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蚕的生长变化》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的生长变化》观察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蚕的生长变化》观察课件

►雨水打在窗户上,发出嘀嗒,嘀嗒的声响。这天空好似一个大筛子, 正永不疲倦地把银币似的雨点洒向大地。远处,被笼罩在雨山之中的 大楼,如海市蜃楼般忽隐忽现,让人捉摸不透,还不时亮起一丝红灯, 给人片丝暖意。 ►七月盛夏,夏婆婆又开始炫耀她的手下——太阳公公的厉害。太阳 公公接到夏婆婆的命令,以最高的温度炙烤着大地,天热得发了狂, 地烤得发烫、直冒烟,像着了火似的,马上要和巧克力一样融化掉。 公路上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汽车在来回穿梭奔跑着。瓦蓝瓦蓝的天空 没有一丝云彩,一些似云非云、似雾非雾的灰气,低低地浮在空中, 使人觉得憋气不舒服。外面的花草树木被热得打不起精神来,耷拉着 脑袋。
卵和刚出生的蚁蚕,想想为什么有不同颜色?
三天后第一次蜕皮后的小蚕,找 找蚕蜕的皮在哪?
蚕蜕的皮,连嘴巴都能 蜕下来
正睡眠的蚕
蜕皮前的蚕
四龄大蚕,数数有几厘米了?
பைடு நூலகம்侧面的小黑点是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数数蚕有几条腿?胸3对,腹4对,尾1对,共8对!
找个角落开始最伟大的建筑工程——结茧
从小一直吃桑叶的蚕能结出2中颜色的茧子来
最喜欢角落多的地方“盖”房子
►如果我们不曾相遇,你的梦里就不会有我的出现,我们都在不断地 和陌生人擦肩;如果人生不曾相遇,我的生命里就不会有你的片段, 我们都在细数着自己的日子。 ►当离别的脚步声越来越清晰,我们注定分散两地,继续彼此未完的 人生,如果我说放不下,短短一个月的光景,你是否愿意相信,我的 真诚,我的执着,只源于内心深处那一份沉沉的不舍。
►为你理想的人,否则,爱的只是你在他身上找到的你的影子。 ►有时候,我们愿意原谅一个人,并不是我们真的愿意原谅他,而是我们 不愿意失去他。不想失去他,惟有假装原谅他。不管你爱过多少人,不管 你爱得多么痛苦或快乐。最后,你不是学会了怎样恋爱,而是学会了,怎 样去爱自己。

22《蚕的生长变化》

22《蚕的生长变化》

头 胸部 3节
胸足 3对
腹足
4对
腹部
尾足 1对
10节
2、蚕如何吃桑叶?
咀嚼式口器
利用3对胸足把持桑叶进行吃食
若蚕的口器和蚊子的口器一样,行吗?
刺吸式口器
3、蚕如何呼吸?
蚕身体两侧共有几对小黑点? 9对 分别在什么部位? 胸部1对,腹部8对
气门和蚕体 内的气管相连, 是体内外气体交 换的进出口。
气门:蚕的 呼吸器官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知识小结: 蚕的蜕皮与休眠
1. 蚕生长到一定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 叫「蜕皮」。 2. 蜕皮前的准备:食欲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吐出 少量的丝,将腹足固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起 ,静止不动,好像睡着了一样,称作休眠。
3. 在成蛹之前,蚕宝宝的成长要经历(4)次蜕皮。
二、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一、交流蚕的生长变化
蚕的生长变化记录表
日期 4.8 4.14 4.20 4.24 4.29 5.2 体长(毫 米) 3 13 27 43 65 67 吃食情况 食量很小,吃切碎的 嫩叶 食量很大,吃切碎的 嫩叶 不吃食物 食量很大,能吃整片 叶子 吃得很快,叶脉都能 吃下去 不吃食物 排便情况 像细沙一样,黑绿 色。 颗粒状,变大了一 点,墨绿色。 无排泄物。 墨绿色,能看见棱 角。 墨绿色,很硬。 叶绿色,变软,潮 湿。 活动情况 像小蚂蚁在爬, 很慢,有丝。 很活泼,爬的 远一些了。 一动不动。 会爬到另一只 蚕身上。 爬的很快,能 向上爬很高。 爬上爬下,摇 摇头晃脑。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2023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2023新课标版)

4.蚕变了新模样【教材简析】本节课的重点是观察蚕蛹。

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教材的探索部分主要包括两个活动:一是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二是观察蚕蛹的形态结构特征。

通过这两个活动,既可以检查学生前期课外观察活动的成果,还可以进一步激发他们观察蚕茧内部变化的好奇心。

再研讨环节,围绕“蚕蛹与蚕的幼虫有哪些相同和不同”“蚕蛹还会变化吗”“蚕茧对蚕起到什么作用?”三个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关注和思考蚕身体变化与外界环境适应性的关系,并帮助学生构建生物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的观点积累感性经验。

本节课内容和后面几课将共同帮助学生构建对昆虫共同特征的认识。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月左右的饲养,学生对于蚕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情,随着蚕开始吐丝结茧,学生迎来了收获成果的时刻。

学生对于获得的蚕茧充满了好奇,因此,需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特别是针对蚕茧中的蛹是有生命的吗?从哪些地方可以推测有生命?还会发生哪些变化?在这节课上需要进行分层引导,并提供多种观察工具,指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并进行有效的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蚕茧和蚕蛹,知道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了解蚕蛹的身体结构,知道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科学思维]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和幼虫的异同点,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探究实践]观察过程中,学会用多种方法观察蚕茧和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能用图画进行描述和记录。

[态度责任]通过蚕丝和人类的关系,初步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环境,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并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难点]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每组一套蚕茧、放大镜、剪刀、手电、尺子、作业本等。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3课《蚕长大了》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3.蚕长大了【教材简析】第一节课学生启动了蚕的饲养活动,通过一段时间对蚕宝宝的照顾,以及观察记录活动,学生对自己饲养的蚕有了一定的感情。

本节课要对四龄的蚕进行观察,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引领学生展示他们的观察记录,交流这一段时间发现的蚕的生长、发育以及饮食、运动等行为的新变化以及饲养蚕的经验和教训。

通过观察蚕幼虫的身体结构及行为特征,发现蚕宝宝的外部形态特征,引领学生关注蚕未来的生长变化,指导学生为五龄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学情分析】通过前课的引导,大部分学生对蚕的饲养活动继续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与观察欲,部分学生可能也拥有了一些初步的养蚕经验,对于蚕的形态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但学生对各部位的名称以及对应的功能还不熟悉,对观察到的现象还不能进行科学的解释,通过课堂的教学活动和同学的发现交流,帮助学生解惑答疑。

养蚕活动是一个学生长期探究的过程,需要教师不断鼓励和引导,以帮助学生在这长期的饲养观察活动中进行深入细致地观察,并坚持记录。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蚕的观察,了解蚕幼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有口、眼、足、气门等结构,与取食、运动、呼吸等功能相适应;发现它的生长发育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氧气和食物,在生长过程中会伴随着眠和蜕皮等现象。

[科学思维]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比较分析幼蚕身体变化与生命活动变化的联系。

能在教师引导下,分析蚕的身体结构与其生命活动相适应。

[探究实践]能用尺子、放大镜等工具对蚕进行观察,利用文字和画图的方式描述和记录幼蚕的形态特征,认识到蚕的结构特征及生命活动现象。

[态度责任]通过饲养蚕,理解坚持做好观察记录的重要性,对养蚕活动及研究蚕的生长变化保持浓厚的兴趣,领悟到生命的可爱和可贵,懂得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重点]交流养蚕过程中的新发现,观察蚕幼虫的生命活动,认识蚕的幼虫的身体结构及对应的功能。

[难点]区别即将吐丝的蚕,为蚕的吐丝结茧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教师课前需要了解学生前期养蚕观察记录情况。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旧)2.蚕的生长变化-章节测试习题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动物的生命周期(旧)2.蚕的生长变化-章节测试习题

章节测试题1.【答题】通过观察你发现了蚕蜕了几次皮?()A.2次B.3次C.4次D.5次【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蚕的一生蜕皮的次数。

【解答】蚕的一生蜕四次皮,蜕一次皮长一个龄,当它长到五个龄的时候就会结成茧,所以前面刚好蜕四次皮。

2.【答题】蚕蜕一次皮一般需要用多长时间?()A.1-2天B.3-4天C.5-6天【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蚕蜕皮一次所需时间。

【解答】蚕幼虫从孵化到吐丝中间要经历4次蜕皮。

平均4-6天蜕皮一次,每次蜕皮从入眠到起眠时间一般在1-2天左右。

3.【答题】蚕的身上有多少对足?()A.6对B.8对C.10对【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蚕身上有多少足。

【解答】蚕身上有8对足:分别是胸足3对,腹足4对,尾足1对。

4.【答题】蚕是以桑叶为食物的,那么蚕的口器是什么样的?()A.咀嚼式口器B.刺吸式口器C.虹吸式口器D.嚼吸式口器【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口器。

【解答】咀嚼式口器是用来取食固体食物的,而蚕的食物是桑叶,属于固体,所以它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

5.【答题】蚕的呼吸器官在哪里?()A.在胸足B.在身体两侧两侧的小黑点C.在头部【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蚕的呼吸器官。

【解答】蚕的呼吸器官是身体两侧的小黑点,也叫气门,气门和蚕体内的气管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

6.【答题】蚕什么时候就要吐丝了?()A.蚕的身体白白胖胖的B.蚕的身体发黄发亮C.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的【答案】B【分析】本题考查蚕吐丝前的外表。

【解答】当蚕开始不怎么吃叶子了,身体发黄发亮了,就说明蚕准备要吐丝了,蚕站在那里一动不动我们叫做眠。

7.【答题】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______,______,这个过程就蜕皮。

换下旧皮长出新皮【答案】长出新皮换下旧皮【分析】本题考查蚕蜕皮的概念。

【解答】蚕蜕皮指的是蚕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的过程。

8.【答题】蚕宝不吃不动且头抬高高的时候,叫做______。

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篇1前些天,爸爸给我买了几只蚕宝宝。

我高兴得手舞足蹈,连忙找来一个小盒子,在底下铺了几片桑叶,再把蚕宝宝放进去。

蚕宝宝见到有食物,立刻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我仔细地看了看,发现蚕宝宝吃桑叶其实是有规律的:它总是从叶沿开始吃起,从左往右一圈一圈地吃。

蚕宝宝的身体两侧由于许多小黑点,脸部还有点皱,还有八只脚,在接近尾部的地方有一根类似小刺的东西。

过了几天,蚕宝宝开始不吃东西,身体也发亮了,爸爸告诉我,蚕宝宝要吐丝了!蚕宝宝先找到了一个角落,然后吐出第一根丝、第二根、第三根……再将自己包在里面。

当它做好了一个茧的时候,偶尔也可以隐隐约约地看见它在里面动来动去。

事实上,它依然在里面不断地吐丝。

我真的迫不及待地想看到它破壳而出的样子。

蚕,是伟大的,它为人们献出了一生的心血三年级下册语文观察蚕宝宝的作文篇2我家有六只白白胖胖的蚕宝宝,它们是我爸爸送我的奖品。

其中,我最喜欢的那只又小又白的小蚕宝,它长着一节又一节的身子,软棉棉的,小巧的脑袋上嵌着一双小黑洞似的眼睛。

有一次,我同学来我家玩,我顺便叫他一起陪着这些小蚕,他很乐意。

我建议我们为蚕宝宝举行一场运动会,他很快答应了。

我们准备好第一关后,就让它们开始在道路上爬行了。

只见他们爬着爬着就开始往回爬,往左右爬。

我经过一番仔细观察后才明白:蚕是不分反和正的方向的,也就不知进退啰。

又有一次,我为它们准备了两片叶子,这些白白胖胖的蚕看起来很饿了。

一只蚕先用嘴巴上的嘴唇夹在叶子上,再用牙齿顺着边缘咬下来,很有顺序。

可我没想到,蚕的胃量很大,不到三个钟头,一片叶子就被它们消灭了。

我本以为它们应该已经吃饱了,可是,它们一会儿又开始摆头摆尾,示意自己还很饿。

我问妈妈为什么蚕一次要吃这么多,妈妈说:“蚕应该是为自己以后准备吧!蚕把东西吃进去,就会变成丝,吃多点食物,把丝吐长,才好把自己包住。

”这时,我才恍然大悟。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化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化

蚕吐丝的观察记录
吐丝前的蚕
食欲下降,躯体体发黄发 亮,变透明
画一条蚕 或一个蚕茧
吐丝后的蚕 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蚕怎样吐丝 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其他发现
花费长时间寻找适合做茧 的地方。
吐丝前,食欲下降,躯体发黄发亮,变透明。 吐丝时,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吐丝后,蚕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蚕花较多时间寻找适合做茧的地方。
蚕用腹足抓住眠的场所, 抬起身体的前半部分静止 不动。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蚕宝宝每蜕皮一次就会长长一些, 长一龄。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 变化
❖ 蚕宝宝每隔几天就要眠一次,不吃不喝也 不动,经过眠之后,就会开始蜕皮,每蜕 皮一次的蚕就多了一龄,要蜕四次皮就到 了五龄蚕。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2蚕的生长变 化
1、蚕宝宝用腹足抓住 眠的场所,抬起身体的 前半部分静止不动
三年2级、经下过册3第-4小二时单,元在2第蚕一的胸 生长变
节上出现灰白色化的三角形斑

3、经一日左右,蚕体开始蠕动收缩,并 从头部的后面的裂口中爬出来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 尾角 元2蚕的气孔生长半月变形斑化紋
头部
尾足
腹足
胸足
*蚕的身体有13节 蚕的身上有8对足;分別是胸足3对(1-3节), 腹足4对(6-9节),尾足1对(13节)
蚕背上的「尾角」在第11节
第五环节上的背面斑纹半月形斑纹(四龄蚕后最 明显)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4蚕宝宝变了新模样》精品教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2.4蚕宝宝变了新模样》精品教案

《蚕变了新模样》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蚕宝宝怎样吐丝结茧?蚕宝宝在茧里会有什么变化?这种变化经历什么样的过程?有什么办法观察到这种现象呢?什么时候进行观察呢?这种观察体验因为蚕的变态而神秘起来。

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特别是蚕变蛹的过程有利于强化对昆虫变态行为的认知。

蛹是蚕的另一种形态,蚕吐丝结茧后经过4天左右,就会变成蛹,蚕刚化蛹时,体色是淡黄色的,蛹体嫩软,渐渐地就会变成黄色、黄褐色或褐色,蛹皮也硬起来了。

经过大约12~15天,当蛹体又开始变软,蛹皮有点起皱并呈土褐色时,它就将变成蛾了。

学生在观察蛹的身体结构的同时,一定会关注蛹是否还有生命,哪些结构和蚕的幼虫时期相似,哪些是新发育出来的部分,这样的学习和观察活动对认识蚕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探索部分包括两个主要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了解蚕变蛹的过程,认识蚕的变态行为。

第二个活动是观察蚕茧中的蚕蛹,通过画图描述蚕蛹的身体结构,对比蛹和蚕的幼虫的不同和相同,推测蛹将来的变化,意在引导学生了解蛹的生命特征。

两个活动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学习过程。

【学生分析】对于没有养过蚕的学生,在观察蚕吐丝结茧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新的发现,需要和同学交流,也有很多问题急切地想要知道答案。

例如,蚕为什么要结茧把自己包起来,茧里面的蚕变成什么样子了?学生带着问题观察蚕蛹的生命特征,比较蚕蛹和蚕的幼虫的相同和不同,分析哪些器官是新发育出来的,这些学习活动对认识蚕的一生具有重要意义。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2. 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3. 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

科学探究目标1.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

2. 能够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3. 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议两者之间的关系。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2.4《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分析】本题考的是蚕豆种子构造以及各部分的作用。
9.我们在做“给花传粉”的实验时,先用雌蕊的柱头轻触纸上的花粉,发现它很
容易沾上花粉(如图)。这是因为雌蕊的柱头上有什么?它在花产生种子的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答案】解:雌蕊的柱头上有黏液。它可以帮助雌蕊更好地接收来自雄蕊的花粉。
【解析】【解答】雌蕊可以分为柱头、花柱和子房三部分。雄蕊产生的花粉传播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谢。雌蕊柱头上有粘液可以更好地帮助雌蕊接受来自雄蕊的花粉。
★蚕茧有长椭圆形、球形或纺锤形等不同形状。
★蚕茧一般为白色或黄色,现在也有淡绿、肉红等颜色的蚕茧。
★蚕茧长3~4厘米,直径1.7~2.1厘米。
★表面有不规则皱纹,并有附着的蚕丝,呈绒毛状。
2、观察蚕蛹
(1)解剖蚕茧
用剪子把蚕蛹从蚕茧中取出来。
【提醒】
①小心使用剪刀,不要伤着
②剪刀不要戳得太深,以免伤到内部
了解蚕茧特点
了解蚕蛹身体特征
了解蛹是有生命的。
知道蚕变蛹前还要进行第5次蜕皮
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比较蚕蛹和蚕的幼虫异同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的作用
检测知识掌握情况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共性
巩固课堂知识
坚持观察记录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蚕蛹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蚕茧具有保护蚕蛹的作用。在科学探究中,能基于课前观察,概括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与同学交流;能根据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会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建立两者之间的关系;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蚕的生长变化(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蚕的生长变化(三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
蚕的生长变化
蚕的一生
蚁蚕 二龄蚕 三龄蚕 四龄蚕 五龄蚕
蛹 蛾
蚁蚕到五龄蚕蜕皮四次
在茧内蜕皮两次
蚕一生共蜕皮六次

蚁蚕
二龄蚕
三龄蚕
四龄蚕
五龄蚕蛹蛾蚁蚕 Nhomakorabea五龄蚕蜕皮四次
在茧内蜕皮两次
蚕一生共蜕皮六次
眠: 蚕蜕皮前食欲逐渐 减退乃至完全停食,吐 出少量的丝,将腹足固 定在蚕座上,头胸部昂 起,不再运动,好像睡 着了一样 眠性是蚕的生长特性之一,是 蚕的遗传性状。 眠中的蚕,外表看似静止不动, 体内却进行着蜕皮的准备。 每次蜕皮眠起后,蚕的生长进 入一个新的龄期。第四次蜕皮又称 大眠,大眠后就进入第五龄。
蚁蚕
二龄蚕
三龄蚕
幼虫期
四龄蚕
五龄蚕


成虫

幼虫

成虫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的生长变化 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  蚕的生长变化 课件

这是什么?剪开茧还会发现什么东西? 它是什么? 它还会变吗?会变成什么模样?
茧的形状和颜色
茧的长度
听听里面的动静 摸摸茧,有什么感 觉
蚕茧是椭圆形的。 每一个蚕的大小不完全相同, 约在三到四的中间;有黄色的, 也有白色的。
我来帮你解答吧!
1.把它放在热水中泡一下
2.用竹签把丝头挑出来,绕在纸 板上,就可以知道丝有多长了。

养蚕、抽取蚕丝,是我国的伟始养蚕, 利用蚕丝织成华丽的绸缎和各种丝织品,并远销国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最初状态:蚕卵

由卵到蚕---蚁蚕

蚁蚕的成长—蚕宝宝

由蚕到蛹: 脱皮 吐丝

蚕 的 这 种 形 态 叫 做 蛹
1.你能找找它身上的环节吗? 2.它的眼睛和足还在吗? 3.它还会动吗? 4.它身上长出了什么东西?
小心的剪开蚕茧,可以看到 蚕脱下来的皮和浅咖色,身 体一节一节的蚕蛹,蛹的表 面除了可以看到一个一个的 气孔外,也可以隐约看到翅 膀的纹路。

三年级科学下册2-4 蚕变了新模样 知识梳理 同步练习(含答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2-4 蚕变了新模样 知识梳理 同步练习(含答案)

2.4. 蚕变了新模样知识梳理+同步练习班级: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1.蚕吐丝了,蚕房中的许多蚕宝宝都被蚕丝包裹起来,形成了蚕茧。

2.蚕吐丝结茧后变成蛹,蚕蛹体形粗短,呈纺锤形,分头、胸、腹三部分,呈褐色。

3.蚕蛹由蚕的幼虫发育而来,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式。

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4.蚕茧呈椭圆形,起到保护蛹的作用,由一根蚕丝组成,长度一般为900~1500米。

5.蚕在吐丝的时候,头胸昂起,口吐丝缕,头部来回摆动寻找可以固定蚕丝的地方。

6.蚕蛹与蚕的幼虫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都有眼睛、体节、足和气门等。

不同点:蚕蛹的身体比蚕的幼虫短,体节和气门数量减少;蚕蛹颜色是褐色,蚕的幼虫颜色是白色;蚕蛹呈纺锤形,蚕的幼虫是圆筒形;蚕蛹腹部的足消失了,出现了翅和触角的雏形,长出了复眼。

7.蚕蛹还会变化,最终会变成蚕蛾。

8.养蚕抽丝织成丝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之一,远在4000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开始养蚕,织布。

9.蝴蝶、蜜蜂、蚂蚁、苍蝇等动物的一生也会经历蛹的阶段。

(蝶类和蛾类)一、选择题1.蚕身体变得发亮透明,头部昂起,不停摆动,食欲减退甚至停食,说明蚕要()。

A.蜕皮B.吐丝结茧C.眠2.蚕长到一定阶段后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种现象是()。

A.蜕皮B.孵化C.结茧3.蚕宝宝吐丝结成了()。

A.茧B.蛹C.蚕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蚕蛹一直不会动 B.蚕蛹受到刺激时会动C.蚕蛹会一直动5.小红用拍照的形式记录了蚕变蛹的过程,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A.④②①③B.④①②③C.②①④③6.蚕吐丝结茧前的表现是()。

A.身体缩短,发黄而透明B.食欲大增C.头胸部昂起后就不动了D.尾部摆来摆去的7.和蚕相比,蛹的外形是()。

A.身体呈圆柱形,黑色B.身体呈纺锤形,深褐色C.身体呈圆筒形,深褐色8.关于蚕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蚕蛹是蚕生长发育过程中出现的另一种形态B.蚕茧的作用是保护蚕蛹C.蚕蛹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应该增加投喂食物的量D.蚕蛹也有体节和呼吸孔二、填空题9.如图所示为蚕蛹图,则图中1是头,2是__________,3是______,4是复眼,5是_________,6是腹。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蚕的一生(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动物的一生)蚕的一生(教案)

第6课蚕的一生(教材P34~36)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探索一:交流蚕一生的生长变化1.过渡:在最开始进行养蚕活动时,我们就制订了“蚕的一生”观察计划,鼓励大家用不同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

现在我们已经完成了对蚕的四个生长变化阶段的观察,下面我们就来交流一下养蚕的过程吧!2.活动:组织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资料整理、展示交流,再以小组为单位在全班进行汇报,并进行互评。

在交流的过程中,指导学生将达成一致的结果整理记录到班级记录表中。

(教学提示:在展示交流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察记录方法、观察研究过程和结果、饲养方法及情感体验,要基于自己的观察记录为自己的观点提供有效的证据。

)3.小结:大家用到的记录方式有视频、照片、图画、记录表和观察日记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科学记录方式,以后可以继续应用到更多的观察活动中。

此外,只有坚持、及时、真实地做好观察记录,研究结果才有意义。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交流,既与本单元第一课的观察计划形成回应,也检查了学生对观察计划的落实情况。

探索二:计算蚕的生命周期1.过渡:通过刚才的交流展示,能看出大家对蚕一生的生长变化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教学提示:出示蚕在不同阶段的图片。

)你们还记得图中分别是处于什么时期的蚕吗?能按照蚕生长变化的顺序将这些图片进行排序吗?2.活动:分发不同时期蚕的图片和双面胶,指导学生按顺序粘贴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并完成活动记录单。

3.小结:蚕的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4.布置任务:你们知道蚕的每个阶段大约经历了多长时间吗?蚕的一生又是多长?请大家根据自己的观察记录,计算蚕在各阶段经历的时间及一生经历的时间。

5.小结:蚕的一生从蚕卵中破壳而出开始,到蚕蛾死亡终止,大约为56天。

和其他动物一样,蚕的一生经历了出生、成长、繁殖、死亡的生命历程,这样一代一代循环往复,使蚕的种族得以延续,这就是动物的生命周期现象。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蚕长大了》课后习题附答案

课后习题① ② ③ ④ 正确的顺序:()→()→()→()2. 以下观察方法,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每天用尺子量一量蚕有没有长大。

(2)给蚕换桑叶时只要用力抖一抖,蚕就都下来了(3)用放大镜看看蚕是怎么吃桑叶的。

(4)有一条蚕生病了,应赶紧把它隔离并继续观察。

3. 下面哪些说法不符合观察到的蚕的外形或行为?A. 身体呈长圆筒形B.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身体上没有环节C. 身体两侧有小黑点D. 胸部有两对足,协助口器把持桑叶E. 腹部有四对足,帮助身体运动F. 腹部后端的背侧有一个突起))))1. 请按照蚕的生长顺序给下列图片排序。

参考答案:1. ③2. √3. B ②④①×√√D、F一、赠送部分科学习题,用不到请删除1.下列动物中不是产卵繁殖的是( )。

A. 蜗牛B. 蝙蝠C.孔雀【答案】B【解析】【解答】A、答案蜗牛是卵生动物,所以A 不符合题意。

B、蝙蝠是胎生动物,B 符合题意。

C、孔雀也是卵生动物,所以C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卵生动物是在蛋或卵里孵化的。

而胎生是在母体内发育完全后生下的。

生。

2.下列植物的花属于不完全花的是( )。

A.南瓜花B. 油菜花【答案】A【解析】【解答】南瓜花是单性花,属于不完全花。

所以花,不符蝙蝠属于胎C.桃花D.凤仙花A 符合题意。

BCD 选项中都是完全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完全花的概念是一定具备四种结构才是完全花。

3.下列植物的花属于单性花的是( )。

A. 南瓜花B. 油菜花C.桃花D. 凤仙花【答案】A【解析】【解答】南瓜花是雌花和雄花分开的花,即单性花,A 符合题意。

BCD 答案均为完全花,属于双性花,所以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单性花是指只有雌蕊或者只有雄蕊的花,一定不是完全花。

4.一个果实内只有一个种子的是( )。

A. 油菜B. 桃子C.西瓜【答案】B【解析】【解答】只有一个种子的是桃子【分析】油菜的果荚里有多个种子;西瓜果实中有多个种子5.蚕豆种子的子叶俗称“豆瓣”,子叶的数量为( )。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 蚕变了新模样》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4课蚕变了新模样》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第4课,主要介绍蚕蛹这一蚕的生命形态,通过观察和比较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让学生了解蚕蛹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并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培养科学观察、比较和记录的能力,同时了解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生活依赖自然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科学概念目标:a. 理解蚕蛹是蚕生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是蚕的另一种生命形态。

b. 理解蚕蛹是由蚕的幼虫发育来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但身体外部特征与幼虫区别很大。

2. 科学探究目标:a. 能够通过观察获得的信息推测蚕茧中有蛹,及蚕蛹身体可能发生的变化。

b. 能用比较的方法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进一步认识两者的关系。

3. 科学态度目标:a. 能够坚持观察并记录蚕吐丝结茧的过程。

b. 能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蚕的生长变化保持着探究兴趣。

4.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a. 能通过蚕丝与人类的关系,理解人类的生活依赖自然,并可以通过技术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用画图的方法记录蚕蛹的外部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研究蚕蛹与幼虫的相同与不同。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蚕的生长发育过程,对蚕的基本知识有一定了解。

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但在比较研究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五、教学方法:本课采用情景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通过情境创设和问题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研究。

六、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准备课件和教具,包括蚕蛹和幼虫的图片、蚕茧、画纸、彩色笔等。

2. 准备相关的教学素材和实验材料。

学生准备:1. 带来纸和笔,用于记录观察结果。

2. 具备基本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蚕蛹和幼虫的图片,激发学生对蚕蛹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蚕的一生》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蚕的一生》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蚕的一生》教科版三下《动物的一生》单元教学设计6.蚕的一生教材简析】本节课是《动物的一生》单元的第六课,也是学生长期观察研究蚕之后的总结课。

教材共分为四个板块展开。

聚焦板块将话题聚焦到“我们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蚕的一生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意在引领学生回顾并整理养蚕这段时间的所得。

这不仅是对知识的回顾和整理,也是对研究方法的回顾和整理。

探索板块共有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是“开个展示交流会”,既要介绍观察到的蚕的一生的生长变化情况,还要展示交流在整个观察过程中采用的观察记录方法、饲养方法以及长期观察记录的情感体验等。

第二个活动是将蚕的生长变化图片按顺序排列出来。

教材呈现了8幅图片,既有某一阶段蚕的身体形态的图,又有蚕某些行为的图,意在引领学生梳理蚕生长变化的过程。

研讨板块包括三组问题。

问题一,引领学生回顾梳理蚕一生经历的四个主要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经历的时间,由此算出蚕一生经历的时间。

这是对蚕一生生长发育的认识的进一步提升。

问题二,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新的蚕卵将会发生哪些变化?由此启发学生推测并理解蚕循环往复的生命过程,进而明白动物繁殖的意义所在。

问题三,蚕适合于在什么样的气候条件下生长?这是基于学生饲养蚕的经验和体会。

拓展板块通过呈现菜粉蝶和蜻蜓的一生,引领学生了解更多昆虫的一生,并了解昆虫类动物根据幼虫与成虫在形态上的差异分为两种发育形式,分别为完全变态发育和不完全变态发育。

但教学时只需让学生注意到它们的不同,无需引领学生建构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亲历养蚕举动,已经对蚕发展发育的全进程进行了观察记录,其中运用了多种观察记录方法,而其中更多的观察记录举动是学生在课外独立完成的。

在这个进程中,他们积累了蚕一生发展变化的丰富资料,也积累了丰富的养蚕经验,掌握了研究动物的一些基本方法。

但以上这些在大部分学生的头脑中都是零散的,还没形成完整的认识。

所以,教师需要指导学生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梳理,以总结经验和发现规律,为其以后的研究研究举动提供帮助。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 《蚕变了新模样》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4课  《蚕变了新模样》课件

新知讲解 观察记录:(1)蚕蛹的外形。
2 观察蚕茧中的蚕蛹。
(2)蚕蛹的运动。 蚕蛹一般情况下不动,但受到外界刺激时会动,如用手轻轻地触摸它,用手电筒照或 发出声音时,蚕蛹的体节会轻微弯曲。 (3)蚕茧的内部。 在剪开的蚕茧里发现了一层蜕下来的皮,它是蚕吐完丝化成蚕蛹之前蜕下的第5次皮。 蚕一生共蜕皮6次,第6次是在化蛾之前。
其他发现。
推测:蚕蛹还会变化吗?它会变成什么模 样呢?
还有一层皮,它是蚕第5次蜕的皮。
蚕蛹的颜色是黄褐色的,蚕蛹有触角原始 体和气门。
蚕蛹还会变化,会变成蚕蛾。
蚕蛹的简图
新知讲解
2 观察蚕茧和蛹。
新知讲解
2 观察蚕茧和蛹。
新知讲解
2
蚕茧、蚕蛹
蚕茧的特征:蚕茧有长椭圆形、球形或纺 蚕蛹的特征:体形像一个纺锤,分头、 锤形等不同形状。蚕茧通常为白色或黄色, 胸、腹三个体段。头部很小,长有复眼 现在也有淡绿、肉红等颜色的蚕茧。蚕茧 和触角;胸部长有胸足和翅;鼓鼓的腹 长3~4厘米,直径1.7~2.1厘米。迎着光 部长有9个体节。 观察或轻轻摇动蚕茧,可以发现蚕茧里面 有东西。
新知讲解
1 描述我们观察到的蚕吐丝结茧的过程并交流。
观察记录: 蚕吐丝的观察记录
吐丝前的蚕
不再吃桑叶了,躯体发黄、发亮、变得透明 。
吐丝后的蚕
身体变小,潜伏在内。
画一个蚕茧
蚕怎样吐丝
身体运动,头来回晃动。
其他发现
花费长时间寻找适合结茧的地方。
观察结果:熟蚕吐丝结茧需要经历结制茧网、结制茧衣、结制茧层、结制蛹衬四个过程。
新知讲解
我觉得蚕蛹会变 化,因为有个成 语叫做破茧成蝶, 所以我推测蚕蛹 会长出翅膀……

《蚕长大了》科学教学PPT课件(4篇)

《蚕长大了》科学教学PPT课件(4篇)

交流研讨
研讨三: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什么?
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食物,还要注意保持蚕盒适宜的 温度和湿度。
拓展提高
蜕皮
观察蚕的蜕皮
(1)含义: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这叫蜕皮。
(2)原因:蚕蜕皮是因为蚕的外皮不会随着蚕体的增长而增长,所以 当它的身体增长到一定程度时 ,蚕就会换下较小的旧皮。
3.蚕长大了
“小蚕农”——养蚕经验分享
一、聚焦:
蚕卵中孵化出来的蚕宝宝就是蚕的幼虫
刚出生的蚕的幼虫是什么样的?
蚕从蚕卵中孵化出来时,身体的颜色是褐色或赤褐色的, 及细小,且多细毛,样子有点像蚂蚁,所以叫蚁蚕。
长大一些的蚕的幼虫又是什么样子的呢?
颜色逐渐变白,身体变长变粗。
二、探索
哪些现象反映了蚕的生长?
科学探索
3、腹部 胸部后面的环节,由10个体节组成,第3、4、 5、6节各有1对腹足,为蚕的运动器官。第10 节有1对尾足,可用来挟持他物,固定身体。
4、呼吸器官--气门 (1)形态:分布在身体两侧的黑色的小圆点。 (2)数量:共有9对,胸部1对,腹部8对。 (3)作用:气门和蚕体内的器官相连,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进出口。
正在吃桑叶的蚕
交流研讨
研讨一:蚕的幼虫在生长过程中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蚕刚孵化出的样子: 很小,很黑,像蚂蚁一样,身体很柔弱。 生长过程中发生的变化: 身体由短变长,由细变粗,体色由黑色变成白色,身体表面有许多细 毛变的光滑等。
交流研讨
研讨二:蚕用身体的哪些部分感知周围的环境?
蚕宝宝头上虽然有六个单眼,但是视力非常不好,只能大概感受亮和 暗,看不清具体东西,所以大部分情况下,蚕是靠嗅觉和味觉器官来 寻找和辨认食物的。

三年级科学蚕的生长变化—李丽云

三年级科学蚕的生长变化—李丽云

头 胸部
腹部
蚕的生长变化
执教人:
温馨提醒:
这节课我们要继续观察蚕宝宝, 小朋友们,你把小手洗干净了吗?
一、交流蚕宝宝的生长变化
1、根据养蚕手册的记录,请 同学们找出数据填写表格。
2、用2分钟的时间完成表格。
观察日期 蚕的体长(mm) 蚕的颜色
1、蚕身体分为几部分?数一数它的身体一共 有多少体节? 2、蚕一共有多少对足?分别分布在身体什么 部分? 3、蚕身体的两侧对称分布着一些小黑点,数 一数一共有多少对?分布在身体的哪几体节?
9对,分布在1、4、5、6、7、8、 9、10、11
4、胸足长在蚕身体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
胸部、协助取食桑叶
胸足:3对 作用:协助取食桑叶。
胸足
腹足:(4对):运动器官,使身体前行。
腹足
蚕的腹足及其钩爪
咀嚼式口器
刺吸式口器( 圆筒形 ),一共 有( 13 )体节,有( 9 )对气门, ( 8 )对足,分别为( 3 )对胸足、 ( 4 )对腹足、( 1 )对尾足。蚕的口 器是( 咀嚼式)的。
4、胸足长在蚕身体什么位置?起什么作用?
二、观察蚕的外形和行为
仔细观察一条蚕宝宝,把你的发现记录下来 1、将蚕放于透明塑料盒子,用放大镜观察。
2、小组讨论后,讨论的结果将由你们小组最棒的同学 到台上汇报,你们要选出这个同学,看看哪个小组汇 报得最好?
3、在汇报过程中,认真倾听的小组,老师也会有奖励。
4、老师给大家3分钟讨论时间,3分钟以后,我们开始 汇报。而且你们在这3分钟时间当中要选出谁来汇报。
5、小组合作,注意卫生,不要伤害到蚕宝宝。
1、蚕身体分为几部分?数一数它的身体一共
有多少体节?头、胸、腹。蚕有13体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蚕的外形
头 胸 腹
胸足 (3 对)
气门 (9 对)
腹足 ( 4 对)
尾足(1对)Fra bibliotek蚕的口器
蚕的口器由上唇、上腭、下唇、下腭组成 。
蚕的头部
较小,位于蚕体的 最前方,呈扁圆形
蚕的胸足
头部后面的三个环 节,胸部有三对胸足 , 蚕进食时,帮助蚕把持 桑叶。
“气门”
用来呼吸
蚕还会长成什么样
蜕皮四次后,成了 五龄蚕,经过五到八天, 它就会表现出老熟的特 征:食欲减退,胸部呈 透明状,随后完全停食, 腹部也趋向透明,蚕体 头部昂起,口吐丝缕, 寻找结茧场所。
蚕从蚁蚕到结茧 这前会蜕四次皮。
蚕的外形
蚕的外形
蚕的外形
蚕体主要由头、胸、腹三个明显体段构成。 头部:较小,位于蚕体的最前方,呈扁圆形。 胸部:头部后面的三个环节,胸部有三对胸 足 ,蚕进食时,帮助蚕把持桑叶。 腹部:胸部后面的环节, 腹部有4对腹足和 一对尾足,是蚕的运动器官。 另外蚕头左右各分布有六只单眼,身体两侧 有9对黑色的小圆点,是蚕的气门,是它 的呼吸器官。
蚕的生长变化
为蚕吐丝结茧做准备
稻草扎小架子、用纸做圆筒或格子房。
总 结
1、蚕在生长的过程中,身长、体重、 食量等方面都会不断发生变化。
2、蜕皮是蚕生长过程中的显著特点, 蚕每次蜕皮后身体都会发生变化。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
第二课 蚕的生长变化
小蚕孵化出来后,究竟会 发生什么变化呢?下面我们就 一起来观察蚕的生长变化。
蚕的生长变化
蚕的生长变化
蚕的生长变化
随着蚕的生长,它发生了哪些变化?
蚕的变化有:
1、颜色发生了变化
2、大小发生了变化(体长、体重) 3、吃食、排便的变化
蚕生长到一定的阶段, 会长出新皮,换下旧皮, 这叫蜕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