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教师团体心理辅导方
案
20XX年11月11日
作为社会人,我们扮演着多种角色。父亲、母亲,丈夫、妻子,儿子、女儿,还有履行管理职责的教师、班主任,执行具体任务的普通职工。这么多角色集于一个人身上,很容易给我们造成角色混乱。加之残酷的社会竞争。使我们感受到了巨大的心理压力。今天利用这个时间,我们在一起就压力问题进行沟通,希望大家能把心中的困惑和烦恼宣泄出来,获得心灵的放松。
心理老师:在活动开始前我们来玩一个热身小游戏。
摸摸你的头,快乐时时有;捏捏你的肩,快乐每一天;捶捶你的背,读书学习你不累;捏捏你的腰,让你笑弯腰”
热身活动:我爱我家(音乐,胡桃夹子)
1、参与者先随意围成大圈,三到四人一组组成“一家人”,认识家庭成员,并记住他们;
2、主持人将报纸分散摊在场地上,请每个家庭找一张报纸表示一个“家”,“一家人”站在这个“家”上;
3、主持人说“散步”,大家即分散,打乱家庭组,绕大圈散步;
4、主持人拿掉一张报纸,在说出“回家”口令后,大家停止散步,马上找到“家人”,并占据一个“家”。新的家庭成员相互介绍和认识家庭成员。没有恢复家庭组的,或没有找到“家”的,被认为淘汰。被淘汰家庭可以家庭形式表演小节目,也可推派代表表演;
5、几次活动后,请成功家庭和无家可归家庭分别围坐在圆圈的两半,分别谈谈感受。
活动一,同心杆
一根2-4米的杆子(铝合金管或竹竿、PVC管),要求队员面对面站成两排,伸出每人的双手食指,托着管子,将其放到地上,要求是每个人的手不能离开管子。
(一)明确活动内容和规则两位助教先示范两次。教师宣布活动内容:每组全体成员用手指托杆,将杆平稳地降到地面。教师宣布活动规则:1.每人平伸一根食指托住同心杆,指头要求平均分布在杆子上。2.杆起始高度与团队中最矮者的眉头等高。3.不许出现脱杆、勾杆、夹杆、压杆现象,否则重新开始。4.整个过程中任何人不许说话,除了“下”和“停”二个字之外。5.以所有人的食指着地为成功,标准由裁判(教师或助教)来掌握。助教:用杆配合教师讲解。(二)商讨行动方案
和完成目标学生:各组集体讨论(不允许实际练习)活动方案。助教:巡视,适当解答学生提问。学生:集体预估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并上报。助教:将各组预估完成时间记录在白板上。(三)“同心杆”活动助教:将同心杆发放到每个小组,组织各组准备妥当。教师:统一宣布开始,并计时。助教:每人监督一个小组,严格把握各项犯规标准,稍有犯规立即要求返回重做。(四)引导学生思考(在活动进行到二十多分钟,每个小组的学生相互指责抱怨,内心比较急躁,信心低落时)教师:请各组停止活动。助教:收回杆子;关闭室内灯光和窗帘,使室内光线充分变暗。学生:每小组成员站立围成一圈,轻轻闭上眼睛,调整一下自己的呼吸,放松一下自己的身心。助教:播放背景轻音乐《春天的早晨》。教师语言引导:在刚才的同心杆活动中,至少一次受到别人对你指责的同学请举手,至少一次指责过别人的同学请举手……同心杆活动的目的是同心,什么是同心,我们小组成员间是同心的吗?我们小组的目标是将杆子降到地面,我们每个人的目标也是将杆子降到地面,我的目标=团队的目标;团队是由哪些人组成的?团队是由每一个“我”组成的,每一个“我”=团队!可你又在为团队做着什么呢?你总是在用自己的眼睛盯着别人的手指,总是在指责抱怨别人,你是否意识到,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造成了团队的失误,因为你的精力不在自己的手指上,没有做好自己的事情,我们团队的杆子才没有降下去啊!只有每个人管好自己的手指,做好自己的事情,关注自己,相信团队,我们的目标才能够实现啊!
三.我说你画
心理教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必须清楚。心理压力和烦恼除了与工作有关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
下面我们先来做个心理游戏。
第一步,心理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彩笔和硬纸板分别发给每住参与者。
第二步,宣布游戏规则:参与者根据心理教师的指令一笔一笔地画,不许问,不许涂擦,不许相互观望。
第三步,心理教师下指令:先画一个大圆,再画很多条直线,再画一个中圆和两个小的椭圆,再画一个直勾和两个半圆。
第四步,参与者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大家从中挑选出感觉最好的作品和最不好的作品。(最好的指看起来像一幅画;最不好的指什么也不像。)第五步,请被选出的最好作品的作者A和最不好作品的作者B,讲述自己完成作品的过程。
作者A:还没下指令时我就想,宋老师肯定是想通过画来观察我们的能力,因此我必须画好。宋老师每发出一个指令时,我就在想这一笔应该怎么画,之后宋老师还可能发出什么指令。画到中间时我就猜到了宋老师要我们画什么。于是我就尽量把自己对宋老师意图的理解画出来,力图使它看起来像一幅画。
作者B:我什么也没想,宋老师让画一个圆圈,我就画一个圆圈;让我画一直线,我就画一直线……
心理教师:这是一个利用心理投射原理进行的心理测验游戏。我并没有想到要大家画出什么,只是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明白。在完成同样一件事情时每个人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是不同的。很明显,教师A的心理压力最大,教师B几乎没有什么心理压力。原因是,A在接受外部工作任务的同时,又不自觉地给自己再下了一道任务(如,我必须…,我应该…等)。这样任务加任务就使得任务变得复杂化,他执行起来难度就加大,心理压力就大。从这个角度讲,心理压力是我们自己造成的。
教师:A为什么会给自己再下任务呢?
心理教师:可能是因为希望追求完美,希望得到外部的肯定和奖励。
教师:那A为什么会追求完美和外部奖励呢?
心理教师:这与个人的性格、成长经历和价值倾向有关。(1)性格内向的人,由于较少与人交往,不了解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别人对自己不满意。于是就会要求自己把最好的“自我”呈现在他人面前,不断地追求完美。(2)从小受到严厉管教的人,由于受到的批评和指责比较多,容易形成自我否定的心理倾向。做什么事情都会担心别人不满意。很在乎别人的评价。为了获得外界的褒奖,只有不断地追求完美。(3)不同价值倾向的人。对待事物的态度不同。倾向自我奖励的人,无论做什么只要求努力就行。在他看来。自我的价值就在于能竭尽全力。倾向社会奖励的人。认为一个人只有获得别人的肯定时才有价值,于是他们的行为容易受外界左右。为了获得好的评价,就要求自己事事做到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