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外科临床路径
泌尿外科基本诊疗路径

α-受体阻滞剂治疗后48小时即可出现症状改善,但采用I-PSS 评估症状改善应在用药4~6周后进行。连续使用α-受体阻滞剂1 个月无明显症状改善则不推荐继续使用。
(四)治疗方案——药物治疗—5-α还原酶抑制剂
5-α还原酶抑制剂通过抑制体内睾酮向双氢睾酮的转变,进而降 低前列腺内双氢睾酮的含量,达到缩小前列腺体积、改善排尿困难 的治疗目的。
1.病史询问:症状、病史、IPSS、QOL评分 2.体格检查:外生殖器检查、直肠指诊、神经系统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血尿常规、血生化、PSA、
泌尿系彩超、尿流动力学、胸片。 (CT、MRI、静脉尿路造影、膀胱镜、前列腺穿刺)可选
(三)治疗原则
下尿路症状是BPH患者的切身感受,最为患者本人所重视。 由于患者的耐受程度不同,下尿路症状及其所致生活质量的下降 是患者寻求治疗的主要原因。因此,下尿路症状以及生活质量的 下降程度是治疗措施选择的重要依据。应充分了解患者的意愿, 向患者交代包括观察等待、药物治疗、外科治疗在内的各种治疗 方法的疗效与副作用。
2.转回基层医疗机构诊治指征 轻度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7)的患者,以及中度以上症状 (IPSS评分≥8)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
良性前列腺增生门诊基本诊 疗路径表单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基本诊疗路径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在泌尿外科临床教学的应用研究

学 效果 良好 。 1 临 床 路 径 教 学 法 的设 计 与 实 施 20 0 7年 8月  ̄ 2 0 0 8年 1 O月 , 们 对 5 我 O名 临 床 医 学 本 科
学 生 按 临 床 医 生 要 求 , 带 教 教 师 一 起 , 患 者 行 术 前 、 后 与 向 术
医 患 沟 通 , 治 疗 及 术 后 处 理 。利 用 对 照 法 , 核 法 。通 过 考 术 考
核 ( 临 床 技 能 操 作 和 理 论 笔 试 ) 分 为 10分 , 床 技 能 操 分 满 0 临
作 3 O分 、 论 笔 试 7 理 O分 , 两 组 的 成 绩 对 比 。问 卷 调 查 学 生 对 对 C P教 学 法 的评 价 。 对 于 两 组 带 教 老 师 , 带 教 结 束 后 , 在 调 查 临 床 路 径 式 教 学 对 教 师 自身 素 质 的影 响 。 问卷 调查 教 师 对 C P教 学 法 的 评 价 。
【 要】 目 的 摘 性 。方 法 在 泌尿 外科 临床 教 学 中使 用 临床 路 径 教 学 法 , 高 临床 教 学 效 果 , 究 应 用 的 可 行 提 研
按 照 随机 法将 5 O名 临 床 医学 生 分 为 两 组 : 组 实施 临 床 路 径 教 学 法 ; 组 采 用 传 统 的教 学 一 一
【 关键 词】 临床 路 径 临床 教 学
临 床 路 径 ( l i l ah a , P 是 指 医 院 里 的一 组 人 员 C i c tw y C ) n aP 共 同针 对 某 种 疾 病 的监 测 、 疗 、 复 和 护 理 , 制 定 的 一 个 治 康 所 有 严 格 顺 序 的 、 准 确 时 间要 求 的 诊疗 计 划 , 有 以减 少 康 复 的延
泌尿外科基本诊疗路径

类型 名称 Ⅰ 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ABP)
特征 急性前列腺感染性炎症
Ⅱ 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CBP)
复发性尿路感染/前列腺慢 性感染性炎症
Ⅲ 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慢性盆底 盆区疼痛和不适/各种排尿
痛综合征(CPPS)
和性功能异常/无明显感染
迹象
ⅢA 炎性盆底痛综合征
EPS/VB3/精液中可见多量 的WBC
(五)变异及原因分析
1.对门诊常规治疗效果差者,可酌情住院治疗。 2.伴有其他疾病或并发症,需进一步诊断及治疗或转至其他相应科 室诊治。
(六)良性前列腺增生门诊基本诊疗路径双向转诊流程
1.向上级医院转诊指征 重度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或下尿路症状已明显影响患者生活 质量者需手术治疗的,尤其是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拒绝接受药物 治疗的患者。
推荐意见:非那雄胺(5mg/d)适用于治疗有前列腺体积增大伴下尿路 症状的BPH患者。对于具有BPH临床进展高危性的患者,非那雄胺可用 于防止BPH的临床进展,如发生尿潴留或接受手术治疗。应该告知患者 如果不接受治疗可能出现BPH临床进展的危险,同时也应充分考虑非那 雄胺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和较长的疗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伴有轻度下尿路症状 (I-PSS评分≤7),以及中度以上症状(I-PSS评分≥8)同时生 活质量尚未受到明显影响(ICD-10疾病编码:N40)。
(二)诊断要点
以下尿路症状为主诉就诊的50岁以上男性患者,首先应该考虑 BPH的可能。为明确诊断,需作以下临床评估。
(四)治疗方案——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的内容
(3)合并用药的指导:BPH患者常因为合并其他全身性疾病同时使用 多种药物,应了解和评价患者这些合并用药的情况,必要时在其他专科 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调整以减少合并用药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治疗同时存 在的便秘。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

肾癌临床路径之迟辟智美创作[导读] 肾癌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行开放肾癌根治术,肾癌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行开放肾癌根治术(ICD-9-CM-3: 55.5101).(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书社2009年版).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包括尿惯例尤其是尿有形成份分析等.(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书社2009年版).1.适合行开放肾癌根治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C64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标识表记标帜物测定、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葡萄糖测定、血气分析、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需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肾功能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动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 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4.合并瘤栓的诊治不进入本路径.二、肾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行开放肾癌根治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膀胱肿瘤临床路径[导读] 膀胱肿瘤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膀胱肿瘤所必需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片,心电图. 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 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 7.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C67,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需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根据患者病情变动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革除尿管.(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导读] 良性前列腺增生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良性前列腺增生必需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镜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 P).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3.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 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余尿量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依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 -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 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很多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越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需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余尿量、尿流率.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革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呈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4.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 -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路径[导读] 肾结石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必需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 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顺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泌尿系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③肾功能不全患者依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 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很多于3 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越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需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包括血惯例、尿惯例;根据患者病情变动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肾造瘘无漏尿.3.D-J 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呈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 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0天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导读] 输尿管结石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输尿管结石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片、心电图.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2007年)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2、能够耐受手术.(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N20.1,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人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茵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需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动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呈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 6.0)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导读] 睾丸鞘膜积液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行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睾丸鞘膜积液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把持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书社).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N 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卵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根据患者病情变动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导读] 精索静脉曲张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行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非腹腔镜).精索静脉曲张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一、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ICD-10: I86.101).行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 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卫生出书社).1.病史.2.黑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精液惯例.(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把持规范-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着,人民军医出书社).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I86.101精索静脉曲张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 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需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2.根据患者病情变动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 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静脉曲张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张(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张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前列腺癌临床路径[导读] 前列腺癌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前列腺癌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X线胸片、心电图;相关影一、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 CD-9-CM-3:60.5).(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书社,2009年).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识表记标帜物测定.4.前列腺穿刺活检及病理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ICD-10:C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置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惯例、尿惯例、粪便惯例+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 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需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1.必需复查的检查项目:血惯例、尿惯例、TPSA和FPSA等肿瘤标识表记标帜物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动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依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需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呈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招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陪伴疾病控制欠安,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呈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4.曾行前列腺放疗或经尿道电切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二、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 )行开放前列腺。
泌尿外科-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

姓名:性别:床位号:住院号:科别:
临床路径是临床医务工作者在当前诊疗水平情况下针对某种疾病或手术所制定的最适当的有顺序性和时间性的整体服务计划,是目前标准化诊疗护理流程。
实施临床路径的目的是规范临床诊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提高医疗安全水平,增进医患沟通,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及透明的医疗服务,能有效的避免过度检查、过度治疗和不合理用药。
部分患者在诊疗过程中因个体差异、病情变化及不可抗力等因素影响而不能继续进行临床路径的变异情况,医护人员将向患者及家属及时告知,退出该临床路径或转入其他临床路径。
实施临床路径的患者应该做到、同意并积极配合按照临床路径开展诊疗工作。
请患者按照临床路径表单中的要求接受诊断治疗,护理方案及康复指导,如果因个人原因不能按照临床路径进度进行的,请患者或其代理人向主管医生和护士详细说明原因,签字退出临床路径。
我院实施开展临床路径工作是为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保障医疗安全,控制医疗成本,提高患者满意度,欢迎患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于完善并改进临床路径服务内容,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患者或代理人意见:
患者或代理人签名:
告知医生签名:
年月日
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
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
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
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管理

5-7月份临床路径完成情况
病种名称
小儿隐睾
精索鞘膜积 液
精索静脉曲 张
睾丸鞘膜积 液
膀胱肿瘤
总计
5-7月份泌尿外科临床路径完成情况汇总
病例数 8
退出例数 2
变异例数 2
完成例数 6
完成率(%) 0.75
4
1
2
3
0.75
18
2
3
15
0.72
9
5
2
4
0.44
4
4
0
0
0
43
12
10
31
0.75
2019年5-7总出院1071人,路径病例占:4.01%,完成率 0
临床路径的退出
1、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需 要改变原治疗方案的。 2、在实施临床路径的过程中,患者要求出院、转院或改变治 疗方式而需退出路径的。 3、发现患者因诊断有误而进入临床路径的。 4、其他严重影响临床路径实施的情况。 5、在退出当天的病程记录中记录退出原因。 6、病案首页按要求填写
执行临床路径: 1 是2 否 临床路径管理: 1 完成2 变 异3退出 4未入
改进建议4
建议由管床医生: 1、新入院病人属于临床路径病例,由首诊医师入径; 2、在临床路径执行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反应,以便于持续 改进。
改进建议5 建议将临床路径纳入晨会交班
结束语
临床路径的管理繁琐复杂,问题也严重,一直 是我们科室最难的问题。其质量控制能否达标关系 到科室每一个人切身利益。要想干好这件事,需要 全科室共同努力,而不是寄希望于某一两个人。希 望在胡主任的带领下,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解决这一 顽疾。
原因分析
泌尿外科护理临床路径之欧阳理创编

腹股沟疝(填充式无张力疝手术)日期项目护理内容入院当天评估l、一般评估:生命体征及心理状态。
2、专科评估:是否有急性腹胀痛,是否有压痛,是否进行性加重;是否有腹股沟区肿物突出不能回纳;胃肠道症状:有无恶心、呕吐、胃纳差;是否有停止排气、排便。
治疗l、准备手术治疗:嵌顿超过6小时者需备小肠部分切除。
2、有肠梗阻表现者予留置胃管及尿管。
3、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
4、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检查1、按医嘱予抽血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三项、急诊生化。
2、完善相关检查:送病人做胸腹部透视、心电图、B超。
(嵌顿疝者行床边检查)。
活动减少活动;嵌顿疝者严格卧床休息。
饮食普通饮食;嵌顿疝者禁食禁水。
护理1、观察病情。
2、执行治疗。
3、进行健康宣教。
健康宣教l、主管护士介绍住院规章制度,发连心卡。
2、帮助患者适应病人角色,熟悉住院环境。
3、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保持心情舒畅,积极配合治疗。
4、指导患者预防疝突出或疝嵌顿的方法:咳嗽或喷嚏时用手按压保护患处;保持大小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术前一天治疗1、术前备皮及各项术前准备。
2、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
3、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药物术前晚按医嘱予口服舒乐安定2mg。
饮食进清淡易消化饮食。
通知患者晚22:00后禁食禁饮。
护理1、介绍检查结果及手术前、后注意事项,尽量消除患者的忧虑,取得患者及家属的配合。
2、术前备皮及各项术前准备。
3、观察病情。
健康宣教1、向病人介绍手术前的注意要点。
2、指导患者在床上使用大小便器,教会患者床上排尿方法。
手术当天评估1、一般评估:观察术前、术后生命体征。
2、专科评估:术后腹部体征;是否有腹胀、腹痛等不适。
治疗1、术前按医嘱肌注鲁米那O.1g。
2、术后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
3、术后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检查有标本者将标本送病理。
药物1、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
2、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活动l、术后平卧6h。
2、术后6小时后指导患者活当床上翻身、抬腿、深呼吸等活动。
泌尿系结石临床路径

作
记录
住院第 4 天 (术后第 1 天)
□ 观察病情 □ 瞩患者下地活动,拍腹部
平片 □ 上级医师查房 □ 完成病程记录 □ 嘱患者多饮水
长期医嘱:
长期医嘱:
□ 泌尿外科疾病护理常规
□ PCNL 术后护理常规
□ 三级护理
□ 一级护理
□ 饮食◎普食◎糖尿病饮食◎ □ 6 小时后恢复术前饮食
其他
□ 6 小时后恢复基础用药
长期医嘱: □ 二级护理 □ 夹闭肾造瘘管
临时医嘱: □ 输液 □ 静脉使用抗菌药物 □ 酌情使用止血药 □ 必要时使用抑酸剂
主要 护理 工作
□ 入院介绍 □ 相关检查指导 □ 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实现 □ 手术体位练习指导
病情 变异 记录
护士 签名
医师 签名
□无 □有,原因: 1. 2.
□ 麻醉后注意事项及病情观 察
重
□ 基础用药(糖尿病、心脑血 □ 肾造瘘管接无菌袋
管疾病等)
□ 尿管接无菌袋
点
临时医嘱: □ 血常规、尿常规
临时医嘱: □ 输液
医
□ 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 □ 感染筛查、凝血功能
□ 静脉使用抗菌药物 □ 酌情使用止血药
嘱
□ 胸片,心电图 □ 手术医嘱
□ 必要时使用抑酸剂
□ 手术用抗菌药物
□ 备术中使用尿管、D-J 管
肾结石临床路径
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 (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00) 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 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年) 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7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 ICD-10:N20.000 肾结石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腹腔镜手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愈合好.〔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肾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 天膀胱肿瘤临床路径〔20##版〕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与/或内窥镜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IPSS、QOL评分.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3.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余尿量检查.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余尿量、尿流率.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6000-8500元.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路径〔县医院版〕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10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0, N13.201肾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1.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3〕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项目:腹部X线平片、泌尿系静脉造影、顺行肾盂-输尿管造影、泌尿系超声等.〔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儿童:一日量为20-30mg/Kg体重,分3-4次给药;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儿童:平均一日剂量为60mg/kg,严重感染可用到100 mg/kg,分3-4次给予;③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④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⑤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应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7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肾造瘘无漏尿.3.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十二〕参考费用标准:8000-12000元.二、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20##版〕一、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 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二〕诊断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20##〕1.适合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20.1, N13.202输尿管结石疾病编码.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天.1.麻醉方式:硬膜外麻醉或全麻.2.手术方式: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KUB;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D-J管位置正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出现结石残留,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输尿管结石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输尿管结石〔ICD-10:N20.1,N13.202〕行经输尿管镜碎石取石术〔ICD-9-CM-3:56.0〕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7天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1睾丸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甲胎蛋白〔AFP〕测定、性激素测定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睾丸鞘膜翻转术或睾丸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2.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睾丸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睾丸鞘膜积液〔ICD-10:N43.301〕行睾丸鞘膜翻转术〔ICD-9-CM-3:61.4901〕或睾丸鞘膜切除术〔ICD-9-CM-3:61.2〕患者__ 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20##版〕一、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ICD-10: 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ICD-9-CM-3:63.1 0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3.精液常规.〔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I86.101精索静脉曲X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静脉曲X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静脉曲X[微软用户1]〔ICD-10:I86.101〕行精索静脉曲X结扎术〔非腹腔镜[微软用户2]ICD-9-CM-3:63.10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 天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2010版〕一、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1.病史.2.超声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临床技术操作规X-泌尿外科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军医〕.1.符合手术适应症.2.能够耐受手术.〔四〕标准住院日为≤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3.302精索鞘膜积液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2天.1.术前所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2.根据病情可选择精液检查等.〔七〕选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2.手术方式:精索鞘膜翻转术或精索鞘膜切除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抗菌药物等.4.输血:必要时.〔九〕术后住院恢复≤2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用药:〔1〕术后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2〕止痛药物.〔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伤口无异常.〔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二、精索鞘膜积液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精索鞘膜积液〔ICD-10:N43.302〕行手术精索鞘膜翻转术〔ICD-9-CM-3:63.59〕或精索鞘膜切除术〔ICD-9-CM-3:63.1〕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5天前列腺癌临床路径〔20##版〕一、前列腺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 〔二〕诊断依据.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20##〕.1.病史.2.体格检查.3.实验室检查与影像学检查,包括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等相关肿瘤标志物测定.4.前列腺穿刺活检与病理检查.〔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1.适合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2.能够耐受手术.〔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7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1前列腺癌疾病编码.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六〕术前准备≤3天.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6〕放射核素骨扫描.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血气分析等.〔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2.手术方式: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4.输血:必要时.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九〕术后住院恢复≤14天.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TPSA和FPSA 等肿瘤标志物测定.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十〕出院标准.1.一般情况良好.2.切口无感染.〔十一〕变异与原因分析.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4.曾行前列腺放疗或经尿道电切手术的患者不进入本路径.二、前列腺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前列腺癌〔ICD-10:C61〕行开放前列腺癌根治术〔ICD-9-CM-3:60.5〕患者__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7 天。
泌尿外科7种临床路径护理表单[1]
![泌尿外科7种临床路径护理表单[1]](https://img.taocdn.com/s3/m/85a28e10e2bd960590c67789.png)
6、饮食及活动指导(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7、心理护理(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四、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护理表单
入径第11-20天
(手术后第4-14天)
入径第21天
(手术后第14天、出院日)
4、术后引流管注意事项及相关健康教育(提示:护理记录单、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健康教育评价表)
5、饮食及活动指导(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1、手术后护和观察(提示:护理记录单)
2、术后护理评估(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
6、术后健康教育(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7、饮食及活动指导(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1、指导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提示:出院评估单、护理记录单)
2、进行出院健康教育、注意事项(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3、出院护理评估、带药指导(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3、指导患者完成术前相关辅助检查(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4、医嘱相关治疗、处置执行及指导(提示:护理记录单、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健康教育评价表)
5、术前常规准备及注意事项(提示:护理记录单、健康教育评价表)
6、饮食指导、心理指导(提示:健康教育评价表)
1、手术后护理和观察(提示:护理记录单)
2、术后护理评估(提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表、坠床跌倒危险因子评估表、压疮危险因子Braden评估表、导管风险评估、监控表)
泌尿外科基本诊疗路径

推荐意见:轻度下尿路症状(I-PSS评分≤7)的患者,以 及中度以上症状(I-PSS评分≥8)同时生活质量尚未受到明 显影响的患者可以采用观察等待。 接受观察等待之前,患者应进行全面检查(初始评估 的各项内容)以除外各种BPH相关并发症。
(四)治疗方案——观察等待
观察等待的内容
(1)患者教育:应该向接受观察等待的患者提供BPH疾病相关知识, 包括下尿路症状和BPH的临床进展,特别应该让患者了解观察等待的效
果和预后。同时还应该提供前列腺癌的相关知识。BPH患者通常更关注
前列腺癌发生的危险,研究结果显示有下尿路症状人群中前列腺癌的检 出率与无症状的同龄人群无差别。
(2)生活方式的指导: 适当限制饮水可以缓解尿频症状,例如夜间
和出席公共社交场合时限水。但每日水的摄入不应少于1500ml。酒精和
咖啡具有利尿和刺激作用,可以引起尿量增多、尿频、尿急等症状,因 此应适当限制酒精类和含咖啡因类饮料的摄入。指导排空膀胱的技巧, 如重复排尿等。精神放松训练,把注意力从排尿的欲望中转移开。膀胱
一天一次,至血尿症状缓解。
(五)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
(4)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 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若出现白细胞升高、合并 尿路感染时,改用第三代头孢行抗感染治疗。
(5)结石通胶囊☆或排石颗粒★口服,治疗期间嘱患者大量
饮水,每天至少饮水2500毫升以上,同时进行跳跃活动,如双 脚蹦楼梯、跳绳等。通过尿液的冲洗及跳跃时产生的振动等作 用促使结石排出。
BPH患者药物治疗的短期目标是缓解患者的下尿路症状,
长期目标是延缓疾病的临床进展,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在
减少药物治疗副作用的同时保持患者较高的生活质量是 BPH药物治疗的总体目标。
尿路感染临床路径标准

尿路感染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尿路感染临床路径标准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尿路感染(ICD-10:N39.0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1.症状、体征急性膀胱炎可有膀胱刺激症状,急性肾盂肾炎时常同时伴有寒战、发热、腰痛、肋脊角及输尿管点压痛,肾区压痛和叩痛。
2.辅助检查(1)尿培养(2)尿常规检查(三)治疗方案的选择。
1.根据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编著或修订的《临床诊疗指南-肾脏病学分册》进行治疗。
2.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药物,必要时联合用药,足够疗程,预防或治疗败血症。
3.对症及支持治疗。
4.纠正易患因素。
(四)标准住院日为3-16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39.001疾病编码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六)住院后完善检查。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尿培养(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3)泌尿系B超、胸片、心电图2.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检查:(1)残余尿超声、腹部CT、静脉肾盂造影(IVP)、血培养、降钙素原、血沉、尿找抗酸杆菌等(对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应注意除外尿路复杂因素和系统性疾病)(2)女性必要时需进行妇科检查(七)选择用药。
抗生素治疗:选用对致病菌敏感、抗菌药在尿及肾内浓度高(宜选用杀菌剂)、肾毒性小的抗菌药,严重感染时联合用药。
疗程一般为3-16天(根据感染部位不同疗程不同)。
血培养阳性者疗程可适当延长。
(八)出院标准。
1.临床症状消失2.尿常规正常3.尿培养阴性(九)变异及原因分析。
1.新出现其他系统合并症,需要住院治疗2.肾周围脓肿等感染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尿路感染(TCD编码:BNS070,ICD-10编码:N39.001)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住院号:。
临床路径业务学习泌尿外科

泌尿外科入径病种
• 1、前列腺增生 • 2、急性附睾炎 • 3、尿路感染(泌尿道感染) • 4、睾丸鞘膜积液 • 5、包皮过长、包茎
1、前列腺增生
• (一)适用对象。 • 第一诊断为中医诊断:癃闭,西医诊断:良性前
列腺增生(ICD-10:N40) • 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
•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 1. 保守抗炎治疗 • 2. 脓肿切开引流、睾丸梗死切除手术治疗 •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
(2015)43号)执行。 • (八)手术日(睾丸炎继发脓肿或睾丸梗死时)。 • 1. 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 2. 手术方式:脓肿切开引流或睾丸探查、睾丸切
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六)出院标准
• 1.一般情况良好。 • 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 • 3.如有耻骨上造瘘管者管口无漏尿。 • 参考费用标准:18000-25000元。
2、急性附睾炎
• (一)适用对象。 • 急性睾丸炎患者 • (二)诊断依据。 • 1、睾丸肿痛,伴或不伴发热。 • 2、B超呈睾丸炎表现,排除睾丸扭转。 • 3、伴或不伴血WBC升高。
• 1.必需的检查项目
• (1)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尿培养
• (2)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
• (3)泌尿系B超、胸片、心电图
• 2.根据患者情况,必要时检查:
• (1)残余尿超声、腹部CT、静脉肾盂造影 (IVP)、血培养、降钙素原、血沉、尿找抗酸杆 菌等(对反复发作的尿路感染,应注意除外尿路 复杂因素和系统性疾病)
• 包皮环切术(ICD-9-CM-3:64.001)。
泌尿外科临床路径(13个)

肾癌临床路径(2009年版)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D09.101)行腹腔镜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7)(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腹腔镜手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D09.101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术前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或联合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腹腔镜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愈合好。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尿道下裂临床路径

尿道下裂临床路径一、尿道下裂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尿道下裂。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泌尿外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
1.临床表现:尿道外口异常伴或不伴隐睾。
2.染色体性别为男性。
(三)选择治疗方案。
1.整体治疗:保持会阴清洁,术前反复冲洗会阴;2.特殊治疗:(1)手术治疗:根据患儿尿道下裂的类型,行分期或一期尿道成形术;(2)合并症治疗:包括:隐睾,阴茎阴囊转位,隐匿性阴茎等;(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0-14 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尿道下裂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但在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住院后检查的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 1 )血常规、尿液分析( 2 )生化全项、电解质、血糖、血脂、凝血功能,生长激素,甲状腺功能,睾酮等;( 3 )双侧阴囊及腹股沟B超,胸片,心电图。
2.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染色体,妇科B超。
(七)选择用药。
1.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药物。
2.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使用抗菌药物。
术前预防使用二代头孢类抗生素3.术后止血治疗4.术后抑酸治疗;5.中药治疗。
(八)监测生命体征。
1.生命体征监测。
2.监测患者阴茎勃起情况。
(九)出院标准。
1.患者病情稳定。
2.没有需要住院治疗的并发症。
(十)变异及原因分析。
1.辅助检查结果异常,需要复查,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2.住院期间病情加重,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3.既往合并有其他系统疾病,脑梗死可能导致既往疾病加重而需要治疗,导致住院时间延长和住院费用增加。
二、尿道下裂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尿道下裂入院日期: 年 月 日 出院日期: 年 月 日标准住院天数: 12 天出院诊断:尿道下裂分级诊疗标准尿道下裂是一种男性尿道开口位置异常的先天缺陷,尿道口可分布在正常尿道口至会阴部的连线上,多数病人可伴有阴茎向腹侧弯曲。
泌尿外科护理临床路径

泌尿外科护理临床路径一、术前准备1.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
2.与患者充分沟通,解释手术过程和术后恢复情况,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3.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准备,包括禁食禁饮、清洁灭菌、排便排尿等。
二、术中护理1.协助医生完成手术准备,包括准备手术器械、导尿、插入膀胱置管等。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体温等。
随时及时报告异常情况。
3.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根据需要投放药物、控制出血、翻动患者等。
4.做好手术过程中的感染控制,保证手术器械无菌、手术区域无菌。
三、术后护理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伤口渗液、排尿情况等。
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2.协助患者进行生活自理能力训练,包括转身翻身、上下床、站立等。
3.为患者进行疼痛管理,根据疼痛程度及时给予镇痛药物。
4.进行患者健康教育,包括术后护理要点、饮食调理、恢复锻炼等。
5.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关注患者恢复情况,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
四、出院和康复1.确定患者出院时间,并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解释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和康复计划。
2.制定患者的康复计划,包括日常活动、饮食调理、药物管理等,并提供相关的康复指导。
3.安排患者定期复诊,以监测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4.对于有并发症或手术失败的患者,及时协助医生进行二次手术或其他必要的治疗。
五、质量控制和问题反馈1.搜集和统计患者的相关数据,如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等,进行质量控制分析。
2.随时记录和反馈护理中的问题,如感染、疼痛不适等,及时进行改进措施。
总结:泌尿外科护理临床路径是在泌尿外科手术中为患者制定的全程护理方案,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术后护理、出院和康复等环节。
通过合理规范的护理过程,可以提高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
护士需密切关注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异常情况,并为患者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此外,还需进行质量控制和问题反馈,不断完善护理流程,提高护理质量。
泌尿外科护理学临床路径

评估
1、一般评估:观察术前、术后生命体征。
2、专科评估:术后腹部体征;是否有腹胀、腹痛等不适。
治疗
1、术前按医嘱肌注鲁米那O.1g。
2、术后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
3、术后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检查
有标本者将标本送病理。
药物
1、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
2、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活动
l、术后平卧6h。
治疗
遵医嘱补液、治疗,勤巡视。
检查
1、病人抽血检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送病人做心电图、B超、全胸片、尿流动力学检查、盆腔CT等检查。
3、必要时做静脉肾盂造影。
药物
遵医嘱正确服药,观察用药后疗效。
活动
院内活动,年老患者应有人陪同。
饮食
与配餐员联系,合理安排饮食,指导患者宜消淡饮食、清热利湿之品。
护理
1、按服务规范要求,及时安置病人。
3、按医嘱补充水电解质及能量。
4、按医嘱合理使用抗生素。
检查
1、按医嘱予抽血检查:血常规、血型、凝血三项、急诊生化。
2、完善相关检查:送病人做胸腹部透视、心电图、B超。(嵌顿
疝者行床边检查)。
活动
减少活动;嵌顿疝者严格卧床休息。
饮食
普通饮食;嵌顿疝者禁食禁水。
护理
1、观察病情。
2、执行治疗。
3、进行健康宣教。
2、了解病情,做好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焦虑情绪。
3、勤巡视,为老年患者上好床栏。防止跌倒。
健康宣教
1、主管护士向病人自我介绍,发连心卡讲述连心卡的内容。
2、介绍病区环境,呼叫仪的使用及住院制度等。
3、进行前列腺增生症的卫生宣教及围手术期营养卫生宣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肾癌临床路径[导读]肾癌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行开放肾癌根治术,肾癌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一、肾癌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行开放肾癌根治术(ICD-9-CM-3:55.5101)。
(二)诊断依据。
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9年版)。
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包括尿常规尤其是尿有形成分分析等。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2009版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人民卫生出版社2 009年版)。
1.适合行开放肾癌根治术。
2.能够耐受手术。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12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4肾癌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3天。
1.术前必须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粪便常规+隐血试验;(2)电解质、肝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X线胸片、心电图(5)相关影像学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的检查项目:肿瘤标志物测定、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如B型钠尿肽(BNP)测定、B型钠尿肽前体(PRO-BNP)测定等)、肺功能、葡萄糖测定、血气分析、放射性核素肾功能检查、放射性核素骨扫描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间。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全麻和/或硬膜外麻醉。
2.手术方式:开放肾癌根治术。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等。
4.输血:必要时。
输血前需行血型鉴定、抗体筛选和交叉合血。
(九)术后住院恢复≤9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测定。
2.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3.术后抗菌药物用药: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
如可疑感染,需做相应的微生物学检查,必要时做药敏试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切口无感染。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和治疗,进一步诊治。
3.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4.合并瘤栓的诊治不进入本路径。
二、肾癌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肾癌(ICD-10:C64)行开放肾癌根治术(ICD-9-CM-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2天膀胱肿瘤临床路径[导读]膀胱肿瘤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
膀胱肿瘤所必需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片,心电图。
一、膀胱肿瘤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或内窥镜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适合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2.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8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C67, C79.1,D09.0,D30.3,D41.4膀胱肿瘤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诊断,但住院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临床路径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3天。
所必需检查的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电解质、肝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3.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4.胸片,心电图。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并结合患者的病情决定抗菌药物的选择与使用时间。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3天。
1.麻醉方式: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或全麻。
2.手术方式: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必要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必要时。
(九)术后住院恢复≤5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根据患者病情变化可选择相应的检查项目。
2.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拔除尿管。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电切手术效果不满意,需进一步治疗(如膀胱全切、动脉化疗等)。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进一步诊治。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二、膀胱肿瘤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膀胱肿瘤(ICD-10:C67, C79.1,D09.0,D30.3, D41.4)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ICD-9-CM-3:57.4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8天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导读]良性前列腺增生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良性前列腺增生必需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镜检;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一、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ICD-9-CM-3:60.2901)(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病史:IPSS、QOL评分。
2.体格检查。
3.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
(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
1.适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2.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其他病变者(如结石)可行开放式前列腺切除术。
3.能够耐受手术。
(四)标准住院日为≤12-14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N40良性前列腺增生疾病编码。
2.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术前评估)≤2天。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镜检;(2)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PSA检查;(3)胸片、心电图;(4)尿动力学检查、尿流率、残余尿量检查。
2.根据患者病情可选择:血脂、肺功能、前列腺穿刺检查等。
(七)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1.抗菌药物: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建议使用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明确感染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调整抗菌药物。
(1)推荐使用头孢唑林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5g-1g/次,一日2-3次;②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③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2)推荐头孢呋辛钠肌内或静脉注射:①成人:0.75g-1.5g/次,一日三次;②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照肌酐清除率制订给药方案:肌酐清除率>20ml /min者,每日3次,每次0.75-1.5g;肌酐清除率10-2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2次;肌酐清除率<10ml/min患者,每次0.75g,一日1次;③对本药或其他头孢菌素类药过敏者,对青霉素类药有过敏性休克史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有胃肠道疾病史者慎用;④使用本药前须进行皮试。
(3)推荐环丙沙星静脉滴注:100-200mg/次,一日2次,缓慢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不少于30分钟。
2.预防性用抗菌药物,时间为术前0.5小时,手术超过3小时加用1次抗菌药物;清洁-污染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
(八)手术日为入院≤3天。
1.麻醉方式:腰麻、硬膜外麻醉或全身麻醉。
2.手术方式: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
3.术中用药:麻醉用药,术前半小时用抗菌药物。
4.输血:根据出血情况决定。
(九)术后住院恢复≤9-11天。
1.必须复查的检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2.术后根据患者病情复查残余尿量、尿流率。
3.术后抗菌药物应用: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卫医发〔2004〕285号)执行。
(十)出院标准。
1.一般情况良好。
2.拔除尿管后,排尿通畅。
3.耻骨上造瘘口无漏尿。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术中、术后出现并发症,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2.术后出现排尿功能异常,需要进一步诊治,导致住院时间延长、费用增加。
3.术后原伴随疾病控制不佳,需请相关科室会诊。
4.住院后出现其他内、外科疾病需进一步明确诊断,可进入其他路径。
二、良性前列腺增生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良性前列腺增生(ICD-10:N40)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术(ICD-9-CM-3:60.2901)患者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住院号:住院日期:年月日出院日期:年月日标准住院日:≤14天肾结石临床路径[导读]肾结石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结石、行经皮肾镜碎石术,肾结石必需检查的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型、凝血功能、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胸部X线平片、心电图。
一、肾结石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肾结石(ICD-10:N20.0, N13.201)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ICD-9-CM-3:55.0402)。
(二)诊断依据。
根据《中国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编着,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病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