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第六章标准答案
传热学-第五版-中建工-课后答案详解
![传热学-第五版-中建工-课后答案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fdeac84d0d233d4b14e6953.png)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 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2.略 3.略 4.略 5.略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 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λλ==2218.331012m --=⨯ 11.q t λσ=∆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12. i R α 1R λ 3R λ 0R α 1f t −−→ q首先通过对流换热使炉子内壁温度升高,炉子内壁通过热传导,使内壁温度生高,内壁与空气夹层通过对流换热继续传递热量,空气夹层与外壁间再通过热传导,这样使热量通过空气夹层。
(空气夹层的厚度对壁炉的保温性能有影响,影响a α的大小。
) 13.已知:360mm σ=、0.61()Wm K λ=∙ 118f t =℃ 2187()Wh m K =∙210f t =-℃ 22124()Wh m K =∙ 墙高2.8m ,宽3m求:q 、1w t 、2w t 、φ 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14.已知:3H m =、0.2m σ=、2L m =、45λ=()W m K ∙ 1150w t =℃、2285w t =℃求:t R λ、R λ、q 、φ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 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已知:50i d mm =、 2.5l m =、85f t =℃、273()Wh m K =∙、25110Wq m =求:i w t 、φ()i w f q h t h t t =∆=-⇒iw f qt t h =+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φππ===⨯⨯=16.已知:150w t =℃、220w t =℃、241.2 3.96()W c m K =∙、1'200w t =℃求: 1.2q 、'1.2q 、 1.2q ∆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 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若k ≈2h'100k kk-∆=⨯%8583.56 1.7283.56-==% 因为:1211h h,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结版)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结版)](https://img.taocdn.com/s3/m/da0dbe2f0722192e4536f626.png)
2
tw2
3
tw1 tw 2 q2 1 2 3 1 2 3
再由:
tw1
λ
λ 3
tw2
q1
q2 0.2q1 ,有
tw1 tw 2 t t 0.2 w1 w 2 1 2 1 2 3 1 2 1 2 3
得:
3 43 (
'2 3 2 5 6 2 R 0.265m k / W 2 3 0.65 0.024
"
由计算可知,双 Low-e 膜双真空玻璃的导热热阻高于中空玻璃,也就是说双 Low-e 膜双真 空玻璃的保温性能要优于中空玻璃。 3. 4.略 5 .
m2
(m 2 K )
、 h2 85W
(m 2 K )
、 t1 45 ℃
t2 500 ℃、 k ' h2 85W
求: k 、 、
(m 2 K )
、 1mm 、 398 W
(m K )
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 即: k
tw1 t w 2 x
(设 tw1 tw 2 ) , 否则 t 与平壁 coust (即常物性假设)
其与平壁的材料无关的根本原因在 的材料有关 (2)由 4.略
q
dt dx
知,q 与平壁的材料即物性有关
5.解:
d 2 dt (r )0 dr dr r r1 , t tw1 (设tw1 t w 2 ) r r2 , t tw 2
绪论
思考题与习题( P89 )答案: 1. 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传热学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b36fdf76eeaeaad1f3305f.png)
传热学习题_建工版V0-14 一大平板,高3m ,宽2m ,厚0.2m ,导热系数为45W/(m.K), 两侧表面温度分别为w1t 150C =︒及w1t 285C =︒ ,试求热流密度计热流量。
解:根据付立叶定律热流密度为:2w2w121t t 285150q gradt=-4530375(w/m )x x 0.2λλ⎛⎫--⎛⎫=-=-=- ⎪ ⎪-⎝⎭⎝⎭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x 轴的方向相反。
通过整个导热面的热流量为:q A 30375(32)182250(W)Φ=⋅=-⋅⨯=0-15 空气在一根内经50mm ,长2.5米的管子内流动并被加热,已知空气的平均温度为85℃,管壁对空气的h=73(W/m ².k),热流密度q=5110w/ m ², 是确定管壁温度及热流量Ø。
解:热流量qA=q(dl)=5110(3.140.05 2.5) =2005.675(W)πΦ=⨯⨯ 又根据牛顿冷却公式wf hA t=h A(tt )qA Φ=∆⨯-=管内壁温度为:w f q 5110t t 85155(C)h 73=+=+=︒1-1.按20℃时,铜、碳钢(1.5%C )、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大小,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大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解:(1)由附录7可知,在温度为20℃的情况下,λ铜=398 W/(m ·K),λ碳钢=36W/(m ·K), λ铝=237W/(m ·K),λ黄铜=109W/(m ·K). 所以,按导热系数大小排列为: λ铜>λ铝>λ黄铜>λ钢(2) 隔热保温材料定义为导热系数最大不超过0.12 W/(m ·K). (3) 由附录8得知,当材料的平均温度为20℃时的导热系数为: 膨胀珍珠岩散料:λ=0.0424+0.000137t W/(m ·K) =0.0424+0.000137×20=0.04514 W/(m ·K); 矿渣棉: λ=0.0674+0.000215t W/(m ·K) =0.0674+0.000215×20=0.0717 W/(m ·K);由附录7知聚乙烯泡沫塑料在常温下, λ=0.035~0. 038W/(m ·K)。
传热学第五版完整版答案..
![传热学第五版完整版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7b1d6d02768e9951e73891.png)
1.冰雹落地后,即慢慢融化,试分析一下,它融化所需的热量是由哪些途径得到的?答:冰雹融化所需热量主要由三种途径得到:a 、地面向冰雹导热所得热量;b 、冰雹与周围的空气对流换热所得到的热量;c 、冰雹周围的物体对冰雹辐射所得的热量。
2.秋天地上草叶在夜间向外界放出热量,温度降低,叶面有露珠生成,请分析这部分热量是通过什么途径放出的?放到哪里去了?到了白天,叶面的露水又会慢慢蒸发掉,试分析蒸发所需的热量又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答:通过对流换热,草叶把热量散发到空气中;通过辐射,草叶把热量散发到周围的物体上。
白天,通过辐射,太阳和草叶周围的物体把热量传给露水;通过对流换热,空气把热量传给露水。
4.现在冬季室内供暖可以采用多种方法。
就你所知试分析每一种供暖方法为人们提供热量的主要传热方式是什么?填写在各箭头上。
答:暖气片内的蒸汽或热水对流换热暖气片内壁导热暖气片外壁对流换热和辐射室内空气对流换热和辐射人体;暖气片外壁辐射墙壁辐射人体电热暖气片:电加热后的油对流换热暖气片内壁导热暖气片外壁对流换热和辐射室内空气对流换热和辐射人体红外电热器:红外电热元件辐射人体;红外电热元件辐射墙壁辐射人体电热暖机:电加热器对流换热和辐射加热风对流换热和辐射人体冷暖两用空调机(供热时):加热风对流换热和辐射人体太阳照射:阳光辐射人体5.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传热现象,如加热、冷却、冷凝、沸腾、升华、凝固、融熔等,试各举一例说明这些现象中热量的传递方式?答:加热:用炭火对锅进行加热——辐射换热冷却:烙铁在水中冷却——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凝固:冬天湖水结冰——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沸腾:水在容器中沸腾——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升华:结冰的衣物变干——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冷凝:制冷剂在冷凝器中冷凝——对流换热和导热融熔:冰在空气中熔化——对流换热和辐射换热5.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穿单衣感到舒服,而冬季在保持同样温度的室内却必须穿绒衣,试从传热的观点分析其原因?冬季挂上窗帘布后顿觉暖和,原因又何在?答:夏季室内温度低,室外温度高,室外物体向室内辐射热量,故在20℃的环境中穿单衣感到舒服;而冬季室外温度低于室内,室内向室外辐射散热,所以需要穿绒衣。
数值传热学 第六章答案 (2)
![数值传热学 第六章答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2f06661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e0e1e71.png)
数值传热学第六章答案简介本文档将为读者提供《数值传热学》第六章的答案。
第六章主要涉及热对流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包括网格划分、边界条件、离散方法等内容。
通过本文档,读者将了解如何使用数值方法解决热对流传热问题,并学会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实际计算。
问题回答1. 简述热对流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
热对流传热的数值计算方法主要包括三个步骤:网格划分、边界条件设置和离散方法。
网格划分是指将传热区域划分为若干个离散的小单元,每个单元内部温度变化均匀。
常见的网格划分方法有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
结构化网格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易于处理;非结构化网格则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
边界条件设置是指给定物体表面的边界条件,如温度或热流密度。
边界条件的设置需要根据实际问题来确定,可以通过实验或经验公式来获取。
离散方法是指将传热控制方程进行离散化,通常使用有限差分法或有限元法。
有限差分法将控制方程离散化为代数方程组,而有限元法则通过近似方法将方程离散化。
2. 什么是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它们在热对流传热计算中有何不同?结构化网格是指由规则排列的矩形或立方体单元组成的网格。
在结构化网格中,每个单元与其相邻单元之间的联系都是固定的,因此易于处理。
结构化网格适用于简单几何形状,如长方体或圆柱体。
非结构化网格是指由不规则形状的三角形、四边形或多边形组成的网格。
在非结构化网格中,每个单元与其相邻单元之间的联系可能是不确定的,需要使用邻接表来表示网格拓扑关系。
非结构化网格适用于复杂几何形状,如复杂流体流动中的腔体或障碍物。
在热对流传热计算中,结构化网格和非结构化网格的主要区别在于网格的配置方式和计算复杂度。
结构化网格由正交单元组成,计算稳定性较高,但对于复杂几何形状的处理能力较差。
非结构化网格可以灵活地适应复杂几何形状,但计算复杂度较高。
3. 如何设置边界条件?边界条件的设置是热对流传热计算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它决定了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化工答案 第六章传热
![化工答案 第六章传热](https://img.taocdn.com/s3/m/a0fde0fc6137ee06eef91829.png)
第六章传热习题热传导6-1. 如图所示,某工业炉的炉壁由耐火砖λ1= 1.3W/(m ·K)、绝热层λ2 = 0.18W/(m ·K)及普通砖λ3= 0.93W/(m ·K)三层组成。
炉膛壁内壁温度1100℃,普通砖层厚12cm, 其外表面温度为50℃。
通过炉壁的热损失为1200W/m 2, 绝热材料的耐热温度为900℃。
求耐火砖层的最小厚度及此时绝热层厚度。
设各层间接触良好,接触热阻可以忽略。
解:()()()433332222111t t t t t t q -=-=-=δλδλδλ ()5012.093.012003-=t 1553=t ℃ 6-2. 如图所示,为测量炉壁内壁的温度,在炉外壁及距外壁 1/3 厚度处设置热电偶,测得 t 2=300℃, t 3 =50℃。
求内壁温度 t 1 。
设炉壁由单层均质材料组成。
解:()()322211t t t t q -=-=δλδλ8001=t ℃6-3. 某火炉通过金属平壁传热使另一侧的液体蒸发,单位面积的蒸发速率为0.048kg/(m 2·s ),与液体交界的金属壁的温度为110℃。
时间久后,液体一侧的壁面上形成一层2mm 厚的污垢,污垢导热系数λ=0.65W/(m ·K)。
设垢层与液面交界处的温度仍为110℃,且蒸发速率需维持不变,求与垢层交界处的金属壁面的温度。
液体的汽化热r =2000kJ/kg 。
解:2kW/m 962000048.0=⨯=q38.4051=t ℃6-4. 为减少热损失,在外径Φ150mm 的饱和蒸汽管道外复盖保温层。
已知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λ=0.103+0.000198t (式中t 为℃),蒸汽管外壁温度为 180℃,要求保温层外壁温度不超过 50℃,每米管道由于热损失而造成蒸汽冷凝的量控制在 1×10-4kg/(m ·s)以下,问保温层厚度应为多少?解:查180℃水蒸汽kJ/kg 3.2019=r126.0250180000198.0103.0=⎪⎭⎫⎝⎛+⨯+=λW/(m ﹒℃) *6-5. 如图所示,用定态平壁导热以测定材料的导热系数。
传热学第六章答案
![传热学第六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94513ef121dd36a22d8237.png)
第六章复习题1、什么叫做两个现象相似,它们有什么共性?答:指那些用相同形式并具有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述的现象,如果在相应的时刻与相应的地点上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一一对于成比例,则称为两个现象相似。
凡相似的现象,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即描述该现象的同名特征数(准则)对应相等。
(1) 初始条件。
指非稳态问题中初始时刻的物理量分布。
(2) 边界条件。
所研究系统边界上的温度(或热六密度)、速度分布等条件。
(3) 几何条件。
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位置、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
(4) 物理条件。
物体的种类与物性。
2.试举出工程技术中应用相似原理的两个例子.3.当一个由若干个物理量所组成的试验数据转换成数目较少的无量纲以后,这个试验数据的性质起了什么变化?4.外掠单管与管内流动这两个流动现象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5、对于外接管束的换热,整个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只有在流动方向管排数大于一定值后才与排数无关,试分析原因。
答:因后排管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直到10排管子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6、试简述充分发展的管内流动与换热这一概念的含义。
答:由于流体由大空间进入管内时,管内形成的边界层由零开始发展直到管子的中心线位置,这种影响才不发生变法,同样在此时对流换热系数才不受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7、什么叫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什么叫有限自然对流换热?这与强制对流中的外部流动和内部流动有什么异同?答:大空间作自然对流时,流体的冷却过程与加热过程互不影响,当其流动时形成的边界层相互干扰时,称为有限空间自然对流。
这与外部流动和内部流动的划分有类似的地方,但流动的动因不同,一个由外在因素引起的流动,一个是由流体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8.简述射流冲击传热时被冲击表面上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9.简述数数,数,Gr Nu Pr 的物理意义.Bi Nu 数与数有什么区别? 10.对于新遇到的一种对流传热现象,在从参考资料中寻找换热的特征数方程时要注意什么?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6-1 、在一台缩小成为实物1/8的模型中,用200C 的空气来模拟实物中平均温度为2000C 空气的加热过程。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第六章单相对流传热
![《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第六章单相对流传热](https://img.taocdn.com/s3/m/b9601f7b58fb770bf78a5588.png)
(2)各特征数之间存在着函数关系,如常物性流体外略平板对
流换热特征数: Nu f (Re, Pr)
特征数方程:无 量纲量之间的函
数关系
第五章 对流换热
3
4 物理现象相似的条件
• 同名的已定特征数相等 • 单值性条件相似:初始条件、边界条件、几何条件、物理条件
实验中只需测量各特征数所包含的物理量,避免了测量的盲 目性——解决了实验中测量哪些物理量的问题
试验数据的整理形式:
Nu c Ren Nu c Ren Pr m Nu c(Gr Pr)n
第五章 对流换热
23
§6-3 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
一. 管槽内强制对流流动和换热的特征
内部强制对流在工 程上有大量应用: 暖气管道、各类热 水及蒸汽管道、换 热器等
第五章 对流换热
24
1 管槽内强迫对流换热的特点及几个重要的物理量
4 Ac P
Ac —— 过流断面面积,m2 P —— 湿周,m
第五章 对流换热
17
c 特征速度:Re数中的流体速度
流体外掠平板或绕流圆柱:取来流速度 u
管内流动:取截面上的平均速度 um
流体绕流管束:取最小流通截面的最大速度 umax
第五章 对流换热
18
2 常见无量纲(准则数)数的物理意义及表达式
使用特征数关联式时,必须与其定性温度一致
第五章 对流换热
16
b 特征长度:包含在相似特征数中的几何长度;
应取对于流动和换热有显著影响的几何尺度
如:管内流动换热:取直径 d
流体在流通截面形状不规则的槽道中流动:取当量直径作 为特征尺度:
当量直径(de) :过流断面面积的四倍与湿周之比称为当量直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整版)
![传热学课后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607538cb7360b4c2f3f6483.png)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 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2.略 3.略 4.略 5.略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 λλ== 2218.331012m --=⨯11.q t λσ=∆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12、略13.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 14. 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 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i w f q h t h t t =∆=-⇒i w f qt t h=+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 φππ===⨯⨯=16.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 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 若k ≈2h'100k k k -∆=⨯%8583.561.7283.56-==% 因为:1211h h =,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第四版传热学第六,七八章习题解答
![第四版传热学第六,七八章习题解答](https://img.taocdn.com/s3/m/426b14b7d4d8d15abe234ea4.png)
第五章复习题1、试用简明的语言说明热边界层的概念。
答:在壁面附近的一个薄层内,流体温度在壁面的法线方向上发生剧烈变化,而在此薄层之外,流体的温度梯度几乎为零,固体表面附近流体温度发生剧烈变化的这一薄层称为温度边界层或热边界层。
2、与完全的能量方程相比,边界层能量方程最重要的特点是什么?答:与完全的能量方程相比,它忽略了主流方向温度的次变化率σα22x A,因此仅适用于边界层内,不适用整个流体。
3、式(5—4)与导热问题的第三类边界条件式(2—17)有什么区别?答:=∂∆∂-=yyt th λ(5—4))()(f w t t h h t-=∂∂-λ (2—11)式(5—4)中的h 是未知量,而式(2—17)中的h 是作为已知的边界条件给出,此外(2—17)中的λ为固体导热系数而此式为流体导热系数,式(5—4)将用来导出一个包括h 的无量纲数,只是局部表面传热系数,而整个换热表面的表面系数应该把牛顿冷却公式应用到整个表面而得出。
4、式(5—4)表面,在边界上垂直壁面的热量传递完全依靠导热,那么在对流换热中,流体的流动起什么作用?答:固体表面所形成的边界层的厚度除了与流体的粘性有关外还与主流区的速度有关,流动速度越大,边界层越薄,因此导热的热阻也就越小,因此起到影响传热大小5、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什么内容?既然对大多数实际对流传热问题尚无法求得其精确解,那么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有什么意义?答:对流换热问题完整的数字描述应包括:对流换热微分方程组及定解条件,定解条件包括,(1)初始条件 (2)边界条件 (速度、压力及温度)建立对流换热问题的数字描述目的在于找出影响对流换热中各物理量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每一种关系都必须满足动量,能量和质量守恒关系,避免在研究遗漏某种物理因素。
基本概念与定性分析5-1 、对于流体外标平板的流动,试用数量级分析的方法,从动量方程引出边界层厚度的如下变化关系式:x xRe 1~δ解:对于流体外标平板的流动,其动量方程为:221xy u v dx d y u v xy u ∂+-=∂∂+∂∂ρρ 根据数量级的关系,主流方的数量级为1,y 方线的数量级为δ则有2211111111δρδδv +⨯-=⨯+⨯ 从上式可以看出等式左侧的数量级为1级,那么,等式右侧也是数量级为1级, 为使等式是数量级为1,则v 必须是2δ量级。
传热学习题答案
![传热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4272ea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9c.png)
传热学习题答案第⼀章导热理论基础1. 按20℃时,铜、碳钢(1.5%C )、铝和黄铜导热系数的⼤⼩,排列它们的顺序;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数值最⼤为多少?列举膨胀珍珠岩散料、矿渣棉和软泡沫塑料导热系数的数值。
答:铜>铝>黄铜>碳钢;隔热保温材料导热系数最⼤值为0.12W/(m ?K )膨胀珍珠岩散料:25℃ 60-300Kg/m 3 0.021-0.062 W/(m ?K )矿渣棉: 30℃ 207 Kg/m 3 0.058 W/(m ?K )软泡沫塑料: 30℃ 41-162 Kg/m 3 0.043-0.056 W/(m ?K ) 2. 推导导热微分⽅程式的已知前提条件是什么?答:导热物体为各向同性材料。
3.(1)m k xt /2000=?? , q=-2×105(w/m 2). (2)m k xt /2000-=??, q=2×105(w/m 2). 4. (1),00==x q 3109?==δx q w/m 2 (2) 5108.1?=νq w/m 35. 已知物体的热物性参数是λ、ρ和c ,⽆内热源,试推导圆柱坐标系的导热微分⽅程式。
答:2222211[()]t t t t a r r r r r z τφ=++ 6. 已知物体的热物性参数是λ、ρ和c ,⽆内热源,试推导球坐标系的导热微分⽅程式。
答:2222222111[()(sin )]sin sin t t t ta r r r r r r θτθθθθ?=++ 7. ⼀半径为R的实⼼球,初始温度均匀并等于t 0,突然将其放⼊⼀温度恒定并等于t f 的液体槽内冷却。
已知球的热物性参数是λ、ρ和c ,球壁表⾯的表⾯传热系数为h ,试写出描写球体冷却过程的完整数学描述。
答:2201[()],0,00,0,0,,()f r R r Rt t r r R c r r r r R t t tr R h t t rλττρττλ===><=-=-?0,0dtr dr== 8. 从宇宙飞船伸出⼀根细长散热棒,以辐射换热将热量散发到外部空间去,已知棒的发射率(⿊度)为ε,导热系数为λ,棒的长度为l ,横截⾯⾯积为f ,截⾯周长为U,棒根部温度为T0。
传热学答案 第5-6章
![传热学答案 第5-6章](https://img.taocdn.com/s3/m/3e157b1af18583d049645928.png)
第5章5-8(1)换热类型:外掠平板强迫对流换热 (2)25℃时的物性参数(运动粘度):空气:s m /1053.1526-⨯=ν; 水: s m /109055.026-⨯=ν 14号润滑油::s m /107.31326-⨯=ν 临界Re 数:νcc x u ∞=Re ,所以∞⋅=u x c c νRe 空气: m u x c c 765.711053.15105Re 65=⨯⨯⨯=⋅=-∞ν 水: m u x c c 453.01109055.0105Re 65=⨯⨯⨯=⋅=-∞ν 14号润滑油:: m u x c c 85.1561107.313105Re 65=⨯⨯⨯=⋅=-∞ν 第6章6-7ndD nd D dn D nd D d d D d D d D d b a abb a ab d b a abb a ab d e e e e +-=+-⋅=-=+-⋅==≈+=+=+=222222)]44[4)4(;)()(44)3(;222)2(;2)(24)1(ππππππ6-14(1) 换热类型:管内强迫对流换热(2) 定性温度:流体平均温度t f =(115+65)/2=90℃ 物性参数(空气):sm s m kg K kg kJ c m kg m kg K m W p /1010.22690.0Pr ),/(105.21),/(009.1/0045.1,/972.0),/(0313.0266313--⨯==⋅⨯=⋅===⋅=νηρρλ 特征长度:管子内径m d 076.0=(3) 特征流速: s m d V A m u /012.54/076.0972.0022.00045.14/221=⨯⨯===∙∙πρπρρ 流态: )(1017236101.22076.0012.5Re 46湍流 =⨯⨯==-νud(4) 各种修正系数:直管, Cr=1;温差f w t t t -=∆=180-90=90℃>50℃,应进行温差修正; 管长未知,故先假定C 1=1(5) 选用公式:(气体被加热) 5.04.08.0][Pr Re 023.0wf T T Nu =(6) Nu 数与表面传热系数h:K m W Nu ⋅=++⨯⨯=25.04.08.0/48.43]18027390273[69.017236023.0)/(91.17076.00313.048.432K m W dNuh ⋅=⨯==λ(7) 由热平衡关系求管长L :kWt t c V t t c m f f p f f p 115.1)65115(009.1022099.0)'"()'"(11=-⨯⨯=-=-=Φ∙∙ρ 热平衡关系:)()()'"(f w f w f f p t t dLh t t hA t t c m -=-=-=Φ∙π所以: m t t d h L f w 897.2)90180(076.091.171115)(=-⨯=-Φ=ππ(8)验算管长6012.38076.0897.2 ==d L (不满足假定),故应进行入口效应修正 (9) 假定L 重新计算假定L=2.80m, ;080.1)/(17.0=+=L d c lh h 08.1'=,m Lt t d h L f w 682.208.1)(''==-Φ=π (与假定值不符)再假定L=2.67m,083.1)/(17.0=+=L d c l ;h h 083.1"=m Lt t d h L f w 675.2083.1)(""==-Φ=π, 与假定值基本相符,故:L=2.67m ;K m W h h ⋅=⨯==2/40.1991.17083.1083.1"6-16(1) 换热类型:管槽内(环形空间)强迫对流换热 (2) 定性温度:流体平均温度t f =(30+50)/2=40℃ 物性参数(水):)/(105.282)/(103.653,/10659.0,31.4Pr ),/(174.4,/2.992),/(635.066632s m kg s m kg s m K kg kJ c m kg K m W w p ⋅⨯=⋅⨯=⨯==⋅==⋅=---ηηνρλ 特征长度:当量直径m d D de 02.004.006.0=-=-= (3) 特征流速: s m d D m A m u /55.0)04.006.0(2.992857.04)(42222≈-⨯⨯=-==∙∙πρπρ 流态:)(101669210659.002.055.0Re 46湍流 =⨯⨯==-νude(4) 各种修正系数:管长未知,故先取C 1=1;直管,Cr=1温差f w t t t -=∆=100-40=60℃>30℃,故应进行温差修正(5) 选用公式:(液体被加热) 11.04.08.0][Pr Re 023.0wf Nu ηη=(6) Nu 数与表面传热系数h 计算:04.108]5.2823.653[31.416692023.011.04.08.0=⨯⨯⨯=Nu )/(27.343002.0635.004.1082K m W dNuh ⋅=⨯==λ(7) 由热平衡关系求管长l :W t t c m f f p 4.71542)3050(4174857.0)'"(=-⨯⨯=-=Φ∙热平衡关系:)()()'"(f w f w f f p t t dlh t t hA t t c m -=-=-=Φ∙π所以:m t t dh t t c m l t w f f p 766.2)40100(27.343004.0)3050(10174.4857.0)()'"(3=-⨯⨯⨯-⨯⨯⨯=--=∙ππ (8)验算管长602.13802.0766.2 ==de l (满足假定),所以所求管长即为m l 766.2= (9) 管子出口局部热流密度22/5.171/5.171513)50100(27.3430)"("m kW m W t t h q f w ==-⨯=-=6-16 另解: (1) ~ (3) 同前, 另有75.1Pr =w(4) 选用Gnielinski 公式: t c l d f f Nu ])(1[)1(Pr 8/7.121Pr)1000)(Re 8/(3/23/2+-+-= (5) Nu 数与表面传热系数h 计算:009.1)75.131.4()Pr Pr (0274.0)64.116692lg 82.1()64.1Re lg 82.1(01.001.022====-=-=--w t c f 设m l 75.2=,则038.1)75.202.0(1)(13/23/2=+=+l de 03.109009.1038.1)131.4(8/0274.07.12131.4)100016692()8/0274.0(3/2=⨯⨯-⨯+⨯-⨯=Nu)/(70.346102.0635.003.1092K m W dNuh ⋅=⨯==λ(6) 由热平衡关系求管长L :W t t c m f f p 4.71542)3050(4174857.0)'"(=-⨯⨯=-=Φ∙热平衡关系:)()()'"(f w f w f f p t t dlh t t hA t t c m -=-=-=Φ∙π所以:m t t dh l t w 74.2)40100(70.346104.04.71542)(=-⨯⨯⨯=-Φ=ππ(7)验算管长将管长的计算值(2.74m)与假定值(2.75m)比较,两者基本相同,即满足假定。
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热学(山东建筑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智慧树知道网课《传热学(山东建筑大学)》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c5b49b5580216fc710afd6f.png)
绪论单元测试1【判断题】(20分)空气的干湿球温度越接近,说明相对湿度越大A.对B.错2【判断题】(20分)同等条件下,湿空气的密度大于干空气的密度A.错B.对3【判断题】(20分)湿空气中,成分含量最高的气体是氮气A.对B.错4【判断题】(20分)1个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00kPaA.错B.对5【判断题】(20分)湿空气的密度等于干空气的密度+水蒸气的密度A.对B.错第一章测试1【判断题】(10分)露点温度是湿空气的状态参数A.对B.错2【判断题】(10分)空气温度变化,焓值一定变化A.错B.对3【判断题】(10分)在焓湿图上,必须有两个独立参数才能确定状态点A.错B.对4【判断题】(10分)测试得到的空气的压力均为表压A.对B.错5【判断题】(10分)热湿比为空气处理过程中,空气热量变化与湿量变化之比A.对B.错6【判断题】(10分)湿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水蒸气A.错B.对7【判断题】(10分)1kg温度为20℃、含湿量为6g/kg的湿空气与2kg温度为10℃、含湿量为8g/kg的的湿空气混合后,其温度为15℃A.错B.对8【判断题】(10分)空气中水蒸汽的温度就是湿球温度A.错B.对9【判断题】(10分)等温加湿过程空气焓值不变A.对B.错10【判断题】(10分)焓值定义式中,2500代表0℃水蒸气的气化潜热值A.对B.错第二章测试1【判断题】(10分)PMV的数值一般在+3和-3之间A.对B.错2【判断题】(10分)PPD代表人员对环境不满意的百分率A.错B.对3【判断题】(10分)所有人员能量代谢率都相同A.对B.错4【判断题】(10分)我国规范中规定的Ⅰ级Ⅱ级舒适标准的指标是PMV和PPDA.错B.对5【判断题】(10分)舒适性空调人员长期逗留环境Ⅰ级舒适标准对应的温度范围是24-26℃A.错B.对6【判断题】(10分)舒适性空调人员长期逗留环境Ⅱ级舒适标准对应的温度范围是26-28℃A.错B.对7【判断题】(10分)夏季室外空气温度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3点A.对B.错8。
章熙民版传热学答案完整版
![章熙民版传热学答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033be0b16fc700abb68fc16.png)
绪论1. 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射系数降低,故能较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 λλ== 2218.331012m --=⨯11.q t λσ=∆ const λ=→直线 cons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 12. i R α 1R λ 3R λ 0R α 1f t −−→ q首先通过对流换热使炉子内壁温度升高,炉子内壁通过热传导,使内壁温度生高,内壁与空气夹层通过对流换热继续传递热量,空气夹层与外壁间再通过热传导,这样使热量通过空气夹层。
(空气夹层的厚度对壁炉的保温性能有影响,影响a α的大小。
)13.已知:360mm σ=、0.61()W m K λ=• 118f t =℃2187()Wh m K =•210f t =-℃ 22124()Wh m K =• 墙高2.8m ,宽3m求:q 、1w t 、2w t 、φ 解:1211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14.已知:3H m =、0.2m σ=、2L m =、45λ=()W m K • 1150w t =℃、2285w t =℃ 求:t R λ、R λ、q 、φ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 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已知:50i d mm =、 2.5l m =、85f t =℃、273()Wh m K =•、25110Wq m =求:i w t 、φ()i w f q h t h t t =∆=-⇒i w f qt t h=+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 φππ===⨯⨯=16.已知:150w t =℃、220w t =℃、241.2 3.96()W c m K =•、1'200w t =℃求: 1.2q 、'1.2q 、 1.2q ∆解:12441.2 1.2()()100100w w t t q c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 m K •求:k 、φ、∆解:由于管壁相对直径而言较小,故可将此圆管壁近似为平壁 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 若k ≈2h'100k k k -∆=⨯%8583.561.7283.56-==% 因为:1211h h ,21h σλ 即:水侧对流换热热阻及管壁导热热阻远小于燃气侧对流换热热阻,此时前两个热阻均可以忽略不记。
6传热学-第六章.
![6传热学-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905f503325c52cc58bd6be78.png)
h f (u, d,,, , cp )
n7
(b)确定基本量纲 r
h
:
kg s3 K
u: m s
d :m
:
W mK
kg m s3 K
: Pa s kg
ms
:
kg m3
cp
:
J kg K
m2 s2 K
国际单位制中的7个基本量:长度[m],质量[kg],时间 [s],电流[A],温度[K],物质的量[mol],发光强度[cd]
b)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要一一对应成比例
如果物理现象由 A,B等,nC个, 物理量来描述,则彼
此相似的物理现象就有n个对应相似的物理量场,即在
所有对应的时间和对应的地点,
A A
CA
,
B B
CB
,
C C
CC
,
其相中似倍C数A ,都C等B ,C于分1C别,,为则各两物个理物量理的现相象似完倍全数相。同如。果所有的
(c)组成三个无量纲量
1 hu a1 d b1 c1 d1 2 u a2 d b2 c2 d2 3 c pu a3 d b3 c3 d3
建立相似倍数:
h h
Ch
t t Ct
C
y y
Cy
代入现象1,整理得
相似倍数间的关系:
ChC y h t
0
C
t y y0
ChCy 1
C
——表示了换热现象相似时,相似倍数间的制约关系 hy
Nu1 Nu2
上式证明了“同名特征数对应相等”的物理现象相似的特
无量纲时间坐标分别相等。
两个管内稳态层流速度场相似,所有相似地点的速度
成比例,
传热学思考题答案(第六章)
![传热学思考题答案(第六章)](https://img.taocdn.com/s3/m/fbbbb916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eb.png)
传热学思考题答案(第六章)1、热辐射与导热和对流换热相比有何本质区别?答:1、辐射换热不依靠物质的接触进行热传递,而导热和对流换热都必须由冷、热物体直接接触或通过中间介质接触才能进行。
2、辐射换热过程伴有能量的两次转化,首先是发射物体的内能转化为电磁波向外发射,到达吸收物体时电磁波能又转化为内能。
3、一切物体只要温度高于绝对零度,即T>O K时,都在不断地发射热射线。
对有a 差的两物体,高温物体辐射给低温物体的能量大于低温物体辐射给高温物体的能量;相同温度的物体间仍在进行辐射换热,只是悔物体辐射出去的能量等于吸收的能量。
2、什么叫黑体?在热辐射理论中为什么引入这一概念?答:吸收比a=1的物体叫做黑体,黑体是一个理想化的物体,黑体辐射的特征反映了物体辐射在波长、温度和方向上的变化规律,这位研究实际物体的辐射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简化分析基础。
3、一个物体,只要温度T>0K就会不断向外界辐射能量,试问它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因热辐射而降至0K?4、温度均匀的空腔壁面上的小孔具有黑体辐射的特性,那么空腔内部的辐射是否也是黑体辐射?答:空间内壁壁面不一定是黑体辐射,之所以小孔呈现出黑体特性,是因为辐射在空腔内经历了很多次吸收和反射过程,使离开小孔的能量微乎其微。
5、黑体的辐射能按空间方向是怎样分布?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是否意味着黑体的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答:黑体辐射能按空间方向分布服从兰贝特定律。
定向辐射强度与空间方向无关并不意味着黑体辐射能在半球空间各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因为辐射强度是指单位可见面积的辐射能,在不同方向,可见面积是不同的,即定向辐射力是不同的。
6、为什么要引入灰体这样的理想物体?说明引入灰体的简化对工程辐射换热计算的意义。
答:光谱吸收比与波长无关的物体叫做灰体,灰体的吸收比恒等于同温度下的发射率,把实际物体当做灰体如理,可以不必考虑投入辐射的特性,将大大简化辐射换热的计算。
传热学第六章 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传热学第六章 课后习题答案(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93ec96ec4b73f242326c5f53.png)
= 236/(2 ∙ )
2.5
按照此时的物性参数算的温差∆t1 = ⁄h1 = 800 ÷ 236 = 3.386℃
h1 =
0℃时,Re2 = =
(400000⁄3600)×2.5
2
13.28×10−6
= 2.092 × 107 ≫ 5 × 105
Nu2 = 0.037 × Re2 0.8 Pr21/3 = 0.037 × (2.092 × 107 )0.8 × 0.7071/3 = 23684
= 2.239 × 1011
由表 6-10 得平板上流态为湍流,c=0.11,n=1/3
故由式 6-37 得Nu = C(Gr Pr) = 0.11 × (2.239 × 1011 × 2.99)1/3 = 962.3
则
λNu 0.659 × 962.3
=
= 1268/(2 ∙ )
0.5
这一换热设备的最大换热量为
λ2 Nu2 0.0244 × 23684
=
= 231/(2 ∙ )
2.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按照此时的物性参数算的温差∆t 2 = ⁄h1 = 800 ÷ 231 = 3.463℃
h2 =
由以上预算可知机翼与空气的温差在∆t1 和∆t 2之间,所以假设机翼表面的平均温
度 tw=-6.6℃,则 =
:
h=
Φ = Ah∆t = 30 × 0.5 × 0.3 × 2 × 1268 × (100 − 20) = 913160
6-57 一竖直的空心夹层宽 0.1m、高 3m,两侧壁温度分别为 20℃
及-10℃,试确定冷、热单位表面间的换热量。如果在夹层高度
传热学课后答案第五版
![传热学课后答案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930a8147cf84b9d528ea7a1b.png)
绪论思考题与习题(89P -)答案:1. 冰雹落体后溶化所需热量主要是由以下途径得到:Q λ—— 与地面的导热量 f Q ——与空气的对流换热热量注:若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可考虑辐射换热,否则可忽略不计。
6.夏季:在维持20℃的室内,人体通过与空气的对流换热失去热量,但同时又与外界和内墙面通过辐射换热得到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减少。
(T T 〉外内)冬季:在与夏季相似的条件下,一方面人体通过对流换热失去部分热量,另一方面又与外界和内墙通过辐射换热失去部分热量,最终的总失热量增加。
(T T 〈外内)挂上窗帘布阻断了与外界的辐射换热,减少了人体的失热量。
7.热对流不等于对流换热,对流换热 = 热对流 + 热传导 热对流为基本传热方式,对流换热为非基本传热方式 8.门窗、墙壁、楼板等等。
以热传导和热对流的方式。
9.因内、外两间为真空,故其间无导热和爱上大声地大得多411231啊实打实大对流传热,热量仅能通过胆壁传到外界,但夹层两侧均镀锌,其间的系统辐长时间地保持热水的温度。
当真空被破坏掉后,1、2两侧将存在对流换热,使其保温性能变得很差。
10.t R R A λλ= ⇒ 1t R R A λλ== 2218.331012m --=⨯11.q t λσ=∆ c o n s t λ=→直线 c o n s t λ≠ 而为λλ=(t )时→曲线12. R R R R t −−→ q首先通过对故其间无导热和爱上大声地大得多411231啊实打实大对,空气夹层与外壁间再通过热传导,这样使热量通过空气夹层。
(空气夹层的厚度对壁炉的保温性能有影响,影响a α的大小。
)13.已知:360mm σ=、0.61()Wm K λ=∙ 118f t =℃ 2187()Wh m K =∙210f t =-℃ 22124()Wh m K =∙ 墙高2.8m ,宽3m求:q 、1w t 、2w t 、φ 解:12t q h h σλ∆=++=18(10)45.9210.361870.61124--=++2W m111()f w q h t t =-⇒ 11137.541817.5787w f q t t h =-=-=℃222()w f q h t t =-⇒ 22237.54109.7124w f q t t h =+=-+=-℃ 45.92 2.83385.73q A W φ=⨯=⨯⨯=14.已知:3H m =、0.2m σ=、2L m =、45λ=()W m K ∙ 1150w t =℃、2285w t =℃求:t R λ、R λ、q 、φ解:40.27.407104532t K R W A HL λσσλλ-====⨯⨯⨯30.24.4441045t R λσλ-===⨯2m K W ∙3232851501030.44.44410t KW q m R λ--∆-==⨯=⨯ 3428515010182.37.40710t t KW R λφ--∆-==⨯=⨯ 15.已知:50i d mm =、 2.5l m =、85f t =℃、273()Wh m K =∙、25110Wq m =求:i w t 、φ()i w f q h t h t t =∆=-⇒i w f qt t h =+51108515573=+=℃0.05 2.551102006.7i Aq d lq Wφππ===⨯⨯=16.已知:150w t =℃、220w t =℃、241.2 3.96()W c m K =∙、1'200w t =℃求: 1.2q 、'1.2q 、 1.2q ∆ 解:12441.21.2()()100100w w t t q c ⎡⎤=-⎢⎥⎣⎦44227350273203.96()()139.2100100W m ++⎡⎤=⨯-=⎢⎥⎣⎦12''441.21.2()()100100w w t t qc ⎡⎤=-⎢⎥⎢⎥⎣⎦442273200273203.96()()1690.3100100W m ++⎡⎤=⨯-=⎢⎥⎣⎦'21.2 1.2 1.21690.3139.21551.1Wq q q m ∆=-=-=17.已知:224A m =、215000()Wh m K =∙、2285()Wh m K =∙、145t =℃2500t =℃、'2285()Wk h m K ==∙、1mm σ=、398λ=()Wm K ∙求:k 、φ、∆解:故其间无导热和爱上大声地大得多411231啊实打实大对即:12111k h h σλ=++=3183.5611101500039085-=⨯++2()W m k ∙ 383.5624(50045)10912.5kA t KW φ-=∆=⨯⨯-⨯=若k ≈2h'100k k k -∆=⨯%8583.561.7283.56-==% 因为:1211h h ,21h σλ 即:水故其间无导热和爱上大声地大得多411231啊实打实大对18.略第一章导热理论基础 思考题与习题(24P )答案: 1. 略2. 已知:10.62()W m K λ=∙、20.65()W m K λ=∙、30.024()W m K λ=∙、40.016()W m K λ=∙求:'R λ、''R λ解:故其间无导热和爱上大声地大得多411231啊实打实大对 4.略 5.6.已知:50mm σ=、2t a bx =+、200a =℃、2000b =-℃/m 2、45()Wm K λ=∙求:(1)0x q=、6x q= (2)v q解:(1)00020x x x dtq bx dxλλ====-=-=3322452(2000)5010910x x x dt Wq bx m dxσσσλλ-====-=-=-⨯⨯-⨯⨯=⨯(2)由220vq d t dx λ+=2332245(2000)218010v d t W q b m dxλλ=-=-=-⨯-⨯=⨯7.略8.略9.取如图所示球坐标,其为无内热源一维非稳态导热 故有:22t a t r r r r τ∂∂∂⎛⎫= ⎪∂∂∂⎝⎭00,t t τ==0,0tr r∂==∂ ,()f tr R h t t rλ∂=-=-∂10.解:建立如图坐标,在x=x 位置取dx 长度微元体,根据能量守恒有:x dx x Q Q Q ε++= (1)x dt Q dx λ=-+()x dx d dt Q t dx dx dxλ+=-++∙ 4()b b Q EA E A T Udx εεεσ===代入式(1),合并整理得:2420b fU d t T dx εσλ-= 该问题数学描写为:2420b fU d t T dx εσλ-= 00,x t T == ,0()x ldtx l dx===假设的4()b e x ldt fT f dxλεσ=-=真实的第二章稳态导热思考题与习题(P 51-53)答案 1.略 2.略3.解:(1)温度分布为 121w w w t t t t x δ-=-(设12w w t t >)其与平壁的材料无关的根本原因在c o u s tλ=(即常物性假设),否则t 与平壁的材料有关 (2)由 dtq dxλ=- 知,q 与平壁的材料即物性有关 4.略5.解: 2111222()0,(),w w w w d dt r dr drr r t t t t r r t t ===>==设有: 12124()11w w Q t t r r πλ=-- 21214F r r R r r λπλ-=6.略7.已知:4,3,0.25l m h m δ=== 115w t =℃, 25w t =-℃, 0.7/()W m k λ=⋅ 求:Q解: ,l h δ ,可认为该墙为无限大平壁 15(5)0.7(43)6720.25tQ FW λδ∆--∴==⨯⨯⨯= 8.已知:2220,0.14,15w F m m t δ===-℃,31.28/(), 5.510W m k Q W λ=⋅=⨯ 求:1w t解: 由 tQ Fλδ∆= 得一无限平壁的稳态导热312 5.510150.141520 1.28w w Q t t F δλ⨯=+=-+⨯=⨯℃ 9.已知:12240,20mm mmδδ==,120.7/(),0.58/()W m k W m k λλ=⋅=⋅3210.06/(),0.2Wm k q q λ=⋅= 求:3δ解: 设两种情况下的内外面墙壁温度12w w t t 和保持不变,且12w w t t >由题意知:1211212w w t t q δδλλ-=+221313212tw tw 1λ12λ23λ3122312123w w t t q δδδλλλ-=++再由: 210.2q q =,有121231212121230.2w w w wt t t t δδδδδλλλλλ--=+++得: 123312240204()40.06()90.60.70.58mm δδδλλλ=+=⨯⨯+= 10.已知:1450w t =℃,20.0940.000125,50w t t λ=+=℃,2340/q W m ≤ 求:δ 解: 412,0.094 1.25102w w t t tq m m λλδ+∆==+⨯⨯41212[0.094 1.2510]2w w w w t t t t t mq qδλ+-∆==+⨯⋅ 44505045050[0.0941.2510]0.14742340m +-=+⨯⨯⨯= 即有 2340/147.4q W m m mδ≤≥时有 11.已知:11120,0.8/()mm W m k δλ==⋅,2250,0.12/()mm W m k δλ==⋅33250,0.6/()mm W m k δλ==⋅求:'3?δ= 解: '2121'3123112313,w w w wt t t t q q δδδδδλλλλλ--==+++ 由题意知:'q q = 即有:2121'3123112313w w w wt t t t δδδδδλλλλλ--=+++ '33322λδδδλ=+220.6250505000.12mm =+⨯=12.已知:1600w t =℃,2480w t =℃,3200w t =℃,460w t =℃ 求:123,,R R R R R R λλλλλλ解:由题意知其为多层平壁的稳态导热 故有: 14122334123w w w w w w w w t t t t t t t t q R R R R λλλλ----====∴112146004800.2260060w w w w R t t R t t λλ--===-- 223144802000.5260060w w w w R t t R t t λλ--===-- 33414200600.2660060w w w w R t t R t t λλ--===-- 13.略14.已知:1)11012,40/(),3,250f mm W m k mm t δλδ==⋅==℃,60f t =℃ 220112,75/(),50/()h W m k h W m k λλ==⋅=⋅ 2)223,320/()mm W m k δλ==⋅ 3)2'23030,,70/()h W m k δδλλ===⋅求:12312,,,,,q q q k k k ∆∆∆ 解:未变前的122030102250605687.2/1113101754050f f t t q W m h h δλ---===⨯++++ 1)21311121129.96/()12101754050k W m k h h δλ-===⋅⨯++++ 21129.96(25060)5692.4/q k t W m =∆=⨯-=25692.45687.2 5.2/q q q W m ∆=-=-=tw 1tw 4tw 2tw 3R 1R2R3R =R 1+R 2R3+t αt f222)22321221129.99/()11131017532050k W m k h h δλ-===⋅⨯++++ 22229.99(25060)5698.4/q k t W m =∆=⨯-=22205698.45687.211.2/q q q W m ∆=-=-=3) 22330'101136.11/()11131********k W m k h h δλ-===⋅⨯++++ 23336.11(25060)6860.7/q k t W m =∆=⨯-=23306860.75687.21173.5/q q q W m ∆=-=-= 321q q q ∴∆∆>∆ ,第三种方案的强化换热效果最好 15.已知:35,130A C B mm mm δδδ===,其余尺寸如下图所示,1.53/(),0.742/(A CB Wm k W m k λλλ==⋅=⋅ 求:R λ解:该空斗墙由对称性可取虚线部分,成为三个并联的部分11113222,A B C A B C R R R R RR R R R =++==++ 3321111311135101301020.1307()/1.53 1.53C A B A B C R R m k W δδδλλλ--⨯⨯∴=++=⨯+==⋅ 332322235101301020.221()/1.530.742C A B R m k W δδδλλλ--⨯⨯=++=⨯+=⋅R 1R 1R 1R2R3R 2R 2R3R32212115.0410()/1111220.13070.221R m k W R R λ-∴===⨯⋅⨯+⨯+16.已知:121160,170,58/()d mm d mm W m k λ===⋅,2230,0.093/()mm W m k δλ==⋅33140,0.17/(),300w m m W m k t δλ==⋅=℃,450w t =℃ 求:1)123,,R R R λλλ; 2) l q : 3) 23,w w t t . 解:1)4211111170lnln 1.66410()/2258160d R m k W d λπλπ-===⨯⋅⨯2222221117060lnln 0.517()/220.093170d R m k W d λδπλπ++===⋅⨯ 223332222111706080lnln 0.279()/2220.1717060d R m k W d λδδπλδπ++++===⋅+⨯+132R R R λλλ∴< 2) 2330050314.1/0.5170.279l i t t q W m R R R λλλ∆∆-====++∑3)由 121w w l t t q R λ-=得 tw 1112323tw 44211300314.1 1.66410299.95w w l t t q R λ-=-=-⨯⨯=℃同理:34350314.10.279137.63w w l t t q R λ=+=+⨯=℃17.已知:1221211,,22m m d d δδλλ=== 求:'ll q q 解:忽略管壁热阻010*******22211ln ln 222d d R d d λδδδπλπλδ+++=++'010*******22211ln ln 222d d R d d λδδδπλπλδ+++=++'',l l t tq q R R λλ∆∆== (管内外壁温13,w w t t 不变)01012'20101'010121020122211lnln 222ln ln 222l l d d q R d d q R d d λλδδδπλπλδδδδπλπλδ+++++∴==++01010010101001241lnln 22ln ln 22d d d d d d δδδδδδ++++=++由题意知: 1001011[(2)]2m d d d d δδ=++=+ 2112011[(2)]32mm m d d d d δδ=++=+ 即:2101010232()m m d d d d d δδδ=⇒+=+⇒= (代入上式) ''15ln 3ln23 1.277ln 3ln 23l l q R q R λλ+∴===+ 即: '0.783l l q q =3'21.7%l llq q q -∆==即热损失比原来减小2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复习题
1、什么叫做两个现象相似,它们有什么共性?
答:指那些用相同形式并具有相同内容的微分方程式所描述的现象,如果在相应的时刻与相应的地点上与现象有关的物理量一一对于成比例,则称为两个现象相似。
凡相似的现象,都有一个十分重要的特性,即描述该现象的同名特征数(准则)对应相等。
(1) 初始条件。
指非稳态问题中初始时刻的物理量分布。
(2) 边界条件。
所研究系统边界上的温度(或热六密度)、速度分布等条件。
(3) 几何条件。
换热表面的几何形状、位置、以及表面的粗糙度等。
(4) 物理条件。
物体的种类与物性。
2.试举出工程技术中应用相似原理的两个例子.
3.当一个由若干个物理量所组成的试验数据转换成数目较少的无量纲以后,这个试验数据的性质起了什么变化?
4.外掠单管与管内流动这两个流动现象在本质上有什么不同?
5、对于外接管束的换热,整个管束的平均表面传热系数只有在流动方向管排数大于一定值后才与排数无关,试分析原因。
答:因后排管受到前排管尾流的影响(扰动)作用对平均表面传热系数的影响直到10排管子以上的管子才能消失。
6、试简述充分发展的管内流动与换热这一概念的含义。
答:由于流体由大空间进入管内时,管内形成的边界层由零开始发展直到管子的中心线位置,这种影响才不发生变法,同样在此时对流换热系数才不受局部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7、什么叫大空间自然对流换热?什么叫有限自然对流换热?这与强制对流中的外部流动和内部流动有什么异同?
答:大空间作自然对流时,流体的冷却过程与加热过程互不影响,当其流动时形成的边界层相互干扰时,称为有限空间自然对流。
这与外部流动和内部流动的划分有类似的地方,但流动的动因不同,一个由外在因素引起的流动,一个是由流体的温度不同而引起的流动。
8.简述射流冲击传热时被冲击表面上局部表面传热系数的分布规律.
9.简述数数,数,
Gr Nu Pr 的物理意义.Bi Nu 数与数有什么区别? 10.对于新遇到的一种对流传热现象,在从参考资料中寻找换热的特征数方程时要注意什么?
相似原理与量纲分析
6-13、已知:一直管内径为16cm ,流体流速为1.5m/s,平均温度为10℃,换热进入充分发展阶段。
管壁平均温度与液体平均温度的差值小于10℃,流体被加热。
求:试比较当流体分别为氟利昂134a及水时对流换热表面传热系数的相对大小。
解:由附录10及13,10℃下水及R134a 的物性参数各为:
R134a :
() 3.915Pr ,/102018.0,/0888.026=⨯=⋅=-s m K m W νλ; 水:
()52.9Pr ,/10306.1,/574.026=⨯=⋅=-s m K m W νλ; 对R134a :
()
K m W h ⋅=⨯⨯⨯=⨯=⨯⨯=24.08.056/3.2531016.00888.0915.3118930023.0,101893.1102018
.0016.05.1Re 对水:
()
K m W ⋅=⨯⨯⨯==⨯⨯=24.00.86/5241016.0574.052.9183760.023h ,1837610306
.1016.05.1Re 对此情形,R 134a的对流换热系数仅为水的38.2%。
6-14、已知:Pa 510013.1⨯下的空气在内径为76mm 的直管内流动,入口温度为65℃,
入口体积流量为s m /022.03,管壁的平均温度为180℃。
求:管子多长才能使空气加热到115℃。
解:定性温度90211565=+=f t ℃,相应的物性值为:3/972.0m kg =ρ
()()()690.0Pr ,/105.21,/1013.3,/009.162=⋅⨯=⋅⨯=⋅=--s m kg K m W K kg kJ c p μλ 在入口温度下,3
/0045.1m kg =ρ,故进口质量流量: s kg m kg s m m
/10298.2/0045.1/022.0233-⨯=⨯= , 4
6
210179065.21076.01416.31010298.244Re >=⨯⨯⨯⨯⨯==-μπd m ,先按60/>d l 计,
()K m W h Nu ⋅=⨯=
=⨯⨯=24.08.00/62.20076.00313.008.50,08.5069.017906023.0 空气在115 ℃时,()K kg kJ c p ⋅=/009.1,65℃时,()K kg kJ c p ⋅=/007.1。
故加热空气所需热量为:
()()W t c t c m p p 3.11626510007.111510009.102298.033''""=⨯⨯-⨯⨯⨯=-=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