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7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范文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fbe8b28c8762caaedd33d46e.png)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与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摘要] 关注大学生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已成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共同趋势,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作为大学本科教学质量提高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结合笔者指导学生参加该项计划的工作经验,通过分析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制约因素,探讨了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契合,并提出了以该计划为契机,推动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策略。
[关键词] 国家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创新能力创新人才0.前言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人才后备军,其素质高低对国家未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的素质可以划分为4个大的方面,即身体素质、知识储备、做人的能力和做事的能力。
长期以来,我们比较重视前3个方面,对于培养大学生做事的能力重视不够[1]。
结果,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知识储备很扎实,但动手能力不强,创新意识和能力欠缺。
这显然不利于建设创新型国家。
为此国家提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这一计划是“十一五”期间教育部为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改革举措,是教育部第一次在国家层面上实施的、直接面向大学生立项的创新训练项目。
1.制约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因素高校学生的培养目标为“知识面宽广、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过硬和创新能力强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因此工科教育不仅承载了为相关领域培养工程技术人才的目的,而且也承载着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2]。
然而,从大学生创新主体性和学习生活的具体环境看,制约当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因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学生科学创新主体性发展不够全面由于人们对大学生主题性问题的认识还仅仅是停留在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主题上,大多关注的是教学过程中大学生主体性问题。
创新能力培养和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涵是通过和教师的交互作用,学生自主地、能动地、超越地发展,实践高等教育功能[3]。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计划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b422660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78.png)
学生创新实践项目计划一、背景介绍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日新月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
为此,学校决定开展创新实践项目,以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计划目标本次创新实践项目旨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项目的实施,学生将能够独立思考并提出解决方案,不仅增加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还能够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三、项目内容1. 选择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主题,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等。
2. 学生自主组队,每个小组由三到五名学生组成。
3. 每个小组根据主题进行调研和讨论,制定创新实践方案。
4. 每个小组需要设立明确的目标和任务,并制定工作计划。
5. 实施实践项目,包括实地考察、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等环节。
6. 学生将在项目中动手实践,同时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
四、项目时间安排本次创新实践项目将从下学期开始,历时半年。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项目准备和团队建设(一个月)2. 第二阶段:调研和方案制定(两个月)3. 第三阶段:实施和总结(两个月)五、项目评估方式1. 学生个人评估:根据项目中的个人表现、工作贡献和创新能力进行评估。
2. 小组评估:互评互鉴,根据团队合作精神、任务完成情况和实践成果进行评估。
3. 教师评估:根据学生的项目报告、成果展示和参与度进行评估。
六、资源保障1. 学校将提供必要的设备和实验室场地,以保障学生实践项目的顺利进行。
2. 学校鼓励学生参加有关主题的研讨会、讲座等活动,提供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3. 学校将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指导,提供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支持和帮助。
七、预期效果通过创新实践项目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通过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 学生能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学生能够加强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协调的能力。
在课堂实验教学行动中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实验与研究的计划范文
![在课堂实验教学行动中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实验与研究的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8fc4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b.png)
在课堂实验教学行动中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实验与研究的计划范文第1篇:在课堂实验教学行动中实践学生创新能力实验与研究的计划范文一,指导思想: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我国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根本宗旨,注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素质核心。
以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阶段国家中学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制中学各科大纲(试用修订牌)为准绳,加强学科知识与社会生产活动的联系。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应用学科知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条件及准备1,设置:确定学生是师资等条件均等的班级作为实验班级,周期暂定三年。
2,成立组织机构(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2)成立课题研究小组;(3)确定实验教师。
3,实验前期检测:对实验班进行实验前统一测试和问卷调查。
三,实验内容及实验的目标(一)实验内容1,探讨中学实践活动的作用,实践活动的原则和学科实践活动的形式等。
2,探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
3,探讨开展中学课堂实践活动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探索通过课堂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标1,通过理论探讨、典型的课堂实践活动设计方案和实验班学生开展中学课堂实践活动,总结设计原则,活动的环节以及行动开展形式。
2,确定教师和学生在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引导教师开展课堂实践活动,探索实践活动课教学模式。
3,通过活动,使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实验步骤和措施(一)步骤1,预备阶段(2003年3月-----2003年8月)(1)预订方案,论*方案;(2)培养实验教师;(3)建立完善实验课题的组织与机构。
2,实施阶段(2003年9月-----2006年月)(1)正常开展实验;(2)开展依次中期评估;(3)举行依次现场活动。
3,结题阶段(2006年月----2007年月)(1)写出结题报告;(2)评比优秀论文、实验总结;(3)列出反映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成果汇总表;(4)课题推广。
社会实践创新活动计划(2篇)
![社会实践创新活动计划(2篇)](https://img.taocdn.com/s3/m/d5c1c39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e.png)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推动社会进步和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
为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我校决定开展一次社会实践创新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国情,增长见识,激发创新思维,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增进学生对我国社会现状的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 促进学生与社会的互动,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4. 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
三、活动主题“青春逐梦,创新未来——社会实践创新之旅”四、活动时间2023年6月至2023年9月五、活动地点全国范围内,根据活动内容选择合适地点。
六、活动对象我校全体在校学生七、活动内容1. 前期准备阶段(6月)(1)成立活动筹备小组,负责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
(2)开展活动动员大会,向学生介绍活动背景、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收集学生兴趣和特长,分组进行项目策划。
2. 项目实施阶段(7月-8月)(1)项目分组: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将学生分为若干个项目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项目。
(2)项目培训:对每个项目小组进行专业培训,包括项目策划、调研方法、团队协作等。
(3)实地调研:组织学生深入社会,进行实地调研,收集第一手资料。
(4)项目实施:学生根据调研结果,开展项目实施工作,包括产品设计、技术研发、市场推广等。
(5)中期汇报:各项目小组进行中期汇报,交流经验,分享成果。
3. 总结阶段(9月)(1)项目展示:组织各项目小组进行项目展示,评选优秀项目。
(2)成果汇编:将活动过程中的优秀成果汇编成册,进行宣传推广。
(3)经验交流:邀请专家对活动进行点评,组织学生进行经验交流。
(4)表彰奖励:对在活动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团队进行表彰奖励。
学生创新实验活动计划
![学生创新实验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95d3d57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aa.png)
学生创新实验活动计划1.活动背景:近年来,学生创新实验活动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素养,我校决定开展一系列创新实验活动,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意识。
2.活动目标:a) 提高学生的科学实验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实验活动,学生将有机会亲自动手进行科学实验,培养他们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b)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创新实验活动将以小组形式进行,学生需要共同思考、合作完成实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c) 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面:活动将涉及多个科学领域,如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生可以通过实验了解不同领域的知识和应用。
3.活动内容:a) 确定实验主题:选择一些有趣的实验主题,如水的性质、植物的生长等。
主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能够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b) 设计实验方案:在确定了实验主题后,学生需要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调研,了解相关知识和已有实验方案,然后设计自己的实验方案。
c) 实验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实验所需的材料和器材,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d) 实施实验:根据实验方案,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e) 数据分析:学生需要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并进行讨论。
f) 问题解决:根据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学生需要思考解决方法,并尝试进行改进实验。
g) 实验报告:学生需要撰写实验报告,描述实验目的、方案、结果及其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思考和建议。
h) 实验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验成果展示给同学和老师,分享实验的过程和心得。
4.活动实施计划:a) 活动时间:本次创新实验活动将持续一个学期,每周安排一次实验时间,共计16次。
b) 活动对象:本次活动面向全体学生,每个小组由3-4名学生组成。
c) 活动组织:学校将组建活动组织委员会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5.活动支持与资源:a) 实验室设备和材料:学校将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材料供学生使用,确保实验的顺利进行。
大学生研究性课题和创新性实验计划
![大学生研究性课题和创新性实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3195f3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6117e64.png)
大学生研究性课题和创新性实验计划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大学生研究性课题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摘要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生研究性课题和创新性实验计划在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解决现实问题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大学生创新计划怎么写.doc
![大学生创新计划怎么写.doc](https://img.taocdn.com/s3/m/db44f2da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94.png)
大学生创新计划怎么写大学生创新计划怎么写篇1一年之计在于春,一个学期之计在于开始,新学期初始,一切事物都充满了活力与生机。
新生活意味着新开始,新开始象征着新的挑战。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新年、新春、新学期,我也该有新的打算。
过去的一年在我的努力之下,学习部取得了必须的成绩,在本年的学习中我们将继承优点,改正不足,争取把学习做的更好。
本学年工作计划如下:一:主要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标,打好必须的语言基础。
争取获得优良成绩,能切实在大学里学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基础常识。
增加文化素养,提升自身本事,端正学习态度,培养进取勤奋的学风。
做学习计划来自我敦促,自我勉励。
反思自我有哪些方面做到不足,反思自我该如何改善、反思自我继续努力的方向方法,并且反思自我有哪些反面值得肯定,仅有不断地反省,才能为未来的路指明方向。
二:具体安排1.坚持预习,坚持在上课前先预习一遍课文,在上课之前对所上的资料有所了解,能提高听课效率。
并且在教师上完一章的资料后,能够主动复习。
温故而知新。
2.每一天早起一个小时时间背诵英语课文。
3.每一天坚持到自习室上晚自习两个小时。
4.对于课程知识,要多想多问,并且把其中有收货的部分记入笔记之中。
5.每个月进行一次学习清算,反思自我这个月是否达成了学习计划,有哪一些做得不足的地方,下个月要注意改善。
6.订阅英语辅导报,自学报纸上出现的一些英语单词,并且完成报纸上的练习题。
8.在这学期经过全国大学生英语四级考试,英语是我的专业,我系一向都比较重视英语的学习,抓好英语学习对我说也是很重要的,尤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关乎大家的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
为进一步提我的英语成绩,能够更加自信、坦然地应对四级考试。
7.身为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对于英文的写作本事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应当坚持在平时多写一些练笔。
8.争取利用周末时间多学一门外语。
9.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
我认为,关键是进取的学习、主动的学习。
创新实践活动实验报告(3篇)
![创新实践活动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53da19caff8941ea76e58fafab069dc502247f1.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创新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我校开展了以“科技创新,实践先行”为主题的创新实践活动。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实验目的1.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思维。
2.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动手操作能力。
3. 促进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实验内容本次创新实践活动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选题: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特长,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的项目进行研究和实践。
2. 计划:学生制定详细的实验计划,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器材、预期成果等。
3. 实验实施:学生按照实验计划,进行实验操作,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结果。
4. 成果展示:学生以PPT、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实验成果,进行成果答辩。
四、实验过程1. 选题阶段: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确定了多个创新项目,最终选择了“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作为实验项目。
2. 计划阶段:学生制定了详细的实验计划,包括以下内容:- 实验目的:设计并实现一个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实现家居设备远程控制、自动化管理等功能。
- 实验步骤:调研智能家居技术,设计系统架构,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编写程序,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
- 实验器材:Arduino开发板、传感器模块、无线模块、智能家居设备等。
- 预期成果:实现一个功能完善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3. 实验实施阶段:学生按照实验计划,进行了以下工作:- 调研智能家居技术,了解相关硬件和软件。
- 设计系统架构,确定系统功能模块。
- 选择合适的硬件和软件,购买实验器材。
- 编写程序,实现智能家居设备远程控制、自动化管理等功能。
- 进行系统集成和测试,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4. 成果展示阶段:学生以PPT、实物模型等形式,展示了实验成果,并进行成果答辩。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9c9958b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5.png)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创新已经成为了大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方面。
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许多高校都将创新实验纳入到了教学计划中。
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需要独立思考、动手实践,这样的过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学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其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可以促进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实验相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实验还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知识的不足之处,从而激发他们对学科知识的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再次,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与同学合作,共同设计实验方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学会与他人合作、沟通交流,培养出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最后,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独立思考、解决问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激发创新潜能、促进学科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因此,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和支持,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平台和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dda3c9d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95.png)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一、引入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是该校为了鼓励学生创新精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而设立的项目。
该计划自成立以来,得到了广大师生的积极响应,并且产生了不少有益的成果。
二、学术创新类作为一所负责任、富有社会使命感的高等学府,中国人民大学一直致力于培养实用型、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人才。
学术创新类项目是针对这个方向开展的一项计划。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一个学术领域,进行研究和实践。
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可以学习到更深层次的知识,同时也能够拓展自己的视野。
此外,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如何快速找到、筛选和综合信息的方法,培养自己的判断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创业创新类创业创新类项目是为那些有志于成为创业家的学生准备的。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落实到实际的商业需求当中。
学生们在这个计划中可以学习到如何设计出一个市场需求的产品、如何制定和实施市场营销计划、如何与投资商进行沟通,以及如何处理各种人际关系。
这些知识和技能不仅对未来的就业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也能够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四、社会服务类社会服务类的项目是让学生能够以自己的力量,为社区、城市、甚至是国家,做出一些有意义的贡献。
在这个项目中,学生可以与社会机构、非营利组织以及志愿者团队进行合作,参与到各种公益项目当中。
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们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社会经验,充实自己的社会阅历,提高判断和决策能力,更好地行使公民责任和义务。
五、总结正是由于有了“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这个平台,才使得学生们有机会在校内展现自己的才能、激发自己的创新意识。
这个计划无论是对学生的发展,还是对学校的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计划还将继续发扬光大,为更多的学生走向成功之路铺平道路。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851629e07f1922791688e842.png)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2014修订)1、总则1.1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本科教学工程”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教高厅函[2012]5号)、《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实施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的通知》(京教高[2008]6号)的文件精神,推动我校本科生创新性实验实践活动的开展,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对2007年10月由我校颁布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2007-2008学年校政字1号)进行修订的基础上形成本管理办法。
1.2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实施对象为全校在读全日制本科学生,实施内容包括下达至我校的“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项目)、“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北京市级项目)及由我校自主设立的“中国人民大学本科生创新性实验实践项目”(校级项目);1.3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国民表率、社会栋梁”这一人才培养目标,紧密围绕中国人民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路线图实施框架,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推广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培养的教学方式,倡导以本科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性实验改革,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提高其创新实践的能力。
1.4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由学校统一组织实施,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注重项目的实施过程,按照“公开立项、自由申报、择优资助、规范管理”的原则,重点资助思路新颖、目标明确、具有创新性和探索性、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可行、实施条件可靠的项目。
2、组织机构与管理体系2.1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组织机构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管理委员会”(简称管理委员会)及“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专家指导委员会”(简称专家指导委员会)。
2.2 管理委员会由学校分管本科教学的副校长任主任,成员包括:教务处、发展规划处、人事处、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处、学生处、财务处、团委,办公室设在教务处。
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计划
![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3d030d7a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17.png)
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计划I.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对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在现代教育中,学生创新实践活动已成为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计划,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和探索自己的潜力。
II.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计划中,首先需要确定一个具体的主题或课题。
主题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兴趣和专业领域,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研究热情。
例如,可以选择“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学生可以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活动。
III.为了确保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质量和实际效果,需要制定详细的活动计划和时间安排。
活动计划应包括项目的目标、任务分工、实施方法和评估方式等内容。
时间安排要合理,确保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研究和实践。
IV.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引入导师或专业人士的指导是非常重要的。
导师可以提供专业知识和指导,帮助学生克服问题和困难。
同时,学生和导师之间的互动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V.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计划应包含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如实地调研、实验室研究和社区服务等。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积累实践经验,并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VI.在学生创新实践活动中,还可以组织一些学术交流和展示活动。
学生可以通过分享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互相学习和交流,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和表达能力。
VII.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创新实践活动,可以设立奖励机制。
通过评选和颁发优秀项目奖、科研奖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动力和学习热情。
此外,还可以为学生提供相关的学术资源和资金支持,鼓励他们深入研究和实践。
VIII.学生创新实践活动的成果应该得到充分的推广和应用。
学校可以组织学术论坛、成果展示等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可学生的实践成果。
同时,可以通过与社会合作,将学生的成果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
IX.学生创新实践活动计划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大学生如何创新实训报告(精选6篇)
![大学生如何创新实训报告(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7f10e53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a3.png)
大学生如何创新实训报告(精选6篇)大学生如何创新实训报告篇1在会计综合实训几个月的学习中,让我们对会计专业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作为学生我们虽然掌握了理论知识,但是空有理论没有实际操作的能力,是永远都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的。
在本次的会计实训中我们作为记账人员,掌握了应该如何处理具体的会计业务和如何进行相互配合,弥补我们在课堂学习中实践知识不足的缺陷,掌握书本中学不到的具体技巧。
虽然这次的实训只是假设的,但我们可以把它当做真实性的企业。
在这次的实训中主要培养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即实际操作能力。
众所周知,作为一名会计人员如果不会做账,如果不能够把发生的业务用账的形式体现出来,那么就不能算是会计。
作为一名未来的会计人员,我们现在刚刚起步,往后会学到更多的东西,并且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自己去挖掘。
况且会计学科是一门实践操作性很强的学科。
所以,在我们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必须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
还有就是作为一名会计人员,我们应该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和专业素质。
这次实训课,让我们不仅在理论上是强的,在动手能力上更是强的,这样我们毕业后走出校门才能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这次的实训中我们体会最深的是一个字——累。
不过是一种苦尽甘来的感觉,刚开始实训时对于登记记账凭证,我还是很熟悉的毕竟我们上学期实训过。
可是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各种明细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工作时,还是有点无从下手,经过老师的指点和自己的努力,结果还是远不及自己期望的要求,不过话有说回来了,看到自己做的账时心里还是很高兴的。
虽然很累,但很充实。
我知道自己对于会计方面知识和操作还是不够理解,但是,我会努力的学习这些知识的。
大学生如何创新实训报告篇2通过此次实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根本学不到的东西,仿佛自己一下子成熟了,懂得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也懂得了学习的意义,时间的宝贵,人生的真谛,明白人世间一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的,只有勇敢去面对人生中的每个驿站!这让我清楚地感到了自己肩上的重任,看清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也让我认识到了文秘工作应持仔细认真的工作态度,要有一种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去思考,多听别人的建议,不要太过急躁,要对自己所做事去负责,不要轻易的去,了就要努力去兑现。
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计划书
![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计划书](https://img.taocdn.com/s3/m/01b9d55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13.png)
标题: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计划书引言:在当今快速变化的社会中,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已经成为衡量其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为了帮助大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挑战,本计划书旨在提供一个系统的创新创业实训方案,通过理论学习、实践操作和导师辅导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一、计划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包括:1.增强创新思维:通过跨学科的知识学习和头脑风暴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潜力。
2.提升创业技能:通过商业计划书的撰写、市场分析、财务管理等实操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
3.强化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创业、项目路演、企业参观等活动,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4.搭建资源平台:为学生提供与成功创业者、行业专家和投资人的交流机会,搭建资源共享平台。
二、计划内容1.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包括创新方法论、创业基础知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理论课程,帮助学生建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实践工作坊:组织学生参与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项目路演、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
3.导师辅导:邀请成功创业者、行业专家和投资人担任导师,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和建议。
4.企业参观与交流:组织学生参观创新创业企业,与创业者面对面交流,了解真实的创业环境。
5.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比赛检验学习成果,同时也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意和项目的机会。
三、实施步骤1.前期准备:组建项目团队,确定导师和学员名单,制定详细的课程计划和活动安排。
2.理论学习: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每周两次,每次两小时。
3.实践工作坊: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每周组织一次实践工作坊,包括商业计划书的撰写、项目路演等。
4.导师辅导:导师与学生定期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和交流,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5.企业参观与交流:每月安排一次企业参观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创业者交流会。
6.创新创业大赛: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自己的项目,并参加校内外各类创新创业大赛。
大学生创新实践报告作业(2篇)
![大学生创新实践报告作业(2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d0b321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54.png)
第1篇一、前言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为了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大学生创新实践小组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开展了一系列创新实践活动。
以下是本次实践活动的总结报告。
二、实践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肩负着推动科技创新的历史使命。
然而,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普遍较弱,创新意识不足,导致创新成果较少。
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我们小组决定开展此次创新实践活动。
三、实践目标1. 提高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2. 深入了解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培养团队合作精神;3. 通过实践,为我国科技创新贡献一份力量。
四、实践内容1. 创新意识培养(1)开展创新讲座: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为小组成员讲解创新理论、创新思维和方法,提高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
(2)举办创新比赛:组织小组成员参加各类创新比赛,激发创新热情,提高创新能力。
2. 创新实践(1)选题:结合我国科技创新现状和自身专业特点,选定具有创新性的实践项目。
(2)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为实践项目提供理论支撑。
(3)实施:按照实践项目计划,开展实践工作,包括实验、调查、分析等。
(4)总结:对实践过程进行总结,撰写实践报告,提出改进措施。
五、实践成果1. 提高小组成员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通过本次实践,小组成员对创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到了显著提高。
2.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实践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明确,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实践项目,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
3. 创新成果(1)完成一篇创新实践报告,总结实践经验。
(2)撰写一篇论文,发表在学术期刊上。
(3)参加科技创新比赛,获得优异成绩。
六、实践体会1. 创新实践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2. 创新实践需要团队协作,共同完成。
3. 创新实践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创新实践计划
![学生创新实践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edbaba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ae.png)
学生创新实践计划在当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的发展不仅仅依靠于课堂上知识的传授,更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来培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便是为此而设立的,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本文将从计划的目标、实施步骤、案例分析等方面展开回答写作。
一、目标及意义学生创新实践计划的目标在于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从纸上得来的知识变为实际运用中的技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同时,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也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与运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实施步骤学生创新实践计划的实施步骤主要包括项目申报、团队组建、计划制定、实践实施和成果展示等几个方面。
首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所学专业,选择一个符合自身条件和意义的实践项目。
然后,根据项目的需求,学生可以组建一个专业性强、技术能力强的团队。
团队成员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优势,分工合作,实现项目的有效实施。
接下来,学生团队制定实施计划。
计划包括项目的目标、任务分工以及时间节点等,确保项目能够按时进行、完成。
在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要相互配合,积极解决问题,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最后,学生团队可以通过成果展示的形式,向学校和社会展示项目的进展和成果。
三、案例分析以XX大学学生创新实践计划为例。
该计划设立了多个实践项目,其中之一是“智能农业技术研究与应用”。
由农学院的学生组成的团队,通过研究智能农业技术,提出了一套适合当地农田的智能农业解决方案。
该团队首先进行了项目申请和团队组建,并邀请了相关专家指导。
然后,团队成员根据项目需要,分工合作,明确了项目的目标和任务。
在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充分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
最后,团队成功实施了智能农业技术,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他们设计了一套农田水肥一体化管理系统,有效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
成果展示中,团队向相关领导和专家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情况、技术创新点以及对农业发展的贡献。
眼四个结合 完善创新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索
![眼四个结合 完善创新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21a0686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9a.png)
眼四个结合完善创新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实施“国家大学
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探索
洪大用;王建
【期刊名称】《中国大学教学》
【年(卷),期】2011(000)010
【摘要】中国人民大学注重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与改进课堂教学效果相结合、与完善培养环节相结合、与创新学习方式相结合与培育创业能力相结合,逐步建立
起具有人文社科特色的大学生创新能力训练体系,充分发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
验计划”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作用.
【总页数】2页(P21-22)
【作者】洪大用;王建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本科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为例[J], 李敏;位娜
2.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进展与探索 [J], 吴平;黄本笑;张芳
3.实施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实践与思考 [J], 修乐山
4.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实施过程中的思考与分析 [J], 张越;张世平;刘林林
5.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的引导与实施 [J], 周燚;李兴祥;孙正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597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范文
![597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4cfbad6f90f76c661371a3a.png)
597-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 1 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创新型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基于高校经济类实验班的实证调查与分析赵之朱夏贺迪常悦韩正阳岳树民国家级2 财政金融学院聚焦当代大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状况——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康锡恩李闻英孟实张宁陈姝宏许飞琼国家级 3 财政金融学院关于高考填报志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北京、天津、广东三个不同填报方式地区的调查及研究罗浩歌高倩盈张雪倩胡波国家级 4 财政金融学院预防二次返贫政策的绩效分析---- 基于北京、哈尔滨、成都三地的调查研究崔明舒周云凤邹东玥陈妍锦高瑞佳吕冰洋国家级 5 财政金融学院高铁时代下的人力资本流动-- 以京津、沪杭高铁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为例马丽高冉孙小龙吕琳贾俊雪薛涧坡北京市级6 财政金融学院农村家庭手工业“农户+ 经纪人+ 企业”模式中经纪人的信息服务及责任能力调查——基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农村地区的研究潘雅慧子刘召虹姚奂魏琳张希腾郑志刚北京市级7 财政金融学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后续政策评估——基于财政视角的调研单灵代允龙陈敏郭鹤楠李丹琪张中秀北京市级8 财政金融学院政策扶持对内生型集成合作模式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影响调查——基于三省三县四村试点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邓宛竹吕明汀钮绍基黄笑笑吴俊东刘晓路北京市级9 财政金融学院客户满意度视角下网上银行推广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基于北京和郑州两地的实证分析刘元慧冯于珂马赫赫李子豪蒋冰宋玮北京市级10 财政金融学院我国农业保险供需分析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和上海市的对比研究分析童文庆肖佳茜刘腾李洋李吉超戴稳胜北京市级11 财政金融学院农村金融排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北省沧州市的实证分析谢怡赵梓杰王舟弋刘月雷文斓赵锡军北京市级12 财政金融学院中部农村地区学龄前教育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安徽省巢湖市、滁州市、淮北市的调查研究朱丽军袁国轩童婧梁吴颖汪昌云薛涧坡校级13 财政金融学院中国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实证调查和原因探究——基于教育投入产出模型对中、东部地区农村教育现状的经济学分析梁路平何津津刘鹤如王雁张杰校级14 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增长与教育公平——基于深圳市宝安区普通高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陈佩霞欧奕君艾雁迪黄婧宜薛涧坡校级15 财政金融学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融资与产权新模式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禹城为例孙方杰张琳蔚王子洁姜也寒孙铭薛涧坡校级16 财政金融学院创业基金还是创业贷款?——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比较分析陈鑫陈渠亮王雪蔓董月娟虞志远吕冰洋校级17 财政金融学院公租房模式对农民工住房的影响及有效性评价——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孙晨越易竺倩刘泽豪杨洋张天啸刘晓路校级18 财政金融学院基础教育中的经济学普及——基于对北京、上海经济学支教可行性及实践意义研究张潇可高子涵李霄阳石聪孙嘉真贾俊雪校级19 财政金融学院创新型网络贷款模式及其对小型微型企业影响的探析——基于对阿里小贷和网商的实证研究何志云代允龙陈桐黄勇杨王轶博涂永红校级20 财政金融学院从新生代农民工特质探中国新“民工荒”催生机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冯露露晏秋怡芦安廖恺高璇张文春校级21 财政金融学院汇丰村镇银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影响——基于重庆市三家村镇银行的实地调研李楠张芮李慕泉邵辛元刘志强何平校级22 财政金融学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经济学视角——基于对西双版纳“送子入寺”现象的研究张丛山张雪珂李魏维孟春鸣庞博关伟校级23 财政金融学院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新模式探索——基于苏州地区“商贷通”产品的调查研究李昭函陆银波沈炜黄芳玉胡悦宋玮校级24 法学院民间金融的网络革命:P2P 网络借贷的法律分析郑靓郑理苏伦嘎吴仙刘文婷杨东国家级25 法学院拯救沉默的羔羊——以“民事保护令”为重点的受暴妇女法律救济途径效果评估王晓岑郝一洋吕沛迟骋于慧颖肖建国国家级总7 页,第1 页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China Tel: 8610-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26 法学院离家思亲苦,归乡续保难:农民工异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法律问题研究——以广东到四川的返乡农民工为例解玥李凌岳史册孙悦杨怡然林嘉国家级27 法学院论刑释未成年犯就业安置制度的完善——以娄底、绍兴的调研为中心张慧然胡琼月王晴川宋行骎刘文斌林嘉北京市级28 法学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状况调查报告——基于北京、广州、郑州三地的实地调研付祎昀淡雪紫陈雅杨秋野张翔北京市级29 法学院挑战与变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机制实证研究杨凌云许修安徐德容朱晓琴刘通田宏杰胡锦光北京市级30 法学院点宅为金之杠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多元风险评估与控制——基于吉、渝两地的实地调研田沈媛陈楚琪唐骏胡晓庆孙晟华龙翼飞北京市级31 法学院农村社会保障之基石:对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的法律探究——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包玲艳姜业宏马赫隆远艺江晓宇林嘉杨东校级32 法学院从冲突走向共赢:网络著作权诉前调解机制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调研黄婉青王孝贤李灿星郑浩姚欢庆校级33 法学院唤醒沉睡的土地:法治视野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开放的可行性分析——基于对成渝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证调研钱达文刘一夫王东李柏慧陈玲娜韩大元朱大旗校级34 法学院“劳”有所得:欠薪保障基金制度的现状与法律问题研究—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黎荣天张梦珺杨和任嘉宁赵姗姗林嘉校级35 法学院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试水、博弈与创新——基于北京市基层法院的实证调研樊勇马维双闫伟伟曹阳丽王腾王轶校级36 法学院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可持续发展探究——以实证考察比较为切入李家鸿彭琪叶芷茵刘韡田宏杰校级37 公共管理学院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受偿意愿和征地补偿机制研究——基于大庆、南阳、无锡的调查分析仝晓乐刘庚鑫庄凯融王建华徐一丹严金明国家级38 公共管理学院政府主导下农民工培训对农民工个人就业能力的影响——以浙江省温州市农民职业培训为例唐彪石君哲王佳宁罗伊君张秋筠钟卫北京市级39 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以广西省河池市东兰县为例杨雪吴啸天杨玉琴李松张军伟张秀智北京市级40 公共管理学院我国大中城市老年志愿者组织探究王思睿刘瞳许阳于洋曾持娜拉校级41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接受者服务满意度研究罗莎陶佳睿林翌甲陆祉营郭京楠杨宏山校级42 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地区饮水的提供主体案例研究——基于黑龙江、甘肃、山东、江苏、四川、海南六地调研陈虹柴宇晴王卉琪陈锋谢武双娜拉校级43 国际关系学院当代大学生对外国民心态研究——基于对北京十所高校大学生对日认知和态度的综合调研罗颖王鹏周哲人俞寒涔孙霖王星宇国家级44 国际关系学院基于户籍制度改革上的城乡一体化现状研究与途径探索——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张迪杰程磊吕昕屈芳辰张泽宇闫瑾国家级45 国际关系学院灾后重建中的中日政府角色对比——对北川和仙台震后重建案例的分析和反思赖凡陈绿思林秀峰熊贵生邹畅黄大慧北京市级46 国际关系学院宗族势力影响与农村文化室建设——以河南南阳市西峡县和湖北襄阳市耿寨村为例李嘉伟忽晓宇金克毅陈弢谢昱骋闫瑾北京市级47 国际关系学院探究政企的权责与协调在资源稳产型城市转型中的重要性——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王艺潼刘新宇张丽君张玉环杨舟周淑真校级48 国际关系学院期满大学生村官多元流向的调查与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四川省简阳市,江苏省常州市三地的调研为例赵志伟何禾黄蕊王雪婷思特格奇韩冬临校级49 国际关系学院单一制下危机处理的区域合作模式——以成都大邑地区汶川地震灾后省级对口援建为例匡静彭佳杨梦潇林梦子王希璘任剑涛张杰校级50 国际关系学院从两岸大学交换生看两岸的文化认同及其走向——以北京、台北两地高校为例王文佳陈力孙伯澍谭钧月朱汉青李宝俊校级51 国际关系学院中朝俄边界珲春自由贸易区跨国贸易合作现状及发展建设的政策问题调研田青川张艺卓陈雪冯凝碧张晓超保建云校级总7 页,第2 页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Academic-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52 国学院当代青年知识群体对繁体字的理解和接受——以北京、大连两地大学生群体为例姚思宇陈君黄原一王阳刘李星孟宪实国家级53 国学院中国传统乡村的宗族载体——祠堂在今日的功能、社会意义及生存现状(以安徽徽州地区祠堂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97-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 1 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学创新型教育模式的现状与前景展望——基于高校经济类实验班的实证调查与分析赵之朱夏贺迪常悦韩正阳岳树民国家级2 财政金融学院聚焦当代大学生购买学生平安保险状况——以北京地区高校为例康锡恩李闻英孟实张宁陈姝宏许飞琼国家级 3 财政金融学院关于高考填报志愿影响因素的研究——基于北京、天津、广东三个不同填报方式地区的调查及研究罗浩歌高倩盈张雪倩胡波国家级 4 财政金融学院预防二次返贫政策的绩效分析---- 基于北京、哈尔滨、成都三地的调查研究崔明舒周云凤邹东玥陈妍锦高瑞佳吕冰洋国家级 5 财政金融学院高铁时代下的人力资本流动-- 以京津、沪杭高铁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为例马丽高冉孙小龙吕琳贾俊雪薛涧坡北京市级6 财政金融学院农村家庭手工业“农户+ 经纪人+ 企业”模式中经纪人的信息服务及责任能力调查——基于山东省青岛市胶南农村地区的研究潘雅慧子刘召虹姚奂魏琳张希腾郑志刚北京市级7 财政金融学院免除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后续政策评估——基于财政视角的调研单灵代允龙陈敏郭鹤楠李丹琪张中秀北京市级8 财政金融学院政策扶持对内生型集成合作模式下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影响调查——基于三省三县四村试点现状的实地调研分析邓宛竹吕明汀钮绍基黄笑笑吴俊东刘晓路北京市级9 财政金融学院客户满意度视角下网上银行推广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基于北京和郑州两地的实证分析刘元慧冯于珂马赫赫李子豪蒋冰宋玮北京市级10 财政金融学院我国农业保险供需分析与思考——基于湖北省襄阳市和上海市的对比研究分析童文庆肖佳茜刘腾李洋李吉超戴稳胜北京市级11 财政金融学院农村金融排斥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河北省沧州市的实证分析谢怡赵梓杰王舟弋刘月雷文斓赵锡军北京市级12 财政金融学院中部农村地区学龄前教育状况调查研究——基于安徽省巢湖市、滁州市、淮北市的调查研究朱丽军袁国轩童婧梁吴颖汪昌云薛涧坡校级13 财政金融学院中国高校农村生源比例下降的实证调查和原因探究——基于教育投入产出模型对中、东部地区农村教育现状的经济学分析梁路平何津津刘鹤如王雁张杰校级14 财政金融学院经济增长与教育公平——基于深圳市宝安区普通高中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陈佩霞欧奕君艾雁迪黄婧宜薛涧坡校级15 财政金融学院关于农田水利建设融资与产权新模式的调查研究——以山东禹城为例孙方杰张琳蔚王子洁姜也寒孙铭薛涧坡校级16 财政金融学院创业基金还是创业贷款?——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模式的比较分析陈鑫陈渠亮王雪蔓董月娟虞志远吕冰洋校级17 财政金融学院公租房模式对农民工住房的影响及有效性评价——基于重庆市的调查孙晨越易竺倩刘泽豪杨洋张天啸刘晓路校级18 财政金融学院基础教育中的经济学普及——基于对北京、上海经济学支教可行性及实践意义研究张潇可高子涵李霄阳石聪孙嘉真贾俊雪校级19 财政金融学院创新型网络贷款模式及其对小型微型企业影响的探析——基于对阿里小贷和网商的实证研究何志云代允龙陈桐黄勇杨王轶博涂永红校级20 财政金融学院从新生代农民工特质探中国新“民工荒”催生机制——基于珠三角地区的实证研究冯露露晏秋怡芦安廖恺高璇张文春校级21 财政金融学院汇丰村镇银行对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的影响——基于重庆市三家村镇银行的实地调研李楠张芮李慕泉邵辛元刘志强何平校级22 财政金融学院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模式选择问题研究: 经济学视角——基于对西双版纳“送子入寺”现象的研究张丛山张雪珂李魏维孟春鸣庞博关伟校级23 财政金融学院商业银行“小微信贷”新模式探索——基于苏州地区“商贷通”产品的调查研究李昭函陆银波沈炜黄芳玉胡悦宋玮校级24 法学院民间金融的网络革命:P2P 网络借贷的法律分析郑靓郑理苏伦嘎吴仙刘文婷杨东国家级25 法学院拯救沉默的羔羊——以“民事保护令”为重点的受暴妇女法律救济途径效果评估王晓岑郝一洋吕沛迟骋于慧颖肖建国国家级总7 页,第1 页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China Tel: 8610-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26 法学院离家思亲苦,归乡续保难:农民工异地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法律问题研究——以广东到四川的返乡农民工为例解玥李凌岳史册孙悦杨怡然林嘉国家级27 法学院论刑释未成年犯就业安置制度的完善——以娄底、绍兴的调研为中心张慧然胡琼月王晴川宋行骎刘文斌林嘉北京市级28 法学院《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实施状况调查报告——基于北京、广州、郑州三地的实地调研付祎昀淡雪紫陈雅杨秋野张翔北京市级29 法学院挑战与变革: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机制实证研究杨凌云许修安徐德容朱晓琴刘通田宏杰胡锦光北京市级30 法学院点宅为金之杠杆:宅基地使用权抵押的多元风险评估与控制——基于吉、渝两地的实地调研田沈媛陈楚琪唐骏胡晓庆孙晟华龙翼飞北京市级31 法学院农村社会保障之基石:对五保户集中供养制度的法律探究——以黑龙江省鸡西市为例包玲艳姜业宏马赫隆远艺江晓宇林嘉杨东校级32 法学院从冲突走向共赢:网络著作权诉前调解机制研究——基于北京市的实证调研黄婉青王孝贤李灿星郑浩姚欢庆校级33 法学院唤醒沉睡的土地:法治视野下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开放的可行性分析——基于对成渝城乡统筹综合改革试验区的实证调研钱达文刘一夫王东李柏慧陈玲娜韩大元朱大旗校级34 法学院“劳”有所得:欠薪保障基金制度的现状与法律问题研究—以温州中小企业为例黎荣天张梦珺杨和任嘉宁赵姗姗林嘉校级35 法学院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制度:试水、博弈与创新——基于北京市基层法院的实证调研樊勇马维双闫伟伟曹阳丽王腾王轶校级36 法学院海南“离岛免税”政策可持续发展探究——以实证考察比较为切入李家鸿彭琪叶芷茵刘韡田宏杰校级37 公共管理学院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受偿意愿和征地补偿机制研究——基于大庆、南阳、无锡的调查分析仝晓乐刘庚鑫庄凯融王建华徐一丹严金明国家级38 公共管理学院政府主导下农民工培训对农民工个人就业能力的影响——以浙江省温州市农民职业培训为例唐彪石君哲王佳宁罗伊君张秋筠钟卫北京市级39 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小型农田水利灌溉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探究——以广西省河池市东兰县为例杨雪吴啸天杨玉琴李松张军伟张秀智北京市级40 公共管理学院我国大中城市老年志愿者组织探究王思睿刘瞳许阳于洋曾持娜拉校级41 公共管理学院行政服务中心服务接受者服务满意度研究罗莎陶佳睿林翌甲陆祉营郭京楠杨宏山校级42 公共管理学院农村地区饮水的提供主体案例研究——基于黑龙江、甘肃、山东、江苏、四川、海南六地调研陈虹柴宇晴王卉琪陈锋谢武双娜拉校级43 国际关系学院当代大学生对外国民心态研究——基于对北京十所高校大学生对日认知和态度的综合调研罗颖王鹏周哲人俞寒涔孙霖王星宇国家级44 国际关系学院基于户籍制度改革上的城乡一体化现状研究与途径探索——以成都市武侯区为例张迪杰程磊吕昕屈芳辰张泽宇闫瑾国家级45 国际关系学院灾后重建中的中日政府角色对比——对北川和仙台震后重建案例的分析和反思赖凡陈绿思林秀峰熊贵生邹畅黄大慧北京市级46 国际关系学院宗族势力影响与农村文化室建设——以河南南阳市西峡县和湖北襄阳市耿寨村为例李嘉伟忽晓宇金克毅陈弢谢昱骋闫瑾北京市级47 国际关系学院探究政企的权责与协调在资源稳产型城市转型中的重要性——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王艺潼刘新宇张丽君张玉环杨舟周淑真校级48 国际关系学院期满大学生村官多元流向的调查与研究——以北京市怀柔区,四川省简阳市,江苏省常州市三地的调研为例赵志伟何禾黄蕊王雪婷思特格奇韩冬临校级49 国际关系学院单一制下危机处理的区域合作模式——以成都大邑地区汶川地震灾后省级对口援建为例匡静彭佳杨梦潇林梦子王希璘任剑涛张杰校级50 国际关系学院从两岸大学交换生看两岸的文化认同及其走向——以北京、台北两地高校为例王文佳陈力孙伯澍谭钧月朱汉青李宝俊校级51 国际关系学院中朝俄边界珲春自由贸易区跨国贸易合作现状及发展建设的政策问题调研田青川张艺卓陈雪冯凝碧张晓超保建云校级总7 页,第2 页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Academic-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52 国学院当代青年知识群体对繁体字的理解和接受——以北京、大连两地大学生群体为例姚思宇陈君黄原一王阳刘李星孟宪实国家级53 国学院中国传统乡村的宗族载体——祠堂在今日的功能、社会意义及生存现状(以安徽徽州地区祠堂为例)。
吴天宇周立扬甘浩楠徐晓武文梁涛陈壁生北京市级54 国学院商业化浪潮中寺庙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法门寺、万寿寺、少林寺等国内著名寺庙的开发为中心武亮郭敏郑淑梅袁博袁济喜校级55 国学院城市争夺“名人故里”问题研究——以赵云故里和李白故里为例进行调研施凯文严诗喆张世源武亮郭然王子今校级56 化学系乙酸乙烯酯与芳基卤代化合物的Heck 反应制备芳基乙烯类化合物蔡中正苏晓明申森森徐立进国家级57 化学系铁催化的烯烃氧化羰基化反应及其应用研究王荟杰贺泳霖邓必成李志平北京市级58 化学系金属- 金属成键导向自组装合成超分子材料孟瑶刘高晓鄢玉婷吴君石于澍燕北京市级59 化学系天然光合色素聚集体的制备及性质研究补亚忠张二孩王莎区健枝王鹏校级60 化学系金属纳米粒子对离子液体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张忠敏奕巧莲牟天成校级61 环境学院促进北京市再生水有效利用的定价模式研究王春艳张博郑馨竺任慕华罗琦昌敦虎国家级62 环境学院技术进步对于能源消费的反弹效应研究——基于全国及各省的实证分析郑伟男李思颖丁文青张月王克北京市级63 环境学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农村水环境问题调查研究——基于农村居民视角和对生态农业试点地区的抽样调查曾辉赵匡宇张煦昀周汗青陈奕颖宋国君校级64 环境学院家用净水器中纳米材料—超滤膜组合工艺的开发研究赵宇菲张晓军刘澔胡婧怡郑祥校级65 经济学院环保可以“赚钱”么?——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地区电厂为例齐沐雪李泓霖董放唐朝范志勇国家级66 经济学院给无价的孩子定价——转型期中国城市儿童家庭支出调查研究张璇张凌云马也刘哲希王梦凡宋枫国家级67 经济学院农村合作社企业组织形式的比较分析——基于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劳动过程理论的探讨宋丹李涵宇谭璇王琪王珩琳赵峰国家级68 经济学院基于供需对接环节的重庆市公租房政策效应研究——公租房“重庆模式”将何去何从?周靖杰刘筱婷孙杉王琦王晋斌国家级69 经济学院“工资上涨”能否引起资本替代劳动,从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东莞“劳动力密集型企业”为例张兆宇徐文婕刘婷婷王楚怡薛楠雷达北京市级70 经济学院社会转型期的农村信仰与福利——基于苏北五市基督教发展动力机制和社会经济绩效的考察孙云琨陈志远卓品徐莎莎王昆冯俊新北京市级71 经济学院劳动力市场分割下的农村中等教育决策——以辽宁省海城市周边农村为例王乙杰梁博涵杨名贾雪骢徐雪娇刘小鲁北京市级72 经济学院通货膨胀对不同收入人群的影响——以浙江省嘉兴市为例季苏心赵君聂玉琼张诗青樊力谨杨瑞龙北京市级73 经济学院解密“农超对接”——基于赣南脐橙产销的实证研究程万昕王一鸣李明然彭伊扬张琦祺王晋斌校级74 经济学院幸福经济学视角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问题研究——基于北京市、杭州市、南昌市三地的调研张梦莹胡泽郭宇贺璐冯然张宇校级75 经济学院农民的决策——农村小水利建设中农民个体理性选择与集体理性选择的冲突及解决方案调研孙向欣纪照寒陈祺超刘涛冯俊新校级76 经济学院社员可行能力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搭便车”行为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的研究——基于皖南皖北实地考察刘昌东吴凯李璇王伟王晋斌校级77 经济学院填海造陆过程中征地补偿问题的分析——基于对广东省珠海市填海区的实地调查周哲纪虹韵刘洋高德步校级78 经济学院大学毕业生就业城市选择及政策建议——基于北京上海大学毕业生就业取向调查及投资收益分析刘亚男苗璐任婉刘天描金乐琴校级79 经济学院香港“夹心层”住房模式理论对内地的启示黄策勋陈国豪段茜茜蒙姿合杨夕渲沈久沄校级总7 页,第3 页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Academic Affairs-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80 经济学院中国企业慈善模式差异影响比较研究——以王老吉和贝因美为例阮巧燕马梦博陈小东张原高廷帆冯俊新校级81 劳动人事学院体面劳动对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影响状况研究李翘楚王文文都田秀佳赵源马哲徐世勇国家级82 劳动人事学院大学生实习权益保障及规则构建——基于北京市大学生实习状况的实证研究顾璐婷谭理欣阿妮尔曲舒武竞吴清军鲁全国家级83 劳动人事学院“新医改”下村级医疗卫生服务现状调查_ 基于河南省许昌市三县的查调李逸诗李想田倩陈曦斓李欣欣韩克庆北京市级84 劳动人事学院“中国式菲佣”从业现状调查——以北京地区家政服务行业大学毕业生雇员群体为例陈奕之郭金子谭苗苗刘一君曹原易定红徐世勇北京市级85 劳动人事学院大学生在校经历与职业成熟度的相关关系研究——基于北京地区高校的调研高丽欣廖辉尧郭刘畅杨丹周文霞王丽娟校级86 劳动人事学院突破民办养老院的发展瓶颈——新型分层式养老院管理方式可行性的研究苏小舟洪丽帆郭效伊杨玥张丹阳鲁全校级87 劳动人事学院多元利益主体互动视角下的纯民间农民工NGO 的变迁——基于北京工友G 中心的个案分析宋小刚李亮霞叶茜曾犁嵇月婷彭光华吴清军校级88 劳动人事学院新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入学、培养及就业的全方位研究——基于北京市六所大学的实证调查袁梦徐璐徐飞鸿邓建喜曾湘泉吴清军校级89 历史学院传统丧葬民俗的时代变迁与现实启示——基于山东省临朐县的调查研究张雨阳余甜邓立婉陈黎邵丹梅皮庆生刁小龙国家级90 历史学院北京地区元代佛教寺庙调研王杨梅柯京良吕韶音马晓兵阎帅魏坚刘新光北京市级91 历史学院滇缅公路的历史和现实价值——滇西公路交通线的变迁与华侨机工张锐张锐王一宁王珑瑾许海云杨雨青校级92 历史学院当今少数民族历史记忆的流失与重构——基于恩施土家族的个案调查苏逸冰陈思露金灿李文博梁子炎皮庆生伍婷婷校级93 马克思主义学院大学生“街官”政策绩效评估——以北京市丰台区东铁匠营街道、海淀区田村路街道下社区为例罗辰茜管田欣姬泰然钟徐楼芳宋少鹏北京市级94 马克思主义学院当前改革开放前沿地区村级党建与村民自治的关系研究——基于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部分村落的实证调查杜家丞张牧云罗豪徐丝然邓乐成王易王利平校级95 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时代农业合作社的纵向协调机制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以长沙市万家春合作社为例杨曦沈秋华唐凯洋林光杰朱信凯国家级96 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农民工输入地“带眷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杭州及广州的实证分析刘春林向慕飏唐甜依林奕辰张越曾寅初孙柏瑛北京市级97 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模式探究—基于甘、豫、皖三省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比较分析江颖张婧睿金凡惠罗廷柱洪小翠周立校级98 农村与农业发展学院“农超对接”能否真正降低蔬菜流通费用?——以山东寿光叶菜类蔬菜为例张灿王辉耀武飞霏王诗莹陈妍郑风田校级99 商学院网络团购的营销价值研究及其模式优化探索-- 以餐饮业为例蒙双晏宏标盛鑫葛二标陈冠国家级100 商学院加工贸易企业自主创新与产业升级——基于广东省的调研王旗马小雨胡乔文董瀛刘越冰邓子梁国家级101 商学院中国民间慈善基金会“去行政化”可行性研究——基于壹基金等案例的调研陈成漳林银碧洪丹妮胡红刘向东国家级102 商学院海洋渔业经济技术政策与渔民增收关系研究——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人工鱼礁建设为例于勇波刘丛许春晓王伟昊谭玥琳马龙龙国家级103 商学院公共租赁住房(公租房)现状调查及大学毕业生对其需求状况的研究与分析——以北京、重庆、青岛三地为例李冬杰张迎新张群申伟王鸿志俞明轩北京市级104 商学院人力资本对新形势下国企改制中“新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影响——以北京和内蒙古两家国企为例的比较分析杨西瑶李欣陈佳鞠陈枫陈曦斓于显洋北京市级105 商学院迁居农民视角下的中心村社区模式运行效果和推广可行性分析——基于内蒙古、河北的调查研究白凤至邓玉婷邓永昌郭旭杰刘江涛北京市级106 商学院货畅其流通四海——关于构建我国第四方物流网络平台的研究张剑旭王天泓夏坤左立东录助增王化成北京市级107 商学院产业工人民工化背景下的劳动管理研究——基于北京、上海、杭州制造业企业实地调研富露洪佩升芦睿乔马玉阳李平北京市级总7 页,第4 页中国人民大学教务处中国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大街59号Zhongguancun Street, Beijing , China Tel: 8610- 中国人民大学大学生创新实验计划2011 项目立项汇总表序号学院项目名称负责人项目组其他成员指导教师立项级别108 商学院从管理理论适用性角度探究小企业的共同特征——以市场营销理论和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为例陈曦华恬悦边明锐陈彰彭鹏牛海鹏北京市级109 商学院财政补贴在农业保险实施效果中的影响——对吉林省农户的实证分析黄山陈思相楠刘小晴范睿婷郑适校级110 商学院出版行业和电子书行业在高教教材领域的创新合作模式探究——以北京地区为例刘钰淇潘德婧宋菲侯燕胡霞王刊良校级111 商学院全球变暖背景下企业减排动力研究——基于SEM的实证分析徐晴萌韩斐洋刘海洋冯丽王哲李智校级112 商学院“农超对接”模式下农民专业合作社服务水平对供应链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吕君君方心兰曹娉帅钱旻奇赵苹校级113 商学院喀什经济特区物流业现状的调查研究马红红唐宗方刘天舒顾钊菲宋华校级114 商学院以社区参与为切入点探究民族地区可持续性发展旅游开发模式——以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为个案研究程培清宋鹏冯卓白佩瑶檀文茹周立校级115 商学院社区信息化平台--- 以北京市“小帮手”社区便民服务工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