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口扫描基本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端口扫描是网络安全领域中常见的一种技术手段,它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采取措施加以修复。
端口扫描的原理是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特定的网络数据包,然后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来判断其端口的开放情况,从而实现对目标主机的端口状态进行探测。
本文将介绍端口扫描的原理及常见的扫描技术。
首先,端口扫描的原理是基于TCP/IP协议的。
在TCP/IP协议中,每个应用程序都会使用特定的端口与其他应用程序通信。
端口号的范围是0~65535,其中0~1023为系统端口,1024~49151为注册端口,49152~65535为动态/私有端口。
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TCP或UDP数据包,可以探测目标主机上的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目标主机对特定端口的数据包做出响应,就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如果没有响应,就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
其次,端口扫描技术主要包括全连接扫描、半开放扫描、SYN扫描、FIN扫描、XMAS扫描等。
全连接扫描是最常见的一种扫描技术,它通过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TCP连接请求来探测端口的开放情况。
半开放扫描则是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SYN数据包,然后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来判断端口的状态。
SYN扫描是一种较为隐蔽的扫描技术,它通过发送SYN数据包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FIN扫描和XMAS扫描则是通过发送特殊的TCP数据包来探测端口状态,它们通常用于规避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的检测。
此外,端口扫描还可以根据扫描的目的分为黑盒扫描和白盒扫描。
黑盒扫描是指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目标主机进行扫描,通常用于渗透测试和攻击行为;而白盒扫描是在经过授权的情况下对目标主机进行扫描,通常用于安全审计和漏洞扫描。
综上所述,端口扫描是一种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它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特定的网络数据包来探测端口的开放情况,从而帮助管理员发现网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了解端口扫描的原理及常见的扫描技术对于提高网络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进行端口扫描时,需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网络安全和隐私,切勿进行未经授权的扫描行为。
实验指导书2-网络端口扫描
实验2网络端口扫描一、实验目的通过练习使用网络端口扫描器,可以了解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服务程序,从而获取系统的有用信息,发现网络系统的安全漏洞。
在实验中,我们将在Windows 操作系统下使用Superscan 进行网络端口扫描实验,通过端口扫描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可以增强学生在网络安全方面的防护意识。
利用综合扫描软件利用综合扫描软件利用综合扫描软件“流光”“流光”“流光”扫描系统扫描系统的漏洞并给出安全性评估报告。
的漏洞并给出安全性评估报告。
二、实验原理(一).端口扫描的原理一个开放的网络端口就是一条与计算机进行通信的信道,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得到目标计算机开放的服务程序、运行的系统版本信息,从而为下一步的入侵做好准备。
侵做好准备。
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通过执行手工命令实现,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通过执行手工命令实现,对网络端口的扫描可以通过执行手工命令实现,但效率较低;但效率较低;但效率较低;也可也可以通过扫描工具实现,效率较高。
扫描工具是对目标主机的安全性弱点进行扫描检测的软件。
检测的软件。
它一般具有数据分析功能,它一般具有数据分析功能,它一般具有数据分析功能,通过对端口的扫描分析,通过对端口的扫描分析,通过对端口的扫描分析,可以发现目标可以发现目标主机开放的端口和所提供的服务以及相应服务软件版本和这些服务及软件的安全漏洞,从而能及时了解目标主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全漏洞,从而能及时了解目标主机存在的安全隐患。
扫描工具根据作用的环境不同,可分为两种类型: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和主机漏洞扫描工具。
主机漏洞扫描工具是指在本机运行的扫描工具,以期检测本地系统存在的安全漏洞。
网络漏洞扫描工具是指通过网络检测远程目标网络和主机系统所存在漏洞的扫描工具。
本实验主要针对网络漏洞扫描工具进行介绍。
统所存在漏洞的扫描工具。
本实验主要针对网络漏洞扫描工具进行介绍。
1.端口的基础知识为了了解扫描工具的工作原理,首先简单介绍一下端口的基本知识。
简述端口扫描的原理
简述端口扫描的原理
端口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安全测试方式,它通过扫描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来判断目标主机的安全性。
其原理是利用网络通信协议中的TCP、UDP等方式,向目标主机的端口发送请求,并根据返回结果来确定目标主机是否响应该端口。
在端口扫描过程中,扫描器会按照预设的端口顺序(如从0到65535)依次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请求,并根据返回结果来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收到了响应数据,则意味着该端口是开放的,否则则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或被防火墙拦截了。
端口扫描的原理基于TCP协议的“三次握手”过程,当扫描器向目标主机的某个端口发送请求时,如果目标主机接受请求,就会回应一个“SYN-ACK”数据包,表示该端口是开放的。
如果目标主机拒绝请求,则会回应一个“RST”数据包,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或被防火墙拦截了。
端口扫描的原理也涉及到UDP协议的“无连接”特性,因为UDP 协议不需要建立连接,所以扫描器只需向目标主机发送UDP数据包,如果收到了响应,则表示该端口是开放的,否则则表示该端口是关闭的或被防火墙拦截了。
总的来说,端口扫描的原理是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请求,来判断目标主机是否响应该端口,并根据返回结果来确定该端口是否开放。
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安全测试人员发现系统中的漏洞和安全问题,从而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常见的扫描类型有以下几种:秘密扫描秘密扫描是一种不被审计工具所检测的扫描技术。
它通常用于在通过普通的防火墙或路由器的筛选(filtering)时隐藏自己。
秘密扫描能躲避IDS、防火墙、包过滤器和日志审计,从而获取目标端口的开放或关闭的信息。
由于没有包含TCP 3次握手协议的任何部分,所以无法被记录下来,比半连接扫描更为隐蔽。
但是这种扫描的缺点是扫描结果的不可靠性会增加,而且扫描主机也需要自己构造IP包。
现有的秘密扫描有TCP FIN扫描、TCP ACK扫描、NULL扫描、XMAS扫描和SYN/ACK 扫描等。
1、Connect()扫描:此扫描试图与每一个TCP端口进行“三次握手”通信。
如果能够成功建立接连,则证明端口开发,否则为关闭。
准确度很高,但是最容易被防火墙和IDS检测到,并且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会记录大量的连接请求以及错误信息。
TCP connect端口扫描服务端与客户端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开放)的过程:①Client端发送SYN;②Server端返回SYN/ACK,表明端口开放;③Client端返回ACK,表明连接已建立;④Client端主动断开连接。
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开放)如图所示TCP connect端口扫描服务端与客户端未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关闭)过程:①Client端发送SYN;②Server端返回RST/ACK,表明端口未开放。
未建立连接成功(目标端口关闭)如图所示。
优点:实现简单,对操作者的权限没有严格要求(有些类型的端口扫描需要操作者具有root 权限),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力使用这个调用,而且如果想要得到从目标端口返回banners信息,也只能采用这一方法。
另一优点是扫描速度快。
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
缺点:是会在目标主机的日志记录中留下痕迹,易被发现,并且数据包会被过滤掉。
网络安全原理与应用:端口扫描简介
第4章 网络攻防技术
11
一、端口扫描基本原理
3、隐蔽扫描 TCP标志位FIN设为1,其余设为0
端口关闭 端口开放 端口过滤
FIN RST FIN No response FIN
ICMP ERROR
8000 (关闭)
80(开放)
端口扫描简介
二、防范端口扫描
端口扫描是网络攻击的前奏,需要重视 关闭不必要的端口和服务,减少暴露面 利用NAT等技术隐藏IP地址和拓扑 设置防火墙安全策略,拦截端口扫描数据 使用防火墙和入侵检测记录端口扫描行为
(3)攻击者发送TCP第三 次握手RST,关闭连接
TCP端口开放
端口扫描简介
一、端口扫描基本原理
2、半连接扫描
(1)攻击者发送TCP第一 次握手SYN
第4章 网络攻防技术
8
(2)服务器发送端口关闭, 重置连接的RST
TCP端口关闭
端口扫描简介
一、端口扫描基本原理
2、半连接扫描
第4章 网络攻防技术
1、全连接扫描
全连接扫描主要是使用完整的TCP三次握手来进行,通过收到的数据包来判断对方端口是否开放。
(1)攻击者发送TCP第一 次握手SYN
(3)攻击者发送TCP第三 次握手ACK
TCP端口开放
(2)服务器发送TCP第二 次握手SYN+ACK
端口扫描简介
一、端口扫描基本原理
1、全连接扫描
(1)攻击者发送TCP第一 次握手SYN
第4章 网络攻防技术
5
Hale Waihona Puke (2)服务器发送端口关闭, 重置连接的RST
TCP端口关闭
端口扫描简介
一、端口扫描基本原理
1、全连接扫描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原理端口扫描是网络安全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探测目标主机开放的网络端口来获取目标系统的信息,并用于评估网络的安全性。
在端口扫描中,攻击者发送特殊格式的网络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不同端口,根据不同的回应结果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从而获取端口和服务信息,以便进行下一步的攻击。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及其原理:1.TCP扫描TCP扫描是最常见的一种端口扫描类型。
其原理是通过发送一个TCPSYN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ACK或者RST数据包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返回RST数据包,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返回ACK或者没有任何回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因此,TCP扫描的主要原理就是通过分析TCP协议栈产生的不同响应状态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2.UDP扫描UDP扫描是通过向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发送UDP数据包,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由于UDP协议的特性,该扫描类型相对于TCP扫描更加难以检测。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一个ICMP端口不可达错误,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任何响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UDP扫描的原理就是通过分析UDP数据包产生的不同响应状态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3.SYN扫描(半开放扫描)SYN扫描也是一种常用的端口扫描类型,也称为半开放扫描。
其原理是通过发送一个TCPSYN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ACK或者RST数据包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与TCP扫描的不同之处在于,SYN扫描中攻击者不会发送接受或者完成的ACK数据包,而是即使在接收到目标主机的ACK数据包之后返回一个RST数据包,以便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没有留下任何跟踪痕迹。
4.NULL扫描NULL扫描是一种探测目标主机端口开放情况的方法,其原理是发送一个无任何标志位的TCP数据包到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根据目标主机返回的响应判断该端口是否开放。
如果目标主机返回一个RST数据包,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如果没有任何响应,则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socket tcp端口扫描的基本原理
socket tcp端口扫描的基本原理Socket TCP端口扫描的基本原理一、概述Socket TCP端口扫描是一种网络安全检测技术,用于确定目标主机上哪些TCP端口是开放的,从而帮助管理员评估主机的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Socket TCP端口扫描的基本原理。
二、TCP端口扫描的目的和意义TCP端口是TCP/IP协议栈中的一部分,用于标识不同的网络应用。
通过扫描目标主机的TCP端口,可以获取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网络服务信息,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风险,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三、TCP三次握手在了解TCP端口扫描之前,需要先了解TCP的三次握手过程。
TCP 连接的建立是通过三次握手来实现的,即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连接请求,服务器响应确认连接请求,然后客户端再次发送确认连接请求。
只有经过三次握手确认的连接才能建立成功。
四、TCP端口扫描的原理TCP端口扫描的原理是利用Socket编程技术,通过特定的方式向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发送TCP连接请求,并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情况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具体步骤如下:1. 创建一个套接字(Socket),指定协议为TCP。
2. 设置套接字的超时时间,以防止长时间等待无响应的端口。
3. 遍历常用的TCP端口号,或者指定特定的端口范围。
4. 对每个端口,向目标主机发送TCP连接请求。
5. 如果目标主机响应了连接请求,说明该端口是开放的。
6. 如果目标主机拒绝连接请求,说明该端口是关闭的。
7. 如果目标主机没有响应,说明该端口可能是过滤的或者主机不可达。
8. 根据扫描结果,生成报告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五、端口扫描的类型端口扫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 全连接扫描(Connect Scan):通过完整的三次握手过程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优点是准确性高,但速度较慢,易被目标主机检测到。
2. SYN扫描(SYN Scan):只发送TCP连接请求的第一个SYN包,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简述端口扫描原理
简述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的原理是通过向目标主机发送探测数据包(主要针对TCP/IP服务端口),并通过探测数据包反馈回来的数据判断服务端口的状态,这些信息会被记录下来并用于判断端口是否关闭。
如利用调用套接字函数connect()可以实现与目标主机的链接并形成完整的“三次握手”,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则返回connect()函数,也就意味着端口开放;反之则意味着无法提供服务。
由于大部分的网访问都是基于TCP传输协议和UDP数据报协议完成的,这也就给攻击者提供了主要的扫描对象。
以TCPhP协议为例,一共有四个协议层构成,分别为:应用层、传输层、网际层和接口层。
大部分的网络服务(services)也是通过TCP端口来识别的,这就进一步收缩了可检测的范围。
如果一个攻击者想要了解目标主机的服务状态和内容,只需要从反馈的端口号进行分析便可一日了然。
如:检测到远程登录协议的端口号23,通过窃取登录账号口令,入侵者便可以通过漏洞建立远程通信连接。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端口扫描原理是通过向目标主机的各个端口发送连接请求,然后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情况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况。
1. TCP连接扫描:通过发送TCP连接请求来判断目标主机上的端口是否开放。
扫描者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SYN(同步)包,目标主机若收到该包并返回SYN-ACK(同步-确认)包,则端口开放;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复位)包,则端口关闭;若目标主机无响应或返回ICMP不可达消息,则端口被过滤。
此方法常用于全面的端口扫描。
2. UDP扫描:UDP扫描用于检测目标主机上开放的UDP端口。
扫描者向目标主机的特定UDP端口发送空的UDP数据包(UDP无连接),若目标主机返回ICMP不可达消息,则端口关闭;若目标主机返回UDP响应,则端口开放。
此方法用于检测不常见的、容易被忽视的UDP服务。
3. SYN Stealth扫描(半开放扫描):这是一种通过在建立TCP连接过程中不完全打开连接,来探测目标主机端口是否开放的扫描技术。
扫描者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一个SYN包,若目标主机返回SYN-ACK包,则端口开放;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若目标主机无响应或返回ICMP不可达消息,则端口被过滤。
这种扫描技术能够减少在目标主机的日志中留下扫描痕迹。
4. NULL、FIN、XMAS扫描:这三种扫描方法利用了某些操作系统在处理异常包时会有不同的响应。
NULL扫描发送不含任何标志位的TCP包,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FIN扫描发送只含FIN标志位的TCP包,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XMAS扫描发送FIN、URG、PSH标志位都被设置的TCP包,若目标主机返回RST包,则端口关闭。
这些扫描方法适用于检测目标主机上是否运行着对异常包有特殊响应的服务或操作系统。
端口扫描利用了TCP/IP协议栈上的协议和标志位,来向目标主机发送不同类型的包以判断端口的开放状态。
扫描者可以根据目标主机的响应情况快速确定哪些端口可能存在潜在的漏洞或服务。
端口号扫描工具-nmap
端口号扫描工具-nmap1. 什么是端口扫描一个端口就是一个潜在的通信通道,也就是一个入侵通道。
对目标计算机进行端口扫描,能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
进行扫描的方法很多,可以是手工进行扫描,也可以用端口扫描软件进行。
在手工进行扫描时,需要熟悉各种命令。
对命令执行后的输出进行分析。
用扫描软件进行扫描时,许多扫描器软件都有分析数据的功能。
通过端口扫描,可以得到许多有用的信息,从而发现系统的安全漏洞。
什么是扫描器扫描器是一种自动检测远程或本地主机安全性弱点的程序,通过使用扫描器你可一不留痕迹的发现远程服务器的各种TCP端口的分配及提供的服务和它们的软件版本!这就能让我们间接的或直观的了解到远程主机所存在的安全问题。
工作原理扫描器通过选用远程TCP/IP不同的端口的服务,并记录目标给予的回答,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搜集到很多关于目标主机的各种有用的信息(比如:是否能用匿名登陆!是否有可写的FTP目录,是否能用TELNET,HTTPD 是用ROOT还是nobady在跑!)扫描器能干什么扫描器并不是一个直接的攻击网络漏洞的程序,它仅仅能帮助我们发现目标机的某些内在的弱点。
一个好的扫描器能对它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帮助我们查找目标主机的漏洞。
但它不会提供进入一个系统的详细步骤。
扫描器应该有三项功能:发现一个主机或网络的能力;一旦发现一台主机,有发现什么服务正运行在这台主机上的能力;通过测试这些服务,发现漏洞的能力。
编写扫描器程序必须要很多TCP/IP程序编写和C, Perl和或SHELL语言的知识。
需要一些Socket编程的背景,一种在开发客户/服务应用程序的方法。
开发一个扫描器是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通常能使程序员感到很满意。
常用的端口扫描技术 TCP connect() 扫描这是最基本的TCP扫描。
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用来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
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绝大多数应用程序运行在TCP或者UDP协议之上,这些协议是众多应用程序使用的传输机制,端口扫描是通过扫描主机确定哪一些TCP和UDP端口可以访问的过程。
端口扫描常见的几种类型:TCP Connect()扫描SYN扫描NULL扫描ACK扫描Xmas-TreeDumb扫描下面是TCP数据包的6个标志位:URG:紧急数据包ACK:确认(应答数据包)PSH:将数据强制压入缓冲区RST:连接复位(断开连接)SYN:连接请求FIN:TCP连接结束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的过程:1. SYN---->A:请求方 2. <---SYN/ACK B:服务方3.ACK----->下面介绍常见的扫描类型1.TCP Connect ()扫描TCP Connect ()扫描试图与每个TCP端口进行三次握手通信,但是也最容易被防火墙或者入侵检测系统测到。
尽量使用其他的扫描类型。
1 SYN----> 1 SYN----><---SYN/ACK 2 <---RST 23 ACK----->端口开放端口关闭2.SYN扫描比TCP Connect ()扫描隐蔽一些,SYN扫描仅发送初始的SYN数据包给目标主机。
1 SYN----> 1 SYN----><---SYN/ACK 2 <---RST 2端口开放端口关闭3.NULL扫描(反向扫描)NULL扫描将一个没有标志位的数据包发送给TCP端口,根据RFC 793的要求1 NULL----> 1 NULL----><---RST 2端口开放端口关闭Windows主机不遵从RFC 793,Unix遵从RFC 793比前两种更隐蔽。
4.FIN扫描(反向扫描)在FIN扫描中,一个FIN的数据包被发送给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
根据RFC 793的要求1 NULL----> 1 NULL----><---RST 2端口开放端口关闭5. ACK 扫描ACK 扫描通常用来穿过防火墙的规则集,有助于确定一个防火墙的功能比较完善或者仅是一个简单的包过滤程序,ACK扫描使用响应包来发现防火墙的配置信息。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
1 端口扫描
端口扫描是一种攻击技术,其目的是探查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信息,并进而分析其开放的端口的应用程序文件。
除此之外,端口扫描还可用信息搜集或漏洞扫描等方法来评估系统的安全性。
端口扫描的运作原理是,先要构造一个可以标识的信息包,该信息包内含有端口的地址,这个构造的信息包称为数据段,然后发送给目标主机,采用逐个扫描端口的方式,来探测目标主机上是否有正在运行的应用服务或服务器程序。
2 端口状态
端口扫描能够检测到的端口状态包括“开放”、“关闭”和“过滤”:
(1) 开放:如果端口处于“开放”状态,则目标主机将会回复一个SYN/ACK包,表示该端口确实存在一个监听服务器或者端口。
(2) 关闭:如果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则目标主机不会响应该端口的包,发送者端口扫描工具将会接收到一个受限制的RST包,表明该端口没有应用程序在其上运行。
(3) 过滤:如果端口处于“过滤”状态,那么传入的包会被端口过滤设备拦截,目标主机将不会响应任何数据段。
3 端口扫描的应用
端口扫描是一项重要的网络检测技术,它可以用来查明入侵者是否已经进入了系统,且发现并拦截未授权的用户使用系统中的资源。
端口扫描还可以用来发现网络上存在的漏洞,它们可能导致系统中出现的严重的安全问题。
此外,端口扫描还可以帮助管理员使用安全的服务,防止非法用户恶意访问系统资源。
因此,端口扫描技术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安全技术之一,它可以有效地帮助网络管理员保护网络安全。
端口扫描原理及工具
端口扫描原理及工具端口扫描是指通过发送指定的网络数据包,来识别目标主机上开放的网络端口的过程。
每个网络服务都通过一个唯一的端口号来进行通信,端口扫描可以帮助网络管理员或黑客确定目标主机上运行的服务和应用程序,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攻击。
1.TCP连接扫描:这是最常用的端口扫描方法。
它通过建立一个完整的TCP连接来确定端口是否开放。
扫描程序向目标主机的每个端口发送一个TCPSYN包,如果收到目标主机返回的TCPACK包,说明端口开放;如果收到目标主机返回的TCPRST包,说明端口关闭。
2.UDP扫描:与TCP连接扫描不同,UDP扫描发送的是UDP数据包。
目标主机根据传入的UDP数据包决定是否响应,如果有响应,表示端口开放;如果没有响应,表示端口关闭。
由于UDP是面向无连接的协议,所以UDP扫描相对于TCP连接扫描来说更加复杂和耗时,而且结果也不太可靠。
3.SYN扫描:与TCP连接扫描类似,SYN扫描也是通过发送TCPSYN包来判断端口是否开放。
不同之处在于,SYN扫描不与目标主机建立完成的TCP连接,而是在发送完TCPSYN包之后立即发送一个TCPRST包,以提高扫描速度。
目标主机收到TCPSYN包后,如果端口开放,会返回一个TCPSYN/ACK或者一个RST包;如果端口关闭,会返回一个TCPRST包。
常用的端口扫描工具:1. Nmap:Nmap是一款功能强大的网络扫描工具,支持多种扫描技术和扫描方法。
它可以通过TCP连接扫描、UDP扫描、SYN扫描等方法,快速和准确地扫描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和运行的服务。
2. Nessus:Nessus是一款网络漏洞扫描工具,可以帮助管理员发现目标主机上的安全漏洞和弱点。
除了端口扫描功能外,Nessus还可以对目标主机进行漏洞验证和安全评估。
3. Zenmap:Zenmap是Nmap的图形界面版本,提供了更直观和友好的用户界面。
它可以通过点击按钮和选项来进行端口扫描,并以图形化的方式展示扫描结果。
网络安全中的端口扫描技术
网络安全中的端口扫描技术网络安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网络攻击方式的不断升级和恶化,网络安全问题也越来越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
作为网络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端口扫描技术在网络攻击和防御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网络安全中的端口扫描技术。
一、端口扫描技术的基本原理端口扫描是指在网络中扫描一台或多台主机的开放端口,以此发现潜在的漏洞,从而进行攻击或防御。
端口扫描技术基于TCP/IP协议中的TCP和UDP协议,根据这两种协议进行端口扫描。
1. TCP协议TCP协议是一种控制传输协议,通过分割信息成为可以通过网络在计算机之间传输的各个包。
端口扫描技术就是通过TCP协议来扫描开放的端口。
扫描者通过发送一个SYN请求包给目标主机,如果目标主机回应一个SYN+ACK包,那么表示此端口是开放的;如果目标主机回应一个RST包,那么表示此端口是关闭的。
2. UDP协议UDP协议是一种简单的用户数据报协议,它不保证数据包的传递、顺序等,也不提供错误检测和纠正。
相比TCP协议,UDP协议更容易受到攻击。
因此,对于UDP协议来说,端口扫描技术的原理是发送一个UDP请求包给目标主机,如果目标主机回应一个ICMP差错包,那么表示此端口是关闭的,否则就说明此端口是开放的。
二、端口扫描技术的主要类型1. 全面扫描全面扫描是最基本的一种扫描技术,它会扫描目标主机的所有端口,找出这些端口中哪些是开放的。
全面扫描的缺点是耗时较长,容易被目标主机识别出来。
2. SYN扫描SYN扫描是一种快速扫描技术,它主要基于TCP连接建立和关闭过程中的三次握手过程。
它只发送SYN请求包给目标主机,如果目标主机回应一个SYN+ACK包,那么表示此端口是开放的;如果目标主机回应一个RST包,那么表示此端口是关闭的。
SYN扫描技术的优点是速度快,但缺陷是被防火墙等设备所限制。
3. FIN扫描FIN扫描是一种隐蔽扫描技术,它利用TCP协议中的FIN报文进行扫描。
端口扫描原理
端口扫描原理1. 全TCP连接扫描这种扫描方法使用三次握手,与目标计算机建立标准的TCP连接。
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连接就能成功。
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
这个技术的优点是不需要任何权限,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很容易被发觉,并且被过滤掉。
2. 半打开式扫描(SYN扫描)在这种扫描技术中,扫描主机自动向目标主机的指定端口发送SYN数据段,表示发送建立连接请求。
a. 如果目标计算机的回应TCP报文中SYN=1,ACK=1,则说明该端口是活动的,接着扫描主机传送一个RST给目标主机拒绝建立TCP连接,从而导致三次握手过程的失败。
b. 如果目标计算机的回应是RST,则表示该端口为“死端口”,扫描主机不用做任何回应。
由于扫描过程中,全连接尚未建立,所以大大降低了被目标主机记录的可能性,并且加快了扫描的速度。
但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必须要有root权限才能建立自己的SYN数据包。
3. FIN扫描在TCP报文中有一个字段为FIN,FIN扫描则依靠发送FIN来判断目标计算机的指定端口是否活动。
发送一个FIN=1的TCP报文到一个关闭的端口时,该报文会被丢掉,并返回一个RST报文,但如果当FIN报文到一个活动的端口时,该报文只是简单的丢掉,不会反回任何回应。
可以看出,FIN扫描没有涉及任何TCP连接部分,因此比前两种扫描都安全,称之为秘密扫描。
4. 第三方扫描第三方扫描又称“代理扫描”,是利用第三方主机来代替入侵者进行扫描。
这个第三方主机一般是入侵者通过入侵其他计算机而得到的,该第三方主机常被入侵者称之为“肉鸡”。
这些“肉鸡”一般为安全防御系数极低的个人计算机。
端口扫描与防范措施
端口扫描与防范措施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端口扫描是一种常见的攻击方式,黑客通过扫描网络中的开放端口来发现、评估和利用系统中的安全漏洞。
为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我们需要了解端口扫描的原理、类型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一、端口扫描的原理和类型端口扫描是指黑客通过网络工具扫描目标主机的端口,以确定目标主机中哪些端口处于开放状态。
通过扫描开放端口,黑客可以知道目标主机上运行的服务和应用程序,从而寻找攻击的目标。
常见的端口扫描类型包括:1. 全面扫描:黑客通过扫描所有可能的端口来寻找目标主机的开放端口。
全面扫描通常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可以获得更全面的信息。
2. SYN扫描:通过发送TCP SYN包来判断目标主机的端口是否打开。
当目标主机返回SYN/ACK包时,表示端口是开放的。
3. UDP扫描:通过发送UDP包来判断目标主机的端口是否对UDP 请求响应。
当目标主机返回ICMP端口不可达消息时,表示端口是关闭的;如果目标主机没有响应,则可能是端口开放或过滤了ICMP消息。
二、防范措施为了保护网络免受端口扫描攻击的威胁,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防范措施:1. 防火墙配置:通过配置防火墙来限制对网络中的端口访问。
只开放必要的端口,并且只允许经过授权的用户或IP地址访问,以减少风险。
2. 升级更新系统和应用程序:定期升级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及时修复已知的漏洞。
漏洞的修补可以降低黑客利用的可能性。
3. 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关闭不必要的服务或端口,减少攻击者的攻击面。
只保留实际使用的服务,并在需要时启动。
4. 使用强密码和身份验证机制:使用强密码和多种身份验证机制,如双因素身份验证,以防止黑客通过猜测或暴力破解密码的方式获取访问权限。
5. 使用入侵检测系统(IDS):部署入侵检测系统来监测网络中的异常活动。
IDS可以及时发现端口扫描等攻击行为,并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6. 定期进行安全审计和检测:定期对网络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并修复潜在的漏洞。
实验三 网络服务和端口的扫描
(1)全TCP扫描 这种扫描方法使用三次握手,与目标主 机建立标准的TCP连接 攻击者首先向目的端口发送一个SYN数据 包,如果收到来自该端口的SYN/ACK数 据包,就可以断定该端口是开放的;然 后攻击者再发送一个ACK数据包
(2)半打开式扫描(SYN)扫描 ①当端口开放时,目标计算机回应SYN/ACK数 据包,这时扫描主机接着发送一个RST=1的数 据包给目标主机,RST数据包将对TCP连接进 行重置,目标计算机因为没有接到相应ACK数 据包,从而不会建立三次握手 ②如果端口是关闭的,则按照TCP协议中端口 未开规则处理,由目标主机发送RST/ACK数据 包给扫描主机,此时TCP连接依然没有建立
-oN
把扫描结果重定向到一个可读的文件 logfilename中。
-p
这个选项让你选择要进行扫描的端口号的范 围。 例如,-p 23表示:只扫描目标主机的23号 端口。 -p 20-30,139,60000-表示:扫描20到30号 端口,139号端口以及所有大于60000的端口。 在默认情况下,nmap扫描从1到1024号以及 nmap-services文件(如果使用RPM软件包,一 般在/usr/share/nmap/目录中)中定义的端口列 表
工具二 Nmap
Nmap是一款基于命令行的端口扫描工具 设计目标:扫描大规模网络可以判断那 些存活主机及其所提供的TCP\UDP网络 服务
Nmap命令格式一般为: Nmap [Scan Type(s)] [Options] <host> 如:扫描一个IP地址为192.168.1.250 Nmap –sP –IP192.168.1.2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口扫描基本原理端口扫描是指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发送一组端口扫描消息,试图以此侵入某台计算机,并了解其提供的计算机网络服务类型(这些网络服务均与端口号相关)。
端口扫描是计算机解密高手喜欢的一种方式。
攻击者可以通过它了解到从哪里可探寻到攻击弱点。
实质上,端口扫描包括向每个端口发送消息,一次只发送一个消息。
接收到的回应类型表示是否在使用该端口并且可由此探寻弱点。
扫描器应该有三项功能:发现一个主机或网络的能力;一旦发现一台主机,有发现什么服务正运行在这台主机上的能力;通过测试这些服务,发现漏洞的能力。
TCP connect() 扫描这是最基本的TCP扫描。
操作系统提供的connect()系统调用,用来与每一个感兴趣的目标计算机的端口进行连接。
如果端口处于侦听状态,那么connect()就能成功。
否则,这个端口是不能用的,即没有提供服务。
这个技术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你不需要任何权限。
系统中的任何用户都有权利使用这个调用。
另一个好处就是速度。
如果对每个目标端口以线性的方式,使用单独的connect()调用,那么将会花费相当长的时间,你可以通过同时打开多个套接字,从而加速扫描。
使用非阻塞I/O允许你设置一个低的时间用尽周期,同时观察多个套接字。
但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很容易被发觉,并且被过滤掉。
目标计算机的logs文件会显示一连串的连接和连接是出错的服务消息,并且能很快的使它关闭。
TCP SYN扫描这种技术通常认为是“半开放”扫描,这是因为扫描程序不必要打开一个完全的TCP连接。
扫描程序发送的是一个SYN数据包,好象准备打开一个实际的连接并等待反应一样(参考TCP的三次握手建立一个TCP连接的过程)。
一个SYN|ACK的返回信息表示端口处于侦听状态。
一个RST返回,表示端口没有处于侦听态。
如果收到一个SYN|ACK,则扫描程序必须再发送一个RST信号,来关闭这个连接过程。
这种扫描技术的优点在于一般不会在目标计算机上留下记录。
但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必须要有root权限才能建立自己的SYN数据包。
TCP的三次握手第一次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j)到服务器,并进入SYN_SENT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SYN:同步序列编号(Synchronize Sequence Numbers)。
第二次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ack=j+1),同时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k),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第三次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k+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
TCP FIN 扫描有的时候有可能SYN扫描都不够秘密。
一些防火墙和包过滤器会对一些指定的端口进行监视,有的程序能检测到这些扫描。
相反,FIN数据包可能会没有任何麻烦的通过。
这种扫描方法的思想是关闭的端口会用适当的RST来回复FIN数据包。
另一方面,打开的端口会忽略对FIN数据包的回复。
这种方法和系统的实现有一定的关系。
有的系统不管端口是否打开,都回复RST,这样,这种扫描方法就不适用了。
并且这种方法在区分Unix和NT时,是十分有用的。
IP段扫描这种不能算是新方法,只是其它技术的变化。
它并不是直接发送TCP探测数据包,是将数据包分成两个较小的IP段。
这样就将一个TCP头分成好几个数据包,从而过滤器就很难探测到。
但必须小心。
一些程序在处理这些小数据包时会有些麻烦。
TCP 反向ident扫描ident 协议允许(rfc1413)看到通过TCP连接的任何进程的拥有者的用户名,即使这个连接不是由这个进程开始的。
因此你能,举个例子,连接到http端口,然后用identd来发现服务器是否正在以root权限运行。
这种方法只能在和目标端口建立了一个完整的TCP连接后才能看到。
TCP Connect扫描:多线程控制线程是指进程内的一条执行线路,或者说是进程中可执行代码的单独单元,它是操作系统的基本调度单元。
一个进程至少有一个线程,即主线程,也可以有多个线程协同工作。
进程从主线程开始执行,进而可以创建一个或多个附加线程来执行该进程内的并发任务,这就是基于线程的多任务。
基于线程的多任务允许一个程序的两个或多个部分同时执行,这样增加了程序的维数,用户可以通过定义分离的执行线路来管理程序的执行,使编写出来的程序更高效。
例如,通常为后台计算创建一个线程。
特别的,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多线程可以极大地提高系统效率。
线程互斥和线程同步技术同步多线程百科名片同步多线程(SMT)是一种在一个CPU 的时钟周期内能够执行来自多个线程的指令的硬件多线程技术。
本质上,同步多线程是一种将线程级并行处理(多CPU)转化为指令级并行处理(同一CPU)的方法。
同步多线程是单个物理处理器从多个硬件线程上下文同时分派指令的能力。
同步多线程用于在商用环境中及为周期/指令(CPI)计数较高的工作负载创造性能优势。
处理器采用超标量结构,最适于以并行方式读取及运行指令。
同步多线程使您可在同一处理器上同时调度两个应用程序,从而利用处理器的超标量结构性质。
用事件(Event)来同步线程是最具弹性的了。
一个事件有两种状态:激发状态和未激发状态。
也称有信号状态和无信号状态。
事件又分两种类型:手动重置事件和自动重置事件。
手动重置事件被设置为激发状态后,会唤醒所有等待的线程,而且一直保持为激发状态,直到程序重新把它设置为未激发状态。
自动重置事件被设置为激发状态后,会唤醒“一个”等待中的线程,然后自动恢复为未激发状态。
所以用自动重置事件来同步两个线程比较理想。
MFC中对应的类为CEvent.。
CEvent的构造函数默认创建一个自动重置的事件,而且处于未激发状态。
共有三个函数来改变事件的状态:SetEvent,ResetEvent和PulseEvent。
用事件来同步线程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做法,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对自动重置事件调用SetEvent和PulseEvent有可能会引起死锁1.临界区线程互斥,建立临界区,临界区内存放着多个线程共享的资源,任何时刻,只允许一个共享资源,被一个线程访问,先进入临界区,其他线程不能进行访问被挂起,知道临界区的线程退出2.互斥区与临界区类似,通过创建一个类似于令牌互斥量来实现,拿到令牌的线程才有权利对共享资源进程访问,反问结束后线程将“令牌”交出3.事件1.CreatEvent() 函数创建一个事件对象CreateEvent是一个Windows API函数。
它用来创建或打开一个命名的或无名的事件对像。
如果想为对象指定一个访问掩码,应当使用CreateEventEx函数。
HANDLECreateEvent(LPSECURITY_ATTRIBUTESlpEventAttributes,// 安全属性BOOLbManualReset,// 复位方式BOOLbInitialState,// 初始状态LPCTSTRlpName // 对象名称);2.OpenEvent() 函数根据LpName来打开一个已经创建的对象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命名事件对象函数原型HANDLEOpenEvent(DWORD dwDesiredAccess,BOOL bInheritHandle,LPCTSTR lpName);3.SetEvent() 函数将一个事件对象设置为有信号状态设置事件的状态为有标记,释放任意等待线程。
如果事件是手工的,此事件将保持有标记直到调用ResetEvent,这种情况下将释放多个线程;如果事件是自动的,此事件将保持有标记,直到一个线程被释放,系统将设置事件的状态为无标记;如果没有线程在等待,则此事件将保持有标记,直到一个线程被释放。
CEvent::SetEventBOOL SetEvent(HANDLE hEvent);其中hEvent表示句柄,返回值:如果操作成功,则返回非零值,否则为0。
Win32系统编程API,用于线程间通信。
4.ReseEvent() 函数重置一个事件对象为无信号状态ResetEvent这个函数把指定的事件对象设置为无信号状态。
BOOL ResetEvent(HANDLE hEvent);参数说明:hEvent[in] 指向事件对象的句柄.由CreateEvent or OpenEvent 函数返回。
这个句柄需要拥有EVENT_MODIFY_STATE 访问权限.函数成功,返回非0值,否则返回0值,可以调用GetLastError得到错误的详细信息。
Remarks一个事件对象一直都保持在无信号状态,直到显式调用SetEvent or PulseEvent 函数把它设置到有信号状态。
这些无信号的事件对象会阻塞任何在内部调用wait函数的线程。
这个函数用于手动重置的事件对象。
手动重置的对象在线程释放后必须手动置为无信号状态。
自动重置的事件对象在一个等待它成功的线程释放后会自动变为无信号状态。
重置一个无信号的事件对象没有任何效果。
5.WaitForSignleObject ()函数等待一个对象变为有信号状态函数原型为DWORD WaitForSignleObject( HANDLE hHandle, DWORD dwMilliseconds );参数说明:hHandle表示要等待检查的对象句柄;dwMillseconds表示该函数等待的期限;函数功能说明:该函数是用来等待指定的对象被触发或函数超时。
若dwMilliseconds设置为无限大INFINITE则该函数一直等待下去直到对象被触发。
函数返回值:W AIT_OBJECT_0表示函数成功执行且指定的对象被触发处于signaled有信号状态;WAIT_TIMEOUT表示函数成功执行但超时且对象没有被触发处于nonsignaled无信号状态;WAIT_FAILED表示函数执行失败,通常是由hHandle句柄不可用,可以调用GetLastError()查看。
详细说明:该函数检测指定的对象的当前状态,若为nonsignaled则调用者线程将处于等待状态,在此状态下消耗少量的处理器时间直到对象状态改变为signaled或超时。
值得注意的是超时时限范围为0~0x7FFF FFFF,上限是0x7FFF FFFF而不是无穷大0xFFFF FFFF。
若设定值为0x8000 0000~0xFFFF FFFF将等同于0x7FFFF FFFF。
若要使用大于上限值请使用无穷大。
在函数返回之前,有一个等待函数会修改引起函数返回的对象的状态,比如将信号量减1。
目前该函数可以等待的对象包括事件event、互斥体mutex、信号量semaphore、进程process和线程thr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