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定申论概括归纳题
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精选3篇)

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精选3篇)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篇1】1、借用主导思想最好能够借用一些马克思、邓小平和毛泽东思想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观点。
比如一分为二,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两手抓等等。
2、字迹要清楚,字数要适当字迹清楚点,自己写字实在太难看,那么就下点功夫练练字,答题时切忌废话连篇,字数要适当,不要像老太太“裹脚布子”自己领悟吧.....3、多看申论范文一定要承认人家的优秀,多看几篇好例文、好范文,多读读,看看。
学习人家是怎么写的,别人走过的成功路,完全是可以搬过来自己运用的。
4、要冷静,要自信考试最怕紧张,一定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有时候心态好了,分数也会顺很多!公务员申论概括题应答技巧【篇2】概括题主要类型概括类题型主要有概括主要问题和概括主要内容两种。
主要问题和主要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联系就是二者都要客观的进行概括。
在某种极端的情况下,概括主要内容就是概括主要问题。
区别主要是在内涵、外延、作答思路上的区别。
内涵是指概念的本质属性。
外延是指概念的范围,即包括什么。
那么主要内容的内涵就是指材料涉及的各个方面的要点。
主要问题的内涵是指政府工作中的缺点不足和急需改进的地方。
在外延上,主要内容的范围是大于主要问题的。
在作答思路上,概括主要内容的基本原则是要有逻辑的贯穿要点。
首先要有一个主线,即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其又分为两个小思路:第一,提出问题—说明情况—分析原因—解决对策。
第二,缘起—现状—原因分析—结论。
另外一个主线是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即:产生—发展—高潮。
比如PPA事件就可以按这种思路进行概括。
第三条主线是按照事件的构成因素进行概括。
比如食品安全问题。
其构成因素包括采购—加工—生产—销售。
第四种思路就是灵活概括。
概括题答题思路概括主要问题的思路有罗列法和围绕主要问题展开法。
罗列法就是把主要问题逐条列出来。
在形式上应采用“第一,第二,第三……”或“一是,二是,三是……”等规范写法,杜绝使用阿拉伯数字或大写的“一,二,三……”等不规范的写法。
申论的归纳概括题怎样做到不失分?

申论的归纳概括题怎样做到不失分?一、【归纳概括题型判断】这种类型的题目应该是最难写,也是最容易失分的题目,很多考生在面临这种题目的时候,往往感到束手无策?但是这种最难得分的观点题,经过详细的分类!完全是可以实现秒杀的。
归纳概括最本质的核心:客观(材料怎么说就怎么写,不能添加自己观点在里面)(一)基本题型1、概括主要问题:核心问题+具体表现。
2、概括主要内容:问题、影响、原因、趋势。
(二)衍生题型1、概括争议:争论焦点+正方观点和反方观点。
2、概括原因:思想(主观)、监管(客观)、制度(内因)、利益(外因)。
3、概括影响:上述做法的目的和意义:一是xxx。
二是xxx。
三是xxx。
(三)基本题型变形:公文型概括,宣传纲要二、【归纳概括题型示例】这里有一个思维模式,应用这个模式可以对付所有的申论考试材料总结概括题型,实际上还是那灵魂三问,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1)是什么;材料反映了……问题/反映了主要问题是……/说明了一个重要现象(2)是什么;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这些问题主要体现为:/这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表现:(3)为什么;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主要是以下问题导致了这些现象的发生:/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何以如此呢?(注意设问句的使用)(4)怎么做;党和领导/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应该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克服这些问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三、【概括题型需注意的问题】注意事项:1、把握要点;2、概括精准;3、字数及卷面把握。
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总结的模板1.【主要问题】:给定材料反映了如下问题xxx,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xxx ;表现在xxx;二是xxx;表现在xxx(根据字数看“表现在”写多少字)。
2.【主要内容—常规型】:分为三段(1)问题或者现状;我国xxx,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xx(2)原因、影响;产生了恶劣的影响,xxx,究其原因xxx(3)对策;针对上述问题的做法是xxx3.【主要内容—争议型】:给定材料的争议焦点是xxx,正方的理由是:一是xxx,二是xxx,反方的理由是:一是xxx,二是xxx。
公务员申论辅导: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

公务员申论辅导:归纳概括题答题技巧1500字归纳概括题是公务员申论中常见的一类题型,要求根据所给材料归纳出一个概括性的表述。
归纳概括题的考查重点在于考察考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抓住核心要点的能力。
下面将介绍一些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技巧。
1.仔细阅读材料对于归纳概括题,首先需要认真阅读所给材料,并确保对材料内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阅读时要注意抓住材料的核心要点,理解材料的主题和观点,注意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
可以在阅读过程中标注和做笔记,以便后续答题使用。
2.确定核心要点在阅读完材料后,要通过归纳总结,找出其中的核心要点。
一般来说,每篇材料都会有一个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找出材料的主旨句或主题词来确定。
同时,要注意材料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对比关系、转折关系等,这些关系也是归纳概括的重要要素。
3.构建概括性表述在确定了核心要点后,可以开始构建概括性表述。
概括性表述要简洁准确,能够概括出材料的主旨和观点。
一般来说,概括性表述应该包括以下三个要素:主题、观点和理由。
主题是指材料中讨论的中心问题,观点是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立场或看法,理由是支持观点的论据或例证。
4.练习归纳概括题为了提高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技巧,可以多做一些练习题。
选择一些真题或模拟题,进行独立思考和答题练习。
在做题过程中要仔细分析材料,抓住核心要点,并通过练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5.注意答题规范和语言表达在答题过程中,要注意遵循答题规范,确保答案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答案要简洁明了,不要出现模棱两可的表述。
同时,要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和清晰,使用合适的词汇和句式,避免冗长和累赘的表达方式。
综上所述,归纳概括题是公务员申论中常见的一类题型,通过合理的阅读和归纳总结,找出材料的核心要点,构建概括性表述。
通过不断练习,提高自己的归纳和概括能力,即可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作答指点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作答指导大家都知道申论考试中有归纳概括这个题型,属于必考题型,在归纳概括中有几个常见问题让人抓耳挠腮,不得其解。
比如:如何掌控字数,怎么样写才算条理清楚,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作答指导,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作答指南第一、如何体现概括中的层次分明,条理清楚。
方法①对整体概括的内容加标题——总括句(对内容全部概括的句子)总括句的写法:Eg:请概括A镇电商产业园存在的问题。
(一)抄题干。
【虚写】①缩写Eg:问题有②全抄Eg:A镇电商产业园存在的问题有(二)总结式。
【实写】①直接排列小要点Eg:A镇电商产业园发展中存在资金、交换、技术、设施等②再次归纳概括小要点Eg:A镇电商产业园发展中主要存在软、硬件两方面的问题,具体有方法②在每个要点前,加对内容的提炼;或者将核心词前置。
【前置词】Eg:一样写法:导致B村贫困的主要原因有:1耕地少山地多2基础设施差3劳动力文化素养低前置写法:导致B村贫困的原因有:一、自然原因【前置词】。
耕地少山地多【具体表现】二、社会原因。
【前置词】1基础设施差2劳动力文化素养低Tips:总括句的实写虚写如何取舍。
①当字数结余多时,可以实写总括句。
②材料明确显现了概括答案要点的句子,需要实写总括句。
第二、字数的掌控1.什么时候该写前置词。
①字数:答案字数预估有空余,再次提炼②字数不足:将具体表述中的要点提早③要点中有核心句:要点核心句提早2.具体表述依照字数要求进行缩写扩写。
第一找点划出关键词,然后肯定要点个数,用字数除以要点个数(如字数要求200字,要点4个。
200/4=50,一行25字,每个要点约占2行。
)再根据要点篇幅大致占比,进行适当增加减少匀分配,最后书写时回到原文,根据每个要点估算的字数(行数)挑选扩写或者缩写。
缩写的方法:a提炼关键词,造句。
b对于较多较长部分进行词语替换。
拓展:公务员申论综合分析题攻关技能一、鉴戒体会,总结教训所谓启示,指的是包蕴在问题或现象中的体会和教训。
申论概括归纳题解题思路

申论概括归纳题解题思路申论概括归纳题解题思路如下:1.认真审题,确认需要概括的内容和材料范围。
2.紧扣材料,准确提炼。
概括内容既不能脱离材料,也不能照搬照抄材料。
3.科学归纳,合理提炼。
在提炼时,要科学归纳,不能啰嗦、冗长,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逻辑性强。
4.对照题目,检查要点。
在完成概括归纳后,要对照题目要求,检查概括的要点是否全面、准确,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概括主要内容类题型的文字表达一般采用一段式。
开头用一句话概括给定材料所反映的问题,然后把给定资料反映的问题分成几个方面,几个方面之间可以用分点罗列的形式予以分开,或者采用分号的形式把不同的层次进行区分,接着对材料中提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对策加以归纳。
最后,可以用体现解决问题的紧迫性或重要性的句子来作为结尾句。
【运用示范】请归纳总结材料一所反映的主要内容。
要求:简明扼要,条理清晰。
篇幅不超过300字。
(第1自然段)从2008年8月12日起,北京、天津、杭州、深圳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率先启用2002式机动车号牌。
个性化车牌一经推出,立即受到有车二族的热烈追捧,不少人连夜排队,选择自己喜爱的号码。
(自行搜索全文)【解析】第一步: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在本题中主要的段落内容可通过段中的关键信息获得,如文中的画线部分。
第二步:归类、合并同类项。
1、2、3、8自然段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机动车号牌发放方式的演变历程;5、6、7自然段讲了按序发放、电脑选号方式的弊端;9、10、11、19、21自然段讲了个性化号牌发放方式的优点;22、23、24自然段讲了个性化号牌发放方式的影响。
第三步:提炼出归类后的主题和层次,起草成文。
【答案】该材料反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新中国成立以来机动车号牌发放方式的演变历程(经历了按序发放、电脑选号、个性化车牌三个阶段)。
第二,电脑选号方式的弊端(人情号、关系号、腐败号的存在,车管部门与群众之间产生矛盾)。
第三,个性化号牌发放方式的优点(尊重群众的选择权、满足个性化需求、提高选号自由度、杜绝选号的主观性、降低车管部门工作压力)。
公务员申论复习归纳概括题

公务员申论复习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型是申论非作文中最基础的题型,也是最核心的题型,要做好归纳概括需要掌控两个方面,一是多答不同关键词,二是针对近几年案例型材料题为出题主体的情形要掌控好综合概括。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申论复习归纳概括题。
公务员申论复习归纳概括题一、掌控题干,准确知道答题思路审题环节要审清作答范畴,明确作答对象,通过作答对象得出作答思路,运用词、句、段的阅读方法从材料中找寻觅答案要点。
如202X年山西市级卷中第一题,归纳邱氏父子创业理念的差异,从而肯定答案要点的来源之处,环绕的作答对象中包含了邱氏父子,以及差异,要去寻觅老邱与小邱之间关于创业理念的对照之处,从中寻觅出两者之间的差异之处。
二、掌控材料,阅读知道材料所反应的信息在找点环节,要充分运用阅读知道能力,掌控材料大意,充分知道上下文之间的语句连接,明确行文逻辑结构的同时也要注意带着题干信息去梳理材料,才能充分找全、找准所有相干表述要点,不要过于重视词句段的寻觅,从而遗漏了对于材料整体的把控。
如老邱的穿衣风格与小邱的穿衣风格,看出两者之间的心态不同,以及老邱认为创业只需要胆大、灵活、心细、有体会即可,而小邱则是从其它方向,来知道创业的。
这些地方均有对照,要注意材料之间的逻辑衔接,准确掌控材料之间的内容,带着题干信息梳理材料。
三、掌控加工,知道分类方法加工环节,我们可以采取不同的分类方法,只需重视分类公道即可,如:同主体、同意法、同范畴法。
同主体是依照不同主体去进行分类合并,同意法是依照意思相近的要点进行合并,同范畴是依照统一领域进行划分。
逻辑上依照关键词前置加具体表述的情势出现。
四、掌控书写卷面干净,字迹整洁,添加序号词,随后依照进行逻辑排序。
通过这些讲授相信大家一定对申论非作文归纳概括题型有了更多的知道,接下来就是不断地练习,更好地掌控相干题型。
拓展:申论答题技能方法一先看题目再看给定资料考试开始之后先不要急着去看申论资料,资料很长,需要渐渐研究。
申论归纳概括题总结归纳

申论归纳概括题总结归纳申论归纳概括题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类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比较、概括,总结出其中的规律、共性或者结论。
本文将介绍申论归纳概括题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以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了解题目要求在开始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之前,首先要仔细阅读题目要求。
这些要求通常包括:总结归纳材料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找出共性规律,推理得出结论等。
只有明确了题目的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解答问题。
二、审题推敲在阅读给定材料的过程中,要注重提取关键信息。
可以将关键信息标记出来,方便回顾和解答问题。
同时,还要注意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其中的转折、对比、因果关系等,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材料。
三、归纳概括在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时,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 列表法:将材料中的事实或者观点进行分类,列出归纳总结的要点。
这样可以清晰地展示各个要点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2. 比较法:将材料中的观点进行对比,找出其中的异同之处。
可以通过列出表格或者图表的方式,使得整个对比过程更加直观清晰。
3. 分析法: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出发,分析材料中的原因和结果。
可以采用因果图的方式展示,以帮助理解和总结。
4. 概括法: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将其概括成简洁准确的表述。
可以运用举例、引用名言等方式,以增加说服力和表达的精准度。
四、综合归纳在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时,不仅要对每个材料进行归纳概括,还要将所有材料综合起来,得出更全面的结论。
可以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出发,分别进行综合归纳。
同样,可以采用列举、对比、分析、概括等方法,以展示综合归纳的思路和结果。
五、语言表达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语句要通顺,表达要准确,避免使用模棱两可的词语。
可以运用排比、对偶、正反对比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表达力。
同时,要确保文章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段落过渡自然,以营造整洁美观的阅读体验。
综上所述,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需要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并注意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2023国考申论辅导:归纳概括题三步法

2023国考申论辅导:归纳概括题三步法1500字归纳概括题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部分的一种常见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所给材料,归纳出主题或要点,并进行适当的概括。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考生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下面介绍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三步法来辅导2023年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
第一步:细读材料在回答归纳概括题之前,首先要充分理解所给的材料。
仔细阅读材料,理清文章的逻辑结构,了解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可以标注或作出笔记,帮助理清思路。
在阅读材料时,要注意把握文章的主题和要点。
重点关注作者的意图和观点,思考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如果有引用例证或数据,也要注意掌握这些细节信息。
第二步:提炼主题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要进行主题提炼。
主题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作者要传递的核心信息。
通过整体把握材料,归纳总结主题,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寻找关键词:仔细阅读材料,找出一些关键词或短语,这些词汇在文章中出现频率较高或者具有特殊含义。
2.总结中心思想:根据关键词,思考作者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他要传达给读者哪些信息。
3.概括主题:在理解作者意图的基础上,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主题。
第三步:归纳要点归纳要点是在理解主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出文章的要点。
要点是围绕主题展开的,是作者用来支撑主题的细节信息。
概括要点的方法如下:1.找出关键句:仔细找出材料中的关键句,这些句子通常是作者对主题进行阐述、论证或解释的句子。
2.分类整理:将关键句按照逻辑关系进行分类整理,找出相关联的句子,形成要点。
3.概括要点:根据整理好的材料,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文章的要点。
通过以上三个步骤,就可以有效地解答归纳概括题。
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把握材料的信息:要仔细阅读材料,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确保对材料信息的准确理解。
2.避免主观臆断:在归纳和概括时,要尽量客观,不要夸大或缩小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3.语言简洁清晰:在概括主题和要点时,要用简洁清晰的语言表达,避免冗长或模糊不清的表述。
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技巧

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技能众所周知,归纳概括题在考试中是重点题型,国考、省考测查频率非常高,这也要求备考的小伙伴需重点练习强化此类型题目的作答。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考试申论归纳概括题技能一、内容加工从作答内容角度加工要点,是为了让要点出现更系统、更简洁、更有符合题干和材料逻辑的要求。
我们可以使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内容加工:第一,同义法。
申论材料字数较多、篇幅较长,有时会显现某个要点反复显现的情形。
这时就可以用到同义法加工了。
同义法类似于数学中所说的“合并同类项”,是指当要点显现意思相同或相近时,直接将这些要点合并即可,无需重复书写占用答题空间。
例如,在材料中我们找到了这样的要点“内地百姓对内地奶粉销售不放心、国人对内地乳制品质量不放心”这样的要点,此时加工直接合并成“国人对内地乳制品质量和销售不放心”即可。
第二,同主体法。
当我们对重复要点合并之后,可以采取同主体法进行分类加工,将相同主体的要点合并在一起。
常见主体有“个人、家庭、单位、学校、政府、国家、社会、民族”等。
例如,当我们在材料中找到这样的要点“就业体制不完善、招聘存在学历鄙视、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畅通、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好高骛远”,此时分主体合并成:“从政府讲,就业体制不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不畅通;从企业讲,招聘存在学历鄙视;从个人讲,部分大学生就业观念好高骛远”即可。
第三,同范畴法。
我们还可以依照一定范畴、标准进行要点的加工。
常见范畴有:“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社会”五位一体布局、内因和外因、过去和现在及“思想、制度、监管、人才、资金”等层面。
例如,当我们在材料中找到要点“我国农民种粮意愿降落、水土流失严重、非常洪涝天气、农民有减产顾虑”,此时可分内外层面加工成“从内因讲,我国农民种粮意愿降落、有减产顾虑;从外因讲,水土流失严重、非常洪涝天气”即可。
第四,就近合并。
作答申论归纳概括题“三步走”

作答申论归纳概括题“三步走”目录一、理解题目与材料背景 (2)1. 题目解析 (2)1.1 审视题目要求 (3)1.2 抓住关键词汇 (4)1.3 理解问题本质 (5)2. 材料背景分析 (5)2.1 初步了解材料内容 (6)2.2 深入分析材料内在含义 (7)2.3 关联题目要求与材料背景 (7)二、归纳概括题的答题步骤 (8)1. 审题干,明确作答方向 (8)1.1 识别题型及要求 (9)1.2 圈定作答范围 (10)1.3 确定作答思路 (11)2. 梳理材料,提炼关键信息 (11)2.1 逐段阅读,标注关键信息 (12)2.2 归纳总结,形成条理清晰的概要 (13)2.3 对比分析,鉴别重要信息 (14)3. 作答撰写,规范表达 (14)3.1 简明扼要,突出重点 (15)3.2 使用规范语言,表达清晰 (16)3.3 注意字数控制,避免超范围或不足 (16)三、技巧提升与注意事项 (16)1. 技巧提升 (17)1.1 学习掌握归纳概括的基本原则 (18)1.2 熟悉常见题型及解题策略 (18)1.3 多做模拟题,总结归纳经验 (19)2. 注意事项 (20)2.1 避免主观臆断,确保客观准确 (21)2.2 留意材料中的细节信息,防止遗漏 (22)2.3 定时练习,提高作答效率 (22)一、理解题目与材料背景在解答申论归纳概括题时,我们首先要明确题目的要求,了解其背后的核心议题。
仔细阅读并分析给定的材料,把握其整体框架和关键信息。
题目通常要求我们对某一问题或现象进行归纳概括,并给出简要的结论或建议。
这要求我们在阅读时,不仅要关注细节,更要把握材料的整体脉络和主题。
对于材料背景,我们需要了解材料所涉及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基本情况,以及这些情况的发展变化趋势。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的本质和背景,从而更准确地归纳概括出所需的信息。
1. 题目解析作答申论归纳概括题“三步走”是一种有效的解题方法,旨在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目要求,提高答题效率。
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精选3篇)

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精选3篇)公务员考试申论答题技巧精选篇1一、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是申论考试中的基础题型,题目难度系数在提升,归纳概括的对象多元化、抽象化。
因此,需注意以下小技巧:1、多答不同核心关键词。
针对题目限制作答字数紧张的考查趋势,作答时答案要精简,在尽量多体现关键词的基础之上再保证语句通顺即可。
2、综合概括。
即答案呈现尽量是“核心关键词+具体解释内容”形式。
核心关键词尽量概括,若不会概括可将具体解释内容中的高频词、关键主语等词汇前置即可。
二、提出对策题提出对策题的对策****为直接对策和间接对策,直接对策于材料中归纳概括得来,间接对策是针对材料中问题、原因、经验、教训推导得来。
因此,需注意以下小技巧:1、对策题最大的特点是看结果—问题解决与否。
提出的对策应该具有针对性、可行性、可操作性。
切忌对策假大空;2、关注问数。
提出对策题目有时会要求概括问题或原因等,再针对性提出对策,因此,需要认真审题关注问数,避免出现遗漏要点作答。
三、综合分析题综合分析题目作答看似没有“抓手”,其实不然,掌握作答小技巧依然能抓住综合分析题目“命脉”。
因此,需注意以下小技巧:1、确定题目作答任务,根据具体题目作答任务要求进行作答,由此明确作答逻辑顺序及作答思路。
2、回归材料寻找与作答对象相关的要点,把与之相关词、句等表述,全部整理到答案之中。
按照总分总的逻辑顺序书写答案要点。
四、贯彻执行题贯彻执行题目与其他题型最大区别就在于格式。
贯彻执行题考查趋势为重内容轻格式。
因此,需注意以下小技巧:1、格式。
虽然重内容轻格式,但有些具体题目仍需要书写格式,所以,格式一定正确,除了题干中出现“不拘泥于格式、不要求格式、书写主要内容即可”等不需要格式,其他一律书写格式。
2、逻辑。
贯彻执行逻辑书写一般情况下,第一需要按照该文种逻辑,第二按照材料逻辑。
3、内容。
围绕作答对象及作答任务,回归材料梳理出与作答对象相关内容,按照一定逻辑书写即可。
申论归纳概括答题技巧

申论归纳概括答题技巧
以下是 8 条关于申论归纳概括答题技巧:
1. 嘿,一定要仔细读材料啊!这就好比你去寻宝,得把每个角落都瞅清楚喽。
比如给定材料说“城市建设要注重生态环保”,那可别忽略这个重要信息,得赶紧把它归纳出来呀!
2. 千万别眉毛胡子一把抓呀!得学会挑重点。
就像去超市买东西,你不能啥都往购物车里放,得挑对自己有用的、关键的。
比如那些反复强调的点,肯定是重点呀!
3. 善于概括总结呀,可别照抄材料哦!这就像把一堆杂乱的毛线整理成整齐的线球。
像材料中说“各种乱象层出不穷”,咱就可以概括成“管理混乱”。
4. 条理一定要清晰呀!别弄成一团乱麻。
想想看,如果你的房间乱七八糟的,找东西得多费劲。
要像给物品分类一样,把要点有条理地呈现出来。
5. 注意语言简洁呀!别啰嗦一大堆,讲半天没重点。
好比说话,捡要紧的说,别废话连篇。
比如材料说“很多人在那里走来走去”,直接概括成“人员流动大”就行啦!
6. 对关键词要有敏感度呀!这就像在茫茫人海中一下子能认出熟悉的人。
看到“但是”“然而”后面的内容,往往是关键信息,一定要抓住!
7. 归纳概括不能脱离材料呀!离开了材料那不就像无根的浮萍啦?得紧紧围绕材料来答题,从里面挖掘要点。
8. 多练习才能掌握好技巧呀!这就跟学骑自行车似的,刚开始可能会摔倒,但练多了自然就熟练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要用心去学,多实践,申论归纳概括答题技巧肯定能掌握好,这对于我们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可是至关重要的呀!。
申论归纳概括题_归纳概括能力-技巧_归纳概括资料

申论归纳概括题_归纳概括能力-技巧_归纳概括资料申论归纳概括题_归纳概括能力/技巧_归纳概括资料引言:申论归纳概括题是中国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一部分,其目的是考察考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归纳概括是从众多事物中抽象出共同点,形成概念或一般性的结论。
如何提高归纳概括能力,是每个考生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介绍归纳概括的基本技巧和一些归纳概括的资料,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归纳概括的基本技巧1. 寻找共性:归纳概括的第一步是寻找事物之间的共性。
在面对一系列材料或问题时,需要从中找出相同的地方或相同的特点,形成一个总的概括。
2. 从细节到总结:在归纳概括的过程中,可以先从具体的细节开始,然后逐步总结,形成一个概括。
这样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归纳概括的内容。
3. 主次分明:在进行归纳概括时,需要将主次关系区分开来。
主要的共性和特点应该放在前面,次要的可以放在后面。
这样可以让概括更加清晰和有逻辑性。
4. 用简练的语言:归纳概括要尽量用简练的语言表达。
不要使用冗长的句子和复杂的词汇,以免影响理解和阅读。
二、归纳概括的资料归纳概括的资料种类繁多,可以是一系列的文字材料、数据和图表,也可以是一些实际的案例和事件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归纳概括资料的类型和例子:1. 文字材料:文字材料是常见的归纳概括资料之一。
比如,一系列关于某个问题的文章、报告或论述等。
考生可以通过阅读和理解这些文章,找出其中的共性和总结。
2. 数据和图表:数据和图表是归纳概括的重要资料。
通过对数据和图表的分析和比较,考生可以寻找其中的规律和趋势,形成概括和结论。
例如,一组关于某个城市人口增长的数据和图表,可以用来归纳概括这个城市的人口变化趋势和特点。
3. 实际案例:实际案例是归纳概括的重要依据。
比如,一些关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案例和事件,可以归纳概括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手段等。
考生可以通过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案例,结合理论知识进行归纳概括。
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作答技巧

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作答技能归纳概括类题型常见的作答对象有“问题、影响、原因、现状”等,对于诸如此类常见的作答方向考生有一定的信心,作答思路也会相对照较清楚。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作答技能,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作答技能技能1、问什么答什么例如202X年多省公务员考试的归纳概括题目:“活熊取胆”事件中存在着一些具体争议,请归纳说明争议的焦点问题。
(20 分)要求:准确、全面、简明。
不超过 400 字。
本题作答对象是“一些具体争议”,其中“一些”表明争议的数量不止一个。
而所谓争议就是不同主体环绕某一核心话题产生截然不同的观点。
因此,本题作答时考生只需要仔细阅读,从中找到观点对峙的主题,并就此发掘出各方观点所指向的核心话题,即能终究肯定具体争议。
技能2、答案全部来源于给定材料要坚持客观原则,深入发掘既有信息,作答不需要添加自己的主观内容。
拿材料前三段为例:有网民表露:“熊肚上有一道永久没法痊愈的刀口,一个瘘管直通熊的胆囊……”以及“世界保护动物协会项目和谐员向记者表示,实际上从熊第一次做手术准备取胆起,对熊的疼痛的“虐待”就存在,由于手术对专业要求是相当高的,而目前并不知道手术的成功率、引发的疾病及并发症等数据。
”这部分材料内容主要描写熊在被取胆汁进程中的痛楚状态。
而协会有关人士F则表明“熊在无管引流进程中很舒服,如今活熊取胆是自体造管,无痛引流,并未对黑熊产生影响。
”上述三方观点形成了对峙的两大阵营,一方认为黑熊在活熊取胆进程中很痛楚,另一方为黑熊在活熊取胆进程中没有痛楚。
双方在探讨的核心话题是“活熊取胆是否存在虐待”,由此我们肯定作答的第一个具体争议。
其他争议内容以此类推,就可以够做到覆盖全面、不丢要点。
拓展:申论贯彻实行题审题技能第一,审题要先审题干。
某地中学举行“文明素养教育主题宣传周”活动,假设你是相干负责人,校方请你在这次活动的开幕式上讲话。
公务员申论考试材料概括技巧(精选3篇)

公务员申论考试材料概括技巧(精选3篇)公务员申论考试材料概括技巧精选篇1一、懂其理:精准把握要点构成在考试中,题干往往会要求考生在材料中寻找一些符合题干要求并具有一定概括性的表述,而材料中的要点会分为直接要点与间接要点两种形式。
其直接要点是指材料表述本身就符合题干要求并具有概括性的表述,往往占到要点构成的七成左右,可以直接抄写;其间接要点指的是材料过于具体化的表述,往往以案例形式呈现,占三成左右,无法直接抄写。
所以考生在考试中,要区分对待,直接要点可以直接抄写,间接要点需综合概括再抄写。
二、知其方:巧用阅读技巧定位直接要点在生活中,我们往往在讲话时会在第一句或最后一句表述自己的核心观点,并且这些核心观点往往会在整个讲话过程中不断的被提起,申论材料也是此理。
在申论考试中,要想真正定位直接要点,就需要多关注材料的首句、尾句,以及其中不断出现的高频词,很有可能便可直接找到材料的核心观点,以此找出答案要点。
示例:过去很多做父母的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小孩子稚气地向你提问:“我是怎么来的?”而今天,向家长提出这种问题的小孩子已经越来越少了,因为“网络新一代”更愿意在网上寻找答案。
实际上,自主的社会观察是“网络新一代”的普遍特点。
网络给青少年提供了自由探索的渠道,也培养了他们自由探索的思维方式,因此,他们更愿意对社会现象和公共事件形成自主的观察。
解析:题干问题的是网络新一代的特点,其材料先引出具体案例,再给出核心观点。
所以,考生在作答时无需过度纠结前面案例,直接抄写尾句总结句即可完成作答。
三、晓其法:理解材料运用积累精准概括间接要点在考试中,如果材料以案例型材料构成,并且缺乏首句、尾句等总结句的提示,考生往往会发现无从下笔,无法进行抄写。
其实不然,这时如果能紧紧的结合题干提出问题,大胆运用自身积累提炼出案例型材料的本质,便会自然而然的得出答案,以此考得高分。
示例:最近从城里回来的人,越来越多。
要么像咱一样,做做快递,或者在镇里的企业打打工;要么回家接班,种点养点啥,通过快递卖出去,不比打工挣得少,还图个自在。
申论归纳概括题解题技巧及例题

申论归纳概括题解题技巧及例题申论归纳概括题解题技巧:1.考生存在的问题特点一:题目字数限制。
在找到要点之后,最让考生头疼的莫过于要在规定的字数之内把答案写出来,且归纳概括题目的字数要求往往少于300字,而考生通常会超字数。
特点二:有些要点过长。
根据归纳概括题目的特点,中公教育专家发现,有些要点很直接考生可以直接抄写即可,但是有些要点需要从很长的句子中提炼,甚至要从整段话中提炼,考生便无从入手。
2.技巧详解:删除不必要的修饰词由于前面所述归纳概括题目的两个特点,考生在作答此题型时可以运用删除不必要修饰词的方法,让答案更加简洁。
所谓“不必要的修饰词”是指在长句子中删除或者留下都对原句没有任何影响的词语或短语。
3.例题:示例:根据给定资料,概括我国目前公益性质文化场馆面临的困难。
(20分) 要求:概括全面,条理清楚;语言简洁,书写工整;不超过200字。
【材料引用】尽管我国文化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总数不断增加,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据了解,英国伦敦市拥有400多个大小剧院、音乐厅及现场音乐表演场地,每10万人拥有1.4个剧场,每10平方公里拥有1.3个剧场,每年大型剧场的入场人次达1240万;拥有近600个图书馆,395家公共图书馆,平均每10万人拥有5家公共图书馆,人均藏书量5本;拥有22座国家级博物馆,200余座非国家级别的博物馆,每10平方公里有1.1座博物馆,即每个社区附近都会有博物馆,而我国平均每40万人才拥有1座博物馆。
【解析】要点点拨:在这段话中很明显谈到了“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发展程度仍然较低”是在描述当前公益性质文化场馆所面临的问题,下面通过一系列英国数据作对比,那么在这个要点中,数据是不能写在答案中的,考生需要根据数据提炼出数据背后所反映的信息,而“整体水平低”是对数据的整体概括。
要点即:但相对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共文化设施总体发展程度依然较低。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如何解答概括归纳题

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之如何解答概括归纳题
事业单位考试网就给大家阐述解答概括主要内容的步骤和技巧。
一、归纳概括主要内容
最简单方法就是先概括每段的段意,然后汇总整体概括的段意,就可以得到整篇材料的主要内容。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按照现状+原因+影响+对策的公式进行概括。
二、归纳概括争议
有争议出现,就代表着有不同的观点;在概括争议时,先找正反方的观点和理由,再通过概括正反方的观点和理由找到争议的焦点,将其写在最前面作为总扩句。
三、归纳概括影响
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针对需要概括影响材料时,先写总扩句,然后将影响的积极写出来,最后再写消极的影响。
四、归纳概括原因
概括的目的是在内容上更具有总括性,使答案更具有条理性,所以考生可以先找到材料中的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按照主客观进行分类从而概括,也可以按照递进的顺序从思想、制度、管理、利益四个方面进行总结。
五、归纳概括概念
归纳概括题型中比较难的一类题是对概念的解释,这也是最常考到的一类题,针对此类题,我们可以按照“内涵+外延”的方式进行概括。
将事情本质的特征与外在表现加在一起,就可完成对概念的概括。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改革形成了上下联动、主动作为、蹄疾步稳、狠抓落实的好局面,呈现出全面播种、次第开花的生动景象,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重大进展。
经济体制改革:领先推进
民主法制改革:协调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积极创新
社会事业改革:统筹推进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标本兼治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稳慎探路
党的纪检体制改革:立行立改
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力度加大
今年改革举措(部分)。
申论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

申论归纳概括的答题技巧一、熟悉作答步骤1.仔细审题,锁定材料范围有的题目在题干中直接给出了资料范围,可以直接使用。
有的题目没有明确指出材料范围,需要考生根据题干要求去判定资料范围,这就要求考生要审清题意,从问题出发,寻找与问题相关的材料范围。
2.抓关键词,找关键语句这是作答归纳概括题“迅速、准确”的一个比较有效,也是比较常见的技巧方法。
关键句可以是一个段落的开头,也可以是结尾总结,还可以在段落中部出现,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找出关键语句后,如果答案比较明确就可以直接引用;如果答案不那么明确,就需要进行一定的加工。
3.提炼核心内容有些给定资料可能找不到很明显的关键语句,需要考生自己去提炼有用信息,注意材料的叙述线索,理清脉络;然后去掉句子中多余的修饰性词语或者一段话甚至整段材料的干扰性信息,提炼出一个段落、一则材料的“主干”,再根据具体要求对提炼的语句进行增加或者删减。
4.整合要点,书写答案通过各种方法提取出的答案要点往往比较零散,没有一定的逻辑,考生在最后整理答案的过程中要对其进行整合,必要时可在草稿纸要点列出,然后根据题目要求将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合理整合加工。
二、绕过三个问题1.要点不全面在试卷评判中,概括要点是否齐全是重要的评分依据。
因而概括答题时要尽可能的涵盖涉及问题的所有要点及重点内容,不遗漏要点。
中公教育专家建议,为了尽可能的概括全面,考生答题时不仅要概括正面的意见,而且要概括反对或否定的意见,同时在卷面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多的把相关要点概括进去。
2.条理不清晰不少考生在作答时只是把找到的要点进行简单地罗列,这对于阅卷人员有重点地寻找考生的得分点造成障碍,影响得分。
概括答题要注意条理性,这就要求考生答题的逻辑要清晰、严密,层次分明。
无论概括要求的答题字数是多少,考生都要将概括的内容有条理、有次序的表述出来。
3.语言不够简洁,概括性不强在考生的作答中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简单摘抄材料中的语句,没有概括性。
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解读(精选3篇)

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解读(精选3篇)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解读篇1一、找点(一)找什么核心词汇——与题干中作答对象重合的词语;对于作答对象进行核心描述的名词、动词;高频词、高档词;不主观臆造词汇。
(二)怎么找秉持宁滥勿缺的原则,通过核心词、核心句和大意概括寻找要点。
(三)找不准、找不全1、注重标记:每找到一个要点要进行勾画,做好标记,需要概括的案例型段落,在旁边做好概括标注。
2、多写多练:至少准备二十套真题(国考、省考、选调生等均可),每天一套,做完后对照答案找到与答案不一致的地方,思考为何不同,总结方法,二十套都做完后,回过头再重新做一遍,将依然存疑之处再次标注,总结方法。
二、加工(一)要点提炼砍掉虚词:代词、连词、形容词、副词......留下名词、动词。
(二)要点合并题干或要求中明确提出分类合理、层次清楚时;要点条数较多且内容有重合时;合并方法:同主体、同范围、同义法。
(三)要点逻辑1、总分:适用于绝大多数概括类题目,如概括原因、意义、危害、争议等。
2、并列:适用于概括概念类题目,具体按照内涵+外延进行书写。
3、递进:适用于概括内容或体现出一定规律的题目,如概括流程,需体现出时间性。
(四)要点呈现梳理出的要点有一些是十分确定的要点,即核心词非常突出或标志词很明显,也有一些是自己拿捏不准、无法确定的要点,而题干规定的字数有限,找出的所有要点并不一定都能写到答案中去,因此为了保证拿到更多的分数,在呈现答案是要按照要点的确定、不确定情况进行罗列,先写确定的,不确定的具体写多少依据字数来定。
三、书写在字数允许范围内,在每一个小要点之前呈现出一个概括的词语或短句,这样能够让考官一眼看出该要点的大致内容,层次更清晰、更鲜明。
公务员申论归纳概括题解读篇2一、确定要点准确打击,做到“点”“点”齐全归纳概括的作答类比其他客观题型,全面准确贯穿始终。
全面即为要点全部找到,缺一不可;准确即为要点表述准确,答为所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做好申论归纳概括题归纳概括题在申论考试中较早出现,可以说是申论考试中最为基础的题型之一。
近几年,申论逐渐加大了对归纳概括题“全面、准确”的作答要求的考查,要求在短时间内快、准、全地提取出对应要点;同时,归纳概括题考查形式不断变化,对阅读理解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一、概括与其他概念的区别概括就是根据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按着一定逻辑关系对此进行言之有序、言之有理的简要归纳。
概括是测验阅读水平和能力的一种方式,是检测读者对文章的理解力和表达力的体现,是对读者阅读记忆和把握材料主要内容的能力体现。
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人们与概括相关的概念还有改写、缩写、综述、述评等,现在分别作一说明。
1、改写与概括。
改写是按着要求给出的材料进行文体和样式改变的写作形式,主要形式有:改写文章体裁、改写文章顺序、改写文章人称、改写文章内容。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申论的材料概括与上述的改写不同,申论的概括主体是特殊身份应试者,对于材料的内容不能改变,材料的形式不能变,而顺序必须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2、缩写与概括。
缩写与概括的相似性较大,但是缩写是根据文章原有顺序的缩写,以摘抄原有句子为主,而且在文章的气势和笔调上保持一致,申论概括则不一样,概括主要是应试者对杂乱材料的梳理和分析,按着事物变化的规律进行加工,而且在概括的形式上具有共同性。
3、综述与概括。
综述主要针对有新闻价值的事件而言,概括主要针对热点存在的问题而给出的。
综述有一些评论的成分,未来新闻的导向性需求,而申论的概括是客观的解释,不含议论的成分。
4、概述与概括。
归纳概括类试题指的是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
首先,我们要分清一个问题,是概括还是概述。
当然我们统称概括,但是概括题一般要求字数比较少,150字、200字,但是概述题一般比较多,最少是300字,甚至要求是500字,如在2006年的题“请你就毕部长的谈话内容进行概述,要求不少于500字”,这个叫概述。
2004年里要求你“概述我国汽车工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这都是概述,而不是概括。
除了分清概述和概括另外,还要分清你这个概括和概述是针对某一方面的还是针对整个材料的,是让你概述材料所反映问题的性质的,还是反映特点的,还是要求你对这个材料的意义或者目的的概述。
凡是让你谈材料的特点,对材料意义的评价,其实都属于概括题。
概括主要问题则比概括主要内容又深入了一个层次,它需要在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挖掘内容所反映的主旨。
二、归纳概括试题评分标准及作答要求1、评分标准概括材料要求不同,给出分值不同,所以给出评分标准也不完全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在对概括材料部分的评判上,主要是找“点”,即分析应试者在作答中,是否把材料中的主要“观点”或反映问题的“关键点”找到。
因为评判总是要有依据,而这种依据只能是针对材料来比照应试者的作答是否符合“要点”。
否则,就容易导致考生自由发挥,脱离了材料的内容,那样就无法制定出一个相对公平的标准,以体现应试者的能力水平是否符合职位的需求。
概括材料的评分标准有两个方面构成。
一是“要点”是否齐全。
这是评分标准的主要依据。
二是对语言表述和卷面的整洁、句子的通畅、标点的使用、字迹的清晰、错别字和字数的要求。
根据以上两个方面,试卷一般分为四类。
以满分30分的试卷为例。
一类试卷,要点齐全,语言通畅,卷面整洁,句子通顺,标点正确,字迹清晰,无错别字,字数符合要求。
分数在20至30之间。
又可以分为一类上和一类下。
二类试卷,要点基本齐全但表述略有不足,语言通顺,卷面无明显改动,标点没有明显问题,有个别错别字,字数达不到要求(多字或不足),分数在10至20之间。
又可以分为二类上和二类下。
三类试卷,要点明显不足,语言不通顺,卷面改动较多,错别字多,标点单一,字数较少,分数在5至10之间。
四类试卷,没有作答或者只有特别简单的内容,分数在0至5分之间。
2、考察能力概括材料看似简单,从答题要求看,应试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能力才能完成概括总结的作答要求。
(1)分析能力。
分析是以具体材料和事实为基础,是从思维的具体到思维的抽象。
分析能力是重要的思维形式,对于认识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申论材料,分析能力就是通过阅读能够把握住材料的内涵,找出材料之间的关系,一个是对材料量的分析,就是理解材料所反映的内容和层次;一个是对材料质的分析,就是找出材料反映的观点和主题。
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找出材料反映问题的主要材料或者关键的句子,这是分析能力水平高低的主要表现。
在纷繁的材料中,找出反映本质的材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过程,需要敏锐的眼光和独到的观察。
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把握住反映不同方面的材料。
申论给定的材料是一个社会热点问题,但是,围绕这个问题必然涉及许多方面,这就需要应试者不仅能抓住反映本质的材料,还需要抓住反映不同方面的材料并进行归类,能否做到这一点,是检验考生分析能力的具体体现。
在阅读过程中,能够理清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给定材料本质和所属各方面之后,就需要理清材料的关系,把整个材料还原成一个条例清晰,层次明确的文章。
分析材料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定性分析:就是判断材料的性质,把握材料的内涵,这是理解材料的主要方法。
定量分析:就是把握属于材料内容的主要数量有哪些,这些数量之间的层次是什么。
因果分析:就是分析材料之间是否存在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引起事件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
过程分析:就是把握材料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综合能力。
综合就是把事物各个部分的认识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对事物整体的认识和思维。
分析是从对事物的外部观察和思维出发,深入到内部探求其本质;综合则是从事物的本身出发,通过事物内部联系把各个部分综合成整体。
一般说来,分析是第一位的,综合是第二位的,先有分析,后有综合。
对于申论材料而言,阅读首先是分析的过程,在阅读的过程中把握材料的内涵,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分析,留在头脑中的印象是深刻和具体生动的。
综合就是剥除材料的具体性,对材料的共性进行归纳,在归纳的过程中,把材料分成可以提炼观点和层次的不同部分或方面,这样就在头脑中留下的是理性的概括,不是针对点的,而是属于面的,不是特殊性的,而是一般性的,做到了这些,就真正理解了申论材料。
3、作答要求(1)全面。
概括全面是针对材料内容而言的,就是应试者在概括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时,应该特别注意对材料所反映的内容是否有遗漏,是否符合评判的要点,在评分上,这是可以量化的分值,这些阅卷老师都比较清楚,第一题,有时候是20分,甚至30分。
这个分是怎么给的?是按点付分。
也就是说你对材料概括是否全面,比如材料涉及了5个方面的问题,如果你只概括了一个方面,你说的再多,也只有一个分值点,也就是说,必须把材料反映问题的面概括全了。
所以,应试者在概括材料中首先要全面把握材料所反映的内容。
如果是对整个材料内容的概括,首先,界定是该材料针对哪一方面的热点问题。
这个概括不能偏题,否则,后面的概括就失去了方向。
其次,认清反映这个问题的材料有哪几部分,这几部分是什么关系。
是属于正面肯定的部分,还是属于反面否定的东西;是从主次方面来谈的,还是几个方面事件的罗列;是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谈的,还是按照现象、原因和结果谈的。
这几个方面的问题弄清楚了,对材料的概括就全面了。
比如:某年申论作答:“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答案:一、网民诞生,有越来越多的人使用互联网,将网络融入生活;二、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应运而生。
为商务和政务提供了更快捷有效的途径;三、网络使基础设施、远程教育、远程医疗、远程工作等成为可能,人们的生活空间扩大,不再受地域所限;四、成为人们交流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并以更快捷更方便的方式服务于人民;五、伴随网络出现的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成为新的犯罪方式;六、网络经济初露锋芒,网络在人们心目中和生活中的份额增大,网络经济也逐渐成为重要经济来源。
解析:试卷要求概括“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实际是对事物后果的概括。
后果的概括一般是包括正负两方面的内容,但该答案只侧重反映了资料一个方面的问题,即网络的正面影响,而对网络的负面影响,只谈到了网络犯罪,对于其他的网络负面问题没有提及,这说明概括得不够全面,是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
(2)简洁。
简洁就是在概括材料内容时,不是对照原有的材料抄一边,不是把涉及到的内容简单的罗列,那是重复和摘抄不是概括。
概括必须体现综合和归纳,按着给出的字数进行作答,这就必须要简洁。
简洁相对于内容而言,就是反映内容的材料要全面而且高度浓缩,反映本质;简洁相对于语言而言,就是在表述上,尽量使用一些短的陈述句,而且应当站在客观的角度进行概括,最常用的句式是过去式的表述,使用“了”字的句子表示做了什么,达到了什么结果等客观的内容,同时少用一些内容复杂的复句,视觉上让阅卷人员一目了然,不能出现表述不清或者罗嗦重复毛病。
因为字数比较有限,150字、200字,所以必须围绕几个方面来谈,用简洁的话,一定要把材料里的关健词的句子给它概括出来,这一点非常重要。
比如:某年申论作答:给定资料反映了网络给社会生活带来的种种影响,用不超过200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
要求:全面,有条理,有层次。
答案:该资料反映了网络建设的问题。
互联网是二十世纪后半期新科技革命的产物。
它的出现和迅速扩展带来了人类信息传播领域的一次革命性飞跃,深深影响着人类生活的各个层面,包括精神层面。
互联网作为信息技术革命的产物,具有两重性。
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来说,它是把双刃剑。
一方向,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有助于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全球性、交往行为的虚拟性等特征,它也会给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带来巨大的挑战。
解析:这份答卷的概括在逻辑的顺序是清楚的,也算抓住了给定资料的关键问题,即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影响是各个层面的,但是,在内容的表达上,由于过多介绍了网络的出现,致使头重脚轻。
后面应该说明的负面影响没有提及,而且在陈述上务虚的内容较多,务实的内容较少,所以,概括不是很简洁,只能算是及格卷。
再如:某年申论要求: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答案:该材料反映的主要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因正常生产的噪音严重干扰了周围居民的正常生活,引起民事纠纷,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审判机关应该如何既合法又合理地处理这些纠纷地问题,即怎样在既保护市民地合法权益又保护企业正当生产秩序与利益上做到二者兼顾让双方满意。
解析:该试卷采用了长句即复句的表达形式,虽然概括出了材料的主要问题,但是表达不清,语句罗嗦且存在语病,所以作答时内容和语言是否简洁,直接影响着考生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