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对区域经济学的影响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题目博兴县第三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专业经济学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三年四月二十日
学院专业经济学
学生学号2009
论文题目博兴县第三产业发展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1、选题目的及意义:
中国地域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除了自然资源、区位条件等经济发展因素呈现明显的区域差异外,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传统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计划经济体制也导致我国产业经济发展不均衡,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普遍没有受到重视。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兴起的发展经济学仅是侧重解决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不对称,并没有调节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办法,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发展中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如今,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以发展服务业为主,促进经济进步,是多年来政府经济政策的重要导向之一,也是许多学者研究得出的结论。
博兴地处鲁北平原,黄河下游南岸,东与东营市接壤,西、南与淄博市为邻,北与滨城区等相连,处在黄河三角洲腹地,是济南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区的结合部。
近年来,博兴县服务业总产值不断提高。
2010年博兴县完成服务业增加值73.33亿元,“十一五”期间年均增长25%,占GDP比重为36.41%。
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8.5%,从业人员比重在30%以上。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63亿元,是2006年的2倍,年均增长19%。
了解博兴第三产业现状,探寻第三产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关系,寻求博兴经济发展即第三产业更好发展的办法,对于博兴县经济发展腾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内外理论界对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一直很关注。
国内学者罗晨阳吴孔磊认为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的发展壮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
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城市化进程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产业结构调整等问题的合理解决才能更好的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尤其是要照顾到相对落后地区。
郑红玲、冯清利认为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
在对我国进行产业结构布局与优化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的发展第三产业,尤其是现代高端服务业。
周前锋通过分析发现,与当前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各地区第三产业发展相对不足,且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仍然很明显。
各地只有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充分发挥资源优势,选择不同目标、有所侧重地发展第三产业中的优势行业,才能促进我国各地区第三产业的全面进步。
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Petty,William)就第一次得出了产业结构演进的规律性结论: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水
平有了进一步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
即配第——克拉克定律。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Perroux)提出的“增长极理论”较好的指导后起国家政府在进行产业布局时,有选择的形成增长极,使得增长极的经济辐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从邻近区域开始带动周边经济共同发展。
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尔伯特·赫希曼(Albert Otto Hirschman)在1958年出版的《经济发展战略》中涉及了不平衡增长的模型,突破早起发展经济学家限于直接生产部门和基础设施部门发展次序的狭义论证,取而代之以对国民经济计划制定是否应优先、重点发展某些部门的广义探讨。
其提出的“关联效应”(包括前向关联效应和后向关联效应)已经成为了重要的分析工具。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
本文首先对博兴县第三产业现状做了阐述并对山东总体各县市第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对比,总结出博兴县与其他各县发展的特点,进而分析了造成博兴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原因,提出对策,并对未来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预测,最后针对原因,提出对各行业的发展对策。
顺利完成一篇毕业论文。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
本文以学术论文的方式进行,通过阅览书籍、报刊与浏览网站搜集大量案例及相关信息,综合运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理论,以及定性定量分析,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等手段,对博兴县第三产业发展问题作了全面的论述。
最后根据博兴县自身优势,提出了一些解决阻碍第三产业发展的问题的建议。
并对未来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行了预测,通过预测,证明第三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博兴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滨州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2]周前锋.基于第三产业视角的区域经济差异研究[J].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3]苏东水.产业经济学[M].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1.164
[4]高洪深.区域经济学[M].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25-26
[5]李江帆.第三产业经济学[M].广东人民出版社.1992
[6]何德旭,夏杰长.服务经济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1-3
[7]袁志刚.均衡与非均衡:中国宏观经济与转轨经济问题探索[M].北京师范大学.2010.6
[8]洪银兴.洪银兴经济文选[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0.266-267
[9]江小涓.制度变革与产业发展——进程和案例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10]李晓西.时代变迁中的求索与呐喊——改革开放30年回顾思考[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010.1
[11]郑红玲.冯清利.以第三产业促进区域经济和谐发展——以唐山为例[J].中国商贸.2010.4
[12] The Service Sector in the Chinese Economy: A Geographic Appraisal[J].Wang, Enru .Eurasian Geography and Economics. 2009.50.3
[13] Role of Services in Regional Economy Growth[J]. DA VID L. KAY.JAMES E. DRED
E. WARNER Growth and Change.2007.38.3
五、指导教师评语
指导教师(签字)
201年月日六、审核意见
系主任(签字)
201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