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物质》ppt ppt课件
《我们身边的物质》ppt

实际存在(直接感知)
花 门窗
橄榄
虫和树
实际存在(间接感知)
电
火
声音
灯光
空 气
水
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 东西都是物质。
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房 屋、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是物质构成 的。 空气、电、火、声音也是物质。
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物质在变化
纸
撕烂 折纸飞机
大小改变 形状改变 形状改变 发光发热 变短…… 大小改变 发光发热 一头变黑
无 无 无 有
较快 慢 较快 慢
蜡烛
折断 点燃
火柴
折断
火柴盒上 划
无
有
较快
快
小结: 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 东西都是物质,整个世界是由物质构成 的。 世界总是随时在不断的变化,物质 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 然的,也可以是人为的。有些变化只改 变了物质的形态、形状、大小,有些变 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变化的速度有快有 慢。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又有什么异同?
除了变化速度不同之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把易拉罐压扁
水 结 冰 了
比较前后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不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的物质。
让物质发生变化
一根铁丝的变化 一张纸的变化 一杯水的变化
一 只 蜡 烛 的 变 化
上面四种变化都是人为的因素。
除了人为的因素,还有自然的因素。
实验要求说明: 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蜡烛和火柴发生 变化。 思考:这几种变化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提示: 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合理使用各种实验 材料,注意安全!
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单
2024版教科版科学《我们身边的物质》ppt1

边的物质》ppt1•物质概述与分类•固体、液体和气体•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有机物和无机物目•生活中常见物质及其性质•总结回顾与拓展延伸录物质概述与分类物质定义及特性物质定义物质特性自然界中物质存在形式以分子或原子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如氧气、氮气等。
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液体中,如水、酒精等。
以原子或离子形式存在于固体中,如金属、盐类等。
存在于高温或高压条件下的特殊状态,如太阳内部的物质。
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等离子态物质元素分类法化合物分类法混合物分类法030201物质分类方法01金属元素铁(Fe )、铜(Cu )、铝(Al )等。
02非金属元素氢(H )、氧(O )、碳(C )等。
03氧化物水(H2O )、二氧化碳(CO2)、氧化铁(Fe2O3)等。
04酸盐酸(HCl )、硫酸(H2SO4)、硝酸(HNO3)等。
05碱氢氧化钠(NaOH )、氢氧化钾(KOH )、氢氧化钙[Ca(OH)2]等。
06盐氯化钠(NaCl )、硫酸铜(CuSO4)、碳酸钠(Na2CO3)等。
举例说明各类物质固体、液体和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能流动,具有各向同性。
分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
液体的分子运动比固体剧烈,但比气体缓慢。
分子间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非常弱。
气体的分子运动非常剧烈,具有高度的随机性。
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容易被压缩。
气体性质与结构特点三态变化规律及其原因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及化合物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简介金属元素种类金属性质金属化合物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简介非金属性质非金属元素种类通常具有较低的导电性和导热性,较高的氧化性。
非金属化合物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由正负离子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通过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概念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规律01020304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化学反应的热效应盖斯定律有机物和无机物01以碳链或碳环为基本骨架。
《我们身边的物质》ppt

03
物质的变化
Chapter
物理变化
总结词
物理变化是指物质在形态、状态 或结构上发生的变化,不涉及新 物质的产生。
详细描述
物理变化包括熔化、凝固、汽化 、液化、升华、凝华等,这些变 化仅涉及物质的状态和性质,不 涉及化学键的断裂或形成。
化学变化
总结词
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结构上发生改变 ,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过程。
详细描述
化学变化涉及到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通常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例 如燃烧、氧化、还原等都属于化学变 化的范畴。
变化的条件
总结词
物质的变化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
详细描述
物质的变化需要满足一定的温度、压力、光照、催化剂等条件。例如,燃烧需 要达到着火点,某些化学反应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了解变化的条 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控制和利用物质的变化。
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
可燃性
物质能燃烧的性质称为可燃性 ,如酒精和石油具有可燃性。
物质的用途
01
02
03
金属的用途
金属具有导电、导热、延 展性等物理性质,可用于 制造电线、炊具、建筑材 料等。
塑料的用途
塑料具有轻便、耐腐蚀、 绝缘等物理性质,可用于 制造包装材料、建筑材料 、电器产品等。
纤维的用途
保护物质资源
节约利用物质资源
推广循环经济
合理利用和节约物质资源是保护环境 的重要措施,例如减少浪费、提高资 源利用率等。
循环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来减少浪费、降 低污染,提高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开发可再生资源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我们身边的物质| 教科版 (共26张PPT)

比较前后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不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的物质
刚才我们说的是常见的物质,对于岩石、 房屋、马路在变化吗?
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 我们有哪些方法使这些物质发生变 化呢?
它们的变化条件和变化的速度一样 吗?
(√ )
8、世界上存在着不变的物质。
(×)
9、空气、水、火、电、声音等也是物质 (√ )
10、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 11、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的物质变化很快。(√ )
我们身边的物质
简答
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自然界中的岩石,在长期的自然作用下,
会发生风化现象。具体表现在颜色、大小、形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的。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
物质是指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 在的东西。
教室内外的世界都是物质构成。
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同学们,请问我们身边的物质是不是都是 一成不变的呢?如果不是,会发生怎样的 变化?
水结冰、米做成饭、水分蒸发、岩石 风化、文字写在纸上......
状、成份等都会发生变化。 2、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火柴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燃烧后火柴变 成了灰烬,产生了新的物质;木条折断后,只 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大 了物质的形状、状态、 小等,但没有产生
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填空。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都是( 物质 ),整个世界都是由( 物质 )构 成的。 2、物体总是在不断地( 变化 ),有些变化只 改变了物质的( 形态 )、( 大小 ),有些变 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 )。
2024年《我们身边的物质》PPT优秀课件

2024/2/29
14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
2024/2/29
能量守恒定律
01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化和传递遵循能量守恒定律,即反应前
后能量总量保持不变。
吸热与放热反应
02
根据反应过程中热量的吸收和释放,化学反应可分为吸热反应
和放热反应。
焓变与熵变
0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可通过焓变和熵变来描述,二者共同决
《我们身边的物质》 PPT优秀课件
2024/2/29
1
目录
2024/2/29
• 物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 固体、液体和气体特性探究 • 化学反应与能量转换原理 • 生活中常见材料及其性能分析 • 环境污染防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 实验操作安全与规范注意事项
2
01
物质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024/2/29
复合材料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 同性质的材料组成;
2024/2/29
设计思路是根据实际需求,将 不同材料进行优化组合,以获 得更好的性能;
实践案例包括碳纤维复合材料 用于高性能运动器材,玻璃钢 复合材料用于船舶制造等。
21
新型材料发展趋势预测
01
02
03
04
新型材料领域不断涌现出具有 优异性能的新材料;
可持续发展战略
将绿色化学理念融入可持续发展战略 中,推动化学工业的转型升级和绿色 发展。
17
04
生活中常见材料及其性能分析
2024/2/29
18
金属材料性能及应用领域
金属材料具有良好的 导电性、导热性、延 展性和机械强度;
如钢铁用于桥梁、建 筑骨架,铝合金用于 飞机、汽车制造等。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共19张PPT)

考考你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如:玻 璃打破,湿衣服晾干,物体落地。 有新物质生 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如:木柴燃烧,铁器生锈, 食物腐败。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化学性质。如:镁在空气里燃烧生成氧化镁, 碳酸氢铵受热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 物质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 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 度,密度,溶解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根本 区别就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
书本、橡皮、桌子、 电子灯、、电自灯来、水自来…… 水……
空气、电、火、声音……
物质: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 际存在的东西。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 发生了什么变化
相化 同有 之什 处么
物 质 的 变
这 两 种
?
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这两种物质
的变化有什么 相同之处?
让物质发生变化(实验)
试一试用不同的方法让纸和蜡烛 发生变化。
把变化的情况Βιβλιοθήκη 录在实验记录单 上。提示: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合理 使用各种实验材料,注意安全!
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表 第 小组
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 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 物质的形态、大小,有 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知识拓展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怎样区分
我们身边的物质PPT优秀课件

醇与醇可以形成醚,如乙醇与乙醇可以生成乙醚。
醛类
甲醛、乙醛等。
酮类
丙酮、丁酮等。
2024/1/28
31
常见有机化合物分类举例
羧酸类
甲酸、乙酸等。
酯类
甲酸乙酯、乙酸乙酯等。
2024/1/28
32
同分异构现象和同系物概念
同分异构现象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现象称为同 分异构现象。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 合物互称同分异构体。
盐类变化规律
盐类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和碱,同时受 温度、浓度等因素影响,其水解程度会有所不同。
2024/1/28
21
常见酸碱盐举例
常见酸举例
盐酸、硫酸、硝酸、醋酸等。
常见碱举例
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氨水等。
常见盐举例
氯化钠、硫酸钠、碳酸钠、氯化铵等。
2024/1/28
22
05
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具有固定的体积,粒子间距离较大,相互作用力较弱。
液体的流动现象包括层流和湍流两种形式,层流时液体分层流动,湍流时液体出现 涡旋和混乱。
2024/1/28
液体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粘度、表面张力等,不同液体物质具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
10
气体性质与压力变化
气体没有确定的形状和体积,粒子间 距离很大,相互作用力非常弱。
沉淀类型
根据沉淀的性质和生成条件,可分为晶形沉淀和非晶形沉淀、均 相溶液的浓度、温度、pH值等。
15
结晶过程及晶体结构
结晶过程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包括 晶核的形成和晶体的生长两个步
骤。
2024/1/28
晶体结构
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按一定规 律排列形成的空间格子构造。
《我们身边的物质》课件

19世纪末,德国化学家哈伯发明了合成氨的方法,为农业生产提 供了重要的氮肥来源。
科学家们的贡献
拉瓦锡的实验精神
01
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为化学研究
奠定了实验基础。
门捷列夫的元素分类
02
门捷列夫不仅提出了元素周期表,还预测了新元素的性质,推
动了元素研究的发展。
诺贝尔的发明与慈善事业
状态
密度
物质的状态也是物理性质之一。例如,水 在常温常压下是液态,而在低温或高压下 则可能呈现固态或气态。
物质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例如, 水的密度为1千克每升,而铜的密度为8900 千克每立方米。
化学性质
可燃性
某些物质具有可燃性,例如木材、石油和 天然气等。这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与
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能量。
3
人工智能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模拟和预测化学反应,提高化 学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未来将会有更广泛的应 用。
场等。
物质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能够为 人的意识所反映。
物质具有客观实在性,它是运动着的、 变化着的,并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而
变化。
物质的分类
物质可以根据其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如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 等。
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 铁、金等;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 成的纯净物,如水、二氧化碳等。
01
物质的探索与发现
化学史上的重大发现
燃素说的提出与推翻
燃素说是17世纪化学界的重大理论,它解释了燃烧现象,但随着 氧气的发现,燃素说被推翻,奠定了现代燃烧理论的基础。
元素周期表的发明
19世纪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提出了元素周期表,将元素按照原子 量和性质进行排列,为元素的研究和分类提供了重要工具。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 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共17张PPT)

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表 第 小组
物质名称 使用的 方法
发生了哪些 变化
有无产生 新的物质
白纸 粉笔 蜡烛 铁丝
引申:
1.岩石、房屋、马路在发生变化么?
岩石——风化;
房屋——变形、裂缝; 马路——塌陷、凸起
自然~~人为
2.你认为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吗?
本课要点:
A、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
物质
书本、橡皮、桌子、 电灯、自来水……
空气、电、火、声音……
物质:能直接或间接观察 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
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发生了什么变化?
• 1、把易拉罐压扁,易拉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这 样的变化是不是改变了物体的材料?变化速度如 何?
• 2、观察水和水结成的冰它们有什么不同?水结 冰后是否变成了别的物质?变化速度如何?
• 3、观察火柴和火柴燃烧后变成的火柴梗,思考: 火柴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燃烧后的火柴梗还 是火柴吗?变成了什么物质?
• 4、观察铁钉和铁钉上的锈,思考:铁和铁锈有 什么不同?铁锈还是不是铁?
观察记录表 第 小组
物质名称 易拉罐
水 火柴
发生有哪些 有没有新物
变化
质生成
压扁-形状 改变
没有
结成冰-状 态改变
没有
燃烧-碳
有
变化速度
快 慢 快
铁钉
铁钉-铁锈
有
慢
这两种物 质的变化有什 么相同之处?
这两种物 质的变化有什 么相同之处?
让物质发生变化实验要求:
A、请用尽量多的方法使粉笔、白 纸、蜡烛、铁丝发生变化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2.1 我们身边的物质|教科版 (共29张PPT)

把变化的情况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提示:实验中要合理分工,合理使用各种实验材
料,注意安全!
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表 第 小组
物质名 使用的方
称
法
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无产生 新的物质
纸片
蜡烛
让物质发生变化记录表 第 小组
物质名 使用的方
答:火柴燃烧时会发出光和热,燃烧后火柴变 成了灰烬,产生了新的物质;木条折断后,只 是形状发生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的。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
总结
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我们身边的 书、橡皮、桌子、电灯、自来水、 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 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同学们,请问周围的物质是不 是都是一成不变?如果不是,会 发生怎样的变化?
物质在变化
我们周围的物质都会发生变化: 1. 烧饭的时候,米变成了饭; 2. 写字的时候,纸上留下了字迹; 3. 下雨过后,路上的积水慢慢地变成水
(√ )
8、世界上存在也是物质 (√ )
10、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 11、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的物质变化很快。(√ )
我们身边的物质
简答
1、自然界中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自然界中的岩石,在长期的自然作用下, 会发生风化现象。具体表现在颜色、大小、形 状、成份等都会发生变化。 2、木条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 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称
法
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无产生 新的物质
一杯水
铁丝
你知道哪些让物质变化的方法?
扭曲、折叠、加热、燃烧、敲击、蒸发、混 合、 ---------
我们身边的物质课件(16张PPT)(共16张PPT)

简答火柴题燃烧发生的变化和木柴折断发
生的变化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2
0
此
2
处
3 年 版
答:
可 编 辑 修 改
相同点:形状都发生变化。
不同点:火柴燃烧产生其他物质,
而木柴没有。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你能让物质发生变化吗?
2
0
此
2
处
3
可 编
年
辑 修
版
改
自然界的岩石会发生哪些变化?
答:自然界中的岩石,在长期的自 然作用下,会发生风化现象。具体 表现在大小、形状、成份等都会发 生变化。
版
改
•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又有什么相同之处? 实质发生了改变,产生了新的物质。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物质在变化
2 0 2
火柴燃烧
3
年
版
铁生锈
此
物质在变化时,产生新的物质,处可编 辑 修 改
伴随的现象:发光发热、颜色改变、 产生气体、产生沉淀等。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物质在变化
它
2 0
们
此
2 3
发
处 可 编
年 版
生
辑 修 改
了
什
么
变
化 ?
产生气体 发光发热 改变颜色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物质在变化
它
2们
0 2
发
生 3
年
版了
什
么
变
化
?
此 处 可 编 辑 修 改
改变颜色
(2023-2024学年 完美订制版)
我们身边的物质PPT课件

案例分析:生活中物质性质与用途关系
氧气与呼吸
氧气是人类呼吸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它参与体内细胞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维持生命活 动。氧气的这一用途正是基于其助燃性的化学性质。
氯化钠与食盐
氯化钠是食盐的主要成分,具有咸味和防腐作用。食盐在烹饪中用作调味品,同时也可用 于腌制食品以延长保质期。氯化钠的这些用途与其溶解性、离子性质和与水分子的相互作 用等物理和化学性质密切相关。
。
铁
化学符号为Fe,是一种金属元素, 呈银白色,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 热性。
碳
化学符号为C,是一种非金属元素, 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 中,如金刚石、石墨等。
03
液体物质
纯净物与混合物
纯净物
只由一种物质组成,具有固定的 化学组成和性质。例如,蒸馏水 、氧气等。
混合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没 有固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例如 ,海水、空气等。
无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 体,易挥发、易燃。
盐酸
无色透明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强酸性。
水
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是 生命之源。
汽油
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具有 特殊臭味,易挥发、易燃。
氢氧化钠溶液
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腐蚀性 。
04
气体物质
空气组成及性质
03
空气的组成
空气的性质
空气中的氧气对生命的重要性
碱中和反应。
能量转化在化学反应中表现
吸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大多数分解反应和少数化合
反应。
放热反应
反应过程中释放热量的化学反应, 如燃烧、中和等大多数化合反应和 置换反应。
能量转化形式
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如热能、 电能、光能等)之间的转化,在化 学反应中表现为温度变化、发光、 放电等现象。
《我们身边的物质》ppt

由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 没有确定的化学组成和性质。
金属、非金属与化合物
金属
具有金属光泽、良好的导 电和导热性能的物质,如 铁、铜等。
非金属
不具有金属光泽、导电和 导热性能较差的物质,如 氧、氮等。
化合物
由两种或多种元素通过化 学键结合形成的物质,如 水、二氧化碳等。
有机物与无机物
能源
工业生产中需要大量的能源,如 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它们为
工业生产提供了动力。
化学品
工业生产中需要使用各种化学品 ,如酸、碱、盐等,它们在工业
生产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物质在环境中的影响
01
污染
一些物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它们会对
环境造成损害。
02 03
生态平衡
物质在环境中的循环利用,可以帮助维护生态平衡。例如,植物通过光 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而动物则通过呼吸作用吸入氧气并呼 出二氧化碳,从而维持了生态平衡。
新材料的开发与应用
1 2
高性能复合材料
由两种或多种材料组成,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耐 腐蚀、耐高温等特点,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 车制造等领域。
纳米材料
纳米尺度下材料的特殊性质,如高导电、高催化 活性等,在能源、环保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3
生物材料
用于替代、修复或增强生物体的组织或器官功能 ,如人工关节、牙齿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有机物
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大多数有机物都含有氢元素,如糖类、脂肪、蛋白质等 。
无机物
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如水、盐、氧化物等。
01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质的变化?
请问教室里的物质是不是都是一成不变, 如果不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水结冰、米做成饭、水分蒸发、岩石风化、 文字写在纸上------
实验一
把 易 拉 罐 压 扁
水 结 冰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有什么相同之处?
不同点:变化的速度不同。 相同点:形状、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本身没有变。
这两种物质的变化又有什么相同点和 不同点?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构成 了我们的教室?
桌子、板凳、椅子、电灯、黑板--------
我 们 能 直 接 观 察 到 的 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请问
教室除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还有我们 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 们是物质么?
请问
教室除了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还有我们 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 们是物质么?
列出证据和理由 。
空气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混合物,是物质
火是物质燃烧过程中散发出光和热的现象
声音是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运动形成的。
光是人类眼睛可以看见的一种电磁波
教室内外的世界也是物质构成。
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 的感觉器官能感触到的物质,都 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讨论:
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 前一样么?
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
不同点:变化速度不同 相同点:都产生了新的物质
比较前后两组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不同点? 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质,后者产生了新的物质
3、让物质发生变化的方法
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一切物质都在变化。 物质的变化形式也是多样的,变化可以是自然 的,也可以是人为的,物质的变化有两种情况, 一类是只改变了物质的形态、大小、位置等, 但没有产生新物质,另一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 质。
判断
我们身边的物质
1、因为我们摸不到空气,所以它不是物质。 ( ×)
2、火焰和声音都是物质。
(√)
3、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变化。(× )
4、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
是物质。 (√ )
5、人也是由物质构成的。 (√ )
6、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 (√ )
7、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 )
8、世界上存在着不变的物质。
(×)
9、空气、水、火、电、声音等也是物质 (√ )
10、最坚硬的岩石是不会发生变化的。 ( ×) 11、有些物质变化比较缓慢,有的物质变化很快。(√ )
你知道哪些让物质变化的方法?
扭曲、折叠、加热、燃烧、敲击、 蒸发、混合、 ---------
我们身边的物质
一、填空。
1、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 都是( 物质 ),整个世界都是由( 物质 )构 成的。 2、物体总是在不断地( 变化 ),有些变化只 改变了物质的( 形态 )、(大小 ),有些变 化产生了( 新的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