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 测试题含答案及知识点
【精选】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测试卷(含答案)
![【精选】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测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86cb41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3.png)
【精选】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比例》测试卷(含答案)一、认真审题,填一填。
(每空2分,共20分)1.( ): 30=0.2:1.5 ( ):59=78:23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之积是12,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合数,则另一个内项是( )。
3.如果6:m=n:8,那么mn=( )。
如果4a=7b(a、b≠0),那么a:b=( )。
4.广州塔高600 m,是目前中国第一高的电视塔。
某公司设计制作了这座电视塔模型,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 2000,模型的高度是( )m。
5.2022年6月24日,某市地铁2号线首列电客车试跑成功。
在地图上量得2号线起始站至终点站长度是9 cm,两站实际距离是18 k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6.蓝蓝来到实验楼,看到一楼大厅中的校园沙盘后驻足观赏,发现沙盘的比例尺是1:240,而且在沙盘上从校门到主楼大约是45 cm,蓝蓝回家后告诉妈妈,进校门后大约要走( )m才能进入主楼。
7.14个空塑料瓶可以换5张素描纸,同同周末收集了210个空塑料瓶,可以换( )张素描纸。
8.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0 cm,两列客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时行52 km,乙车每时行48 km,( )时后两车相遇。
二、仔细推敲,选一选。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小题3分,共15分)1.用10,1.5,8,1.2四个数组成比例,下面( )是不正确的。
A.10:8=1.5:1.2B.8:1.5=10:1.2C.8:10=1.2:1.5D.1.5:1.2=10:82.5G技术具有更高速率的特性。
用5G下载视频的时间与用4G下载的时间比约是1 100。
用4G下载一部电影约需要10分,如果用5G下载,只需要( )秒。
A.100B.10C.6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
现要把一个直径是2.5 μm的颗粒物(截面为圆形)放大画出来,应选择( )的比例尺。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https://img.taocdn.com/s3/m/92b584e390c69ec3d5bb75eb.png)
密 线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00分 时间: 60分钟)题号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一、填空。
(每空1分,共18分)1.5( )=20÷50=( ):100=( )(填小数)2.如果34a =45b (a ≠0,b ≠0),那么b :a =( )。
3.从30的因数中选4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
4.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72,一个内项是12,另一个内项是( )。
5.走同一段路,甲用了2小时,乙用了3小时,甲、乙两人的速度比是( )。
6.在7:4=28:16中,内项增加4,要使比例成立,外项7应该乘( )。
7.已知m n=a (m ≠0,n ≠0),当m 一定时,n 和a 成( )比例关系;当n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当a 一定时,m 和n 成( )比例关系。
8.—张图纸的比例尺是60:1。
如果在该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72cm ,那么它的实际长度是( )cm 。
9.学校的操场是一个长250m 、宽100m 的长方形,小明按一定的比将操场画在一张图纸上,长画了10cm ,他所用的比例尺是( ),按此比例尺宽应画( )cm 。
而小亮选用的比例尺是,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显然,( )画的操场大一些。
10.一个三角形的底是15cm ,高是9cm ,把它按1:3的比缩小,得到的图形面积是( )cm²。
11.根据4×7=2×14,在能组成的比例中,两个比的比值最大的一个比例是( )。
二、判断。
(每题2分,共10分) 1.互为倒数的两个数成反比例关系。
( ) 2.图上距离总是小于实际距离。
( )3.今年,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5,所以爸爸的年龄和小明的年龄成正比例。
( )4.把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扩大为原来的4倍,就是把这个长方形按1:4的比放大。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576fbdff00bed5b8f31d36.png)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在的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
A. 5千米B. 50千米C. 150千米D. 500千米2.下面几组相关联的量中,成反比例的是()。
A. 小明从学校走路回家,已走的路程和剩下的路程B. 圆柱的体积一定,它的底面积和高C. 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3.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 x+y=10B. x= yC. y=(x>0)4.下列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2:3B. :C. 3:2D. :5.正方形的面积和它的边长()。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6.下列式子中,是比例的是()。
A. 5:7=15:21B. 3.6:2.4=40:30C. :4=3:D. : = :7.下面关系式()中的x和y成反比例(x≠0)。
A. B. 3x=y C. D. =3 8.小明做20道数学题,做完的题数与没有做的题数()。
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9.市政府要建一块长600米,宽600米的长方形广场,画在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选用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比较合适?()A. 1:2500B. 1:3000C. 1:4000D. 1:4000000 10.下面()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A. 6:3和8:5B. 0.2:2.5和4:50C. :和6:4D. 1.2:和:5 11.圆的周长和半径()A. 成正比例B. 成反比例C. 不成比例12.两个连在一起的皮带轮,其中一个轮子的直径是6分米,当另一个轮子转一周时,它要转3周,另一个轮子的直径是()分米.A. 2B. 3C. 6D. 18二、填空题13.如果6A=B,那么A与B成________比例。
14.将等式8×0.6= × 改写成两个不同的比例是________和________。
15.根据3.5×8=4×7写出两个比例。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含答案解析)(1)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含答案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668fb07b0717fd5370cdc38.png)
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检测(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在的地图上,1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
A. 5千米B. 50千米C. 150千米D. 500千米2.圆的半径与()不成比例。
A. 直径B. 周长C. 面积3.下面可以组成比例的是()A. :和6:5B. :和4:10C. 6:4.5和0.4:0.34.下列x和y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 x+y=10B. x= yC. y=(x>0)5.小李正在看一本故事书,已经看的页数和还没有看的页数,会是下面的()关系。
A. 成正比例 B. 成反比例 C. 不成比例 D. 无法6.在下面各比中,能与:组成比例的比是()。
A. 3:5B. 5:3C. :3D. :7.下面各选项中的两种量,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A. 当xy =8时,x和yB. 购买物品的总价和数量C. 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D. 圆锥的高一定,体积和底面半径8.把改写成是根据()。
A. 小数的性质B. 分数的基本性质C. 比例的基本性质D. 比的基本性质9.下面每组中的四个数,不能组成比例的是()。
A. 2,0.25,3,0.375B. 18,8,5.4,245452C. ,,,D. 30,25,6,125 10.下面()组中的两个比能组成比例。
A. 5:3和4:6B. 12:6和9:5C. 7:5和14:1011.市政府要建一块长600米,宽600米的长方形广场,画在一张长20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纸上,选用下面哪一种比例尺比较合适?()A. 1:2500B. 1:3000C. 1:4000D. 1:400000012.能与:组成比例的是()。
A. 5:4B. 4:5C. :D. :二、填空题13.上海与北京的实际距离约为150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图上距离为5分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________。
如果画在另一幅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应该画________cm长。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ac68036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6.png)
六年级数学下册《用比例解决问题》练习题及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条2厘米的线段,选用下面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
A.1∶200B.1∶5000C.1∶1D.2∶12.老师买了同样数目的田格本、横线本和练习本。
他发给每个同学1个田格本、3个横线本和5个练习本。
这时横线本还剩24个,那么田格本和练习本共剩了()个。
A.48B.50C.54D.563.把一个圆柱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削去的体积是48立方分米,圆柱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A.144B.24C.724.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个数值比例尺B.说明要把实际距离缩小为11000000后,再画在图纸上C.图上距离相当于实际距离的1 1000000D.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1000000米5.下列各数中,()不能与2、8、10组成比例。
A.58B.85C.52D.406.甲乙两个容积相同的瓶子分别装满盐水,已知甲瓶中盐、水的比是2∶3,乙瓶中盐、水的比是3∶5,现在把甲、乙两瓶水混合在一起,则混合盐水中,盐与盐水的比是()。
A.519B.521C.524D.31807.一个水池有甲乙两个水管。
单独开甲管,2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单独开乙管,3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如果同时打开甲乙两管,()小时可以把空池注满。
A.1B.15C.115D.58.希望小学合唱队共有队员108人,则()一定不是男队员和女队员人数的比。
A.5∶4B.7∶5C.8∶7D.19∶17 9.表示x和y成正比例关系的式子是().A.x+y=9B.y=1.5x C.=0D.xy+1=510.学校把560棵树的种植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
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
二班应种树()。
A.192棵B.188棵C.180棵11.在一幅地图上,用20厘米的线段表示50千米的实际距离,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附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b15102b9d528ea80c77984.png)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解比例。
51=25x x 2=5.311.2 32=15x x 5.2=4.01二、填空1.车轮直径一定,所行的路程和车轮的转数成( )比例。
2.因为每度电的价格一定,所以电费和用电的度数成( )比例。
3. 把下面的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路程÷( )=时间 路程÷( )=速度总价÷( )=数量 总价÷ ( )=单价 三、判断1.两种相关联的量,不成正比例,就成反比例。
( )2.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成正比例。
( )3.X 和Y 表示两种变化的相关联的量,同时5X -7Y =0,X 和Y 不成比例。
( )4.分数的大小一定,它的分子和分母成正比例。
( )5.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
( ) 四、解决问题 1.2.小明买9本练习本花了4.5元,如果买同样的练习本20本需要付多少元?3.小明买9本练习本花了4.5元,如果用20元钱买同样的练习本,可以买多少本?4.运一批煤,18次运了90吨,照这样计算,14次可以运多少吨?5.运一批煤,18次运了90吨,照这样计算,多少次才能运完140吨煤?6.用8辆卡车每天可运货128吨,照这样计算,用同样的卡车11辆,每天可运货多少吨?7.一种水管,40米重60千克。
现称得一捆水管重270千克,这捆水管共长多少米?8.华南服装厂3天加工西装180套,照这样计算,要生产540套西装,需要多少天?9.王师傅生产25个零件需要1.5小时,照这样计算,生产125个零件需要多少小时?10.把一根3m长的标杆直立在地上,测得影长2.7m,同时测得旁边一棵树的影长比标杆影长多3.6m,这棵树高多少米?11.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14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从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00千米,需要行驶多少小时?12.一个修路队,原计划每天修400m,15天可以修完。
结果12天就完成任务,实际每天修多少米?参考答案: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用正比例解决问题一.解比例。
第四单元比例经典题型测试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
![第四单元比例经典题型测试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1345ea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f9.png)
第四单元比例经典题型测试卷(单元测试)-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人教版一、单选题1.下面各选项中的两个量,成正比例的是()。
A.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高度竹竿的高和竿影的长B.一个人的体重和年龄C.圆的面积与半径D.路程一定,行驶的速度与时间2.式子m-10x=y,且x和y都不为0,当m一定时,x和y()A.成反比例关系B.成正比例关系C.不成比例关系D.以上都不对3.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100平方厘米,要把它按照1:2的比例缩小,缩小后图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200B.50C.25D.204.下列各比,能与815:49组成比例的是()。
A.49:815B.6:5C.158:8D.5:65.根据右图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等式不成立的是()。
A.a:c=d:b B.ad=cb C.a:c=b:d D.bc= da6.一种精密零件长2毫米,画在一幅图上长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A.1:5B.1:50C.50:1D.10:2二、判断题7.小麦每公顷产量一定,小麦的总产量与公顷数成正比例关系。
()8.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的差为0。
()9.15∶5和1.2∶0.4能组成比例。
()10.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则两个外项的乘积一定是1。
()11.如果7a=8b,那么a∶b=7∶8。
()三、填空题12.图上30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60千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13.如果y =8x,那么x 和y 成 比例,原因是 。
14.在一幅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8.2厘米,它的实际距 离是 千米,如果把一个长1.2毫米的零件,在图上用24厘米表示,则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5.AB 两城间的铁路长170千米,在一幅比例尺是1:5000000的地图上,这条铁路的图上距离是 厘米。
一列动车沿此铁路从A 城开往B 城,所用的时间与行驶的平均速度成 比例关系。
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六年级下册小学数学第四单元比例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837197cccbff121dd3683ef.png)
=0.8(厘米),尺寸太小,不合适。
故答案为:A。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根据题意可知,分别求出各选项的比例尺下,图
上要画的长方形的长与宽的尺寸,然后对比即可。
3.D
解析: D
【解析】【解答】 如果 4a=7b(a、b≠0),那么 a:b=7:4。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据此将相乘的两
16.【解析】【解答】200000 厘米=2 千米;6÷2=3(厘米)故答案为:3【分 析】图上距离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2 千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解析:【解析】【解答】200000 厘米=2 千米; 6÷2=3(厘米)。 故答案为:3. 【分析】图上距离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2 千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2.A
解析: A 【解析】【解答】600 米=60000 厘米,400 米=40000 厘米,
选项 A,60000× =15(厘米),40000× =10(厘米),比较合适;
选项 B,60000× 合适;
=24(厘米),40000×
=16(厘米),超过了长方形纸的尺寸,不
选项 C,60000×
=1.2(厘米),40000×
25.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比例的打“√”。
26.在比例尺是 1:2000000 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5.4cm。一辆汽车从甲地 开往乙地用了 2.5 时,这辆汽车平均每时行多少千米?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B 解析: B 【解析】【解答】解:1 厘米的距离相当于地面实际距离是 5000000 厘米,也就是 50 千 米。 故答案为:B。 【分析】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据此作答即可。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比和比例问题》(含答案)
![六年级【小升初】小学数学专题课程《比和比例问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62fe3c69eae009581becef.png)
16、比和比例问题知识要点梳理一、比例尺应用题在比例尺应用题中,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式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三个相关的量中,知道任意两个量,就可以根据关系式,求出另一个量。
在计算中,要注意各种量的单位要统一。
二、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
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是在比的意义、比与分数的关系的基础上解决的。
关键是要根据各部分之比,确定各部分量与总量之间的关系,即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三、正、反比例应用题正比例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联的数量有正比例关系,关系式是:yx=k(一定);反比例应用题中的各种相关联的数量有反比例关系,关系式是:x·y=k(一定)。
四、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的一般方法与步骤1.找出题目中两种相关联的量,并分析判断是成正比例,还是成反比例。
2.设未知数为x,并注明单位名称。
3.根据比值(一定)或积(一定)建立比例式,并解比例。
4.检验,写答语。
考点精讲分析典例精讲考点1 按比例分配的应用题【例1】希望小学要种一批树共390棵,按照三个班的人数来分配。
一班有42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3人,三个班各应植树多少棵?【精析】这是一道把390棵植树任务按三个班人数之比42:45:43进行分配的问题。
要分的总数是390,总份数是42+45+43=130。
其中一班占总数的42130,二班占总数的45130,三班占总数的43130,要求各班应植树的棵数,实际上是分别求390的42130,45130,43130各是多少。
【答案】解法一:按比例分配法42+45+43=130390×42130=126(棵)390×45130=135(棵)390×43130=129(棵)解法二:份数解法390÷(42+45+43)=3(棵)3×42=126(棵)3×45=135(棵)3×43=129(棵)答:一班应植树126棵,二班应植树135棵,三班应植树129棵。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测试题(包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9286c60376baf1ffd4fad38.png)
. 故答案为:10;4;15. 【分析】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0 除外)相同的数,比值不变,这 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16.【解析】【解答】解:48÷2=24(cm)长:24×55+3=15(cm)宽:24-15=9 (cm)面积:15×9=135(cm2)故答案为:135【分析】铁丝的长度就是长方形 的周长用铁丝的长度除以
11.B
解析: B
【解析】【解答】 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 2。 故答案为:B。 【分析】后项是 5,又加上 5,增加了 1 倍, 要使比值不变,前项也要增加 1 倍,2 的 1 倍是 2,即应加上 2.
12.A
解析: A 【解析】【解答】选项 A,因为 3+2=5,48÷5=9.6,所以男女生人数比不可能是 3:2; 选项 B,因为 1+1=2,48÷2=24,所以男女生人数比可能是 1:1; 选项 C,因为 13+11=24,48÷24=2,所以男女生人数比可能是 13:11。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把各选项的比看成男生与女生的份数比,先用加法求出总份数, 然后用总人数÷总份数=每份数,当每份数是整数时,就可能是男、女生的人数比;当每份 数是小数时,不可能是男、女生的人数比,据此解答。
的 倍,乙车间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 ”分别计算出甲车间男人工数、甲车间女人工数、 乙车间男人工数、乙车间女人工数,再求出男人工数和女人工数,最后求比即可。
6.A
解析: A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
将 BC 看作“1”,则 AF=5, 即 BC:AF=1:5。 故答案为:A。 【分析】画一条直线,再在上面依次画出 A、B、C、D、E、F 六个点 ,使每相邻两个点的 距离都相等,将其中的一份看作 1,则六个点之间的距离为 5,再进行比较即可。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高频考点测试卷(单元测试B)(含解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高频考点测试卷(单元测试B)(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9c5c315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25.png)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高频考点测试卷(单元测试B)一、选择题1.如果被减数与减数的比是5∶3,则减数与差的比是()。
A.5∶3B.2∶3C.3∶22.在2∶5中,如果比的前项加上6,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加上()。
A.6B.9C.12D.153.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30,它表示图上长度是实际长度的()。
A.130B.30倍C.31倍4.下面各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的是()。
A.8∶3和8.2∶3.2B.3:84和38:4C.31.2:4和4:55D.11:63和11:1895.比例尺1∶5000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A.1500000B.500000倍C.5倍6.在一张图纸上量得一个零件的长度是6厘米,已知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100,求这个零件的实际长度是()米。
A.6B.0.6C.60D.600二、填空题7.在比例尺是1∶25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距离是16cm,甲、乙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
8.一个长方形面积是26cm,按4∶1放大后面积是( )2cm。
9.36的因数有( ),从36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10.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6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
11.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45,另一个内项是( )。
12.亮亮画了一个底是2cm,高是3cm的直角三角形,按3∶1放大后,这个三角形的底是( )cm,高是( )cm,放大后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
三、判断题13.一个比例,两个外项的积是6,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则另一个内项是3。
( )14.如果1245a b=(a,b均不为0),那么:8:5a b=。
( )15.一个正方形按2∶1的比放大后,面积也放大到原来的2倍。
( )16.在比例213:4.5:93=中,3和13是比例的内项,4.5和29是比例的外项。
( )17.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米。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有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比例测试(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6b0d1a336c1eb91a375d74.png)
解析: 1:300000 【解析】【解答】8 厘米:24 千米=8 厘米:2400000 厘米=1:300000. 故答案为:1:300000. 【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化简比例尺时,注意统一单位。
18.1:32【解析】【解答】解:16m=160cm 比例尺是 5:160=1:32 故答案 为:1:32【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先把小华的身高换算成厘米然 后写出照片身高与实际身高的比并化成前项是 1 的比
14.5【解析】【解答】解:345÷23=15 所以另一个外项是 15 故答案为:15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解析:5 【解析】【解答】解:34.5÷23=1.5,所以另一个外项是 1.5。 故答案为:1.5。 【分析】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据此作答即可。
11.D
解析: D
【解析】【解答】因为 mn=c, =a, 所以 mn=c,ab=c,即 mn=ab,
进而可得出
,
。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 mn=c, =a,可得出 mn=ab,再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即可得出答案。
12.A
解析: A
4.B
解析: B
【解析】【解答】 : = ÷ = ,
选项 A,因为 3:5=3÷5= , ≠ , 所以不能与 : 组成比例;
选项 B,因为 5:3=5÷3= , = , 所以能与 : 组成比例;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比例》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2fe5ae3d15abe23482f4dbc.png)
六年级下册比例一、填一填1、()叫做比例。
2、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正好互为倒数,已知一个外项是,则另一个外项是()。
3、北京到天津的实际距离是120千米,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4、如果2a=3b,那么a:b=():()。
5、用12的因数中的任意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6、3:()=6:10=():357、在总价、单价和数量三种量中,当()一定时,()与()成正比例当()一定时,()与()成正比例当()一定时,()与()成反比例8、配置一种淡盐水,盐占盐水的,盐与水的比是()。
二、判断对错1、如果甲数是乙数的(甲、乙均不为0),甲与乙的比是1:5。
()。
2、用同样的方砖铺地,铺地面积与方砖块数成反比例。
()3、一项工程,甲独做要10小时,乙独做要8小时,甲、乙工作效率的之比是5:4()4、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成正比例关系。
()5、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6、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500000m。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一个加数一定,和与另一个加数()。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2、出粉率一定,面粉质量与小麦质量成()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在一副平面图上,用图上距离2cm表示实际距离200m,这幅图的比例尺是()A、1:100B、1:1000 C 1:100004、按1:5将长方形缩小,就是将长方形的面积缩小到原来的()A、B、C、5、用3、4、16、12四个数组成比例,正确的是()A、3:16=4:12B、3:4=12:16C、16:12=4:3四、算一算,解比例x:10=: 0.4:x=1.2:2 =五、画一画,操作题。
学校要建一个长10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用1:1000的比例尺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六、想一想,解决问题1、六年级学生外出活动,每6人一组,可分为56组,如果每8人一组,可分为多少组?2、一辆汽车2小时行90km,照这样计算,行驶315km要多少小时?3、一个长方形足球场,长180米,宽90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图纸上,画在图上的足球场面积是多少?4、一根木料,锯3段需要4分钟,如果钜5段,需要多少分钟?答案:一、填一填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2.43:21:6=2:12(答案不唯一)5 21单价总价数量;数量总价单价;总价单价数量1:18二、判断对错1、√2、×3、×4、×5、√6、×三、选一选1、C 2、A 3、C 4、C 5、B C四、算一算1、x=7.5 2、x= 3、x=0.6六、解决问题1、解、设可分为x组,8x=6×56 x=6×56÷8 x=42 答:可分为42组。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及比例应用题(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例及比例应用题(含部分答案)全国通用](https://img.taocdn.com/s3/m/970c29d07fd5360cbb1adb4a.png)
本讲的内容较多,分为分数的定义与分类、通分与约分的技巧、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为了老师讲解方便,我们加入了有关分数知识总结。
知识点总结部分适合对分数零基础的学生,其中知识点的例子可以作为铺垫题。
实际教学中,可视学生的实际能力调整讲解内容。
例题的线索和知识点的线索是一致的,可以把知识点的讲解融入到例题中去。
一、比的意义⑴3÷4也可以写作3∶4,读作3比4,比表示两个数的相除关系,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后项,比的结果叫比值。
⑵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⑶比的性质由于3÷4=6÷8,所以3∶4=6∶8,因此得到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比值不变二、比例的意义⑴比例的定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9612:154:5128==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在以上3个比例中,我们可以发现:12:154:5125154609698126721282.4:1.660:40 2.440 1.66096=⇒⨯=⨯==⇒⨯=⨯==⇒⨯=⨯=⑵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我们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就叫做解比例。
(例子很多,随便写3个数就可以求第4个)如::1201:5512011201524xxxx==⨯⨯==教师随笔比例及比例应用题三、正比例和反比例(选讲)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一定,两种量就叫做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的关系。
如果用字母x 、y 表示两种关联的量,用k 表示它们的比值,正比例关系可以用下面式子表示:y ÷x =k (一定)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4章 比例 第2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含解析)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4章 比例 第2课时 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9ac5a38f8c75fbfc67db283.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比例第2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等式中,a与b(a、b均不为0)成反比例的是()A.2a=5b B.a×7=C.a×=12.下列两种量的关系成正比例关系的是()A.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B.写字总数一定,写一个字所用时间和写字总时间C.写字总数一定,每分钟写字个数和写字总时间D.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齿轮的齿数和转数3.圆的周长和直径()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4.a和b成反比例关系的式子是()A.5a=4b B.=C.5a=D.5a=b+45.如果ab=3,那么a与b()A.不成比例B.成反比例C.成正比例6.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以上都不对二.填空题(共6小题)7.A、B、C三量的关系时A×B=C中,当C一定时,A和B成关系.8.表格中,如果A和B成正比例,x=,如果A和B成反比例,x=.A28B0.5x9.少先队员每人做好事的件数一定,做好事的总件数与做好事的少先队员人数成正比例..10.表中如果x和y成正比例,那么空格里应填;如果x和y成反比例,那么空格里应填.x26y2411.一种练习本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表.数量/本12345总价/元 5.51116.52227.5(1)表中有和两种相关联的量,总价随着的变化而变化,且总价与相应数量的比值都是,实际就是练习本的.(2)像这样,两种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关系.上表中,总价和数量是成的量,总价与数量成关系.12.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两内项成比例.三.判断题(共5小题)13.工作总量一定,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成正比例.(判断对错)14.在一定的距离内,车轮周长和它转动的圈数成反比例..(判断对错)15.小明应完成的作业量一定,他已完成的作业量和未完成的作业量成反比例.(判断对错)16.式子=k(一定)表示的是正比例关系..(判断对错)17.如果a和b成正比例,b和c成反比例,那么a和c一定成反比例..(判断对错)四.应用题(共3小题)18.淘淘家在装修房屋时,买了同样大小的地板砖,铺地面积与所需块数的关系如图.他家的客厅面积是36m2,需要铺多少块这样的地板砖?(用比例解决问题)19.下面的图象表示小强从甲地到乙地不同的速度和所对应的时间.(1)在这个过程中,哪种量没有变?(2)速度和所对应的时间成什么比例关系?(3)不计算,观察图象,如果每小时行40km,那么从甲地到乙地大约需要多少小时?20.食堂有一批大米.如表记录的是每天的用量和所用的天数.每天的用量/kg40255所用的天数8102080(1)把上表填写完整.(2)每天的用量和所用的天数成反比例吗?为什么?(3)如果每天用8kg,那么可以用多少天?(4)如果计划用100天,那么每天应该用多少千克?五.操作题(共2小题)21.甲、乙两台机器的工作时间和耗电量如表.时间/时123456甲机器耗电量/千瓦时306090120150180乙机器耗电量/千瓦时3065100130160200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中描出每一组工作时间与耗电量所对应的点,再把它们按顺序连接起来.(1)根据画出的图象,机器的工作时间和耗电量成正比例.(2)根据画出的图象,工作2.5小时,甲机器的耗电量大约是千瓦时,乙机器的耗电量大约是千瓦时.22.文具店有一种电动橡皮擦,销售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如下表:数量/个246总价/元163248(1)把橡皮擦的数量与总价所对应的点在图中描出来,并连线;(2)利用图象估计7个这样的橡皮擦总价是元.六.解答题(共2小题)23.一辆汽车所行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可以用如图来表示,请你根据图上信息填一填、算一算下列问题.(1)从图上可以看出这辆车所行的路程与时间,这两个量成比例.(2)如果这辆汽车以这样的速度从甲地行到乙地用了5小时,问甲、乙两地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4.一种岩石的体积与质量的关系如下表.体积/cm326101213质量/g618303639(1)在如图中描出各点,并顺次连起来.(2)这种岩石的体积与质量成比例吗?成什么比例?(3)如果一块岩石的体积是8cm2,那么这块岩石的质量是多少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由此逐一分析即可解答.【解答】解:A,因为2a=5b,所以=(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B,因为a×7=,所以=14(一定),所以a、b成正比例;C,因为a×=1,所以ab=3(一定),所以a、b成反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2.【分析】判断两种相关联的量之间是否成正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比值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不是比值一定或比值不一定,就不成正比例.【解答】解:A.圆的面积=π×圆的半径2,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圆的半径和圆的面积不成正比例关系;B.因为写字总时间=写字总数×写一个字所用时间,所以写字总时间÷写一个字所用时间=写字总数(一定)符合正比例的意义,写字总数一定,写一个字所用时间和写字总时间成正比例关系;C.因为每分钟写字个数×写字总时间=写字总数(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写字总数一定,每分钟写字个数和写字总时间不成正比例关系;D.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齿轮的齿数是一定的与转数没关系,不符合正比例的意义,所以两个互相咬合的齿轮,齿轮的齿数和转数不成正比例关系,故选:B。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13-人教版 含答案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13-人教版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9d1515f84868762cbaed585.png)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题--比-113-人教新课标一、单选题(共1题;共2分)1.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A. 1:40B. 1:400C. 1:4000000【答案】C【考点】比例尺的认识【解析】【解答】解:40千米=400000厘米,图中的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1:4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上1厘米,实际40千米,40千米=400000厘米,比例尺=,据此作答即可。
二、判断题(共2题;共4分)2.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关系。
()【答案】正确【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解析】【解答】被除数÷商=除数(一定),被除数和商成正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判断正比例有一个九字口诀: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
3.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答案】正确【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在比例中,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两个外项也一定互为倒数。
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据此解答。
三、填空题(共4题;共7分)4.如果x÷y=42÷3.5,那么x和y成________比例关系;如果m:1.2=1.5:n,那么m和n成________比例关系。
【答案】正;反【考点】成正比例的量及其意义,成反比例的量及其意义【解析】【解答】x÷y=42÷3.5,x和y的商一定,成正比例关系;m:1.2=1.5:n,m×n=1.2×1.5,积一定,成反比例关系。
故答案为:正;反。
【分析】判断正比例的方法:相关联,能变化,商一定;判断反比例的方法:相关联,能变化,积一定。
5.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0.7,另一个内项是________。
【答案】【考点】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析】【解答】互为倒数的两个数乘积为1,1÷0.7=.故答案为:.【分析】比例的两个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两个内项之积,据此可得两个外项之积÷其中一个内项=另一个内项。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和反比例 》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和反比例 》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38dc639b89680202d82520.png)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和反比例》同步试题及答案解析一、比例和反比例1.某工程队要用长8m的新水管替换长5m的旧水管,原来已铺的旧水管有124根,现在有75根新水管,够用吗?(用比例知识解答)【答案】解:设新水管需要x根。
8x=124×5x=77.577.5>75答:75根新水管不够用。
【解析】【分析】可以设新水管需要x根,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是旧水管的根数×旧水管的长度=新水管的长度×新水管的根数,即可解得新水管需要的根数,然后于75作比较,如果比75大,说明不够,如果比75小,说明够了。
2.妈妈有一辆自行车,A和B是自行车的两个齿轮(如图),骑车时用脚驱动A带动B,从而使自行车前进。
(1)这辆自行车,齿轮A有50个齿,齿轮B有20个齿。
当齿轮A转动1圈时,齿轮B 转动多少圈?(2)这辆自行车的车轮直径约是60cm,妈妈每天上班的路程大约是3000m。
妈妈骑车上班大约要置多少圈(即齿轮A转动的圈数)?(计算时π取3,最后结果保留整数)【答案】(1)解:50×1÷20=2.5(圈)答:齿轮B转动2.5圈。
(2)解:60cm=0.6m3000÷(0.6×3×2.5)≈667(圈)答:妈妈骑车上班大约要置667圈。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用齿轮A的齿数×转动的圈数÷齿轮B的齿数=齿轮B转动的圈数,据此列式解答;(2)根据题意可知,先求出自行车齿轮B每圈走过的路程,用周长公式:C=πd,然后根据齿轮A转1圈,齿轮B转2.5圈,可以求出齿轮A每圈走过的路程,用齿轮B每圈走过的路程×齿轮B转动的圈数=齿轮A每圈走过的路程,最后用上班的总路程÷齿轮A每圈走过的路程=齿轮A转动的圈数,据此列式解答,结果保留整数.3.两个咬合在一起的齿轮,主动轮有50个齿,每分钟转100转;从动轮有20个齿,每分钟转多少转?【答案】解:设从动轮每分钟转x转,则20x=50×10020x=5000x=250答:从动轮每分钟转250转。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4章 比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试题 -《第4章 比例 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步测试题 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77b8bea98271fe900ef956.png)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章比例第1课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组中的两个比不可以组成比例。
A.6:18和3:9B.3:和5:6C.:和2:0.52.在=中,a的值是()A.2B.4C.6D.83.解比例:=2:1,x=()A.6B.1.5C.0.7D.94.在一个比例中,已知两个外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内项是最小的质数,另一个内项是()A.4B.C.2D.5.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A.a:c和d:b B.b:d和a:c C.d:a和b:c6.下列能与:组成比例的是()A.3:4B.4:3C.1:4D.:3二.填空题(共6小题)7.解比例=,则x=8.解比例:3.5:x=0.5:20%则x=9.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其中一个外项是3,另一个外项是.10.在横线里填上适当的数.24:9=8:;:6=3:.11.如果4x=5y,那么x:y=:,x:5=:.12.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能组成比例的在横线里打“√”.(1)2:6和3:1.(2)1:2和0.5:1.(3)0.8:0.2和16:4.(4)7:3和3:7.三.判断题(共5小题)13.交换比例的两个内项或两个外项,比例仍然成立..(判断对错)14.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比例.(判断对错)15.比例的两个内项互为倒数,那么它的两个外项也互为倒数..(判断对错)16.若2:a=4:8那么a=1.(判断对错)17.解比例的依据是比的基本性质..(判断对错)四.计算题(共1小题)18.解比例。
(1)96:24=x:36(2):x=五.应用题(共2小题)19.如图,在左边刻度5的地方放3个棋子,那么在右边刻度3的地方应放多少个棋子才能保持平衡?20.如图所示,一个长方形,它的长是4cm,宽是2cm.这个长方形的宽和长之比是,长和周长之比是,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六.解答题(共6小题)21.按照下面的条件列出比例,并且解比例.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和,两个内项分别是x和.22.把15×6=30×3改写成四个不同的比例.23.两个外项是X和5,两个内项是25和4.24.一个比例的两个内项分别是最小的质数和合数,两个外项分别是1和x.25.一个比例中,两个内项都是6,而且两个比的比值都是5,x是一个外项,列出这个比例并解答.26.把、、0.4和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分析】要想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计算出两个外项的积、两个内项的积,然后判断即可。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 4.比和按比例分配(含答案)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 4.比和按比例分配(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dfb29f0b1c59eef9c7b4ea.png)
六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4比和按比例分配一、单选题1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是1:4:5,这个三角形是()三角形.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等边2配制一种盐水,盐和水重量的比是1∶2021在用80克盐配制这种盐水,需加水A 4克B 160克C 1600克D 140克3从甲盐库取出的盐运到乙盐库,这时两个盐库所存的盐的质量相等,原来甲盐库和乙盐库的存盐质量的比是多少?()A 5:3B 4:5C 6:5D 5:44摩托车速度比汽车快则摩托车速度与汽车速度的比是()A 1∶4B 4∶1C 5∶4D 4∶5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B=3:5,那么A=3,B=5.(判断对错)7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完成要9天,乙队单独完成要7天,甲队和乙队工作效率的比是9:7.8判断对错若甲数是乙数的,则甲、乙两数的比是5:6三、填空题∶32的比值是________:2的比值是________.10一杯糖水,糖与水的比是1:4,喝去杯糖水后,又用水加满,这时杯中糖与水的比是________。
11建模小组有男生25人,女生2021男生人数是女生的________%,女生人数是男生的________%.男生和女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________.12一种酒精溶液,纯酒精与水的体积比是1∶50.(1)25毫升纯酒精需加水________毫升才能调成这种酒精溶液?(2)800毫升水需加纯酒精________毫升才能调成这种酒精溶液?四、解答题13甲工程队有150名工人,甲乙两个工程队人数比是3:2。
乙工程队有多少工人?五、综合题14只列式,不计算.(1)小李存了20210元三年定期储蓄,年利率是%,到期时应得利息多少元?(2)电冰箱厂五月计划生产5000台电冰箱,实际比计划多生产了400台,超产了百分之几?(3)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行了全程的,两地相距240千米,这是汽车离甲地多少千米?(4)某养殖厂养鸡300只,养鸡的只数和鸭的只数比是2:3.养殖厂养鸭多少只?六、应用题15为了解决用电矛盾,供电部门决定在某小区试点实施居民分时电价,具体通知如下:(i)时段划分:居民分时电价分为高峰时段和低谷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测试题含答案及知识点
一、比例
1.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mm×8mm,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下图,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
A. 1:5
B. 25:1
C. 2:1
D. 5:1
【答案】 D
【解析】【解答】4cm:8mm=40mm:8mm=(40÷8):(8÷8)=5:1
故答案为:D.
【分析】已知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求比例尺,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解答.
2.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
A. 1:20
B. 1:8000
C. 1:2000000
【答案】 C
【解析】【解答】解:20千米=2000000厘米,比例尺是1:2000000。
故答案为:C。
【分析】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是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20千米,把20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写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就是数值比例尺。
3.要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应选择的比例尺为()。
A. 1:50000000
B. 1:5000
C. 5000:1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即原来的5000米相当于现在的1米,所以比例尺可以选:1:5000。
故答案为:B。
【分析】把实际距离缩小到原来的几分之一,可以选的比例尺是1:几。
4.比例尺是表示()。
A. 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B.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800000倍
C. 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1:800000
D.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是2400000倍
【答案】 B
【解析】【解答】解:8千米=800000厘米,
A、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此选项错误;
B、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此选项正确;
C、实际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比是800000:1,此选项错误;
D、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00倍,此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这是线段比例尺,表示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8千米,把8千米换算成厘米,然后根据比例尺的意义确定每个选项是否正确即可。
5.12的因数有________个,选4个组成一个比例是________。
【答案】 6;1:2=6:12
【解析】【解答】因为1×12=12,2×6=12,3×4=12,所以12的因数有1、2、3、4、6、12,共6个;
因为1:2=0.5,6:12=0.5,所以1:2=6:12.
故答案为:6;1:2=6:12.
【分析】一个数×另一个数=积,这两个数都是积的因数;比值相等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一个长方形的图纸按3:1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________倍.
【答案】 9
【解析】【解答】解:3×3=9,放大后的面积是原来面积的9倍。
故答案为:9。
【分析】按3:1放大,是放大图形的长和宽,也就是长和宽分别是原来长和宽的3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可知,面积扩大的倍数是长和宽扩大的倍数的乘积。
7.把50×4=10×20改写成比例是________.这个比例中的两个外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 50:10=20:4;50;4
【解析】【解答】解:50×4=10×20改写成比例是50:10=20:4,这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50和4。
故答案为:50:10=20:4;50;4(答案不唯一)。
【分析】把50和4作为外项,10和20作为内项,然后写出这个比例,比例两端的两个项叫做外项,里面的两个项叫做内项。
8.18的因数有________,从中选出4个组成一个比例________.
【答案】 1、2、3、6、9、18;1:3=6:18
【解析】【解答】解:18的因数有1、2、3、6、9、18,组成一个比例是1:3=6:18。
故答案为:1、2、3、6、9、18;1:3=6:18(答案不唯一)。
【分析】找一个数的因数要一对一对找,找出18的所有因数。
然后从这些数字中找出四个数组成两个比值相等的比,并组成一个比例即可。
9.一辆汽车去县城以每分钟2.5km的速度,行了半小时,返回时以每小时130km的速度行驶,汽车返回时用了多少分钟?(用比例解)
【答案】解:每小时130km的速度行驶转化成每分钟130÷60= km的速度行驶,半小时=30分钟;
设汽车返时用了x分钟,
x=2.5×30
x=75
x=
答:汽车返时用了分钟。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先把每小时130km的速度行驶转化成每分钟行驶多少千米,然后用返回的速度×时间=去时的速度×时间,据此列反比例解答。
10.甲地到乙地的实际距离是150km,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2.5cm。
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答案】解:150 km=15000000cm
2.5:15000000=1:60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0000。
【解析】【分析】先统一单位,把实际距离化为厘米,然后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即可解答。
11.在同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0cm,甲、丙两地的直线距离是15cm。
如果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200km,那么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答案】解:1200km=120000000cm
10:120000000=1:12000000
12000000×15=180000000(cm)=1800(km)
答:甲、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800km。
【解析】【分析】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统一单位,代入数值即可求解。
12.有一块长方形小麦试验田。
长120米,高80米,请你用 1:4000 的比例尺画出这块田
的平面图,并求出这块试验田在图纸上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解:
面积:120米=12000厘米
80米=8000厘米
(12000× )×(8000× )=6(平方厘米)
答:这块试验田在图纸上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
【解析】【分析】把实际的长和宽都换算成厘米,然后用实际长度乘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先画出图形,再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计算图上的面积。
13.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厘米,而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8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
【答案】解:180千米=18000000厘米
4:18000000=1:4500000
答: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1:4500000。
【解析】【分析】1千米=100000厘米,那么这幅地图的比例尺=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据此代入数据作答即可。
14.一种大豆,10kg可以榨油2kg.照这样计算,要榨油20t,需要这样的大豆多少吨?【答案】解:设要榨20吨油需要大豆x吨,
x:20=10:2
2x=20×10
2x=200
x=100
答:需要100吨这样的大豆。
【解析】【分析】大豆的重量与出油的重量的比值是不变的,大豆的重量与出油的重量成正比例;先设出未知数,再列出正比例,解比例求出未知数的值即可。
15.两支修路队,甲队和乙队的修路的比是5:3,已知甲队修路450米,求乙队修路多少米?(用比例解决)
【答案】解:设乙队修路x米,
450:x=5:3
5x=450×3
5x=1350
5x÷5=1350÷5
x=270
答:乙队修路270米.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用比例解决问题,设乙队修路x米,用甲队修路长度:乙队修路长度=5:3,据此列比例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