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现句语法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现句语法特点分析

[摘要] 存现句由于其句式的独特性,历来为研究语言和专门研究语法的各家各派重点讨论。本文拟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来分析存现句的语法特点,以期获得对存现句更加全面和立体的把握。

[关键词] 存现句;语法三平面

黄廖版的《现代汉语》认为,现代汉语存现句大都由三段构成,即前段、中段和后段,其中前段也叫处所段,中段叫动作段,后段叫存现宾语段。存现句全句用来表示什么地方存在、出现或消失了什么人或物,是用来描写环境或景物的一种特定句式。根据表达意义的不同,存现句又可分为存在句和隐现句两大类。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于受到国外语法新理论的启发,特别是受到符号学的启发,结合汉语语法研究的实际,我国学者明确提出了语法研究的三层面新理论。他们认为语法研究应包含句法分析、语义分析和语用分析三方面的内容,应该分清三者并结合起来研究。从三个平面来进行语法分析,将使我们的研究结果更加全面、系统和深入。因此,本文将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方面对存现句的特点进行分析,以期获得对存现句更加全面和立体的把握。

一、存现句的句法平面分析

典型的汉语存现句句型是:NP1+VP+NP2,通常也用“A+B+C”

表示,NP1、VP和NP2分别称作“A段”、“B段”和“C段”。汉语中也有很多非典型的存现句。如:NP1+NP2(A+C)式,VP+NP2(B+C)式等。在此,我们仅以典型的,也就是完整型的汉语存现句为例,分析其三段构成情况,如表所示:

二、存现句的语义平面分析

现在,不少学者依据配价语法理论来分析研究存现句中的动词。配价语法理论认为,动词的“价”取决于动词支配的不同性质的名词性词语的数目。比如一个动词只能支配一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那它就是一价动词;一个动词若能支配两种性质的名词性词语,那它就是二价动词。一般来说,不及物动词是一价动词,及物动词是二价动词,而双宾动词(或称“双及物动词”)是三价动词。

存现句的动词种类很多,它们在句子中表示存现主体的存现方式或状态。具体说来就是表现存现主体存在、出现或消失的方式或状态,而不是表现某一个具体的动作行为。

一价动词既然是不及物动词,其强制性语义成分自然只有一个,即“施事”,而不可能是“受事”。也就是说,此时的存现动词与“施事”在句法结构上是动宾关系。例如:

(2)门外站着几个人。

(3)前面跑过来几个小孩儿。

(4)单位走了一批人。

上述前两个例句是存在句,后两个例句是隐现句。我们发现,句子中的施事成分均被放到了动词的后面,在句法结构上,这些一价动词与动作的发出者构成了动宾关系,动作的发出者变成了存现宾语。

存现句中的二价动词仅仅针对存在句,隐现句中是不能出现二价动词的。依据[动作]、[自主]、[使附着,可分离]这三个语义特征,我们把存在句中的二价动词分成三类。

一类是“是、有、存在”等,语义特征为[-动作]、[-自主]、[-使附着,可分离],例如“山上有一座庙”,这里的“有”字不同于表领属关系的“有”,因为“有”字前面的名词性成分不是表示人的,而是表示处所的,这里的“有”就可以看作只表存在关系的关系动词。

第二类是“锁、塞、存、搁、垫、挂、陈列、穿、戴”等动词,语义特征为[+动作]、[+自主]、[+使附着,可分离]。这类动词具有动作性,它们联系的动元包括施事和受事。但是由这些动词构成的存在句,施事成分往往不出现。例如:

(6)桌子上放着几本书。

这里“挂”和“放”的动作发出者均未出现,如果补充出来,则变成了“门上他(她)挂着一条纱帘”,“桌子上他(她)放着几本书”等句子,读起来很别扭,所以在这类存在句中,施事成分往往不出现,而只出现“纱帘”、“书”等受事成分。

另外,第二类动词后面除了常常带“着”表示存在状态外,也可以带“了”,例如:

(7)墙上贴了个通知。

(8)头上戴了一朵花。

第三类是“绣、织、印、刻、写、画、种”等动词,语义特征为[+动作]、[+自主]、[-使附着,可分离]。例如:

(9)地里种着庄稼。

(10)黑板上写着几个字。

这类动词表示的动作的发出者在存在句中也不出现,并且句子当中的受事成分是这些二价动词表示的动作的直接结果。比如这里的“庄稼”是受事成分,同时也是“种”这一动作产生的结果。“字”是“写”的结果。与第二类二价动词一样,第三类二价动词后既可跟“着”,也

可跟“了”,例如:

(11)石头上刻了“山盟海誓”几个大字。

(12)书里画了很多插图。

我们认为,三价动词通常不能用于存现句。例如,我们不能说“桌子上给着几本书”或是“路上告诉着几个人”。

三、存现句的语用平面分析

语用分析,包括话题和述题、表达重点、语境、省略和倒装、语气和语调(停顿、重音、句调的升降)等的分析,也就是语言符号与它的使用者、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1.存现句的主题和述题。主题(topic)也叫话题,是一个句子中被陈述说明的对象,也是该句子叙述的起点内容。述题(statement)是对主题进行陈述说明的内容,因而述题也被称作评论或说明。在完整型的汉语存现句中,句首A段就是该句的主题,而B、C两段是该句的述题部分。例如:

(13)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相传叫作百草园。

(鲁迅《朝花夕拾》)

(14)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朱自清《荷塘月色》)

(15)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

(鲁迅《故乡》)

(16)这时候,前面稻场上也响起了人声。(茅盾《秋收》)

上述交代时间或空间背景的A段“我家的后面”、“荷塘四面”、“上面深蓝的天空中”和“这时候,前面稻场上”均是其所处存现句的主题部分;紧随其后的内容则是该存现句的述题部分。比如例(13)当中B、C两段“有一个很大的园”以及存现句的后续成分“相传叫作百草园”都是就主题”我家的后面”进行展开说明的内容,我们谓之述题。类似的,后面三句的述题分别是“长着许多树”、“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和“也响起了人声”。

汉语属于主题突出的语言,这跟我们汉民族的认知习惯有关。汉人习惯于由大到小来观察和认识事物。因而在存现句中,表示时间或空间背景的A段就成了全句的主题,而B、C两段则是述题。

2.存现句的信息结构。信息理论认为,句子是表达信息的单位,信息包含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两大类。已知信息也就是旧信息,通常是指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已经知晓的信息,是用以理解后面新信息的背景知识。未知信息也叫新信息,是指说话人认为听话人尚未知晓的信息。因此,相对已知信息而言,未知信息蕴含的交际价值更大。

存现句的信息结构模式与其他汉语句子一样,遵循我们的认知习惯和交际顺序,即“已知信息未知信息”,或者说“旧信息新信息”。存现句的A段表示空间或时间背景,是已知信息(旧信息),B、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