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的护理培训资料

合集下载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检查体征
检查发热病人的体征,如体温、 脉搏、呼吸等,进一步确定发热 原因。
辅助检查
通过血液检查、尿液检查等辅助 检查,明确发热的具体原因,为 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判断病情严 重程度
01
观察症状
通过观察患者的体温、脉 搏、呼吸、血压等指标, 可以初步判断病情的严重 程度。
02
检查体征
通过检查患者的意识状态、 皮肤颜色、尿量等体征, 可以进一步评估病情的严 重程度。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体温变化
定时测量并记录病人的体温, 了解体温波动情况,为诊断提
供依据。
观察病情变化
观察病人有无其他伴随症状, 如咳嗽、咳痰、皮疹等,以及
病情变化趋势。
观察治疗效果
观察病人对治疗的反应,如体 温下降、症状缓解等,以评估
治疗效果。
评估发热原因
观察症状
观察发热病人的症状,如头痛、 咳嗽、乏力等,以初步判断发热 原因。
03
询问病史
询问患者病史,了解发热 的原因和持续时间,有助 于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03
发热病人的护理 要点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调整室温
保持病房温度在22~24℃,湿度在50%~ 60%。
增减衣被
根据病人情况增减衣被,出汗多时及时更换 内衣和床单。
物理降温
使用冰袋
将冰袋置于病人的额头、 颈部或腋窝处,帮助降 低体温。
酒精擦浴
用酒精稀释液擦拭病人 的身体,通过蒸发散热 来降低体温。
调节室温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 避免过高或过低的室温 影响病人的散热。 体温过高时,可采用物 理降温法。
保持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01 补充水分
发热病人易出汗,应鼓励其多喝水,保持足够的水分摄 入。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常规内容
发热病人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一些常规内容:
1. 监测体温,首要任务是监测病人的体温。

定期测量体温,通
常每4小时一次,或者根据医嘱进行频繁监测。

及时记录体温变化,向医护人员报告异常体温。

2.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发热会导致身体水分丢失,因此需要
鼓励病人多喝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如果病人因为发热而出现
口渴症状,应及时给予适量的清水或含有电解质的补液。

3. 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保持病人所在的环境清洁整洁,保持
空气流通,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定期清洁病人所在的房间,勤换床
单被套,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4. 调整室温,保持病人所在的房间温度适宜,避免过热或过冷。

通常来说,适宜的室温有助于病人的舒适感和康复。

5. 观察病情变化,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包
括体温、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果病情有所恶化,需要
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

6. 营养支持,发热病人需要保持充足的营养摄入,因此需要提
供易于消化的饮食,保证病人的营养需求。

7. 安全防护,在护理发热病人时,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个人防护,包括佩戴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避免交叉感染。

总的来说,护理发热病人需要综合考虑病人的生理和心理需求,保证病人的舒适和安全,促进病人的康复。

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密
切配合医护人员,及时向医护人员报告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护
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营养支持的方法
高热量食物
01 推荐高热量食物,如全脂牛奶、鸡蛋和坚果,提供充足能量。
易消化食品
02 选择稀饭、蒸蛋、水果泥等易消化食品,减轻胃肠负担。
补充水分
03 鼓励多喝水,或口服补液盐,维持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05
发热病人的心理 护理
心理评估
评估发热病人的心理状态,关注恐 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并采取相应 措施进行干预。
发热对机体的影响
新陈代谢加速
发热时,机体新陈代谢加速, 可能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
等症状。
免疫功能改变
发热可能影响免疫功能,对病 原体抵抗能力降低,容易感染
其他疾病。
消耗体能
持续发热会消耗机体大量能量, 导致身体疲劳、虚弱等症状。
02 发热病人的评估
病史采集
了解基础疾病
详细询问病人的病史,特别是是否有慢 性疾病或过敏史。
发热病人的护 理ppt课件
汇报人:XXX
01
发热病因和分类
02
发热病人的评估
03
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
04
发热病人的饮食和营养支持
05
发热病人的心理护理
06
发热病人的预防措施
目 录
01 发热病因和分类
发热病因介绍
感染性发热
由细菌、病毒等微生物感染导致,如
感冒、肺炎等。 01
不明原因发热
经过详细检查仍未能找到发热原因,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观察意识状态
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如意 识模糊、嗜睡等,及时发现
中枢神经系统受累。
04
发热病人的饮食 和营养支持
饮食指导
01 高热量食物
推荐发热病人食用高热量食物,如瘦肉、鸡蛋、牛奶等, 以补充能量。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是在致热源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使机体产热增多,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观察要点】1、监测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8.5.C,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30~60分钟后复测体温。

2、注意水、电解质平衡了解血常规、血容比、血清电解质等变化。

在病人大量出汗、食欲不佳及呕吐时,应密切观察有无脱水现象。

3、观察末梢循环情况高热而四肢末梢厥冷、发绀等提示病情加重。

4、并发症观察注意有无抽搐、休克等情况的发生。

【护理要点】1、安置病人卧床休息,有谵妄、意识障碍时应加床档,注意安全.2、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定时开窗通风.3、遵医嘱正确应用抗生素,保证按时、足量、现用现配.4、提供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

5、每日酌情口腔护理2~3次或进食前后漱口。

6、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穿棉质内衣,保持干燥.7、注意病人心理变化、及时疏导,保持病人心情愉快,处于接受治疗护理最佳状态.【指导要点】1、指导病人食用易消化、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的饮食,多饮水。

2、指导病人穿着宽松、棉质、透气的衣服,以利于排汗。

3、指导病人了解发热的处理方法。

4、告诉病人忌自行滥用退热药及消炎药。

休克病人的护理休克是机体受到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以微循环障碍、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为特征的病理性症候群,是严重的全身性应激反应。

【观察要点】1、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状态,是否有兴奋、烦躁不安或神志淡漠、反应迟钝、昏迷等表现。

2、密切观察病人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瞳孔、氧饱和度的变化,观察有无呼吸浅快、脉搏细速、心率增快、脉压减小<20mmHg、收缩压降至90mmHg以下或较前下降20~30mmHg、氧饱和度下降等表现。

3、密切观察病人皮肤温度、色泽,有无出汗、苍白、皮肤湿冷、花斑、紫绀等表现。

4、观察中心静脉压(CVP)、肺动脉压(PAP)、肺毛楔压(PCWP)的变化。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汇报人:XXX 20XX.XX.XX
Psychological Care and Communication of Fever Patients
发热病人的心理关怀与沟通: 建立信任关系
1.观察病情变化
定时监测体温,记录热型,观察伴随症状,如寒战、出汗等,为诊断提供线索。
2.降温处理
体温过高者,可物理或药物降温,如冰敷、服用退热药,保持舒适环境。
症状观察与分析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高热时每1-2小时测量一次, 注意发热过程、热型,观察伴随症状。
补充充足的水分
发热病人每日水分消耗增加,应鼓励病人多饮水,以 维持足够的水分摄入,防止脱水。
发热病人的病情评估:病因初步判断
1.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发热病人需每2-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体温高于38.5℃应及时降温,避免持续高热对机体造成损害。
持续监测发热病人每4小时体温,确保不超过38.5℃,异常升高及时通知医生。
2.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至少2000ml,保持尿量1500ml以上,防止脱水。
3.散热护理
发热时避免过厚被褥,使用温毛巾擦拭皮肤,每2小时更换一次,促进散热。
4.心理支持
关注病人情绪变化,及时给予安慰和鼓励,提高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密切观察体温变化
每小时测量并记录体温,体温过高时需 每隔半小时测量一次,及时发现体温变 化。
合理降温
体温低于38.5℃采用物理降温,如温水擦 浴;超过38.5℃给予药物降温,如口服退 热药。
保持舒适环境
保持病房安静、整洁,温度控制在 22~24℃,湿度50%~60%,利于病人休 息和散热。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方向
关键知识点总结回顾
发热病人的基本护理措施
包括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合适的室温、穿着 透气宽松衣物、补充足够的水分等。
降温方法
物理降温如冰敷、温水擦浴等;药物降温如 使用退热药等。
体温监测与记录
定时测量体温,观察体温变化,及时记录并 报告医生。
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警惕高热惊厥、脱水等并发症的发生,及时 采取措施预防和处理。
有效沟通技巧运用
倾听
耐心倾听患者主诉,了解其需求和困扰。
安慰与鼓励
用语言和非语言方式表达关心和支持,增强患者 信心。
解释与指导
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疾病知识、治疗方法和注 意事项。
家属参与支持模式构建
家属探视制度
合理安排家属探视时间,提供 情感支持。
家属培训
向家属传授基本的护理知识和 技能,共同参与患者照护。
新型降温技术介绍
1 2 3
血管内热交换降温技术
通过血管内导管将冷盐水直接注入到血液内,利 用血液循环将冷量带到全身各处,达到迅速降温 的效果。
体外循环降温技术
利用体外循环机将病人的血液引出体外,通过特 殊的降温装置降低血液温度后再回输到病人体内 ,达到控制体温的目的。
新型药物降温技术
研发新型退热药,提高降温效果,减少副作用。
发热定义
发热分类
根据发热程度不同,可分为低热(37.3-38℃)、中等热度(38.1-39℃)、高热(39.1-41℃)和超 高热(41℃以上)。
发热原因及机制
感染性发热
01
由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感染引起,是最常见的发热原因

非感染性发热
02
包括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变态反应、内分泌与代谢障碍、神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模板

发热病人的护理ppt课件模板

注意药物副作用,及时处理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选择
病人病情 年龄 体重
适合的药物
用药剂量
医生指示 药物剂量 避免不良反应
观察病人反应
密切观察 药物反应异常 停药报告医生
药物存储
妥善存储 药物
避免阳光直射 高温影响
05
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
Dietary Care for Fever Patients
提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Logo/ Company
人:XXX 202X.XX.XX
鼓励病人多喝水,保持良好 的水分平衡
水分平衡对健康重要 人体约60%是水,保持水分平衡有助于体内各项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 发热病人易脱水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数据,每100毫升汗液中含0.25升至 0.3升的水分。 多喝水能降低体温 喝水可以通过排汗来帮助身体散热,从而降低体温。 鼓励喝水提升治疗效果 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提高药物的吸收效率,从而增强治疗效果。
Nursing Measures for Fever Patients
保持病人舒适, 提供适当的环境 温度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研究发现,对于发热病人来说,最适宜的环境温度为18-20℃,这个温度区间能 降低其体温上升的速度。 及时补充水分 据医学研究,每发热1°C,体内水分就会丧失约150毫升。因此,发热病人需要 及时补充水分来防止脱水。
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 化
生命体征观察 发热病人应每四小时测量一次体温,并记录。 病情变化评估 根据病人的精神状态、食欲、呼吸等变化判断病情是否恶化。 及时就医 若体温持续高于39度或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尽快就医。 保持良好环境 病人应处于清洁、安静的环境中,避免感染。
03

发热病人查房护理课件

发热病人查房护理课件
向病人介绍如何保持口腔卫生、合理使用退热药等护理技巧,提高 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
05
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与营养支 持
饮食护理的原则与要求
01
02
03
保持水分平衡
发热病人应确保足够的水 分摄入,以维持身体正常 代谢和散热功能。
清淡易消化
发热病人的消化系统可能 较弱,应选择清淡、易消 化的食物,避免油腻、辛 辣等刺激性食物。
评估病人的意识状态、情绪反应和认 知能力,判断是否出现精神萎靡、烦 躁不安等异常表现。
观察病人的饮食和睡眠
了解病人的饮食和睡眠情况,判断是 否出现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状。
记录方法与要求
记录要准确
确保记录的体温及其他数据准确无误,不能 随意涂改或遗漏。
记录要及时
在每次测量体温后及时记录,不能拖延。
记录要详细
症状
病因
监测并记录病人的体温 变化,评估发热程度和
持续时间。
观察病人是否有其他伴 随症状,如咳嗽、头痛、
乏力等。
询问病人发热的原因, 了解是否为感染、免疫 系统疾病或其他原因。
心理状态
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 了解其是否有焦虑、恐
惧等情绪。
护理措施
01
02
03
04
降温
根据病人情况采取适当的降温 措施,如冰敷、温水擦浴等。
向病人介绍预防发热的措施,如保持良好 的个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感染源等。
提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措施
培训病人自我监测体温
指导病人正确使用体温计,并教会他们如何记录体温变化,以便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培训病人自我观察症状
指导病人观察发热症状的变化,如出现高热、头痛、咳嗽等症状时 应及时就医。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是常见的症状,可能是由于感染、中暑、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原因引起的。

对于护理人员来说,提供适当的护理对于缓解患者不适、促进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发热病人的护理及其重要性。

第一部分:护理环境的准备发热病人的护理环境准备是正确护理的关键。

首先,确保病房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

其次,消毒清洁病房及床单、衣物等物品,减少细菌感染的风险。

此外,保持室内的噪音较低有助于患者休息和康复。

最后,提供足够的床上用品、常用物品等,方便病人使用。

第二部分:体温监测对于发热病人,准确测量体温是至关重要的。

常用的体温监测方法包括口温、腋温、耳温和额温等。

护理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测温方式,并确保测量时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在测量体温之前,护理人员应提醒病人避免进食、饮水、刷牙等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活动。

第三部分:保持适宜的水分摄入发热时,病人通常会出现排汗较多,容易导致脱水。

因此,护理人员应监测病人的水分摄入及排出情况,并根据情况及时予以补充。

尤其在高温环境中,病人需要更加注意保持足够的水分摄入,以确保体液平衡。

第四部分:服药管理若发热是由感染引起的,病人通常需要口服或静脉注射药物治疗。

护理人员在药物管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确保准确的用药时间和剂量,避免漏服或错误用药;其次,了解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患者可能出现的过敏等情况,并及时咨询医生。

最后,记录患者用药情况,以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评估。

第五部分:营养摄入发热病人通常食欲不佳,因此护理人员应关注他们的营养摄入情况。

提供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饮食,鼓励病人多饮水、多进食新鲜蔬果等。

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观察病人的体重变化、口腔健康状况等,并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饮食方案。

第六部分:舒适的环境为了使病人尽快康复,护理人员应创造一个舒适的环境。

适当控制室内温度,提供柔和的光线和静音设备等有助于病人休息和放松身心。

此外,引导病人参与一些适当的活动,如听音乐、阅读书籍等,有助于分散他们的注意力,加快康复速度。

发热患者的护理培训计划

发热患者的护理培训计划
营养师
第四天
感染控制和隔离措施
掌握感染传播途径和预防措施,熟悉隔离标准和操作要点
感染控制专家
第五天
心理支持和安全措施
理解发热患者的心理需求和应对策略,提供安全环境和防护要求
心理咨热患者可能面临的紧急情况,学习基本急救技能和应对措施
急救专家
第七天
护理记录和团队合作
熟悉发热患者相关的护理记录和文档,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
发热患者的护理培训计划
日期
培训主题和目标
内容与安排
负责人
第一天
理解发热患者的特点和需求
发热患者的常见病因和症状,体温监测和评估方法,发热管理原则
护士长
第二天
温度调节和舒适措施
发热患者的体温调节机制,使用物理和药物降温方法,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护理
护理主管
第三天
液体和营养管理
发热患者的水分需求和液体管理,饮食调整和营养支持,监测和处理液体和营养不平衡
护理经理
第八天
结业总结与反馈
讨论学习成果和经验分享,提出改进建议和个人发展目标
培训导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病人的护理
发热指产热增多或散热减少,均可导致体温升高称发热。

发热是一种症状,以感染性发热为多见。

非感染性发热常见于血液病,恶性肿瘤、理化因素等。

体温在38℃以下为低热,38℃——39℃为中热,39℃——40℃为高热,40℃以上为超高热。

体温上升期由于皮肤血管收缩,皮温下降表现皮肤苍白,无汗,畏寒,体温升高后,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及心率加快,退热时因大量出汗,皮肤温度降低。

高热可出现谵妄、惊厥、错迷及水、电介质紊乱等合并症。

一、分类
据发热程度可分为:
低热:37.5ºC- 38℃,多见于活动性肺结核、风湿热;
中等热:38~38.9℃,多见于急性感染;
高热:39~41℃,见急性感染;
过高热:>41℃,如中暑。

发热的分期:(一)开始期;(二)发热期;(三)结束期
据体温变化常见热型分为:
1、稽留热:体温高达39℃以上。

波动幅度<1℃。

见于伤寒、肺炎。

2、间歇热:体温骤升至39℃以上,而后降至正常以下,经一个间歇后,再规律地交叉出现,见疟疾。

3、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于2~3℃。

而最低温度始终高于正常。

见败血症。

4、不规则热:一日间体温变化极不规则,且持续时间不定。

见于流感、肿瘤病人发热。

人体最高耐受热约40.6~41.4℃。

高达43℃则极少存活。

二、发热病人的观察及护理:
(一)应注意对高热病人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一次,待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减至每日2次。

同时密切观察其他生命体征,如有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医生。

(二)物理降温与药物降温物理降温(头部冷敷外)与药物降温不能同时应用,原因是药物降温过程中,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出汗,通过汗液蒸发带走许多热量,物理降温是冷刺激,皮肤毛细血管收缩。

如果药物降温和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影响药物降温效果,物理降温法有:
1、擦浴法;可以应用退热药物后随即给予温水擦浴其优点是:及时使体温下降,预防高热惊厥并使患者有舒适感;温水擦浴后使体表毛细血管扩张,提前发挥解热药的作用,以达到出汗散热的目的。

由于解热药与物理降温相结合,在一定时间内较理想地控制了体温回升。

国外也有人提及退热药结合“冷围巾”降温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对发热的病人是一种有益的护理干预。

2、冷袋和水囊降温法;
3、灌肠法;
4、静脉降温法;其方法是将病人需常规输入的液体置于冰箱,待液体温度降为0-10度时取出,用棉套保温,按“静脉输液法”把液体输入病人体内,其降温疗效显著,降温有效率高达100%。

多用于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的中枢性高热,体温升高快,降温效果差者;
5、医用冰毯降温法(目前我们科还没有用到)
物理降温的注意事项
①、对冷敏感的病人不易用任何方法的物理降温,因各种冷刺激都会使病人出现寒战,使横纹肌产热增加而影响降温效果。

不论采用何种降温方法的同时,都应在足心置热水袋,减轻脑组织充血,促进散热,增加舒适,尤其是冰敷头部应重视,降头温可增加脑组织对缺氧的耐受性,减少脑组织的耗氧量,降低机体代谢率。

一般认为,体温下降1度脑细胞代谢率可降低6.5%,颅内压可降低5.5%。

所以,头部降温对颅脑损伤的病人尤为重要。

②、对有出血倾向皮疹、皮下出血点及伴有皮肤性损害的病人禁用酒精擦浴,特别是白血病患者,酒精擦浴往往导致出血症状加重。

③、擦浴禁擦后背、前胸区、腹部和足低等处,以免引起不良反应。

④、采取降温措施30分后测量体温(最好测肛温、如测腋温,需测量侧停止物理降温半小时),同时要密切观察病人血压、脉搏、呼吸及神态变化。

⑤、使用冰块降温的病人要经常更换部位,防止冻伤。

腋下冰袋降温后,腋温的测量不易在50分钟内进行。

⑥、应用医用冰毯降温的病人,体温探头应放在直肠或腋中线与腋后线中间为宜。

(三)补充营养和水分:高热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降低,使胃肠活动及消化吸收降低;而另一面,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

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

因此,应供给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并鼓励病人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以弥补代谢之消耗。

高热可使其机体丧失大量水分,应鼓励病人多饮水,必要时,由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四)加强口腔护理:长期发热病人,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低下及维生素缺乏,易于引起口腔溃疡,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五)应加强皮肤护理:高热病人由于新陈代谢率增快,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应卧床体息减少活动。

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

应勤换内衣裤,加强皮肤护理,防褥疮发生
(六)高热病人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以致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病人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体克表现,应密切观察,注意保暖,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立即配合医生及时处理,不恰当地使用退热剂,可出现类似情况,应慎用。

(七)高热出现谵亡,应及时用床档防坠床,出现昏迷时,按昏迷病人护理常规护理。

(八)发热过程的心理护理发热期病人心情恐惧、紧张、不安、烦躁;对发热毫无思想准备,会有一种害怕心理。

此期的心理护理要点下: 1.安抚病人;2.满足病人的需要;3.解除病人痛苦:如病人感口干口渴,护士应尽量提供含糖盐水,并鼓励多饮,补足大量水与电解质,以防发热大量出汗后的虚脱,并可解除病人的烦渴;4.常去看望病人;5.向病人做解释工作;6、设法增加病人的舒适;7、特殊照护:对于躁动、幻觉的病人,护士应从旁守护照料或允许亲人陪护,防止发生意外。

由于发热引起的精神症状,除降温外,遵医嘱给予适量的镇静剂是必要的;
(九)发热病人的饮食护理
1.发热期间选用营养高易消化的流质,如豆浆、藕粉、果泥和菜汤等。

2.体温下降病情好转,可改为半流质,如面条、粥,配以高蛋白、高热量菜肴,如豆制品、鱼类、蛋黄等以及各种新鲜蔬菜。

3.恢复期改为普通饮食,食欲好可给鸡、鸭、牛肉、鱼、猪肉、蛋、牛奶和豆类
等。

发热病人应遵循的饮食原则
发热使人体内各种营养素的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也增加,体温每升高1摄氏度,基础代谢增高13%。

肌肉兴奋性减低,胃肠蠕动减弱,消化液分泌减少,消化酶活性降低,影响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因此,发热病人除用药物治疗外,合理补充营养,对改善全身的营养状况,促进病体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发热病人的饮食安排原则如下:
(1)供给高热能、高蛋白质、富含维生素和无机盐以及口味清淡,易于消化的饮食。

根据病情可给予流质、半流质饮食或软饭。

流质饮食可选用牛奶、豆浆、蛋花汤、稠米汤、绿豆汤、藕粉、鲜果汁、去油鸡汤等,半流质饮食可选用大米粥、肉末菜末粥、面片汤甩鸡蛋、肉末菜末面条、馄饨、豆腐脑、银耳羹等,软饭可选用馒头、面包、软米饭、包子、瘦肉类、鱼、虾、蛋、瓜茄类、嫩菜叶、水果等食品。

(2)供给充足液体,有利于体内的毒素稀释和排出,还可补充由于体温增高丧失的水分,可饮开水、鲜果汁、菜汁、米汤、绿豆汤等。

(3)忌用浓茶、咖啡、酒精饮料及具有刺激性调味品(芥末、辣椒、胡椒等),并限制油腻的食物。

(4)宜采用少吃多餐制,流质饮食每日进食6~7次,半流质每日进食5~6次,软饭每日3~4次,这样既可补充营养物质,还可减轻胃肠负担,有利于疾病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