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5 例文》 教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5》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5》优质课教案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5》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与习作5》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篇目。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例文,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详细的例文分析,又有实际的写作练习,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对写作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同时在写作过程中,很多学生往往存在无从下笔、词不达意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例文,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例文学习,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提高写作质量。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例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2.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3.实践训练法: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2.教学PPT3.写作练习纸4.字典、词典等参考资料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谈话,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写作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与习作5》的教材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例文进行详细分析,让学生掌握写作的技巧和方法。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话题,让学生进行实际写作练习。

在学生写作过程中,教师进行巡回指导,针对不同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人教(部编版)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鲸风向袋的制作》人教(部编版)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说明性文章的结构与语言特点:重点讲解例文中运用的顺序、步骤、方法等说明要素,以及如何通过准确、简洁的语言描述制作过程。
-制作鲸风向袋的实际操作:指导学生掌握制作鲸风向袋的基本步骤,包括材料准备、制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文章与实践相结合:强调通过动手制作,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为:提升学生对说明性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与条理性表达;强化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说明方法,清晰、准确地描述制作过程;增强文化意识,通过了解鲸风向袋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对传统航海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鉴赏能力,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工艺美和实用美的结合;培养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遵循传统工艺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制作方法,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
-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协调:在动手制作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材料使用、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困难,教师需提前预判并采取措施。
举例:针对说明性文章的逻辑顺序,教师可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理解各个步骤之间的关联。在描述制作步骤时,教师可提供一些关键词汇,如“剪裁”、“缝合”、“固定”等,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汇进行详细描述。在实践活动组织方面,教师应提前分组,明确每组学生的任务,并在制作过程中巡回指导,及时解答疑问。
举例:在讲解文章结构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例文中“首先”、“其次”、“最后”等连接词的使用,理解其对于文章逻辑性的重要作用。
2.教学难点
-说明性文章的逻辑顺序:学生往往难以把握文章的逻辑关系,需要教师通过实例解析,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制作步骤的详细描述:学生在描述制作过程时,容易忽略关键细节,需要教师指导如何用准确的语言表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案(集体备课)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作文。

这篇作文要求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通过观察、了解和研究,用文字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进行描述。

本课的教学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写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用词恰当。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的观察和实践经验,他们对于自己喜欢的事物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悟。

但是,在进行写作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选择的事物过于普通,缺乏新意;2. 描述事物时,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生动;3. 文章结构混乱,逻辑不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写作对象,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观察和思考,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进行表达。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事物,并通过观察、了解和研究,用文字准确、生动、有逻辑地进行描述。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交流、分享,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正确选择写作对象,指导他们如何进行观察和思考,以及如何运用恰当的语言和结构进行表达。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用词恰当。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教师通过提问、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帮助他们找到写作的切入点。

2.范例教学:教师展示优秀范文,让学生进行欣赏和模仿,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共同完成写作任务,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优秀范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欣赏和模仿。

2.教师准备相关写作素材,帮助学生丰富写作内容。

3.准备写作纸张、文具等物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在生活中最喜欢的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喜欢它?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风向袋的制作方法,了解风向袋的作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的能力,提高观察和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耐心和细心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风向袋的制作方法。

2.难点:理解风向袋的原理和作用。

三、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纸袋、剪刀、彩色纸、针线、胶水等。

2.教具准备:制作好的风向袋样本、PPT课件。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展示风向袋的样本来引入主题,让学生猜测风向袋的作用,并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习风向袋的制作方法1.讲解风向袋的原理和作用。

2.展示风向袋的制作步骤,让学生逐步学习如何制作。

3.学生跟随老师的示范,开始制作自己的风向袋。

3. 初步使用风向袋1.让学生将自己制作的风向袋挂在窗户边,观察风向袋的指向变化。

2.引导学生讨论风向袋指向变化的原因,加深对风向袋作用的理解。

4. 总结和展示1.教师带领学生总结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和作用。

2.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风向袋,分享制作心得和收获。

五、课堂延伸1.可以组织学生分组合作制作更复杂形式的风向袋。

2.让学生围绕风向袋展开创意故事写作。

六、课堂作业1.撰写风向袋制作的实践报告,记录制作过程和观察发现。

2.对风向袋的作用进行思考,写出个人见解。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风向袋的制作,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能力,同时引导学生认识风向袋的原理和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引导他们积极讨论、展示成果。

同时,教师应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是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内容,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有效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案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重要课文。

课文通过生动的例文,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写作技巧的分析和实践,以及对学生的写作进行评价和指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但是,他们在写作过程中往往会遇到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表达不准确、语言重复等。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如何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如何运用丰富的语言进行写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课文,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写作,学生能够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培养对写作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写作技巧。

2.教学难点:如何将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课文内容和写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互动式教学:通过讨论、提问等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3.实践性教学:通过写作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文本:准备课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的文本,以便学生阅读和分析。

2.相关资料:准备一些与课文相关的写作素材和例文,以便进行教学参考。

3.写作纸张:准备足够的写作纸张,以便学生进行写作练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引导语,引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然后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2. 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课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 操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写作技巧。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介绍一种事物》教案及反思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介绍一种事物》教案及反思

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介绍一种事物》教案及反思一、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掌握写作一种事物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描述能力。

3.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熟练掌握描述一种事物的写作技巧。

2.培养学生对细节的观察和描写能力。

三、教学难点1.如何用具体的语言描述事物,使读者产生直观的感受。

2.如何选取合适的素材和词语进行描述,使描述生动形象。

四、教学准备1.教材: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2.教具:黑板、粉笔、教案、学生练习本。

二、课堂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一幅图片或给出一个实物,让学生猜测是什么事物,引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解写作方法(10分钟)老师向学生介绍描述一种事物的写作方法,包括观察事物、选择合适的词语描写等。

三、示范撰写(15分钟)老师以一个简单的事物为例,对学生展示如何描述这种事物,引导学生观察、描写。

四、学生练习(20分钟)学生根据老师的示范,自行选取一种事物进行描写练习,并互相交流,提出改进意见。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写作习题,要求生动形象、语言通顺。

三、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的表现总体来说较为积极,有的学生在描述中展现出了较高的观察力和想象力,生动地描绘出了事物的形象。

但也有一部分学生在选词和句型上显得有些单一,描述内容欠缺丰富性。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观察事物的细节,培养他们的描述能力。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些学生在理解写作方法上存在困难,需要我在讲解时更加细致耐心地指导。

下节课我将针对这些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

总的来说,本节课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也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做得更加出色,让学生在写作方面有更大的提升。

以上就是对实验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习作5介绍一种事物》教案及反思的总结,希望能对教学有所帮助。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主要针对本册教材中涉及的习作例文进行教学设计。

本册教材的习作例文内容丰富,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事件叙述等多种类型,旨在培养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和观察力。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们能够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对于人物、景物、事件的描写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往往存在观察不细致、表达不准确、句子结构单一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准确表达,并尝试运用不同的句子结构,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2.掌握描写人物、景物、事件的基本技巧。

3.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写作练习。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习作例文的内容,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

2.难点:如何将所学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习作例文,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2.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相互借鉴、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

2.学生准备:预习习作例文,了解文章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以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出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理解文章内容。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

例如:作者是如何描写人物的?是如何描写景物的?又是如何叙述事件的?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巩固所学写作技巧。

5.拓展(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场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写作技巧进行现场写作。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写作对象,发挥想象,进行创作。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风向袋的制作》是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

本单元的主题是“动手动脑,学做合一”,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本课的内容是通过学习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对于简单的制作活动能够积极参与,并且能够表达自己的制作过程和感受。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制作风向袋,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培养学生书面表达和口语表达能力,能够记录制作过程和分享感受。

四. 教学重难点1.制作风向袋的过程和方法。

2.学生能够用清晰、连贯的语言表达制作过程和感受。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了解制作方法和步骤。

2.实践法: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风向袋,提高动手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制作过程中的问题和困难,共同解决问题。

4.表达法:学生通过书面和口头表达,记录制作过程和分享感受。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风向袋的制作材料,如布料、绳子等。

2.准备制作风向袋的教学图示或视频。

3.准备学生分组合作的表格和评分标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风向袋的外观和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制作风向袋的教学图示或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制作过程和方法。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风向袋的制作实践活动,老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5分钟)学生展示制作完成的风向袋,描述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5.拓展(5分钟)学生思考风向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讨论如何利用风向袋进行风向观测。

6.小结(5分钟)老师总结学生制作风向袋的过程和表现,强调制作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的重要性。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优质版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第五单元习作例文 优质版教案

课题习作例文主备教师【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激发学生学写说明性文章的兴趣,感受说明性文章的科学性和严谨性。

语言运用:在习作例文中体会如何写好说明性文章,并尝试借鉴和模仿。

思维能力: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审美创造: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解析】关注文本内容:《鲸》条理清楚,从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进行介绍。

教材中的四处批注分别从表述严谨、运用多种说明方法的好处、分类介绍、形象描写等角度,指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如何写说明文。

《风向袋的制作》介绍了风向袋的作用、制作步骤、辨别风向的方法,重点介绍了制作步骤。

例文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怎样把制作过程介绍清楚的。

关注策略指导:教学过程中,习作例文应根据单元习作的需要灵活使用,既可以出现在单元习作之前,引导学生从例文中揣摩写作的方法,进行习作指导;也可以在习作后,根据学生实际写作情况,把重点放在学习、模仿例文某一点或某一方面的写法上。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习作例文,进一步了解将事物介绍清楚的方法,拓宽把一件事物介绍清楚的思路和方法。

2.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3.能和同学分享习作并交流各自的感受。

【教学重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难点】能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电子版教案授课教师“二次备课”(手写)【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强化认识。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精品教案

【部编版】统编教材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精品教案

《习作例文》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尝试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点。

3.学习习作例文,从例文中学习有条理地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重点:1.交流、总结说明性文章的特点,体会恰当使用说明方法的好处。

2.尝试使用多种说明方法,写清楚一种事物的特点。

教学难点:从例文中学习有条理地分段介绍事物的不同方面,写清楚事物的主要特点。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两张说明书图片。

同学们,你见过说明书吗?知道说明书有什么用处吗?你读过说明文吗?知道说明文有什么特点吗?学生自由交流。

我们要写作说明文也要有一定的方法。

今天让我们在交流平台上,分享自己的写作体验。

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

二、交流平台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对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你对说明文有了哪些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自由交流。

1.结合图示说一说你对说明文的认识,小组交流。

学生自由交流,分享自己获得的关于说明文的相关知识。

2.常见的说明文类型有哪些?请你说一说。

预设:根据说明的对象可以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制作流程、介绍事物、工艺方法等。

事理说明文:阐明原理、验证猜想、论证过程等。

3.学习了《太阳》和《松鼠》,你觉得说明文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你说一说。

预设:根据说明文的语言风格可以把说明文分为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

生动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条理性强,注意使用打比方等说明方法。

平实说明文语言风格简洁明了,准确清楚、知识性强。

通常使用列数字、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三、初试身手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

我们初步掌握了说明文写作的方法,那么让我们来初试身手吧。

1.出示范例:这座电视塔高368米,大约有120层楼那么高。

它的外形像一个待发射的火箭。

这段话虽然简短,但是他准确地写出了东方明珠电视塔的高度和形状。

就是因为他使用了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教案

部编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习作的基本概念及写作要点。

2.掌握习作的写作结构和技巧。

3.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习作的概念习作是指按照老师给定的题目或要求,写出符合规范、规范和要求,具有一定思想性和表现力的文章。

在习作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写作水平。

2. 习作的写作要点•清晰主题:习作要有明确的主题,内容紧扣主题,不偏离题意。

•合理结构:习作要有合理的开头、过渡、结尾,条理清楚。

•丰富细节:习作要有生动的描写和细节,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语言地道:习作要求用地道的语言表达,避免使用生僻词汇和繁复句式。

3. 习作的写作结构和技巧习作的写作结构一般包括“引子-承-转-合”四个部分,通过适当的过渡、对比和点题等手法,使文章内容更加连贯和丰满。

常用的写作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可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趣味性。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好教案和范文。

•学生准备好笔记本和笔。

2. 学习习作的基本概念教师通过课堂讲解和示范,介绍习作的概念、重要性及写作要点,引导学生了解习作的特点和目的。

3. 分组练习习作写作学生分组进行习作写作练习,每组选择一个题目进行思考和写作,互相讨论、修改和补充,帮助提高写作水平。

4. 展示与点评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作品,教师进行点评和评价,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习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安排,希本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习作例文》的写作要求和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为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中的习作例文教学。

2. 教学目标•熟悉习作例文内容,了解文章结构•提升学生书写能力,培养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3.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习作例文内容,把握文章结构,展示个性化写作风格•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构思合理的文章框架4. 教学方法•讲解与示范相结合•小组合作讨论•个别指导与辅导5.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教师备好习作例文材料–学生准备纸笔2.导入–通过引出主题或图片等方式引起学生兴趣,预热课堂氛围3.学习习作例文–教师阅读习作例文,讲解文章结构和内容要点–学生跟读,理解文章内容及表达方式4.创作实践–学生根据所学习作例文的主题和结构,展开个人创作–教师在一对一或小组指导中帮助学生解决写作中遇到的问题5.展示与分享–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习作,展示各自的写作风格与创意6. 巩固提升•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指出优点和不足•鼓励学生互相学习,相互修改提升作品二、教学反思本节课中,通过教师讲解习作例文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结构和表达方式。

在学生的创作实践中,学生积极参与,展现出各自独特的写作风格,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需要在后续作业中重点关注。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了及时的个别指导与辅导,帮助他们解决了一些困惑,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

而在展示与分享环节,学生之间的互相交流与讨论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通过实践性的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今后的教学中,将继续关注学生写作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写作水平。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是《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此单元主要讲述了古诗文的学习和欣赏。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可以了解到古人的意境和情感表达,并且可以学习到古诗文的基本语言技能,如七言绝句的韵律表现和五言诗的形式表现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古诗文的基本韵律和形式•能够欣赏和理解古诗文的意境和情感表达•能够通过模仿古诗文的形式和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2. 能力目标•能够通过句子的构成和语言的表达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够通过欣赏和分析古诗文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能够通过模仿古诗文的形式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三、教学策略本次教学采用以下教学策略:1. 问题导学法在介绍古诗文的内容和形式时,采取问题导学法,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学习。

2. 互动式教学法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采取互动式教学法,通过师生互动、同学之间互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3. 创意教学法在教学中,采用创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创作,来反映自己的想法和体验,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短暂的导入,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基本形式和语言。

2. 教学设计将《第五单元习作例文》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介绍,让学生了解古诗文的构成和表现技巧,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模仿创作让学生进行模仿古诗文的创作,通过自己的字句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表达能力。

4. 互动交流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互相学习,分享自己的创作体验,展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5. 总结对整堂课程进行总结,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5》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5》优质课教学设计

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与习作5》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与习作5》是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重要篇目。

本节课主要通过例文和习作,让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写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写作素材和实例,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写作范本。

同时,教材还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他们能够运用简单的句式和词汇进行表达。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写作思路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够准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如何进行写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例文和习作,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教材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学会如何进行写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准确的写作表达。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并进行写作。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写作,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写作技巧和方法。

3.练习法:学生通过模仿和练习,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习作例文与习作5》2.教学PPT3.写作素材和实例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什么是好的写作?好的写作需要具备哪些要素?让学生对写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中的例文和习作,让学生初步感受教材中所提到的写作技巧和方法。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写作的步骤和要点。

操练(10分钟)教师给出一个写作主题,要求学生根据教材中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进行写作。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 教材分析《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单元习作例文以记叙文为主,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不同类型的记叙文及其特点,同时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本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通过分析这篇习作例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和写作基础,对记叙文的概念和基本结构有所了解。

但在写作实践中,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写作思路不清晰;2. 叙事不完整;3. 描写不具体;4. 语言表达不准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指导和训练。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通过分析习作例文,掌握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所学技巧,提高写作水平。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了解记叙文的写作技巧。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写作心得,互相学习。

3.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写作,将所学技巧应用于实际写作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阅读并分析习作例文,准备相关教学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习作例文,了解记叙文的基本结构。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记叙文的基本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习作例文,让学生阅读,并提问:“这篇习作例文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吸引你的?”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如叙事顺序、描写方法等,并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写作心得。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案(集体备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介绍一种事物的写作方法和技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归纳总结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爱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认真思考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介绍一种事物的写作方法,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

2.难点:如何运用丰富的词语和句式,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课文。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教案、学生练习纸。

3.其他:准备丰富的事物图片或实物,作为学生写作的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用图片或实物展示一种事物,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这种事物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2. 学习与讨论(15分钟)1.请学生阅读课文《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然后让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引导学生从中总结出介绍事物的写作方法。

2.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如何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事物,引导学生多使用形容词、比喻等修辞手法。

3. 练习与操练(20分钟)1.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事物图片或实物,展开写作练习。

2.学生可交流互相修改,互相提出建议,以优化自己的作品。

4.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作品,教师和同学进行点评和共同学习。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总结,强调写作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五、课堂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事物进行介绍,并尝试使用不同的语言风格。

2.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事物介绍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六、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练习介绍一个新颖有趣的事物,并用恰当的语言进行描绘。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介绍一种事物展开,通过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实例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识记并运用本单元所学知识点,积累自己的生活经验,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情感与态度目标:培养学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引导其发掘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情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尊重不同的思想和观点;(3)学能目标:学生能在不同情境中自如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内容(1)学习《第五单元习作例文》;(2)寒假生活经历,自由谈。

3.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通过学习本单元习作例文,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丰富想象力,表达自己的情感。

4.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5分钟)教师先问学生寒假过得怎么样,再举个例子,让学生介绍寒假发生的一件有趣的事。

(2)新课学习(35分钟)1)讲解本单元习作例文通过阅读本单元习作例文,介绍作文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并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方法和技巧。

2)自由谈让学生仿照例文进行自由谈,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经历中发掘出值得表达的内容,写出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3)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继续进行自由谈的练习,写出自己的寒假感受并交给老师。

5.教学评价(1)学生表现评价:学生是否积极参与活动,学生情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训练情况;(2)教师评价: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3)教学效果评价:师生互动的情况;教学材料的使用情况;授课过程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教学的反思。

二、教学反思本次语文课程的教学主题为“第五单元习作例文”,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可以掌握作文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同时还可以发掘自己的生活经验,丰富内心世界,提高写作的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体会:1.教学前期导入环节十分重要教学内容涉及生活话题,学生对于开头怎么说可能会很纠结。

在导入环节中可以先让学生介绍寒假过得怎么样,再举例子,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话题,在讲解习作例文之前,先与学生交流,增强学生的兴趣。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习作五:介绍一种事物》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作文。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学会如何具体、生动、形象地介绍一种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创新思维能力。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具体的写作指导,又有丰富的素材供学生选择,有助于学生顺利完成习作任务。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写作基础,掌握了基本的写作技巧。

但在介绍一种事物时,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1. 观察不细致,对事物的描述过于简单;2. 表达不够生动,语言匮乏;3. 创新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针对这些问题,教师需要在教学中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观察事物,捕捉事物的特点;2.培养学生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事物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写作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观察事物的方法及技巧;2.用具体、生动的语言描述事物;3.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发现事物的特点;2.示范法:教师以身作则,为学生提供生动的写作榜样;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写作水平;4.评价法: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事物图片或实物,供学生观察;2.准备相关的写作素材,丰富学生的写作思路;3.制定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展示一组事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展示不同种类的花、动物、建筑等,让学生说出各自的特点。

2.呈现(10分钟)教师展示一篇优秀的习作,让学生欣赏并分析其优点。

如:描述一种动物的文章,分析其观察细致、语言生动等特点。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选择一种事物进行观察,并用生动、具体的语言描述。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个别学生针对性建议。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撰写习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
习作例文5教案
课型
习作例文5
授课
时间
1课时
教学
目标
1.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2.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3.运用所学的方法学习写说明文。
教学
重点
把握课文内容,明确说明文突出事物特点的方法。
教学
难点
1.学习运用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等方法说明事物,学习通过分条的方式介绍制作事物的过程。
二、整体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请同学们带着下列问题读文章。
1.文章介绍了鲸哪些方面的内容?
2.文章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鲸的?找出相关的句子。
生读课文,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明确
1.为了让人们对鲸有很好的认识,作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鲸进行了介绍:
板书:形体特点种类生活习性
2.理解句子,把握说明方法。
人们见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2.这节课上,由于我充分放开了手,所以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他们认真阅读,勇于发言,能力得到提升。
美中不足的是个别同学跟不上全班的节奏。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关注这些同学。
三、整合
我们读了这两篇文章,也明白了每篇文章的侧重点。下面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①这两篇文章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
②从这两篇说明文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自由讨论,畅所欲言
师明确:《鲸》侧重于介绍事物的特点,让人了解这种事物;《风向袋的制作》侧重于介绍事物的制作过程。通过学习这两篇说明文,我们要明白,不同的说明对象要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说明。
四、学以致用
师:我们学习了这两篇课文,了解了常用的几种说明方法,请同学们仿照这两篇文章的写法,写一个小动物。
生当堂写习作,并交流。
师:请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文章,看看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了动物什么特点。
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师及时做出评价。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鲸的特点及说明方法方面把握内容,明确说明文的目的及特点,有助于让学生了解说明文,以便于指导以后的写作。】
2.学习写说明文。
教具
准备
课件,白鹭的图片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
生自由答。
2.对,地球上最大的动物是鲸。
板书:鲸
展示鲸的图片
3.关于鲸,你们知道哪些知识?
生自由回答,畅所欲言。
【设计意图:运用图片,激起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新课
教学
()分钟
数字、数字,还是数字,这里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板书:列数字)列数字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师总结: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使用,使被说明对象的特点更突出,让人了解得更清楚。
为了说明事物,还有很多种方式,现在我们就学习另一种。
3.请同学们读《风向袋的制作》解决下列问题。
2.制作一个万花筒,并把制作过程介绍给大家。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加深理解,学以致用。】
板书
内容
板书设计
形体特点种类生活习性----作比较列数字

分条介绍--------列数字
教学反思
课后反思:
1.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让他们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把握课文内容,同时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文中出现的说明方法。
作者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突出鲸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总结: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说明鲸大的特点。
板书:作比较作比较也是一种常用的说明方法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
找出这句话中的数量词。“十六万吨、两千吨、四万吨、十七米、十几头。”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这篇文章中了解另一种说明方式,让学生明白说明方式的多样性。】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环节,能让学生了解说明方式的多样性的同时,还能引导学生根据不同事物选择不同的说明方式,有利于以后的写作。】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分钟
五、布置作业:
1.介绍一种事物,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突出事物的特点。
①作者是怎样介绍风向袋的制作的?
②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③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生读课文,小组合作完成
总结:为了让读者更好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作者采用分条的方法进行介绍。这样条理更加分明,能让读者很清楚地了解风向袋的制作过程。在介绍过程中,作者主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
板书:分条论述列数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