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的功能与保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胃肠道的功能与保健
一、胃肠道的解剖与生理功能
胃肠道在解剖学上主要分为四段,即口腔、食管、胃和肠。
食物通过口腔的机械破碎作用(咬碎,咀嚼)以及对淀粉的初步消化后通过咽进入食管。食管大约25cm长,食管壁的肌肉层使得食物得以向胃推进。胃是位于腹部左侧的一个C形器官,可分为胃底(胃的上部),胃体和胃窦(胃的下部)。胃窦通过幽门括约肌开口于十二指肠(小肠的一部分)。胃的肌肉层很发达,胃的收缩能使食物与胃液混合。胃液的主要成分是胃蛋白酶、盐酸和粘液。食物在胃液的作用下成为食糜,其中的蛋白质在胃蛋白酶的作用下得到初步的消化。食物从胃被送入小肠,这一过程医学上称之为排空。一般说来,食物在胃中4小时即可被排空。在胃中,蛋白质被初步消化,但其主要功能却是将胃内容物彻底混合,并作为贮存库,将食糜成批的定量输送至小肠。胃的吸收功能相对较差,因为它缺乏小肠那种绒毛型的吸收性粘膜。只有几种高度脂溶性的物质,如酒精和阿司匹林,才可在胃中被少量吸收。
食物在口腔和胃被机械破碎并得到初步消化,但其主要的化学降解过程则是在十二指肠开始进行的。在胰腺、肝脏和十二指肠自身的分泌物的作用下,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得以充分消化。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养料的主要场所。小肠另一个主要的作用是对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的吸收。小肠壁表面存在环形皱折,某些部位向管腔突出达8mm,这可使其表面积增大大约3倍。肠壁还有成千上万的绒毛,突出于粘膜表面大约1mm,可使表面积又增加10倍。在小肠绒毛上还突起有微绒毛,又可使表面积增加20倍。小肠的表面积总和超过250m2(相当于一个网球场的面积)。小肠表面与营养物质接触的面积如此之大保证了营养的吸收。小肠的起始部,接纳了来自胆囊和胰腺的消化液。胆囊有胆盐,脂肪的消化必须有它参与。胰腺有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等,它们对糖、脂肪、蛋白质均有消化作用。小肠自身也能分泌多种消化酶。在上述消化酶的作用与肠道的机械蠕动下,食物中的蛋白质被分解成氨基酸,糖被分解成葡萄糖,脂肪被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小肠的肠腔较长,粘膜发育较好,小肠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绒毛壁和毛细血管壁都很薄,都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营养物质可渗入内部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并经循环输送至全身各处的细胞,用于全身的生命活动。因而绝大部分己分解的营养物质在此被吸收。末被吸收的食物残渣被送到大肠,形成大便,最后被排出体外。
在小肠中被吸收的物质不仅是由口腔摄入的物质,由各种消化腺分泌入消化管内的水分、无机盐和某些有机成分,大部分将在小肠中被重吸收。例如,人每日分泌入消化管内的各种消化液总量可达6-7L之多,每日还从口腔摄入1L多的水分,而每日由粪便中丢失的水分只有150ml左右。因此,重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每日可过8L。这样大量的水分如果不被重吸收,势必严重影响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而危及生命,急性呕吐和腹泻时,在短时间内损失大量液体的严重性就在于此。
在正常情况下,小肠每天还吸收几百克糖,100g或更多的脂肪,50-100g氨基酸,50-100g 离子等。实际上,小肠吸收的能力远远超过这个数字,因此,小肠的吸收具有巨大的贮备力。
小肠终止于盲肠。盲肠是一个小而膨出的囊性器官。阑尾是盲肠上的一个盲管,对人体的功能尚未明确。盲肠后依次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大肠从腹部的右下方开始向上称为升结肠,到肝区向右形成横结肠,到左边向下称为降结肠,然后在下腹部盘曲形成乙状结肠,最终与直肠相连。来自小肠的食物残渣通常在结肠中要呆上1~2天,经历从升结肠、横结肠到降结肠、乙状结肠的过程。结肠的主要功能是重新吸收在小肠中未被吸收的剩余水分(每天约1.5~2升)。如果结肠吸收液体能力中度下降,就可引起腹泻。同样,重吸收液体轻度增加也会导致便秘。
消化附属器官
胰腺、肝和胆囊在胃肠道中有很重要的作用,可分泌多种消化液。
胰腺
胰腺位于胃的下方。除分泌可调节血糖的胰岛素外,胰腺还产生大量的消化液,包括多种消化酶:消化碳水化合物(胰淀粉酶)、消化脂肪(胰脂酶,胆固醇酯酶)和消化蛋白质(胰蛋白酶、糜蛋白酶)。
肝脏和胆囊
肝脏是一个多功能器官,主要功能之一是分泌胆汁(每天大约分泌600到1200毫升)。胆汁从肝脏分泌后排入胆囊储存。当需要时,胆汁从胆囊排入十二指肠。胆汁的主要作用是使帮助脂肪的消化。
二、营养的吸收
(一)水分的吸收
前已述,人每日由胃肠吸收回体内的液体量约有8L之多。水分的吸收都是被动的,各种溶持,特别是NaCI的主动吸收所产生的渗透压梯度是水分吸收的主要动力。细胞膜和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对水的通透性都很大,因此,驱使水吸收的渗透压一般只有3-5mOs/L。
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部,水分由肠腔进入血液的量和水分由血液进入肠腔的量都很大,因此肠腔内液体的量减少得并不多。在回肠,离开肠腔的液体比进入的多,从而使肠内容大为减少。
(二)无机盐的吸收
一般说,单价碱性盐类如钠、钾、铵盐的吸收很快,多价碱性盐类则吸收很慢。凡能与钙结合而形成沉淀的盐,如硫酸盐、磷酸盐、草酸盐等,则不能被吸收。
1.钠的吸收成人每日摄入约250-300mmol的钠,消化腺大致分泌相同数量的钠,但从粪便中排出的钠不到4mmol,说明肠内容中95%-99%的钠都被吸收了。
由于细胞内的电位较粘膜面负40V,同时细胞内钠的浓度较周围液体为低,因此,钠可顺电化学梯度通过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内。但细胞内的钠能通过低-侧膜进入血液,这是通过膜上钠泵的活动逆电化学进行的主动过程(图6-27)。钠泵是一种Na+-K+依赖性ATP酶,它可使ATP分解产生能量,以维持钠和钾逆浓度的转运。钠的泵出和钾的泵入是耦联的
2.铁的吸收人每日吸收的铁约为1mg,仅为每日膳食中含铁量的1/10。铁的吸收与机体对铁的需要有关,当服用相同剂量的铁后,缺铁的患者可比正常人的铁吸收量大1-4倍。食物中的铁绝大部分是三价的高铁形式,但有机铁和高铁都不易被吸收,故须还原为亚铁后,方被吸收。亚铁吸收的速度比相同量的高铁要快2-5倍。维生素C能将高铁还原为亚铁而促进铁的吸收。铁在酸性环境中易溶解而便于被吸收,故胃液中的盐酸有促进铁吸收的作用,胃大部切除的病人,常常会伴以缺铁性贫血。
铁主要在小肠上部被吸收。肠粘膜吸收铁的能力决定于粘膜细胞内的含铁量。由肠腔吸收入粘膜细胞内的无机铁,大部分被氧化为三价铁,并和细胞内丰硕睥去铁铁蛋白结合,形成铁蛋白,暂时贮存在细胞内,慢慢地向血液中释放。一小分部被吸收入粘膜细胞而尚未与去铁铁蛋白结合的亚铁,则可以主动吸收的方式转移到血浆中。当粘膜细胞刚刚吸收铁而尚未能转移至血浆中时,则暂时失去其由肠腔再吸收铁的能力。这样,存积在粘膜细胞内的铁量,就成为再吸收铁的抑制因素。
3.钙的吸收食物中的钙仅有一小部分被吸收,大部分随粪便排出。主要影响钙吸收的因素是维生素D和机体对钙的需要。维生素DC有促进小肠对钙吸收的作用。儿童和乳母对钙的吸收增加。此外,钙盐只有在水溶液状态(如氯化钙、葡萄糖酸钙溶液),而且在不被肠腔中任何其他物质沉淀的情况下,才能被吸收。肠内容的酸度对钙的吸收有重要影响,在pH约为3时,钙呈离子化状态,吸收最好。肠内容中磷酸过多,会形成不溶解的磷酸钙,使钙不能被吸收。此外,脂肪食物对钙的吸收有促进作用,脂肪分解释放的脂肪酸,可与钙结合形成钙皂,后者可和胆汁酸结合,形成水溶性复合物而被吸收。
钙的吸收主要是通过主动转动完成的。肠粘膜细胞的微绒毛上有一种与钙有高度亲和性的钙结合蛋白,它参与钙的转运而促进钙的吸收。
4.负离子的吸收在小肠内吸收的负离子主要是CI-t HCO3。由钠泵产生的电位差可促进肠腔负离子向细胞内移动。但也有证据认为,负离子也可以独立地移动。
(三)糖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