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合集下载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 ppt课件
❖2. 实性畸胎瘤 ❖CT表现以密度不均匀为其典型表现。 ❖肿瘤内含脂肪成分(-25~-50HU)、
钙化或骨骼 (>100HU)和软组织成分, 不均匀强化。 ❖肿瘤边不清、毛糙、不规则,周围脂肪 界面密度增高,瘤内密度呈软组织性, 而且肿瘤短期内明显增大及胸膜受侵, 可提示恶性的可能。
44
CT:囊性畸胎瘤呈厚壁囊肿。肿瘤内含 脂肪成分(-25~-成分,不均匀强 化;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 侵犯胸膜、心包者提示恶性
MRI:表现为紧贴心包的泪滴状异常信号 影,右侧较左侧多见。大小约3~8cm。 呈长T1长T2信号。
72
73
74
75
心包囊肿
76
77
78
后纵膈肿瘤
20
X线表现
为上纵隔影增宽,并有软组织影向 两侧或一侧突出,且突出的软组织 影与颈部肿物相连,并可随吞咽动 作而上下移位;气管可受压形、移 位。
21
A
B
胸部正位片(A)示右上纵隔影明显 增宽;侧位片(B)示纵隔肿块与颈 部甲状腺关系密切
22
23
CT与MRI
CT:胸骨后甲状腺肿多偏向一侧 , 肿块边缘清,可分叶,肿块上缘与
42
CT与MRI
❖1. 囊性畸胎瘤 ❖表现为单房或多房影,边缘较清或呈大
分叶状,部分肿瘤囊壁可见钙化。 ❖囊状和含脂肪成分是本病的CT特征。 ❖囊内CT值水样密度并见分隔。 ❖MRI 的 T1WI 上 大 多 呈 低 信 号 , T2WI 上
呈高信号,但含脂质较多时T1WI上呈高 信号。
43
CT:
表现典型的前中纵隔实质性胸腺瘤 诊断不难,较易与畸胎瘤、胸骨后 甲状腺及胸腺脂肪瘤等区别。胸腺 瘤尚需与增生的胸腺组织相鉴别。 胸腺增生仍保持胸腺组织形态,多 数仅见胸腺密度增高。CT、MRI检 查更有利于其鉴别。鉴别困难时需 行组织活检。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PPT精品医学课件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PPT精品医学课件
• 原发性纵隔生殖细胞肿瘤Moran和Suster分类(1997)
畸胎瘤
成熟畸胎瘤(由分化好的、成熟成分组成) 未成熟畸胎瘤(存在未成熟的间充质和神经上皮组织) 含有其他恶性成分的畸胎瘤
Ⅰ型 含有其他生殖细胞成分(如精原细胞瘤、胚胎性癌、卵黄囊瘤等) Ⅱ型 含有非生殖细胞性上皮成分(鳞癌、腺癌等) Ⅲ型 含有恶性间充质成分(横纹肌肉瘤、软骨肉瘤等) Ⅳ型 含有上述任意两种或多种成分
Schmoll HJ. Ann Oncol, 2002,13(Suppl 4):265-272.
病理组织学分类
男性生殖系统(睾丸) 癌前病变 精原细胞瘤 精母细胞性精原细胞瘤
生殖细胞肿瘤GCT
女性生殖系统(卵巢及腹膜) 中枢神经系统
原始生殖细胞肿瘤
生殖细胞瘤
无性细胞瘤
胚胎癌
卵黄囊瘤
卵黄囊瘤
伴肉瘤成分的精母细胞性 精原细胞瘤
– 对诊断、预后分级、治疗方案的选择及评价、 治疗后监测等有重要意义
LDH β-HCG
AFP
精原细胞瘤 约50%
10%-30%升高 但不明显 正常
非精原细胞性GCT 常见
30%-35%
80%-90%
国际生殖细胞肿瘤协作组预后因素分级
预后良好
非精原细胞(58%)
原发睾丸/腹膜后,无肺外的 脏器转移
AFP<1000ng/ml HCG<5000U/L LDH<1.5N
– 肿瘤残存或良性畸胎瘤恶变是复发转移的根源 术后肿瘤残存或畸胎瘤者不应推迟化疗
– 术后即刻化疗可治愈50%-70%患者,而日后复 发后再行化疗只可治愈25%的患者
治疗
• 非精原细胞性GCT
– 化疗后有残存肿块且肿瘤标志物正常患者一般 推荐手术切除残留肿物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课件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课件
早期发现:影像诊断可以帮助医生早期发现纵膈肿瘤,提高治疗效果。 准确诊断:影像诊断可以提供纵膈肿瘤的详细信息,帮助医生准确诊断肿瘤类型和分期。 制定治疗方案:影像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治疗效果:影像诊断可以帮助医生监测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的常用技术和方法
预后评估:生存率、复发率等
诊断依据: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等
讨论:诊断难点、治疗方案选择等
病例影像诊断的结论和后续治疗建议
病例1:患者男性,50岁,胸痛、呼吸困难,CT显示纵膈肿瘤,诊断 为胸腺瘤,建议手术切除。
病例2:患者女性,45岁,咳嗽、胸闷,CT显示纵膈肿瘤,诊断为神 经源性肿瘤,建议放疗和化疗。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的难点分析
肿瘤位置复杂:纵膈肿瘤位于胸腔内,位置复杂,难以准确定位
肿瘤大小不一:纵膈肿瘤大小不一,小肿瘤难以发现,大肿瘤容易遮挡其他器官
肿瘤形态多样:纵膈肿瘤形态多样,难以通过影像学特征准确判断
肿瘤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清:纵膈肿瘤与正常组织边界不清,难以区分 影像学技术限制:影像学技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难以完全满足纵膈肿瘤诊断的 需求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
汇报人:PPT
目录
01 02 03 04 05 06
添加目录项标题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概述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流程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的典型病例分析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的难点和挑战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的未来发展趋势 和展望
01
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纵膈肿瘤影像诊断概述
纵膈肿瘤的定义和分类
病例介绍:包括 患者基本信息、 病史、临床表现、 影像学检查结果 等
诊断思路:根据 影像学表现,结 合临床资料,进 行综合分析

纵隔肿瘤疾病PPT演示课件

纵隔肿瘤疾病PPT演示课件
化疗方案
根据肿瘤类型、分期和患者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化疗方案,包括药物种类、 剂量和疗程等。
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
免疫治疗
通过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识别 和攻击肿瘤细胞。包括免疫检查点抑 制剂、CAR-T细胞疗法等。
靶向治疗
针对肿瘤细胞特定的分子靶点,使用 靶向药物进行精准治疗。例如,针对 某些基因突变或蛋白表达的靶向药物 。
康复训练与运动指导
呼吸功能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咳嗽和排痰等呼吸功能训练,以改 善呼吸功能,预防肺部感染。
运动锻炼指导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康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运动锻炼 计划,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 和免疫力。
日常生活能力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如穿衣、洗漱、进食等 ,以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纵隔恶性肿瘤患者晚期可能出现恶病质,表 现为极度消瘦、贫血、乏力等。处理措施包 括营养支持、纠正贫血、改善食欲等,以提 高患者生活质量。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上腔静脉受压或受侵犯时,可出现上腔静脉 综合征,表现为面部、颈部和上肢水肿,以 及胸壁静脉曲张等。此时需紧急处理,如使 用利尿剂、降低颅内压等,同时针对原发病 进行治疗。
循环系统并发症
心律失常
纵隔肿瘤可侵犯心脏或压迫心脏大血管,导致心律失常。治疗时需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抗心律失 常药物,同时积极处理原发病。
心力衰竭
严重的纵隔肿瘤可能导致心脏负荷加重,进而引发心力衰竭。治疗时需采用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 物,必要时可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或心脏移植。
神经系统并发症
神经受压症状
定期随访与复查建议
1 2 3
定期随访安排
制定定期随访计划,通过电话、邮件或门诊等方 式进行随访,及时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和病情变 化。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课件

心包囊肿

支气管囊肿
囊性淋巴管瘤
食管囊肿
心尖脂肪瘤
小结
• 原发性纵隔肿瘤的影像学诊断步骤包括: 1.发现病变; 2.定位诊断;肺部和纵膈病变的鉴别; 3.分类诊断;纵隔分区对定性诊断有很大的 价值(常见部位的常见病) 4.定性诊断(良恶性鉴别诊断)。肿块的形 态,密度,边缘,周围结构的情况,增强 的改变及一些病人的基本资料。
• 【临床与病理】 囊性畸胎瘤又称皮样囊肿, 含外、中胚层组织;实性畸胎瘤含三个胚 层组织。瘤内含液体、脂肪、汗腺、毛发、 毛囊、肌肉、钙化、牙齿及骨骼。恶性者 呈浸润生长并可发生远处转移
㈢畸胎类肿瘤(2)
• 【影像学表现】 • X线:前、中纵隔,类圆形,可轻度分叶, 肿瘤内骨骼块影有确诊意义 • CT:囊性畸胎瘤呈厚壁囊肿。肿瘤内含脂 肪成分(-25~-50HU)、钙化或骨骼 (>100HU)和软组织成分,不均匀强化; 边界不清、周围脂肪界面密度增高、侵犯 胸膜、心包者提示恶性 • MRI:肿瘤内脂肪呈短T1长T2信号

神经鞘瘤食
神经鞘瘤
男性,5个月。反复咳嗽2周 (NB)

㈥纵隔其它少见 肿瘤及囊肿
• • • • 支气管囊肿 食管囊肿 心包囊肿 囊状淋巴管瘤,胃肠源性囊肿,神经肠源性囊肿, 雄导管囊肿(罕见) • 脂肪瘤,纤维瘤,黄色瘤等 各类囊肿都有一定的好发部位,如支气管囊肿多位 于隆突下支气管旁与气管旁,心包囊肿多位于心膈 角区,胸腺囊肿多位于前上纵隔胸腺部位,食管囊肿! 神经肠源 性囊肿与胸导管囊肿等多位于后纵隔等
鉴别 1 胸内甲状腺:1)常位于胸骨后间隙,主气管常受压移 位, 2)钙化常见, 3)肿块常向颈部延伸, 4)可有明显强化。 2 畸胎瘤:1)发病年龄小于胸腺瘤, 2)肿块内可有多种成分,脂肪,骨,钙化等, 3)囊变多见。 3 淋巴瘤:1)肿大的淋巴结主要位于血管前间隙及气管 周围,亦可弥漫浸润,融合成团块装包绕周围结构, 2)密度均匀或少数中心坏死液化, 3)常为双侧分布,分叶明显。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课件

原发性纵隔肿瘤PPT课件
后为胸椎,上接颈部,下止膈肌的间 隙。
二、纵隔分区:
Mediastinal subregion
以胸骨柄下缘与第四胸椎下缘的连 线为界—将纵隔分为上、下纵隔两 部。
纵隔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 胸腺、胸导管、神经、淋巴管等组
织。
上纵隔
Superior mediastinum
前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前) 上纵隔
1)咳嗽(肿瘤压迫肺支气管) 2)呼吸困难(甲状腺 压迫呼吸道) 3)肺不张肺部感染(肿瘤挤压肺组织) 4)破入呼吸系统可出现发热,脓痰甚至
咳血。
4.压迫大血管:
上腔静脉综合症: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 包括有面部上肢肿胀发绀,颈浅静脉怒 张,前胸静脉迂曲等征象的。 压迫无名静脉可致单侧上肢及颈静脉 压升高。
原发性纵隔肿瘤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和熟悉纵隔的解剖. 2.掌握纵隔的分区,常见纵隔肿瘤的好发部
位和外科治疗的原则.
重点与难点:
重点: 纵隔的分区.常见纵隔肿瘤的好发部位和 外科治疗的原则.
难点: 纵隔肿瘤的临床表现.
一、定义
Definition
纵隔(mediastinum):
是指左右侧胸膜腔之间,前为胸骨,
纵隔肿瘤点:
♥ 大多为良性, ♥ 恶性较少。
四、常见的纵隔肿瘤
Common 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s
1.神经源性的肿瘤
多起源于交感神经,少数起源于外围 神经.这类肿瘤多位于后纵隔脊柱旁 肋脊区内.以单侧多见.
神经源性肿瘤分为两大类:
1).植物神经系统肿瘤(多源于交感神经):
后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后)
下纵隔
inferior mediastinum

纵膈肿瘤的影像诊断【优质PPT】

纵膈肿瘤的影像诊断【优质PPT】

3
CT、MR
敏感性:CT可显示数毫米大小的肿瘤; MR由于空间分辨率较低而稍差 定位准确率可达100% 定性诊断准确率大于90%
2021/3/29 星期一
4
MR在神经源性肿瘤、血管瘤及动脉瘤方 面优于CT CT准确显示钙化和对骨的侵犯,在相关 病变的诊断方面优于MR
2021/3/29 星期一
5
临床表现
宽基底与纵隔相连。游离缘光滑锐利, 上缘模糊。L,上缘连至胸腔入口或直接 显示与颈部肿块相连。透视下随吞咽活 动。
胸骨后类圆形肿块。
2021/3/29 星期一
11
CT、MR
前上纵隔气管前或气管旁,少数 位于气管后,软组织肿块,与甲 状腺相连。 胸骨后类圆形肿块。
2021/3/29 星期一
12
定性诊断
21
2胸腺癌
2021/3/29 星期一
22
诊断要点
肿块位于胸腺内或胸腺区、直径多超过5cm、 呈分叶状、侵犯邻近结构,心包、大血管、 纵隔胸膜较常受到累及 胸腺癌的侵犯性更为明显,胸腔、心包腔 积液相对常见。瘤内坏死液化较常见
2021/3/29 星期一
23
诊断要点
CT、MRI可明确显示上述变化,而X 线胸片则只能显示病变的轮廓
⑥相邻椎间孔扩大、相邻骨质压迫性改变 ⑦胸膜下结节和胸腔积液是恶性肿瘤另一
表现。
2021/3/29 星期一
58
神经源性肿瘤
3.MRI表现: ①后纵隔椎旁肿块,类圆、卵圆或分叶状,部 分肿瘤可突入椎管内而呈哑铃状表现。相邻椎 体可有压迫性改变,椎间孔可扩大。 ②肿块呈长T1低信号和长T2高信号,若内有 囊变,则囊变区为更长T1和T2信号。 ③肿瘤内也可见无信号钙化灶,但显示效果不 及CT。

纵隔解剖及原发性纵隔肿瘤PPT课件

纵隔解剖及原发性纵隔肿瘤PPT课件
体位置而定。 (4)定性诊断:即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
91
纵隔肿瘤的定位诊断
纵隔内肿块: 自纵隔向肺野膨凸, 肿块与纵隔 有较宽基底相连(两者之间密度一致) , 其肿块 与纵隔的夹角大于90°(钝角) , 阴影位置的中 心点在纵隔。 若在透视下转动病人可见任何角度里肿块与 纵隔均不能分开。
92
近纵隔的肺内肿块: 可见肿块将纵隔胸膜推挤 向纵隔内移位, 其肿块与纵隔的夹角小于 90°(锐角) , 阴影位置的中心点在肺内。
93
在透视下可见肿块有肺野与纵隔的间隙(透亮 带) , 在深吸气与呼气时肿块阴影能随呼吸上 下移动。同时见有肺内肿块的征象, 如分叶征、 毛刺征等。
94
95
71
6、心包囊肿
间皮囊肿即胸膜心包囊肿,发生在心包的称 为心包囊肿。
X线:多呈圆形或椭圆形,轮廓光滑、清楚, 多位于右侧心膈角处,侧位胸片呈滴水状, 上尖下圆,变换体位后囊肿形态亦会发生变 化。
72
CT:平扫病变与心包不可分割,壁光整,多 无钙化,腔内为液性密度,增强囊内无强化, 囊壁强化亦不明显。
后纵隔为神经源性肿瘤多见。
9
10
1、胸腺瘤
胸腺瘤,前纵隔最常见的肿瘤,多位于前纵 隔的中部,少数可发生于上部或下部。可见良 性及恶性胸腺瘤。
良性胸腺瘤:密度均匀,边缘清楚,呈圆形或卵 圆形,形态大多数规则,可伴有囊变。增强良 性呈均匀轻度强化。
11
侵袭性胸腺瘤CT 表现为密度不均, 形态不规则, 界 限不清,边缘呈小结节样突起或侵犯纵隔间隙,纵隔器 官间脂肪层消失,血管受压变形和移位、管腔狭窄、 胸膜增厚、粘连和多发结节状影,胸腔或心包积液等。 增强扫描恶性者不规则强化。

原发性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

原发性纵隔肿瘤影像诊断(ppt)
纵隔内含:心脏大血管、气管、食管、胸 腺、胸导管、神经、淋巴管等组织。
上纵隔Superior
mediastinum
前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前的部分) 后上纵隔(气管前壁以后的部分)
下纵隔inferior mediastinum
前纵隔(心包前) 中纵隔(心包、心脏、气管分叉所在部位) 后纵隔(心包后)
食管囊肿:后纵隔,特点:内膜为鳞状上皮,囊壁
较厚,有结组织和平滑肌,囊液为颜色较深的糊状液。
心包囊肿:中纵隔,多位于右心膈角处,特点:内
膜为单层扁平上皮,囊壁薄,透明,囊液为清亮液体。
5.胸内异位组织肿瘤
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淋巴源性 肿瘤(恶性)等 。
如:淋巴肉瘤,Hodgkin病等。肿块常呈 双侧性且不规则。淋巴源性肿瘤不宜手术, 多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畸胎瘤
畸胎瘤多为实质性,内含大小不同,数目 不等的囊肿.囊壁常有钙化片,内有来自 内、中、外胚层的组织,囊肿内含有:毛 发、皮脂、牙齿、神经组织;还有肌肉、 腺体;及支气管、肠壁等组织。
10%畸胎类瘤为恶性.
3.胸腺瘤
多位于前上纵隔.呈椭圆形阴影或分叶状,边缘 界限清楚.多为良性,包膜完整. 分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类. 临床上常视为有潜在恶性,易浸润附近组织器 官. 约15%合并重症肌无力.反之,重症肌无力的 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
(1)植物神经系统肿瘤:大多起源于交感神 经.恶性的有神经母细胞瘤及节细胞神经母细 胞瘤,良性的有神经节细胞瘤.尚有少数发生 于迷走神经的神经纤维瘤. (2) 起源于外围神经的肿瘤:良性的有神经鞘 瘤和神经纤维瘤.临床上这两类肿瘤表现相似, 故有人统称为神经纤维瘤.多发生于脊柱神经 根或其近侧段,亦有少数来自肋间神经.恶性 者有恶性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肉瘤.

《纵隔肿瘤》PPT课件

《纵隔肿瘤》PPT课件

X线:
多为单发,位于中纵隔、气管周围,可 通过“蒂”附于气管、支气管壁上;形状呈圆形或 类圆形,边界光滑税利,无分叶;大小以中、大多 见(小:占1个肋间隙;中:占1-2个肋间隙;大: 占2-3个肋间隙;特大:占3个肋间隙以上);密度 均匀。可出现与气管、支气管相互作用征(贴近气 管、支气管一侧陡直,远离一侧圆弧)。除隆凸下 型可随深呼吸轻微改变其形态大小外,其它各组因 是张力性囊肿而不随深呼吸出现形态、大小改变。
MRI:
对脂肪的显示极具特征,T1WI和T2WI均呈高 信号,但对钙化成分的识别不及CT检查。
图56-前纵隔畸胎瘤
前纵隔囊实相间的 肿块灶,平扫CT 值14-65Hu
图57-前纵隔畸胎瘤
病灶以囊性部分为主, 边界较清,为良性畸胎 瘤(Benignant Teratoma)
四、淋巴瘤
淋巴瘤起源于淋巴结或结外淋巴组织,是全身性恶性肿 瘤。占恶性肿瘤发生率的第8位。纵隔淋巴瘤应视为全身性 疾病的局部表现,多与颈部或全身淋巴结肿大同时存在,亦 可首先发生于纵隔。 病理上淋巴瘤分何杰金病(HD)和非何杰金病淋巴瘤 (NHL)两大类,还可分出亚型。临床上HD多见,以侵犯淋 巴结为主,结外少见,常从颈部淋巴结开始,向邻近淋巴结 扩散,内乳淋巴结肿大为HD特点,文献中提及上纵隔受侵伴 有胸内其它淋巴结肿大者,90%为HD;而NHL多呈跳跃式, 就诊时病变常已广泛,结外器官多已受累。
X线:
异位 甲状 腺肿
二、胸腺瘤
起源于未退化的胸腺组织,占前纵隔原发性纵隔 肿瘤50%,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中年人发病率较 高,小儿及儿童罕见。 组织学上胸腺瘤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及 混合型。目前认为良恶性难以明确分界,故提倡分为 非侵袭性与侵袭性。非侵袭性特征时包膜完整,侵袭 性特征时则包膜不完整,向邻近结构侵犯,如侵及胸 膜可引起胸水,侵及心包可致心包积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他恶性肿瘤。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5.气管镜,食管镜,纵隔镜等检查 有助于鉴别诊断,但应用较少。
6.诊断性放射治疗(小剂量10~30Gy) 在短期内能否缩小,有助于鉴别放射性治疗 敏感的肿瘤,如恶性淋巴瘤等。
2021/2/2血浆内某些激素的测定: 怀疑 甲状旁腺瘤 ——甲状旁腺素 嗜铬细胞瘤 ——儿茶酚氨 胚胎细胞肿瘤——甲胎蛋白(AFG)和
10%畸胎类瘤为恶性.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3.胸腺瘤
多位于前上纵隔.呈椭圆形阴影或分叶状,边缘 界限清楚.多为良性,包膜完整. 分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和混合型三类. 临床上常视为有潜在恶性,易浸润附近组织器 官. 约15%合并重症肌无力.反之,重症肌无力的 患者中约有半数以上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异常.
胸腺瘤 包囊肿
畸胎瘤 气管囊肿
淋巴管瘤
血管瘤
2021/2/22
脂肪瘤
上纵隔
后纵隔
胸腺瘤
神经原肿瘤 心
淋巴瘤
肠原性囊肿 支
甲状腺瘤 淋巴瘤
甲状旁腺瘤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纵隔肿瘤大多为良性,恶性较少。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4.纵隔囊肿
均因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胚细胞异位而引 起,属良性,多圆形或椭圆形,壁薄,边缘 界限清楚.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超声扫描 有助于鉴别实质性,血管性或囊性肿瘤。
3.放射性核素
I131碘扫描可协助诊断胸骨后甲状腺肿,阳性率 54.5%—88.9%。近年,胸内甲状旁腺、胸腺、肠 原性囊肿和嗜铬细胞瘤也可有同位素扫描帮助诊 断。
4.活检
颈部肿大淋巴结活检有助于鉴别淋巴源性肿瘤或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鉴别诊断
1.肺内肿瘤(中央型肺癌——症状纤维支气管镜。
2.主动脉瘤——呈梭形,与心脏的搏动一致,有 杂音。主动脉造影可以明确。
3.包虫病——流行病学的病史,包虫三项。
4.纵隔淋巴结核——结核的中毒症状,病变的钙 化,抗痨有效。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3.呼吸道症状:
(1)咳嗽(肿瘤压迫肺支气管)。 (2)呼吸困难(甲状腺 压迫呼吸道)
(3)肺不张肺部感染(肿瘤挤压肺组织)
(4)破入呼吸系统可出现发热,脓痰甚至咳 血。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4.压迫大血管:
压迫无名静脉可致单侧上肢及颈静脉压升 高。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三、好发部位
common sites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前上纵隔:胸内甲状腺肿,胸腺瘤。
前下纵隔:畸胎瘤
后纵隔: 神经源性肿瘤
中纵隔: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纵隔肿瘤和囊肿的好发部位
前纵隔 中纵隔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纵隔神经源性肿瘤可分为两大类:
(1)植物神经系统肿瘤:大多起源于交感神 经.恶性的有神经母细胞瘤及节细胞神经母细 胞瘤,良性的有神经节细胞瘤.尚有少数发生 于迷走神经的神经纤维瘤.
(2) 起源于外围神经的肿瘤:良性的有神经鞘 瘤和神经纤维瘤.临床上这两类肿瘤表现相似, 故有人统称为神经纤维瘤.多发生于脊柱神经 根或其近侧段,亦有少数来自肋间神经.恶性 者有恶性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肉瘤.
张昌明
较常见的有:
支气管囊肿:中纵隔,多位于隆突、气管附近,特
点:内膜为柱状纤毛上皮,囊壁有平滑肌、软骨,囊液 为糊状黏液。
食管囊肿:后纵隔,特点:内膜为鳞状上皮,囊壁
较厚,有结组织和平滑肌,囊液为颜色较深的糊状液。
心包囊肿:中纵隔,多位于右心膈角处,特点:内
膜为单层扁平上皮,囊壁薄,透明,囊液为清亮液体。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表皮样囊肿
来自外胚层,囊肿内含有:毛发、皮脂、 牙齿、神经组织等。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皮样囊肿
来自中、外胚层,囊肿内含有:毛发、皮 脂、牙齿、神经组织等外,还有肌肉、腺 体。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畸胎瘤
畸胎瘤多为实质性,内含大小不同,数目 不等的囊肿.囊壁常有钙化片,内有来自 内、中、外胚层的组织,囊肿内含有:毛 发、皮脂、牙齿、神经组织;还有肌肉、 腺体;及支气管、肠壁等组织。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5.胸内异位组织肿瘤
胸骨后甲状腺肿,甲状旁腺瘤,淋巴源性 肿瘤(恶性)等 。
如:淋巴肉瘤,Hodgkin病等。肿块常呈 双侧性且不规则。淋巴源性肿瘤不宜手术, 多用放射治疗或化学药物治疗。
2021/2/22
压迫上腔静脉可出现包括有面部上肢肿胀 发绀,颈浅静脉怒张,前胸静脉迂曲等征 象的上腔静脉综合症。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5.食道症状
吞咽困难(肿瘤压迫食管)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6.特异性症状:
对确诊意义较大
如随吞咽运动上下为胸骨后甲状腺肿;
咳出头发样细毛或豆腐渣样皮脂为破入肺 内的畸胎瘤;
病因:不清
分类:
起来。
眼肌型:眼睑下垂、复视、 躯干型:四肢无力、下肢为甚、瘫痪、头抬不
延髓型:咽喉肌、呼吸肌群无力——呼吸困难。
混合型:多见,为全身多肌群无力。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5.胸椎结核——结核的中毒症状,病变呈梭形, 抗痨有效。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七、治疗
Treatment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外科治疗(绝大多数原发性纵隔肿瘤)
放射治疗(恶性淋巴源性肿瘤)
放射或化学药物治疗(恶性纵隔肿瘤若 已侵入邻近器官无法切除或已有远处转 移)
伴重症肌无力为胸腺瘤等。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六、诊断
Diagnosis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除了上述临床表现对诊断有重要参考意义 外,下列检查有助于诊断。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1胸部X线检查
是诊断纵隔肿瘤的重要手段。透视检查可观察 肿块是否随吞咽运动上下移动,是否随呼吸有 形态改变以及有无搏动等。X线正侧位胸片可 显示肿瘤的部位,密度,外形,边缘清晰光滑 度,有无钙化或骨影等。断层摄片,CT或核磁 共振更能进一步显示肿瘤与邻近组织器官的关 系。必要时做心血管造影或支气管造影,能进 一步鉴别肿瘤的相通部位以及与心大血管或支 气管,肺等的关系,提高确诊率。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畸胎瘤、皮样囊肿
多位于前纵隔,接近心底部的心脏大血管前 方.
根据胚层来源虽可分为: 表皮样囊肿 皮样囊肿 畸胎瘤(含外,中,内三种胚层组织)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6.其他肿瘤
一般有血管源性,脂肪组织性,结缔组织 性,来自肌组织等间叶组织肿瘤。
较为少见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五、临床表现:
Clinical Manifestation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症状取决于肿瘤的良、恶性、大小、部位、 生长速度、有无内分泌表现,一般说:三 分之二的病人无症状,仅体检时X线发现。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新疆医科大学一附院胸外科
张昌明
2021/2/22
张昌明
四、常见的纵隔肿瘤
Common primary mediastinal tumor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