,合理优化,力求加快建设速度,缩短建设周期。
4、结合实际情况对拟建道路的施工方案深化研究,消除工程质量、安全隐患。
五、主要工程施工方法:1、测量工程:按照图纸坐标请测绘部门施放桩点,并及时加以保护。
移交给施工单位时要建立文字记录。
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说明(含红绿灯))
![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说明(含红绿灯))](https://img.taocdn.com/s3/m/00bf5571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1c6d95d.png)
市政道路交通工程设计说明(含红绿灯))一.设计概况为降低交通事故率,减低事故的严重程度,并为驾驶人员和行人提供及时、准确和合适的信息,根据国家标准《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中有关规定,本工程沿线设置警告、指示、禁令等标志,路面漆划有关标线,设置信号灯等相应的交通管理设施。
道路等级为城市支路。
为确保道路使用后能安全、快速的引导机动车、行人和非机动车辆交通组织,对道路标志、标线及信号灯控管理进行设计。
确保车辆、行人安全有序、方便快捷出行。
二、主要设计依据、规范及标准(一)主要设计依据1)道路测量地形图,1:1000;2)本道路道路工程设计图纸。
(二)主要设计规范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2016年版)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第一、二、三部分4)《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5)《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A/T496-2004);6)《道路交通信号机》(GA47-2002);7)《道路交通信号灯》(GA14887-2011);(三)设计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20km/h;3)交通等级:轻交通;4)沥青路面结构达到临界状态的设计年限:10年。
5)设计标准轴载:BZZ-100KN6)地震设防烈度:8.0度抗震设防,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30g。
三.交通工程设计3.1道路的交通功能定位分析(1)交通定位:海蓝湾路主要承担服务周边地块的作用,尤其是为推进海甸岛区域临近地块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决定了拟建道路的交通组成以机动车出行为主,同时兼有部分非机动车出行的交通特性。
(2)道路区域内用地性质分析:道路区域内的用地主要为一类或二类住宅用地、学校用地等,拟建的道路建成为周边地块出行者提供工作、生活的空间。
道路根据其附近片区的土地使用情况确定其交通功能,从而确定道路所需要设置的交通标线标志。
道路设计说明
![道路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51f587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a4.png)
设计总说明一、工程概况道路所经区域整体地势较为平坦,原为XXX的取土场,结束后填埋,为杂填土,填埋年限约3年黄褐色,湿,局部饱水,松散、多孔隙、成份混杂,以粘性为主,含砂、砖块、碎石、钙质结核、植物根系、建筑垃圾等,局部夹青灰色淤泥质土。
该层层底埋深0.50-7.80米,层厚0.50-7.80米,平均层厚4.42米。
本次设计内容有道路工程、排水工程、给水工程、照明工程、交通工程(标线部分及交叉口预埋信号管道)、绿化工程。
二、设计依据三、设计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参照城市支路2、设计车速:30km/h3、交通等级:轻交通4、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混凝土路面10年5、道路标准荷载:BZZ-100四、道路设计1、道路平面设计道路平面线型:依据XXX规划》定线,整体南北走向。
2、道路纵断面设计-1道路最大纵坡为0.685%,最小凹形竖曲线R=7500米。
3、道路横断面设计XXX路道路红线标准宽20米,双向两条机动车道,道路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3米人行道+14米车行道+3米人行道(3米+14米+3米二20米),详见标准横断面及管线综合图。
车行道路面采用直线型路拱,横坡采用 1.5%双面坡控制;人行道采用直线路拱,采用1.5%单面坡。
4、路基、路面设计(1)路基①路基处治该路基为杂填土软弱路基,路面结构层下回填0.5米厚天然级配砂砾石垫层,压实度不低于95%,垫层顶部铺设土工格栅,垫层下3米范围(杂填土不足3米时挖至原状土层)内杂填土进行挖除,并用强夯夯实,压实度(重型标准)^90%;然后素土分层回填压实,压实度)$91%;与原状土衔接处开挖台阶再进行填筑,台阶宽度不小于加。
②路基填挖交界处理③路基填料路基填料不得使用淤泥、腐殖土,或含杂草、树根等及含水饱和的湿土,透水性不良的土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土2%之内,路床顶面横坡应与路拱横坡一致。
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⑤路基边坡填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2放坡,挖方边坡坡率均采用1:1.2放坡。
【道路工程设计施工EPC总承包】工程详细说明
![【道路工程设计施工EPC总承包】工程详细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663b70d8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53.png)
【道路工程设计施工EPC总承包】工程详细说明一、建设的必要性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迅猛增长的交通需求、保障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城市功能;是完善路网结构的需要;二、工程设计范围和内容完成本项目的初步设计、概算编制、施工图设计。
具体内容为:道路工程、排水工程及照明工程等。
计划工期:XX日历天。
三、设计目标依据XX详细规划,同时结合该地区建设条件和地质概况及该项目的功能需求及已建成道路的相关条件,运用其他城市市政建设和部分公路的宝贵经验,将该片区市政道路打造成具有良好生态效果,同时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人为本的精品工程,以更好地服务于化工园区的进一步开发建设。
四、建设条件1、地理位置XX片区位于XX省会XX市东南部,东三环和XX路交汇的东北区域,隶属于XX镇,距离XX城区约10公里,片区南距XX高速约3公里,北距世纪大道约1公里,东距XX高速约5公里,西接东三环,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2、地质地貌项目所在区域属于太行山东麓山前倾斜平原中的滹沱河冲积扇亚区,区内地势平坦,自然地形由西北向东南以0.5%左右的坡度倾斜,海拔高度在54-58m之间。
区内区域较为平坦,局部微地貌。
3、气候与水文项目所在地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日照2711小时,年平均气温15℃,极端最高气温43.2℃,极端最低气温-23.4℃;年平均降水量494毫米。
风向为夏季东南,冬季西北,平均最大风速20m/s。
4、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4.1、石料根据本段工程对筑路材料的性能要求,路面上面层用碎石拟采用玄武岩;路面下面层石灰岩碎石拟从XX市附近采石场购买;路面基层用碎石从XX市附近石场购买,碎石可根据经济运距,考虑陆运输至工地。
4.2、中粗砂XX市周边砂料场购买。
4.3、沥青、水泥、木材、钢材、汽油、柴油各种品质、规格的水泥、木材、钢材、汽油、柴油均可在XX市各供应点直接购买,通过汽车运输到工地。
路面用沥青一般采用进口沥青,也可采用国产优质沥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目概况
路线大致走向:道路起点位于北三环辅道桩号 K0+000,路线向北与 K0+380-KO+400 范围内与县道相交。
终点位于
K0+467.531,道路全长468m。
北三环北辅道、县道 111 为现状道路,路面材质为沥青混凝土。
规划路西侧为学校用地,东侧为仓储用地,有北三环库区。
地势平坦,无地表积水,Ⅱ型湿陷性黄土。
道路红线范围内现状为荒地,两侧为“时间城”施工现场。
二.设计原则
(1)道路设计应根据交通工程要求,处理好人、车、路、环境之间关系。
(2)道路平、纵、横应相互协调。
(3)综合考虑适用、美观、经济原则
三.设计依据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
四、设计标准
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
设计行车速度: 40km/h;
路面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
交通饱和设计年限:15 年;
路面结构设计年限:沥青路面为 15 年;
路缘带宽度:0.25m
路缘石高出路面高度:0.15m
缘石半径:15m
展宽段长:70m 渐变段长:30m
分隔带宽度:1.5m
非机动车道宽度:4.0m
机动车车道宽度:3.5m
人行道宽度:4.0m
机动车道路拱设计坡度:1.5%
非机动车道路拱设计坡度:1.5%
人行道路拱设计坡度:2.0%
本工程设计内容为全线道路的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设计。
五、工程概况
1、工程范围
本工程设计南起北三环辅道(桩号 K0+000),北至学府南路(桩号K0+467.531),本次设计路段全长 468m。
2、工程设计内容:平面、横断面、纵断面设计
3、道路规划情况简介
设计道路的性质是次干道,在城市道路网中起分流和集散交通的作用,同时兼有交通性、商业性和生活性的功能。
4、横、纵断面形式
在K0+000-KO280范围内道路标准断面宽度 30m,横断面采用一块板形式,断面布置为“4m(绿化带及人行道)+3.5m (非机动车道)+14.5m(机动车道)+3.5m(非机动车道)+4m(绿化带及人行道)+0.5m(路缘石)”双向四车道。
渠化段道路红线为 40m
在K0+280-KO+460道路标准断面宽度 40m,横断面采用三块板形式。
断面布置为“4m(绿化带及人行道)+3.25(非机动车道)+1.5m(分车带)+21.5m(机动车道)+1.5m(分车带)+3.25m(非机动车道)+4m(绿化带及人行道)+1m(路缘石)”。
设计道路最大纵坡为0.735 %,最小坡度为0.467%
本次道路规划在两侧无预留交叉口,楼盘施工完成后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开口方位。
同时考虑技术可行性、排水要求及填挖工程经济进行设计
六、设计概况
1、平面设计:平面线性选择:
直线行路线。
优点是没有转弯,施工方便,造价相对
较低,对于城市未来交通的流畅快速,安全,简洁方面是很
合适的。
缺点是直线经过处拆迁量稍微有点大。
考虑到城市交通、造价、施工及驾驶员的舒适性问题,平面线性选用直线。
道路全长 468m,平面每隔 20m 设置一个桩位。
交叉口展宽
一块板道路红线宽为 30m,三块板道路红线宽为 40m。
一块板与三块板道路过渡,我们考虑到道路属于公有,应该照顾到使用者的各种出行方式,所以 30m 道路设计采用减少机动车车道数并保持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与 40m 道路一致的衔接方法。
为保证道路过渡段保持对称,线形美观,行车顺畅,在与111县道交叉段采用展宽段。
展宽段 70m,展宽渐变段 30m。
渐变段转折处用半径 50m 的圆弧相接,保证线形流畅。
2、横断面设计:
40 米道路采用三块板形式,双向六车道,每条车道宽3.5 米,非机动车道宽 3,75m,侧分带 1.5 米。
人行道 4m。
30 米道路采用一块板形式,双向四车道,车道宽 3.5m 和3.75m两种宽度形式,非机动车道宽 3.5m,人行道宽 4m。
由于机动车道数量较多,而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两侧各一条,为了体现公平性原则,将30m与40m道路的非机动车和人行道保持不变,仅减少机动车车道数。
路拱坡度:行车道路面做成由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人行
道做成向行车道倾斜的拱形。
车行道横坡采用 1.5%的双面坡,人行道采用2%的单面坡。
平石坡度为2.5%.
3、纵断面设计
·为保证行车安全、舒适,纵坡宜缓顺,起伏不宜频繁;·为满足非机动车行驶,最大纵坡度按非机动车爬坡能力控制;
·本工程所处区域地形平坦,最小纵坡宜尽量满足路面纵向排水要求;
·线性组合应满足行车安全、舒适,以及与沿线环境、景观协调的要求,并保持平面、纵断面线性均衡,保证路面排水通畅。
(1) 根据设计坡度大于 0.3%,小于6%,最小坡长 110m 限制定出最低点,设计坡度。
将各导线点连接成折线。
(2)根据竖曲线半径选择要点,竖曲线长度限制选择竖曲线,计算竖曲线各要素,与折线相接。
将变坡点用竖曲线顺滑起来。
(3)计算纵断面各桩号点设计高程,以及填挖高度。
设计道路最大纵坡为0.735%,最小坡度为0.467%.
4.环形岛设计
由于设计道路在KO+360-KO+420段与111县道相交,为缓和道路交叉口的交通压力,我们在此处设置了长轴半径14.37m,短轴半径7.5m,并且长轴指向东北,西南方向的椭圆,这样
既可以平均分配两边车流,又能缓解一定的交通压力。
5、路基路面设计:
(1)、路基设计原则:
为保证行车达到通畅、迅速、安全、经济、舒适等方面要求,根据密实、均匀、稳定和“强基薄面”原则进行路基设计。
(2)、路基状况湿陷性黄土:
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
在未受水浸湿时,一般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
但若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会产生较大附加下沉,强度迅速降低。
(3)、面层
面层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刚度、耐磨、不透水和高低温稳定性,并且其表面层还应具有良好的平整度和粗糙度。
考虑到湿陷性黄土的土质特征等因素,根据受力状况和使用要求,采用高级路面——沥青混凝土路面。
面层厚度为 50cm。
路基的土基压实度为93/95%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耐磨,行车舒适,施工期短,养护维修方便,易于分期修筑。
(4)、路基
基层应具有足够的、均匀一致的承载力和刚度.基层受自然因素的影
响虽不如面层强烈,但沥青类面层下的基层应有足够的水稳定性,以防基层湿软后变形大导致面层损坏。
(5)、道路无障碍设计
根据规范要求,本道路工程考虑了方便残疾人、老人和健全人共同使用的因素,进行无障碍设计,内容主要有人行道中的缘石坡道、盲道等。
<1>、缘石坡道:人行道的各路口必须设缘石坡道。
缘石坡道应设置在人行道内,并与人行道相对应。
在交叉口范围人行通道处采用三面坡缘石坡道。
道路直行段上的开口处采用单面坡缘石坡道。
<2>、盲道:人行道设置的盲道位置和走向应方便视残疾者安全行走和顺利到达无障碍设施位置;盲道应连续,中途不得有电线杆、拉线、树木等障碍物,若盲道位置存在障碍物,则盲道应设置提示盲道绕行。
七.总结
通过本次道路课程设计,让我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有了进一步的加深,而且对道路设计方面的细节有了一定的了解,相信这对我们以后会有很大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