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玉泉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玉泉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玉泉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9世纪末20世纪初,如果你生活在美国,那么就可以:()①乘坐火车外出旅游②坐着汽车在马路上奔驰③看到电灯照亮千家万户④有事情与朋友联系可以打电话⑤通过互联网与同学聊天A.①②③④B.②④⑤C.③④⑤D.①②③⑤参考答案:A2.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与邓小平的观点相印证的史实是()A.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 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苏俄的新经济政策C. 斯大林时期的“斯大林模式”、美国的罗斯福新政D. 美国的罗斯福新政、苏俄的新经济政策参考答案:D略3. 如果有人向陆九渊请教为学的方法和态度,他应该会回答A、学问要求是尚实,方有助于国计民生B、学习先圣先贤的经验和心得C、要注重人内心的涵养工夫D、要勤于读书研究,努力用功参考答案:C4. 关于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表述不正确的是A.生产工具、耕作技术的进步和土地私有的出现是其产生的前提B.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生产单位C.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D.一直是一种进步的生产组织形式,促进了中国古代经济的发展参考答案:D5. 以下选项与右图中圆圈所示地区开始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直接相关的是()A.开凿灵渠 B.修筑直道C.开辟“五尺道” D.修筑长城参考答案:A6. 人们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皇帝”,依靠他拯救众生。

因此,在中国封建社会中,皇帝及皇权的长期统治便凝聚成人们对皇帝敬畏的世俗宗教意识。

农民战争并不反对这种意识,企图用一个“明君”去代替“暴君”。

较早对这种意识提出质疑的是A.孟子B.董仲舒C.黄宗羲D.孙中山参考答案:C7. 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军队由皇帝统帅,军官均由皇帝任命”、“皇帝在军事、财政问题上享有否决权”、“首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历史试题第Ⅰ部分第Ⅰ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这反映了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2.春秋时期族刑(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

此变化说明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度4.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宣扬君权神授C.树立专制权威D.制造暴政依据5.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6.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这表明唐代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7.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确立,监察、谏议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以监督皇帝言行和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六二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哈一六二中学2021-2022学年度高一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卷(历史)试题第I卷(选择题)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当以黑陶为代表的龙山文化出现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时,北方辽河上游出现了红山文化,长江下游出现了良渚文化,在它们的区域内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由此可知中华文明A.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B.具有继承性C.具有多源和共融的特征D.具有封闭性2.中国古代戏曲的国粹是A.南戏B.元杂剧C.京剧D.昆曲3.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清朝雍正年间始设,后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是A..都察院B.中书省C.军机处D.理藩院4.唐初地方节度使只掌管军务,但玄宗后期,节度使权力扩大,开始兼领度支使、营田使,后来又兼采访使、采访处置使等。

这种变化A.反映专制集权的进一步发展B.不利于国家的长期稳定C.加强了对边疆的管理和控制D.有利于选官制度的完善5.史学家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的宰相是委员制(三省长官皆为相)。

”这句话可以用于说明唐朝A.宰相的职能彻底改变B.宰相的权力被分割C.宰相的品级逐渐下降D.宰相执政能力上升6.唐代宰相会议所作决策,以文字形成“中书门下奏状”,报皇帝批准,付外执行。

皇帝下发诏令,原则上也须经宰相通过,加盖“中书门下之印”方能生效。

这反映出当时A. 行政效率有所提高B. 中央政府决策实现民主化C. 中央集权遭到削弱D. 相权对皇权具有一定制约7.唐诗中有大量关于歌舞、球类、龙舟、武艺、踏青、爬山等运动的描写,并有大量描写女性运动的作品。

王维有诗云:“蹴鞠(指足球)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

”这说明唐代A.社会生活充满活力B.女性社会地位降低C.诗歌出现衰败迹象D.统治者推崇力量美8.王安石在变法中规定,前此轮差职役的民户不再服役,改为按土地、家产多少交纳免役钱。

前此无差役负担的官户、僧道户、女户、单丁户、未成丁户以及上五等的坊郭户,一律按其户等减半出钱,谓之免役钱。

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卷与试题

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高一历史试卷与试题

C 法国 D 美国
33. 辛亥革命前,深入湖北新军进行宣传的两大革命团体是[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CD) A 保国会 B 同盟会 C 文学社 D 共进会
34. 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奠定阶级基础和组织基础的分别是[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AD) A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B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C 共产国际的具体指导 D 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40. 大革命的失败,给中国共产党人留下的最深刻的教训是[2分]-----正确答案(正确答案:BC) A 争取同盟者,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 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C 必须掌握革命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D 必须与广大的农民阶级建立联盟
哈尔滨第九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试卷总分:65 答题时间: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45分)
1.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主要是指[1.5分]-----正确答案(D) A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 B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 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 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且日益商品化
6. 太平天国西征的目的是[1.5分]-----正确答案(A) A 巩固天京大本营 B 推翻清朝政府的统治 C 断绝清政府财源 D 充实自己的经济力量
7. 鸦片战争前成为中国人“开眼看世界”窗口的城市是[1.5分]-----正确答案(B) A 上海 B 广州 C 福州 D 北京
8. 《海国图志》一书在当时的直接作用是[1.5分]-----正确答案(B) A 冲破了闭关锁国的状态 B 引导人们了解外部世界 C 介绍了西方的先进技术 D 探索出强国御侮之路
25. 新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最大特点是[1.5分]-----正确答案(D) A 反对民族压迫 B 反对封建统治 C 反对满族贵族 D 反对帝国主义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八十八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八十八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八十八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广州诗人张维屏在一首诗中描述:“三元里前声若雷,千众万众同时来。

因义生愤愤生勇,乡民合力强徒摧。

……众夷相视忽变色,黑旗死仗难生还。

”诗人描述的事件是抗击哪一侵略国?A.英国 B.法国 C.日本 D.美国参考答案:A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盛行的经济思想称为“凯恩斯主义”,在这一经济思想的指导下,各国:()A、积极推进新科学革命的开展B、积极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C、竭力谋求建立经济的区域集团D、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参考答案:D3. 钱穆在评论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它“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这一制度是()A.郡县制B.察举制C.科举制D.行省制参考答案:考点:1O:科举制.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学生解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据此可以知道题目是指选官制度,而且这种选官制度是不分阶层的;“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则说明这种选官制度可以加强中央集权.郡县制和行省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不符合题干“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故可排除A、D两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选官的权力在地方.不符合题干“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故B项不符合题意.科举制使得知识分子可以通过考试做官,从而可以培养“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同时,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为儒家经典,这有利于儒学正统地位的巩固,也就有利于封建政府用思想上的统一来巩固政治上的统一,即加强中央集权.据此分析,钱穆所说的制度应为科举制,故C项正确.故选C.4. 马克思说:“希腊的内部极盛时期是伯利克里时代,外部极盛时期是亚历山大时代。

”伯利克里时代,“希腊内部极盛”的主要原因是A.对外交流的频繁 B.法律体系的完备C.民主政治的发展 D.文化鼎盛参考答案:C5. 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说明A.秦始皇非常勤政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旨在考查正确评述相关史实的能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朝鲜族族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朝鲜族族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朝鲜族族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新中国成立初,建立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其中不包括()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一国两制参考答案:D2. 推动下表所列国际金融组织成立的主要因素是B.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C.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的逐步瓦解D.经济全球化扩展到金融领域参考答案:A表格列举出的西非、加勒比和伊斯兰都是第三世界国家,说明新兴国家对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积极的应对,A正确;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出现时20世纪60-70年代,B错误;资本主义世界金融体系并不是因为表格组织产生而瓦解,C错误;表格只是显示部分金融组织,D错误。

3. 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实行“分异令”,禁止父子兄弟同家共财。

西汉初年颁布“民产子”诏令,多生孩子可以免除两年赋税。

唐代要求地方官员劝勉男年二十,女年十五以上的庶人结婚。

古代政府关注人口的主要目的是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B.保证国家财税收入C.防范民间土地兼并D.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参考答案:B【详解】商鞅变法中实行“分异令”,汉代鼓励生育,唐朝“劝勉”早婚共同点是通过增加政府控制的人口,从而增加政府收入。

A项只符合汉初,C、D项“兼并”、“改善质量”不能通过增加人口实现,所以B项是正确的答案。

【点睛】在农业社会里,人口即劳动力问题是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的重要环节。

4. 某中学进行《三世纪罗马帝国模拟法庭》的课外活动。

其中,场景错误的是A.原告:奴隶;被告:罗马帝国公民。

案由:要求取得人身自由B.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人身伤害C.原告:罗马帝国公民;被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

案由:追讨欠款D.原告:移居帝国的外邦自由民;被告:新征服地区的自由民。

案由:商业纠纷参考答案:A试题分析:古罗马法律具有阶级性,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阶级的工具,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故奴隶要求取得人身自由是不可能的。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朝鲜族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朝鲜族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延寿朝鲜族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在中国历史上,赵匡胤“陈桥兵变”也称赵氏“黄袍加身”,朝廷重臣的家庭被称为“满门朱紫”,这些名词来源于服饰的何种功能A.区分等级贵贱B.标记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C.说明社会分工的不同D.美化程度的不同参考答案:A2. 鸦片战争前夕,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是()A.严格限制对外交往B.禁绝中国对外贸易C.封闭边界固守疆土D.一概排斥西方事物参考答案:A3. “秦的统治虽然如此短命,却给中国留下了深刻且持久的印记。

”材料中“深刻且持久的印记”主要指A.完成了国家统一B.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C.修筑了万里长城D.暴政而亡为后世留下惨痛教训参考答案:B秦朝创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直影响中国到20世纪,其影响“深刻而持久”,此题最大干扰项为A。

但从历史来看,中国后来仍多次发生过分裂,并没能“持久”。

CD项不是深刻持久的。

4. 2004年11月2日至4日,伊丽莎白女王出访德国,活动频繁。

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没有白费,德国媒体称其为“抚平了英德二战恩怨的和解之行”。

由此可见,女王的这趟“舟车劳顿”表明其在英国国家政治生活中A.虽然“临朝不理政”,但可以处理一定的外交事务 B.代表英国,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C.无所事事,只是其个人行为 D.作为国家元首,可以处理国家大事参考答案:B5. 列宁在评价某一政策时说:“当时所处的战争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

……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是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因为战争的形势已经斩钉截铁地规定了这种公式和条件,我们没有丝毫的选择余地……。

”列宁评价的这一政策A.是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唯一正确途径B.是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得到苏俄人民热烈拥护的C.在特定环境下为苏维埃政权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D.使苏俄的国民经济和工业生产迅速恢复参考答案:C略6. “大革命失败了,现实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上了残酷的一课。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府明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府明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府明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雨果曾说:“总会有这么一天,到那时,你们法国、你们俄国、你们英国,所有的欧洲国家,无须丢掉你们各自的特点和闪光的个性,都将紧紧地融合在一个高一级的整体里;刹那时,你们将构筑欧洲的友爱关系。

”今日欧盟实现了雨果的哪一理想?A.西欧已构筑起“友爱关系”的坚实基础B.欧洲所有大国都已“紧紧地融合”C.超国家的联合体己消除了成员国的特点个性D.法、俄、英是“高一级的整体”的核心参考答案:A2. 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B.1911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C.1945年日本在南京递交投降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发生变化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参考答案:D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D项符合史实,故答案为D 项。

《南京条约》的签订,中国由一个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逐步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排除A 项;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排除B项;日本战败投降,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排除C项。

3. 1921年中共的诞生证明了中国革命的方向,在艰难曲折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党逐步走向成熟。

中共历史上的八七会议和遵义会议都A.及时作出了挽救党和革命的决定 B.为长征的胜利创造了条件C.推动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发展壮大 D.促成了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参考答案:A4. 春秋战国时期,以家庭为单位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开始出现。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铁犁牛耕的普及和推广 B.井田制的确立C.均田制的实行 D.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参考答案:A5. 对下表中“大臣”职能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B.政府机构臃肿,国家积贫积弱C.档案管理周密,文化日渐繁荣D.专制皇权强化,阻碍社会发展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史料阅读,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一三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史载:武王“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

“师尚父”的封国是A.鲁国B.齐国C.宋国D.燕国参考答案:B【详解】在西周初期的分封中,周天子封功臣姜尚建立齐国。

故答案为B项。

周天子封周公子伯禽建立鲁国,排除A项;封殷商后代微子建立宋国,排除C项;封王室召公奭建立燕国,排除D项。

2. 在下列历史记载中,不属于西周时期宗法制表现的是A.“(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B.“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C.“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刑人不在君侧” D.“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参考答案:A略3. 唐宋通过改革中央官僚机构加强皇权的共同策略之一是()A.形成“中朝”决策机构 B.分割宰相权力C.削弱地方权力D.以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参考答案:B4. 新版《世界上下五千年》在描述近代欧美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时,对其中一次革命活动以“‘进口’的国王”为题加以论述。

这一历史事件最可能是A.英国“光荣革命”B.美国独立战争C.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D.德意志帝国的统一参考答案:A从材料“‘进口’的国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邀请詹姆士二世的女儿玛丽和她的丈夫荷兰执政威廉三世承袭英国王位,共同统治英国。

这次不流血的政变,史称“光荣革命”,故A项正确;美国建立的是总统共和制,没有世袭的君主,故B项排除;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确立了英国工业资产阶级在议会的地位,与国王无关,故C项排除;D项不存在“‘进口’的国王”,故排除。

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进口’的国王”;首先排除美国和德国;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

5. 明太祖朱元璋加强君主专制的主要措施是()A.实行三省六部制B.废除丞相C.设置南书房D.增设军机处参考答案:考点:1R: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分析:本题考查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着重考查明太祖在加强皇权方面的措施,主要考查对所学知识的运用能力.解答:根据所学,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废除了丞相,故B正确;A是隋唐时期的措施;C是清康熙时期的措施;D是清雍正时期的措施,故ACD项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6. 参加了1787年制宪会议的核心人物麦迪逊说:“如果人都是天使,就不需要任何政府了;如果是天使统治人,就不需要对政府有外来的或内在的控制了。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某某省某某第三十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考试X围:必修一适用班级:高一学年)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70分)1.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觐见周王。

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个政治制度的反映()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王位世袭制2.相权削弱,皇权加强,是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重要特点。

下列史实不符合这一特点的是()A.汉武帝平定七国之乱B.隋唐设三省六部制C.北宋设二府三司制D.清初设立军机处3.西周为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宗法制度的核心是()A.王位世袭B.嫡长子继承制C.内外服制度D.礼乐制度4.西汉初期建立的政治制度与秦朝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在()A.中央机构B.地方机构C.皇帝权力D.监督体制5.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系统比较完备的法律是()A.《权利法案》B.罗马法C.1787年宪法D.《人权宣言》6.最终在雅典确立某某制的是()A.梭伦B.伯利克里C.克里斯提尼D.屋大维7.希腊城邦某某政治的核心力量是()A.贵族B.全体国民C.公民D.思想家8.古代希腊某某政治权力机构中最高的权力机关是()A.公民大会B.500人议事会C.民众法庭D.执政官9.考古发现的放逐铁米斯托克里的陶片有190枚,由14人所刻写,可见()A.铁米斯托克里确实为人们所不满B.铁米斯托克里曾经被放逐C.陶片放逐法有被人阴谋利用的可能D.陶片放逐法有利于防止专权和独裁10. 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是()A.丞相 B.御史大夫C.太尉D.刺史11.“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通过一个具有宪法性质的文件,它限制了国王的权力,确立议会的最高权力,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

这份文件是()A.《权利法案》B.《1787年宪法》C.《人权宣言》D.《拿破仑法典》12. 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单元后,有四位同学分别撰写研究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浅议西周分封制》 B.《谈北宋“重文轻武”的特点与影响》C.《简议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13.美国联邦政府有哪三个相对独立的部门组成()①立法②行政③司法④考试⑤监察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⑤D.③④⑤14.以下论述,最能体现鸦片战争爆发必然性的是()A.清政府闭关锁国,阻碍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B.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极端落后C.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加紧对外扩XD.林则徐的禁烟损害了英国的利益1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A.《某某条约》B.《黄埔条约》C.《望厦条约》D.《辛丑条约》16.《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相同之处是()A.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B.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C.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D.迫于形势未能真正实施17.甲午战后,经三国干涉,日本被迫交换辽东半岛,这反映了()①列强在华的争夺趋于白热化②清政府的外交政策取得成效③清政府国际地位极端低下④日本无力对付三国的联合威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8.由第二次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有()①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②开展学习西方的洋务运动③清政府开展了新政④开展了义和团运动A.①②B.③④C.②③D. ①④19.“五四”爱国运动发展到高潮阶段主要是由于()A.广大学生组织示威游行B.商界人士开展“罢市斗争”C.工人阶级开展罢工斗争D.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20.五四运动后,新某某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而出,其主要意义是指()A.是一次伟大的反帝爱国运动B.是一场传播某某与科学的新文化运动C.促进了人民思想的又一次大解D.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并显示巨大力量21.某某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愿望是()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B.以史为鉴,科学发展C. 正视历史,历史不容篡改D.记住历史,记住仇恨22.2006年4月27日,连战一行到某某拜谒某某陵后,参访了“总统府”,当年孙某某临时大总统办公室。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详细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有详细答案)

哈尔滨市第六中学上学期期末测试高一历史试题第Ⅰ部分第Ⅰ部分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学者认为,分封制是人口的再编组,每一个封君受封的不仅是土地,更重要的是分领了不同的人群。

因此,分封制下的诸侯,一方面保持宗族群体的性格,另一方面也势必发展地缘单位的政治性格。

这反映了A.分封制下诸侯势力的强大B.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C.分封制受到宗法制的影响D.继承发展商朝的统治模式2.春秋时期族刑(以整个宗族为单位进行惩罚的刑法)被广泛运用,但到战国时期“灭族”、“逐族”的族刑记载大为减少,多以父母、妻子、同产(即同父的兄弟姊妹)在内的“三族”之刑所取代。

此变化说明A.分封制度走向崩溃B.仁政思想得到贯彻C.郡县制度得到加强D.宗法观念逐渐淡化3.历史学家夏曾佑在《中国古代史》一书中说:“中国之教,得孔子而后立;中国之政,得秦皇而后行;中国之境,得汉武而后定。

三者皆中国之所以中国也。

”其中“中国之政”主要指A.皇帝制B.三公九卿制度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度4.皇,古为上天,光明之意;帝,生物之主,兴益之宗。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自以“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将皇帝为自己的帝号,这就是皇帝称谓的由来。

其主观目的是A.炫耀文治武功B.宣扬君权神授C.树立专制权威D.制造暴政依据5.战国时期的军功爵制度、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两者起到的共同作用是A.推动文化教育的普及B.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C.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D.促进统一国家的出现6.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径自封拜官职,因心怯,故他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照常式封发,而改用斜封,所书“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称为“斜封墨敕”。

这表明唐代A.中书省和门下省形同虚设B.丞相权力得到空前强化C.三省制对皇权有一定约束D.严格执行集体决策机制7.秦汉时期,官僚制度确立,监察、谏议制度也随之确立起来,以监督皇帝言行和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十三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西方政界议论纷纷,下列西方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我们终于可以获得减免税率了③法国:伙计,我们的机器也搬运到中国去④德国:我们现在终于可以把使馆设在中国北京啦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参考答案:B试题分析:本题设置新情境考查了《马关条约》的内容。

①指的是割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③指的是投资设厂,故选B。

考点:《马关条约》。

点评:《马关条约》的内容:中国割让台湾岛、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条约内容可以用“一厂、二亿、三岛、四埠”的口诀加深记忆。

2. 下图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二十周年而发行的“实事求是”纪念币。

下列符合“实事求是”这一思想精髓的相关事实有( )①中共“八大”制定的方针和作出的主要决策②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③提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④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D3. 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在18世纪80年代初只有棉纺厂两家,短短的时间内棉纺厂发展很快:1802年52家,1809年64家,1830年99家,出现以上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珍妮纺纱机推动工业发展B.蒸汽动力的普遍推广C.铁路交通大规模兴建D.英国棉纺品大量涌入中国参考答案: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在棉纺织领域开展,棉纺厂的增加得益于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以及蒸汽机的推广使用,故B项正确;珍妮纺纱机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但不是棉纺厂增加的主要原因,排除A项;铁路交通与棉纺厂的增加没有直接关系,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项;19世纪初中国仍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棉纺品不可能大量涌入中国,D项错误。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附答案)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十二中学14—15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古人对于祭祀非常重视,祭祀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祭祀先祖。

这种对先祖的膜拜,源于我国古代的()A.分封制B.宗法制C.皇帝制度D.王位世袭制2.对罗马法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罗马法从形式上可以分为成文法和习惯法B.罗马法的制定和实施是为了维系和稳定统治C.罗马法的本质是保护资产阶级利益D.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最早的一套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3.19世纪末,下列国家中国家元首的权力受限制最小的是()A.德国B.法国C.美国D.英国4.翻阅《中国近代史》,看到有关某不平等条约的一段文字:“准许各国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战略要地。

”这段文字应出自()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5.学习了“一国两制”后,四位同学分别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最符合“一国两制”理论的是()A.甲:“一国两制”只适用于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于其他国家B.乙:“一国两制”不会改变中国大陆的社会主义性质C.丙:“一国两制”会很快改变港、澳、台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D.丁:“一国两制”的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港澳回归问题6.“阻止共产党的可能是面包和选票,而不是子弹。

”为此美国在西欧()A.进行反共反苏的舆论宣传B.实施马歇尔计划C.建立北约组织D.实施军事援助7.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是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的。

那么由责任内阁掌握的是()A.立法权B.行政权C.司法权D.制宪权8.从世界史的观点来看,美国革命之所以重要并不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因为它创造了一个新的不同类型的国家。

关于“新的不同类型的”理解正确的是()A.确立了现代政党制度B.实现了民族独立C.确立了议会主权原则D.开创了现代政体的新形式9.1787年宪法制定的核心人物,并被后世称为“美国宪法之父”的是()A.华盛顿B.麦迪逊C.富兰克林D.林肯10. 时至今日,美国政府的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在全国范围内行使国防、战争、外交、货币、外贸等国家权力;同时,各州政府对本州的政治、经济、财政、文化教育等享有一定的自主权。

黑龙江省哈32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黑龙江省哈32中-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哈32中2020~2021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适用班级:高一学年)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60分)1.《左传》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荀子》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 )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行省制2.下列言论,可能出自老子的是( )A.“克己复礼为仁”B.“制天命而用之”C.“无为则无不治”D.“刑过不避大臣”3.《淮南子·要略》记载:“孝公欲以虎狼之势而吞诸侯,故商鞅之法生焉。

”这表明秦孝公支持商鞅变法的最终目的是( )A.保护秦国不受侵犯B.成为霸主以号令诸侯C.赢得兼并战争的胜利D.打击秦国的贵族制度4.儒家思想成为古代中国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开始于( )A.春秋B.秦朝C.汉朝D.宋朝5.“汉承秦制”,亦有创设。

以下属于西汉创设的制度是( )A.刺史监察B.郡县制度C.什伍连坐D.皇帝制度6.西汉初期,丞相多由功臣列侯充任,权力极大。

丞相既能辅佐皇帝总管全国政务,又能监察中央百官和地方太守等,这大大影响了皇帝的集权。

对此,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分封同姓王B.实行郡国并行C.设置中朝D.镇压地方豪强7.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B.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C.社会发展规律D.“天人感应”理论8.《辽史•百官志一》记载“兼制中国(指得幽云十六州后,统治区域扩大),官分南北(官制分南面官、北面官),以国制治☆,以汉制待汉人。

……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

”材料中的☆处应该是( )A.党项B.蒙古C.契丹D.女真9.1684年,清政府设立一地方行政机构,隶属福建省,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该机构是( )A.辽东郡B.伊犁将军C.军机处D.台湾府10.科技进步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裕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裕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德裕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古代雅典,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是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不得连任官职。

其做法A.体现了公民大会的权威性B.确保了公民权利的平等性C.维护了司法机构的公正性D.保持了公民团体的稳定性参考答案:B从材料中的“从年逾三十的男性公民中一年一度地通过抽签产生,公民不得连任官职”来看,说明在公民之间享有的政治权利是平等的。

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公民大会,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司法机构,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公职人员产生方式,与保持公民团体稳定无关,排除D项。

2. 同是康熙帝的左膀右臂重臣明珠、索额图曾被称为“明相”,“索相”,其实际职务应为A.丞相 B.宰相 C.内阁大学士 D.军机大臣参考答案:C3. 英国《当代评论》刊载:“大沽口有三百名正在为各国轮船装卸货物的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

……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

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

”上述事件发生于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B.甲午中日战争时期C.八国联军侵华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参考答案:答案:C分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大沽口……工人……都成了俄军的射击目标。

……通州已是死亡之城……白河两岸的房屋被洗劫一空。

这些都是那些文明使节的所作所为。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时期的史实,故C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没有俄国军队参加,故A排除。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没有在大沽口地区,故B排除。

抗日战争时期也没有俄国军队参加,故D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八国联军侵华4. 下面是1912~1936年中国煤、铁开采途径的比重变化情况(%)。

图中现象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A.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B.工业近代化的进程加快C.实现了向工业社会转变D.重工业的比重逐渐加大参考答案:B【详解】通过图示我们可以看出,煤铁机械开采比例在增加,土法开采的比例在下降,反映出中国工业生产的近代化,故B正确;通过图示可以看出,此时机械生产并未完全取代手工生产,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实现向工业社会转变是在新中国建立后,排除C;材料只反映了煤铁的生产,但并不能说重工业的比重增大,排除D。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用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用中学2022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用中学2021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农业集体化政策D.斯大林模式参考答案:B依据已学知识可知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分别指的是苏联探索社会主义的三大实验:第一次“追随理想的实验”是指马克思设想进行的实验,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故本题答案选A项;第二次“面对现实的实验”指列宁从国情出发进行的实验,即新经济政策,B项不选;第三次“回归理想的实验”是指斯大林模式,C和D不选。

2. 据记载,南宋初年,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西湖苏堤上一家鱼羹店味道独特,店主因此得到宋高宗的召见,获赏钱、绢若干。

这表明当时A.社会上奢靡之风盛行B.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C.政府强化了市场管理D.商人的政治地位提高参考答案:B【详解】材料中的“杭州的餐饮名店遍布全城”反映出餐饮业的发展,说明城市的经济功能增强,故答案为D项。

当时杭州餐饮业的发展,是城市经济发展的反映,与奢靡之风无关,排除A项;宋高宗的召见,是对该鱼羹店味道的肯定,与政府强化市场管理无关,排除C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商人政治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

3. 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太平天国的英雄们用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激烈抗争,以迫求自己的理想。

但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

这一观点旨在强调A.太平天国革命纲领具有空想性B.太平天国未能联合其他反清力量C.农民阶级盲目追求武力导致革命失败D.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参考答案:D由材料“在新的生产方式出现之前,他们不可能单凭自己的力量找到一条取代封建制度的出路”,这表明太平天国的失败缘于时代局限,故选D;材料并没有突出天平天国革命纲领的内容,排除A;材料没有突出天平天国运动的过程,排除B;材料没有涉及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排除C。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沈家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沈家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沈家中学2020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和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

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唯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

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做科学的解释与推广。

”对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A.个人与社会、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B.研究人类唯有研究人本身C.中国古代只重视人的研究,不重视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D.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参考答案:C2. 下列著作中,有可能出现蒸汽机插图的是()A.《天工开物》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D.《变法通议》参考答案:B3. 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是英国展出最新工业成果的盛会。

陈列的展品中应包括()A.蒸汽锤、铁路设备B.电灯泡、蒸汽织布机C.铁路设备、柴油内燃机D.电话机、水力纺纱机参考答案:A4. 《元史?地理志》:“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为了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元朝采取的措施是()A.推行郡县制度B.设置枢密使C.实行三省制D.实行行省制度参考答案:D 试题分析:推行郡县制度是秦朝时期的措施,时间不符,排除A。

设置枢密使是北宋削弱相权、分割军事权的措施,而且与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无关,排除B。

实行三省制是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相权一分为三,加强皇权,与对地方进行有效的管辖无关,排除C。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故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行省制度。

【名师点睛】元朝时期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央直接管理外,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

行省长官由朝廷任命。

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边远民族地区设宣慰司进行管理。

其作用:①行省制度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③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5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5分,共75分。

)1.梁启超回忆故乡茶坑村的社会组织时说:“……,本保大小事,皆以“上祠堂”决之。

”这种社会组织的存在主要受下列哪一制度的影响A.王位世袭制B.分封制C.宗法制D.郡县制2.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材料所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是A.郡县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内外服制3.《全球通史》记载:“新皇帝……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下列选项符合这一描述的是A.西周推行分封制 B.秦朝推行郡县制C.西汉实行郡国制 D.美国实行联邦制4.下列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中,以才能作为选拔标准的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5.上(宋太祖)因谓(赵)普曰:‘五代方镇残虐,民受其祸,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分治大藩,众皆贪浊,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这里的“儒臣”指的是A.节度使 B.参知政事 C.知州 D.三司使6.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朝的郡县制是历史的进步B.唐朝三省六部制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推恩令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标志7. 在古希腊文明中,雅典城邦的政治制度具有显著特色,该制度A.与小国寡民的国情相适应 B.是现代民主政治的典范C.保障全体国民的民主权利 D.强调了政党的领导作用8.“议会除了不能使一个女人变成男人和使一个男人变成女人之外,能够做一切事情。

”这表明英国议会A.行使最高行政权B.拥有最高的决策权C.控制政府的决策 D.是维护王权的工具9.法国托克维尔称赞美国的体制时说:“既像一个小国那样自由和幸福,又像一个大国那样光荣和强大。

”他称赞的是A.共和制 B.联邦制 C.三权分立制 D.两党制10.近代某部宪法中,唯一提到共和国的条款是共和派提出的关于“共和国总统”选举方式。

这部宪法指的是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11.下列四种政治体制的图示,属于近代德意志帝国政治体制的是12. 近代史上,英、美、法、德都建立了代议制民主政体,其主要的共同之处是A.议会都拥有立法权 B.政府首脑都由选举产生C.国家元首是世袭的 D.内阁都必须对议会负责13.“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

这里说的“转折”主要是因为中国A.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B.开始向近代社会演进C.主权和领土完整遭破坏D.中央集权制受到冲击14.有学者这样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

”下列与这一叙述相符的是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15. 某社会运动爆发时,提出了这样的口号:“还我河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哪怕皇帝服了外,不杀洋鬼誓不甘”。

这场运动应该是A.洋务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亥革命运动 D.义和团运动16.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规定的国旗是A . 十八星旗 B.五色旗 C.龙旗 D.青天白旗17.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被看作是疯子。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君主专制制度已被推翻B.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建立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18.《全球通史》中写道,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

三次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共同影响是A.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B.清政府沦为侵略者的工具C.刺激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19.有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

其中“第一次历史巨变”是指A.由君主专制走向民主共和 B.由民主共和走向社会主义C.由愚昧专制走向民主科学 D.由人治社会走向法治社会20.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公开宣布必须用革命的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的“政治统治”。

第一次实践了这一观点的是A.第一国际 B.巴黎公社 C.俄国十月革命 D.新中国成立21.之所以说俄国十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主要是因为A.推翻了沙皇政府B.颁布了《土地法令》C.推翻了临时政府D.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22.中共的壮大与一座山的名字紧紧相连,这就是被称为“革命摇篮”的井冈山。

作为中国革命的圣地,井冈山创造了数个“第一”。

下列判断不准确的是A.是“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起点B.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C.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D.开展了第一次土地革命运动23.某书中有一个场景:林彪在一次遛马时,被国民党士兵误伤,阎锡山命令将林彪送到山西最好的医院治疗,并把此事向延安做了解释。

该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国民大革命时期 B.国共十年对峙时期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24.1942年1月,蒋介石接受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建议,出任中国战区(包括泰国、越南等国)最高司令。

22日,罗斯福任命史迪威出任中国战区参谋长兼中美印战区美军司令官。

这表明A.中国抗战是二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B.美国强行干涉中国内政C.国民党军队接受美国政府的领导 D.国共两党开始合作抗战25. 孔子说“君子和而不同”,含义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

这一理念作为新中国外交领域的方针提出是在A.中美关系缓和时 B.亚非会议上C.日本邦交正常时 D.日内瓦会议上26.下列能够反映新中国20世纪70年代外交特点的最恰当标题是A.另起炉灶、分道扬镳、播种友谊 B.斗智斗勇、再次较量、峰回路转C.另起炉灶、跨洋握手、扬眉吐气 D.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雪融27.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凯南形容:“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里,暂时不会兵戎相见。

”材料反映的是美苏A.试图争夺世界霸权B.进行“冷战”对峙C.结成反法西斯同盟D.共同维护世界和平28.20世纪五六十年代,欧洲出现了一体化趋势。

直接推动这一趋势成为现实的核心力量是A.德国和法国 B.英国和法国 C.美国和苏联D.英国和德国29. 美国某学者曾经在其著作中写到:“美国人正在丧失他们习惯于向世界发号施令的力量。

……到70年代,美国的无所阻拦的威力已经受到一些限制。

”美国当时受到限制的国际力量主要有①欧共体②日本③俄罗斯④中国A.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30. 学习了必修一《政治文明的历程》第七单元《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后,有四位同学分别用带“风”字的成语概括这段历史特征,你认为哪一个概括得最恰当A.风雨如晦B.风云变幻C.风雨交加D.风花雪月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5分)31.近百年中国历史既是一部中华民族的血泪屈辱史,也是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抗史、探索史。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5分)材料一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影响①鸦片战争 A.列强瓜分中国狂潮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B.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傀儡③甲午中日战争 C.外国侵略势力渗入长江流域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中国开始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近代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抗反抗口号⑤太平天国运动 E.扶清灭洋,替天行道⑥义和团运动 F.有田同耕,有饭同食⑦辛亥革命 G.外争国权,内惩国贼⑧五四运动 H.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材料二“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

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材料三 1911年在中国建立起美国体制的仿制品,真是荒唐可笑。

……因为它在中国的历史、传统、政治经历、制度、天性、信仰、观念或习惯中毫无根基。

这种政体悲惨地结束了,即悲惨的失败了。

然而,失败的并不是政体……而是一代人。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请根据所学知识,为材料一中历次侵华战争的影响及各阶层反抗的口号找到正确的选项(作答时连线即可)。

(8分)(2)请运用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前无古人的变化”有哪些。

(6分)(3)材料三与材料二的评价有何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6分)(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失败的并不是政体……而是一代人”的理解。

(5分)哈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学年第一模块历史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75分)1—5 CBBDC 6—10 BABBC 11—15 AABBD16—20 BCAAB 21—25 CCCAB 26—30 DBACB二、非选择题(25分)31. (1)①D ②C ③A ④B ⑤F ⑥E ⑦H ⑧G(8分)(2)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民主共和政体),结束了两千年的君主专制(清帝退位),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6分)(3)材料三并不认为民国的建立改变了中国(认为民国的失败是必然的),而材料二则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的变化。

因为两则材料评价的视角不同。

(6分)(4)共和政体是符合时代潮流的,但是中国当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资产阶级只是模仿西方制度,却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中国民众缺乏对民主共和观念的真正理解。

(5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