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建模方法研究

合集下载

《储层表征与建模》确定性建模

《储层表征与建模》确定性建模
因此,更能反映客观地 质规律,估值精度更高。
n
z* x0 i zxi i 1
第一节 克里金插值方法
克里金方法(Kriging), 是以南非矿业 工程师D.G.Krige (克里格)名字命名的一项 实用空间估计技术,是地质统计学 (Matheron,1963)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质 统计学的核心。
地质统计学
空间函数的相关性分析 克里金估计 随机模拟
克里金插值
根据待估点周围的
若干已知信息,应用变
差函数的性质,对待估
点的未知值作出无偏、 最优的估计。
x0
n
z* x0 i zxi i 1
无偏 E Zx0 Z * x0 0 最优 Var Zx0 Z * x0 min
c为基台值,a为变程, h为滞后距。
接近原点处,变差函 数呈线性形状,在变
程处达到基台值。
原点处变差函数的切 线在变程的2/3处与 基台值相交。
h0 ha
ha
指数模型:

h

c

Exp
h a


c

1

exp

3h a

变差函数渐近地逼近 基台值。
第四章
确定性建模
Deterministic Modeling
确定性建模概述 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
三维地质建模
数据库
油藏数模
模型粗化
三维构造建模 三维相建模
三维储层参数建模
地层-构造建模
构造模型反映储层的空间格架。在建立储层 属性的空间分布之前,应进行构造建模。
三维断层(fault)模型 三维层面(horizon)模型

基于地震信息的稀井网储层建模研究

基于地震信息的稀井网储层建模研究
在该 工 区建模存 在 以下 难点 :
( ) 础 资 料 缺 乏 。 井 少 ( 区 面 积 9 k 井 1基 工 0m , 3 3口 , 中 大 斜 度 水 平 井 1 口 ) 井 控 程 度 低 、 其 8 , 试
为 了解 决 建 模 过程 中存 在 的难 题 , 采 用 的关 将
表 1 沙 二段 小 层 统 计 表
段 油 p l , 平 岩性 标 准层 沉 积 地 层
组 层
均 厚 度
标 志层

接 触 关 系

2l
图 2
断 层 三 维 模 型

E s2s 3
3 3
35
— ● ●
2 3储 层精 细预 测 .
油 田 Z 7 l Z 9 l 沙二 段油 层 的 主要 特征 , 能 2 x 、2 x 井 不
刻 画 工 区 沙 二 段 油 层 全 部 特 征 , 且 也 不 能 刻 画 如 而

2 2
分 布较 稳 定
Z 井 厚油 层 等 储 层 。 而该 区 的伽 马 曲线 能 很好 H5
地 把 砂 层 和 泥 岩 区 分 , 以 本 文 利 用 自 然 伽 马 所
全部 特 征 。
( ) 于模 型 的 反 演 技 术 , 储 层 进 行 横 向预 2基 对 测, 为高 精度 的模 型建立 提供 基础 。 () 3 条件 模拟 随机建 模技 术 , 以波阻抗 模 型为约 束 条件 , 采用 随机 建模技 术建 立储层模 型 。
() 2 因构造 、 裂 作用 活跃 , 致 断 层 多 而 密集 断 导 (O条 ) 断 裂 系统 极 为复杂 。 8 , () 3 砂体横 向变化 快 , 岩 边 界 的 识别 困难 , 砂 预

《储层表征与建模》-储层表征与建模的基本步骤

《储层表征与建模》-储层表征与建模的基本步骤
沉积非均质 成岩非均质 构造非均质
(回顾内容)
相对与绝对 规模与层层间非均质 平面非均质 层内非均质 微观非均质
储层纵向分布的复杂程度 分层系数 砂岩密度
层间渗透率非均质程度
层间隔层 层间裂缝
(2)平面非均质性
砂体的平面差异性
砂体几何形态 砂体规模与各向连续性 砂体连通性 渗透率平面变化 平面渗透率的方向性
(3)低渗近致密储层(1-0.1)
孔喉半径小,接近油层下限;
几无自然产能,需大型压裂投产
(4) 低渗致密储层 (<0.1)
只能作为储气层(非常规气层),
标准致密储层(0.1-0.01) 非常致密储层 (0.01-0.001) 超致密储层 (0.001-0.0001)
标准岩心分析和测井解释不能提供可靠的资料, 需进行大型压裂等措施才能获得工业产能
总孔隙: 有效孔隙:连通的毛管孔隙及超毛管孔隙
(D= 0.2~500m) (D>500m)
无效孔隙:微毛管孔隙、死孔隙
(D=< 0.2m)
总孔隙度和有效孔隙度
测定手段:岩心 测井 ( ?) 地震 ( ?)
渗透性
在一定压差下流体可在其中流动
绝对渗透率 有效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
110-3m2 1.013md
≥2000 md 2000> k ≥500 500 > k ≥50 50 > k ≥10
<10
低渗透储层
低渗储层的渗透率上限?
100? 50? 10?
分类
依据:渗透率大小、渗流特征、开采方式
(1)常规低渗储层(50-10)
具自然产能,储层敏感性一般较强
(2)特低渗储层(10-1)
微孔隙发育,束缚水饱和度高,测井解释有难度; 自然产能一般达不到工业标准,需压裂投产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多点统计储层建模方法研究

基于工作流技术的多点统计储层建模方法研究

机及 其与人的交互推动过程的执行 , 高过程执行的效 率。本 个建模工作流解释 翻译 为可被建模 引擎所识别 的描述性语 言 , 提
基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基 金 项 目(0 7 0 2 54 4 4 )
维普资讯

6 ・
Co u e a No 1 0 7 mp t r Er . 2 0 2
()服务 层 2
系统 运行阶段 通过建 模 引擎 对储层建模 工作流进 行实 例 模过程的推动者。 建模 引擎由两部分组 成: 建模工作流解析 构造 引擎 、 建模 运行引擎 。其 中建模工作 流解 析构造 引擎负责把整
是整个建 示的驱动下 , 通过软 件的执 行而完成 工作流 定义 、 管理及 执行 化并提供运行环境 。它是整个建模框架 的核心部 分 ,
文 通过在多点统计储层建模 流程中引入 工作流技术 , 究储层 研 建模流程 的新方 法 ,着 重探 讨应 用层 可视化 建模工作 流的设
计, 来实现储层 建模 流程的工作流化 、 自动化和弹性化 , 由此大
大提高储层建模过程 的效率和准确性 。
1 多点 统计 储层 建模 体 系结构
依据 WF MC的工作流参 考模型 ,我们设计 了多点 统计建 模框架 结构( 图 1所示 )将工作流技术相关思想应 用于多点 如 , 统 计储层建 模流程 中 ,设计 出适 合不 同建模方式 的建模工 作
任务 , 通过建模客户端 G 可视化图形界面对建模过程进行描 UI
化” 。工作流技术 的主要特点是过程的 自动化 , 它所要解决 的主
直观 、 高效地进行建模工 作流设计 , 生成可被建模 并 要 问题是“ 使在 多个 参与者之 问按照某种预定义 的规则传递文 述和 分配 , 同时 档 、 息或任 务的过程 自动进行 , 信 以此 来实现 业务 目标 过程 的 引擎处理 的形式化描述语言 。这就 大大简化 了建模步骤 , 自动进行 ” 为 了实现对业务过程的工作流管理 , 。 需要相应的软 建模过程也变得条理清晰 。

相控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相控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变量 是服 从条件 化 的正态 分布 , 因此 网格 结点 值 由
均值 和方差 2个 参数 确定 , 通过求 解 克里金 方程 组
可得 出该 网格节 点处 的均 值和 方差 , 从而 确定 该结
点处 变量 的正态 分布 , 并采 用相应 的抽样 方法 得到 该 网格 结点 处一 个样本 。
微相模 型 , 后 以沉积微 相模 型 为控 制条件 进行储 然
层 物性 的模 拟 , 而得 到相控 属性模 型 。在 沉积 相 从
构造 模型 主要 包 括 圈 闭类 型 、 何形 态 、 几 断层
和物性 参数 的两 步建模 中 , 多采用 确定 性 一确定 性
( D) 随 机 性 一随 机 性 ( S 或 确 定 性 一随 机 性 D 、 S) ( S 的建 模技 术 ¨ ] D) 。沉积 微相 控 制 的物 性 参 数 模 拟一 般 采 用 序 贯 高 斯 模 拟 ( eu ni a s a Sq et lG us n a i
布 和 沉 积 微 相 的 对 应 性 , 模 拟 结 果 更 符 合 地 下 实 际 情 况பைடு நூலகம், 实 了相 控 建 模 的 合 理 性 和 先 进 使 证 性 , 油藏 的后 续 开发 提 供 了有 力依 据 为 关 键 词 : 积 相控 模 拟 ; 层 建 模 ; 沉 储 随机 模 拟 ; 大安 油 田 H 0井 区 ; 台予 油层 9 高
随 机 模 拟 的 方 法 , 沉 积微 相 为 约 束 条 件 , 砂 岩 油 气 储 层 进 行 井 间参 数 预 测 , 而 得 到 研 究 以 对 进
区 的油 气储 层 属 性 模 型 。对 比相 控 与 非 相 控 模 型 可 以 得 出 , 控 建 模 技 术 实现 储 集 层 属 性 分 相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

高二区莲花油层储层建模研究Ξ黄友华,许晓宏,王腊梅(长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湖北荆州 434023) 摘 要:在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高二区储层地质建模研究中,综合应用地质、地震和测井资料建立构造模型。

以构造模型提供的地层格架,采用随机建模中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建立沉积微相模型。

在此基础上,按相控建模的思路,选择地质统计学克里金方法中的球形变差函数模型对研究区储层参数进行模拟,建立了储层参数模型,为油藏数值模拟提供了精确的三维数据体。

关键词:储层建模;构造模型;沉积微相模型;变差函数 储层建模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油气藏描述与评价新技术,它是油藏数值模拟、动态预测、开发方式的选择和井网布署的基础,建立定量的三维储层地质模型是现代油藏描述的核心,也是储层地质工作者攻关的项目之一[1],它可以实现对油气储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

高升油田高二区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三段莲花油层,由高18块和高246块构成,构造面积约20km 2。

高18块为底水油藏,为中孔中渗储层;高246块为气顶底水油藏,为中高孔中高渗储层。

油层分布主要受构造、岩性控制,为层状边水油藏。

原油性质的变化具有上稀下稠,南稀北稠的特点。

1 储层构造建模 构造建模是油藏储层建模的基础[2],它是综合利用井分层数据、断层数据、并结合完钻井的单砂层分层数据等建立单砂层的构造模型(图1)。

从各单砂层构造顶界面建立起的全三维地层格架模型[3]。

图1 高二区储层构造模型的识别,工程上需要岩性分类识别,并提取出以“层”为单位的各类“层”测井值。

与其他方法相比,基于模糊逻辑划分系统(Fu zzy Pa rt it io n in g Sy s te m ,简称F PS )的测井岩性识别具有如下特点:411 能综合各种曲线信息,基于无监督模糊聚类和有监督的模糊逻辑推理方法,自由参数少,克服了常规方法仅靠几个参数决定应用效果、存在较大盲目性的弱点;412 充分利用已有岩性判别规则,易于融入先验专家、地区知识到判别规则知识库中;413 计算量小,对未知井段岩性判别更为快速和可靠,可大批量处理井段。

储层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储层相控随机建模研究

hg o zna ad vrclh t oeet,hg o syad pr ait. em d l cod i h cul i a o fte i h r otl n et a ee gni h i i r y i p r i n emebl T o e acrswt teata s ut no h o t i h y h t i h
果 表 明 : 河 油 田Ⅶ 油 组 是 高 孔 高 渗 油 藏 , 体横 向和 纵 向 非均 值 性 也 都 较 强 , 模 结 果 符 合 地 下地 质 体 实 际情 况 为 油 田 双 总 建

的 动 态 开发 提 供 了充分 的科 学依 据 , 而说 明储 层 相 控 随机 建模 技 术 能 够满 足 更 加 精 细 的 油 藏描 述 应 用要 求 。 从
关键 词 随机 建 模 ; 控 ; 型检 验 ; 均 质 性 分析 ; 河 油 田 相 模 非 双
中图 分 类 号 : El 214 T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S o ha tcm o ln o t o l d b e e v i i r -f ce t c s dei g c n r l y r s r o r m c o-a i s i e
Z a gW a g i gNo1Oi P o u t n P a t X n i g Oi ed C mp n , h n n qn ( . l r d ci ln , ija l l o a y CNP , r ma 3 0 0 C i a , u Ya g i g o n i f C Ka a y8 4 0 , h n ) Li n pn ,
s b u f c e l gc b d ,w ih c n p o i e te s in i c b ssf r d n mi al e eo ig olil n e h e n d fr u s r e g o o i o y a h c a r vd h ce t i a i o y a c y d v lp n i ed a d me tt e d ma o f l f

S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S气田火山岩气藏储层地质建模研究

[ 1 3 任柏璋. 浅谈 苏北盆地水平井录井环境及 录井 方法[ J ] . 企业技术开发 , 2 0 1 2 , ( 3 1 ) . [ 2 ] 李光. 薄层稠油吞吐开发后期侧钻水平井分层 开采 技 术研 究 [ J ] . 科 学论坛 .
震储层预测及在水平井施工中的应用 [ J ] . 石
油地质 与工程 , 2 0 1 1 , ( 2 5 ) .
[ 5 ] 李小星. 水平井地质导 向技术在薄差油层中的 应用 [ J ] . 工业 技 术.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4 —1 2
作者筒介 : 羽梦洋( 1 9 8 5 一) 。 女。 助理 工程师 , 主 要 从 油 气 田 开发 研 究 。
2 0 1 3 年第 1 4 期
内 蒙古 石 油 化 工
1 2 9
S气 田火 山岩气藏储层地质建模 研究
刘 梦 洋 , 吴佳 奇 , 陈 健 , 刘 兆 光
( 1 . 吉林油 田松原采气厂 , 吉林 松原 1 3 8 0 o 0  ̄ 2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 限公 司 , 山西 太原 0 3 0 4 0 0 )
摘 要: 火 山岩 具 有 结构 复杂 、 岩 性岩相 变化快 、 储层 非均质 性 强等 特点 , 从 而使 火 山岩储 层的地 质 建 模 工作 变得 十分 复杂 。 为 了对 火 山岩 的认 识 更全 面 , 进行 了火 山岩 气藏储 层 地质 建模 , 利 用井点 资料 、
地 震 解释等 资料 建 立储 层 构造 层 面和 断层 模 型 , 再 建立三 维构 造地质 建模 , 实现 三雏岩 性模 型及 其相控 属 性参数 模 型 。 笔 者 通过 此 方 法对s气 田的 火山岩 气藏进行 了地 质 建模 , 通过 对模 型的检 验与后 续 开发 钻 井 结果符 合 性较 好 , 实现 了进 一 步 对 火 山体 地 质认 识 , 对部 署新 井有 很 重要 的作 用 , 为 气藏 开发 决 策

储层建模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基于模糊系统的储层建模方法

储层建模新技术、新方法研究——基于模糊系统的储层建模方法

我 们可 将储 层参 数 E在 空 间的分 布视 为一 非 线 性 函数F( 。 X) 建立 一模 糊 系统R : 一 R R“ 可在 一定 精 度 内逼 近这 一 函数 。 由于 储 层参 数 在 空 间分 布 的 唯 一 性 , 样 本 n个 的 空间位 置 ( i i(=1 2 ^, ) x. ) i , , n 与样本 值 E (一 1 Y i i , 2 ^, ) , n 则构 成 了模糊 系统 的 n条 确定 性规 则 :
进 行 猜 测 , 自适 应 模 糊 系统 中 的规 则是 由 自学 习 而
生 成 ,
收稿 日期 :O 6 1 2 2 O —1 —1 作 者 简 介 : 林 娣 (9 4 )女 。 族 , 士研 究 生 , 要 研 究 方 向 : 藏 描 述 、 质 统 计 学 、 层 建 模 和油 藏 数 字模 拟 。 段 17 一 . 汉 博 主 油 地 储

E = ZaE ,
l 1 =
/ X — E ,] 1 : o 1
一 /( 1 ) ^
映射 称 为 A 的 隶属 函数 。 模 糊 集形 成 了模 糊“ 如果一 则 ” 的构 件 。规 则具
有“ 果 X 是 A, Y 是 B” 样 的形式 , 里 A 和 B 如 则 这 这
术 的应 用得 到 了较 快 的发 展。 , 中以地 质统 计 学 其
在 实 际 应 用 中 , 用 最 广 泛 的是 可 加 性 模 糊 系 应 统 , 典型 的是 椭 圆规 则 模型 ㈣ , 最 它可 以用 被激 活 的 “ ” 则 部分 模 糊 集求 和 , 能 在 紧域 上 连 续逼 近 任 意 并
若 x lY l则 E—E =x , =Y, l
择 的输 入空 间到 一 个输 出空 间的映 射或 者 函数 。对

对储层建模的研究

对储层建模的研究

已知信息 ,应用变异 函数所特有的性质对估点的未知值作出最优 ( 即估计方差最/ ) b 、无偏 ( 即估计值
的均值 与 观测值 均值 相 同) 的估 计 。
1 2 随机建模 .
地下 储层本 身 具有 确定 的性 质 和特 征 。但是 ,在 现有 资料不 完善 的条 件 下 ,人们 对 它 的认识 总会存
机 建模 两 种 。 确 定 性 建 模 所 应 用 的 储 层 预 测 方 法 主 要 有 储 层 沉 积 学 方 法 和 克 里格 方 法 ; 随 机 模 型 分 为 离 散 型模 型 和 连 续 型 模 型 , 随机 模 拟 方 法 可 分 为 基 于 目标 的 方 法 和 基 于 象 元 的 方 法 。 为 此 , 对 上述 储 层 建 模 方 法 进 行 了分 析 比较 。 为 了建 立 尽 量 符 合 地 质 实 际 情 况 的储 层 模 型 , 提 出 了 3条 建 模 原 则 :确 定 性 建 模 与随 机 建 模 相 结 合 的原 则 , 等 时 建 模 原 则 , 相 控 储 层 建 模 原 则 。 [ 键 词 ] 储 集层 模 型 ; 储 层 建 模 技 术 ;储 层 建 模 方 法 ;储 层 建 模 原 则 关 [ 图分 类 号 ] TE 2 . 4 中 l 22 ;TE 1 [ 献 标 识 码 ] A 39 文 [ 文章 编号 ] 10 —9 5 (0 6 3 0 5 0 0 0 7 2 2 0 )0 — 0 0— 3
储层建模方法分析
目前 ,储层 建模 方法 有 确定 性 建模 和随 机建模 两 种 。
1 1 确 定性建 模 . ’
确定 性建模 是对 井 间未 知 区给 出确 定 性 的预 测结 果 ,即从 已知 确定 性 资 料 的控 制 点 ( 井 点 ) 出 如

曲流河储层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曲流河储层建模方法的比较研究

dsn us atr y sn ovnin logn a []F ut lc iigi f cueb igcn et a l ig t J . a lBok t hr u o g da —
Ol i &G s il 2 0 1 ( : 18 . a Fe d,0 4, 1 6) 8 —3
盆 地 西 缘 马 家 滩 地 区 长 7 烃 源 岩 为 例 [ ]石 油 勘 探 与 开 发 , J.
2 0 , ( )3 .3 0 18 5 :03 .
[ ] 曾联 波 , 忠 兴 , 成 恩 , . 尔 多 斯 盆 地 上 三 叠 统பைடு நூலகம்延 长 组 特 低 渗 8 李 史 等鄂
透 砂 岩储 层 裂 缝 特 征 及 成 因 [ ] 质 学 报 ,07,1 2 :7 —8 . J. 地 2 0 8 ( )1 410





21 0 2年 1月
的垂 向运 移通 道 , 裂缝 发育 区是有 利勘 探 区域 。 观裂 微 缝 起 到沟 通孔 隙 的作 用 , 石 油高 产 的控制 因素 之一 。 是
参 考 文 献
王越 之 , 田红 . 规 测 井 与 F 测 井 资 料 相 结 合 研 究 储 层 裂 缝 [] 常 MI J. 断 块 油 气 田 ,0 18 5 :03 . 2 0 , ( )3 .3
i e te l lwe p r a l s n so e e e v is f n x r mey o r e me b e a d t n r s r o r o Ya c a g nh n F r t n a d isg o o i in fc n e, d s Ba i No t we tC i a o ma i n t e lg c s g i a c Or o sn, rh s h n o i

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建模方法优选

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建模方法优选

质模型至今还未建立。

因此,需要探索出一套扇三角洲储层构型建模方法,建立研究区扇三角洲前缘精细地质模型,并用于数模分析剩余油分布,为下步油田调整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

2 方法概述为建立研究区扇三角洲储层构型模型,优选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构型建模方法,包括序贯指示、基于目标模拟和多点地质统计方法。

2.1 序贯指示模拟序贯指示模拟通过一系列门槛值,估计某一类型变量或离散化的连续变量低于某一门槛值的概率,以此确定随机变量的分布。

序贯指示模拟实现的关键技术是指示变换、指示克里金和序贯模拟。

在进行模拟计算之前,首先要进行指示变换,即根据不同的门槛值把原始数据编码成0或1的过程。

在模拟不同的网格节点时各变量的比例是不变的。

当存在局部变化时,可应用具有趋势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

具有趋势的序贯指示模拟方法通过从地震资料和其他数据中提取信息从而为每一个模拟节点提供一个局部的各变量比例,各变量的比例之和为1。

本次研究采用的带趋势的序贯指示模拟技术流程如下,在单井相数据离散化的基础上通过数据分析获取模拟的方位、主变程、次变程和垂向变程。

以单井累计概率的方式求取垂向比例,用前期研究的沉积微相作为平面约束,共同作为约束条件通过多次概率优选来求取。

2.2 基于目标模拟基于目标方法主要描述各种离散性地质特征(沉积微相、岩相、流动单元等)的空间分布,利用标点过程法建立又离散代码表示的离散性模型。

标点过程法是根据点过程的概率定律,按照空间中几何物体的分布规律产生这些物体的中心点的空0 引言三维构型建模能够刻画储层内部各构型单元间的空间接触关系,表征储层内部复合砂体,单砂体和非储层间的相对空间关系,包括不同构型单元的的三维空间形态、平面和垂向上的分布范围、不同单元的延伸方向、各单元之间的叠置关系。

并在此基础上刻画出各构型单元内部孔隙度、渗透率等物性参数的三维空间展布特征及各个构型单元之间的连通程度、油水运动特征。

储层构型方法自1985年储层构型概念的提出至今[1],取得了多方面的发展。

水平井开发油藏储层建模研究——以塔河一区三叠系下油组为例

水平井开发油藏储层建模研究——以塔河一区三叠系下油组为例

般是在平面生成顶部 、 中部 、 底部三个骨架 , 立边界圈闭 、 建 断层方 向
和 趋 势 线 来 控 制 网 格 单 元 , 置 网 格 单 元 的 密度 , 后 对 中 部 骨 架 进 行 设 最
网格化并外推到其余两个骨架。其优点 是基于断层建立 , 添加新的层位 和分层数据之后更新模 型很快 。但是该方法仅 仅来 源于表面的断层信 息而不是基于“ 的概念 , 面” 网格基于平均插值 的计算 , 网格 单元密度是 自行设置的固定值 ,显然不适用于水平井生产层段 受平面非均质性影
更精确的刻画储层非均质性 , 又能适当减少网格单元密度 , 控制计算量。 31 性 参 数 概 念 模 型 的建 立 .属
宽缓 , 东部逐渐变窄) 图 1 。背斜长轴 8 m, ( ) k 短轴 25 m, .k 长短轴之比为 32 闭 合 面 积 为 1.1m , ., 56 k 闭合 高 度 可 以 达 到 3 m。 7 1 储 层 基本 特 征 . 2 塔 河 一 区 三叠 系下 油 组 孑 隙 度 主 要 分 布 在 1% ~2 . L 8 55 %之 间 , 均 平 2 .6 渗 透 率 主要 集 中 在 1 0 Im 2 5x1 Im 之 间 , 均 20 %; 8x1 。 X ~54 0 X 平 8 9 0 m ; 中 孔 、 渗 储层 。 9 1 属 x 高 塔 河一 区三叠系下油组大部分井都打在了 1 小层 , 小层平面上孑 1 L 隙度的分布 以西 面和中部 T 0 H、K17 T 1 0 K17 T 1 H、 K 2 H三 口井周 围及其 水 平 段 上 孔 隙 度 较 高 ; 而 ¥ 9 ¥ 1井 沿 线 以 北 孔 隙 度 小 于 1% , 2一4 8 T 1H井 周 围孔 隙 度 小 于 1%, 于低 孑 隙 度 发 育 区 。 KI0 6 属 L 塔河一 区三叠系下油组 1 小层渗透率 的变化特征 总体趋 势与孔隙 度相似 , 但所不同的是渗透率值的变化差异较大 , 低值 区和高值区可以 相差数百。 渗透率在 T O H、KI 1 T 8 KI9 T 2 H、K1 H井点上及其水平段上渗 1 透率 达到 4 0~10 0 m , 0 0 0x1。 而在东 面 、 面 以及 T 0 北 K12井附近 渗 透率小于 10x1 m 属于相对低渗区。 O 0 , 因此对 比孔隙度和渗透率的 变化可 以发现渗透率平 面差异性较孔隙度大 。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徐怀民

储层地质建模方法-徐怀民

•露头调查研究河流三角洲储集层中沉积体的非均质性
在纵向上,下部砂岩百分比很高,约为40—50%,同时泥质砂岩的百 分比比较高,在第100行左右是一个泥质为主区(95%),之上有 一个狭窄的厚砂带,最上部是一个完全的泥质区。
在横向上指示了不同岩性的相对位置
除了上述二维研究之外,在悬 崖附近进行了三维研究,首 先进行了钻井取心,井网为 正 方 形 , 井 距 为 300 米 , 为 了研究小规模的非均质性, 井 距 从 300 逐 渐 减 小 到 10 米 , 在每口取心井中,都进行了 SP 、 GR 、 DEN 、 含 氧 指 数 、 倾角测井等,声波测井只在 两口井中,每隔25厘米远提 取了一块直径23毫米、长4 厘米的岩心塞,用于ф、K 测量。
二、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1、确定性建模
(1)露头原型模型建模
①露头储层研究方法和手段 • 方法: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储层沉积学和沉积动力
学(岩石相、砂体成因单元、沉积体系)、层次结构 分析
• 手段:
露头实测:航拍,照片镶嵌法 取样:通常10x10x8cm 大剖面写实
二、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1、确定性建模
⑤渗透率的纵横向变化规律不明显,研究表明,成岩作用对渗透率有重要的控制作 用,定量的成岩作用研究表明,这套地层的成岩作用受砂体类型的控制,而沉 积构造和结构对其影响较小,换句话说,成岩作用受砂岩类型、体积、几何形 状和周围沉积的控制,而不受粒度和沉积构造的控制。
二、储层地质建模方法
1、确定性建模
(2)水平井模型
一 、油藏地质模型类型
2、按研究程度划分(裘怿楠,1990)
(粗—细,定性—定量的原则,强调储层的作用分类)
(1)概念地质模型(Conceptual Model):

7.储层综合研究方法

7.储层综合研究方法
岩性不同其波速不同。一般砂砾岩速度明显大于泥岩,因此根据砂、泥岩速度的 明显差异,便可在速度或波阻抗反演剖面上识别砂体。如在冷东—雷家地区,通 常泥岩的层速度为2400~3300m/s,而砂岩的层速度一般大于3500m/s。在深度 大体相同的情况下,速度或波阻抗剖面中的高速层多为砂岩,而低速层为泥岩。
1)差异层间速度分析( DIVA )
差异层间速度分析法(Differential Interformational Velocity Analysis)是Neidell 等1987年提出的。其原理是利用目的层顶界面叠加速度预测目的层底界面叠加速 度,用实际目的层底界叠加速度与预测的目的层底界叠加速度进行叠合对比,确 定异常低速带的存在。当底界面预测的叠加速度与实测叠加速度相同时,说明选 择的地层速度就是真实地层速度;若底界面预测叠加速度与实测叠加速度不同, 就表明实际地层速度与设定值之间有差别,且在横向上会呈现规律性变化。
(1)储层标定
即将已知井的储层标定在合成声波测井或波阻抗剖面中,方法是对测井资料进行 岩性反演,并将反演井剖面标注在合成声波测井或波阻抗剖面的相应位置,确定 不同岩性的层速度或波阻抗。
(2)储层横向追踪
(1)利用地震速度预测孔隙度
利用地震信息估算孔隙度的原理是层速度与孔隙度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纵、横波
速度随孔隙度的增加明显减小。根据速度资料可用wyllie公式计算孔隙度,其公
式为:
t tma t f tma
Vsh
t sh t f
tma tma
式中△t—岩石饱和液体的传播时间; Vsh—页岩的体积百分比(或泥岩含量);
油层的流体校正系数为0.8~0.7。
(2)利用波阻抗资料预测孔隙度
孔隙度与波阻抗关系比速度更为密切。对每种类型的岩石而言,密度和速度的增 大均与孔隙度降低有关,而孔隙度的很小变化会引起岩石波阻抗发生明显变化。

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致密储层是指孔隙度低、渗透率差的油气储层,由于其自身特殊的地质特征,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致密储层的勘探和开发已成为石油行业的热点领域。

针对致密储层的动态地质力学建模是一项关键技术,它能够揭示储层的物理特性和力学行为,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通过动态地质力学建模,我们可以模拟储层的变形、应力分布和渗流规律,进而预测油气的产量和开采效果。

本文将介绍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和关键技术,以及其在工程应用中的重要意义。

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已有的研究成果,我们将探讨如何提高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精确性和可靠性,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挑战。

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的了解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指南,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该领域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方法,并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支持。

希望本文能够促进该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推动致密储层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文章结构部分是用来介绍文章的整体组织和内容安排。

在这一部分,我们可以简要描述文章的章节和主题,并说明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描述如下: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展开:第一部分是引言,包括一个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的介绍。

我们将简要介绍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背景和重要性,并明确文章的目标和意义。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涵盖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以及两个关键技术。

在2.1节,我们将详细介绍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包括相关概念和基本方法。

在2.2节和2.3节,我们将重点介绍两个关键技术,分别探讨其原理、方法和应用案例。

通过对这些关键技术的深入讨论,我们将揭示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核心要点和技术难点。

第三部分是结论,我们将对前面章节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分析致密储层动态地质力学建模的工程应用前景。

储层表征与建模

储层表征与建模

储层表征与建模储层表征与建模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储层进行表征和建模,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储层的地质特征、储层中的油气分布情况以及储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更好地进行石油勘探开发。

储层表征是指对储层进行地质学、物理学和化学学等方面的综合描述和分析。

它包括对储层岩石类型、岩石结构、质地、孔隙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压力、饱和度等多方面信息的描述。

不同储层的地质构成会有所不同,因此储层表征需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分类和细化。

首先,对储层的岩石结构进行描述。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各个粒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包括岩石的成分、化学结构、结晶状态、晶粒度、含水量等因素。

在储层表征中,需要对岩石的成分、结晶状态和晶粒度进行综合描述,其中成分的描述包括岩石的矿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结晶状态的描述包括晶体形态、晶体大小和晶体排列方式等;晶粒度的描述包括粗细程度、均匀性和分布情况等。

其次,对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描述。

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直接关系到油气的运移和储存能力。

因此,对孔隙度的描述需要从不同尺度上进行,分别描述微观孔隙、介观孔隙和宏观孔隙。

渗透率是指储层中油气流动能力的大小,是另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

在储层表征中,需要对渗透率的大小、分布和变化进行描述,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储层中油气的运移方式和储存能力。

最后,对储层的压力、饱和度和物性等方面进行描述。

压力是指储层中油气所受的压力,包括孔隙水压和地层压力等,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通过建立压力场模型,可以帮助预测油气运移和储存的情况。

饱和度是指储层中油气所占的比例,是根据测量数据和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计算的。

物性包括油气相对密度、粘度、温度等参数,对储层中油气的运动规律和物理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物性分析和测量。

除了储层表征,建立储层模型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储层建模步骤(共25张PPT)

储层建模步骤(共25张PPT)

A、储层相模型(储层结构模型)
储层内部相单元的三维空间分布。能定量表述储集体大小、几何形态 及三维空间分布,实际为储层结构模型。实践表明:相带分布强烈地影响 地下流体的流动。合理的相模型是精确建立岩石物性模型的必要前提。
B、流动单元模型
流动单元是指根据影响流体流动的地质参数(如:K、φ、Kv/Kh、
②构造建模
构造模型反映储层的空间格架。因此,在建立储层属性的空 间分布之前,应进行构造建模。构造模型由断层模型和层面模 型组成。
断层模型反映的是三维空间上的断层面,主要根据地震解释 及井资料校正的断层文件,建立断层在三维空间的分布。
层模型反映的是地层界面的三维分布。叠合的层面模型即为地层格 架模型。建模的基础资料主要为分层数据,及地震解释的层面数据等。 一般通过插值法(也可应用随机模拟方法),应用分层数据,生成各 个等时层的顶底层面模型(即层面构造模型),然后将各个层面模型 进行空间叠合,建立储层的空间格架。
广义的储层模型(reservoir model)实际上为油藏模型。在国 外的文献中,reservoir一词往往指含有油气的储集体,因此,广义
的储层模型包括构造模型、储层属性分布模型及流体分布模型。从这 个意义上讲,应用各种资料建立广义的储层模型的过程就是油藏描述。
地下储层是在三维空间分布的。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用二维图件 (各种小层平面图、油层剖面图)及准三维图件(栅状图)来描述三维 储层,如用平面渗透率等值线图来描述一套(或一层)储层的渗透率分 布,显然,这种描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关键是掩盖了储层的层内非均 质性以及平面非均质性。
其二是二维裂缝密度模型,表 征裂缝的发育程度。
裂缝分布模型的建立具有一定的 难度,特别是地下油藏的裂缝网络 模型,因此,需应用多学科方法、 技术,如岩心分析、测井解释、试 井分析、地震多分量研究及地质统 计学随机模拟技术等进行综合研究 和建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一


用 于模 拟连续的地质现象, 如孔隙度、 渗透 率的分布 。 序贯高斯模拟的主要优点在于 : 数 a 一 据的条件化是模拟的一个整体部分, 无需作为 个单 独的步骤进行处理 ;.自动地 处理各 向 b 异性 问题 ;. c 适合 于任意类型 的协方差函数 . d 运行过程 中仅需要一个有效 的克里格算法。主 要缺点在于变量分布要求服从高斯分布。 23序贯指示模拟 . 既可用于模拟连续 的变量, 也可用 于模拟 离散变量 。序贯指 示模拟 的主要优点在于 : 变 量的分布形态无需作任何假设 .. b 该法可 以容 易地综 合多种来 源、 定性或定量、 可靠性不 同的 信息。 主要缺点是算法和参数灵活性太大, 人为 因素很 明显 。 24截 断高斯模拟 . 该方法首先采用指示模拟方法生成一个高 斯 随机场, 然后对 高斯值进行截断, 到类 型 以得 变量 的模拟结果 。 该法主要用于沉积相的模拟。 主要优点在于 :. a 易于实现 、 速度快 .. b可在模拟 中考虑地 质因素 ._ 以对模拟结果进行条件 c可 限制, 使之与条件数据相 吻合 。 缺点是只适于相 带呈排序分布的沉积相模拟 。
目前 , 储层建模技术 的发展趋势是 由定性 里格 等 。 向定量发展 、单学科建模研究 向多学科综合建 2随机建模 模发展 、静态资料 建模 向动静态 资料结合建模 随机建模是 指以 巳知的信息为基础,以随 发展 。 其方法主要分为两类 : 确定性建模 和随机 机 函数为理论应 用随机模拟方法。 产生可选 的、 建模 , 而后者是近年来 国内 、 外学者研究 的热点 等概率的储层模型方法 。该方法承认控制点 以 『 l 1 外 的储层参数具有 一定的不确定性,即具有一 l 确 定 性建 模 定 的随机性 。 了评价储层预测中的不确定性。 为 确定性 建模是对 井间 未知 区给出确定 性 人们广泛应用了随机建模 技术 。 谓随机建模, 所 的预测结果 , 即从 已知确定性资料 的控制点( 如 是指 以已知的信 息为基础 , 以随机 函数为理论 。 3结论 井点 ) 出发 , 推测出点间 ( 如井 间 ) 确定 的、 惟一 应用随机模 拟方 法 , 产生可选 的、 等可能的储层 储层建模已成 为油气勘探与开发 的核心技 的和真实的储层参数 。主要手段是利用地震资 模型的方 法。通 过对多个 等可能随机储层模型 术, 其发展 前景 十分广 阔。 我国含油气盆地类型 料、 水平井资料 、 露头类 比资料 和密井 网资料 。 中的不确定性进行评价 ,以满足油田勘探开发 多, 储集层 以陆相碎屑岩及海相碳酸盐岩为主. 目前 ,确定性建模所应用的储层预测方 法主要 决策在一定风险范 围的正确性 的需要 , 是与 储层成因复杂, 这 各种尺度 的非均质性严重。 如何 有: 储层地震学方法 、 储层沉积学方法和克里格 确定性建模方法 的重要差别 。 针对国内不同类型,不同勘探与开发阶段的陆 方法。 随机建模方 法可 分很多类 ,a osn等从 相高度非均质复杂油气藏,采用不同的建模方 Hl r d e 11 . 储层地震学方法 变量类 型角度来 分,将随机模型分成 了离散模 法 实现对油气藏的精细描述, 当前面临的一 是 储层 地震学 主要是 应用 地震资料 研究储 型、 连续模型和混合模 型。D ush等根据模拟 项艰 巨任务 。 et e 因此, 研究和使用各种建模方法。 既 层的几何形态 、 岩性及储层参 数的分 布。 研究厚 单 元 的特 征 ,将 随机 模 型 分为 基 于 目标 ( — 具有理论意义, 0 b 又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随 度相对较小 , 一般在儿米 ~几十米范围内, 在地 jc— ae) etbsd的随 机模 型 和基 于象(i lbsd 的 着计算机计 算能力的提高, px — ae ) e 以及新理论 、 方法 新 震剖 面上 主 要 表 现 为 一个 反 射 同相 轴 或 几 个 同 随机模 型日 。其 它还有 : 数据分布类型角度 的引入, 从 特别是多点地质统计学的出现 储 层建 。 相轴组成的反射波组。应用地震 资料进行确定 分为 高斯模 拟和非 高斯模拟 ; b 从参与模拟 的 模技术将在各个领域显示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性储层 建模 的思路主要是 将地震属性参 数 , 如 变量 数 目可分为单 变量模 拟和多 变量模拟 .. c 参 考 文 献 层速度 、 波阻抗、 幅等确定性地转换为储层岩 从模拟结果是否忠实于原始数据 的角度分为条 [】 振 1吴胜和, 金振奎, 沧钿 等. 层建模 『 . 黄 储 M1 北京: 性和物性参数 ,其前提是地震属性参数与地质 件 模 拟 和 非 条 件模 拟 。 石 油 工 业 出 版 社 .9 9 19 . 参 数 之 间 具 有 确定 性 的关 系 。 21 布 尔模 拟 方 法 . 【】 辉 廷 , 其 彬 , 敏 . 藏 描 述 中的储 层 建模 2杨 颜 李 油 1 . 2储层 沉 积学 方 法 布 尔模 拟 方 法 是 随 机模 拟方 法 中最 简 单 的 技 术 l1 然 气勘 探 与 开 发 . 0 . () 5 4 . J天 . 2 42 3:4 - 9 0 7 储层沉 积学方 法主要是 在高 分辨率 等时 种方法, 属于非 条件模拟 。目前该方法主要用 【】 3吴胜和 , 李文克 . 多点地 质统计 学——理论 、 地层对 比及沉积模式基础上,通过井 间砂体对 于建立离散型模型, 如砂体格架平 面、 剖面或者 应 用与展 望 …. 地 理 学 报 ,0 5 71:3 — 4 . 古 2 0 ,()17 13 比建立储层结 构模 型。井间砂体对 比是在沉积 三 维 空 间 分 布模 型 。因 此 , 种模 拟 可 以用 于 模 这 模式和单井 相分析 的基础上进行的 。传统对比 拟砂体在 空间的形态 、 大小 、 位置和排列方式 。 方法主要依据井 间测井 曲线 的相似性或差异性 布尔模拟 能够忠实 某种离散 参数 的地 质形态 , 来进行井间砂体解释 。实际上, 科学 的井间砂体 如河道 、 沉积砂体等 。该 方法的主要优点是 :. a 对 比应是利用多学科方法f 层序地层学原理 、 沉 很容易用于二维和三维建模 ;.所用 的参 数较 b 积学原理 、高分辨率地震勘探资料及地层测试 少 ;. c 非常灵活。它的主要缺点在于统计推导复 资料 等) 进行综合一体化的解释过程。 杂且 困难, 模拟结果很难忠实于局部 的数据 , 如 1 . 里 格 方 法 3克 钻 井所 遇 到 的 岩 相 序 列 ,这 些 缺 点 限 制 了 这一 克 里 格 方 法 是 以变 差 函 数 为 工 具 进 行 井 方法 更 广 泛 的应 用 。 问捕 值而 建 立 的 储 层 参 数模 型 。井 间插 值 是 建 22 序 贯 高 斯 模 拟 .
定 量分 布 模 型。
立确定性储层参数允布模型 的常用方法。该方 法 大致可 以分为传统 的统计学插值方法和地质 统计学估值方法( 主要是克里格方法)由于传统 。 的数理统计学插值方法 ( 如反距离平方法) 只考 虑观测点 与待估 点之间的距离,而不考虑地质 规 律所 造成 的储层参数 在空 间上 的相关 性, 因 此插值精度较低。为 了提高对储层参数 的估值 精度, 人们广泛应用克 里格方法来进行井问插 值 。克里格 法估 值是根据待估点周围的若干 已 知信息,应用变异 函数所 特有 的性质 对估点的 未知值做 出最优 ( 即估计 方差最小 ) 、 无偏( 即估 计值的均值和观测值 的均值 相等) 计 , 估 基本 的 克里格方法包括 简单克 里格 、 普通克里格 、 有 具 各种趋势模 型的克里格 、协同克里格 和指示 克
科I I I 技 论 坛
科赫
储层建模 方法研究
解 伟
( 中国石油大学地球 资源与信 息学院 , 山东 东营 2 7 6 ) 50 1
摘 要: 储层 建模是近 几年发展起 来的高新技术, 它可以 实现对油气储 层的定量表征及对各种尺度的非均质性的刻画。目前储层建模技术中较 为常用的几种建模 方法有确定性 建模 及随机 建模。 随机建模是 目前储层 建模技 术的突出发展 方向。 概述 了这 两种建模 方法使 用的优缺点, 并论述 了 储 层 地 质 建模 的发 展 前 景 。 关键词 : 储层 建模 方法; 定性 建模 ; 确 随机建模 ; 约束原则 随着 计算 机技术的迅速发展 , 对油藏各种 特征进 行三维 空 间定量描 述 和预 测 的综 合技 术, 即油藏描述技术得到 了很大 的发展 , 而建立 三维定量模 型是现代油藏描述 的核心 。油藏模 型研究是 2 0世纪 8 0年代 中后期兴起的一项用 于油藏描述 和油藏物性分布预测 的复合学科理 论 和方法体 系, 它是集数学地质 、 地质统计 学、 油层物理学等方法于一体 ,最大限度应用计算 机技术进行油气藏及内部结构精细解剖 ,揭示 油气分布规律 ,建立能够描述油气分布状况和 流动特征 的地质的 ,岩石物理的等油气参数地 质模 型。 一般所说 的地质模型指储层地质模 型 , 且 主要是建立储层孔隙度 、渗透率的三维空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