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交替及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教学设计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1第1章《宇宙中的地球》

《昼夜交替及昼夜长短的分布与变化》教学设计

编写人:中山市第一中学程阔

二、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高中地理的教学难点,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生活体验,且与前面的“地球自转的一般特点”、“地方时时差计算”的知识有密切的关系,且其中涉及到的晨昏线、昼弧、夜弧的知识又相对抽象,需要学生有较强的立体空间想象力,所以难度较大,对学生是一个挑战。

三、教学方法分析

为突破学生的学习难点,一方面要做好所学知识的运用,另一方面要做好充分的教学资料准备。因为空间想象和抽象思维要求高,所以通过模拟演示、学生动手绘图的方式来完成知识架构和规律认知。通过问题任务驱动带动学生的地理思维前行。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通过观察虚拟三维地球和相应示意图,认识并理解昼夜、昼夜交替、晨昏线等现象和概念。

(二)学生合作讨论,初步认识昼夜长短状况。

观察左下图,说出P地白昼长度是怎么形成的?比较中下图A、B、C三地的昼长。比较右下图M、P、R、N四地昼长;K地昼长与P地昼长关系?

(三)通过小组合作,绘制二分二至日的太阳光照侧视图与俯视图,并分别归纳其昼夜长短分布特点。

观察上图,二分日昼夜长短有何特点?

特点:。

直射北半球时:观察上图,昼夜长短有何分布规律?

北半球情况:①昼夜;②且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北极附近有极。

南半球情况:③昼夜;④且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南极附近有极。⑤赤道上情况:。

直射南半球时:观察上图,昼夜长短有何分布规律?

北半球情况:①昼夜;②且纬度越高,昼越,夜越。北极附近有极。

南半球情况:③昼夜;④且纬度越高,昼越,

夜越。南极附近有极。⑤赤道上情况:。

(四)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总结出昼夜长短分布的一般规律

1.昼夜长短与直射点位置有何关系?

2.极昼极夜与直射点位置有何关系?

答:1.直射哪个半球,昼长就从该半球的极地向另一极地递。夜长则递。(注意:昼夜长短递变与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递变相同吗?);

2.直射哪个半球,哪个半球就有(极昼、极夜),同时另一半球有(极昼、极夜)。直射赤道时,(无、有)极昼极夜。

(五)提出昼夜长短如何变化的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模拟实验,再进

一步分析、归纳。

规律:

①直射点越靠北,北半球昼越;直射点移到时,北半球白昼最长。

②直射点越靠南,北半球昼越;直射点移到时,北半球白昼最短。

③赤道上,昼长和夜长总是,不受直射点移动影响。

④直射点位于赤道时(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各地昼长夜长。

(六)学生合作探究,归纳日出早晚与白昼长

度的关系。

右图中的1、2、3地点位于同一经线上,三者的地方时相

同。那么此刻都为几点钟?分析:可利用2地点的特殊位置条

件(赤道上)判断。因赤道上永远昼长=夜长=12小时,上午

长=下午长=6小时。所以,赤道上是总是点日出,

点日落(见右下图)。基于以上特点,又因2地点正处于(日

出、日落),所以其地方时为点钟。位于同一经线上的1地点和3地点也为点钟。1地点在6点(前、后)日出。 3地点在6点(前、后)日出。

可知,6点前日出,昼长>夜长;6点日出,昼长=夜长;6点后日出,昼长<夜长(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昼夜长短计算

练习1:读右下图(提示:图中白昼只是昼半球的一半)

(1)昼长:A 小时;B 小时D 小时; E . 小时

(2)各点日落时刻:。A 点;B 点;

D 点;

E 点

练习2:根据日出或日落时刻计算昼夜长

关键:上午时长=下午时长。练习:若中山市某日早

上6:30日出,则日落;昼长为

小时,夜长小时。

(八)思维扩展:学生课后思考上课当日中

山市的昼夜长短状况和昼夜长短变化状况。

(九)完成课后练习

(十)课堂小结:

五、教学反思

这节教学设计,我主要考虑了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和学生的地理读图绘图能力,也尝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地理的学科核心素养,如地理实践力和人地观。但在实际课堂操作过程中,由于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估计过高,因此在课堂上的示意图绘制环节耗时过多,从而对整个课堂教学的节奏把握得不是很好,最后使得对结论的总结运用和计算环节比较仓促。另外在日出日落时间的分析上,意外发现学生对这一生活现象的反映比较迟钝,已至结论的总结显得比较牵强。今后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更细致,对学生的分析要更深入,才能更好地实施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在课堂中落实贯彻自己的教学理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