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苏、中俄关系(1949-2009)

合集下载

中俄关系研究

中俄关系研究

60-70年代的对抗时期

导火线:“长波电台”和“联合舰队”事件(1958年夏) 彻底决裂:珍宝岛战争( 1969年)
因关系恶化,中苏均遭受了巨大损失。
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时期

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之后,开始实行较为缓和的外交 政策,得到中国方面的积极回应。 1989年5月,戈尔巴乔夫访华,双方关系恢复。
岛屿,取得了经黑瞎子岛两侧在两江水域的自由航行权和经图们江下游的出海权

边界土地,包括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界处的黑瞎子岛和靠近内蒙古满洲里的阿巴该 图洲渚在内近375平方公里,双方将各得约一半

2005年6月2日
互换《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批准书
民间态度

教科书的差别:中国教科书批沙俄“趁火打劫” 俄罗斯教科书避谈“侵略”

俄民间忧中国“收回领土”:正是在这种历史表述的引导下,俄罗斯人
对远东及西伯利亚地区在历史上属于中国的事实几乎毫不知情。而对于陈述那一段真正 史实的言论,普通俄罗斯人都予以回避,同时感到忧虑。正是出于这种情况,“中国威 胁论”在部分俄罗斯人心中始终不能彻底消除。俄罗斯newsru.ru网站一篇文章写道, 中国人对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归属问题的看法令俄罗斯人感到几分意外,中国教科书上 将西西伯利亚直至托木斯克州的土地称为中国“被割让的领土”。中国对西伯利亚扩张 的可能性让俄罗斯人感到担忧。
50年代的同盟时期

图为当年10月16日苏首任驻华大使罗申(前排右六) 向毛泽东递交国书后合影
50年代的同盟时期
亲密关系的体现: 苏联殷切希望“ 弟弟能赶上和超过老大哥。”而 中国则谦虚表示要“永远向兄长学习” 全民学俄语掀起热潮; 高等教育照搬苏联模式; 流行歌曲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很多城市的学校里开设了“保尔班”

中俄(苏)关系

中俄(苏)关系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中俄关系发展的对策 (1)加强经贸合作 (2)密切人文交流 (3)加强政治领域的机制建设
(二)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前景展望 1.国内当前对中俄关系发展趋势的代表性的 看法
乐观派: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的中俄 关系,两国关系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悲观派:受本身固有的文化认同感所决定,俄罗 斯的发展战略仍然倾向于西方,加之20世纪以来非敌 即友的中俄关系形式上过于单一,两国已经很难再发 展出新型的伙伴关系。 中间派:由于在很多层面上存在着共同的利益, 未来20年内中俄关系总体上会平稳快速地向前发展, 但是国际局势风云突变,如果中俄在很多问题上的分 歧进一步严重,就会有引发冲突的可能。
• 俄罗斯是我先进武器的主要来源地:我国比较先进的飞机、 军舰以及防空导弹都与俄罗斯有着比较大的联系; • 双方成功举行“和平使命-2005”中俄联合军事演习,以 及2007年8月举行“和平使命-2007”的反恐军演,表明 两国在军事领域的关系也达到了很高水平 。
C--30MK歼击 机,956A导弹 驱逐舰目前正 在洽购956E预 警机
2.中俄关系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 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俄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俄大国沙文主义 俄外交政策的历史传承 俄老大哥心态
(一)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现实分析
1. 中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俄国历史文化的影响 (2)中国威胁论的影响 (3)俄国内对华政策存在分歧 亲西方派、反西方派、四周敌人论、均衡战略
三次结盟 :1896年、1945年、1950年 现 状: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一)新中国成立以前的中俄关系、中苏关系 1.沙俄对中 国的侵略

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

中国与苏联的外交关系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距今约5000年前,以中原地区为中心开始出现聚落组织进而形成国家,后历经多次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直至形成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局面。

20世纪初辛亥革命后,君主政体退出历史舞台,共和政体建立。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大陆建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其中抗日战争可以说是中国经历的最惨痛的历史,最后在苏联和美国等多国的帮助下我们才战胜了日本。

新中国成立后,一切百废待兴,建国初期少不了苏联的帮助,不夸张地说建国初期我们其实是在模仿苏联前进,后来苏联解体,中苏之间的关系就没那么好了。

新中国成立的时候美苏争霸的局面已经开始,而美国支持蒋介石政府,中国大陆刚刚解放,经历了数十年的战争使得新中国的经济百废待兴,而美国铁定不会借钱帮助中国了,所以中共为了争取到强大的帮助和依靠选择了与之对立的超级大国——苏联。

一方面,中共与苏共同是信仰马克思主义者组成,两党交往的历史悠久(正式开始于国民革命时期),且中共之中许多领导人也都去过苏联留学,双方对彼此有着深厚情谊。

另一方面,苏联为了牵制美国,削弱美国的力量,那么支持中共也成了绝佳选择。

在我看来,中苏结盟完全是各取所需。

首先,当时苏联早就可以预料到以后必定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较量,在自己本身短时间内不能有大突破的情况下,拉拢队友是必然的。

当时美国已经早一步开始支持蒋介石,如果最后蒋介石成为中国领导人,那么中国必定会倾向于美国。

就地理位置而言苏联会很难受,所以他们一定不能让美国的计划得逞,那么苏联就必须找一个和蒋介石对立的来支持,这时共产党就进入了苏联视野。

对于中共来说投靠苏联是必然的了,当时的蒋介石已经有了美国的支撑,光靠中共是不可能打的赢得,中共必须找一个可以和美国抗衡的靠山,这样才有机会打败蒋介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当时的中国很落后,一切百废待兴,我们需要苏联的技术支持中国发展,再加上地理位置的优势,毕竟很近,所以当时中国和苏联有着良好的外交关系。

中考历史总复习5-第五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中考历史总复习5-第五讲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级专科学校以及通信、卫生等院校。至1965年底,空军共有29所院校,建立
了比较完善的培训体系,各类指挥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有了培训场所。由
此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空军快速发展的原因是( C )
A.实战经验的增加
B.综合国力的提高
C.教育培训的加强
D.领导人的高度重视
1
2
34 5 6 78 9
2.(2022·广东深圳龙华区模拟)1956年,参考苏联生产的战斗机,中国 成功研制歼-5战斗机。2019年10月,中国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隐形 战斗机歼-20在空军列装。歼-20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之一。 这说明( C ) A.中国空军成为世界最强大的空军 B.中国已跻身飞机制造最先进国家 C.中国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大大提升 D.中国国防装备已经完全实现自主
1
2
1.下面是1949—2009年中国新增与外国建交数量情况曲线图。对此图解读
正确的是( D )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中国与苏联等17个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推动了三次外交高峰
的出现
③70年代,中美关系的缓和推动了中国与西方一大批资本主义国家的建交
④90年代,第三次建交高峰的出现与一批新国家的建立有关
录中的“_____”处应填入( B )
第二编 两大国从对峙走向缓和(1949—1976) 第一章 中美两国分道扬镳……………… 163 第二章 中美陷入敌对关系……………… 174 第三章___________……………………… 226 第四章 中美探索关系正常化…………… 242
A.美国开始介入中国内战
1
2
材料二 1964年10月16日,在中国西部地区成功爆炸了我国自行制造的第 一颗原子弹。它是我国国防建设和科学技术方面取得的一项重大成就,标 志着我国国防现代化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同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指出:中国进行核试验,发展核武器,是被迫而为 的。中国掌握核武器完全是为了防御,为了打破核讹诈,中国任何时候、任 何情况下,都不会首先使用核武器。

浅谈中俄关系

浅谈中俄关系

苏联士兵拍摄的珍贵图片
苏军远东军区第135摩步师(1969年3 月)达利尼尔金斯克摩托机动边防分队 在达曼斯基-珍宝岛前线战斗阵地上。
1969年3月2日,中国边防军在冲突前, 这是战士彼得罗夫最后拍摄的照片之 一,他在几分钟后阵亡。注意图中中 国军人所携武器为ak47步枪。
珍宝岛全景
珍宝岛事件后,中苏双方于当年10月恢复 了边界问题谈判。但期间并未达成任何协 议。 • 1980年由于苏联出兵阿富汗,中苏谈判被 终止。 •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由于国际和 中苏国内形势的变化,双方政治关系逐渐 缓和和改善,这就为解决边界问题创造了 条件。 • 1991年5月中苏两国外长鉴定了《关于中苏 国界东段的协定》,协定确定了“中苏国 界线,通航河流沿主航道中心线行,非通 航河流沿河流中心线或主流中心线行。 •
谢谢
• 神马都是浮云,实力才是硬道理。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但是要说中俄关系坚不可摧,我也不太同 意这个观点。 • “没有永远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远的利 益” • 想当初中国尊称苏联为老大哥,但涉及到 利益问题的时候也是说翻脸就翻脸。正是 由于现在中俄关系良好对双方都有利益, 一方面可以限制美国的“单极世界”的野 心,另外和平和发展是世界主题,发展才 是第一要务。所以中俄美可以保持和平。 • 但是时代在变化,我们要朝前看,引用邓 小平爷爷的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落 后就要挨打。
•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沙俄违背《尼布楚条 约》开始大举侵略我国东北地区,期间签 订了《瑷珲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 约》等,以上不平等条约共强占中国150多 万平方公里土地。中俄两国近现代边界纠 纷由此开始。
• 新中国建立后中苏结成紧密的同盟关系, 中苏边界问题虽未被解决,但两国的亲密 关系掩盖了在边界问题上的潜在矛盾,双 方基本按实际控制线维持了中苏边界的平 静。然而随着五十年末中苏关系恶化,边 界问题上的阴影开始显露出来。其中最为 严重的当属珍宝岛事件。 • 1969年3月,苏联军队几次对黑龙江省乌苏 里江主航道中心线中国一侧的珍宝岛实施 武装入侵,并向中国岸上纵深地区炮击。 中国边防部队被迫进行自卫反击。此即著 名的珍宝岛事件。

中俄关系现状及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现状及中俄关系

--------经济合作
技术合作和技术转让

两国通过交流国民经济各部 门的经验来实现科技合作, 双方将相互供应技术资料, 交换情况,苏联派遣专家进 行技术援助和介绍科技方面 的成就。到1958年底,苏联 无偿向中国提供了几乎涉及 各种工业各个方面的1100套 工业企业及其他项目资料, 3500套机械设备制造图纸, 950套技术资料和2950份说 明书。
边界问题被重提

随着两国关系 的恶化,两国 边界问题被重 提,在随后的 几年里两国不 断就边界问题 激烈交锋
军事冲突
-----1969年

双方在1969年 3 月更是发生 了“珍宝岛事 件”。 事件发 生后,双方在 边境线上陈兵 百万,大有一 触即发之势。
启示




国际环境是制约国家间关系的重要 因素 妥善处理意识形态在国家利益间的 位置 国家间平等互利才能维持关系正常 发展 妥善处理边境问题 领导人的意志和判断
二 全面合作1950—1956年
军事合作-----------朝鲜战争 经济合作-----------移交,援 助,转让,贸易

-------军事合作

朝鲜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中,苏联出 动了空军、高炮兵及其 它部队参战,同时帮助志 愿军空军发展壮大,并给 予志愿军大批现代武器 装备以及优惠经济贷款, 为志愿军在朝鲜战场取 得战争的胜利,起到了不 可忽略的作用。
-------分裂标志
两党决裂

1965年莫斯科三月会议 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从思想上的分歧发展到 组织上的分裂,中共和 苏共以及欧洲一些党之 间的关系中断了,社会 主义阵营不复存在。莫 斯科会议成了中苏两党 决裂的标志。
-------分裂标志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

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中俄两国拥有430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是山水相连的友好邻邦。

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

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确认俄继承苏联与中国的外交关系。

从1992年两国“相互视为友好国家”,到1994年宣布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再到1996年确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直至2001年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睦邻友好合作条约》,中俄关系连上四个台阶。

近年来随着两年一度的中俄联合军演和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的合作。

中俄之间的战略性伙伴关系在俄国国内右翼势力的各种干扰中艰难的前进。

面对着北约的不断东扩,和美国不断的在独联体这个俄国传统的势力范围策动颜色革命,俄国急需要中国这个强大的盟友牵制美国。

俄罗斯与中国,在很多问题上,有共同的认识而且行动一致。

在国际上一系列的危机中都站在一起。

而且中国是俄罗斯能源和军备的大买主。

中国和俄罗斯陆地边界长达2.28万公里,目前中国和俄罗斯已经和平解决了所有边界问题,因此,俄罗斯对中国的合作和友好程度也是较高的。

中国和俄罗斯的关系,是十分微妙的。

在西方眼前,双方是盟友关系,但是不是盟友,只有两国心里清楚。

表面上,两国是上合组织的主导国家,又是军事演习,又是友好年的,显得十分热络。

然而,从驱逐华商事件,到审判中国间谍,俄罗斯方面经常出现不和谐的声音,让人摸不着头脑。

现在,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可以说是:且走一步说一步。

中国和俄罗斯由于受西方的挤压,结成了一定程度的战略盟友,是国家现实的需要。

可由于双方的需要追求不同,自然表现出的力度积极性就不同,俄罗斯就曾有人指责中国不愿意真正成为其盟友。

这个问题,既有俄罗斯的原因,也有中国自己的原因。

实际上,中国若和俄罗斯结成所谓的“盟友”,不仅对中国不利,对俄罗斯也同样不利,两国就会陷入孤立。

中国现在谋求的是发展,并为此在世界上广交朋友。

虽然和谋求霸权的美国、和谋求一直站在世界顶层的西方诸强有一定的冲突,但不是根本利益的冲突,经济上的联系已远远超过俄罗斯。

中俄关系概述

中俄关系概述

中俄关系概述中俄两国同位世界大国,又同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中俄关系是中国外交中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中俄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既有友好,也有敌对,复杂而重要。

今天学习中俄关系历史,审视现实,关注未来,有重要的意义。

一、俄罗斯概述【行政区划】•2000年5月,时任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命令,将俄联邦89个实体(共和国、边疆区和州)按地域原则划分为7个联邦区,目的是维护国家统一,强化总统对地方的管理。

2010年1月设立北高加索联邦区,这是俄第8个联邦区。

俄罗斯两个联邦主体合并为外贝加尔边疆区北奥塞梯共和国达吉斯坦共和国印古什共和国•俄罗斯国土面积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总面积76%,居世界第一位。

【民族语言】•俄全国有180多个民族,主要少数民族有鞑靼、乌克兰、楚瓦什、巴什基尔、白俄罗斯、摩尔多瓦、日耳曼、乌德穆尔特、亚美尼亚、阿瓦尔、马里、哈萨克、奥塞梯、布里亚特、雅库特、卡巴尔达、犹太、科米、列兹根、库梅克、印古什、图瓦等。

人口分布极不均衡,西部发达地区平均每平方公里52—77人,个别地方达261人,而东北部苔原带不到1人。

高加索地区的民族成分最为复杂,有大约40个民族在此生活。

居民多信奉东正教,其次为伊斯兰教。

俄语是俄罗斯的官方语言,各共和国有权规定自己的国语,并在该共和国境内可与俄语一起使用。

•俄罗斯人口1.43亿,居世界第七位。

俄罗斯劳动人口的70%受过高等教育,素质较高。

【自然地理】•位于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其欧洲领土的大部分是东欧平原。

它横跨欧亚大陆,东濒太平洋,西接波罗的海芬兰湾,东西最长9000公里,南北最宽4000公里,领土面积约1707.54万平方公里(占苏联领土面积的76%),是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

陆地邻国西北面有挪威、芬兰,西面有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兰、白俄罗斯,西南面是乌克兰,南面有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哈萨克斯坦,东南面有中国、蒙古和朝鲜。

东面与日本和美国隔海相望。

中苏关系

中苏关系

一.中苏/俄关系的曲折历程1.“一边倒”方针下的中苏蜜月期(1949—1960)“不平等的伙伴”战略联盟模式 1949年毛主席访苏,两国于1950年2月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结成政治军事同盟。

在当时反帝、反殖和争取缓和紧张局势的斗争中,中苏两国利益一致,行动上相互配合。

1957年11月,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

在莫斯科举行的12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及64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发表纲领性宣言,把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团结推向了高峰。

双方虽有分歧,但两国政府能够顾全大局,求同存异,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2.中苏对抗:意识形态冲突到武装对峙(60年代—80年代初)战略对抗模式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产生分歧。

此后两国的分歧、冲突进一步发展,分歧的范围更加广泛,冲突也更加尖锐。

两党从意识形态分歧上升到两国关系,1969年珍宝岛(苏联称达曼斯基岛)事件,使已经恶化的两国关系走向全面对抗。

70年代苏联在印度支那地区大肆扩张,并支持越南反华、入侵柬埔寨。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威胁我国西南安全。

苏联的这些行为,使两国关系不断恶化。

3.中苏关系缓和到正常化(80年代初—1991)进入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中苏两国对国际形势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中国进入改革开放的伟大时代。

中国需要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尤其是良好的周边环境,而缓和、改善中苏关系也就作为一个重要的任务被提上了议程。

1982年中国十二大确定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战略,不再把反对某一特点国家作为外交政策的目标,强调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一切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苏联由于在70年代过度扩张,使其丧失了对美国的优势地位,苏联需要收缩战线;中国与日本、美国相继建交,又使苏联在亚太地缘环境中处于不利地位。

如果与中国继续全面对抗,苏联的地缘政治环境将迹象恶化,苏联的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新中国成立后中俄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

新中国成立后中俄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

百家论点新中国成立后中俄外交关系的演变过程孔令慧(辽宁大学,辽宁沈阳110136)摘要:中国和俄罗斯作为邻邦,两国的地缘关系将会是永久的。

目前,作为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中俄两国正处于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然而,中俄两国关系的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在当今世界大国主导国际关系的时代,中俄两国外交关系发展的大方向是由国际关系格局决定的。

关键词:国际结构;中俄关系;问题;发展1中俄关系的演变过程1.1中苏关系的“四个十年”苏联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我国建交的国家。

从建交至今中苏关系经历了“四个十年”。

(1)第一个十年从1949~1959年,这十年被称为十年友好。

赫鲁晓夫曾提出,国际关系命运由中苏共管,苏联管西方,中国管东方。

(2)第二个十年从1960~1968年,这十年的时间被称为十年论战。

两个社会主义国家开始了持久的大论战,对抗模式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

(3)第三个十年从1969~1978年,这十年被称为十年对抗。

在这十年间,中苏关系完全破裂,造成两国不同程度的利益与损失。

(4)第四个十年从1979~1989年,这十年被称为十年对话。

这十年间中苏关系开始正常化,两国关系开始回暖。

1.2苏联解体后的中俄关系1991年12月,苏联解体。

在苏联解体第三天,双方签署《会谈纪要》并建立外交关系。

1992年,叶利钦提出要把两国“互为友好国家”。

1994年,江泽民主席提出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伙伴关系”,中俄关系上了一个新台阶。

1996年,叶利钦二次访华两国建立了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普京出任总统以来,将复兴俄罗斯经济放在头等地位,把发展国内经济作为主要目标,给中俄关系添加了新的活力。

2中俄关系能够逐步发展的原因2.1历史性因素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总体上趋于缓和,以经济和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重点。

中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当改革开放,俄罗斯为实现重振大国雄风的政治理念,同样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
边界上的军事设施,导弹增加到占苏联全部导弹的1/ 3,陈兵总数达到了100万人.从而构
成了对中国北部安全的严重威胁。此时两国贸易额急剧下降,科技文化合作陷于中断,边境
谈判毫无进展,60年代后期两国边界形势十分紧张,1969年甚至在珍宝岛爆发了两国边防军
队的武装冲突事件。
80年代两国关系逐步实现正常化时期。进入80年代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
三、边界问题在历史上长期是影响两国关系的一个复杂问题。
1991年5月正式签署了“关于中苏国界东段协定”。1992年初,中俄最高立法机构批准了两国东段
边界协定。1994年9月在江泽民访问俄罗斯时,双方又签署了关于中俄国界西段的协定,该
协定随后也得到了双方最高立法机构的批准。现在两国长达4300多公里的边界,在签订上述中俄哈吉塔边
化,中苏两国国内形势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中苏关系的这段历史早已成为过去。之所以要在这里作一简要的回顾,是因为中俄关系
是中苏关系的继续和发展,“鉴往知来”,弄清中苏关系的过去,可更好地理解中俄关系的今
天和明天。
二、苏联解体后中俄关系的发展
1991年底苏联宣告解体,新独立的俄罗斯成了苏联法律上的继承国。中俄
结盟,成为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一员。在此时期,两国曾经互相支持和合作。
60-70年代的对抗时期。从60年代初开始,两国关系不断恶化,走上了激烈对抗的
道路,时间长达20多年。这期间,苏联对中国施加了各种经济和军事压力,从撤退专家,
撕毁合同,到采取一系列军事措施。在此期间苏联共花了2000多亿卢布,大大加强了在中苏
境地区加强军事领域信任协定的同时,中俄双方关于在边境地区相互裁减军事力量的协定也

当代中苏、中俄关系(1949-2009)

当代中苏、中俄关系(1949-2009)

1986年 7月戈 尔巴乔
夫海参
崴演说
三个条件: 苏联从中 苏边界撤 军;从阿 富汗撤军; 迫使越南 从柬埔寨
1987年 第三次 边界谈 判取得 一定进

月苏联 在关于 政治解 决阿富 汗问题 的日内 瓦协议
1988 年12 月钱
其琛
外长
访苏
月,在 苏联的 1989年2 压力下, 月苏联 越南宣 外长谢 布将在9 瓦尔德 月从柬 纳泽回 埔寨撤 访中国
团进行围 攻
13
8-Apr-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56年至1969年:恶化分裂
表现
苏联单方面 苏联 “要求”
决定全部召 中国连本带 1962年苏联
回在中国工 息偿还抗美 在新疆伊犁、 苏联开始在
作的苏联专 援朝时苏联 塔城等地进 中苏边界不
家,废除所 支援中国的 行大规模颠 断挑起事端
70年代,苏联开始 谋求对美国的优势,
在世界范围与美国争 夺势力范围
尼克松入主白宫后, 美国决心调整全球 战略,认为应利用 中苏矛盾,借中国
来抗衡苏联
霸权主义比美国霸权 主义对中国更具直接 的威胁,提出 “一 条线”战略,对付苏 联的挑战,反对苏联
的霸权
15
8-Apr-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新型的 国家关 系机制
保障睦邻 相处的安
全机制
经济科技
合作机制
22
8-Apr-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边界协定
1994年《中俄国界西段协定》
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 于中俄国界线东段的叙述议定书》、《中华人 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中俄国界线西 段的叙述议定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 斯联邦共和国关于对界河中个别岛屿及其附近 水域进行共同经济利用的协定》

第三章谈中俄关系

第三章谈中俄关系

17
三、 中俄都处在经济结构调整和加速发展期, 两国经济的互补性强,在诸多领域的合作大有 可为。 近年来, 中俄两国经济都走上了快速发展 的道。而中俄经济发展接轨点多、 互补性强, 加强务实合作对两国综合国力的快速发展作用 显著。中俄经贸合作也开始进入重要发展期, 随着双边贸易额的不断提升, 贸易结构也在发 生变化, 多层次、 多领域、 高科技含量和高 投入的经贸合作模式逐步形成, 这将为中俄经 贸合作开辟更加广阔的前景。
2
(一)中国与沙俄之间的关系:被侵略 中国与沙俄之间的关系:
在近代,沙俄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在近代,沙俄是掠夺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17世纪以前中国并不与俄罗斯接壤,只因沙俄在近代 世纪以前中国并不与俄罗斯接壤, 世纪以前中国并不与俄罗斯接壤 的侵略扩张,才使中俄成为邻国。 世纪初期 世纪初期, 的侵略扩张,才使中俄成为邻国。17世纪初期,俄国 开始蚕食哈萨克草原各个汗国, 开始蚕食哈萨克草原各个汗国,到19世纪最终完成对 世纪最终完成对 中亚三个汗国(浩罕、布哈拉和希瓦)的吞并。 世 中亚三个汗国(浩罕、布哈拉和希瓦)的吞并。17世 纪沙俄不断向东扩张, 纪沙俄不断向东扩张,遇到康熙统治下的大清国的抗 击。 1689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两国的 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 年的 东段边界,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 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 东段边界 规定两国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和格尔 必齐河源向东绵延至海的外兴安岭为界。乌第河地区 必齐河源向东绵延至海的外兴安岭为界。 由于外兴安岭在东部分为南北两支而未行划定。 由于外兴安岭在东部分为南北两支而未行划定。这是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
Hale Waihona Puke 16二、 中俄有相似的战略环境 , 都需要维持周边 的和平与稳定,加强地区安全合作符合双方利 益。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 加强睦邻友好对两国 安全环境的影响最为直接。中俄都处在复杂的 地缘战略环境之中, 面临维护国家统一 、 加 快国内发展 , 保持社会稳定的战略任务。作 为上海合作组织 的发起国, 中俄对维护中亚 地区的稳定负有特殊责任。中俄在国际和地区 安全事务上的合作既有必要也有基础, 大有潜 力可挖。

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

中俄关系的发展演变

1949年10月2日,中国与苏联建交。

苏联解体后,1991年12月27日,中俄两国在莫斯科签署《会谈纪要》,解决了两国关系的继承问题。

1998年11月,中俄两国在莫斯科发表了《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

2001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双方签署了《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5年6月底至7月初,国家主席胡锦涛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两国签署《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中俄两国关系文件关于中俄相互关系基础的联合声明 (1992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联合声明 (1994年9月)中俄联合声明 (1996年4月)中国和俄罗斯关于世界多极化和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联合声明 (1997年4月)中俄联合声明 (1997年11月)关于中俄边界问题的联合声明 (1998年11月)关于世纪之交的中俄关系的联合声明 (1998年11月)关于江泽民主席访问俄联邦并与叶利钦总统举行非正式会晤的联合新闻公报 (1998年11月)中俄联合声明 (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与俄罗斯总统叶利钦非正式会晤联合新闻公报 (199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北京宣言 (2000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总统关于反导问题联合声明 (2000年7月)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 (2001年7月)中俄元首莫斯科联合声明 (2001年7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2年12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3年5月)世代睦邻友好共同发展繁荣━━胡锦涛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2003年5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4年10月)中俄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 (2005年7月)中俄联合公报 (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联合声明 (2006年3月)中俄联合声明 (2007年3月)中俄合理利用和保护跨界水协定 (2008年1月)中俄关于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 (2008年5月)中俄元首北京会晤联合公报 (2008年5月)中俄石油领域合作政府间协议 (2009年4月)中俄元首莫斯科会晤联合声明 (2009年6月)中俄关于全面深化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10年9月)中俄元首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65周年联合声明 (2010年9月)中俄关于当前国际形势和重大国际问题的联合声明 (2011年6月)中俄两国军队总参谋长发布联合新闻公报 (2011年8月)中俄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 (2012年6月)中国政府对俄政策胡锦涛2010年5月9日,胡锦涛在应邀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5周年庆典期间在莫斯科会见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胡锦涛就加强中俄战略协作提出4点建议。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

解放前夕,1949年2月,斯大林派米高扬到西柏坡同毛泽东主席会晤,双方进行了内部沟通。

6月,毛主席发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明确提出向苏联“一边倒”;刘少奇奉命秘密访苏,向斯大林通报情况,同时为毛主席访苏作准备。

斯大林邀请刘少奇参加苏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并在会上宣布,新中国政府一成立,苏联立即予以承认。

会谈中,在对待中国共产党的问题上,斯大林作了自我批评,称由于不了解情况,有时干扰或妨碍了你们。

毛主席很重视这句话,认为这实际上是承认错误。

中方认为苏方执行了一条彻头彻尾、彻里彻外的修正主义路线,赫鲁晓夫是背叛马克思主义、背叛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叛徒”,在苏联实行了资本主义复辟,如此等等;而苏方也给中方加了一大堆帽子,如教条主义、冒险主义、托洛茨基主义等等,总之是帽子满天飞,纲越上越高。

诚然,双方的分歧不能说没有任何“是非”,也不是不可以通过讨论来分清“是非”,但究竟什么是“真理”,不是自己说了就算数的,也不能靠“引经据典”来证明,更不能通过强加于人,通过无限上纲来判断,而只能由实践,由历史来检验。

而实践与历史均证明,双方当年自以为正确的许多观点实际上并不正确,争执中双方坚持的许多观点均经不起历史的检验,正如邓小平所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实践,回过头来看,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

”列宁几十年前讲过的话,称“列宁会从棺材里爬出来拧你们的耳朵”。

中方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声明“我们党只信服马列主义真理,决不会向违反马列主义的错误观点屈服”,并回敬说,如果列宁真的从棺材里出来拧我们的耳朵,我们会很高兴,因为这说明我们离列宁还不远,他还拧得着,但有些人离列宁远得恐怕连耳朵也拧不着了。

为了向中国施加压力,1960年7月,赫鲁晓夫单方面决定,在一个月内撤走全部在华工作的1400多名专家,撕毁几百个双边协议和合同,给我国经济建设造成严重损失。

同时,在新疆地区挑起边境纠纷。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两国间的第一次边境冲突事件。

静观中苏关系

静观中苏关系




第一,(从其包含的内容和变化发展过程) 中苏关系的广度、深度和复杂程度要超过很多其他 大国关系,中苏关系集两国关系,两党关系和两国 以及两党领导人之间的高层交往与一体,它同时包 含了大国关系,社会主义国家间关系、不同文明国 家间的关系、新型民族国家和欧洲传统大国的关系 等广泛内容,并且掺杂了在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关 系的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诸多因素。 从一般国家关系到亲如兄弟的战略同盟,进而摇身 一变为势不两立的战略对手,然后又经历了艰难的 正常化回归到友好国家关系,最终在苏联解体后建 立起可作为大国关系典范的新型战略协作关系。这 种关系在当代国际关系上可谓罕见,从这个意义上 说,中苏关系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中是一个很有重 要研究意义的样本。

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发布后,苏联政府于10月2日首先承认中华 人民共和国。中国外交部于10月3日电复苏联外交部,欢迎中 苏建交,并互派大使。
二 、中苏关系的变化发展
50年代: 中苏结盟时期。毛泽东对苏外交政策是“一面倒”,甘愿 做斯大林的“马前卒”。出兵朝鲜,放弃了收复台湾的大好 时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这对新中国的确立和生存具有 关键的意义。苏联诚信的帮组了我们。结盟表明中国处于被 保护的地位,中苏关系是不平等的。1950年的中苏条约也 是不平等的。 国内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用了大量的苏 联专家,老百姓略有怨言,即被打成“反苏”的反革命。
第二(对中苏两国内政和外交的巨大影响)。


对中国而言,中苏关系对中国社会发展所产生 的影响是非同小可的。正是十月革命一声炮响, 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创建 发展到最后取得政权,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 和苏联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而正是后来两国关 系的恶化,中国从70年代起调整与美国等西方 国家的关系,并进行改革开放,走上了由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而对苏联而言,中苏关系的阴晴圆缺无疑也同 其他国内事务的演变具有相当密切的联系,对 其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发挥着相当重要的 影响力。所以,双边关系的研究也因此拥有了 特殊的意义。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状一、中俄关系的历史中国和俄罗斯是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中俄关系的四不主义:不结盟,不对抗,不意识形态化,不针对第三国。

中俄关系有三个层面:一是双边关系。

两个正常的大国的关系和地区合作。

上海合作组织是中俄合作非常重要的形式。

二是国际战略合作,全球层面的。

三是地区合作,反对美国的单边主义。

1、中俄关系的三个历史阶段、四种范式。

第一个是沙俄和中国的关系,1917年十月革命以前。

第二个是苏联和中国之间的关系,十月革命以后到苏联解体的1991年。

第三个是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1992年到现在。

1991年苏联解体。

现在的俄罗斯是15个独联体中最大的,面积约占75%。

苏联解体形成了新的地缘政治。

中亚五国的独立,使我国和俄罗斯在西北地区的接壤形成了一个缓冲带,现在叫睦邻带。

历史上,中俄关系有四种范式。

第一是欺压和掠夺的关系。

在近代中国,日本和俄罗斯对中国伤害最深。

日本对中国进行了多年的战争,沙皇俄国攫取了我们很多的领土。

第二种是中俄形成结盟关系,中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

第三种方式对抗关系。

60年代到80年代,中苏之间出现对抗、冲突,甚至武装冲突。

苏联解体后,中苏关系正常化。

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中苏关系正常化演变成正常化的中俄关系。

2、中苏关系从蜜月到对抗1949年到60年代中期是中苏关系非常重要的时期,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

当时,中苏是结盟关系,兄弟关系,我们称苏联为老大哥,我们的外交政策就是一边倒的政策。

特别是朝鲜战争发生后,我们更明确了一边倒的政策,倒向苏联。

二战以后形成了两个阵营,一个是以美国为首的以北约为基础的帝国主义阵营;另外一个是以苏联为首的以华约为基础的社会主义阵营。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属于社会主义阵营。

虽然中国不是华约集团的成员国,但中国是社会主义阵营的最重要的力量。

当时,中苏关系的一个重要性质是高度的意识形态化。

两党关系高于两国关系。

中苏关系是结盟、一边倒、针对帝国主义、高度的意识形态化的关系。

中俄关系

中俄关系

2、国徽


红色盾面上有一只金色的双 头鹰,鹰头上是彼得大帝的 三顶皇冠,鹰爪抓着象征皇 权的权杖和金球。 鹰胸前是一个小盾形,上面 是一名骑士和一匹白马,代 表首都莫斯科。详细为:骑 士面向右侧,穿着银色盔甲, 披着淡蓝色的披风,手里握 着锋利的金色长矛刺向一只 黑色的蛇状怪物。它是于 1781年在"乔治十字勋章"里 关于蛇魔的传说的基础上建 立的。
三次结盟 :1896年、1945年、
1950年
1896 年《中俄密约》:即俄国 与清政府订立的秘密条约,1896年 6 月 3 日 ( 光绪二十二年四月二十二 日 ) 沙俄利用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 中战败的困境﹐藉口“共同防御” 日本﹐诱迫清政府派遣特使李鸿章 与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财政大 臣维特在莫斯科签订《御敌互相援 助条约》。又称《防御同盟条约》。 一般称为《中俄密约》。
形势与政策之
中俄关系的回顾与展望
中俄关系始终是国际关系中举足轻重的组 成部分,其走向直接对亚太局势乃至世界格局 产生着重量级的影响。 中俄关系进入到真正平等和健康的时期。 中俄业已形成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堪称当 前新型大国关系的典范。
主要内容: 一、中俄关系的历史演进 二、中俄关系的现状分析 三、中俄关系的前景展望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中 华人民共和国与苏联于1950年2月14日签定的 条约,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 这个条约是以1945年8月中华民国政府代表王 世杰和苏联政府在莫斯科签订的《中苏友好同 盟条约》为基础草拟的。条约由中华人民共和 国总理兼外长周恩来和苏联外长安德烈· 维辛 斯基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签署。60年代起,中 苏两国关系恶化,该条约名存实亡。期满后没 有再延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
10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49年至1956年:友好时期
重大事件
中苏两国1950年2月14
1949年10月2日,中1949年12月16日和 1950年1月20日,毛泽 东和周恩来先后访问
戈尔巴 乔夫访 华,标 志着中 苏党际 关系和 国家关
撤军
上签字
出全部
系实现
军队
正常化
18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1982年至1991年
• 缓和改善 • “独立自
主” 、“ 不结盟” • 党国关系 正常化
9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49年至1956年:友好时期
“一边倒”政策
“积40年和28年的经验,中国人民不是倒向帝 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 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
当代中苏、中俄关系的特殊性
特殊性: 相对的概念
地缘政治关系 历史渊源关系 意识形态关系
3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4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引言:背景
历史遗留问题
关于领土、边界的不平等条约 雅尔塔协定 党际关系与国家关系
5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引言:背景
关于领土、边界的不平等条约
70年代,苏联开始 谋求对美国的优势,
在世界范围与美国争 夺势力范围
尼克松入主白宫后, 美国决心调整全球 战略,认为应利用 中苏矛盾,借中国
来抗衡苏联
霸权主义比美国霸权 主义对中国更具直接 的威胁,提出 “一 条线”战略,对付苏 联的挑战,反对苏联
的霸权
15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团进行围 攻
13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56年至1969年:恶化分裂
表现
苏联单方面 苏联 “要求”
决定全部召 中国连本带 1962年苏联
回在中国工 息偿还抗美 在新疆伊犁、 苏联开始在
作的苏联专 援朝时苏联 塔城等地进 中苏边界不
家,废除所 支援中国的 行大规模颠 断挑起事端
苏联之租用旅顺港为海军基地也须予以恢复 设立苏中合办的公司共同经营中长铁路和南满铁路
1945年8月《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既未提到废除不平等条约问题,也没有对雅尔塔秘密协定中 有关损害中国主权的问题做出说明
7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引言:背景
国际共运与独立自主
苏联在帮助中国共产党建党、 以及早期建立党组织、开展 革命活动等方面,曾给予过 中国共产党极大的指导和帮 助,为两党关系奠定了比较
1986年 7月戈 尔巴乔
夫海参
崴演说
三个条件: 苏联从中 苏边界撤 军;从阿 富汗撤军; 迫使越南 从柬埔寨
1987年 第三次 边界谈 判取得 一定进

月苏联 在关于 政治解 决阿富 汗问题 的日内 瓦协议
1988 年12 月钱
其琛
外长
访苏
月,在 苏联的 1989年2 压力下, 月苏联 越南宣 外长谢 布将在9 瓦尔德 月从柬 纳泽回 埔寨撤 访中国

美国对发生 在苏联和中 国国内的改 革以及中苏 两国关系改 善都采取了 观望和支持
的态度
17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82年至1991年:缓和改善
经过
1989年5
中国提出
1988年4
1989年1
月16日
1982年3 月勃列 日涅夫 塔什干
演说
葬礼 外交
有合作项目 军事物资款 覆活动
(257个)

苏联把在声 明中明显偏 袒印度,把 中苏之间的 矛盾公布于

评价
14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69年至1982年:对抗升级
背景
中国领导人认为苏修
20世纪70年代,国 际形势进入一个大
动乱、大动荡、大 分化时期
苏联
日签订《中苏友好同 盟互助条约》、《关 于中国长春铁路、旅 顺口及大连的协定》、 《苏联贷款给中华人
民共和国协定》
评价
11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周恩来在中苏友好同盟条约签字仪式上
12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56年至1969年:恶化分裂
背景
中苏两党在意识形态的一些原则问题上出现了分歧
1960年社
会主义国
苏联国内 政局剧烈
变化
庐山会议 后“左倾”
思潮
苏共二十 大
波兰事件
匈牙利事 件
苏联提出 成立中苏 联合舰队、 长波电台
的建议
家共产党 和工人党 代表会议, 苏联代表 对中国共 产党代表
1963年3月 -1964年 10月两党 大论战
清朝-沙皇 (222年)
民国-苏联 (32年)
PRC-苏联 (42年)
PRC-俄联邦 (14年)
6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引言:背景
雅尔塔秘密协定
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关于日本的协定》
外蒙(蒙古人民共和国)的现状必须予以维持 大连港必须国际化,苏联在该港的优越权益必须予以保证,
当代中苏、中俄关系
(1949-2009)
肖佳灵 副教授
主要内容
引言:研究方法与研究背景
研究方法 关于中苏、中俄关系的特殊性 历史遗留问题与当代中苏、中俄关系的关

当代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中俄关系的发展与问题(1991-2009)
2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引言:背景
坚固的合作基础
两党早期合作过程中的 问题
8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49年至1956年
• 友好时期 • “一边倒” • 联苏抗美
1956年至1969年
• 恶化分裂 • “独立自
主,自力 更生” • 反帝反修
1969年至1982年
• 对抗升级 • “一条线” • 联美抗苏
1969年至1982年:对抗升级
• 继续政治对抗 • 继续军事对峙
表现 评价
16
11-May-20
当代中国对外关系
中苏关系的演进(1949-1991)
1982年至1991年:缓和改善
背景
长期的军备 竞赛使苏联 元气大伤
1972年中美 关系改善和
1979年中美 建交对苏联
的冲击
中国在对外 政策的调整 中,解放思 想,摆脱长 期以来的意 识形态的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