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世界格局变化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结论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 1.注重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
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
2.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概括:很多试题以新的角度提出问题,要求
考生根据所学归纳回答问题。
【典题示范】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芝加哥太阳报》指出:“紧接着 这位„„贵族„„会使我们投入„„最恐怖的战争中去。”同
A.日本右翼军国主义势力抬头
B.日本积极谋求成为政治大国 C.日本积极参与联合国组织的国际活动 D.日本已成为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大国
【解析】选B。本题考查分析能力。材料表明,日本在国际政治 舞台上积极表现自己,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谋求成为政治大国的 目的,A、C与题干无关,D在材料中没有体现。wenku.baidu.com
知识点一
两极世界的形成
1.(2014·福建高考)如果要给右图设置一 个主题,准确的是 ( )
A.北约与华约的对峙 B.从欧共体到欧盟 C.马歇尔计划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格局 D.布雷顿森林体系蓝图的构建
【解析】选C。根据地图信息,可知美国帮助西欧恢复元气以对
抗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联系所学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国
华约对峙不符合“1945-1949年”的时间要求,C错误。1990年
德国统一,1951年西欧开始联合,故D不符合题意。
8.(2013·海南高考)1948年,苏联针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 措施,切断西柏林与其他美英法占领区的水陆交通,美、英则向 西柏林大规模空运物资。这一局面持续近一年之久。这次危机 反映出冷战的基本特征是 ( )
时斯大林指出:他的演讲是“号召同苏联战争”。上述材料所
针对的历史事件是 ( )
A.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B.杜鲁门向国会提出咨文 C.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 D.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
【答题攻略】审题模板·思路分析
析题干┄→一看时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二看关键词:演讲、同苏联战争。 挖内涵┄→“铁幕演说”发出了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行 “冷战”的最初信号。 解题肢┄→这位“贵族”指的是某个人物,而不是组织,故排除 A;B、D与“演讲”无关,皆排除;材料指向“丘吉尔发表‘铁幕
(3)20世纪70年代开始,日本经济崛起,日本开始摆脱美国控制,
从追随美国到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对应训练】20世纪90年代初,两极格局对峙的局面以苏联一 极的坍塌而结束。从美苏竞争的结局中,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 是 ( )
A.超级大国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不得人心
B.和平与发展日益成为时代的主流 C.国力竞争归根到底是经济科技的竞争 D.单极世界的梦想不符合世界潮流 【解析】选C。美苏的争霸过程体现了经济实力和科技的重要 性,A、B、D与美苏竞争的结局关系不大,故选C。
A.冷战风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 B.柏林被分区占领,局部热战出现 C.美苏操纵欧洲,北约与华约对峙 D.德国实现统一,西欧走向联合
【解析】选A。图片反映了“1945-1949年”东西德对峙局面, 此时,冷战风云笼罩,造成东西方的分裂与对抗。柏林被分区占 领后,没有出现局部热战,故B错误。1955年华约成立,故北约与
熟所致,新旧格局的交替过程必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
蹴而就。
3.多极化趋势加强。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 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欧 盟、日本、俄罗斯以及中国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
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
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 越高。 4.西西矛盾和南北矛盾均有新发展。两极格局结束后,以 美苏对抗为核心的东西矛盾已不是世界的主要矛盾,西西矛盾 即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矛盾上升,已超越控制与反控制的矛 盾,逐渐具有相互争夺的性质。
5.(2013·广东高考)杜鲁门在敦促国会尽早通过马歇尔计划的
特别咨文中说:“要使经济复兴获得成功,必须采取某种对付内
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此后采取的“保卫性措施”是 建立 ( ) B.欧洲共同体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A.联合国 C.华沙条约组织
【解析】选D。由马歇尔计划可知应是与欧洲复兴有关的内容 , 排除A、C。欧共体成立时,马歇尔计划已经完成,所以B不对。
际关系,不难看出这是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以主导冷战局面的 生动再现。故选C。
2.(2014·北京高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逐渐走向政
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抗。苏联在1949年成立经济互助
委员会,协调和促进社会主义阵营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此举 主要针对的是 A.杜鲁门主义 C.北约组织 ( ) B.马歇尔计划 D.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年苏联组建了华约与之对抗,C不正确。美国支持成立德意志联
邦共和国,苏联则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与之对抗 ,D不正确。
3.(2014·山东高考)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 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而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 国家”。其目的是 ( )
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
C.反映出日本已经成为经济大国
D.意味着美国在亚洲维持冷战政策
【解析】选D。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日美军事同盟在加强,而
不是削弱,故A错误;美国在亚太地区一直维持着这种格局 ,没有
发生改变,故B错误;日本成为经济大国是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故C错误;材料中“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约”以及 “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说明美国在亚洲地区仍在维持冷 战政策,故D正确。
复兴,借以扶植和控制西欧各国,形成了西欧追随美国的局面。
(2)20世纪70年代开始,西欧开始为提高自己的国际政治经济地
位而努力,日益走向联合,西欧逐渐摆脱美国控制。
(3)两极格局瓦解后,西欧共同体发展成欧盟,成为国际舞台上 不可轻视的力量,冲击了美国的霸权地位。
2.美国与日本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独占日本,采取削弱日本的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扶植日本,同时也控制日本,日本采 取了追随美国的政策。
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
【解析】选A。从材料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日本政策 由制裁转向扶植,联系当时的背景可知与两极格局形成、冷战 的出现有关,A正确。扶植日本主要是政治需要,B错误;第二次 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战略重心在欧洲,C错误;20世纪40年代末,世 界处于两极对峙格局状态,D错误。
A.苏联在对峙中处于攻势地位 B.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
C.两德为美苏争夺的前哨阵地
D.双方既对抗又避免直接军事冲突
【解析】选D。从材料中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 ,材料强调苏联针
对美、英等国分裂德国的措施而采取应对措施 ,排除A;材料没
有体现美国交替采用对抗与缓和政策,排除B;C虽然正确,但不 是冷战的基本特征,排除;1948年时冷战已经开始,美苏展开全 面对抗,但又避免爆发直接的军事冲突,这是冷战的基本特征, 故选D。
阶段复习课 第八单元
【答案速填】 A雅尔塔 B欧共体 C日本 D不结盟运动 E苏联解体
专题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化
阶 段 世界格局 主要表现
“铁幕演说”、杜 鲁门主义、马歇尔 计划、北约组织;经 互会、华约组织
认 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 20世纪50年代中期
两极对峙格 局形成
20世纪50年代后期至 90年代初
演说’”故C正确。
明答案┄→答案选C。
【针对训练】 1.“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 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 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 原因是 ( )
A.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
B.日本与西欧联合起来反对美国称霸 C.欧盟的成立导致了美国的衰落 D.西欧、日本在经济上已经能够与美国抗衡
两极格局下, 多极化趋势 出现
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
两极格局崩 溃,多极化趋 势加强;暂时 表现为“一
(1)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 冲突是两极格局形成的主要 原因 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2)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根源 日本成为世界经济 在于世界经济力量结构的多 大国、中国振兴以 极化发展趋势 及不结盟运动的兴 (3)新的国际格局的形成需 起 要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但 苏联解体,“冷战” 多极化趋势不可逆转 结束;美国、欧盟、 (4)多极化既带来了机遇,也 日本成鼎立之势;俄 带来了挑战 罗斯走出低谷;中国
9.(2013·上海高考)某学者写道:战后发生的许多事情是“无 法全部装在冷战这个盒子里的”。冷战分割了世界,不过冷战
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与之并存的还有经济、民族、宗教等
问题。冷战无疑对这些问题产生影响,而这些问题反过来又影
4.(2014·海南高考)1960年,日、美修改1951年签订的军事条 约,删除了原条约中驻日美军可以用于镇压日本内乱的条款,保 留了原条约中美军驻扎日本、双方共同应对对日本领土上的任 何一方的武力进攻等内容,签订了新的日美安全条约。这一条 约的签订 ( )
A.表明日美军事同盟受到削弱
B.标志着亚太地区的力量对比改变
C.美苏“冷战”
D.马歇尔计划
【解析】选D。注意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扶助欧洲成长”,由此
判断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对欧洲的经济扶助,故选D。
专题二 当今世界格局演变的特点 1.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是在和平条件下进行的,并非通过 战争改变大国之间的力量对比。
2.这次世界格局的转换并不是因为多极化格局已经发育成
【解析】选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两国在政治、经济、军 事领域走向全面对抗。杜鲁门主义提出于 1947年,是美国推行 冷战的宣言书,属于政治范畴,A不正确。马歇尔计划是美国 1948年开始实施的一项针对西欧的经济援助计划 ,为对抗这一
计划,苏联于1949年成立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故B正确。北约是
美国在1949年组建的一个旨在遏制苏联的军事组织,为此1955
C.冷战实际上是一场“热战”
D.冷战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解析】选D。冷战双方虽然力图把全面对抗控制在有限、可
控的状态下,但随着对抗的升级,局部战争不断,核战争危机越 来越严重,世界主要政治和军事力量都被捆绑在全面对抗的战 车之上,世界战争危机阴影笼罩之下的冷战局面越发不可捉摸 和控制。故选D。
7.(2013·江苏高考)历史地图是展现前人活动与地理空间结合 的重要史料。观察下侧地图,理解准确的是 ( )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由材料可知,西欧和日本崛 起后,它们不再唯美国马首是瞻,美国霸主地位受到冲击。A不 是主要原因,B、C说法不对,故选D。
2.2001年,日本政府借“9·11”事件之后的反恐名义通过《反 恐特别措施法》;2003年还通过《支援伊拉克重建特别措施法》 并在年底向伊拉克派兵,实现了行使“集体自卫权”的突破。 这主要说明 ( )
【特别提醒】世界政治格局是世界政治形势最根本的特征,是 把握国际风云变幻的基本脉络及认识世界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 总体历史进程及其规律的主要依据。世界政治格局的形成,取 决于主要国家或国家集团综合力量的对比,取决于主要国家或 国家集团在国际上的地位及其作用。
【对应训练】(2014·莱芜高一检测)下列各项,在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成为扶助欧洲成长的夹板”的应是 A.欧洲共同体 B.杜鲁门主义 ( )
从“对付内部和外部侵略的保卫性措施”可知是军事性的组织,
故选D。
6.(2013·福建高考)冷战期间,美国政府的一份秘密报告认为, (美国)实力上的优势,正处于最严重的危险之中„„冷战事实 上是一场维系着世界的生死存亡的真正战争。该报告认为 ( A.全面“热战”不可避免 B.要用“热战”代替冷战 )
5.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加不平衡,经济竞争更为激烈。发 展中国家经济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西方发达国家在世界经济体 系中的主导地位受到严峻挑战。
6.局部战争、武装冲突、恐怖主义活动增多,成为影响国
际安全的重要因素,如海湾战争、南斯拉夫问题、巴以冲突、
美国“9·11”恐怖事件、伊拉克战争等。
【拓展延伸】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与西欧、日本关系的演变 1.美国与西欧 (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帮助西欧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