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创新思维 方法1.
创新方法与创新设计-第二章
![创新方法与创新设计-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39f6c980a76e58fafab003a9.png)
1.5.1 金鱼法
实例2:会飞的毯子
毯子为什么不会飞? 因为地球有引力,毯子有重量,毯子比空气重
什么条件下毯子会飞? 施加向上的力,或让毯子的重量比空气重量小,或
希望来自地球的重力不存在。
可利用的资源: 空气中的微子流、空气流、地球磁场、地球重力场、
有人提出了一种简便的方法:
将接点排布在圆筒中,用一
-
个球连接接点。但是当球滑
过或者当球卡住后,接点就
-
不能正常地连接,导致不能
发生爆炸。怎么办?
-
自动接通
+
接点
+
+
1.5.2 小矮人法
(1)建立小矮人模型
-
接通球小人 接点小人
+
1.5.2 小矮人法
(2)改进小矮人模型
-
接通球小人 接点小人
+
+ +
子系统的将来 液体铅笔芯
1.4.1多屏幕法
实例4
无连接的系 统
能否是一个整体?
整个连接的 系统
从整个连接的系统找易 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焊接、胶合 等
是否能更换为不可拆连 接
螺栓易松
从螺栓系统本身连接找 易松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自结合、自 防松
具有自结合、自防松的 智能模块组件
防松系统
在螺栓连接的基础上加 防松系统来防松
1.5 如何变换思维
改变思考的角度,将不可行变为可行,获得 理想解决方案。
TRIZ理论采用金鱼法、小矮人法对思维进 行变换。
1.5.1 金鱼法
金鱼法把解决方案分为现实部分和幻想部分,主要 研究如何把幻想部分变为现实部分。
六年级思维训练教案
![六年级思维训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0b8e3d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f3.png)
六年级思维训练教案第一章:逻辑思维训练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逻辑思维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教学内容:逻辑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基本逻辑思维方法:比较、分类、归纳、演绎。
1.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有趣的故事引出逻辑思维的概念。
讲解:讲解逻辑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基本逻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第二章:创新思维训练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创新思维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创新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基本创新思维方法:发散思维、逆向思维、联想思维。
2.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有趣的案例引出创新思维的概念。
讲解:讲解创新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第三章:批判性思维训练3.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批判性思维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评估与分析问题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基本批判性思维方法:质疑、分析、评价、建议。
3.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有趣的案例引出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讲解:讲解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基本批判性思维方法评估与分析问题。
第四章:数学思维训练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数学思维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数学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基本数学思维方法:计算思维、几何思维、逻辑思维。
4.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有趣的数学问题引出数学思维的概念。
讲解:讲解数学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第五章:跨学科思维训练5.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跨学科思维的基本概念。
培养学生运用跨学科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跨学科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基本跨学科思维方法:整合思维、跨界思维、创新思维。
5.3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有趣的跨学科案例引出跨学科思维的概念。
讲解:讲解跨学科思维的定义与重要性。
实践: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基本跨学科思维方法解决问题。
系统创新思维——让“创新”不再是件难事
![系统创新思维——让“创新”不再是件难事](https://img.taocdn.com/s3/m/c2ae0828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f3.png)
基本顺序如下: 1
列ft产品的组成 部分
第二章 创新思维一:减法策略
2
删除其中的一种 成分
3
想象这样做的结 果
4 明确这种产品的 优势和市场定位
page 9
减法策略的成功案例
第二章 创新思维一:减法策略
录音机的减法策略:
录音机的创新灵感,可以用减法策略来生产吗?录 音机的组成部分有:磁带盒、录音模块、播音模块 和喇叭。 索尼创始人之一“井深大”要求公司开发一款减掉 录 音模块和喇叭的,不能录音的录音机。大家一 开始 并没有底,觉得能卖5000台就不错了,可 没想到 推f t 两个月卖了5万台,之后这款产品的 全球销量 超 过 2亿 台 。 这 就 是 划 时 代 的 :随身听 (walkman)。
第五章 创新思维四:任务统筹策略
page 24
Part
创新思维策略五:
属性依存策略—安装进度条
创新案例
对“婴儿用软膏”进行一次创新。婴儿用软膏是是一种用在婴儿皮肤 上 的,用来缓解和治愈皮疹,并且防止复发的药物。它由三个部分组 成: 油脂、保湿剂以及治愈皮疹的活性成分。我们试着给“油脂”装上 一根 叫“气味”的进度条;给“保湿剂”装上一根叫“黏度”的进度条。
第六章 创新思维五:属性依存策略
增加“气味” 进度条 增加“黏度” 进度条
page 26
认识属性依存策略
属性依存策略:
给属性加上一根进度条,创造ft不同类型的产品
“系统创新思维”的五个套路,其实背后也是有套路的,那就是:打破框架,动个手术,形 式为先,功能次之。套路与套路之间的差别,在于动的手术不同。
page 12
认识除法策略
除法策略和减法策略一样,都是“用套路打破固有思维框架”,生产灵感,激发创新。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894d500de80d4d8d15a4fc3.png)
创新思维复习提纲(2010、7)第一章创新基础知识一、创造的理论基础1、创造的定义:个体或群体根据一定的目标,运用一切已知条件产生出新颖、有价值成果的认识和行为的活动。
2、将创造的层次依次由外向内逐层递进,表现在“成物”(外在的,静态方面的创造性结果)“成思”(内外结合,动态方面的创造过程)“成己”(内在的,本质的)3、创造的实质:创造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一种最基本的生产实践;创造必须提供富有创新性的成果;创新是创造者聪明才智高度发挥的行为。
4、最早研究创造问题的文献是公元前300年古希腊学者帕普斯的《解题术》。
5、创造工程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登上历史舞台的是1936年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
6、1942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韦开教授提出“形态分析法”。
7、1942年,戈登发明“统摄法”。
8、1944年,日本东京大学市川龟久弥教授提出了“等价变换法”。
9、1954年,奥斯本创建“创造教育基金会”(CEF),发起每年召开一次的世界性大会,CEF 定期出版创造学专业刊物“创造性行为”。
10、1957年,美国陆军发明了“5W2H”法。
11、1979年,苏联学者T·C·阿利特舒列尔创立了“物场分析理论与方法”。
12、科学发现、技术发明和技术革新的相互关系:发现是产生发明的重要源泉;发明对发现有积极的反作用;技术革新是技术发明向生产力转化的过程。
13、创造工程学的研究方法:系统研究法、案例研究法、追踪研究法、实验研究法。
14、创造学定义:“活动观”“能力观”是以创造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索创造的特点、机理、规律和方法的科学。
15、创造学的研究对象:①四项基本要素②创造过程③创造原理④创造力⑤创造教育⑥创造评价16、创造技法的概念: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开展创造活动普遍适用的,程序化、规范化的方法与技法。
17、思维的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是在表象、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理性认识的过程。
创造性思维方法
![创造性思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eb8a09448d7c1c709a145cb.png)
创造性思维方法篇一:创新思维的八个方法创新思维的八个方法世纪之交,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商品生产不断繁荣的新时代,据一些经济发崐达国家的销售专家预测,到本世纪末,随着科技的加速进步,现在的80%-90崐%的产品将被降低档次销售,或被迫廉价抛售,或被迫彻底淘汰,为更加高档时新崐、功能多样的产品所取代。
这就需要突破传统的思维模式,进行产品创新思维,这里简介八法,以资借鉴。
1、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相对于顺向思维而言的,他是从相反的角度思考产崐品开发,把市场最终目标和为产品研究的出发点,沿着为实现未来而思考现在,为崐到达终点而把握起点的思路。
2、心理思维。
抓住人们的心理追求去开发创造新产品,往往可以收到妙不可言的市场效果。
3、跟踪思维。
就是通过对社会消费迹象进行跟踪调查之后,进行综合、分析崐和思考,从中发现未来产品的开发创新。
4、替代思维。
一种产品在消费实践中已证明是过时落后的,人们希望有新的崐更好的东西替代之。
而一旦有了优于或完全不同于这种产品的另一种新产品问世,崐市场销路往往会出人意料地好,经济效益也会出人意料地高。
5、物极思维。
有一种现象:一只足球掸撞到墙上,因受反作用力的影响而猛崐然回头,顺着原方向,返回到一定的距离处,受反作用力越大,返回距离就越远。
崐物理学家称此为“物极原理”。
6、发散思维。
就是从某一研究和思考对象出发,充分展开想象的翅膀,从一点联想到多点,在对比联想、接近联想和相似联想的广阔领域分别涉猪,从而形成崐产品的扇形开发格局,产生由此及彼的多项创新成果。
吴昊、徐杨举了这样一个例崐子。
美国历经百年风化的自由神像翻新后,现场有200吨废料难以处理。
一位叫崐斯塔克的人承包了这一苦差事,他对废料进行分类处理,七妙地把废铜皮铸成纪念崐币,把废铅、废铝做成纪念尺,把水泥碎块、配木装在玲珑透明的小盒子里作为有崐意义的纪念品供人选购。
所有这一药,都与名扬天下的“自由女神”相联系。
这样崐一来,就从那些一文不值、难以处理的垃圾中开发出了好几种十分俏销、身价百倍崐的纪念性新产品,斯塔克也由此大获其利。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
![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4c9d39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0e.png)
创新思维与创新⽅法第⼆章创新思维与创新⽅法案例导⼊⼀封家书——8只⼋哥有个商⼈在外做⽣意。
他的同乡要回家,于是他就托同乡带100两银⼦和⼀封家书给妻⼦。
同乡在路上打开信⼀看,原来只是⼀幅画,上⾯画着⼀棵⼤树,树上有8只⼋哥、4只斑鸠。
同乡⼤喜:信上没写多少银⼦,我留下50两,她也不知。
同乡将书信和银⼦交给商⼈妻⼦以后,说:“你丈夫捎给你50两银⼦和⼀封家书,你收下吧!”商⼈妻⼦拆信看过后说:“我丈夫让你捎带100两银⼦,怎么成了50两?”那同乡见被识破,忙道:“我是想试试弟媳聪明不聪明。
”忙把那50两银⼦送给了商⼈的妻⼦。
商⼈妻⼦怎么知道是100两银⼦的呢?原来那幅画上写的意思是:8只⼋哥是⼋⼋六⼗四,四只斑鸠是四九三⼗六,合起来是100,所以商⼈妻⼦知道是100两银⼦。
商⼈写信不⽤⽂字⽽⽤图画,商⼈妻⼦读信不是认字⽽是解画,他们两⼈使⽤的思维法就是再造型想象思维法。
想象和联想是创新思维能⼒的表现形式之⼀,在创新思维中占据重要位置。
思考与讨论1. 谈谈你对创新思维的理解。
2. 联系⽣活实际,试举⼏个运⽤创新思维的实例。
第⼀节创新思维⼈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当⾯对问题⽽束⼿⽆策时,我们的思维往往需要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我们需要⼀种前所未有的思考问题的⽅式,我们需要创新思维。
⼀、创新思维及障碍突破(⼀)创新思维的概念与特征1.创新思维的概念创新思维是⼈类思维的⼀种⾼级形态,是⼈们在⼀定知识、经验和智⼒基础上,为解决某种问题,运⽤逻辑思维和⾮逻辑思维,突破旧的思维模式,以新的思考⽅式产⽣新设想并获得成功实施的思维系统。
2.新思维的特征(1)独创性特征。
创新思维在思路的探索上、思维的⽅式⽅法上和思维的结论上都能独具卓识,提出新的创见,获得新的发现,实现新的突破,具有开拓性和独创性。
(2)超越性特征。
创新思维不但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物质、现象和⼀切传统的东西,⽽且还可以超过去和现在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1
![创新思维理论与方法1](https://img.taocdn.com/s3/m/78d07e2990c69ec3d5bb759f.png)
第一章思维与创新思维1.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思维是人脑的机能,是人类认知的高级阶段,是人的大脑对客观世界的间接和概括的能动反映。
思维的的特征表现为两个方面:本质特征和功能特征。
思维的本质特征主要有间接性、概括性和内隐性。
思维的功能特征主要有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
2.什么是创新?创新有哪些基本特征?创新是对既往的超越,是人类独创力、扩张力和智慧力的一种表现形式。
创新具有智能性、社会性和团队性等主要特征。
3.什么是创新思维?创新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创新思维是一种超越性智慧,它表现为思维的跳跃,它是在人的思考中实现超越。
含义包含两个方面内容:创新思维寻求思维的跳跃;创新思维是一种能动思维模式的选择4.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什么?如何超越我们思维的惰性?穿新思维的本质就是在思维中不断地加入异质成分。
创新思维的两种超越:自身超越和境界超越。
㈠自身超越:超越思维的惯性;超越思维的惰性——思维惰性的一种表现是不去问为什么,思维惯性就是惰性最基本的表现,思维的惰性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知足常乐,四平八稳,安于现状②自以为是,盲目轻信,不求深入③迷信权威,跟随大流,不冒风险④自认平庸,没有自信,不思进取⑤利益驱动,只顾眼前,不识泰山,我们只要克服以上几点,把不可能变成可能,这种新的可能性就是创新;意志的超越㈡境界超越:前提超越、逻辑超越、关系超越5.创新思维在实践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公共关系活动与创新思维的关系可以概括为:公共关系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创新思维活动,创新思维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理论基础,公共关系活动是创新思维的具体应用。
创新思维贯穿公共关系活动的全过程和各种类型;创新思维涉及公共关系策划的各要素。
创新是公共关系活动的基本特性,是公共关系活动的灵魂。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实施公共关系活动人员需要具备高超的创新思维能力,并全面掌握与公共关系活动密切相关的创新思维技法。
第二章创新思维的基础1.为什么说人人都有创新思维的潜在能力?人人都有潜在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既是社会的需要也是个人的需要,社会的发展进步也为我们进行创新活动准备了广阔的空间。
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18b05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f.png)
创新思维方法
创新思维是指在解决问题、开发新产品或服务时,采用新颖、有创意的方法进行思考和行动。
创新思维方法可以帮助个人或组织更好地应对变化、挑战和机遇,提高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一种常用的创新思维方法是设计思维。
设计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思考方式,通过深入了解用户需求,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技能,提出全新的解决方案。
另一种创新思维方法是逆向思维。
逆向思维是指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式,找到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提出非常规的解决方案。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其他创新思维方法,如头脑风暴、共创、平行思维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不断推动创新思维,不断提高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的能力。
第二章 创新思维过程与模式
![第二章 创新思维过程与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5b8a67514791711cd791708.png)
(1)概念:逆向思维也叫求异思 维,它是对司空见惯的似乎已成定 论的事物或观点反过来思考的一种 思维方式。
(2)特性:反向性;异常性;“ 悖论”。
(3)类别:反向思维;雅努斯式 思维;黑格尔式思维。
(4)方法:怀疑法;对立互补法 ;悖论法;批判法;反事实法。
3.灵感思维
(1)内涵:灵感直觉思维活动本 质上就是一种潜意识与显意识之 间相互作用、相互贯通的理性思 维认识的整体性创造过程。
2.2.7 创新思维过程理论的小结
• 创新过程学说比较分析
类别
内容
区别
从心理学角度
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角度
确定问题阶段、确定方案阶段、实行方案阶段、 主客观 回顾总阶段结
从创造性解决问题角度 界定问题阶段、设定目标阶段、确定方法阶段、 主客观 解法最优阶段、制作和验阶段证、说服他人阶 段
联想性
综合性
求异性
逆向性
发散性
创新思维独有的四个特性
• 第一,新颖性。即思维的目标、方法、过程等方面都比 较新颖。
• 第二,多向性。即从纵、横、逆三方面来思考问题。 • 第三,多元性。即善于从事物的多侧、多环节、多因素
、多层次、多角度来进行思考。 • 第四,开放性。即全息动态思维过程,它善于大量地、
2.2.2 心理学角度的创新思维过程
1.华莱士的“四阶段”理论(P33-34) 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 启发阶段 检验阶段
2.刘奎林的“序列链”理论(P34-35)
境域 启迪 跃迁 顿悟
验证
3.吉尔福特的“发散——辐合”理论(P35-36)
2.2.3 创新思维的新四阶段心理划分
发现有价 值的问题
界定问题、做出解创意产 决问题的假想方案生
第2章TRIZ创新思维方法
![第2章TRIZ创新思维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cd991632e3f5727a4e9621a.png)
行业PPT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PPT课件下载:/kejian/ 试卷下载:/shiti/ PPT论坛:
把对象中各部分 想象成一群一群 的小人(当前怎 样)
2
把小人分成按问 题条件而行动的 组
3
研究得到的问题 模型(有小人的 图)并对其进行 改造,以便实现 解决矛盾(应该 怎样,即打乱分 组)
4
过渡到技术解决 方案(实际应该 怎样)
第二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解决在行驶汽车中喝热饮问题
当在行驶的汽车中喝热饮料(茶、咖啡)时,饮料洒出并烫伤乘客是完全有可能 的。对装有饮料的杯子的矛盾要求是:一方面,杯子必须让液体自由流出供人饮用 ;另一方面,在杯子翻倒时,它又要留住液体,不致烫伤他人。是什么使该问题如 此难以求解?主要是因为人们在心理上默认杯子是由不能改变的固体材料制成。
法
实可行的构想
第二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金鱼法
幻想情境1—现实部分1=幻想情境2
得到了剩余的幻想部分(幻想情境2)
幻想部分2中还没有现实的部分。
幻想情境2—现实部分2=幻想情境3
得到了幻想部分3
继而一直往下推论,直到找不出现实
东西为止。
转变成切实可 行的
构想为止
幻想式解决构 想
第二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本章学习目标
第 二 章 TRIZ创新思维方法
1.掌握九屏幕法、STC算子法、金鱼法、小人法、最终理想解(IFR)、
资源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TRIZ创新思维方法及其使用步骤
2.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创新思维方法解决相应问题
创新性思维及思维障碍
![创新性思维及思维障碍](https://img.taocdn.com/s3/m/b94e83828bd63186bcebbcd6.png)
第二章创新性思维及思维障碍【学习指南】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创新性思维的概念、特点、分类有所了解,并对创新性思维的特征和分类有一定了解,最后希望通过本章学习可以使学生对思维障碍及其突破方法有所了解和掌握。
本章提要本章分为四节内容,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特征;创新性思维的过程;创新思维训练的原则;常见的思维障碍及其突破。
本章重点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创新性思维有所认识,并对新性思维的特征和分类有一定了解。
希望通过本章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克服思维障碍的方法。
第一节创造性思维概念及特征创造性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庄寿强先生关于创造力的经验的表达公式和上一讲提出的创造力开发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多进行创造性思维训练?±也都表明,创造性思维是创造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1. 什么是思维呢? 人们平时常说的“想一想”“考虑一下”“思考再三”“沉思良久”“思索一番”“深思熟虑”“设、、、、、、想”“反省”“抽象概括”“判断推理”“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等都是指人们的思维活动。
、、、、如果将“思维”两字分开来看,其“思”字可从字面上解释为上面所说的“想”或“思考”,其“维”字可从字面上解释为“序”或“方向”。
据此,从字面上来解释“思维”就是:思维是有一定顺序的想,或是沿着一定方向的思考。
正如一位英国学者指出:思维一词有许多定义,但是没有一个定义能使所有的人满意。
从心理学界一般认可的对思维的概括理解来解释思维。
所谓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和概括的反映。
所谓间接反映.就是通过其事物的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即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间接地去理解和把握那些没有直接感知过的或根本不能感知到的事物。
所谓概括的反映,就是依据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把同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和本质特征抽引出来,加以概括,得出结论。
所谓思维是指人脑利用已有的知识,对记忆的信息进行分析、计算、比较、判断、推理、决策的动态活动过程。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案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ea351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1.png)
一、教案名称: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案二、章节名称:第一章创新创业概述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定义、类型和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和过程。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
四、教学内容:1. 创新创业的定义和类型2. 创新创业的重要性3. 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4. 创新创业的过程5. 创新创业的案例分析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入创新创业的定义和类型,引起学生对创新创业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创新创业在个人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分析:讲解创新创业的基本要素和过程,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步骤和关键点。
4. 实践: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创新创业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六、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创新创业的定义、类型、重要性和基本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创新创业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创新创业的过程和挑战。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创新创业的案例,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提出的观点。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合适的创新创业教材,提供全面的知识体系。
2. 案例资料:收集创新创业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多媒体教具:使用PPT等多媒体教具,增强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九、教学建议:1.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
2. 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的实际情况和挑战。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十、教学反思:本章教学结束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创新思维课件完整版
![创新思维课件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dc3582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35.png)
学和技术科学知识的过程。
管理创新
组织形成一创造性思想
并将其转换为有用的产
品、服务或作业方法的
过程。
知识链接
普朗克和量子力学
在这个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医学、化学、 计算机都进入鼎盛的全新时代。我们享受 着这一切发展所带来的成果。信息可以全 球化,了解世界资讯只是几分钟的事情。 工业、医学的长足发展为世界人民创造了 无法想象的生活。然而这一切都要感谢知 识创新,以及知识的发现者,量子力学方 面的卓越科学家——普朗克。
古人的铭文与创新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创新,商代 《盘铭》有云:“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这是中华民族最早的铭文的代表之一。最早刻在 商汤的澡盆之上,提醒国君弃旧图新。后被记载 在中国儒家经典——《礼记·大学》的第三章。其 从勤于省身和动态的角度来强调及时反省和不断 革新,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PART 02
第二节 创新思维初探
第二节 创新思维初探
创新思维模式
垂直思维和水平思维的综合运用 头脑风暴法 “二旧化一新”法
创新能力与创新思维
教人学会创新思维 教人如何进行创新实践 教人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问题
创新思维的定义
创新思维的含义 创新思维的本质
第二节 创新思维初探
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 豁朗阶段 验证阶段
PART 03
第三节 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第三节 新时代的创新发展
01
良好的文化环境
02
较强的基础条件
03
有效的制度支持
75%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科技 创新支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能力。 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科技创新是现 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 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发散思维
(1)概念
(2)特性 (3)方法
(1)概念
发散思维:从问题的要求出发,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 答案的思维形式。又称求异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或求异思维。
(2)特性
A
B
流畅性
变通性
流畅性反映的是发散思维的速度和数量特征。 就是克服人们头脑中某种自己设置的僵化的思维框架,按照某一新的方向来 思索问题的过程。需要借助横向类比、跨域转化、触类旁通,使发散思维沿着不同 的方面和方向扩散,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和多面性。
二 抽象思维
抽象思维
(abstract thinking)
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运用概念、判断、 推理等思维形式,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的、 概括的反映的过程。
与抽象思维的定义密切相关的
分析
指用思维把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分别加以考察从而便于形成各个概念或便 于确定概念间的关系的方法。 指思维找出多个特殊性的具体事物的共同性的方法。
模仿法 以某种模仿原型为参照,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变化产生新事 物的方法。 B 想像法 在脑中抛开某事物的实际情况,而构成深刻反映该事物本 质的简单化、理想化的形象。 C 组合法 从两种或两种以上事物或产品中抽取合适的要素重新组 合,构成新的事物或新的产品的创造技法。 D 移植法 将一个领域中的原理、方法、结构、材料、用途等移植到 另一个领域中去,从而产生新事物的方法。
一般方法
材料发散法——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以其为 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 回形针的用途 功能发散法——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 的各种可能性。 世界上没有废品,只是放错了地方 结构发散法——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 结构的各种可能性。
一般方法
形态发散法——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 形态的各种可能性。 组合发散法——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 的事物进行组合成新事物。 爱迪生与留声机 方法发散法——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 各种可能性。 因果发散法——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 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 果。
登月
C 集体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不仅需要用上我们自己的全部大脑,有 时候还需要用上我们身边的无限资源,集思广益。 集体发散思维可以采取不同的形式,比如我 们常常戏称的“诸葛亮会” (在创新思维技法时详细讲述)
(三)
粗略性
对问题的把握是大体上的把握,对问题 的分析是定性的或半定量的。所以,形象思 维通常用于问题的定性分析。
(四)
想象性
想象是思维主体运用已有的形象形成新 形象的过程。 形象思维并不满足于对已有形象的再现, 它更致力于追求对已有形象的加工,而获得 新形象产品的输出
4 方法
怎么念
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知道我知道你不 知道我知道
B 假设推测法
假设的问题不论是任意选取的,还是有所限定的,所涉及 的都应当是与事实相反的情况,是暂时不可能的或是现实不存 在的事物对象和状态。 由假设推测法得出的观念可能大多是不切实际的、荒谬的、 不可行的,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有些观念在经过转换后,可 以成为合理的有用的思想。
2作用
形象思维是反映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思维 形式,是培养人、教育人的有力工具. 在科学研究中 在企业经营中
3 特点
(一) (二) (三) (四) 形象性(1+1) 非逻辑性 粗略性 想象性 Nhomakorabea一)
形象性
(二)
非逻辑性
形象思维不像抽象(逻辑)思维那样,对信息 的加工一步一步、首尾相接地、线性地进行,而是 可以调用许多形象性材料,一下子合在一起形成新 的形象,或由一个形象跳跃到另一个形象。
C
独特性
指人们在发散思维中做出不同寻常的异于他人的新奇反应的能力。独特性是 发散思维的最高目标。
D 多感官性
发散性思维不仅运用视觉思维和听觉思维,而且也充分利用其他感官接收信 息并进行加工。发散思维还与情感有密切关系。
(3)方法
A 一般方法
B 假设推测法 C 集体发散思维
A
第二章 创新思维方法
内江职业技术学院
艺术系
唐凡斯
第二章 创新思维 方法
第一节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第二节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第一节 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一 形象思维 1 含义 2 作用 3 特点 4 方法 二 抽象思维
1 含义
是指以具体的形象或图像为思维内容的思维形 态,是人的一种本能思维,人一出生就会无师自通 地以形象思维方式考虑问题。
归纳
综合 指思维把事物的各个部分用形成的各个概念分别代表,形成原来的整体事物
的概念或确定这些各个部分的概念的关系的思维过程。
演绎
指思维从事物的一般性返回到事物的具体的个别性的方法。
第二节 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
一 发散思维 二 收敛思维
发散和收敛思维
1 发散思维:从问题的要求出发,沿不同的方向去探求多种答案的思 维形式。又称求异思维。 2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相对应,是指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 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维形式.
A
组合技法
同物组合 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相同的或相近事物的组合。 鸡尾酒 —————— 综合就是创造 超级女生、舞林大会—— “明星”娱乐+“民星”娱乐 异物组合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思想或物质组合在一起。 美国"书丽雅海滩"酒店 有报天天读节目 主体附加组合 是指以某一特定的对象为主体,增添新的附件,从而使新的物品性能 更好、功能更强的组合方法。 铅笔 重组组合 p58矛盾元素
移植技法
原理移植 是将科学原理或是技术原理移植到某一领域的方法。 方法移植 是把某一领域的技术方法有意识地移植到另一领域而形成创造的方法。 功能移植 是指把一独特功能移植到移植到某一领域的方法。
结构移植 是指把一领域的独特结构移植到另一领域而形成具有新结构的事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