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历史概况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4张PPT)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第11课  古代日本 课件(34张PPT)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学习目标
1.了解6世纪前日本的社会状况;掌握大化 改新的背景、时间、内容及其影响;掌握 武士集团与幕府统治形成的背景及其发 展历程。 2.认识到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的标志,理 解日本的大化改新是学习他国长处以发 展自己的明智之举,并认识到一个国家应 该善于借鉴与学习。
(2)隋唐的先进强大,社会繁荣,国力强盛。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日本《东征传绘卷》遣隋使船队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 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 几次遣唐使团。中国的许多律 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 以及风俗习惯等,通过他们传 入日本,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 生了重大影响。
合作探究
大化改新促转型
叁 武士兴起建幕府
1.背景:
武士兴起建幕府
凡新掘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三代占有,利用旧沟渠开垦的田地准许 终身占有。
——《三世一身法》 大化改新功臣中臣镰足被赐姓藤原氏,此后200余年,藤原氏一族世 代为外戚,专擅国政。每当天皇幼少、病弱或是女帝当政,藤原氏 就以摄政掌权。天皇亲政后,藤原氏又改任关白,成为变相的摄政, 继续掌权。藤原氏被称为“摄关家”,取代天皇成为真正的统治者。
源赖朝
武士兴起建幕府
3.幕府的统治: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 任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旁落,成为一 种礼仪性的摆设,幕府将军实际上把持 着国家大权。
源氏 镰仓幕府 (1192-1333)
足利 室町幕府 (1336-1573)
德川 江户幕府 (1603-1868)
武士兴起建幕府
根据以上材料分析,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呈现出了什 么问题?

日本概况介绍ppt

日本概况介绍ppt
2021/6/2
基本概况
七、行政区划 日本的都、道、府、县是平行的一级行政区,直属中央政府,但各都、道、府、
县都拥有自治权。 全国分为1都(东京都:Tokyo)、1道(北海道:Hokkaido)、2府(大阪府:Osaka、 京都府:Kyoto) 和43个县(省),下设市、町、村。 其办事机构称为“厅”,即“都厅”、“道厅”、“府厅”、“县厅”,行政长官 称为“知事”。 每个都、道、府、县下设若干个市、町(相当于中国的镇)、村。其办事机构称“役 所”,即“市役所”、“町役所”、“村役所”,行政长官称为“市长”、“町 长”、“村长”。 43个县是:爱知、宫崎、秋田、长野、青森、长崎、千叶、奈良、福井、新舄、 福冈、大分、福岛、冈山、岐阜、佐贺、爱媛、冲绳、群马、埼玉、广岛、滋贺、 兵库、岛根、 茨城、静冈、石川、櫔木、岩手、德岛、香川、鸟取、鹿儿岛、富山、 神奈川、和歌山、高知、山形、熊本 、山口、三重、山梨与宫城。
民族构成 日本的民族构成比较单一,但不能简单地将其称作“单一民族国家”。所以这样说,
是因为日本列岛上除了人们熟知的“大和人”以外,还生存和繁衍着别具民族特征的阿依 努人和琉球人。
2021/6/2
基本概况
(1)大和人 大和人亦称“和人”,是日本民族的主体,约占总人口的98%以上。大和人原来
身材较矮。我国历史书上将其称作“倭人”,据说与此有关。近年来,大和人的平均 身高已有明显增加。据统计其男人的平均身高已达170厘米左右,在世界上属于中上 水平。
2021/6/2
基本概况
四、日本简史
日本历史可分为古代日本、中世纪日本、近现代日本和战后日本四个发展阶段。
古代:公元4世纪中叶,日本出现统一的国家——大和国。5世纪初,大和国发展到鼎盛 时期,势力曾扩大到朝鲜半岛南部。

日本课件.ppt

日本课件.ppt
日本
授课班级:高二、2 授课教师:赵雪洪
一样的高中生,难道这两场战争仅仅是一道历史高 考题吗?
一、1894年中日爆发甲午战争,日本称日清战争,西方国家称第 一次中日战争。甲午战争以1894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 端,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 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 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甲午战 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 殖民地化的程度;而日本国力则变得更加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学习目标二:做一个不一样的高中生
探究题:分析钓鱼、抗日战争,国际上称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 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从 1937年七七事变国民政府发表《告全体将士书》至1945年日本 宣布投降结束,历时八年,被称为八年抗战、或简称抗战;另一 说法抗战的时间应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开始算起,至 1945年结束,共十四年抗战。战争中成百上千万人民被屠杀或致 残,人民流离失所,民不聊生,家园毁于战火,经济损失无法估量。
学习目标一:分析日本概况
地理位置


地形特征

自 然
气候特征


河湖特征


植被特征


资源特征
学习目标一:分析日本概况
地理位置


地形特征

自 然
气候特征


河湖特征


植被特征


资源特征
学习目标一:分析日本概况
地理位置


地形特征

日本ppt课件

日本ppt课件

日本旅游的注意事项和旅行贴士
注意事项
在日本旅游时,需要注意礼仪和文化差 异,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行为规范。
VS
旅行贴士
在旅游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了解当 地的气候、交通、住宿等情况,以及购买 旅游保险等。
05
日本美食探索
日本的美食文化和特色菜肴
01
02
03
寿司
以新鲜的海鲜和醋味的米 饭为特点,是日本最具代 表性的美食之一。
日本 PPT 课件
• 日本文化介绍 • 日本语言学习 • 日本历史探究 • 日本旅游攻略 • 日本美食探索 • 日本动漫研究
目录
01
日本文化介绍
日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地理位置
日本是一个位于亚洲东部的岛国,由多个岛屿组成,包括本州、北海道、四国 、九州等。它位于太平洋西岸,与中国的东海、黄海、朝鲜半岛隔海相望。
总结词
日本动漫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类型
详细描述
从20世纪50年代起,日本动漫经历了从萌 芽到成熟的阶段,期间出现了多种不同类型 和风格的动漫作品,包括少年漫画、少女漫 画、青年漫画等,还形成了一些具有代表性 的流派,如宫崎骏的唯美主义、手冢本经典动漫作品介绍和分析
近代和现代
从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 走上工业化、现代化道路。
日本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重要历史事件
包括大化改新、应仁之乱、黑船事件 等,这些事件都对日本历史产生了深 远影响。
文化背景
日本文化中的茶道、武士道、天皇制 度等都反映了日本独特的文化特征。
日本历史中的人物和事件介绍
人物介绍
包括丰臣秀吉、德川家康、织田信长等战国时代的英雄,以及明治天皇、西乡隆盛等明治维新后的政 治家。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原材料贫乏的国家
• 日本除鱼类, 森林和水力资源较丰富以 外, 只有少量的矿物资源, 如石炭石、 铅、铜矿、煤、锰等。对于日本支撑 庞大的经济来说杯水车薪。
思考
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解决原材料匮乏的问题?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时间
震级 死亡人数 经济损失
阪神 1995.1.17 7.2 5438
8000多亿元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世界火山地震带的分布
日本
思考 如何降低地震带来的危害?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



动(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亚欧板块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日本》PPT课件-完美版
课堂练习
1.下列关于日本地形的表述,错误的是( B ) A.日本境内多山,3/4是山地和丘陵 B.平原分布在岛屿中间 C.关东平原是最大的平原 D.日本最高山为富士山,它是一座活火山 2.日本的气候属于( B ) A.温带大陆性气候 B.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位于板块 外生矿床少,矿
边界
产资源贫乏
户工
内业
海集
沿中
岛国;海岸线曲 折,多优良港湾
便于利用海运, 进口原料,出口 工业品
岸于 太 平 洋
沿



四分之三以上是 人均耕地少,地块小。稻
山地和丘陵,平 米已能自给,蔬菜、水果
原面积狭小
仍需进口。

《古代日本》PPT优质课件

《古代日本》PPT优质课件

——《日本书纪》
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
民,权势很大。地方贵族反抗中央
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背景:1.大和国社会矛盾尖锐; 2.隋唐的强大先进刺激日本;
向中国学习
大化改新 背景:
国内: 日本社会矛盾尖锐(根本原因) 国外: 中国隋唐先进文化的影响
公元7-9世纪,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 出十几次遣唐使,对日本的社会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源氏武士集团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
设幕府于镰仓。
镰仓幕府建立,标志着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源平之争
幕府统治时期,幕府 与天皇朝廷并存。
幕府首领“征夷大 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 命,但实际上天皇大权 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 的摆设,国家大权基本 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掌握国家实权的是
幕府将军。
小的武士团追随、 服从一个更强大 的首领组成大的 武士团。武士团 有时代表庄园利 益与地方政府对 抗,有时也响应 朝廷号召去征战。
效忠对象不是国家, 而是他的主公
经过庄园主之间的斗争联合武士集团 最后集中在两大家族——
实质就是以最大的勇敢和牺牲精神做主人的忠实奴仆
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
经济:
1.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 2.将土地分给公民,六年分一次,不能买卖; 3.统一赋税
大化改新
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史称“大化改新”。
土地国有,根据规定分田 统一赋税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 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A 3. 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客源国概况-日本ppt课件

客源国概况-日本ppt课件
武士的乐剧 -能剧
3、书道:即书法。古代随汉字由
中国传入日本。
是一种使用毛笔和墨来书写汉字和 假名文字,表现深刻精神的优雅造型 艺术。王羲之是他们崇拜的书圣。
每 年 新 年 正 月 2 日 进 行 “ 新 春 试 笔 ” 仪式,人们面向吉利方向,书写庆祝 性词句和诗歌。
日本汉字书法也讲究楷书、行书、 草书等。另有假名书法。
日本名字一般也是两个汉字组成, 因此,日本姓名多由4个汉字组成。
日本取名多用排行。男子多用太 郎(一郎)、次郎、三郎等。女 子多用大子、中子、三子等。
日本名字多有一定含义:猪、 雄、虎、熊等表示勇武;良、喜、 吉、庆、嘉等表示吉庆;龟、鹤、 松、千代等表示长寿。女子名字 多用“子”,如:幸子、梅子、 春子、芳子、秀子、千惠子等, 也有用千代、房江、芙美江等, 但以“子”结尾居多。
“礼”不仅仅是风度,更是对他人的情感和关怀的外 在表现。
“诚”要求武士保持诚实,同时要摆脱来自诸如商人 阶层之类的诱惑。
“名誉”的意识包含着人格的尊严及对价值明确的自 觉,它要求武士为了名誉而愿意付出一切,又要具有 分清是非保持忍耐和坚忍的品行。
“忠义”具有至高无上的重要性,它是存在于各种境 遇中的人们关系的纽带,忠于自己的主人是武士必须 恪守的信条。
日本相扑
日本艺妓
日本和服
四、日本文化(大学)
(三)教育:大学
1、东京大学:
建于1877年,是日本最古老的国立综合性 大学。
2、京都大学:
国立综合性大学之一。前身是1897年京都 帝国大学。
3、早稻田大学:
私立综合大学。前身是1882年由大隈重信 (明治首任内阁首相)创立的东京专门学校。
4、国鸟:绿雉(1947定) 5、语言:日语 6、民族:大和(单一,99.3%) 7、主要大学:东京、京都、早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9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1课古代日本课件(共19张PPT)

中国唐朝的统一和兴盛,朝鲜 半岛上新罗国家的崛起,强烈
材料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
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与
中央派官治理。
经济上:土地、部民收归国有;国家
材料 将土地颁给农民,六年一颁,不能终

生使用,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 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归纳大 化改新的内容
大化改新的意义: 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武士
2.幕府统治:
时 间:12世纪晚期
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镰仓
镰仓幕府特点:拥有独立于朝 廷的政治、军事权力;天皇实 际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 的摆设。
课堂小结
和汉朝发生过“通使”关系 6世纪前的日本
5世纪初,大和政权统一
古 代 日 本
时间、原因 大化改新
内容、作用
武士和武士集团
含义
由于日本早期没有 史料记载,历史时 期只能根据考古发 现以及地名来命名
3世纪的日本: 在本州中部出 现了一个较强 大的国家,叫“ 大和国”。
4世纪末5 世纪初, 大和国基 本统一日 本
二、大化改新
背景

6世纪末,摄政的圣德太子力推改革,试图按 照中国儒家的政治 , 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豪族
的势力。
依托武士集团建立 的幕府统治
随堂训练
材料一:凡田,六年一班,神田、寺田不在此限。 若以身死,应退田者,每至班年,即从收授。
材料二: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农民必须给 国家服劳役(庸)或纳布代服役;农民必须向国家 交土产(调)。男子还必须服兵役,兵器本人自备, 军权归属中央。

日本的历史与文化ppt课件

日本的历史与文化ppt课件
位,承認自己與平民百姓一樣也是人
-
➢平成時代(西元1989年~)
1.明仁天皇為當今日本在位天皇 2. 皇太子為德仁
明仁天皇與美智子皇后
-
德仁皇太子、雅子妃與 愛子公主
文化篇
-
➢ 日本的佛教和禅宗
-
-
日本武士道
➢ 武士:(侍-サムライ) 莊園村落的武裝部隊
➢ 天皇:萬世ㄧ系 ★第1代:神武天皇 (西元前660年在奈良
橿原宮即位) ★現今平成天皇是第
125代 (1989年即位)
-
日本武士之興起
➢3世紀後半 ~ 4世紀初大和政 權
➢ 7世紀末中央集權 ➢ 8世紀初期莊園形成 ➢ 1192年源賴朝被冊封為征夷
大將軍,在鎌倉設立幕府, 開啟長達7百多年的武士當 權、武士為政的時代。
-
武士道的精神
➢ 武士道:武士護主、報恩的 道德規律
-
➢ 看看本居宣长在《源氏物语玉の小栉》中是怎么说的:

什么叫做懂得物哀(物の哀れ)呢?「あ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れ」这个词,本
来是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遇到什么时,心有所感而发出的叹息声,
用现在话讲,就是「啊~」、「哦~」之类。比如赏月观花,
赏心悦目之余,不禁发出“啊~(ああ),真漂亮的花呀”、
“哦~(はれ),好一轮明月”这样的感叹。二者加在一起,
唐朝长安城
-


-


-


-
-
➢奈良時代(西元710~794年)
1.元明天皇定都於平城京(今奈良一帶) 2.手工業和商業交易活動快速發展首次出 3.日本史上佛教的高峰時代
僧侶地位崇高 寺院林立,人民卻飽受重稅之苦 4.日本最古老的歷史書籍《古事記》、《日 最古的漢詩集《懷風藻》都是這個時期的

日本历史及中日关系PPT课件

日本历史及中日关系PPT课件

.
九一八事变
七七事变
南京大5 屠杀
抗日战争中,中国人民团结起来,英勇抗战, 终于战胜日本法西斯。
平型关大捷 抗、日台战儿争庄中战的役三大、战百役团是大什战么?
.
6
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在曲折中前进,改革 开放后,迅速崛起……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政府签署了 《中日联合声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都是闭关锁国的落后的封建国
家,都受西方列强侵略,都有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危机.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明治维新

地主阶级只学习西方 使日本逐步由封


先进技术,没有从制 建社会转变为资

度上革新.
本主义社会,摆

结果及原因
维新派把希望寄托在 脱了沦为半殖民 没有实权的皇帝身上. 地国家的危机
没有发动广大人民群 改革措施落实彻 众,改革措施大多没 底.
①要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人才 ②积极引进先进科技,大胆创新 ③制定适合本国的经济政策
.
10
.
7
“相逢一笑泯恩仇”
然而 ,
中日关系
发展很不顺 利……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
自2001年起先后六次参
.
8
拜靖国神社
展望未来——
你认为中日两国怎样才能长期、健康、 稳定的发展?
日本:应正视历史,诚心悔过, 以史为
鉴,面向未来。
中国:中国应勿忘国耻,发展经济,提高综合
国力,加强两 国的友好交往与合作,
.
9
日本历史上三次腾飞
古代日本: 646年 大化改新 第一次腾飞 从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 近代日本: 1868年 明治维新 第二次腾飞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古代日本》PPT教学课件
武士道精神:
武士道指以不惜命的觉悟为根本,为实现个人于集体、团体的价值,尽可能的发挥 自己的能力,强调"毫不留念的死,毫不顾忌的死,毫不犹豫的死"。武士道精神最 典型的行为是切腹。
武士道精神的影响
积极影响:
为理想而不屈的精神,是武士道精神的 扩展。
消极影响:
经历了一次畸变,成为帝国主义侵略扩 张的工具,成为日本右翼的文化土壤。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PPT教学课件
古代日本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但明治维新后不久,日本就对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逼老师签订不平等条 约,收钱占地。20世纪30年代,他再一次向他的第一位老师发动战争。
新课导入
日本位于亚洲大陆东方的大海中,由北 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座大岛及附 近数千个小岛组成。主体民族为大和族, 通用日语,总人口约1.26亿。那么你知 道这个岛国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吗?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古代日本
6世纪前的日本
(1)出现小国 (2)统一 (3)社会结构
大化改新 幕府统治
(1)背景
(2)开始
(3)内容
(4)影响
①庄园形成
(1)背景 (2)开始
②武士出现 ③武士集团形成
(3)幕府的地位
(4)武士道形成
大化改新的启示
1.改革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 2.我们要积极学习外国的长处;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是不能一味的照抄照搬,要结合我 国的基本国情,加以创新。 3.要重视人才,大力发展教育。
大化改新前的中日对比Βιβλιοθήκη 公元前21世纪 中国夏朝建立
公元前 221年 秦朝统一中国
公元前167年 至1前41年中 国第一个治世 “文景之治”

日本的历史 ppt课件

日本的历史  ppt课件
第四课 日本的历史
ppt课件
1
日本起源
据《古事记》和《日
本书纪》记载,第一
代天皇——神武天皇
于公元前660年建国
并即位,即位日相当
于现在的西历2月11
日,因此就把这一天
定为“建国纪念日”。
ppt课件
2
日本最早的土著居民
阿伊努人
ppt课件
3
徐 福 的 传 说
ppt课件
日 本 新 宫 市 徐 福 公 园 内 的 徐 福 雕 像
1.安土時代 开始:1573年,織田信長放逐了最后一个室町幕府將軍足
利義昭,並在琵琶湖畔的安土建造了七层的用石头墙壁围着的城 堡
盛世:通過大规模的战争控制了全日本約三分之一地区 結束:1582年,明智光秀叛变,織田信長被迫於本能寺燒 殿自焚而亡
織田信長像
安土pp城t课件
復原後的本能寺
26
2.桃山時代 開始:織田家重臣羽柴秀吉击败明智光秀,确立了自己的继承人
3.894年废止遣唐使之后,发展了日本独自的「国风文 化 」,简化日本文字,形成了平假名。《源氏物语》 《枕草子》等女流文学记载着贵族们的日常生活。
ppt课件
19
中世紀 鎌倉時代(公元1185~1333年)
1.西元12世紀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並在镰仓建 立日本历史上第一個幕府政权。源赖朝去世后,遗孀北 条政子(人称尼姑将军)与家父北条时政垂帘听政,政 权落入了北条氏手中。
地位,並被天皇賜姓「丰臣」 发展: 1583年建立大阪城 完成織田信長未能成功的統一大業 振兴商业、规范金融 以「刀狩」征收了全国农民的武 器,有效避免了农民叛变。
大阪城
ppt课件
27
两次入侵朝鮮遭明朝重创(李舜臣自制龟船,连败日军 結束:

日本介绍ppt课件

日本介绍ppt课件

茶点心
➢日本文化的结晶 ➢日本人生活的规范
➢日本人心灵的寄托
茶点心要达到使五感满足
视觉 触觉 味觉
嗅觉
听觉
人们在吃完茶点心之后,要向主人提问:“请问今日茶点的名称。”“初雁”(一例)。 人们听了主人的介绍,对已吃进的点心产生一种奇妙的回味。
不仅要求营养价值高,味道好、外形美,而且要求色彩与形状朴素淡雅,易化,
日本
1
地理位置
• 1.范日日围本本海位岸于线亚全欧长大3陆38东89端公,里陆,水地域面面积
积3由737于,808日901平本平方的方公岛公里屿里,呈。包北括东北向海延道伸、得本长州,、
• 2四.纬国度日、本位九位州置于4个亚大欧岛大和陆其东它端6,80属0多于个亚小 • 3洲岛.海,屿陆是。一位领个海置四面面积临31海00的00岛平国方,公自里东。北国
31
尺寸小,最大的茶点心不过鸡蛋那么大。
在茶道里,为什么要把茶碗在手心里转上几圈呢?
原来不光喝茶是门艺术,茶碗上也有艺术的。
主人拿给客人的不光是茶碗,还表示了主人对“和、 敬、清、寂”的尊敬。 所以客人在喝茶时也要表示感谢、尊敬和谦逊。
茶碗的正面是图案最漂亮的。主人在拿出来时肯定是 把正面朝客人的, 所以在喝之前得把正面转向外面,喝完了再转回来, 欣赏一下。
29
最后再行一礼之后,拜看茶室里其余的装饰。
茶道
品茶禁止戴手表 茶碗要擦三圈半
“茶与刀”互补的现象: 武士上阵前,先喝一碗茶
➢日本文化的结晶 ➢日本人生活的规范 ➢日本人心灵的寄托
茶道为日本人提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禁止戴手表,也没有钟;
30
这里不许谈论金钱、女色、生意,不许说长道短,话题仅限于艺术自然。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古代日本PPT课件(共23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第11课古代日本PPT课件(共23张PPT)

导入新课
富士山
东京天空树,是位于日本东京都墨田区的电波塔
日本樱花
新课探究
目标导学一:6世纪前的日本
日本的历程
北海道
Ø1.兴起:公元1—2 世纪,日本各地形成 100多个小国
Ø公元3世纪中叶, 大和兴起
大和兴起的地方

Ø2.统一:5世纪, ØØ大九州3大.王社和:会大统四结和一州国构国日的:本最高统治平者安,依京靠贵州统治全国。 Ø王室和贵族:各有自己的私有奈领良地
(2).形成:武士: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 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组织起来,组成一种血缘 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
(3).职责:武士集团:小的武士集团追随、服从一个 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集团有时代表 庄园利益与地方政府对抗,有时也响应朝廷号召去征战。
2.幕府统治:
(1)时 间:12世纪晚期
人 物:源氏首领源赖朝
地 点:镰仓
(2)镰仓幕府特点:幕府统治时
期,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幕府首领“征 夷大将军”名义上由天皇任命,但天皇实 际上大权旁落,成为一种礼仪性的摆设。 国家大全基本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3)影响:武士集团的长期统治,逐渐 形成了武士道。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 而是他的主公。
①“大化改新”诏书。
②日本。
③中国唐朝的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是日本从奴
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4.大化改新的启示: 一个民族要繁荣强盛,必须以开放的心态学
习和吸收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锐意改革 ,重视教育,促进本民族的发展。
5.大化改新的作用
大化改新是一场自上而下(以学习和模仿中 国隋唐经济和政治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具 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是日本从奴隶制社会转变为 中央集权的封建社会的标志。大化改新使部民分 得了土地,摆脱了依附地位,提高了生产者的积 极性,促进了日本社会经济的发展。使日本发展 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日本课件-PPT

部编版初中历史古代日本课件-PPT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与隋唐政策比较:
大化改新
经济
班田收授法 租庸调制
政 中央 设二官八省 治 地方 设立国、郡、里
中国隋唐 均田制 租庸调制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改革内容大 部分是对中国 隋唐政治经济 的模仿
仔细比较大化改新措施与中国隋唐政策,你能有什么发现?
日本传统文化无处不洋溢着浓郁的中华文化气息 。
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材料一 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 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
材料二
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 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 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
• 根据材料,从政治、经济两个角度,归纳大化改新的内容
一、大化改新的原因
“大唐国者,统治法阶式级备矛定盾,珍国也,常 根本须原达因。:”
下层民众—反—抗《日本书纪》
外部原因:
中国隋唐先进文化影响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
大化改自新创时,间然及一名检称唐由史来,: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公元646年
孝德天皇在位时(大化)
大化改新

8.对 某 方 面 的 知识 有强烈 兴趣时 ,自己 解决某 个问题 时,学 习中找 到志趣 相投的 同伴时 ,发现 自己的 潜能时 我们都 可以体 味到学 习带来 的快乐 。

5.国家元首从表面上看是个人,但事 实上, 是一个 国家机 关,是 一个国 家在实 质上或 形式上 的对内 和对外 的最高 代表。

6.我 们 经 历 了 学习 的辛苦 ,收获 学习的 成果时 ,那种 发自内 心的愉 悦让我 们体验 到学习 的美好 ,它是 学习过 程带给 我们的 美妙享 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册封为“日本国王”】 • 近世 • 安土桃山时代(1573年 - 1598年)【明,即所谓“织丰时代”,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
时期】 • 江户时代(1603年 - 1868年)【明末、清】 • 近代-现代 • 明治(1868年 - 1911年)【同治朝、光绪朝、宣统朝】 • 大正(1911年 - 1926年) 【北洋军阀时期】 • 昭和(1926年 - 1989年) 【国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 • 平成(1989年 - ) 【第三代领导人至今】
• 当时的日本列岛被中国称呼为倭、倭国。
• 参见:倭奴国王印邪马台国
7
古坟时代
• 盛行修筑古坟的时代(公元300年至公元600年)。 前方后圆的大小古坟,以奈良县为中心,散布在北 起福岛县、南至熊本县和大分县的广大地区。
• 5世纪又从宫城县扩展到鹿儿岛县。古坟只埋葬部 族首长,由部族成员共同修筑。
• 4世纪中期大和国出现,4世纪末、5世纪初大和国 形成较大国家。
8
• 5世纪,原始的所有制关系开始崩溃,大家族发展为生产单 位和动产所有单位,原有部族内部发生利害矛盾。
• 从五世纪中期起,畿内强大部族间的内战激化。有些强大 的部族与出现倭五王的百舌鸟古坟群和古市古坟群有关。
• 到六世纪,继体天皇系统的新兴势力统一畿内东部各部族, 确立了大王的地位。
• 公元前3世纪,水稻种植和金属器具使用技术由朝鲜转入九州北部。 稻作技术给日本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变化,它扩大了生产,产生了贫 富等级之差,使农村共同体趋向政治集团化。农耕带来的信仰、礼仪、 风俗习惯也逐渐传播开来,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原型。
• 琉球因为获得了高产量的种稻技术,因此人口大增,并且向外扩张, 侵略并统一了琉球群岛周边的小国。
• 以筑紫君磐井为首的北九州势力,曾希望获得与此类似的 地位而进行反抗,但在其获得这种地位之前,这种反抗即 已溃败。在内战过程中,各地首长授予部族成员以修造小 古坟的权利,以此增强战斗力。
•。
9
• 因此,原来只是首长墓的古坟,到5世纪后半叶便向小古坟群(群集 坟)演变。
• 这种倾向到6世纪进一步发展。日本全国各地修造的古坟超过十万个。 古坟的主体部分也采用横穴式石室。
3
史化本早岛这外极使冰约
实 。
, 也
更 早
的 成
要 发
时 的
, 全
大 变
得 人
期 结

开的为达琉岛化们束千
始接中许球进,的而年
使受国多,入除文开前
用先的,远下了化始左
汉进藩因远个琉与急右
字的属为比绳球生剧,
来中,琉日文群活温因
记华比球本时岛产暖末
录文日早本代以生化次


30%
• • 12
影日的用本以日 响本古了人一本 。文代大古直原
化汉量代使来 受语汉使用是 到借语用中没 了词词和国有 中超汇语的文 国过,,汉字 的 日日字的 深 语语。, 刻,中借日所
4
绳文时代 【じょうもんじだい】
约1万2千年前左右开始被称为绳文时代。分为草创期、早期、前期、中 期、后期、晩期这6期。这个时期,人们数人或十人一户居住在竖坑 式草屋,以狩猎、捕捞及采集为生,构成了贫富与阶级差别的社会。 这个时候的人们制作绳文式陶器、早期以后迈向定居化,大部分住在 半地穴式房屋(竖穴式住居)。使用弓箭狩猎、贝冢渔捞、采集植物 等经营生活,使用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骨角器等等。也进行栽培, 后期到晩期间种植稻。
6
弥生式陶器
• 根据陶器的形式,可分为前、中、后三期。前期从九州扩展到近畿一 带(东日本尚处于绳纹时代末期),中期波及到东北地方。扁平片刃 石斧等磨制石器、青铜器和前期北九州的支石墓等类似于大陆文化。 弥生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先进的农耕技术,通常认为它受到了来自朝 鲜的移民的影响。中期以后灌溉技术进步,农业生产渐趋稳定。后期, 铁制农具普及,石器基本消失。铜铎、铜剑、铜矛、铜戈等青铜祭器 发达,出现制铁和制盐等社会分工。通过交易和战争等,形成了统一 的政治性的地区集团。此时北海道尚不能种植水稻,仍处在绳纹文化 年 - 1334年)【宋元】 • 南北朝时代(1334年 - 1392年) 【元明,注:日本历史上的南北朝只是宫廷政变后,
原来的天皇又跑到京都旁边不远的地方另立了朝廷,时间很短】 • 室町时代(1392年 - 1573年) (戦国时代) 【明,注:其间日本的征夷大将军被明朝
日本国家概况
• 历史分期 • 先土器时代 • 旧石器时代 • 古代 • 绳文时代 【约中国先秦】 • 弥生时代(纪元前3世纪 - 3世纪)【约两汉】 • 古坟时代(3世纪后半、4世纪初 - 7世纪前半、8世纪初)【约魏晋南北朝】 • 飞鸟时代(6世纪终末 - 710年) 【约隋唐前期】 • 奈良时代(710年 - 794年) 【唐代】 • 平安时代(794年 - 1184年)【唐五代、宋】
琉球处在过渡时期,他们一方面吸收著中华文化,一方面结合自己本来 的民族特色,发明了"琉服",後来"琉服"和"韩服"、"汉服"又同时影响 日本,日本才创造出"和服"。
5
弥生时代 【やよいじだい】
• 前8世纪左右至3世纪前后的期间被称为弥生时代,时代划分的名称, 是由这个时期被视为代表特征性的弥生式陶器而来。以种植稻米为中 心成立的农耕社会,由北部九州至日本列岛各地快速蔓延开。当时的 日本列岛被中国称呼为倭、倭国。
2
• 日本人类在旧石器时代尾期才较大发展, • 在旧石器时代大部分时间--十万年前发展缓慢,考古研究发现,在几
十万年前来自中国北方的原始人类进入朝鲜半岛上居住,很少量人在 大概十万年前才开始又迁徙到日本, • 日本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十万年前,考古学和人类学观点认为日本民 族是主要由东北亚游牧民族,阿尔泰语系的蒙古语族、满洲-通古斯 语族、突厥语族等语族的人、古代中原人 、长江下游的吴越人、 微 量马来人以及微量中南半岛的印支人混合而来,逐渐迁移到日本混合 衍变而来。 • 自从战国后期,大量燕国人、齐国人、楚国人和越国人等为躲避战乱 逃到朝鲜半岛和日本,以后到清朝时,在中国北方出现战乱和灾害时, 陆续中国人移民朝鲜半岛,后来又从这里向东向南到了日本或直接到日 本列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